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语兰心下一跳,她隐约的能猜到一些,却从来不敢细想,此时亦是垂头,轻声说:“大概是想帮忙,或许,是正好能帮得上忙。”

    “是呀,想帮忙的人多了,能帮得上忙的,会帮忙的就少了。”景存诚唏嘘着道:“能拿出5ooo元的人有,能拿出上千元外汇券的人有,会用的人,却不一定有……”

    “爸爸。”

    “听不懂?”

    “嗯。”

    “这些年,我都在想,有些人在高位,也不一定是因为聪明,机缘巧合,运气资历凑在一起,也能是副部级,就像是我。有的人身在谷底,也不一定是愚笨,就像是我。我这一辈子呀……”景存诚说到这里笑了两声,说:“我是不是抱怨的太多了?”

    “没有。”

    “我是想把这些年的想法和思考告诉你,就是有段时间没讲话了,都不懂得表达了,变成了牢骚了是不是?”景存诚哈哈的笑了。

    “不是,怎么会……”景语兰有点心酸,又有点高兴,毕竟,谷底的日子终究是结束了。

    “姐。里面的龙头打开,就有热水啊,你要不要用?不用提水的,温度正好,还有好多腻子。”景明是少年心性,跑着从卫生间里出来了,看见老爹又有些不好意思,停了下来。

    “你们去玩吧,我坐一会就好。”景存诚垫垫下巴,稳稳地坐在沙里,就像是当年参加外贸谈判一样。

    景明缩了缩脖子,拽着景语兰的袖子,跑去了书房的阳台,从那里能看到围在半楼间的花园,还有后面的喷泉水池,书房里还有一台打字机,尽管是没什么用的英文打字机,但也够景明新鲜一会了。

    第二天吃过早餐,韩大姐又来接人,用车带着景家人在平江市转悠了一圈。她不清楚景存诚的身份,也没有要问的意思,仅仅是尽心尽力的做着接待。天津制药三厂已经确定是天津地区的粗制茄尼醇工厂了,能在当地的三家制药厂中脱颖而出,没有杨锐的帮忙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是否在天津地区建粗制茄尼醇工厂,都是无法确定的事,还是杨锐以港口有利于进口,才说服了海处长。当然,天津市来跑这个项目的周市长也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他仅仅要求引进投资,没有给嫡出的一厂,却是给丫头生的三厂,总不是韩燕本人的面子够大。

    通过这件事,令韩燕了解到了杨锐的影响力。虽然是一名学生,可他既然能做到许多地市领导做不到的事,那他在这个领域,就比地市领导还要厉害。

    制药三厂在天津市是拿不到什么好处的,市属的企业太多,不管怎么排队,都轮不到他们。

    相反,韩燕觉得靠近国医外贸不错,后者有出口权,赚到的都是外汇,而粗制茄尼醇工厂既然是给精制茄尼醇工厂做供应商的,继续讨好杨锐,总是没有错的。

    这样逛了一天,又在外面吃了两餐,韩燕才陪着景家人回到平江饭店。

    进了门,就见她的跟班等在那里,小跑着过来说:“韩厂长,晚上的会议定在了九点。”

    “这么晚还有会议?”

    “捷利康在香港地区的总裁来了,晚上与省委常委用餐,到九点钟才有时间开会。”

    “行,到时候你和我一起去,做会议笔记。”

    “这次会议不让做笔记。”跟班小朱低声道:“是保密会议。”

    “外国人参加的保密会议?”韩大姐笑了。

    小朱僵硬的赔笑:“通知是这么通知的,只能有各个厂的厂长去,另外,国医外贸也有一位副总来参加会议,今早刚到的平江,坐飞机来的。”

    “我知道了,你不用去会议,但也不许乱跑,留房间里,随叫随到,懂吗?”

    “懂,非常时期,随时备战。”

    “要说到做到,集中注意力。”韩燕转身,见小朱还站着,问:“又什么事?”

