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鸿蒙之道-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妃见此心中暗喜,遂指姜环道:“跪的这个恶人就是害你母亲的对头姜环。”

殷郊闻言怒目而视姜环,接着欲挥剑便砍,却被尤浑抱住脚跟说道,“殿下,这人乃是罪证不能杀啊!不能杀!”

殷郊大怒之下一脚踹开尤浑,用剑指着尤浑,“我先杀姜环,再来与你计较!”

却见姜环竟然睁开绳索逃去,原来却是尤浑恐殷郊杀了姜环为母解脱,遂暗使旁边的看押之人解开绳索放他逃去。殷郊见此顿时大怒,提剑便追。后面尤浑立刻爬了起来跟上,在后面喊道,“殿下不要杀人,不要杀人!”

追赶间忽见前面分宫楼,现出晁田、晁雷两兄弟领着甲士巡视皇宫。两兄弟忽见太子提剑赶来,有一人慌不择路装在甲士之中早有人捆绑起来,又见大夫尤浑在后面追赶,一时有些不明白。

后面尤浑见之大喜,遂喊道:“晁田、晁雷两位将军快快制止殿下,那人是钦犯杀不得啊!”

晁田、晁雷两兄弟见此立刻带着甲士迎面而来,边走还边说,“殿下稍安勿躁,殿下息怒!”

殷郊不理二人,见甲士带着姜环走了过来心中大喜,挥剑便砍向姜环,“好逆贼!你欺心行刺,敢陷害我母!”语罢便把姜环一剑砍为两段,血溅满地。

太子殷郊见手刃仇贼心中大块,回过头来看着尤浑大怒道:“现在本殿下便来与你计较对我母亲施用私刑一事!”

尤浑见此哪里还敢留在这,立刻大叫道,“两位将军快快救我!”说罢便转身就往寿仙宫跑去。

殷郊见此顿时大叫道:“我正好同去杀了妲己以报母仇!”提剑出宫,掉步如飞。

晁田、晁雷见殿下执剑赶去寿仙宫顿时慌了手脚,两人立刻跑了上来,抱住殷郊,接着便往中宫走去。中宫黄妃此时正焦急的往外走,见晁田、晁雷两人一人抱着殷郊一人提着宝剑走来,顿时大喜。

晁田说道:“娘娘,这太子一时失手杀了刺客姜环,还想去擒杀苏贵妃,末将恐太子是怒火冲心,失了理智便将他擒来,请黄妃娘娘照看!末将还要前去向大王禀告此间事故!”说罢两人便转身离去。

黄妃听闻殷郊杀了姜环,又欲持剑前去寿仙宫,大惊道:“这冤家不谙事体。”

拉着殷郊,又叫殷洪:“两位殿下惹大事了,太子也忒暴躁,如今杀了姜环,人死无对,你待我也将铜斗烙他的手,或用严刑拷讯,他自招成,也晓得谁是主谋,我好回旨。你又提剑出宫趕杀妲己,幸得晁田、晁雷两位将军识得大体,将你拦住,可是现在只怕晁田、晁雷二人到寿仙宫见大王,你二人惹祸不小!”黄妃言罢,殷郊与殷洪追悔不及。

晁田、晁雷跑至寿仙宫中,见帝辛正在宫内看望苏贵妃,旁有尤浑哭拜在地,遂说道:“二殿下持剑杀了姜环,本欲还来寿仙宫被末将拦住!”

帝辛闻奏大怒,“好逆子!姜后谋逆行刺,尚未正法,这逆子敢持剑进宫杀父,总是逆种,不可留。着你二人取龙凤剑,将二逆子首级取来,以正国法!”

晁田、晁雷领剑出宫,已到中宫。却见中宫只有姜皇后昏睡在内,黄妃和两位点下已然不见,遂往东宫赶来,动工也未见两位殿下只得又往西宫赶来。

早有西宫奉御官来报黄妃道:“天子命晁田、晁雷捧剑来诛殿下。”

黄妃闻言大惊急至宫门,果见晁田兄弟二人,捧天子龙凤剑而来,遂问道:“你二人何故至我西宫?”

晁田二人便对黄贵妃道:“臣晁田、晁雷奉皇上命,欲取二位殿下首级,以正弑父之罪。”

黄妃闻言大喝一声:“这匹夫!适才太子被你同出押回中宫,你为何不往中宫去寻,却怎么往我西宫来寻?我晓得你这匹夫倚天子旨意,遍游内院,玩弄宫妃。你这欺君罔上的匹夫,若不是天子剑旨,立斩你这匹夫驴头,还不速退!”

