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你等着吧,今天的账还没处理完呢。”

    “好吧。”孙汝岳不敢争辩,小心的离开了。

    张建勋点点头,又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后。

    一夜纷扰。

    第二天,孙汝岳又去办公室询问,依旧是三言两语的被张建勋赶了出来,且道:“你去叫杨锐过来说。”

    孙汝岳怏怏的去了,并将此事告诉杨锐。

    杨锐却是坐着动都没动,继续指挥着实验,一会儿道:“打电话给鲍德温。”

    “这是咱们学校的事,找外国人有用吗?”孙汝岳很是担心。

    “找外国人有用没用我不知道,我知道我去肯定没用,说不定还把关系彻底给闹僵了。”杨锐对行政官员向来没什么好感,也毫无信任。

    孙汝岳迟疑一下,道:“找系主任行吗?或者唐教授?”

    “他们不好出面的。”杨锐摇摇头,十五万美元这么多,又入了公账,有人有想法亦属正常,后世要不到钱的研究员多了,好在他们一般都不欠债,所以跳楼的不多。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说,十五万美元这么多,还要有想法,这样的人也是不足为虑。

    杨锐做着手边的工作,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自古使然。鲍德温出面比较好,你去打电话吧,听我的没错。”

    “但那位张主任还等着你去见他。”

    “居委会主任也是主任,不用管他。”杨锐只是不想和学校内的行政干部发生冲突而已,这种事情没有好处,对方只是因为无知,而肆无忌惮的体现出了贪婪而已,杨锐相信,让他看到牙齿的话,对方也可以是一名优雅而健谈的美丽官员。

    孙汝岳只好乖乖地去打电话。

    现在打电话可不是拨个号码那么简单,人工转接还不一定转一次,如果线路被占的话,往往一等就是大半个小时。

    下午时段,等的更久。

    快下班的时间,鲍德温的声音才从电话中传出来。

    “杨锐,杨锐!”孙汝岳等得都要睡着了,兴奋的大叫。

    “鲍德温先生。”杨锐将电话拿了过来。

    “杨锐先生,还有什么问题吗?”鲍德温多少有些不安,生怕杨锐要反悔。

    下午也是科研狗们递交实验问题最多的时间,杨锐一边看手里的文件,一边批阅,同时道:“鲍德温先生,我没见到您所言的经费入账。”

    鲍德温吓了一跳:“不可能。”

    电话那头,鲍德温立即站起来,捂着话筒,让秘书去查。

    杨锐“恩”的一声,道:“我也不相信这种情况发生,不过,我想在您将资金打入北大账户的时候,没有特别的说明吧。”

    “我写明了是给您的联合实验室的资金。”

    “但我们的联合实验室还没有得到批准……总而言之,您的钱可能要被截留了。”杨锐的语气一点都不像是自己的钱被截留了,事实上,他说的就是鲍德温的钱。

    鲍德温沉声道:“那可不行。”

    “当然不行。我希望能在几天内见到这笔钱。”

    鲍德温沉默了下来,片刻后道:“政策风险是不可知的风险……”

    “这种时候,我觉得是美国恒安石先生出面的好时机。”

    鲍德温重复了一遍恒安石,才醒悟到是谁,不禁道:“请大使先生出面,如果是经济纠纷的话……”

    “在中国,经济手段往往无法解决经济纠纷,尤其是当政府官员介入的情况下。北大是一所公立大学,行政官员都相当于政府官员,您可以详细向恒安石先生请教这个问题,但我觉得,请恒安石先生出面是最恰当快捷的方式。”

    鲍德温有点回过味来,道:“是你需要恒安石大使出面吧。”

    “也有这方面的因素。”杨锐并不讳言的道:“中国的大学制度刚刚恢复,一名在读学生获得数十万美元的资助,也许不是首例,但还是很罕见的,恒安石先生出面的话,能给我不少方便。”

    “所以你让我介绍恒安石先生给你认识。”

    “是的,他见过我,现在请他出面的话,可能容易一点。”

