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傲气凛然-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连忙附和,萧益民哈哈大笑:“早想好了,就叫萧西征,哈哈!”
众人惊愕过后哄然失笑,邹老爷子非常不满意,敲敲桌面,大声否决:“不行!哪有女娃家家取这名字的?你萧益民要是只有这点水平,我真要鄙视你了!”
众人又是大笑,“鄙视”一词用在寻常口语上出自萧益民的嘴巴,没多久就从萧家大院的酒桌上传到四川官场,如今已经流行起来,连国学功底深厚的邹老爷子也说出口了。
众人笑完,提议萧益民不妨用“捷”字或者其他蕴含胜利的字,代替硬邦邦的“西征”二字,毕竟是个女儿家,取个西征的名字太过霸道,恐怕会吓坏未来亲家的。
萧益民想来想去还是不愿意更改,他可是立志要生育五个儿女的,东南西北中的名字早就有了,很不愿意再次改动。
萧益民被同僚们笑话了很久,咬咬牙刚要说话,邹老爷子的筷子再次击在桌面上:
“行了!你这没底蕴的顽固家伙再怎么想,也不会给闺女想出个好名字。这样吧,既然你一定要把闺女的名字往你的振兴大业上扯,干脆就叫萧牧吧!在座都知道,你萧一鸣立志收复川藏领土,完成你的恩师赵尔丰大人未竟心愿,如今边军猛将钟颖不辱使命,一举拿下川藏接壤的军政重镇理化城,收复整个西康变成指日可待,接下来最大的事情,就是如何治理西康、守住西康、发展西康的问题了,所以用个‘牧’字比较合适,对闺女来说,要比‘西征’雅致百倍!”
众人大声叫好,纷纷对邹老爷子连声赞叹,邹文翰得意不已,举起酒杯的时候,也不忘用眼神恶心一下萧益民。
萧雪跑来在萧益民耳边低语几句,尴尬的萧益民趁机站起来,乐哈哈拱拱手请大家尽兴,随即离开酒桌赶到易真颖身边,握住爱妻的手低声询问:“怎么不多休息一会儿?有什么事也得休息好再说嘛。”
易真颖推开萧益民,脸上全是嗔怒之色:“我不许你给女儿取名西征,女娃子家怎么能取这么粗鲁霸道的名字?你这爹爹是怎么当的?”
萧益民大为意外,四处看看发现没人在屋里,估计告密者阴谋得逞已经跑掉了,只好讪讪而笑低声解释:
“不是还没定下吗?再说,西征这个名字很不错的,很有纪念意义,总比、哟!哎哟哟……嘶呲……”
易真颖悄悄从被底伸出的手,已经紧紧捏住萧益民的是非根,疼得萧益民全身僵硬龇牙咧嘴,易真颖气不过又再转了半圈,瞪着疼得弯腰的萧益民质问:“说?女儿取什么名字?”
“哎呀哟……松手啊……我说我说,邹老爷子已经定下来了,叫萧牧,放牧的牧……我的妈啊!狠毒啊你……”
趁易真颖听完发愣的功夫,萧益民成功脱身,捂住下体瘫坐在床沿上龇牙咧嘴,不停埋怨爱妻刚贤淑两年,竟然再次变得野蛮了。
易真颖毫不在意,一双美丽的眼睛烁烁生光:
“好名字啊!老爷子果然是闻名巴蜀的国学大师,起个名字都这么雅致,而且深有韵味,郎朗动听,好、好啊!老公……”
萧益民捂住关键位置慢慢靠过去:“你属狗啊?说变脸就变脸,有你这样粗暴的……呃、嘿嘿!不过看样子你恢复得很好,估计明天就能下地了,哈哈!老婆,你可是我老萧家的大功臣啊,一撇腿一个,一撇腿一个,个个都这么健康漂亮,我萧益民有福啊!”
易真颖打了萧益民一下:“就会胡说八道讨人喜欢,不过嘛,我心里舒畅,很幸福,只要你高兴,让我为你老萧家生多少孩子都行,我喜欢孩子……谁?去看看谁在外面?”