晁田兄弟二人只吓得魂丧魄消,喏喏而退,不敢仰视,也只得再次往中宫而来。

黄妃见二将离去忙跑进宫中,急唤殷郊兄弟二人,泣道:“大王果真要杀子诛妻,我这西宫救不得你,你可往馨庆宫杨贵妃那里,可避一二日。若有大臣谏救,方保无事。”

二位殿下闻言双双跪下,口称:“贵妃娘娘,此恩何日得报。只是母亲尚在恐还遭人陷害,望娘娘开天地之心,保得我母!此恩天高地厚,莫敢有忘!”

黄妃点头说道:“你二人作速去,此事俱在我,我自有办法。”

二殿下出宫门,径往馨庆宫来,只见杨妃身倚宫门,望姜皇后信息。二殿下向前哭拜在地,杨贵妃大惊,问道:“二位殿下,娘娘的事怎样了?”

殷郊哭诉道:“父王听信妲己之言,不知何人买嘱姜环架捏诬害,尤浑滥用私刑我心怒不过持剑杀了姜环,又欲去寿仙宫杀了妲己却被晁田晁雷两将军拦住。现在父亲听妲己谗言,欲杀我兄弟二人。望姨母救我二人性命!”

杨妃听罢,泪流满面立刻说道:“二位殿下,且快进宫来!”二位殿下进宫。杨妃沉思:“晁田、晁雷至中宫,西宫想必已经去了,若不见太子,必往此处追寻。待我把二人打发回去,再作区处。”杨妃站立宫门,不多时果见晁田兄弟二人行如狼虎,飞奔前来。

杨妃大怒喊道:“传宫官,与我拿了来人!此乃深宫内阙,外官焉敢在此,法当夷族!”

晁田听罢,向前口称:“娘娘千岁!臣乃晁田、晁雷;奉天子旨,找寻二位殿下。上有龙凤剑在,臣不敢行礼。”

杨妃大喝道:“两位殿下在东宫,你怎往馨庆宫来?若非天子之命,拿问贼臣才好。还不快退去!”

晁田不敢回言,只得退走。兄弟计较:“这件事怎了?”晁雷道:“三宫全无,宫内生疏,不知内庭路径,且回寿仙宫见天子回旨。”二兄弟相视微微一笑,接着便领着人马回寿仙宫不提。

且言杨妃进宫,二位殿下来见。杨妃道:“此间不是你弟兄所居之地,眼目且多,君昏臣暗,杀子诛妻,大变纲常,人伦尽灭。二位殿下可往太师府去,就是你父亲要为难你兄弟,也有太师保你。”二位殿下听罢,叩头拜谢姨母指点活命之恩,洒泪而别。杨妃送二位殿下出宫。杨妃坐于绣墩之上,自思叹道:“姜后元配,被奸臣做陷,遭此横刑,何况偏宫!今妲己恃宠,蛊惑昏君,倘有人传说二位殿下自我宫中放去,那时归罪于我,也是如此行径,我怎经得这般惨刑。况我侍奉昏君多年,并无一男半女;东宫太子乃自己亲生之子,父子天性,也不过如此,三纲已绝,不久必有祸乱。我以后必不能有甚好结果。”杨妃思想半日,凄惶自伤,掩了深宫,自缢而死。

有宫官报入寿仙宫中。帝辛闻杨妃自缢,心中已然知晓此间缘故,长叹一声之后,传旨侍官:“用棺椁停于白虎殿。”西宫黄妃闻得杨妃自缢,含泪不语。寿仙宫中,苏妲己听闻杨妃已经自缢,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冷光看向西宫···

第九十七章杜元铣朝怒帝辛老丞相叹辞官职

更新时间:2011…9…40:56:58本章字数:6745

却说殷郊殷洪两个殿下几经打扮跑出皇宫投往太师府避难,早有人报知闻太师,闻太师正在府内招待终南山练气士云中子闻得二位殿下衣冠不整跑来太师府皱了皱眉。

“老夫琐事颇多,又要劳烦道长等候!”闻太师躬身施礼道,“老夫去去就来!”

“太师请自便!”云中子笑道,“贫道先前与国师交谈甚欢,却不知国师哪里去了?!”

