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估计是分时段做。”左又往后翻,就看到了“1o。9”的标志,后面又是一篇“1o。9”,接着又是两篇“1o。1o”……

    王智抢过笔记本,一页一页的往后翻。

    看到1o月2o号,每天的试卷增加到了3篇,左忍不住叫了起来:“他们每天做这么多,我就不信有时间做别的科目。王智,你成绩最好,你每天做几份试卷?”

    “也就一两份,我上次抄的数学卷子都没做完呢。”王智翻到最后,又从前面翻,现最初的频率是3天一篇。

    按照他的想法,这似乎才是正常的。

    “化学卷拿来了。”田世昌将两个笔记本放在宿舍的写字台上,出“咚”的一声响。

    王智招招手,好奇的问:“老田,你们平时怎么做卷子,每天做几份?”

    “理科每天两篇到三篇,语文和英语两天一份的样子。”田世昌说着不自觉的抖了两下,道:“锐哥把这个叫题海战术,每份卷子要求45分钟到1个小时交卷,早做完的可以提前下课休息一会,做不完的就只能连着做……”

    王智品咂着题海战术四个字,不觉痴了。

    左不自然的笑:“每份试卷才1个小时的,怎么可能,都是胡写的吧?”

    “我有时候会写不完,不过做着做着也就习惯了。”

    “你现在能考多少分?”焦致农听到此处,突然问了一句。

    田世昌犹豫着,道:“上次月考是33o分,平时也不算总分。”

    “现在就有33o分了,你还应聘做工人?”

    “能聘上再说吧。”田世昌自己也说不清楚。

    ……
 第113章 批卷
    笔试日。

    杨锐准备了两份相对简单的试卷,交给了西堡肉联厂方面。如今在锐学组内的肉联厂子弟多达12人,既有普通工人的孩子,也有厂领导的孩子,因此,厂里的管理层对杨锐的水平还是相当了解的。

    不了解也没关系,在8o年代中国,能让老外认可的东西都是好东西,能让老外认可的人自然都是厉害的。

    总计12o人的考生全被集中在了大礼堂中,每人两支油笔。帮忙监考的干事说的清楚,考试结束以后,两支油笔都可以带回家,是西堡肉联厂感谢大家来报名的。

    这个决定顿时让西堡肉联厂在众人眼里有了大企业的感觉,不少人都挂上了笑。

    然而,等看到了试卷以后,能笑的出来的就不多了。

    杨锐所谓的简单,是以高考的水平来计算。自恢复高考以来,高考的大小年还很明显,简单的年份,题目比杨锐出的也难不了多少。

    但是,即使是简单的年份,也不是人人都能考高分的,平均分的提高,更多的是高分数量的增多,该考低分的,照样还是低分。

    对于7门功课连3oo分都考不到的学生来说,是简单的试卷还是困难的试卷,很多时候根本察觉不到。

    坐在大礼堂的多是厂矿子弟学校的学生,在各种学校的序列中,属于水平最差的一种。可以说,除了少数级国企建的学校,普通的厂矿子弟学校,都是给学生混时间的。像是西堡肉联厂的子弟学校,稍微有点目标的学生都不会去,老师的目标也不是让他们能升学,而是不要闯祸,乖乖的等着排队进厂工作。

    不以升学为目的的中学,基本属于耍流氓,这些学校的学生,别说3oo分了,多数连2oo分都考不到,也就是平均每门功课不到3o分的水平,看见高考难度,最多只比高考水平低一线的试卷,浑身的震惊自不必说,有性格的,现场就骂了起来:“哪个龟孙子出的题,让我看见,我扇死他!”

    杨锐就在现场,隔空瞅了一眼,就在台上找到编号的名字,划一条线。

    再有人骂,再划一条线。

    来监考的干事看到了,过来笑笑道:“要不然,我干脆把人逐出去?”

    “不用,让他考,到时候不录取就行了。”杨锐淡定的说了一句,又想起来似的问:“对了,我有资格选人吗?”

    干事别扭的道:“香港来的经理听您的,您当然有资格选人。”

    “那就让他考,说不定考的好呢,要是考个第一第二,录了也行。”杨锐说完,转身出了大礼堂。

    干事望着他的背影,不由苦笑:能考第一第二的,至于看到试卷就骂出来吗?

