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邪性碧血剑-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没了,就我们两个,还……还来不及通知其……其他人。”

    “真没了?”

    “没……没了。”话音刚落,袁承志的手上的钢刀在他的脖子上也是一抹,黄须人也当场毙命,临死前还瞪大眼睛看着袁承志。

    “走狗!走狗都该死。”袁承志道,“罗叔叔,过几天就是我爹的忌辰,正愁没有祭品。你就割掉这两个走狗的首级,来祭奠我爹吧。”

    罗大千也迅速地割掉那两人的首级,取了两件衣服包好。而倪浩正准备将两人的尸体毁灭,防止两走狗同党顺藤摸瓜找到自己。

    袁承志阻止了他的动作,高兴地说到:“倪叔叔,不要弄脏了你的手,我有毁尸灭迹的好东西。”说着,也从衣袋中的“化尸粉”交给倪浩,自己转过了身子,不看这样恶心的一幕。当倪浩将“化尸粉”洒到两人的伤口之上,两人的身子部分立即就泛起黄水泡,不长时间两具尸体就化成了一滩黄水。

    倪浩四人一直就盯着两具尸体的消失猛看,朱安国口中更是高兴地说到:“公子,我看你都要成为了‘毒仙’了。炼制的毒药是层出不穷啊!”

    可是,这一句话听在张朝唐主仆、鹏举,让他们三人打了一个寒噤。心中也害怕地想到,天啊,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就可以配制各种毒药了,并且能够不知不觉间就可以取人性命,自己以后还是少惹到他为妙啊!再次看向袁承志的时候,三人的眼睛之中都多了一丝敬畏。

    “咦!公子快看啊!那个白面太监死了之后,还给我们留下了礼物呢?还是用金子所打造的啊。公子,我们这一次发财了,捡到了一本黄金所制成的书啊!”可是,罗大千四人谁也没有上去捡书,自己公子每配制出一种毒药都会给自己解释它们的功用和解法,而每一次听完之后,背上都被冷汗湿透,每一种毒药都神秘莫测、伤人于无形。虽然明白化尸粉只有遇见伤口才发生反映,而自己也没有明显的伤口,四人还是不敢到白面太监所化成的那一滩黄水上去取东西。倪松高兴地向袁承志喊到,希望自己公子将金书取出来。

    袁承志转过身子,也明白了四人高兴的原由,走到黄水边,拿起白面太监使用过的钢刀将书翘了起来,也迅速地戳开了封面。当看见第一页的内容,他的脸色就大变,对紧紧盯着书的四人喊到:“《辟邪剑法》,原来宫廷之中还存在着本书!不要看了,这本书我们看不得,只有像白面太监之类的人才可以学习。”

    四人都不解地询问原因,而张杨康三人也是一副兴趣盎然的表情。袁承志看见书的装订,明白它还是原本,自己就很疑惑书经过近千年时间,还完好无损传承到了现在,也不好说自己不知道这本书怎么到了白面太监的身上,却引用当年少林方正大师对令狐冲说过的话向身边的人说到:“要说辟邪剑法,就要从《葵花宝典》谈起,《葵花宝典》是前朝一位宦官所作,传说他本是华山的一名烧火道人,因偷学了门派中代代掌门才可学的孔孟神功而被逐出华山。后来他进入皇宫中做了一名太监,也将宫廷武学和孔孟神功结合写成了这一部旷古绝今的宝典。

    四百多年前,这部宝典为福建莆田少林寺下院所得。其时莆田少林寺方丈红叶禅师,是是一位具有大智大慧的人物,依照他的武功和悟性,该当练成宝典上所载武功才是。但他研究多年,直到逝世,始终没有起始练宝典中的武功。

    一日华山派的岳肃和蔡子峰到莆田少林寺作客,偷看到《葵花宝典》。其时匆匆之际,二人不及同时阅遍全书,当下二人分读,一人读一半,後来回到华山,共同参悟研讨。不料二人将书中功夫一加印证,竟然牛头不对马嘴,全然合不上来。二人都深信对方读错了书,只有自己所记的才是对的。华山的剑气二宗之分也由此而起。