“国师只言有事处理,不多时便会回来,道长安待老夫现行告退!”说吧闻仲便走出堂屋却见府内总管带着二殿下走到近前。

“你们这是怎么了?!”闻太师问道。

“太师救救我们吧!”殷郊和殷洪跪拜在地。

“快快起来!”闻太师立刻伸手扶起两位殿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太师不知,**现在危机重重,有妖妃苏妲己设计陷害我母,我因恼怒不过挥剑砍死刺客姜环本欲前去寿仙宫将那妖妃一并杀死却不料父亲正在寿仙宫,听得奸臣尤浑恶告,以为我兄弟要弑君杀父,父亲大怒之下差使晁田晁雷两位将军前来擒杀与我二兄弟,我们幸得两位姨母相救方才脱险,又得杨姨母指点前来求太师救命!”殷郊哭诉道。

“你二人尽管安心住在老夫府上,老夫倒要看看何人胆敢前来搜查老夫的府衙!”闻太师闻言勃然大怒,着总管领着二位殿下前去梳洗,安排床铺与二人。

闻太师看着远去的二位殿下微微点了点头,又转身直往堂屋走去。

云中子正坐于屋内品茶,见得太师进来,遂将杯碗置于桌上笑道,“看太师这般定是大计已成?!”

“哈哈哈,果然瞒不过道兄!”闻太师闻言大笑,“大王安排的事情已经完成了,现在老夫得想个法子让二位殿下消失才好,不然那些人听说大商还有王储肯定是不会出来肇事的!”

“不若将之置于哪山哪门道人坐下?!”云中子笑着说道。

“我本欲将两位殿下送入本门,可是我门内教主只有六位入室弟子,家师便是其中之一,奈何一来诸位师叔伯都未有收弟子之心,二来这二位殿下也是与我截教无缘!”闻太师闻言叹息一声。

“我有几个师兄也许可以!”云中子笑道。

“可是道兄!”闻太师闻言说道,“以国师的提示来说,道兄的阐教日后却是会与我大商为敌,恐怕···”

“这个也是天数,不过贫道虽然是阐教之人,可是家师并不喜欢贫道,二来玉虚门下也多有聪慧之人,贫道那时候便不参与其中了!”云中子笑道,“这二位殿下入得阐教之门下更是大为方便!”

“···”闻太师闻言陷入深思,良久开口笑道,“此言大善!”

不提闻太师府中之事且将话头转向朝中。晁田晁雷二人回报寿仙宫,言不知二位殿下去向,帝辛皱了皱眉吩咐将行文发布各方,严加追查,若是寻得二人将之带会朝歌,反抗就格杀勿论,晁田晁雷领命去了。

帝辛觉得心情不大痛快,遂离开寿仙宫前去龙德殿休息。却不料这分宫楼除去宝剑一事传于百官之耳,更何况这苏妲己在分宫楼昏倒一事亦是传于众人,所以闻得分宫楼宝剑被去,终众官皆是摇头叹息。其中就有不少官员还欲相劝帝辛再次挂起宝剑,以防妖邪,奈何没有什么理由相劝,时有司天台官杜元铣心中已生计较,准备回去司天台再看究竟。

是夜,杜元铣坐于司天台上,焚香完毕后闭目清神,良久方才睁开眼睛看向空中,却见朝歌上空云清雾淡,显得煞是清爽,杜元铣见之有些奇怪,莫非是那道长真个虚言?!杜元铣摇了摇头,本欲回府内,不期一阵阴风吹来,杜元铣不觉打了一个寒颤,抬头一看便见天上苍穹,朝歌之上云端顶处,黑云煞煞,有一股诡异的云彩忽上忽下,接着竟然直接盘旋而下,旋绕禁闼,定有不祥。

杜元铣见之大惊,当夜便写上奏折便于次日清晨早朝进献。一夜过去,次日清晨帝辛在侍官的带领和服侍下前来九间殿听候早朝大事。

侍官杨荣站出来喊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司天台官杜元铣闻言出班奏道,“臣闻国家将兴,祯祥必现;国家将亡,妖孽必生。臣元铣夜观乾象,见怪雾不祥,妖光绕于内殿,惨气笼罩深宫。大王前日躬临大殿,有终南山云中子见妖氛贯于宫闱,特进木剑,镇压妖魅。闻大王火焚木剑,不听大贤之言,致使妖氛复成,日盛一日,冲霄贯斗,祸患不小。臣切思:自苏护进贵人之后,大王朝纲无纪,御案生尘。丹墀下百草生芽,御阶前苔痕长绿。何日得睹赓歌喜起之隆,再见太平天日也?臣不避斧钺,冒死上言,稍尽臣节。如果臣言不谬,望大王早下御音,速赐施行。臣等不胜惶悚待命之至!谨具疏以闻。”

