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此处,沈平辉紧接着问道:“你要是喜欢大学,我倒是有一个好介绍,河东大学和我们研究所的关系很好的,你如果感兴趣的话,随时可以到河东大学参观。他们的实验仪器也不少,林伟德,向明理几位教授的水平也很好,说不定有机会合作研究。”
杨锐眼睛亮了一下:“参观河东大学?能进他们的教室和实验室吗?”
“可以,随便你参观,而且,我还可以请学校的教授出来,你可以和他们交流看法,重做实验,查遗补缺。”沈平辉说到最后,狐狸尾巴露出了一点。
他太想知道西捷工厂的提纯方式,以及结晶方式了。依他的想法,杨锐若想和教授们交流看法,就只能用这套技术来交流了。
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牌子对学生不够响亮,河东大学的教授就变成了他的砝码。
杨锐听出来了,却不在乎,技术装在自己脑袋里,实验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不说出来,不做出来,谁又能拿走。
反而是沈平辉说的参观大学,让他颇有兴致,接着问道:“我能多带一些人去吗?我们自己有经费,但得你帮忙联络一下食宿和交通。”
在票证时代,不是有钱就能出门的。车票很难买,卧铺不能买,没有全省粮票,到平江就要饿死,没有单位介绍信,所有的招待所都不会接收。
当然,这些小事,对生研所的所长来说不算什么,他立刻应承下来,道:“自费的话,你想带多少人都没问题,到时候提前给我打电话,我让人准备。”
沈平辉将自己办公室的电话写在纸上,递给杨锐,心中又是得意又是期待。
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会为自己“想带多少人都没问题”的话而后悔
第127章 营销
特拉普没有去参加庆功会,他是捷利康的首席技术官,有权力拒绝这种无聊的仪式。<;-》
中方也没有一定要邀请他的意思,反正老外看起来都差不多,有几个人坐在主席台上,说明庆功会的重要性就可以了,至于首席技术官这种东西,解释起来很麻烦,解释清楚了更麻烦。
特拉普留在车间,细细看了各项仪器和机械的联接与工作状态,就坐在梁省长先前坐的地方,开始仔细检查三个托盘的辅酶q10结晶。
杨锐转了一圈回来,就见特拉普像是玩古董似的玩结晶,不由笑道:“质检室有您想要的仪器,要不拿去那边看?”
“我不是怀疑产品的质量,如果是的话,我刚才就会提出来。”特拉普笑笑,又道:“产品在销售之前,销售公司会做严格的检查,我只是在观察结晶。”
“上一次做重复实验的时候,您不是看过了吗?”
“那一次不能算是正常的工业产品。”特拉普戴着手套,从托盘里抓出一把结晶,又让它们从手缝里漏下去,神色专注的道:“上一次仍然是半实验室式的,某些结晶比现在看到的还大,但均匀程度很差,最大的结晶有最小的结晶的10倍大,而且,大结晶和小结晶的数量不少。你应该记得,我当时在实验室里做了仔细的检查。”
“是。”杨锐佩服的点头,他做重复实验用了两天,就觉得腰酸背疼,特拉普光是检查就检查了两三天,屁股像是钉在椅子上似的,专业程度非同一般。
特拉普笑了一声,用很英国的强调,道:“虽然没有时间称量所有的结晶,但就简单分析可知,重复试验时的结晶大小符合正态分布,方差较大,工厂化以后,结晶分布应该仍然符合正态分布,方差较小,而且小了不少……”
他看看杨锐,道:“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说明质量控制的非常到位。”
“谢谢。”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你前面在给中国研究人员介绍的时候,说了结晶发育不良是吗?我想知道,发育良好的结晶状态是什么样的,是否能保持目前的均匀程度?”特拉普说的平淡,眼神里带着火焰。
任何一名研究员,见到了崭新的技术,都应当是这个表情。
杨锐苦笑:“我还以为,沈平辉会先问我这个问题,嗯,沈平辉就是前面做解说的研究员。”
“他已经是一名技术官僚了,不能算是纯粹的研究者。”特拉普用见多识广的表情说道:“对技术官僚来说,你给出的答案已经超出了他的预计,他不需要更好的了。”
“他在刚见到这些结晶的时候,还是很感兴趣的。”
“他大概对政治更感兴趣。”特拉普见怪不怪的说。英国学者也总是卷入权力和学术的斗争,剑桥和牛津的各个学院的荣誉称号,经常授予政治人物或官僚,从而换取经费和资助,一些学者或者被金钱腐化,或者被权力收买。努力成为学校管理者的教授,爬上高位以后也不一定会践行他曾经的诺言或梦想。将科研经费作为敛财来源的贪婪者亦不在少数。
杨锐无奈笑了笑,道:“培养一名顶尖的生物学家,比培养一名政客困难多了。”
“他也许会成为一名攀上高位的政客。不说他了,什么时候能看到发育良好的结晶?”