    “杨先生让我给景存诚先生带话。”小朱又面向景存诚,说:“由于参加会议必须提前准备,事前没有料到,非常抱歉……”

    “抱歉什么,是我们麻烦了他。”景存诚沉吟了一下,又道:“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有点浪费了,几个人住那么大,不如换一间小点的。”

    他是考虑到有外国公司的领导来,人家也许要用到国宾套房。

    小朱掏出本子记下,说:“我会转告的。”

    景存诚想要催一下,转念一想,现在退房也不是事,也就算了。

    会议室。

    不大的房间,已然是吵翻了天。

    说普通话的,说英语的,还有说方言的,像是一堆扎了孔的气球,在房间里碰来碰去。

    中方希望在国内多建工厂,英方却想在国外也建设相关的工厂。就世界范围来说,能提供大量烟叶的远不止中国,仅仅是英联邦国家中,适合烟叶种植的就有不少,像是捷利康这样的大型制药企业,政府公关都是过硬的,他们甚至可以在某些国家推动烟叶种植,签约收购烟叶,说不定成本更低。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打破日系工厂的垄断地位。

    虽然因为辅酶q1o供不应求的缘故,任何能以一代差水平生产辅酶q1o的工厂,仍然能赚到额利润,但相比垄断利润来说,犹有不足。

    包括捷利康在内的生物公司,有理由相信日系工厂掌握着更好的技术,只是没有释放出来,就会议室里的几个人来说,就有一半的捷利康职员,认为日系工厂也可能研究出了茄尼醇到辅酶q1o的半化学合成路线,只是秘而不宣,想要等组织提取法利润赚足了,才转向升级。

    这种事儿,日系工厂是经常做的,欧美工厂自己也经常憋着相同的坏,比这更过分的还有专利潜水艇,小公司因此赔内裤,大公司卖身的亦不在少数。

    而对付这种经营方式的最好策略,就是秘密建厂和大规模铺货。一旦己方瞬间将价格打压到对方的成本线以下,对方再想升级换代就不容易了,至少,被迫换代期间造成的损失会大上许多,市场也很容易在此时被抢走。

    然而,中方并不在乎日系工厂会怎么样,他们也不在乎市场垄断地位,或者是垄断利润和额利润的区别,对他们来说,辅酶q1o的利润就够高了。何况,建厂到海外,中系工厂也赚不到钱。

    杨锐即使最近练了英语,才听不懂老外夹杂着生僻词和长难句的快节奏言,这个时候,翻译都已经呆住了。

    中方插不上话,又变成英国人自己吵,过阵子,中方的人也开始吵。

    英国人自己吵,是吵世界各地的工厂分布,中国人自己吵,是吵国内的工厂分配。

    等到9点钟,被选定的五家粗制茄尼醇工厂的厂长进来的时候,所有人差不多都口干舌燥了。

    翻译趁机开始说前面硬记下来的话,海处长则大略的说了会议前的内容,厂长们顿时面面相觑。

    国医外贸的副总更是面色凝重的说:“不论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今天会议都是机密,不许向外泄漏,不许给家人说,也不许给未参加会议的下属同事和领导说,有人要问,就让他来找我,都清楚吗?”

    “清楚。”厂长们说的参差不齐,同时暗暗心惊,都决定会议上沉默是金。

    杨锐却摩挲着下巴,考虑自己该做什么决定。

    整套系统的技术壁垒,他都已经完成了,相关的论文和专利,要么是表和注册了,要么是正在表和注册的过程中。

    捷利康若想突破这些专利,所要付出的成本是高昂的。

    弗兰奇摸熟了他的脾性,也不做提前买断的勾当,就这么堂堂正正的当面讨论,反而令杨锐不好决定。

    想要所有的工厂都有合资工厂的分成比例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三分之一都太多了,而且,一旦打起了价格战,辅酶q1o的价格会在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里拼命跳水,到时候,能得到分红的股东,也一样要承担亏损。

    杨锐还没有这个自信,能与跨国公司一起参与世界范围内的价格战。

    这时候,开价就变的很关键了。

    而开价的关键,是充分的了解对手。

    杨锐想来想去,灵光一现,来到海处长身边,低声道:“我认识一位平江师范的老师,英语水平特别好,能不能请她来现场翻译。”

    “能保密吗?”海处长也对现在的翻译不满意了,而他到现在,也不觉得此事与杨锐多大的关系。毕竟,一个合资工厂的分成就要好几十万美元,难不成还想要更多不成。

    “能保密,她是平江师范学院的正式教师。”杨锐猜得到海处长的心思,却不在乎,技术在手,由不得你高兴或不高兴。

    ……。。。
 第203章 授权经营
    杨锐没有离开会议室,而是继续竖着耳朵练听力,听不懂没关系,反正海处长他们也听不太懂,他只是不想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刻走开。