    “可惜恒安石大使是一名职业外交官。”如果是非职业的外交官,比如老布什那种,他们往往与人为善,对跨国企业非常友好,因为他们是将外交官的职务当做一个跳板。

    职业外交官对跨国企业的经理人来说,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

    不过,杨锐相信鲍德温有的是办法,只是付出不同而已。

    所以,杨锐在电话另一头笑了两声,道:“既然说到这里了,您还可以请怀特先生致函,也能有不小的帮助。”

    鲍德温不满的道:“你的要求还真不少。”

    “我欠你一个人情,美国式的人情。”杨锐如此说。

    鲍德温顿时高兴了,道:“你知道美国式的人情是什么意思吧,我会要回来的。”

    “别找太难的,我会还给你的。”杨锐停了一下,道:“声势越大越好,我暂时并不缺钱。”

    他没见过卡着自己的办公室张主任,也没兴趣知道,一所大学里,自称或尊称主任的太多了,他只是正好碰上的那一个。

    对杨锐来说,他希望这次以后,自己不会再遇到张主任刘主任李主任。

    鲍德温乐呵呵的挂了电话,开始思考措词。

    他不喜欢杨锐写论文的方式,但这并不妨碍他了解杨锐的实力。

    鲍德温曾经见过自己的一名同事,就因为与一名印度尼西亚大学的教授建立了良好关系,进而被认为是印尼通、东亚通、亚洲通,并总是因此在办公楼里占据话语权。相较而言,鲍德温更喜欢杨锐这样的学者——是的,一名在西方权威刊物上频繁发表高端论文的学者,他有能力伤害可口可乐,恰恰证明他有话语权的优势,至少在中国地区,他的能力突出,同时了解可乐和中国。

    鲍德温毫不犹豫的拨通了电话。

    ……
第523章 群攻
    readx;杨锐也没有坐等大使出现,万一人家不出现呢,万一人家出现的晚呢,万一人家要找机会才出现呢。

    比起可怜的科研狗,杨锐第一强的是论文和研究水平,第二强的是有钱。

    这两点,杨锐都准备利用起来。

    对于第一点,行政官员一般是看不到眼里的。一名学者如果试图向行政官员说明自己论文的必要性,或者本人的研究水准,那根本是对牛弹琴,就比如曾经的北大校长马寅初,1907年的耶鲁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仅就学历一栏,完爆100年后的绝大多数海龟——光是哥伦比亚的博士学位一项,全中国的大学随便找工作,北京以外都不用面试,北京城里,有资格挑挑拣拣的学校,也就那么几所。

    但就是这样的教授,说被逮捕就被逮捕,说被批判就被批判,没人和你讲学术。

    然而,学术观点不能直接影响行政官员,但在现代社会,它总能间接性的发挥作用。

    尤其是与第二点结合起来的时候,前者的指导意义就变的无穷大了。

    周一。

    在经过几天的酝酿以后,得到了批准的北大生物系,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

    “别开生面”是80年代的媒体常用词,至少有七八家媒体,都用了这个词。

    不能怪媒体的用词太贫乏,一方面是这个词太合适,另一方面,是这个词让读者们很熟悉。

    读者们一看这个大标题,就能猜到内容是什么样的,喜欢的读者说不定就因此而买报了。

    而这场新闻发布会,也确实是非常的别开生面。

    当然,新闻发布会本身对见多识广的媒体记者来说还称不上别开生面。中苏谈判期间,外交部就多次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在座的记者,许多都是参加过的。

    但是,以前的新闻发布会,多数是领导讲话形式的,像是北大生物系这样子,在主席台一口气排出十几张椅子,坐上十几名“高级知识分子”的新闻发布会,确实是“别开生面”。

    另外,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组成也很有特色。北大的教授出面还算正常,多位外校的教授,特别是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怀特教授的出现,着实浪费了不少的胶卷。

