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傲气凛然-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我们在战略计划制定方面的失误,导致我们对支那西部最大、最重要的四川省失去了控制,两年前,得不到我们重视和支持的四川军政当局,就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挤压我们大日本帝国的渗透,把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发展方向转到了欧洲和美国,四川当局甚至悄悄编写中低级学校的教科书,卑鄙地把我们大日本帝国描写成万恶的侵略者,教科书中的内容从支那的明朝的双方冲突,到甲午战争,都有涉及,全部内容都是对我们大日本帝国和军队的无耻污蔑。”
“令人遗憾的是,在长达四年时间里,我们竟然没有发现这个严重事件,造成四川年轻一代对我大日本帝国产生了误解和怨恨,整整一代人逐渐把美国和欧洲当成留学的首选,十几年来稳居支那留学目的地第一位的日本,由此失去了对四川年青一代的影响力……诸君,你们应该知道,这一结果意味着什么?”
众人惭愧地低下脑袋,坐在主位上的林权助也内疚地发出叹息。
田中义一继续说道:
“三个月来,我两次来到支那,访问了南北六个省,所到之处无不得到支那政府和各大军政势力的热情款待,无不获得应有的尊重,无不让支那各军政势力感到自卑和担忧,可我却在四川省遇到了最为无理的拒绝,这让我惊讶之余日夜深思。”
“据我所知,无论是我们的外交界还是经济界,都在四川遭到严峻挑战,甚至连驻四川的外事机构和三个自有码头都保不住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诸君,我们要深刻检讨啊!我的发言至此结束,希望能对诸君有所帮助。”
随着田中浑厚严厉的声音停止,会议的气氛更为凝重。
主持会议的林权助不紧不慢地保持着这种压抑的气氛,足足两分钟之后,才做出几句总结,给出一番勉励,要求每个驻华军政官员都要写出一份检讨报告,最后大手一挥,宣布散会。
官员们低着脑袋匆匆离去,被留下来的冢源次郎和佐藤光夫恭恭敬敬跟在林权助和田中身后,进入侧室,规规矩矩地盘腿坐下,低着头默默接受几名侍女的周到服务。
田中挥手让无关人员退下,和蔼地请冢源和佐藤喝茶,等大家都放下茶杯,田中才含笑询问佐藤:
“佐藤君,你的报告我看过了,也知道四川的军事工业情况,但是有个不太明白的地方,为何帝国的武器装备能在云南、广西和湖南大量销售,却不能打入四川市场?”
矮瘦的佐藤双手扶膝,深鞠一躬,抬起头,痛苦地解释:
“将军,在对四川军事工业的情报收集和分析上面,我们都错了,而且错误很大,恐怕得请阁下将原来那份报告还给我,我再给您呈上一份更为详实的报告。”
佐藤从西装内袋里拿出个牛皮信封,低下头双手递上:
“将军,我们掌握的四川兵工厂情报没有错误,但是对成都西南一百多公里的雅安兵工厂的规模和技术估计,完全是错误的,雅安兵工厂的生产技术和创新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去年初冬了解到的迫击炮只是雅安兵工厂的一个产品而已,他们在轻重机枪方面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超过我大日本帝国的所以兵工厂……将军,请你相信我的报告,如有疑问,冢源君会向将军详细解释,因为我的这份新报告,就是在冢源君的大力帮助下写出来的。”
林权助和田中面面相觑,眼中均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田中捏捏厚厚的牛皮信封,轻轻放到一旁,望向微微鞠躬的冢源次郎:“冢源君,请你告诉我你所掌握的最新情况。”
“嗨依!”