    不一阵子,景语兰被领来了。

    海处长检查了她的证件,又说了保密条例之类的话,才说明她的工作:做翻译。

    景语兰这才有些明白过来,心情也渐渐放松,作为这个年代少数懂外语的职业之一,景语兰经常会被邀请或要求做翻译,有保密要求的亦不在少数,像是现在的任务一样,医药行业内紧张无比,认为需要保密到极致的秘密,对圈子外的景语兰来说,也就那么回事,并不觉得比以前的保密有什么厉害之处。

    海处长用普通水平的英语和她说了两句,认可了她的能力,又让人给她搬了椅子,坐在靠墙的一排。

    那里还有一个翻译和一个记,都是累惨了的样子,见有人帮忙,简直是求之不得。

    杨锐装作说明的样子,扭头趴着椅背,说:“景老师您别担心,能翻译多少翻译多少,暂时来不及说的就记下来,等到有空闲的时候说。另外,优先翻译对方说的比较重要的部分,比如价格、条件、要求等等,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和对方的翻译沟通,但估计机会不多,重点就是做好记录,以备查询,你们两名翻译具体怎么分工,自己商量就行。”

    他连着说了记录,又用眼神示意,景语兰顿时心领神会,杨锐这是让她做最直接的消息来源。

    捷利康的讨论并没有因为多了一名翻译而有什么改变,他们依旧说着快节奏的英语,语法和词汇乱成一锅粥,这种现场英语的难度并不仅仅是听懂,难的还有同步翻译出来。

    如果实现,这要求其实比同声传译还高了,景语兰亦是做不到的,事实上,能听着一种语言,说另一种语言,本身就很不容易,放在武术界,怎么也是周伯通的水平。

    不过,景语兰更偏向杨锐,她是能说多少说多少,却将更多的东西记在本子上,旁边的翻译也是如此,只是目的却不尽相同。

    杨锐确信,捷利康的翻译可不会将他记录的翻译内容给自己看。

    捷利康在香港总裁的协调下,缓慢的达成共识。

    杨锐趁机要求休会,并用眼神示意景语兰。

    两人一前一后的离开会议室,不过,能去的地方就只有卫生间了。

    杨锐毫不犹豫的拉着景语兰,进了卫生间的格挡,好在是女士卫生间,收拾的又非常干净,才让景语兰的心情略略放松。

    “给我说说捷利康的讨论内容。”杨锐低下头,声音很小。

    景语兰抑制着羞涩,点头说“好”,然后就组织语言道:“他们主要……”

    “声音再低点,别被人听到了。”

    “他们……”

    “再低点。”

    本来就不大的卫生间,现在挤着两个人,还要小声说话,景语兰无可奈何的用手顶住杨锐的肩膀,在离他耳朵很近的地方,复述起来。

    她也是知道事关重大,才如此顺从,即使如此,景语兰都已经紧张的满脸泛红了。

    杨锐一边听她说捷利康的讨论内容,一边思考,一边又时不时的动动耳朵,有几次,都险些碰到景语兰的嘴唇。

    景语兰有心不说了,又怕外面的人进来找他们,更怕杨锐谈判的时候吃亏,只能红着脸,集中精力的躲着杨锐,好在她也不讨厌这个游戏,一会儿就进进退退的很熟练了。

    杨锐听着自家英语老师的话,闭上眼睛,一副开始回忆24吋显示器的样子。

    三分钟后,两人整理好衣服,分别离开卫生间。

    杨锐有种偷情的既视感,要不是眼看着大生意上门,他肯定要缠着景语兰再聊会天的。

    从捷利康的对话可以知道,他们主要的关注点仍然是市场的竞争,先争市场,再赚取垄断利润,是现在的生物技术公司通行的手段,尤其是跨国公司惯用的手段,因为生物技术仍然是一种高新技术,能跟上节奏的公司很少,大投入大风险,同样大回报。