    “中美合作实验室”,仅仅是标题,就隐含着太多太多的内容。

    另外的另外,则是中粮集团和国医外贸的出席。

    两大央企集团对于北京的媒体来说,其实说不上厉害,北京的官府衙门多了,从前往后数,从后往前数,都数不到中粮集团和国医外贸。

    但是,这毕竟是两家规模巨大的央企,有他们的存在,记者们笔下生花才少了顾忌。

    而在这层层的“别开生面”之下,还有一层别开生面,是记者们万万没想到的。

    新闻发布会之后,几名来自可口可乐的工作人员,向每名离开的记者赠送了小礼物。

    小礼物是用小纸袋装起来的,美其名曰环保。

    而在小纸袋内,却是一只普通包装,但满是英文字母的小盒子,以及一张兑换券。

    兑换券写得很清楚,是凭券兑换6瓶可口可乐。

    至于普通包装的小盒子里是什么,记者们就只好运起职业能力,四处打探了。

    也就是不长时间,消息就传得满天飞。

    “这是辅酶q10,老外的补药。”一名中年记者神秘兮兮的道:“就是刚才的中美实验室里的杨锐发明的。”

    “不是发明的,是人家做的,有区别的吧。”另一名中年记者对前者的专业能力嗤之以鼻。

    被嘲笑的也无所谓,淡定的问:“知道一瓶多钱吗?”

    “你知道?”多名记者围拢了起来,大家对于中美合作实验室究竟有几十万美元并不太关心,新闻嘛,什么时候不是几十几百万的,说的好像谁见过那么多钱似的,然而,收到的礼物值多少钱,这却是实实在在的。

    中年第二人轻轻的一笑的,道:“听说这一瓶,国外要卖几十上百美元,美元!”

    “上百美元?不可能。”群众纷纷表示不相信,同时将袋子捏的跟紧了。

    “不幸问可口可乐的人去,就是穿着红衣服的那些,其他单位的人不肯说的,要问对人才行。”

    几名记者果然去问了,其他没去问的则表情异样。

    “几十上百美元的东西,拿了好吗?”有人悄然问了出来。

    传来消息的记者呵呵笑上两声,却道:“反正大家都拿了。”

    说完,这位就飘然而去,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只有一群男人痴痴的望着他的背影,心想:你为何如此的洒脱,我的心为何如此的沉重,我想随你而去,却不能斩断世俗的羁绊……哦,愿天给我一双慧眼,透过迷雾般的遮挡,看到你的心……哦,看到你的心……哦,让我随你而去……

    陪着演了一出大戏的唐集中回到后台,脸上却少了新闻发布会时的笃定,担心的道:“咱们这样子送礼,不会有事吧,行不行?”

    “可口可乐是赞助商,所以赠送可乐券。辅酶q10是我的产品,送给记者们试试效果,是很正常的,再说了,这些都是以怀特教授的名义做的,没人管美国教授的事,您说是不是?”杨锐笑着解释。

    唐集中看他一眼:“所有人都被你调动起来了,有必要吗?”

    “怎么没必要。”杨锐表情夸张的道:“15万美元不打给我,揣着明白装糊涂,我要是软绵绵的和他玩太极,我不得被连皮带骨的吞了。”

    “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唐集中尴尬的咳嗽两声。

    “怕就怕他们把钱给我换成人民币。”杨锐哼哼两声,道:“15万美元换成人民币是30万人民币吧,我到时候哪里说理去。”

    “换了人民币,他们也没好处。”

    “所以才没有立即换,再说了,我估摸着,这位张主任,或者还有谁,也是在摸我的门路呢,他们是没见过这么多钱,放过去了,觉得可惜,想咬一口,暂时还没找到下嘴的地方,您说是吧。”

    怎么说都是同事,唐集中无奈地道:“你想的太深,也许就是盘账没有盘过来,你也不去问一问,就这样子愣做,哎……也不知道我做的对不对。”

    杨锐呵呵一笑,道:“他要是没心思,我把膝盖敲下来,渎职没有这样渎的,再说了,不管他是不是渎职,都怨不得我。”

    “你要换一个角度想,也是你给的诱惑太大。”

    “咱们学校,每年的经费可都是翻着滚儿涨的,用不了两年,到处都是这样的诱惑,那时候怎么办?”

    “给个教训就行了。”唐集中息事宁人的劝说。

    杨锐笑笑没接话,一会儿道:“我签的不是一年。”

    “什么?”

    “联合实验室的经费,可口可乐答应给三年,每年都这么多。”

    “每年15万美元的经费?”