    红叶禅师不久发现了这件事,他知道这部宝典所载武学不仅博大精深,且修炼起来凶险无比。这最难的还是第一关,只要有半点岔差,修炼者就会非死即伤。红叶当下派遣自己得意弟子渡元禅师前往华山,劝戒岳蔡二人,不要修习宝典中的武学。

    渡元禅师上得华山,岳蔡二人将他伺候好是舒坦,并承认了自己私自看过《葵花宝典》,一面致以歉意,一面以经中所载武学向他请教。渡元虽然是红叶的得意弟子,却没有学过宝典中的武学。可他却并不点明,听他们背诵经文,随口加以解释,心中却暗自记下。渡元禅师武功本就高明,又是绝顶机智之人,听到一句经文,便随意地演绎几句,居然说来也头头是道。

    不过岳蔡二人所记的本就不多,经过这样一转述,又打了折扣。渡元禅师在华山上住了八日,这才作别,但从此却也没再回到莆田少林寺去。不久红叶禅师就收到渡元禅师的一通书信,说道他凡心难抑,决意还俗,无面目再见师父云云。

    莆田少林寺的红叶禅师圆寂之时,召集门人弟子,说明这部宝典的前因後果,便即将其投如炉中火化。

    由于这一件事,华山派弟子偷窥《葵花宝典》之事也流传於外。过不多时,魔教十长老来攻华山,在华山脚下一场大战。魔教十长老多身受重伤,大败而去。但岳肃和蔡子峰两人均在这一役中毙命,而二人所录《葵花宝典》也被魔教夺了去。

    渡元禅师还俗之後,复了原姓,将法名颠倒过来取名远图,娶妻生子,创立了镖局,更从将是从《葵花宝典》残篇中悟出的武功命名为辟邪剑法,虽然比魔教所藏的《葵花宝典》容易入门,却少了很多内容。辟邪剑法有七十二路,但一来从不外传,二来使用此剑法之人个个动作迅捷诡异,外间无人得知其招法的名目,只知道其招式乃匪夷所思。

    后来在黑木崖顶,修炼了《葵花宝典》上武功的魔教教主东方不败凭借一枚小小绣花针,就折服了当时身怀易筋经、吸星大法两门神功的四大绝顶高手的联手,而任盈盈急中生智,向东方不败情人杨莲亭施以毒手,扰乱了东方不败心神,他最终被魔教的前任教主杀害。

    而辟邪剑法更是在江湖之上掀起了风波浪雨,引起了武林人士的无限向往,华山更有岳不群、林平之两人修炼成了上面的武功,可都没有得到好的下场。

    宝典中所载的武功,确实精深之极,说它天下第一也不为过,辟邪剑法也同样精微奥妙,但“欲练神功,挥刀自宫”的八字修炼秘诀却掺无人道。辟邪剑法传人林平之曾说:“练这辟邪剑法,自练内功入手。若不自宫,一练之下,立即欲火如焚,登时走火入魔,僵瘫而死。”自宫的目的在于消除练功产生的欲火,此欲火是与内力结合在一起的,并非行房中秘事可以解决,不然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等人又何须挥刀自宫。

    呵呵,所以我们也没有看这书的目的,还是让我将他毁灭了吧!”

    可当他刚动手,面前就飘过一阵风,刀上的书也不见了,空中传来一阵愉悦而又带有哭泣之音的话:“小兄弟,多谢你将书的来历告诉了我,我们林家寻找先祖的这本书已经足足五百年时间了,我以后必定重谢于你。”

    看见书已经丢失了,袁承志反而高兴无比,因为他也不是一定要将书毁灭,如果武林之中失去了这一门绝顶神功也必定逊色不少,他对着空中喊到:“恭喜林兄找回神功,希望我们以后后会无期。”他可不希望与一个东方不败一样的人牵上关系。

    而周围却是寂静无声,明白来人已经远去了,大家也继续上路前往圣峰嶂。

    