“两三天时间吧,我们要调整一些设备。”
“我留在中国的时间还有三天,那么,我后天再来,再之后,我就要去北*京了,期待你的表现。”特拉普扬了扬手,更像是一名好奇的中学生,而非大公司的技术官。
……
田世昌等人,很快就适应了制药厂的工作,来访的参观团,也让他们变的信心十足。
毕竟,只有省内最好的工厂,才会受到省级干部的“检阅”。
唯一让他们有点不自信的,还是工厂的规模。
在大就是美的传统下,连三十人都不到的工厂,确实有点说不过去,这更像是乡镇企业的规模,而非国有企业。
也许,合资企业就是应该与国企有这样那样的不同?
工人们如此安慰着自己,直到接近下班的时间,杨锐出现在车间内。
“各位,穿好衣服以后,咱们在外面集中一下。”杨锐在更衣室里吼了一句,自己去外面的等着了。
几分钟以后,就见整齐的队列,出现在杨锐面前。
“咱们工人的纪律性还真是……”杨锐感慨了一句,他本来以为会是一群人围着自己的场景。
二十几人静悄悄的看着他,没有一个多说话的。
多年的军事教育,绝不是白浪费的。
“别太严肃了,我随便说两句。”杨锐宽松一句气氛,接着又问:“有人在值班吗?”
“贺海涛和宁民两个人。”一名工人回了一句,众人依旧保持着严肃的表情,像是开会似的。
西捷工厂不是那种要三班倒的工厂,连续化的生产,通常是从早晨开始,到了晚上,除了少量的设备继续运转,为第二天做准备,其他仪器多半清洗和消毒了。当然,如果任务太紧,也可以实现三班倒,只是那样一来,原料供应会变成瓶颈。
以组织提取方式来生产生物产品,较小的规模是比较经济的,西捷工厂本身就是在此等指导思想下设计的,自不会去追求较长的工作时间。
杨锐数了数人头,笑笑道:“差两个人就到齐了,好吧,我来发放今天的奖金。”
说着他掏出一叠现金,在手上拍打了两下,数了起来。
每数五张或四张,他就让人来取,都是崭新崭新的大团结。
“直接发钱可以吗?”田世昌不好意思的问。
“我给管慎说过了,这就是你们的奖金,只是有我来发而已。”杨锐将钱塞到田世昌手里,道:“你们在合资工厂了,不要想太多,拿钱回去,别太省,都买点好吃的补一补,咱们的工作量不小,尤其要注意力集中,一定要保证身体健康。好日子在后面呢。”
他一边说一边将钱塞到个人手里,又道:“明天仍然是参观日,来的没有省级高官了,却都是咱们的同行,好好干,别让人家瞧不起了。”
众人高高兴兴的应了下来。
唯独没有拿到钱的七个人满脸阴郁。
别人都拿到钱了,就他们被区别对待,怒火几乎瞬间就溢了出来。偏偏有商雷的前车之鉴,愤怒归愤怒,却没有人再傻乎乎的站出来当靶子。
分钱仪式顺利结束,杨锐指了指他们几个,追了一句:“培训月内开始,不参加培训,或者培训不通过的,全部清退,我会让西联重新送人过来的。不过,培训如果通过,你们可以申请调职到一线,这样的话,奖金什么的都不会少,想怎么做,都回去和家里人商量去。散了吧。”
七名吃闲饭的互相看看,什么都没说的回家去了。这种事,自然只能通过找家长来解决。
第二天是车轮战,数量众多的各地研究员,轮换着进入西捷车间进行参观。由于人数众多,香港经理不得不出面整顿几率,并且增加了多件衣服鞋帽和口罩。
因为口罩不适合混用,用过也就不再收回了,这被许多来访的宾客看作是礼物,于是不少人都在抱怨:“没想到合资厂这么吝啬,就送一副口罩?资本家都是这么个德性。”
到了第三天,大部分来参观的人,都开始趁机旅游和公款吃喝了,但车间内仍然有来来往往的宾客。
到了下午,特拉普和一名白人男子施施然的来到西捷车间。
“这位是亚太区营销团队的库伯,他对颗粒巨大的辅酶q10有些想法,想来看一看。”特拉普不怎么认真的做了介绍。他是总部的技术官,与亚太区的营销部门没什么交集。