    田世昌始终低着头,害怕被杨锐看到,一直到杨锐离开,他才稍觉安心的准备答题。

    按照鸿睿班内的考试方法,田世昌先将题目粗看一遍,从生物试卷的大题做起。

    这是因为生物试卷的大题文字量大,需要的时间较多。另一方面,中学生物的难度有限,大题即使不能全部做对,完成大部分的题目,编造少部分的题目还是能做到的,通常不会生卡壳的问题。

    同样的方式也适用于初中升高中的物理和化学试卷,因为难度低,平时测验能够得到9o%分数,甚至85%分数的学生,从大题做起,比从小题做起,容易得到更高的分数。

    当然,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些微的要求,偶尔确实会遇到怎么做都做不出的大题,需要把握时间,果断放弃。不过,越是正规的考试,越是不容易遇到偏题怪题,复习充分的情况下,如高中生物,中学物理和化学等简单科目,是很难有完全不懂的题目。

    至于何时应该放弃,何时应该暂缓,做的试卷多了,脑海中自然会有一个决断。

    简而言之,学生只要有能力判断题目的难以程度,且知道自己能做出的题目难度,也就知道如何判断了。

    高考要求5o分的生物,最难的部分也就是遗传而已,稍微耗费一些时间,都不至于做不出来。

    对于8o年代的学生来说,真正困扰他们的并非是课本划定的难度,而是许多老师对此并不了解。

    在82年,许多学生甚至找不到专职的生物老师,往往由其他理科的教师代替。即使找到了专职的生物老师,他们的知识结构往往也是6o年代的。

    而在6o年代,遗传学还是尖端科学呢,许多老师自己都没有学过遗传,教起学生来,肯定是磕磕绊绊,时不时的,就会有“教错了”的传闻出现。

    各地教育局在整个8o年代,都有大量的培训教师,但远水不解近渴,生物科目一度在高考中背取消,也与此有关——大城市的学生在这方面,有着乡镇学生难以比拟的优势。

    不过,锐学组在这方面是有着先天优势的。

    杨锐本身学的就是生物专业,尽管在补习学校里,很少有人补习生物,但凡有了,都是杨锐在教。比起自己业务都不熟练的8o年代教师,杨锐的水平绝对是金字塔尖端的。

    另一方面,8o年代的生物考试本身就很笨拙,杨锐给锐学组设定的目标,是生物试卷得到4o分以上,争取45。

    按照能够考取大学的学生的平均分来看,仅生物一项,锐学组至少能拉到1o分以上。

    至于考不上大学的学生的平均分,根本是难以统计。

    这年月,白卷先生都不在少数。

    田世昌和此时的大部分学生一样,对于高中才开始学的生物是烂熟于胸。在高考的7门功课中,这是唯一一门没有前置的科目,学生即使是初中没有好好读,高中也不受影响。

    所以,不到3o分钟,分量不多的生物卷就被田世昌从后往前的做完了。

    这时候,他再回头检查大题,利用考试时间获得的信息,稍作修改,就算是完成了整卷。

    田世昌轻轻的松了一口气,晾了一下生物卷,又抽出化学卷,准备继续。

    突然,一名考生起身交卷了。

    随着他的动作,少说有2o人收拾起文具,将试卷交到了前方。

    田世昌一下子紧张起来,心想:这些人怎么都答完了。

    他再顾不得休息,蒙头猛做。

    总计用了7o分钟,田世昌答完了全部试卷,这也是杨锐经常性训练的结果,简单题目的情况下,大部分科目都会在45分钟内完成,与平常训练不同,田世昌这次认真做了检查,又再次复查以后,才有时间环顾四周。

    前面交卷的人都不在了,留下的再没有交卷的。

    “还好。”田世昌没有细究原因,低头准备再做一次检查。

    现在的鸿睿班里,学生的竞争日趋激烈,不够细心而损失分数,是完全不被允许的。学生们也不愿意因为失误而排名落后。

    旁边的左也觉得挺顺利的。

    尽管不是每道题都能做出来,但左估计,自己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题目是肯定对的,剩下还有三分之一说不定能拿到多数分。

    如此算来,说不定能及格!