冢源再次鞠个躬,抬起头脸上满是悲愤之色:
“将军,您身边这份新报告,凝聚着属下八年来的心血,凝聚着四名心向我大日本帝国的支那烈士的鲜血!为了了解四川雅安兵工厂的真实情况,属下培养了八年的四名官员不慎暴露,一夜之间,这四名官员被秘密逮捕审讯,三天不到就遭到处决,他们的家人全部被发配到寒冷的西康服苦役,要不是负责居中联系的其中一名烈士开枪自杀,属下今天恐怕也无法聆听将军的教诲了。”
众人大吃一惊,田中义一急切地问道:“目前你是否有危险?”
“暂时没有,他们没有指控属下的证据,以属下对萧益民的了解,他不会对属下做出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举动,只是,属下恐怕再也不能轻松获得情报了,属下苦心潜伏十余年,竟然没有做出什么贡献,有负天皇和将军的重托啊……”
冢源说到这里,流出了悲痛的泪水。
田中激动不已,猛然站起,走到痛哭流涕地冢源面前,缓缓蹲下,紧握冢源颤抖的手:“冢源君,你是我大日本陆军最优秀的军官,是我们最优秀的情报人员,你的功绩永远不会磨灭,你的职务应该获得提升,你留在日本的妻子儿女将会获得最大的荣誉和照顾!”
“请君放宽心怀,我们一起慢慢商量,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伟大信仰!”
林权助也动情地上前安慰,耐心等待冢源次郎平复心情,然后开始进行深入探讨。
次日中午,冢源毅然离开上海,怀着一往无前的志向,带着田中义一直接交付的重要使命再次返回四川,他知道前面等着自己的是什么,但是他无怨无悔,哪怕还能发生半点作用,还能对一些对天皇和帝国有益的事情,冢源也会义无反顾地去做,哪怕折戟沉沙也在所不惜。
第200章 求变
民国六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川军各部将领云集成都北校场总司令部,参加省政府举行的年度总结会议和团拜会,随后秘密召开了决定川军十五万将士未来前途的重要会议。
由于四川督军萧益民在处理外交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导致英国与日本政府向北京政府频频施压,英日两国不但联合欧美各国,达成针对中国的武器禁运公约,而且先后取消或暂停与北京政府之间的所有援助计划及贷款谈判,迫使北京政府对四川军政当局做出严厉处罚,以保障英、日和欧美各国的在华权力。
在英、日两国的不断抗议和制裁下,好不容易达成共识的北洋一派,再次出现分裂迹象。
对四川历来抱有成见的总统黎元洪、国策研究院负责人梁启超等人联名提案,要求新成立的国会召开特别会议,撤换从不向中央输诚并屡次违反国际法、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巨大麻烦的四川督军萧益民。
此提议刚一抛出,立即遭到新任总理段祺瑞一派的强烈反对,两大派系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处于半隐退状态的国史馆长赵尔巽针对四川饱受责难的“税赋截留、目无国家”问题,公开发表文章,以四川和浙江两省三年财税总额进行对比,明确指出其中关键:
年均税赋五千万的浙江省,之所以百业萧条,岁入连年递减,根本原因就在于地方各级政府和军队的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浙江一省年均五千万的税赋所得,还仅仅只是合法征收的正税,其他名目繁多高达十余种的厘金所得,远远高于合法征收的正税,如果正常税赋和沉重的厘金相加,浙江民众每年需要交纳的正税和各种苛捐杂税总额高达九千余万;而四川地方政府早在四年前就逐步取消各种厘金,两年前完全取消了所有苛捐杂税,使得四川民众负担骤减,为农工商和四川百业带来巨大生机,这才有了四川今天的发展和富裕。