杨锐与之握手后,笑道:“我们生产的是辅酶q10的原料,与消费者之间还有一两层关系呢,销售也是全权委托给销售公司的。”
“我知道,但我认为,任何一种稀缺商品,都有营销的价值,具体怎么做,我想看到了成品以后再决定。”库伯的声音有点沙哑,蓄了胡子,颇有气势。
杨锐无所谓的点头,让他们自己进去换衣服,然后到车间里等着。见到人后,问:“你们是想看最近几天的成品,还是看今天新生产出来的?”
“能都看看吗?”提出要求的是库伯。
“好的,稍等。”杨锐暗想:您还挺不客气的。
一会儿,一个托盘上端着十几个拳头大的小匣子,放在了两人面前。
“生产批次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杨锐帮忙将匣子一个个的打开。
特拉普默默的数了一下,露出笑容,道:“一天的产量超过一公斤了,是吗?”
“嗯,产量比预料中的大。”杨锐对他无需隐瞒,过几天,他若是愿意,也能从本公司的报告里看到答案。
特拉普接着问:“产率呢?”
“增加了5%吧。”杨锐不很肯定的道:“比实验室条件下的产率高一些,也算是正常,对吧?”
“利润增加也算是正常。”特拉普笑了起来。
库珀却是盯着小匣子一个个的看,直到全部打开,才发出赞叹声,拿起最后一个匣子里的辅酶结晶,道:“好漂亮,你们能稳定生产出这样大小的辅酶q10吗?”
他手里的辅酶结晶,有两个米粒的大小,比国际上常见的产品大了20倍都不止。
杨锐傲然点头:“工人们不是很熟悉仪器设备,但稳定生产已经能做到了。”
“我们一定能卖出好价钱的,这样的东西,可不能用原料药的名义销售。”库珀的眼睛盯着结晶,像是看钻石似的。
……
第128章 金贵的屁股
杨锐对营销的概念,全然来自书本和影视作品,唯一的实践就是四处张贴小广告,还因此被撞的穿越了。<;-》
对西捷制药厂的辅酶结晶,杨锐尽管看好,也不觉得它能卖出多高的价格,毕竟,这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药品,而是卖给制剂厂的。鉴于纯度和质量,制剂厂也许会提高一点价格,譬如10%或者15%,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因此,杨锐完全不能理解库珀的激动。
他一如既往的展示发育成熟的辅酶q10的结晶,一如既往的与特拉普讨论结晶的构造。
已经仔细研究过西捷工厂的结晶的特拉普,对于产品的均匀程度更关心,很快挑选了几个批次,让人将所有的产品都送过来。
不长时间,漂亮的橙黄色结晶,就摆满了桌子。
“产量增加了不少呢,我现在也有点羡慕你了,杨锐先生。”特拉普用有点夸张的语气,边说边看。
杨锐笑而不语。
最新几个批次的辅酶q10,已经增加到400多克每次了。换言之,原先月产30千克的标准,很可能就此提高到40多千克。
每年落在杨锐手里的利润,也会从近百万美元,增加到150万美元的庞大数字。
就今年剩下两个月来看,杨锐至少能得30万美元。
而捷利康的本钱,不到明年中期,就能收回。显然,无论是捷利康还是国医外贸,都小看了这项技术革新。
特拉普身为捷利康的首席技术官,也不可能拿到如此庞大的薪金,说一句羡慕,也不是纯粹的调侃。
库珀却没有放弃他的营销策略,趁两人聊天的空隙,道:“杨锐先生,如果采用我的方式,您赚到的钱会增加的更多。”
“你为什么想要说服我?我可不管怎么销售的。”杨锐有点奇怪的回了一句。
库伯正了正衣襟,道:“我需要一名股东来传递信息,西捷制药厂的辅酶q10很可能会在欧洲和美洲地区销售,那样的话,我的方案将无法提交。”
“你怎么知道我是股东的?”