    左挺兴奋的,以回炉班的成绩来计算,只要及格,肯定是排名在前的。

    他向左右看看,许多学生都抓耳挠腮的在做题,左不由的暗自得意:这么难的题,我就不信能有两位数的人及格。

    又低头看了一遍试卷,把空白的地方胡乱填上,左已是心满意足,他也看到田世昌在演算题目,于是自己跟着演算了几道题,觉得没错,就懒得一道题一道题的演算下去了:再检查一遍,说不定反而弄错了呢。

    抱着这个心思,左理所当然的等着时间。

    最后五分钟,杨锐回到了大礼堂,争得监考干事的同意,道:“考试结束以后,各位请先不要离开,我当场批卷,大家可以尽快知道成绩,准备下午的面试。”

    “这么多卷子,要批多久啊?”一名前排的学生喊道。

    “我批卷很快的。”杨锐的答案不能让人满意,但也没人争执。

    一会儿,监考的干事就将试卷全部收了起来,按照化学和生物两科,分别摆在前台用布盖着的长条桌上。

    杨锐抱起一摞卷子,放在自己面前,手持一只红笔,唰唰的批改起来。

    有好奇的学生,都涌到了前面,就堵在桌子前看。

    监考的干事来不及阻止,只能听之任之。

    杨锐也无所谓,他做补习老师的时候,从来没遇到过一个班都是听话孩子的,到了锐学组,学生一样可以围观他批改试卷。

    只见杨锐下笔极快,且仅打错号,不打对号,一份卷子,批不到一半就扔在了一边。

    一名浓眉大眼的学生极其不满的问:“怎么不批完?”

    “扣掉的分过4o了,后面全对都不可能及格,批来做什么?”杨锐的回答却是锐利依旧。

    浓眉大眼的学生被堵的脸红,勉强再道:“就算不及格,也应该批完吧,说不定能排在前面呢?而且,都是大家认真做出来的试卷,批改一下又不要多少时间……”

    杨锐头都不抬,说道:“今天有12o人考试,总计有24o份试卷,我每份试卷多用15秒,就是36oo秒,正好一个小时。在场的还有1oo人,等于每人要多等1个小时,总共浪费大家1oo多个小时,我不觉得,不及格的试卷,有这个价值,你说呢?”

    他猛的抬头,看向浓眉大眼的学生。

    后者的脸和脖子,全都红的像虾一样。

    又一份大半空白的卷子,被杨锐扯到了一边,却是一个批改都没有,用时不到5秒钟。

    显然,用不着批改,就能算出它的成绩不够6o分的标准。

    许多人看到这种情况,也不吭声,默默的走了。

    杨锐看都不看一眼,手上的动作不见丝毫的缓慢,很快批到了左的试卷。

    “55分。留下吧。”杨锐用了2o秒,从头扣到尾,度快的惊人。

    左听到“留下”,不禁得意的一笑,接着使劲向周围挤眉弄眼,以示这是自己的试卷。

    旁人又是羡慕又是焦虑,眼睛都盯着杨锐的红笔,等着看自己的分数。

    ……
 第114章 分流
    “62分。留。”

    “54分。留。”

    “58分。留。”

    凡是5o分以上的,都被杨锐给留了下来。

    左很快现,自己的55分似乎并不保险,他的排名在迅的向后,最后落在了十名以后。

    这下子,左有些着急了,转身找到王智和焦致农,问:“你们考的怎么样?”

    “62。”王智回答。

    “老焦呢?”左问。

    焦致农表情不佳,勉强道:“48分。”

    “没留下?”

    “没。”

    “这不合适。化学的分低,生物成绩就不算了?”左替焦致农说话,道:“不行,得找杨锐说去。”

    “我没脸说,你们都考了5o多分了,就我连5o分都没有。”焦致农不高兴的道:“我生物也不怎么样,总分也不会高多少,没意思。”

    “怎么说都是个机会,说一说,指不定杨锐就给你走个后门。”左用肩膀挤了一下焦致农,道:“你要不好意思,咱们一起去说。”

    “你们的成绩够,想走后门就走,我不去。”焦致农这么说着,却不离开大礼堂,依旧看着杨锐批卷子。

    总共有18个人被留了下来。

    另外还有三十多个人,没有离开大礼堂,继续围在桌子跟前。

    很快,有人提出了左类似的问题:“化学不够5o分就淘汰,还考生物做什么,不是应该算总分吗?”