    不像是其他商品,任何国家都是少不了药物的,在很多垄断法不严格的国家,跨国公司一旦获得垄断地位,钞票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入口袋,所以,捷利康根本不在乎前面几年的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杨锐想要股份还是现金,他们都不在乎。

    虽然没有说出来,但就杨锐猜测,如果自己要股份的话,国外的合资工厂肯定会将价格战列入重点考虑范围,甚至可能用自己的成本价去打日本厂商的成本价,如此一来,作为股东的杨锐不赔几年的钱就不错了。就算他能挺过这段时间,而且令捷利康体系胜利,他也会陷入增资的泥潭,捷利康可以轻松的增加上千万乃至数千万美元的资本金,杨锐若是不能同步追加,结果只能股份被稀释,最后被迫卖掉股份。

    要现金似乎简单一点,但要价就比较难琢磨了,狮子大开口要个几百万美元似乎挺美好,却不现实。虽然三四家辅酶q1o工厂开工,按照新合资工厂的标准,一年给杨锐的分红就有这么多,但毕竟要考虑到风险和不同地域的关系,就生物技术投资最频繁的美国来看,几百万美元买断的技术,已是年度高价了,有积累的生物技术公司倒是能卖的贵一些,几千万美元的并购案亦不在少数,可那也不是说有就有的,辅酶q1o毕竟是一个小众项目,还攀不上年度榜单。

    会议重新开始,杨锐尚在思忖,弗兰奇却是代表捷利康,问道:“杨先生,你对海外设厂怎么看?”

    捷利康的代表们,像是向日葵似的,齐行注目礼。

    海处长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没想到人家先问了杨锐,不由一阵气馁,转念一想:中方对英方在国外建设工厂,还真没有硬性的限制方法,只能从合作的角度来讨论,比如说,太多的工厂会影响中国工厂的利润,但人家听是不听,国医外贸都只能祈祷了。

    相比之下,杨锐有技术傍身,还能多说两句。

    于是,海处长抢在杨锐之前,认真的说:“杨锐,这件事上,我建议你要有礼有节。”

    “有礼有节”四个字咬的很重,其中的含义亦是无比的丰富。尤其是在对外交往方面,这四个字能表达的东西,用几十个字都说不清楚。

    捷利康的翻译来自香港,是个会说普通话的香港人,他能将这个词意译出来,但那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而且,转了这么一手,也不能说这就一定是海处长的意思,顿时急的抓耳挠腮。

    杨锐笑着点头,说:“那我就用英语了。”

    “用英语吧,我和汪总都听得懂。”海处长一副和善的模样。

    国医外贸姓汪的副总亦是微笑点头,掌握英语技巧,在如今的国内是很值得夸耀的资历,对副总也不例外。

    杨锐回以一笑,转向弗兰奇,道:“你们是想问技术授权的问题吧。”

    “不,不是,我们想讨论的是技术转让。”弗兰奇肥脸抽动两下,心说:就知道杨锐不好打交道。

    杨锐摇摇头:“我不准备转让精制茄尼醇和半化学合成辅酶q1o的专利,授权是可以,而且我要价不高。”

    最后一句,连安慰都算不上,就是个助词。

    弗兰奇更不会当真,笑着拍拍面前的合同,说:“你转让技术专利给我们,捷利康可以按照西捷公司的标准,讨论相关细节。”

    捷利康当然不可能在海外工厂拿出25%的股份给杨锐,那当地的供应商和生产商就别想搞定了,但以此为基础的话,也是个不弱的许诺了。

    杨锐现在若是有几千万美元的资产,立刻一口就答应下来,可惜,他没有。

    对缺钱的人来说,股东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尤其是做一个不熟悉的外国公司的股东。譬如捷利康在中东投资一家辅酶q1o的工厂,给杨锐一定的股份,工厂顺利生产自然是和和美美,但若是因为任何一个理由,被当地政府判决罚款,就要股东按比例支付罚金了,股东总不能光享受权利,不承担责任。

    国内的西捷工厂,以及新合资的锐捷工厂,杨锐都放心的很,因为有国医外贸的股份在里面,他们对自己人狠,对外人也够狠,就中国目前的经济条件,这种股东是稳赚不赔的,至于国外是什么样子,杨锐就说不清了。

    所以,早有准备的杨锐,出人意料的摇头,说:“我不要海外公司的股份。”

    “那你要什么?”