萧益民连忙转过头,晃眼看到麻小月的娇媚身影消失在打开一缝的房门外,转向妻子时装成无所谓的样子:
“估计是哪个孩子淘气,想看看小妹妹又不敢进来,被你一叫吓走了……刚才说到哪儿了?对了,等你养好身体,我们再生个儿子,也好让南征有个弟弟。”
“忘了跟你说,你是不是和西院的刘伯爷说说,老爷子整天抱着儿子去玩,还说儿子是个天生练武的料,我正担心呢,儿子还不到两岁,小胳膊小腿的怎么能练武啊……”
第157章 纵横捭阖(上)
袁世凯无可奈何之下对四川军政首脑的任命,终于让萧益民和张澜等人挣脱那根脆弱的、却一直套在大家脖子上的“法理”绳索,可以放开膀子名正言顺地统辖四川,治理四川。
中央政府对张澜和萧益民的任命公告全国的次日,四川巡按使张澜、四川督军萧益民立即通电全国走马上任,分别给中央政府和袁世凯发去两份“服从中央领导、拥护大总统袁世凯”的明电。
对于中外媒体早已猜到的这个结果,国民党的报纸来了个不谈不议的冷处理,北京政府旗下的报纸却抓住时机,大谈大赞,列强驻华机构不是沉默观望,就是发出酸溜溜的讽刺声音。
英国人的《字林西报》、《京津泰晤士报》,法国人的《远东邮报》开始大肆报道四川的军政新闻,被日本人控制和收买的东北、京津、山东、上海、江浙、福建等地十四家报纸紧跟而上,极力讽刺北京政府和袁世凯的软弱无能,抨击四川新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和穷兵黩武的割据行为,强烈要求北京政府加强对四川的领导和制约,恪守所有条约的规定,确保各国在华利益不受侵犯。
无论外界有何想法,四川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从四川报纸连续刊登的消息可以清楚地看到,正在隆重召开的四川省议会首届全体会议已经完成省、府、县三级政府的改组工作,通过了省、府两级财政、民政等主要部分的官员任命,审议并通过《年度财政报告》和《民国五年财政预算案》,并搬出《四川省经济发展十年刚要》这一内容庞大的草案。
在诸多新鲜出炉的消息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民国五年财政预算案》,该法案首开民国财政预算之先河,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堂而皇之地将四川“军队军费支出核定为全年度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二十五,并在此基础上,视全省财政收入之实际增幅逐年调整”。
这段内容的确令人震惊,虽然从比例上看,四川军费所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例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全国各省中最低的,但是以四川接近江浙地区的富裕程度、良好的财政税收资源分析,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军费开支。
由于四川省连续三年处于动乱之中,没有公布任何财政数字,所以诸多媒体均以四年前的四川财政收入为例,指出四川军队每年将获得上千万元的军费,放在其他省份,完全可以轻松养活二十万军队。
没有一家媒体去报道四川开明开放的政府政务、团结文明的前进方向和四川民众将从中得到多大的实惠,极少提起《民国五年财政预算案》中明确规定的百分之十教育投入,选择性地忽视《四川省经济发展十年刚要》中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和扶持农业的重大举措,只有四川自己的报纸日复一日大力宣传,明确提出多达一百多项的惠民政策和地方发展目标的同时,号召民众团结一心奋发图强。
四川各级政府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逐渐获得渴望安宁渴望富裕的广大人民的支持。全国媒体闹得沸沸扬扬,中外记者纷纷涌向四川成都采访报道,四川军队却在悄然无声地展开大调整。
六月底从日本“考察”归来的刘秉先,出席完成都召开的军事会议后立即赶回重庆,于七月十日通电宣布:
正式就任川军第二师师长,所部第四、第五旅即日从乐山开赴重庆驻扎,并在重庆及周边十余个县招收五千兵员,以组建四川陆军第六旅,第六旅旅部将设在重庆以北的战略要地广安。
同日,川军第一师中将师长王陵基,通电就任川东军分区司令,仍兼任第一师师长,统辖川军第一、第五两个师,川东军分区司令部设在原川军第一军万县大营,第一师师部设在达州县城;川军第一旅旅长邓锡侯少将,晋升第五师师长,师部设在奉节县城,全师下辖第十三、十四、第十五步兵旅,分别驻扎达州和奉节。