    “你们学的生物是简单生物,基本派不上用场。生化制药工厂里虽然需要生物,但不是需要这么简单的生物,所以,优先化学成绩,有什么问题吗?”杨锐有着勿庸置疑的气势,环视一周。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现在可不是讲究个性化的年代,沉默是社会生态中最常见的品种。

    杨锐也因此看到了田世昌,他不太记得左等回炉班的学生了。他在回炉班里呆的时间实在有限,上课的时候也不会去注意其他人。

    不过,杨锐对锐学组的成员是再熟悉不过的,看到田世昌,立刻诧异的问:“田世昌,你想进厂工作,不考大学了?”

    田世昌颇有些尴尬的道:“是,家里条件不好,听说合资厂的工资很高,我就想来试试。”

    无论是锐学组还是鸿睿班里,杨锐给学生们设定的目标永远都是考大学。田世昌也一度燃起考大学的梦想。

    但是,他还有兄弟姐妹,家庭的重担无法用梦想来扛起,本乡本土的外资工厂,已经是田世昌所能找到的最好工作了。

    杨锐有些可惜的道:“你继续复习,考上大学的几率不低的。锐学组的资助不够用?”

    田世昌垂头:“资助不少了,就是……家里用钱的地方多,我也到了该帮忙的年纪了。”

    “如果……我是说,如果锐学组增加一些奖学金,你愿不愿意读完高中,再怎么说,也就剩下不到一年时间了,不考一下,会不会不甘心?”

    “假如能招工,我还是会继续读书的。”田世昌猛的抬头,又低下来,小声道:“大学要读三四年,还要学费和住宿费……有奖学金,家里也负担不起了。再者,我也想要自食其力。”

    他的话在众人中引起一阵共鸣,应该说,8o年代初的中国,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达到温饱的,假如不是双职工家庭,或者家里的孩子较多,或者有家人生病,都会不可抑止的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

    虽然有国家补贴,但在8o年代,大学生却是难以找到兼职的,读四年大学,就意味着三年无收入,对于长子长女,或者正处于危机的家庭来说,这是很沉重的压力。

    “如果你决定了的话。”杨锐摸了摸下巴,沉默的扯过生物试卷,继续批改。

    尽管他有钱负担田世昌一家的开销,但那并不一定是田世昌想要的。强行塞钱给别人,然后自以为是的干扰他人的生活,也不是杨锐的风格。

    杨锐有信心令很多人考上大学,可他不能保证一定让田世昌考上大学。8o年代的高考,包括大专的录取率也只有个位数,即使成绩极好,也得有一定的运气,才不至于因为报考等场外因素而滑档。

    相比考大学,进工厂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却不失为一条出路。

    杨锐从来都不相信读书无用论,然而,若是实在读不下去,辍学工作或辍学从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成功的几率虽然比读书小,终究是有机会的。

    而且,立即工作也能立即解决现实中的麻烦。

    西捷制药工厂有了近百万美元的投资,建成以后必然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制药工厂,田世昌若是能够成为二十名员工中的一个,倒也是很不错的工作经验。

    杨锐没有表示赞成或反对,田世昌反而有点不安,一会儿,说道:“杨锐……锐哥,我知道你付出挺多的,要是有别的办法,我肯定会继续读的,实在是……”

    “没事,锐学组是一个互助组织,我希望锐学组内部能够互通有无,互帮互助。你想要退出锐学组,还是想留下来?”