曾经担任过东三省和四川总督的著名人物赵尔巽一开口,立即让处于风尖浪顶、被推到政治漩涡中的萧益民成功解围,全国各省民众早就被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压得喘不过气来,压抑多年的怨恨随之爆发,饱受地方政府和军阀重重压榨的全国各界民众,纷纷呼吁中央和地方政府体恤民意,改弦易辙,不要再像厚颜无耻的满清王朝那样巧取豪夺祸国殃民,遭到黎元洪、梁启超痛斥打击的萧益民反而因祸得福,再次受到全国绝大多数民众的拥护。
然而,赵尔巽的文章和沸腾的民意,并不能改变什么,民族主义盛行的四川,仍然被南北两大政治势力不停地排挤孤立,英日两国的炮艇开到了宜昌码头,对四川省对外贸易进行严密封锁,各省资本势力和汉奸买办,在英日两国的威逼、诱惑和收买之下,逐渐停止与四川的贸易往来,使得四川全省的对外经济遭到重大损失。
在对外关系方面,萧益民与其政治盟友段祺瑞逐渐出现分歧。
对德问题上,备受英日两国全方位逼迫的总理段祺瑞,终于公开发表政治宣言,一力促成中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反而是保守的黎元洪与萧益民的立场一样,坚持严守中立,反对中国加入任何同盟,但是在段祺瑞一派的强大势力推动下,在南方革命党和梁启超派别的强烈鼓动下,黎元洪不得不签署命令,宣布与德国断交,同时答应英日两国公使的要求,驱逐在华的德国军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责成四川省立即将聘请的所有德国籍军事教官、工程技术人员遣送回国。
四川军政两界和地方政党为此头疼不已,大宗的土特产品出口受阻不说,已经成为四川工业主要技术力量的德国工程技术人员人心浮动,不少人愤怒之下,向萧益民提出辞呈,害得萧益民和省长张澜连续召开三次专门会议,向德国教官和技术人员详细说明中国当前的政局,诚挚慰问心灵受伤的德国朋友,深情追溯彼此间的友谊与兄弟情感,并对所有德国专家和侨民的人身安全、政治权利做出有力的保证,才勉强把忧心忡忡的数百德国人留了下来。
元宵节刚过,驻扎万县的王陵基第一军开始行动,刘湘、杨森两个旅分别以剿匪的名义,东调奉节和巫山,名不见经传的川军情报局派出的大批人员,以各种身份和名义,悄悄进入宜昌、恩施和荆襄地区,川军密谋多时的东进计划开始启动。
镇守汉中的第五师师长邓锡侯,同样以“剿匪戡乱维护地方”的名义开始扩张,在当地势力的配合下逐渐向东、向北伸展势力。
元宵节刚过,《华西时报》和《四川日报》在头版显要位置,刊登了省政府招商局和川军总司令部后勤处的联名广告,一周之内,四川各地及云南省的百余家冶炼、铸造、机械加工、染织等行业的三百余名业主,云集省府议会大夏,参加川军总司令部后勤处的大型招标会议,争夺川军开出的高达三百万元的近百项军需物资生产订单。
气氛热烈的招标会上,除了各厂商趋之若鹜的军用被服、军装、皮具、鞋帽、辅助工具的订单之外,川军后勤处拿出的三十余件武器零配件图纸和订购方案,引起了巨大轰动。
此次招商,可谓开风气之先,军队委托有一定实力的商家生产的武器零部件,不但由川军后勤处提供原材料、图纸、加工工艺和技术指导,而且每一项都是数量极大的长年合约,利润远在农机和普通机械产品之上。
经过一天半的热烈讨论和竞价,三十七项零部件订单成功招商,成都、重庆、雅安和滇东南的四十余个加工企业与川军签订了委托加工合同,从华西实业和雅安兵工厂挑选出的一百六十名技术人员,分别与各厂商见面,并达成技术指导协议。
紧接着,四川商人与云贵商人之间的合作迅速加强,四川全省积压的猪鬃、桐油、茶油等出口土特产品,被分期分批运抵贵州毕节和云南曲靖,很快被美国和法国洋行购买一空,四川的土特产品贸易随即恢复活力与生机,英日两国封锁长江水道、对四川的贸易制裁随之被打破,四川损失的也仅是五成的利润而已。
随着南北矛盾的加剧,南方革命党发动“护法革命”的呼声越来越高,加上北方大部地区军阀之间的战争加剧,遭到武器禁运的中国,出现了武器抢购热潮,原本涨至八十大洋一支的仿毛瑟步枪再攀新高,日本和欧美各国军火商在巨额利润的驱动下,开始悄悄向中国走私武器弹药,才签订两个多月的武器禁运公约,受到了公然违背。