王陵基的第一师与刘秉先的第二师完成防务交接之后,将尽数离开重庆,开赴万县驻扎,与第五师一起担负起川东地区十六个县的防务,并担负沿江航道的安全防卫重任。
川军第三师师长孙兆鸾中将,于次日正式通电就任川南军分区司令,仍兼第三师师长职务,司令部驻地为叙府;驻扎叙府的王键第四师划入川南军分区管辖,第三师于七月十一日离开成都东郊大营,开赴乐山驻扎,其中,刚刚完成换装的第三师第九旅直接开赴泸州驻扎,原驻扎泸州的第四师独立旅更名为四川陆军第十二旅,该旅将在完成防务交接之后,开赴綦江长期驻扎,担负起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防务重任。
七月十四日,四川边防陆军副司令钟颖中将,正式通电就任西康军分区司令,统辖边防陆军第一、第二、第三混成旅;原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总教官周道刚中将,通电就任新成立的四川陆军第六师师长,下辖由川军总司令部教导团三营、四川陆军军官学校警卫团机炮营、五个边防团组成的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步兵旅,于七月十五日离开成都,开赴西康军分区司令部所在地康定。
同日,《四川日报》、《华西时报》、《华西商报》均在醒目位置刊登四川陆军总司令部的征兵公告:
即日起,向全川征召五千名有志青年,组建直属总司令部辎重兵团,军团驻地为成都东郊大营,年纪在十八至二十八岁之间的青壮均可报名,体检政审合格,即可加入川军,五千新兵除接受为期半年的军事训练之外,还将进行为期一年的汽车驾驶、地质测量、工程爆破、桥梁施工等专业技术训练。
进入八月,终于腾出手来的萧益民和他的将校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实施一系列行动计划,已经获得加强并走上正轨的总司令部军政处、参谋处、军需处、装备处十二名正副处长齐聚北校场。
为期三天的秘密会议结束,军政部和参谋部立即展开为期三个月的全军纪律整顿和政治教育,大力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同时,对军中不法行为、泄密案、隐藏的各势力间谍展开清算。
军需部和装备部联合组成十二个视察小组,与省政府民政厅派出的三十余名官员一起,分赴三个军分区、四川兵工厂、大邑化工厂、雅安弹药厂,展开为期两个月的装备军需调研,为川军总司令部和省政府提交一份详实全面的军工企业生产报告和发展建议,密切军队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协调各项专项资金的落实和使用,并就西康国防公路的发展提出意见,拿出军队中转兵站的建设方案。
萧益民与总参谋长包季卿、参谋处长郑长泽一起,开始整编由成都警察局副局长樊春林、城北警察分局分局长麻刚负责的情报网,经过反复分析和研讨,决定仍旧让樊春林留在警察系统,明年春节之后就将樊春林送上四川警察厅副厅长宝座,便于对四川全境的警察队伍进行管理监督,将原有的警界情报网重新整理起来,逐渐延伸到每一个县。
麻刚调任川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兼任参谋五科科长,军衔晋升为中校。
名义上的参谋处五科,实为萧益民直接掌控的军事情报局,初定为团级单位,直接对总司令萧益民负责,该部门拥有自己的保密制度和行动决定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八百人的官兵编制将由麻刚原有情报人员、司令部各机关抽调的情报参谋、军校参谋专业毕业生组成,下设政训、军事、机要、通信、经济、技术六个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初定为少校军衔。
八月十日,经过一周封闭政训的三百七十名情报官正式上岗,其中一百二十余名外勤情报官将以总司令部军政联络官的身份,分赴重庆、叙府、泸州、内江、万县、达州、广元、綦江、巴中、绵阳、南充、遂宁、乐山、大邑、雅安等十六个县,配合四川省政府和警察厅特派小组,对各县民团进行改编和遣散,建立起隶属于当地政府的警察队伍,担负新编警察的军事技术教官,借此机会在各府、县建立长期存在的军政联络办公室。
“政训办公室”接收了原本隐藏在四川各大报社的十一名秘密情报人员,由他们的老长官樊春林、麻刚和办公室主任刘镇汉分别接见,转交关系,并建立隐蔽稳妥的联络通道。
官升一级、收入成倍增长的情报人员绝大多数欣然加入新部门,分批前往北校场总司令部填写各种详细资料,并在飞豹战旗下举起右臂庄重宣示:效忠国家、效忠人民、效忠组织、永不背叛!