正文 第四章飞天魔女,将门小姐

    一天路程,大家就顺利地赶到了圣峰嶂山山脚。而孙仲寿直到第二天才姗姗而到。

    “孙叔叔,这一年我可想死你了。”袁承志兴奋地奔向孙仲寿。

    “哎哟,公子,你这一年时间可又长高不少啊!我也时时刻刻地想你呀。”孙仲寿在袁承志还距离自己还有好几尺远的时候,就伸手一捞,将袁承志的身子抓到了怀中,笑着说道。虽然看起来一副纤瘦的身板,没什么力气,但他却稳稳地抱起了袁承志。

    袁承志高兴地说到:“孙叔叔比四位叔叔厉害多了,功夫比他们高了不少啊!”

    孙仲寿抱起他后马上又放了下来,道:“你这话可不要当着你的几位叔叔的面说啊,他们还以为你说他们比我笨呢?这可不是好孩子能够说的话啊!”

    可朱罗倪应四人本来也在一边,知道他的话是一句玩笑话,反而自己首先笑了起来。

    这个时候从身后传来一阵阵“哼哼——”之声,打破了大家高兴的氛围,也让袁承志对身后的小女孩仔细地看了起来。女孩长得很漂亮,大约九岁年纪。不过那盯着自己的眼神,让袁承志莫名其妙的感到一阵寒意。他心中揣测到:自己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却没有人理会她,抢走了她的光芒,所以她才生气的吧。想着也对她和善地笑了笑,可是却受到了她更凶狠地一记白眼,然后就将头转向了另一边,让他不知所措,楞楞地站在那里。

    “仲君,你不是吵着要来见公子的吗?现在见到了,怎么反而不给公子行礼呢?”孙仲寿厉声喝问道。

    “什么,他就是二哥你说的公子吗?”孙仲君看见面前这个还在自己二哥怀中撒娇的小男孩惊讶地问到。

    “什么,她叫孙仲君,是孙叔叔你的妹妹?”袁承志也同时问到。

    得到孙叔叔的肯定回答,袁承志感到天地都变了颜色,天啊!自己面前的这个小女孩就是《碧血剑》之中的那个自大、任性、倔强处处与自己作对、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和优点的飞天魔女,她还是自己叔叔的小妹妹。

    袁承志懦懦地问:“孙叔叔,那么我不是要称呼她为姑姑吗?”

    孙仲寿被两人第一次见面的场景逗乐了,高兴地说道:“公子,你没有必要那么称呼她的,他以后的身份就是你的小婢女了。如果你实在想给她一个称呼,就像柳隐一般,称呼她为姐姐吧。”

    袁承志听见“婢女——”二字,脸色一下就变得苍白了,心也咯噔了一下,魔女当自己的婢女,我可是不敢使唤如此烈性的女子,否则不知道哪一天,自己的零件掉了一个,自己都不会知道。

    听见“姐姐——”二字,孙仲君苍白的脸上终于泛起了一丝隐隐的血色,可也仅仅是一闪而过,然后也走到袁承志的面前,准备给他行礼。

    好几秒时间过去了,她仅仅将头垂得低低的,腰身却没有下弯的趋势,身板还是挺得直直的,好象告诉别人她高贵的身躯不会为任何人弯下。

    袁承志心中想到:她在家里肯定辈分奇高,身份也很特殊,一直就没有给别人行礼的习惯,一直就是别人对她恭恭敬敬地说话、磕头见礼;今天在自己面前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这已经是自己的莫大缘分了。

    转而想到她在原书之中的事情,也明白了她那些不堪所作所为的根源。她出生一个如此显赫的将门大族之中,难怪长大之后是那样一副骄横跋扈的脾气,处处与自己过不去。自己一出山就掩盖了她们一脉所有人的光芒,这是象她们这样大门大阀中小姐难以忍受的事情,也许就是这样的心理,她才处处与自己作对的吧。