帝辛坐于大殿之上闻得杜元铣这般无礼顿时大怒,“你这老匹夫,寡人如何朝纲无纪?如何贪恋美色?!若不是念在你多年忠心为国,寡人现在便要赐你死罪!”

“大王,容微臣直言!”杜元铣闻言大声说道,“大王自纳苏贵妃先有道人前来献剑诛邪,后有苏贵妃分宫楼前昏倒,**便做大乱,刺客行刺大王,姜皇后青天含冤,臣昨夜闻大王又发行文追拿二位殿下,这**不定,朝堂如何有纪?二殿下生死不明,王储不稳,大商根基动乱!大王若不是宠爱苏贵妃,贪婪美色又怎的会生如此祸事?!”

“你这老匹夫气煞寡人!来人,将老匹夫拉下去金瓜击死!”帝辛大怒说罢便起身退出大堂,往龙德殿去。早有甲士进得殿内拉扯杜元铣便要行刑。

商容出班说道:“且慢行!待我前去求见大王再行不迟!”

甲士看着商容有些迟疑,黄飞虎勃然大怒:“先退下去再说!”

甲士方才敢放开杜元铣,退出大殿等候。比干等人看着商容,商容拱拱手转身便往龙德殿走去。

进得龙德殿,帝辛正坐于宝座之上,见商容来到,遂问:“老丞相来此何事?!”

商容闻言说道:“大王欲杀杜元铣老臣特来求情!”

“杜元铣妖言惑众,没有礼仪,恼怒寡人,杀了又何妨?!”帝辛怒道。

商容闻言立刻回道,“此事不可!元铣乃三世老臣,素秉忠良,真心为国,沥血披肝,无非朝怀恨主之恩,暮思酬君之德,一片苦心,不得已而言之。况且职受司天,验照吉凶,若按而不奏,恐有司参论。今以直谏,大王反赐其死,元铣虽死不辞,以命报君,就归冥下,自分得其死所。只恐四百文武之中,各有不平元铣无辜受戮。望大王原其忠心,怜而赦之。”

帝辛怒道:“丞相听得此言如何不知,杜元铣这般话语便是直指苏贵妃乃是妖邪,寡人乃是祸国之贼!若不诛杀杜元铣,诬言终无已时,致令百姓皇皇,无有宁宇矣。”

商容欲待再谏,争奈帝辛不从,令奉御官送商容出殿。奉御官逼令而行,商容不得已,只得出来。进得九间殿,众官迎上来,商容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殿外甲士见此不由分说,走了进来将杜元铣摘去衣服,绳缠索绑,拉出九间殿,忽有一位大夫,身穿大红袍,乃梅伯也,出来喊道:“甲士稍带,再由我前去求见一番再行不迟!”

甲士见此只得再次将杜元铣押回九间殿。梅伯问商容道:“请问丞相,大王刚才何说?”

商容无奈道:“大王愤怒不平,非要杜元铣坐以“妖言惑众,惊慌万民’之罪。老夫苦谏,天子不从。如之奈何!”

梅伯听罢,摇头道:“老丞相燮理阴阳,调和鼎鼐,奸者即斩,佞者即诛,贤者即荐,能者即褒,君正而首相无言,君不正以直言谏主。今天子无辜而杀大臣,似丞相这等钳口不言,委之无奈,是重一己之功名,轻朝内之股肱,怕死贪生,爱血肉之微躯,惧君王之刑典,皆非丞相之所为也!不若我与丞相再次面君!求情一番如何?!”

“大善!”商容答道。

于是梅伯携商容过大殿,来到龙德殿,便自俯伏。时苏妲己听说有人以自己为妖邪劝言大王废了自己,便甚为担忧遂使鲧捐邀大王前来寿仙宫。遂有人告知二人言大王已去寿仙宫看望苏贵妃去了。

梅伯闻言起身便欲拉着商容往寿仙宫走去,却被商容拦住。

“梅大夫,我二人俱是外臣如何能够前去内院?!恐这般下去有违国法!”商容制止道。

“我等不能前去为何费仲尤浑二贼子却可?!”梅伯冷哼一声,“况且我们此来乃是为大商社稷,现在也顾不得这些事情了!”