    “还有5万美元的办公经费,再加十个去美国的参观名额。”

    “嘶。”唐集中倒吸一口凉气:“这个……这个还真的是……”

    “经费怎么用,之后再说,参观名额,我分了一个给北京林学院的梁教授,您别给他说我具体要了什么条件啊。”

    “那当然。”唐集中正色道:“这个东西,谁都不能说。”

    “我是这么想的,今天来帮忙的,您算一个,王永教授算一个,苏教授算一个,想去美国玩的都分一个参观名额……您再帮我合计一下,还有谁应该分一个。”

    “现在就分出去?”

    “夜长梦多,我拿着也没用,经费更重要,我以后有的是机会出去玩。”

    唐集中诧异的道:“你自己不去?”

    “下次有机会,再说了,我还有办公经费。”

    唐集中知道杨锐的意思,叹口气道:“你条件这么好,随便拿一个名额出来,就能把钱要回来了……”

    “每次都分一个名额给他养着?舒服死他。”杨锐也是有点小脾气的,摇摇头,道:“咱们都做到这一步了,就甭扣扣索索的了,您要是没的介绍,我就送别人了。”

    唐集中沉吟片刻,道:“我倒是有个老朋友在新华社……”

    ……i1292
正文 第525章 说理
    张建勋不甘心就此沉沦下僚。

    给食堂做会计甚至连下僚都算不得,以前的食堂根本就没有专职的会计,这个位置,分明是给他专人而设的,可以说是毫无意义。

    学校有学校的会计,后勤有后勤的会计,食堂的会计又摆在什么位置上?

    20年前,张建勋在乡公社做会计的时候,来来往往的乡民还会称他一句“张干部”。

    张建勋回想当年,反而是心情激荡。

    十年蹉跎,十年奋斗,一朝成空,张建勋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找卢部长没用,他就去找管总务的副校长,找这位副校长没用,他就去找另一名副校长,若非校长出去开会了,他恨不得找到校长家里去。

    而在学校里找人没用以后,张建勋又开始找教育部高教司的领导,到了这个程度,就是标准的上*访了。

    张建勋却是已无所谓,都到这个程度了,若是连破釜沉舟的勇气都没有,不如去食堂做会计!

    然而,并不是砸了锅,凿了船,就一定能了接下来的战斗。

    或者说,如果有战斗的话,还会好一些。

    张建勋却是根本得不到战斗的机会。

    高教司综合处的处长程裕,正是景存诚当年的老朋友,且与杨锐的关系甚好,随口吩咐两句,就让张建勋连门都进不去了。

    再闯再拒绝,第三次闯的时候,门卫直接将之扭送派出所,铐在暖气片子上,让单位来领人。

    眼瞅着同靠在暖气片子上,流里流气的小混混,张建勋恨的仰天长啸,:“我就不信这天底下,没有一个说理的地方!”

    “你再喊的话,我就上手段了啊。”倚着门的警察不知是不是临时的,凶神恶煞的踹了张建勋一脚。

    张建勋顿时偃旗息鼓,心里默念,好汉不吃眼前亏。

    刚刚进门的卢部长却是看的一笑,他稍等了半分钟,才敲敲门,进来了,道:“我是北大总务处的卢雄,您好。”

    “北京大学的?”警察看了卢雄的工作证,站了起来,批评道:“这么好的大学,怎么也出无赖,你们自己的人,管好一点嘛,要是有病就治,不要拉出来害人了,教育部这样的单位是能瞎闯的……”

    不管有的没的,民警先是一顿训,然后再放人。

    卢部长笑眯眯地受了,张建勋的脑袋则几乎垂到了裆里。

    反而是旁边同拷在暖气片上的小混混儿,享受的对旁边人笑道:“你说读书有个卵用,还不是和我们一样关进来。”

    “下次再进来,我就没这么好说话了。”民警教育了几分钟,又警告了张建勋一遍,才放开他。

    张建勋忙不迟疑的离开了这混乱的环境。

    卢部长默默的办好手续,跟着他出去。

    “我就是想找个说理的地方。”张建勋走在半路,突然又叫了起来,我就不信,天底下还没有一个说理的地方了。”