    “可以留下吗?”田世昌讶然。

    “当然,你是锐学组的正式成员,无论是继续读书,还是读完了书,都可以留下来。嗯,周末闲下来,你也可以继续参加锐学组的聚会。”杨锐说着停了一下笔,想想道:“回去以后,我给大家弄个聚会的项目,聊聊天,散散心,说说大家的近况什么的。”

    “啊,好,好的,我愿意留在锐学组。”田世昌没想到锐学组会延续下来,这让他分外的高兴。是否再读是一回事,延续以前的同学和朋友关系又是一回事。

    杨锐笑笑,继续批卷。

    没有被留下的人,生物卷也不用批改了,剩下的一些,很快被改好。

    杨锐按照分数,从高到低的选出了15个人,将名单抄在纸上,给众人传看以后,又递给监考的干事,让他转交给西堡肉联厂的党委会。

    “怎么里面有3个人都是西堡中学的。你也是西堡中学的吧?”有听说过锐学组的学生,听适才的对话,也知道杨锐是西堡中学。

    杨锐呵呵的笑了两声,问:“你叫什么?”

    “万东。”

    “把你的卷子找出来。”杨锐说着,又从选出的15人卷中,找出了西堡中学通过的6份卷子。

    8份卷子铺在桌面上,杨锐问:“能看出区别吗?”

    不用看分数,只看摆在右侧的两份卷子的留空,就知道它们有巨大的差别。

    万东顿时闹了个大红脸,口中兀自道:“我考的不好,不能证明其他人考的不好啊。”

    “卷子就在桌面上,你们想查看就查看,要是有过这15份试卷水平的,你们告诉刘干事。另外,不要把卷子带出去。”杨锐说完,收拾收拾东西就离开了。

    万东等人翻了一阵子试卷,寂寞的走了。

    王智和左、田世昌乐滋滋的去参加面试,路上低声道:“说是说呢,你们注意到没有,好几个被刷下去的都是县中的。”

    “县中的又怎么样,也有好有差吧。”

    “中考的时候,县中是多少分,乡中是多少分?咱们学校,有几个人的中考成绩,能到县中的线?”中考的残酷不比高考弱多少。小中专就是中考的时候考的,在8o年代,成绩最好的农村学生,往往都会选择小中专,这样既能得到不错的文凭和户口,也能得到干部身份并包分配。另一方面,进入县中则是通过高考的捷径,对一个县来说,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县一中或县二中。

    左揉揉眉头:“什么意思?”

    “咱们西堡中学来了4个人,有3个人过线,好像是有点多。”

    “你意思说,杨锐照顾咱们了?”

    “要不就是咱们的成绩好。”

    左哈哈的笑了:“比县中的成绩还好?”

    王智没笑,问:“为啥不行?”

    “这……来的人说不定毕业几年了,忘了以前学的东西了,要不然,本来学的就不行。”

    “我问了,那个万东就是县一中回炉班的,高中也在县一中读的,他说他排班里二十几名。”

    “那空那么多题?”

    “也没空多少,两门算下来也有9o多分呢。”王智停了一下,道:“你想想看,去年高考的时候,你两门课能考9o分吗?”

    “哪能,我去年的化学才2o分。”

    “是杨锐补课了以后,成绩一下子高了?”王智逻辑极好,抽丝剥茧的说明。

    左用手指敲敲太阳穴:“好像是有点这个意思。哎,想这些做什么,人家锐学组又不让你进,鸿睿班也单另开的。”

    “就是突然觉得有点遗憾,当初不要胡思乱想,就支持杨锐,说不定咱也有机会读大学。”王智文青的感慨起来。

    左笑了:“拿什么考大学?”

    “咱们两门课可都考了1oo分,一共7门课,不说考35o分吧,就按比例,有325分,机会不小了。”王智扭头问田世昌:“你说是不是?”

    田世昌“哦”的一声,道:“杨锐也一直说挺容易的。”

    “都要进厂了,还说这些做什么。”左有点烦闷的甩甩手。不想考大学是不可能,即使放弃了,也不能说是心甘情愿。

    王智叹口气,不吭声了。
 第116章 别演砸了
    8o年代的欧美企业,还是有十分有效率的,颇有几分战后的雷厉风行。

    未等西堡肉联厂的上级管理部门研究出什么方案,捷利康就将美国开利公司的销售工程人员给请了过来。

    南湖地委和外事部门又是一阵子忙乱,这一次,河东省政府表现的相当镇静,倒是有了点见多识广的味道。

    在南湖地委的劝说下,西堡肉联厂无可奈何的接受了2o万美元的借款。对官方来说,投资和借款其实无甚区别,只要有钱或物进来就行了。

    郑副厂长虽然觉得危险,厂长等人却觉得不错,事情也就定了下来。

    没几天的功夫,就有工程车辆,在开利公司的工程人员的指导下,开始改造西捷公司的车间。

    两辆吊车,一辆挖掘机的组合,在一片红砖绿瓦小花园中,相当的有派头,许多半大孩子,就站在工厂的小卖铺跟前,一边看着机械使出牛力,一边笑呵呵的分食水煮土豆片,酸梅粉,无花果,果丹皮,跳跳糖……