“我查了华锐制药的一些公开信息,然后问了几个朋友。”库珀笑笑:“我在亚太区还是有几个朋友的。”
杨锐估计,自己的资料也不会被捷利康严格保密,双方也就是普通的合作关系罢了,某些谈判代表团的人,说不定酒后闲话就把自己给卖掉了。国内没有一点风言风语,恐怕要多亏严格的舆论管制。
想到此处,杨锐无所谓的问:“你想通过我来传达消息,但我没有营销经验,我怎么判断你的方案是否值得传达?”
这个问题把库珀难住了,他想了一会,道:“如果我的方案成功了,您的收益会大大增加,失败了,辅酶q10的销售也不会受到影响。请您相信我,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以股东身份推荐的人,采取的方案却失败了,结果会很尴尬吧。而且,实施你的方案本身,应该会有成本吧。”杨锐可没有被库珀的“中药式理论”给说服,吃了没坏处,说不定有好处的东西多了,难道都能塞到嘴里去?
库珀为难的看向特拉普,大约是求助了。
特拉普耸耸肩,道:“库珀在公司里是有几分名气的,或许可以听听他的方案。”
库珀松了一口气,道:“我去年的奖金有45万美元,有两款新药采取了我的方案,销量超过预计,我的方案不会让您吃亏的。辅酶q10在目前的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商品,我们需要考虑的只是能不能卖的更贵,所以,即使我的方案失败了,也不妨碍公司将之当作正常销售。当然,销售成本是存在的,但我觉得,这样的风险是值得的。”
杨锐不像是18岁的中学生,更像是对待学生似的,打量着库珀,旋即道:“好吧,说说你的方案。”
库伯坐直了道:“我准备把您生产的辅酶q10的结晶,展示出来。”
他有点兴奋的说:“我们可以在各种媒体上打广告,说明辅酶q10的功能的同时,将‘大’就是高纯度的概念灌输给消费者,接着,我们可以将原生的结晶,就是它们,给每一个药店和销售点一个,用精美的玻璃框装饰起来,打上灯光,就像是展示中的钻石一样,到时候,您觉得会发生什么事?”
“销售成本剧增?”杨锐略显幽默。
“不错的答案。”库珀哈哈笑了两声,继续道:“我认为,消费者的选择,一定会给制药厂巨大的压力。如您所知,现在的辅酶q10完全是供不应求的,价格也非常的高昂,能够消费它,用它做辅助药物的,一定是有钱人,如果有高纯度的,感觉上更好的辅酶q10,我认为,他们宁愿多花钱,也会买我们的产品。如此一来,作为原料商的我们,也就变成了一个终端市场认可的品牌。”
“听起来不错。”杨锐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可行的策略,虽然执行起来有些复杂,但在欧美地区,捷利康的实力足以应付了。
“如果您不反对方案的话,请您签上自己的名字,寄给捷利康总部,我明天就返回英国,说服他们。”库珀说着拍拍脑袋,道:“文件在我的公文包里,我放在了更衣室。”
“没关系,我们出去以后再签字。”杨锐不能分辨库伯的方案是否真的能创造利润,但有这样的创意,推荐一下却是值得的。
能否实施,就是专业人员的事了。
……
田世昌认真的工作,直到西堡肉联厂6点钟的钟声响起,才抬起头来,确定最后一批辅酶的生产正常,接着向班长贺海川报告一声,飞一般的去更衣室换衣服。
他有一天的假期,准备回家一趟,如果不跑快点的话,西堡肉联厂前往镇上的班车就没有了。