    “等等!”一声爆呵,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国医外贸的汪副总身边的秘书,雄赳赳的举起手来,说:“我有个建议。”

    “关主任,请说。”弗兰奇在中国的人名称呼方面已出师了。

    关主任有四十多岁了,头油打的锃亮,身上的西装质量却很不好,不像个高级干部,倒像个走南闯北的采购员。

    他清咳一声,看看杨锐,又看看自家副总,说:“我觉得杨锐不转让这项专利是正确的,这项专利应该由国医外贸转让。”

    杨锐听的目瞪口呆,他先看向海处长,一副你逗我呢的表情。

    海处长也有些腻味,碍于汪副总的面子,使劲的咳嗽了两三声。

    英国方面,则在得到翻译以后,窃窃私语起来。

    须臾,弗兰奇怪怪的问杨锐:“这样可以吗?”

    杨锐淡然道:“国内的法制尚不健全,专利法也没有切实的实施,因此,关主任一定要按照这个方案来,我没有绝对的立场反对。”

    这个方案要是执行了,他肯定不告国医外贸,只会告捷利康。

    所以,不管姓关的逗逼怎么想,杨锐都不想和他争。

    英国人低声议论了几句,就想明白了杨锐的意思。

    国内目前的法制固然不健全,他们如此做,兴许也没有关系。但捷利康是个跨国上市公司,若是一次性的生意也就算了,长期的生意,总是要考虑收益和风险的。

    不等弗兰奇说话,来自香港的地区总裁就摇头了,说:“捷利康还是需要考虑到专利问题的,我们只会从目前的专利所有人处购买专利……”

    “专利归香港华锐公司所有。”弗兰奇补充了一句。

    关主任遗憾的道:“我们可以卖便宜一点嘛。”

    他完全就是空手套白狼,有多少赚多少的架势。

    杨锐暗叹一声:你手里真的是空的啊,捷利康给你钱,还不如给律师,然后陪着我打官司呢。

    弗兰奇再次拒绝了关主任,道:“我们继续前面的话题,杨先生,你对技术转让的要求是什么?”

    “这些技术,还有继续挖掘的潜力,你们不愿意给溢价,我也不想卖,就像关主任说的,不如便宜点授权给你们好了。”杨锐做的技术壁垒,并非不能卖,无非是价格不够罢了。生物技术在大部分国家的专利保护只有十五年到二十年,只要开价合理,卖了也就买了。但是,在深入开相关技术以前,卖掉就不划算了,另一方面,技术壁垒的厚度,也会决定价格。

    比植物法提取茄尼醇更先进的还有微生物培养,这些技术会进一步更新和提升整套技术的价值,杨锐自然不愿意现在就转让了全套专利。

    英方低声交流了两句,这次是香港公司的总裁问道:“授权的要求是什么?”

    “一些仪器,再加一辆车。”杨锐已经不想当着国医外贸的面谈交易了。

    “什么仪器,什么车?”

    “我还没想好,想好再说。”杨锐准备开出8o万美元以上的高价格,正好将新合资工厂的投资弥补回来,也不影响他的实验室补全计划。当然,若是折换成仪器的话,价格会有浮动,他倒是不怎么在乎。

    汪副总有点着急了,笑道:“想好再谈也可以,弗兰奇先生,皮尔斯先生,我们还可以合作建厂嘛。”

    “我们已经合作建厂了,先看新工厂的效果如何,再做进一步的合作比较好,您说呢。”弗兰奇笑着挡住了汪副总。

    杨锐伸了个懒腰,对早就看呆了的景语兰做了个“谢谢”的口型。

    ……。。。
 第204章 密谈
    回到酒店房间,杨锐正在泡茶,景语兰“扑哧”笑了出来:“没想到那么多彬彬尔雅的人,吵架起来都那样。”

    “那样是怎么样?”杨锐也笑了。

    “就像是在菜场,因为排队吵架的人一样。”景语兰说着好奇的道:“你去过菜场没?”