八月二十一日下午,日本政府派驻武汉日租界“保护侨民”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少尉晴川吉良、士兵野岛敏贤在武昌码头将人力车夫陈家富殴打致死,引发码头工人和围观民众的强烈愤怒,推攘中,晴川拔出军刀刺杀三人,当即引爆了压抑已久的民愤和仇恨,数百码头工人用木棒和砖头石块将晴川两人打死,接着纵火烧火了日本商社的七号码头仓库,停泊在汉口三菱商会码头的日本军舰赶到后,立即用机枪对岸上民众疯狂扫射,当即打死七人、打伤数十人。
发生在武昌码头的“8。21惨案”迅速传遍全国,这是继五月十三日发生在汉口的中日两国民众各死伤五人的流血冲突之后,又一重大的外交事件,因“二十一条”而持续四个多月的全国性抵制日货的运动刚刚平息,受到惨案刺激的全国各界民众再次行动起来,逐渐演变为波及全国的抗议游行浪潮。
八月二十二日,川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麻刚中校,亲自率领从司令萧益民卫队中抽调的四名精锐,与三名心腹情报官组成特别行动小组,换上便衣,连夜赶赴武汉。
当日夜里,萧益民奋笔疾书,一口气写下两篇时政评论,逐条与包季卿商量之后,立刻命令参谋处长郑长泽派人将其中一篇火速送往上海,另一篇则交给《华西时报》连夜排版。
一场席卷全国的舆论风暴和牵涉全局的外交纠纷,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点燃了导火索。
第158章 纵横捭阖(中)
八月二十三日上午,《华西时报》特刊号外,详细报道了武昌“8。21惨案”的经过,历数日本侵略者从甲午战争开始在中国领土上犯下的累累罪行,头版头条刊登了川军总司令萧益民撰写的抨击文章《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下午两点开始,成都各高校师生、各界民众五万余人陆续走上街头,举行盛大游行抗议活动,长达数里的游行队伍高举“赶走日本人”、“抵制日货”、“血债血还”的大幅标语,高呼反日口号,愤怒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
下午三点,四川陆军军官学校一千五百名学员组成的七个徒手方队走上街头,成都学生和市民第一次看到军人的游行队伍,一时间惊喜不已,纷纷向高举战旗步伐整齐的学员游行方队报以热烈的欢呼。
学员方队走到鼓楼十字街口,齐声唱起悲壮高亢的《中国魂》:
“五千年的风和雨,藏着多少梦,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的笑容,八千里锦绣山川唱响了战歌,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从不会屈服!一样的泪,一样的痛,所有的苦难,我们铭记心中;一起高歌,一起怒吼,所有的屈辱,我们铭记心中!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祖先看着我们奋起的抗争,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看着我们重铸中国魂……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祖先看着我们奋起的抗争,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看着我们重铸中国魂!”
越来越多的学生跟随在军校学员方队身后,一遍又一遍地跟着吟唱令人热血沸腾的《中国魂》,震天的歌声取代了所有参差不齐的口号,引领了成千上万人奋进的脚步,久久回荡在成都的上空。
北校场川军总司令部仿佛突然静止一般,所有官兵都不约而同停下脚步,倾听远方阵阵传来的洪亮歌声,不少学会此歌的官兵深受感染,很快放开喉咙,跟着一起唱。
总司令办公室的会客厅里,站在窗边侧耳倾听良久的包季卿回到萧益民对面坐下:“没想到今早才开始学唱的这首曲调怪异、歌词浅白的歌曲,竟然受到如此欢迎,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恐怕真要和你预料的一样,很快传遍全中国了。”
“哈哈!理所当然的事。”
萧益民自得不已,将手中一份长长的电报递给包季卿:“瞧瞧,英国人发怒了,在今天发行的《字林西报》上指责我们在西康地区屠杀争取独立自由的无辜民众,说钟颖和他的军队极其残忍,手段极为恶劣,还提到了活埋俘虏、大量使用一九〇五年象牙公约严格禁止的达姆弹等等,你看看吧。”
包季卿接过去,匆匆看完放到一边:
“英国人怎么不敢提被我们俘虏的七名英国军官和十二名非法入境勘测的英国人?别看他们叫得厉害,恐怕很快就会派人找上门来要求谈判。”
“谈个屁!谁来我也不见。”
萧益民转向整理文件的新副官田汉民:“汉民,那十九个英国俘虏怎么样了?”
年仅二十四岁、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的田汉民含笑回答:“昨天押送到雅安基地之后,立即按照司令的吩咐将十九名俘虏分开关押,审讯结果估计晚上才能送来。”
萧益民满意地点点头:“你再给谢东流去个电话,告诉他不要理会那些英国军官的抗议,一定要分开审讯,近期内不能让俘虏相互见面,如果那些英国军官再不合作,就给我用刑,只要不打死就行了。”
“是!”
精明强干的田汉民立刻走向东面的机要室,心里暗暗吃惊,没想到司令萧益民对英国人也这么狠,一直不敢下手的审讯专家谢东流这回恐怕要立大功了。
包季卿对萧益民的强硬早已习惯,不再谈论英国俘虏的事情,反而对日本人的反应倍加关注:
“从这两天北京和上海发回的电报看,日本人还在对中央政府施加压力,上海和武汉那边形势很紧张,又有三艘日本军舰离开上海逆流而上,如果麻刚他们得手的话,估计形势更为紧张,加上我们最近驱逐了以旅游为名四处游荡的三十多名日本人,说不定日本军舰还要开到重庆威胁我们。”
萧益民点燃支烟:“只要他敢来,我就敢打,就在三峡江段轰他个狗娘养的,正好给王陵基新组建的炮兵团练练实弹射击,再把军校炮科学员和直属迫击炮团调过去搞训练,多少军舰过来都能打残他,老子就不信小日本真敢派兵入川。”
包季卿禁不住咧嘴笑:“冢源没让他的宝贝女儿找你?”