    袁承志伸手阻止住了孙仲君在缓缓下倾的身子,一接触到她的腰身,他就感觉到自己的手如同接触到了一块冰似得,腰部动作也是僵硬的,身子还出现了一阵的颤抖。口中急忙说道:“姐姐,你就不要对我行礼了。本来我应该叫你姑姑的呢?并且好要给你磕头。现在我反而称呼你为姐姐,我还占到了便宜呢?”心中却是说道:原来你还是一个正常的女子啊!虽然表情很冷、连体温也是冰冷的,我手接触到你的身体,身体的颤抖,明显是你的心情波动还很大,幸好心还是火热的,没有结冰。

    听见袁承志的话,孙仲君苍白的脸上出现了正常的血色,并且双眼嗔怪地斜瞄了他一眼。可惜的是,袁承志没有看到那饱含风情的一眼,也就是这个疏忽,让两人以后早成了很大的误会,差点遗憾终生。

    “哈哈——,公子,你可不要见怪啊!小君从小就是这样的一副冷淡脾气,对任何人都这样。”孙仲寿宠溺地看着自己妹妹,对大家解释到。

    第二天正是中秋佳节。一大清早,众人便起身上山。中午时分,半山里有十多个人担着饭菜在那守候。众人吃了,休息了一阵,又在前行。

    此后的山路,一路都有人把守。盘查到张杨康三人的时候,孙仲寿点了点头,把守的人便放了三人进去,不再过问。

    张朝唐,杨鹏举二人一路上都很奇怪袁承志先前和自己所说的“千古奇冤”到底是什么?这一路上,他们看见不少大汉,对袁承志都是毕恭毕敬的。这些大汉有的头上疤痕累累,有的断手折足,个个都是身经百战,饱经风酸的模样。瞧各人神情亲密,都是知交好友,但相见时却殊无欢愉之意,每人神色间都显得十分悲戚和愤慨。

    不过他们虽然奇怪,但却不敢去问,因为他们已经明白了‘好奇心害死猫’的道理。傍晚时分,一行人总算到了山顶。却见数百个汉子排队相迎,中间一人身材魁梧,像是这写人的首领,见到袁承志和孙仲寿他们上来,快步迎向前去。

    “公子、孙先生、朱大人、罗大人你们总算来了,快,里面去吧。”

    袁承志并不认识此人,不过他知道马上就要见到父亲的遗像,心情非常沉重,面部表情也凝重了起来。

    山上疏疏落落有数十间房屋,最大的一座似是一所寺庙。屋宇的模样也很是平常。

    袁承志一进到这屋落里,便奔向最大的像寺庙的一间大屋,因为那就是自己父亲的祠堂。

    来到大殿,袁承志一眼就看见了殿中塑的那座神像。这神像着着明朝文官装束,但头戴金盔,身穿绯袍,外加黄罩甲,左手捧着一柄宝剑,右手手执令旗。那神像脸容清癯,三绺长须,状貌威严,身子微侧,目视远方,眉梢眼角之间,似乎微带忧态。不是父亲还能是谁?

    神像两侧供着两排灵位,袁承志走近一看,神主上写的都是一些战死在辽东的袁家军以及袁家被崇祯下令杀死的死难者。

    他看到这里,跪在神像下面,恭敬的磕了三个响头;再抬头看父亲的表情,心中想着大明、京城百姓让父亲死也没有一个全尸,心也狠狠地抽搐起来,眼泪不断涌出,更是呜咽地哭泣了起来。最后被一双小手用手巾将面上的所有眼泪察去,袁承志才在众将士的劝慰下离开了祠堂。

    

正文 第五章世外浡泥国,人间圣峰嶂

    孙仲寿见罗大千带了三个陌生人一同前来,为了以防万一,觉得还是有必要对三人了解一番。

    张朝唐发现孙仲寿隐为众人首领,也希望他将自己放走。晚上他踱步到孙仲寿的房间门口。咳嗽一声,举手敲门。

    孙仲寿见到是张朝唐,笑道:“是张兄啊?快请进。我也正想去找你呢?”

    张朝唐一揖进去,问到:“孙兄找我有事吗?”