    卢部长诧异的看向他。

    张建勋心力憔悴的垂着头。

    他以前喜欢穿的夹克灰扑扑的,显得破旧不堪。棕色皮鞋更不用说,鞋边都毛掉了,此时几乎看不出原色。

    曾经喜欢抹头油的张主任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三七分的发型,依稀能看出一点样子。

    “才几天,就这个样子了。哎,你这样子,究竟图个啥啊?”卢部长第三次叹气。

    张建勋茫然抬头,一会儿,再次坚定道:“我不能不明不白的去食堂做会计。你们要免我的职,我认!你们要开除我,我也认!你们出红头文件,上党委会,我要堂堂正正的接收处理,不能就这么淹死在食堂的泔水里。”

    “然后呢?”卢部长站住了,拉着张建勋来到路边阴凉的地方。

    “我就是要个说法!”张建勋的眼神亮若星辰,浑身充满了干劲。

    卢部长像是不认识他似的看着他。

    继而,在张建勋明亮的眼神下,卢部长败退了。

    短暂的几秒钟后,卢部长干脆拉着张建勋坐了下来,谈心似的道:“老张,你记得周教授吗?”

    张建勋脸色微变,道:“你想说啥?”

    “老周当年做的项目怎么样,我不清楚,那是你亲自经手调查的,是不是浪费了,够不够得上反革*命,都是你说了算,他找你说理了吗?”卢部长的话,如刀子一般的插入张建勋的胸口。

    张建勋昂扬的脖子耷拉了下来,片刻后,道:“老周不是平反了吗?”

    “平反的时候都65了。”

    “这也不是我一个人弄的。”张建勋气势一弱,又升了起来:“那时候和现在是两码事。”

    卢部长没有争辩,又道:“李子宽你还记得吗?”

    张建勋的脸色变了又变。

    “陶伟呢?”

    “卢部长,你什么意思?”

    “陶伟的项目资金被你压了三个月,等项目做出来的时候,正好晚了人家两个月,三年准备,两年辛苦全白费了,他找着说理的地方了吗?”

    “卢雄!”张建勋直呼其名,道:“你自己也不干净,这事儿,你不知道吗?你没落好处吗?”

    “我知不知道不重要,我就想给你说,你做的了初一,别人就做得初五,你闹有什么用?你闹,你能落得好吗?”

    张建勋大笑:“你怕被我拖下水,哈哈……卢雄也怕了,卢雄也怕了!”

    “你不怕吗?”卢雄的声音淡淡地,道:“你连人都没见过,就到了这般田地,你不怕,你怎么不去找杨锐理论?”

    张建勋的表情狰狞:“我怕什么?我都这样了……”

    “刚才的派出所里,比你惨的人多了。”

    张建勋一下子说不出话了,半晌,才道:“凭啥?”

    “就凭你不长眼,就凭你撞上了枪口。”卢部长的声音在半空中飘:“你是张处长,你看不起人家写的论文,中国的你看不上,外国的你也看不上,反正,雁过拔毛,天皇老子写的诏书,也要给你给过过水……”

    天皇老子写得诏书,也要过过水是某一次,张建勋的酒后戏言,当时引的满桌叫好声,此时说来,却是讽刺意味十足。

    卢部长还在说:“你是张处长,你看不起人家的身份,助教你看不起,讲师你看不上,副教授你都不给个正眼,学生就更不用说了,你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你就不知道,人家正等着你这样的伸脖子出来,立威呢?”

    张建勋喃喃自语:“杀人祭旗!”

    “我怕啊。”卢部长的嗓子像是涩住了似的,道:“不见面,不传话,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这么钝刀子砍下来,一口气砍十几刀,用刀背把人的脖子骨给打断了!”

    张建勋回想那天的经历,红血丝又布满眼球:“《人民教育》,《北京晚报》,《光明日报》,嗬嗬,我老张何德何能,美国驻华大使都出来了!”