“好吧!”商容闻言只得无奈地说道。接着便随梅伯直往寿仙宫来,跪拜在殿外。

奉御官走进寿仙宫启奏道:“商容、梅伯候旨。”

帝辛闻言怒道:“商容乃三世之老臣,进内可赦;梅伯擅进内廷,不尊国法。”皱眉令侍官传旨:“宣!”片刻过后,寿仙宫门大开,商容在前,梅伯随后,进宫俯伏。

帝辛问道:“二卿有何奏章?”

梅伯口称:“大王!臣梅伯具疏,不知杜元铣何事干犯国法,致于赐死?”

帝辛怒道:“杜元铣架捏妖言,摇惑军民,播乱朝政,污蔑寡人和朝廷。身为大臣,不思报国酬恩,而反诈言妖魅,蒙蔽欺君,津法当诛,除奸剿佞不为过耳。”

梅伯听帝辛之言,不觉厉声奏道:“臣闻尧王治天下,应天而顺人;言听于文官,计从于武将,一日一朝,共谈安民治国之道;去谗远色,共乐太平。今大王只知宠爱贵妃,不听大臣劝谏,不容忠臣谏章。臣闻‘君如腹心,臣如手足’,心正则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歪邪。古语有云:‘臣正君邪,国患难治。’杜元铣乃治世之忠良。大王若斩元铣而废先王之大臣,有伤国家之梁栋,臣愿主公赦杜元铣毫末之生,使文武仰圣君之大德。”

帝辛听言,勃然大怒,喝道:“梅伯与元铣一党,违法进宫,不分内外,本当与元铣一例典型,奈前侍朕有劳,姑免其罪,削其上大夫,永不序用!”

梅伯闻言大声喊道:“昏君宠爱妲己偏斩大臣,失君臣之义,今斩元铣,岂是斩元铣,实斩朝歌万民!今罢梅伯之职,轻如灰尘。这何足惜!但不忍成汤数百年基业丧于昏君之手!”

帝辛闻言大怒,着奉御官:“把梅伯拿下去,用金瓜击顶!”

妲己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出声言道:“妾身有奏章。”

帝辛闻言奇道:“美人有何奏朕?”

苏妲己闻言说道:“妾启大王:人臣立殿,张眉竖目,詈语侮君,大逆不道,**反常,非一死可赎者也。且将梅伯和杜元铣权禁囹圄,妾特献一刑相助大王,免得有些大臣老是妖言惑众,愚弄大王!”

帝辛闻言大喜说道:“寡人不知美人竟然还善刑具之道?却不知此刑何样?”

妲己闻言回道:“妾身在冀州之时听闻过刑法之事,妾身所献刑具,约高二丈,圆八尺,上、中、下用三火门,将铜造成,如铜柱一般;里边用炭火烧红。却将妖言惑众、利口侮君、不尊法度、无事妄生谏章、与诸般违法者,跣剥官服,将铁索缠身,裹围铜柱之上,只砲烙四肢筋骨,不须臾,烟尽骨消,尽成灰烬。此刑名道‘砲烙’。若无此酷刑,奸猾之臣,沽名之辈,尽玩法纪,皆不知戒惧。”

帝辛闻言大喜道:“美人之法,可谓尽善尽美!”遂立即传旨侍官:“将杜元铣,梅柏二人禁于囹圄。”又传旨意,照样造砲烙刑具,限作速完成。

商容在殿内看帝辛将行无道,任信妲己,将杜元铣和梅伯二人囚禁起来,心中叹道:“今观天下大事去矣!只是成汤懋敬厥德,一片小心,承天永命,岂知传至当今天子,一旦无道。眼见七庙不守,社稷丘墟。我何忍见!”正自叹之际又听妲己造砲烙之刑,商容顿时便觉心灰意冷。遂俯身称道:“臣启大王:天下大事已定,国家万事康宁。老臣衰朽,不堪重任,恐失于颠倒,得罪于大王,恳乞念臣侍君三世,数载揆席,实槐素餐,大王虽不即赐罢斥,其如臣之庸老何。望大王赦臣之残躯,放归田里,得含哺鼓腹于光天之下,皆大王所赐之余年也。”