贺海川笑呵呵的应了一声,拿过田世昌的记录板,检查一遍,发现没有纰漏,又将之塞了回去,转头去做自己的事了。
西堡肉联厂的班车是挂了蓬的卡车,沿着轮胎的纵向有两条长板,算是座位了,来的早的人先坐,来的晚的人站着,每天都需要两三辆卡车,来往数趟,才能把前往镇里的工厂职工拉完。
如果天上有卫星观察的话,所有的国企工厂都像是大兵营,每天有漆成绿色的军车来来往往,坐在里面的人也大多身着近乎一致的服装。
田世昌略显拘谨的站在篷车的中间,手拉着钢骨架,身子随着车辆的颠簸,不停的摇摇晃晃。
辛苦的工作很快让他昏昏欲睡,耳边的噪音也像是天边传来的雷声,尽管很大,却不能引起他的注意。
“喂!哥们!”一人用手指戳了戳田世昌,笑道:“怎么累成这样,坐这里算了。”
给他让座的是个年龄相仿的工人,穿卡其色的工服,上面还能看到一些血迹什么的。
田世昌连连摆手,不好意思的道:“不用坐了,站会就到了。”
“不都是站会就到了?给你坐回,眼睛都睁不开了,干什么了?”卡其色工服的工人站起来顺手一拉,就把田世昌给拉到长凳上了。
两边的工人友好的让了让,让田世昌能坐稳当。
“多谢啊。”田世昌带着学生的腼腆,颇有些不好意思。
车里还有年纪较大的工人,有的人干脆就搬着马扎,坐在靠里的地方,整个车厢挤归挤,但因为都是一个工厂的人,倒是不觉得难受,只是肉联厂特有的味道,充盈着鼻腔。
“我佘石德,听过杨家将的评书没?佘老太君的佘。朋友都叫我佘石头,分割车间的。你是哪里车间的?怎么没见过?”穿着卡其色工服的工人扯着嗓子喊,眼中带着好奇。
周围的几个人也都看过来。
田世昌不太适应这种聊天氛围,搓着手,道:“我叫田世昌,是西捷制药厂的,才上班三天。”
“合资厂的?我说衣服干净的像新的一样,就是新的啊。哎,我说,人家都传你们厂工资高,是不是真的?”佘石德的手抓着杆子,身子随意的左摇右晃。
田世昌摸摸脑袋,道:“我也不知道高不高?我刚上班。”
“你们一个月多少钱?”佘石德直接就问了出来。
不打问薪水,或者说,不问赚多少钱,那是外企、私企和个体户大行其道以后的风格。在80年代,所有人都是有单位的,同工龄同学历同职称的人,工资都是一样的,要是有一毛钱的差别,工人就能跑到财务科拍桌子。所以,这个年代问薪水,就等于问行业工资似的,属于聊天的正常范畴。
田世昌也没得到不能说的指示,就道:“工资大概50块吧,奖金说不定。”
“怎么是大概?你能拿多少?”
“我也不太清楚,因为没有拿过工资,他们说每月50块工资,所以就是大概了。”
听到的人,有的发出哄笑,有的却更加好奇了,问:“你是现在拿50块,还是转正拿50块?”
“现在50块吧。”
佘石德“嘘”的一个口哨,骂道:“不用做学徒工?这么好啊,我一个月才24,转正也就30多。”
田世昌缩了缩脖子:“我现在就是学徒工。”
车厢里瞬间静了一下,继而是缤纷的议论和提问:
“学徒工就50块?真的假的?”
“转正多少钱?”
“多久转正?”
“老商家的娃子不争气,吃亏大了。”
“转正是一级工?那四级工得多钱?”
“人家合资厂不讲究这个,不论职称不是?”
“不论职称怎么给钱?想给多少给多少,不是乱套了?”
田世昌哪经历过这种,被几个老娘们问的眼睛都不敢眨,一个个低声回答:“转正多钱没说,大概一年转正,我没问过,有没有职称我也不懂。那个香港人大舌头,说话听不清楚。”
最后一句,把些人惹笑了,佘石德更是好奇万分,用脚碰碰他:“喂,还有啥福利?都给说说?”