早已看准时机的四川军工企业,在督军萧益民的授意下,通过各种渠道向全国放出消息,大量销售各种武器弹药,由四川兵工厂生产的仿毛瑟步枪附带一百发子弹,只售八十大洋,由华西实业公司生产的“豹牌”系列步枪、手枪、弹药、手榴弹、TNT、仿德制MG15生产的M1916水冷式重机枪,通过早已建立的销售渠道,一批又一批运往陕西、河南、两湖和云贵各省,就连两广和两江地区也出现了“豹牌”武器一枪难求的热销局面。
三月下旬,中美合资的綦江钢铁厂四座高炉全部投产,达到了月产铸铁四千吨、钢材八百吨的生产计划。綦江钢铁厂二期建设工程中的合金冶炼分厂、特种钢分厂在美国投资商大力合作下进展顺利,预计半年之后,綦江钢厂的钢铁产量将到达月产一万吨的设计要求,四川工业将会迎来一次质的飞跃。
三月五日,四川省政府发布工业发展激励政策,承诺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凡在四川境内投资建厂超过五万元资本的新企业,将享受免税两年的优惠政策,政府控股的四川银行将会对积极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扩大生产规模的厂商提供三到五年期的低息贷款。
三月十日,四川省政府在全国主要报纸上,向中外金融机构和企业公开招标,其中的叙府、泸州、重庆三座大型公路桥梁的建设招标项目,轰动全国,十余家欧美建筑企业来电要求参加投标。
三月二十日,四川省政府再次高调宣布,基于巴蜀千万民众的铁路梦,省政府特别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四川铁路建设计划,从本年度开始,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拨出三百万专款,用于建造成都至重庆的国有标准铁路,力争在四年之内竣工通车。
四川省政府和军队的系列举措,引发全国上下一片轰动,欧美财团和驻华跨国公司纷纷赶赴成都与省政府接洽,四川各大报纸不知疲倦地高唱赞歌,很快又传来四川工商业银行民间资本踊跃参股的消息。
四川民政厅随即发表公告,详细解释铁路建设和公路桥梁建设资金完全由财政拨款和地方银行投资,绝不会为此多征收父老乡亲的一分钱,在土地占用、沿途工程建设、石渣石料采购等方方面面,面向所有民众,真正让民众从交通大建设中获得实惠,获得利益,从而彻底打消民众的顾虑,为四川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看到不断反馈回来的积极消息,以及中外各国的态度转变,一直躲在幕后密切关注的萧益民终于放心了。
为了突破封锁祭出的一个个大手笔,虽然花费巨大,但是远远没有损害到四川全省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所谓的财政投资和地方银行参股,完全是一个名义上的幌子,真正的巨额投资,来自于规模越来越大的鸦片贸易,以及成倍增长的军火销售利润。
为了达到最终的目标,萧益民宁愿投入自己的生命,何况如今投入的仅仅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区区财富罢了。
第201章 第三势力
清明前后的广州逐渐变热,北校场检阅台上,站立着数十名革命党元勋和广东权贵,校场四周,挤满了粤军各部官兵和周围民众,上万双热切而又羡慕的眼睛,全都盯着操场上挥汗如雨的革命军警卫旅模范营五百官兵。
官兵们在操演中整齐的队形、充满阳刚之气的规范动作和高亢洪亮的喊杀声,不时赢来广州军民的震天喝彩。
如潮的掌声和喝彩声中,肃立在检阅台前方中央位置的孙中山频频点头,红润的脸上满是欣慰和自豪,望着台下动作齐整、如同一人的强悍官兵,忍不住转过身,询问侧后方肃立的年轻将领:
“子承,你到底用了什么办法,把一支军队训练得令行禁止、如同一人啊?”