    “坐,你先坐。”孙仲寿指了指座位道。

    待张朝唐坐定之后,孙仲寿先是问起他的家世渊源,张朝唐如实说了。

    孙仲寿道:“张兄弟你这番来得可不巧了。如今中华朝政糜烂,不知何日方得清明。以我之见,兄弟你还是先回浡泥,待中华安定,圣天子在位,再来应试为是。”

    张朝唐也点头称是,而孙仲寿听到他从浡泥国来,便问起那里的风土人情。两人直谈到二更,张朝唐才告别回房休息。

    第二天傍晚时分,钟声响起。不久一名汉子走近,对张杨康三人说道:“孙相公和袁公子请两位到殿上观礼。”

    张,杨二人跟着他出去,张康被留在了卧室之中。

    二人随着他绕过几间瓦屋,来到那寺庙前。张朝唐抬头一看,只见一块横匾上写着“忠烈祠”三个大字,来到大殿,却见殿内黑压压的站满了人,总共两三千之众。张杨二人暗暗心惊,原来这荒山之上,竟聚集了这么多人。

    二人随着那汉子一起走了进去,在靠近神像位置的地方站好。张朝唐满腹狐疑,但见满殿之人容色悲戚,肃静无声。忽然神像胖一个瘦黑的汉子站了起来,点烛焚香,高声叫道:“致祭。”殿上众人顿时黑压压的跪得满地。张杨二人也只得跟着跪下。

    孙仲寿越众而前,捧起祭文读了起来。杨鹏举是个粗人,听不懂祭文里文绉绉的说些什么,张朝唐却听得心惊。

    祭文文意激昂,既将满清鞑子骂得狗血淋头,也狠狠地骂了当今皇帝崇祯。而“千古奇冤”原来说的是连破清兵、击毙清太祖努尔哈赤、使清人闻名丧胆的蓟辽督师袁崇焕,却因中了敌人反间计,而凌迟处死的事情。

    祭文已念完,赞礼之人唱道:“对督师神橡暨列位殉难将军神主叩首。”众人俯身叩头,而袁承志也对所有人一一还礼。

    众人叩拜完毕,站起身来,都是泪痕满面,悲愤难禁。

    孙仲寿对张朝唐道:“张兄大才,小弟这篇祭文有何不妥之处,请予删减。”说着,便叫人拿来文房四宝。

    张朝唐听得他祭文里满是满是辱骂当今圣上的字眼,哪里还敢再去删减修改?他连忙摇手,说到:“不敢不敢。”

    袁承志这时站了起来起,走到张朝唐面前,跪下恳切道:“张相公乃海外才子,今日又得知如此‘千古奇冤’,我便想借张相公的手笔,于我父亲的勋业更添光华,也好教世人都知道,我爹蒙冤遭难,普天共愤,中外同悲,并非只是我这做儿子的一番私心。恳请张相公不吝笔墨。”说罢,袁承志便要叩首下去。

    张朝唐本来对袁承志有些害怕,但是今日知他遭此劫难,因此感觉他先前的行为是那环境使然,并不是他天性如此。而现今见他如此孝顺,当下对他有了好感。不过,袁承志这时却出了个难题给他。

    张朝唐正自情急之时,忽然灵光一闪,想起在浡泥国看过的两部小说,一部是《三国演义》,一部是《精忠岳飞》。当下他便拿起毛笔,略一沉吟,直笔急书:“黄龙未捣,武穆蒙冤。汉祚待复,诸葛星殒。呜呼痛哉,伏维尚飨。”

    他这么一写,两边都讨好了。因为句中说的是古人,万一流落到皇帝手里,也不能据此判定他的罪名。而这些看到袁承志他们眼里,便是认为张朝唐是把袁崇焕比之于诸葛亮和岳飞,自是推崇备至,无以复加。袁承志看着张朝唐真是写下了最能够评述自己父亲的两句话,也是高兴地连连磕两头,以表谢意。孙仲寿把这几句话又解释给大殿里所有的人听,大家明白之后轰然致谢,对张杨二人的神态顿时亲热许多,再不把他们当作外人。