“没说福利,有时候有奖金吧,我也说不上来。”田世昌被问的一脸苦色。
“奖金多少?”佘石德追问。
“我不知道应该多少,就发了一次,给了50块。”田世昌捂了捂口袋,生怕里面的钱跑了。
“发了一次……”佘石德一琢磨就不对了,问:“你们就上三天班,就给了50的奖金?吹牛的吧?一个月50块奖金也厉害的很了。”
80年代初的许多国企工厂还是很红火的,生产好的时候,一个月的奖金发的比工资多,也是有的。逢年过节的福利价值,也经常有赶得上工资的时候。西捷制药厂新建,当月发放50块的奖金,也不至于让人奇怪。
不过,工作三天就给了50的奖金,这种发放模式一定是非国企的。国企里面,可是要算了再算,然后到了发薪日,一并给出的。
田世昌被说的脸红,争辩道:“不是……是因为领导参观,说我们表现好了,就给发了奖金。”
为了避免被说吹牛,青涩的田世昌更是翻着口袋,将里面的五张大团结都给拿了出来,道:“你看,我正要去镇上割几斤肉,买点糖回家去呢。”
佘石德倒吸一口凉气,盯着五张大团结看了半天。肥猪肉一斤才一块多,出门上街的人,很少有拿两张大团结的,对小年轻来说,攒一年的钱,也不一定能攒出50块出来。
旁边的大娘赶紧把田世昌的手给塞了回去,热心的道:“出了厂子,可要小心着别人,现在小偷小摸的不少,还有当街抢钱的,你要买东西,拿点零钱装外面,用完了,找个厕所什么地方,抽一张出来,可不敢再这样掏出来。”
“是,是……”田世昌连连点头,小心的将钱给塞了回去。
佘石德羡慕不已,嘟囔道:“早知道我就报名去西捷厂了,万一选中就舒服了。”
大妈呵呵一笑:“知道选中的都是什么人?你去了也选不中……对了,你们是后面去的吧?我们厂里去的人,一个月拿多少?”
后面是问田世昌的。
“工资和我们一样,没奖金。”田世昌低着头整衣服,说了一句,突然发现车厢里的声音又没了。
佘石德表情古怪,问:“真没奖金?为啥?”
“说是奖金只给一线工人发,他们几个都是坐办公室的,就没有。”田世昌越说越慢,旁的人的表情也越来越怪。
佘石德再问:“以后都不给发,还是这次不给?”
“说不上,杨锐的意思,是先培训,培训以后愿意上一线的,就给发,坐办公室的,还是不给发。”田世昌对此了解的不少,他们自己也讨论了好半天呢。
佘石德“扑哧”一声给笑了出来,骂道:“再让李鑫他们吹牛,坐办公室坐掉了50块,屁股够金贵的。”
车厢内亦是一片笑声。工人们从来都不掩饰自己对办公室人员的鄙视,尽管有机会的时候,工人大都愿意坐到办公室里去,但这一次,能进西捷工厂的几乎都是厂领导的子弟,早有老工人到行政楼里骂过街,只是没解决问题罢了。
听到在西捷工厂坐办公室的人过的不好,大伙多少是有些舒心。
第129章 变化
田世昌的腼腆赢得了大妈的欢心,到了下车的时候,帮他塞钱的大妈决定帮他一把,热情的问:“你想买什么,我认识人,给你说说。<;-》价钱一样,能比别人拿到的好点。”
“我也不太清楚,家里以前很少吃肉,就想买点回去,给弟弟妹妹们开心一下。”田世昌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说了出来。
大妈就是喜欢他这样的性格,想了一下,就道:“那就包饺子吧,光吃肉费的很。家里人口多的,三五斤肉都不经吃,包成饺子就不一样了,热热闹闹的,还喜庆。”
田世昌高兴的点头,道:“那就包白菜饺子,每年过年的时候都吃,香的很。”
说话间,田世昌的口水几乎都要留下来了。
在北方,饺子基本属于最具有喜庆特色,也是人们印象中理所当然最好吃的东西了。即使是红烧肉、肘子等等更有油水的东西,在十数年里,也无法逆转饺子的形象。
“白菜饺子就要买白菜,再买点肉,还有调料,家里有调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