“先生过奖了,我们警卫旅的官兵有今天的表现,得益于最初三个月的严格训练和长达五十八天的长途拉练,而且五千将士中的三分之一都是军龄超过三年的老兵,营连长大多毕业于四川陆军军官学校,虽然我们的战斗力和军纪远在革命军各部之上,但是……”刘秉先说到这儿犹豫了,他真不想让难得开怀一笑的老师扫兴。
孙中山闻言颇为惊讶,他不止一次检阅这支从四川徒步开来的革命劲旅,一直为自己拥有这支装备先进、战力强悍的革命队伍而自豪,一直以为忠于自己的这支部队,绝对是勇冠全国的强军。
这是一支拥有坚定革命信仰的队伍,在从四川走到广州的一路上,曾引起沿途各路军阀和地方武装的觊觎,沿途无数豪强对这支过路客军的精良装备眼红心热,不停地在暗中策划袭击和缴械行动。
但是,这支强军所表现出来的严明军纪和军事素质,震慑了所有人,在长达五十多天的行军途中,机警的刘秉先举行了两次模拟实战演习,所部表现出的强悍战力威震四方,无人敢试其锋芒。
到了最后,导致悄悄展开包围的北洋军赵恒惕师和两头渔利的陈宦师勃然变色,反复权衡利弊之后,湖南最大的两个军阀不得不停止一切军事阻击行动,眼巴巴地看着这支部队从容不迫扬长而去,躲在暗处梦想分一杯羹的各路豪强更是心惊胆战,望风而逃。
孙中山疑惑地望向台下正在展开刺杀表演的五百官兵,不一会儿,又再转过头,低声询问:
“子承,我觉得官兵们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军事技术,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方方面面均远胜于浙军和本地的粤军,就是拿来与强大的日本陆军相比,也不逊色多少……难道你对自己的部下还不满意?”
刘子承暗暗吸口气,想了想,终于坦率地回答:
“先生所言极是,学生之所以不满意,并不是故作谦虚,更不是妄自菲薄,而是自我感觉本部与川军相比,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更比不上川军总司令萧益民麾下的那个极少人知道的直属警卫旅。”
“抛开武器装备不说,仅是官兵军事素养和作战经验这两项,我们都难望其项背,正像萧益民将军点评的那样,要想练成真正的强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并非学生的个人意见,介石兄也是这个看法。”
并立在刘秉先身边的蒋介石看到孙中山望过来,连忙上前半步,低声说道:
“子承所言极是,我们确实比不上川军,至少五年之内很难超过他们……川军经过多年的德国化军事教育和训练,又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先后打败滇军、北洋军和滇黔联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军事人才,而且拥有自己的军事学校和兵工厂,放眼全国,所有的军队都远远落在川军之后了。”
孙中山皱起了眉头,想了想低声吩咐:“我记得你们先后递交过军队建设的报告,这样吧,晚宴之后你们两个到我那儿一趟,我们好好讨论一下。”
蒋介石和刘秉先低声应是,相视一眼便望向前方,腾腾尘烟中的五百官兵正好表演完毕,全场再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和赞扬声。
细心的蒋介石非常清楚地看到,站在前排的陈炯明、许崇智、李济深等将校的神色极为复杂,特别是刚被孙中山任命为粤军总司令的陈炯明,他的笑容和他的掌声一样,显得非常牵强,眼中的惊讶之色混杂着担忧,似乎对台下这支进驻广州不到两三个月并深受革命领袖孙中山信任的精锐部队颇为顾忌。
刘秉先没有蒋介石这么细心,这位兢兢业业一心要做出一番伟业的年轻将领,越来越成熟稳健。数月来,他和他的五千官兵备受本地势力的排挤,当初要不是孙先生力排众议,刘秉先和他的五千弟兄恐怕早就被云集广州内外的粤军、滇军和湘军等“革命武装”联手赶到粤北去驻扎了。
随着驻扎广州的时间变长,满怀激情的刘秉先越来越理解三弟萧益民的立场,在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革命军各部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令刘秉先无比失望。
如今,占据潮汕、惠州和半个广州的陈炯明一家独大,不但掌控了半个广东的民政、税政和军队,而且隐隐成为地主阶级和本地富商集团的代理人,其余各部投身革命的客军纷纷独霸一方,紧抓枪杆子,设卡征税,巧立名目盘剥自肥,走私矿产和鸦片者比比皆是,军队作风散漫横行霸道,哪里有半点革命军队的风范?