    “怎么没去过……哎,也不算去过了,西寨子乡只有一个菜铺,一个肉铺,农贸市场开到大街上的时候,我就上中学了。”杨锐记忆中和现实中,都没有去过真正的国营菜市场。

    “看你多舒服,我以前就经常要去买菜,凌晨排队……我脸上有东西?”景语兰见杨锐盯着自己看,分外的不好意思。

    杨锐轻笑两声,说:“你皮肤这么好,不像是凌晨排队的样子。”

    “凌晨排队的皮肤就会不好?”

    “熬夜总是容易有黑眼圈呀什么,风吹雨淋的,也会让皮肤变差吧。不过,你的皮肤不用担心,又白又嫩,光泽度也级好,纯正的天然美女……”

    景语兰越听脸越红,转眼又醒悟了过来,气道:“你胡说些什么呢,我是你的老师呀。”

    杨锐听的一阵激动,这样的台词似乎挺带感的,就是怒气值高了一点。

    杨锐连忙摆手,说:“我知道你是我老师啊,学生关心老师嘛,您喝口茶,消消气,咱们就是闲聊,闲聊而已。”

    “闲聊也要聊点正经事。再说,你哪里有闲聊的时间,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你虽然是预考第一,也不能就这么松懈了……”

    景语兰完美的履行着自己老师的职责,杨锐的目光忍不住巡视着她全身的曲线,任何一个文件,一旦后缀添加了。avi,就完全停不下来了。

    “砰砰”

    敲门声将两个人给唤醒了。

    景语兰又羞又恼,又有些好笑的看了杨锐一眼,去开门了。在她眼里,19岁的杨锐,或许还在青春期的懵懂中,虽然她自己也不是很明白,但想当然的,觉得杨锐是好奇的成分更大。

    只是一个帅气,高大,英俊,聪明,还有好奇的少年。

    景语兰做出这样的判断,心里怪异的感觉就减少了。

    “您好,杨先生在吗?”半生不熟的中文,是胖子弗兰奇的音调。

    杨锐哈的笑了两声,在沙上挥挥手,喊道:“弗兰奇,我在这里。”

    “我进来了。”弗兰奇向景语兰点点头,来到了会客区,一屁股坐在**的沙上,喘了两口气,道:“杨先生,我是来继续咱们没有完成的合作,不过,我一会儿得参加你们的官员组织的宴会,时间比较紧张。”

    “那就开门见山的说,我想要一个工厂8o万美元的授权。”

    “不可能。”弗兰奇像是被烫到了似的,在沙上谈了一下,说:“这比2o%的股份要求还要高。”

    “你们肯给2o%的股份吗?”

    “你不是不愿意要股份吗?”

    “你们给吗?”

    “这要看具体的条件。”

    “2oo万美元一年,最多建三个工厂。”杨锐提出了新的条件。

    弗兰奇提起了眉毛:“你刚才是说一个工厂的终生授权是8o万美元?”

    “那个提议已经失效了,现在换了新的,2oo万美元一年,最多建三个工厂。”

    “一年协议和协议只差13万美元,这不合适吧。”

    “的确有点不太合适,好吧,这个提议也废除。”

    弗兰奇颔,然后认真的看着杨锐,好半天,问:“接着呢?”

    “接着什么?”

    “你说这个提议也废除,接下来的提议是什么?”

    “我没有新提议了,因为我考虑了一下,现了一个问题。”

    “哦?”

    “你们会借着成本优势,降价冲击市场,完成垄断,在此过程中,受损的不止是你们,还有我们共有股份的锐捷工厂和西捷工厂。如果世界市场上的价格被打了下来,我的损失会很大的。”

    杨锐说到的问题,确实是捷利康的软肋。

    弗兰奇很想用长远的高利润来说服杨锐,但这种在美国好用的投资理念,并不符合中国目前的市场。

    杨锐可以用分红赚到更多的钱,而捷利康要想垄断市场,打的将不止是一场价格战。

    “您有什么建议?”

    “继续进行技术升级是个选择。”

    弗兰奇来了兴趣,问:“继续升级,怎么升级?你有把握吗?”

    “技术升级有几个方向,我比较关注微生物培养茄尼醇。”

    茄尼醇如果能用微生物培养出来,成本自然比烟叶大大降低了,但这是9o年代的技术了,距离现在的技术水平,还是有着相当距离的。

    弗兰奇也持怀疑的态度,问:“你有多少把握,能完成这项升级?”

    “短时间内恐怕无法完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