帝辛见商容辞官不居相位,眼中闪过精光,然后对着商容说道:“爱卿虽暮年,尚自矍铄,无奈爱卿苦苦固辞,但爱卿朝纲劳苦,数载殷勤,寡人甚不忍。”即命随侍官:“传朕旨意,点文官二员,四表礼,送卿荣归故里。仍著本地方官不时存问。”

商容听言谢恩出宫,刚出寿仙宫,便见商容嘴角微微翘起,然后甩了甩衣袖径直离开···

第九十八章边疆有急报来传国师荐道祖领兵

更新时间:2011…9…40:56:59本章字数:6532

却说商容辞官归乡一事传于朝歌顿时便引起一阵轰动,闻太师顾不得与云中子交谈,连忙赶来寿仙宫询问帝辛,黄飞虎,比干,箕子,微子启领着满朝文武相劝。

不多时闻太师无奈的走进大殿,众文武赶忙上前施礼。闻太师挥挥手,摇了摇头便往商容处走去,商容上前接着,拱手施礼。

“老丞相真个要辞官回去?!”闻太师问道。

“老臣已经心灰意冷,不若此时荣归故里做个闲云野鹤已是心满意足啊!”商容回道,“从此之后朝堂之事还多劳诸位了!”说罢便躬身施礼。

“老丞相此去故里,却不知日后何时方才得见!”众官回道。

“你此去故里,一路上多加小心啊!”闻太师说道。

“我已知晓!”商容说道,接着向众人拱拱手转身就走,众官员动身相送,闻太师亦是领头带着众人。不多时,商容带着家眷,整理了行李,后面有帝辛亲赐的护送官员数十人走来。

闻太师下了墨麒麟说道:“前方不远便是十里亭,我已着人前去摆好酒席,老丞相就随我等前去!”

黄飞虎闻言说道:“正好为老丞相饯行!”后面众官应声喝道。

“多谢!多谢!”商容拱手回谢,接着便随众官前往十里亭。

众人皆举杯相对,商容拿着酒杯一一谢礼,不多时宴席罢了,老丞相坐上马车,向众人谢礼后便钻进马车。众官员目送商容一行人远去。

“哎!”黄飞虎叹道,“姜皇后身遭不幸,二殿下下落不明,现在老丞相也辞官回家,大商朝该如何是好啊!”

“还有我等自然能够保得下!”闻太师闻言说道,“现在老夫便要上朝要求大王废了苏妲己,还姜皇后与二位殿下清白!”说罢闻太师便骑上墨麒麟,便欲往皇宫行去。众官闻言皆是大喜,尽皆动身想与闻太师同行,也好让大王明晓此乃是满朝文武的意思。

正走间,忽见东方一马奔腾而来,扬起灰尘阵阵,闻太师听得声音回过身来一看顿时皱了皱眉。众文武亦是回首观望,却见来人骑着青骢马,头上带有一盔,盔甲之后有一白色羽毛。

“似是边关信使!”黄飞虎拍了拍五色神牛走到闻太师身边说道,“看来定是有什么急报!”

“老夫心中有些不安!”闻太师点了点头,“且听听来使的说法!”

“我且去迎接!”黄飞虎闻言催动五色神牛往信使处赶去。不多时两人便碰了面,信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递与黄飞虎,接着便随黄飞虎前来拜见闻太师。

“何事?!”闻太师见黄飞虎神色紧张立刻问道。

“边关急报,鬼方和东夷有异动!现在北伯侯崇侯虎和东伯侯姜桓楚已经调动兵马防备,只是北方鬼方兵马强大,北伯侯恐难以抵抗特遣使者前来求救!”黄飞虎说道。

“什么?!”闻太师闻言一惊,额上神眼闪出白光一阵,“鬼方和东夷难道是联手?边?!如此我须亲自带着兵马前去!”

“可是现在朝歌城中也是不稳,太师身为三朝元老能够镇得住朝歌!”黄飞虎说道,“所以此次不若由末将领兵前去如何?!”

“此次鬼方东夷联手侵袭,定然是有什么意图!”闻太师说道,“朝歌城中还需有你坐镇,这鬼方和东夷的兵马你未曾交过手,恐怕难以短时间内击破,还需老夫亲自出手!”