聚集在孙中山先生周围的文官更是不堪,张嘴就是国家民族,闭嘴就是暴力革命,不是游走于港澳京沪发动革命,就是热衷于组织一个又一个大型演讲会,到头来却没有一个明确的阶段性方略,更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计划,就连广州一地的政府架构都搭建不起来,更别奢望他们深入民众倾听呼声了。
对此,作为革命领袖的孙中山也毫无办法,为了远大的革命目标和团结奋进的政治局面,孙中山不得不容忍党内各势力的种种弊端,为了保证即将发动的护法战争,孙中山不得不依靠掌握枪杆子的各个军事势力。
很多时候,为了革命殚精竭虑的孙中山只能无奈地感叹“水至清则无鱼”,也正因为如此,坚定追随孙中山的刘秉先,只能把所有的痛苦深埋心中,更加积极地训练自己的军队,他非常清楚,只要自己牢牢掌握手中这支颇具震慑力的武装,就是对中山先生最大的支持,就是对革命的最大贡献,而且他深信,一切困难都会得到克服,革命的道路虽然崎岖,前途却是无比的光明。
带有汇报和震慑性质的军事操演结束,革命党军政要员陆续离开,围观的上万军民也络绎散去,在孙先生大力扶持下的刘秉先警卫旅,终于可以稳稳坐镇北校场,终于通过军容军貌和军事水平的展示,向盘踞在广州这个革命大本营的各势力宣示自己的存在。
五千官兵再次开始正常的军事训练,刚刚完成操演的模范营官兵继续训练新招收的五个新兵连。
刚被任命为革命军东路军参谋长的蒋介石没有和军政大员们一同离开,他和刘秉先一起并肩走在校场边沿,望着操场中汗流浃背的数千官兵低声交谈,谈论的主要内容还是即将展开的护法战争,届时,刘秉先的警备旅要跟随中山先生一起北伐。
两人游走在宽阔的操场边沿,交谈中,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完成训练的各部军官吹响了集合哨,两匹战马却在此时飞速跑来。
马上的军官来到两人面前举手敬礼,随后送上通知两人立刻赶往士敏土厂的大元帅府。
蒋介石和刘秉先非常惊讶,询问来人几句,立刻命令副官备马,跟随传令官一起打马出营。
大元帅府的大堂中,气氛沉重。
下午一同观看操演的陈炯明、许崇智、秘书长杨庶堪、交通部长马君武、刚从广西返回的胡汉民等十余名文武官员齐聚一堂。
宣读完电文的孙中山看到蒋介石和刘秉先匆匆到来,示意两人坐下,接着说道:
“诸位,按照我们得到的消息推算,估计川军第一军此刻已经完全占领了宜昌……令人痛心的是,鄂西护法革命军通电投诚革命仅仅三天时间,就遭到川军和北洋军王占元部的东西夹击,五千官兵啊!就这样被镇压了,如今还不知道代表我们总部前去联络的詹大悲等人是凶是吉。”
许崇智站起来,着急地问道:“先生,张钫部不是南下压迫王占元部,与宜昌方面相互呼应吗?张钫部的情况怎么样了?”