    张朝唐拱手逊谢,众人叩拜完毕之后,各自于原位坐下。

    这时那赞礼的人又喊了起来:“蓟镇副总兵朱安国。”待他话音一落,朱安国便提起装有奸臣人头的两个麻袋站了起来。

    他朗声回答道:“公子这三年身子健壮,聪明伶俐,天赋绝伦,一般的东西我们也不敢教导给公子,因为我们都怕教错了,浪费了公子的绝世资质。只是一般之人难以成为公子的老师,我希望大家能够推举旷世之师教导公子。“孙仲寿也高兴地在一边帮衬着述说公子的事迹,

    可是说完之后,虽然让大家很是高兴,却也烦恼了起来,都在脑海之中搜索着能够做公子师傅的奇人。

    正当大殿内一片寂静的时候,门外一名汉子匆匆进来禀报:“报——,门外李闯之人求见。”

    孙仲寿道:“赵参将,咱们先欢迎闯军使者。”

    大门开处,两名大汉手执火把,往两边一站,走进三个人来。只见当先一人四十岁年纪,满脸麻皮,头发蓬松,身着一套粗布衫裤,膝盖处和手肘处都已经擦坏,到处打满了补丁,穿着一双破烂草鞋,腿上满是污泥,一副庄稼汉的模样。一个三十多岁,皮肤白净;另一个廿多岁,身材魁梧,面容黝黑,也是农夫模样。这三人面相忠厚老实,却被大家称为横行秦晋的“流寇”。想着,袁承志也无奈地摇头感叹乱世,真是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也对抗金、灭明和崇祯的热情降到了极点。从后金和历史方面说,父亲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乱世的早日结束。

    三人走进大殿,先不说话,往神像前一站。其中一人从身上的包袱里取出香烛,在神像前点上。三人跪倒在地,朝着袁崇焕的神像磕起头来。

    袁承志也不得不跑到供桌前跪下,磕头还礼。

    三人跪拜完毕,站起身来,脸上有麻子的那汉子道:“我们李将军知道袁督师在关外打鞑子,立了大功,心里很是佩服。后来袁督师被皇帝冤枉害死,天下老百姓都气愤得很。李将军派我们来代他向督师的神位磕头。现今官逼民反,我们为了要吃饭,只好抗粮杀官。求袁大元帅英魂保佑,我们打到北京,捉住皇帝奸臣,一个个杀了,给大元帅和天下的老百姓报仇。”他这话都是至诚之言。众人见他们尊重督师,都心存好感,可袁承志不以为然。

    “多谢,多谢,请问兄台尊姓大名?”孙仲寿上前作揖,问道。

    刘芳亮道:“我叫刘芳亮,得知今日是袁督师的忌辰,奉了李将军之命前来拜祭。”

    客套了一阵后,忌辰也适时结束,刘芳亮被孙仲寿以及几个首脑人物待到后堂密谈。

    袁承志再与孙仲寿他们对视而过的时候,拉着他的衣角到一旁轻身说道:“孙叔叔,这次李闯派他们前来,只怕是想收编咱们山宗,我认为我们既不降朝廷,也不降闯为好。”

    “还有,孙叔叔,那个黑脸的,我感觉武功不弱,我要拜他为师。”袁承志等孙仲寿思索之后接着说道,黑脸汉子自然说的是和刘芳亮一同前来的崔秋山。

    “我一切都会按照你的吩咐去做。”说着,孙仲寿便快速走去了后堂。

    孙仲寿果然把袁承志说的放在了心上,和刘芳亮谈完之后,便喊了朱安国和罗大千一起找到了崔秋山,请求他给袁承志当师父,教他武艺。

    在三人的软磨硬泡之下,黑脸汉子勉强答教袁承志些工夫。不过他先申明说自己武艺并不厉害,而且来去无定,只怕没有太多的时间教他。袁承志当然没有任何意见,因为他只是希望以崔秋山为跳板,让他将自己介绍到他的记名恩师那里罢了。