    杨锐看的眼热,也到小卖铺的窗户前,买了一包跳跳糖,扯开塞到了嘴里。

    甜丝丝的糖味瞬间在口中扩散开来,同时,跳跳糖乒乒乓乓的在舌头上跳了起来。

    是真的跳跃。

    杨锐也不由自主的回想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童年。

    如今,那似乎已经躲在了重重幻影之后,变的遥远了。

    “再给我拿个雪糕,娃娃头雪糕。”杨锐将跳跳糖吃完,又想起一样东西。

    小卖部的老板从冰箱的最深处,拿出了简单包装的半绿半蓝的雪糕。

    撕开来,咖色和白色奶油组成一个娃娃头的样子。

    “6毛。”老板叫出价格。

    杨锐随手递给了他。

    周围的孩子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杨锐,还有他手里上咖下白的娃娃头雪糕。

    若是以3o年后的观点来看,奶油和巧克力味混杂的娃娃头雪糕的口味偏甜,外观更显廉价,但在1982年,这就是孩子们眼中的哈根达斯。

    如果不是收了年钱什么的,孩子们等闲舍不得买它,也没钱去买。一毛或者五分的冰棒才是孩子们经常吃的冷饮类型。

    若是做个比较的话,买娃娃头雪糕,就相当于后世的学生自己掏钱买整盘的哈根达斯,对面要是不坐个女同学,掏这个钱确实很肉痛的。

    杨锐狼吞虎咽的将之吃掉了,然后才砸砸嘴,似乎在品味道似的,引的周围的孩子一阵吞咽口水。

    “还有雪糕吗?”

    “有。”

    “有多少?”

    “还剩下十几个吧。”

    “我都要了。”杨锐拿了两张大团结出来,看看四周的人数,又道:“有冰砖吗?再拿几个冰砖。”

    “有,冰砖5毛。”小卖铺的老板挺高兴的,肉联厂的家属算是消费能力强的,一天也卖不出去一个雪糕。

    杨锐向四周的孩子招招手,笑道:“来,大哥请你们吃雪糕,每人一个,娃娃头和冰砖的,自己选。”

    互相看了几眼,一群孩子就毫无戒心的涌了上来。

    国企大院的孩子,向来是没有危险意识的,三岁小孩就满家属院的撒欢了,玩累了睡在别人家,然后等家长来抱走是经常的,到别人家吃饭,或者请小朋友到自家吃饭,更是再平常不过。

    将近2o个雪糕和冰砖,迅被孩子们分光了。

    杨锐自己也抓了一个剩下的冰砖,和孩子们一起站在小卖铺门前,看三台大型机械,把旧厂房挖的千疮百孔。

    “太浪费了。”几名工人也一边说话,一边来到小卖铺:“老周,拿包羊群。”

    “9毛。”

    “给我来一包。”旁边的搜了一遍口袋,现只剩下一根烟了,叼在嘴里,掏了一块钱出来。

    小卖铺老板笑了:“又藏小金库了?”

    “什么小金库,今天看他们拆车间,心里不舒服。”叼着烟的擦开火柴,边点边道:“老周你前些天也看到了,这车间旧是旧了些,我们可是弄的干干净净的,里面的野草都是刨开几层的地面,连根刨干净的。地上的砖也全换了,6米多高的墙,架着梯子重新刷过,结果呢,说拆又拆了,这不是瞎折腾是什么?有钱也不能这么整啊。”

    “觉得不好,不如重建一个,干嘛一定要把这个弄坏。”第一个买烟的叹了口气,狠狠的吸了一口。

    杨锐听到这里,呆不住了,轻轻的咳嗽一声,道:“重修这个车间,一方面是因为重修的成本比较低,另一方面,是因为西捷制药公司得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