“不知道啊!恐怕今晚或者明天才有消息。”孙中山连连摇头。
陈炯明遗憾地摇摇头:“还是发动得太匆促,太早了,应该耐心等待机会才是,不能不说这是我们特派小组的一大失误,三天前宜昌刚发出通电,当天就遭到段祺瑞下令讨伐,这才给了川军这个机会,前前后后只有三天时间!”
“诸位不妨想一想,川军如果不是早有准备,怎么可能这么快攻到宜昌?川军王陵基的第一军定是早有预谋,本人大胆推测,川军对长江咽喉要道宜昌肯定是觊觎已久,而且势在必得,否则不可能出现这个结果。”
“请注意,这是川军继出兵霸占汉中之后的又一军事扩张,川军的下一步很可能是强势介入全国政局,我们不得不小心应对才是!”
众人大吃一惊,如果川军真如陈炯明分析的那样,整个局势就变得极为复杂了,要是兵强马壮的川军投靠了段祺瑞一派,对国民党来说绝对是个巨大打击,正在紧张准备的北伐护法很可能胎死腹中。
刚刚坐下的蒋介石和刘秉先顿时冒出一身冷汗,两人面面相觑,均发现对方眼中的震惊之色。
第202章 敢于担当
“轰——”
一发大口径炮弹在江面上轰然炸响,码头上相互对峙的两部分军人随即骚动起来,紧接着又是一发炮弹呼啸而来,炸起的水雾,把码头上的两部分官兵浇了个满头满脸,对峙的队伍随即混乱起来,身穿灰色军装的那部分官兵再也顾不上与身穿绿色军装的川军对峙,凄声高呼“日本军舰打来了”,转眼冲上码头,逃得无踪无影。
码头地面和台阶上,到处是鄂军逃命时被踩落的鞋子和仓皇丢弃的步枪。
带队抢占码头的川军特务连长夏炯呆滞片刻,挥舞手枪,猛然大叫起来:“麻辣隔壁的,哪个龟儿子敢逃跑,立刻军法从事,不要怪老子今天不顾兄弟情面了……整队、整队……立正!举枪,面向军舰,保持警戒……”
“弟兄们,旅座就在上面看着我们,跑来和我们争地盘的龟孙子鄂军也在看着我们,宜昌的老百姓也在看着我们,千万不要下了我们川军的脸面,今天谁要是敢后退一步,老子立马敲碎他的脑壳!”
又一发炮弹紧贴着码头边沿落下,爆炸激起的水柱高达十米,溅起的水幕又一次向江码头上严阵以待的八十余名川军官兵飞去。
湿漉漉的官兵紧握钢枪,凝视下游五百米外的日军炮舰,一张张水渍横流的年轻面孔紧张得发白,不少士兵眼里露出了惊慌之色,但没有一个官兵像刚才的鄂军那样吓得狼狈逃窜。
听到炮声响起的川军第一师旅长杨森冲上南城门楼,趴在城墙上端着望远镜紧张观察,身边十数名校尉军官看清了江面的情况,立刻对日本军舰的野蛮炮击破口大骂,有的大赞坚守码头的特务连弟兄“硬是要得”,有的着急地高喊“炮弹落点距离码头越来越近了”,焦急万分的副官张元培急得蹦蹦跳,最后跑到姐夫杨森身边大声建议:
“旅座,东洋鬼子敢做初一,我们就敢做十五,请旅座下令,属下愿意带一个营弟兄立刻包围宜昌日本领事馆,把所有日本人绑到码头上,看东洋鬼子的战舰还敢不敢开炮!”
此言一出,立刻获得众校尉的热烈呼应。
旅参谋长郭儒栋吓得连忙制止,跑到脸色漆黑的杨森身边,指向下游的日本军舰,大声说道:
“旅座你看,东洋鬼子的舰炮不敢真打,属下看他们在这五分钟内连续开了三炮,但都打在码头外的水面上,明显是警告的意思居多,如果我们真的把宜昌的东洋人全都绑起来,恐怕会把事情闹得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