    卢部长拍拍张建勋的背,道:“他是生物系的宝贝疙瘩,蔡院士的心头肉,结果呢?人家既不找自个实验室的老唐,也不找系主任。你等着他过来请客吃饭谈方案,人家甩手就把刀给举起来了,你要讲什么道理?没道理可讲的,你听我的,好好的到食堂熬几年,以后找着了机会,还能翻身,总比做个刑满释放犯好,你说是不是?”

    “几年?”

    “四五年,最多七八年。”

    张建勋在学校里呆了这么久,听到数字就红了眼圈:“你是没骗我啊,杨锐还得三年毕业,读研就是五年,读博就得八年,呵呵,他要是毕业留校呢?我就得躲他一辈子?”

    “也不一定那么久,他不定就出国了。”

    “我要是和他在学校里碰上呢?”张建勋也不算自己还有几年退休了。

    卢部长轻声道:“没事,他反正没见过你。”

    ……
正文 第526章 送名额
    “欢送我校师生前往美国可口可乐参观”的条幅,在北大行政楼前飘扬。

    分得名额的十个人,胸前戴着小红花,涂脂抹粉,面带微笑的摆姿势照相。

    拍完了照,人群才三三两两的散开来,聊天声与庆贺声,骤然而起。

    “杨锐,我们可就先去美国了。”王永教授笑声爽朗的走过来。杨锐送给他和妻子一个名额,令其甚为高兴。

    杨锐不说场面话,实实在在的笑道:“王教授帮我良多,是真正的良师,如今我有能力了,又有这么个机会,自然要想着你们。”

    “我这一辈子,还是第一次沾老王的光。”王教授的夫人在卫生部工作,个头不高,面容慈祥,也很高兴的与杨锐握手,笑道:“我没想到自己也有机会去美国,老王给我说的时候,我还不相信,杨锐,谢谢你。”

    “您别客气了,我是王教授的学生,有好处当然要想着王老师。”杨锐长的帅气,笑起来给人得感觉更好。

    而他用“老师”称呼王永,反而更令王永高兴,只觉得在老妻面前大有面子。

    王夫人也面色温柔地帮丈夫整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领。

    杨锐笑呵呵的陪着他们说话。

    可口可乐拿出来的十个名额中,分给王永教授夫妇的两个,是杨锐纯粹出于感谢而送出的。

    王永在他刚刚进入北大以后,就常常照顾杨锐,而且不像是唐集中教授,王永与杨锐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帮助杨锐纯粹是爱惜其才华。

    作为一名刚进大学的大一新生,杨锐远不能带给王永教授好处,王永教授不计回报的多次维护他,完全是出于老师对学生的爱护。

    王永并不指望从杨锐这里得到什么回报,事实上,这就是他做事的风格。作为国内一流的教授,王永完全有资格选择上课的时间,选择代课的层次,但他仍然选择给大一学生教授无机化学,而且认真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要说教授上的课程,与助教上的课程有什么区别?一定要从直接而功利的角度来分析,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区别,教科书本身就是大师作品,助教萧规曹随,也不一定有决定性的区别。

    然而,大学本身并不是完全的功利性的,就像王永这样做的原因一样,他并不求回报,只是希望尽己所能而已。

    反而是杨锐这样的学生,从王永的热忱中,获得了实质性的功利性的好处,在过去的一年里,杨锐补上的课程不比读研期间获得的少。

    王永却不在乎自己的付出,只是觉得用了杨锐的名额,有些不太好意思,而在另一方面,他又极为高兴。

    要说出国,王永身为教授也是去过的,但老两口子一起,却是绝无仅有。

    现在人出国的机会鲜少,而且都是以工作名义出去的,王永和夫人不在一个单位工作,那就几乎没有机会一起出去。

    事实上,别看王永夫人也在中央部委工作,但要不是因为杨锐给出名额,她仅仅处级待遇,而非处级干部的职务,是很难拿到公费出国的资格的,就是临退休前获得一次安慰性的安排,也多数不是欧美国家。

    也许看高大上的新闻,能够看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排队出国的景象。然而,排队出国以前,首先要为了排队的资格而排队。

    除了每年数千人的留学生以外,前往欧美的多数是以各种名义出国的公务员,而中国的公务员,从上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