    次日一早,张朝唐杨鹏举三人便辞了众人离开,孙仲寿各自送了五十两盘缠,并且派了两个兄弟送他们下山。张朝唐和杨鹏举径赴广州,途中更无他故,杨鹏举遭此挫折,心灰意懒,知道江湖上山外有山,人上有人,自己凭这点微末功夫,居然能挨到今日,算得是侥幸之极。当即向镖局辞了工,便欲回家务农。张朝唐感激他救命之恩,见他心情郁郁,便将他请到了浡泥国游览散心。杨鹏举住了月余,见当地太平安乐,真如世外桃源一般,竟然不兴归意,便在张朝唐之父张信的那督府中担任了一个小小职司。每日当差一两个时辰,余下来便是喝酒赌钱,过得逍遥快乐。

    刘芳亮与辽东旧部没有达成合作意向,第二日便早早地下了山。崔秋山因为要教授袁承志伏虎掌法,便留了下来。

    这伏虎掌法,是神剑仙猿穆人清穆大侠传给崔秋山的。却是一套普通而又厉害的掌上功夫,掌法总共一百零八式,每式各有三项变化,奇正相生相克,共三百三十四种变化。

    袁承志虽然没有任何的武功基础,却拥有了古往今来最丰富的武艺理论,伏虎掌一百单八招的变化,于那勾、撇、捺,劈、撕、打、崩、吐八大要决,他能够看过一遍就明白大旨,知其精要。从伏虎掌起手式开始,到第十招“避扑击虚从第十一招“横踹虎腰”起毒龙出洞、到八十九招的“深入虎穴”,他仅仅两三天就掌握好了,只是少了实战的经验而已,后面连续三四天之中,叔侄二人一直进行着对战练习。第八天,袁承志就用刚学会的伏虎掌法与豹子对练一次,在面对生死存亡考验的时候,让他将一百零八式伏虎掌法使用得纯熟无比,只是缺少了力量而已。

    突然听见有人惊叫起来,袁承志猛一发力,跑出去看了看。只见满山都是点点火光,火光照耀下刀枪闪闪发亮,原来是大批官兵围攻圣峰嶂山来了。袁承志想到:我终于将你们这些畜生等到了,那么你们就看看我所配制毒药的威力吧。

    

正文 第六章七星海棠,五毒江湖

    敌兵突然来临,孙仲寿等人都身经百战,虽然心惊,可身为威甲天下的辽东兵,留下之人却没有出现任何慌乱,也不将南方兵放在眼中,都镇定地等待着将军的发号司令。孙仲寿当即发令道:“罗将军,你率领煮饭、打扫、守祠的众兄弟到东边山头放火呐喊,作为疑兵。”罗大千领命去了。

    “朱将军、倪将军,你们两位到前山去,每人各射十箭,教官兵不敢过份逼近,射后立刻回来。”朱、倪二人也应令而去。

    “崔大哥,公子就交给你了;袁督师就这点骨血,请崔大哥务必送他脱险。等到我们从两方冲击,你就从后山带公子离开。大家日后在李闯那里会齐”说完,他便和应松二人跪将下去。

    崔秋山吃了一惊,忙扶起二人,还礼道:“二位吩咐,崔某自当遵从,毋须如此。请大家放心吧!我崔某人只要还剩下一口气,就一定会带着承志安全离开的。”

    袁承志知道自己留下来也是个累赘,自己是不能在仓促之间将所有官兵毒死,也就等待着以后的机会。但是经过这段时间与他们的相处,眼下他们这般冲下去又生死未卜,这时分别只怕难以再见,心下一阵凄楚,眼泪夺眶而出。

    “孙叔叔、应叔叔、朱叔叔、倪叔叔、我,我……”袁承志喉咙一阵哽咽,说不下去。

    “承志,不要哭。督师的血脉,流血不流泪。你跟着崔叔叔去,要好好听话。”孙仲寿眼见袁承志如此,心里也颇为难受。不过他终究是经历过三生三世,对于自己的情绪控制得很好。

    “嗯,嗯。”袁承志哭着点点头,同时走到几人身边,悄悄地塞给他们几瓶自己所配制的毒药,让他们可以防身,突然袭击敌人。

    只听得山腰的官兵发喊,就要向山上冲来。

    “兄弟们,冲吧!”随着孙仲寿一声令下,众人各举兵刃,向下冲去。

    右手持叉,左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