“这??”黄飞虎闻言有些无奈。

“不是老夫看不起你!”闻太师见黄飞虎脸色不好,立刻安慰道,“此番朝歌之中大乱将至,必须有人坐镇朝歌,你乃是镇国武成王,**又有黄妃相助,正是最佳人选!”

“末将便听太师的吩咐!”黄飞虎闻言应道,“可是太师此去也只能攻打一方啊,鬼方在北,东夷在东,太师也分身无术又当如何?!”

“老夫这就先去禀告大王,然后征调各方守将再说!”闻太师点头说道。

“不若调用河渡关总兵孔宣如何?!”黄飞虎问道。

“河渡关乃是拱卫朝歌的重地,鬼方若是突袭朝歌必须经过河渡关,所以河渡关人手不能乱动!”闻太师说道,“先去寿仙宫禀告大王才是正理!”

“是!”黄飞虎答道,接着对众官说道,“此间有大事发生,众文官尽皆归去,好生管辖民生百计,武官留下随我与太师进宫求见大王!”

“是!”众官答道,接着文官各自离去,留下武官跟着闻太师和黄飞虎往寿仙宫赶来。

早有人告知正在寿仙宫的帝辛侍官杨荣,杨荣闻得此讯大惊失色,未经通报便跑进寿仙宫,此时帝辛正与苏妲己嬉戏,忽见杨荣惊慌失措的跑了进来,皱了皱眉,停下了动作。

“怎么了?!”帝辛问道。

“闻太师和武成王领着百员武官求见!”杨荣说道。

“何事竟然这般隆重?!”帝辛闻言立刻问道。

“不知,小的已经吩咐下去让太师等人在龙德殿等候,大王你看???”杨荣说道。

“现在就去!”帝辛闻言说道,接着便欲转身就走。

“大王???”苏妲己在身后娇声喊道。

“美人稍带,寡人去去就来!”帝辛笑道,接着便不理苏妲己的撒娇,带着杨荣便往龙德殿跑去,刚到龙德殿便见殿外一众武官等候,见得帝辛皆是纷纷施礼,神色显得很是紧张。

帝辛见此心中顿时便有不好的预感,走进龙德殿便见闻仲和黄飞虎二人在殿内等候,旁边还跪着一个小兵,帝辛见得那人装扮眼睛一缩,心中肯定了几分。

“怎么了?!”帝辛坐于宝座之上,挥挥手拦住众人的行礼问道,“何事这般紧张?!”

“大王,边疆出现战事!”闻太师答道,“此人乃是北伯侯崇侯虎的使者,言鬼方和东夷同时来袭,情况十分紧急。北伯侯崇侯虎已经领着人马前去迎战鬼方,东伯侯姜桓楚也领着人马对敌东夷,使者言此次夷族来袭人马强大,恐为不测特来朝歌求救!”

“什么?!”帝辛闻言一惊,接着怒火直起,“哼,寡人没有对他们动手,他们反而先对寡人动起手来了!”

“臣等商议,鬼方势大,由老臣领着十万人马前去相助崇侯虎,只是东方之兵马难定,由大王做主!”闻太师说道。

“鬼方有老太师出手寡人心安,这东方之人由何人前去???”帝辛闻言陷入深思,“鲁雄老将军如何?!”

“鲁雄前翻在征讨徐淮夷族多有功劳,本来可以遣使,可是现在东夷之地有几个不好的地方需要慎重考虑!”闻太师闻言说道。

“何事?!”帝辛闻言立刻问道。

“其一,东夷之地本是九黎故居之所,恐大军难以敌手,其二,东夷离朝歌甚远,运输极为不便,其三???”闻太师说道这里便看着帝辛不再言语。

“其三是什么你继续说下去!”帝辛见此开口说道。

“其三,大王现在已经废了姜皇后,而且二位殿下生死不明,恐东伯侯姜桓楚知晓之后,情况反而更加严峻!”闻太师见此只得开口说道。

“这???”帝辛见此亦是头痛,“以鲁雄老将军的性格恐怕不能担此大任!”

“是如此又当派遣何人前去?!”黄飞虎闻言眼中冒出熊熊烈火,便要亲自请缨。

“大王,”忽的侍官杨荣前来说道,“国师在外求见!”

“国师来了?!”帝辛闻言大喜,“国师此来定是有大才推荐与寡人,快请!”

不多时便见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