“来了两次电话,请我去她家喝茶,我回答说没时间,估计现在冢源一家不得安宁了,学生们都是容易激动的热血青年,就算只是围着冢源的商铺和院子喊一通口号,都能让冢源耳鸣几天。”萧益民笑道。
包季卿也笑了:“成都警察局和省检察厅一下就逮捕了十五名与冢源交往密切的官员和富商,冢源那只老狐狸肯定知道我们猜到他的真实身份了,不知道下一步他会怎么做?”
萧益民慎重地考虑片刻:
“重庆也在搞万人大游行,日本领事馆肯定要被扔进去一大堆破鞋烂菜什么的,还有那四个在重庆扎根近十年的日本商社,定会在这次全民抵制中气急败坏,但是日本人对我们毫无办法,只会去找袁大帅大喊大叫,我现在担心的是袁大帅的反应。”
“嗯,估计袁大帅和中央政府那些高官又睡不着了,等后天《远东邮报》发表你的文章之后,恐怕会形成火上浇油的效果,不管革命党首脑是否签订了国内高层间盛传的《中日密约》,孙中山等人都必须做出明确答复,否则国民就会抛弃他们。”
“这么一来,日本人的精力也就分散到各个方面,最要他们命的是全国性的抵制日货,欧洲因为战争大量减少了对外贸易,美国又通过雄厚的资本和发达的工商业,不断挤占日本的对外贸易份额,日本人恐怕要铤而走险……首先要遭殃的只能是袁大帅。”
包季卿的视野非常开阔,而且目光越来越敏锐深远。
萧益民点点头:“这一回的混乱不是那么容易平息的,既然袁大帅一心要改制当皇帝,我们就不需要顾及他的面子,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有多大的理由和苦衷,都不能逆历史潮流而动,只要他当上皇帝,定会遭到全中国民众的反对,就算我们想帮他都不敢……徐世昌和段祺瑞两位将军不是对此也颇有微词吗?连这两位最受袁大帅重用的大将都不是一条心了,袁大帅还有多少胜算?”
包季卿长叹一声:“说的是啊……你打算怎么办?”
“晚上要去德国领事馆赴宴,富迭庚先生要卸任回国了,我得送送这位老朋友,明天我先到大邑,和刘文渊县长见个面,美国人想入股大邑化工厂和水泥厂,他已经来了三个电话让我帮拿主意。”
“之后,我要到雅安基地见见那几个英国军官,经乐山、叙府走一圈,然后到綦江和美国佬谈判,最近国际市场的钢材溢价近十倍,美国佬想不执行剩下三年的八万吨碳钢供应合同,我得去敲打敲打他们,最后到重庆待上几天,好好开导开导我那位二哥,自从日本回来之后他就痛苦不已,要不是他的拜把兄弟蒋介石一力相劝,恐怕他真要登报宣布脱离国民党了。”萧益民回答。
“我是问你打算怎么应付袁大帅?”包季卿根本不管萧益民做生意的事。
萧益民苦笑道:“只能躲着了,这个时候决不能向任何势力低头,只要挺过去,往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包季卿不置可否,也只能随萧益民的意,还得留在家里帮他料理惹下的一堆麻烦。
风头强劲的《远东邮报》终于登出了署名詹姆斯·邦德的时评文章,题目是《谁在出卖中国的利益》,文章以旁观者的身份,揭露了日本逼迫袁世凯签署《民四条约》的过程和目的,毫不客气地指出日本损害中国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欧美各国的在华利益,含蓄地批评英国对盟友日本的再三容忍令人惊讶,简要论述了中美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盛赞美国在战火纷飞的欧洲以及在中国市场不断取得的丰硕成果,预言英国的在华利益必将从此逐渐削弱,欧美各国的在华利益形成的传统平衡已经被打破。
文章的最后部分,引用了半年来盛传的“流亡政治家孙中山先生与日本方面签署《中日密约》的详细条款”,并对其真实性进行逐条分析,抓住国民党曾经出卖过中国联合钢铁企业“汉冶萍公司”的流产计划不放,摆出一副一切为了公平和真理的姿态,大声质问标榜一切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国民党,为何对日本与中国签署的《民四条约》集体失声?随后大胆质疑袁世凯政府和国民党的奋斗宗旨,并呼吁中外人士和机构尽快解开事实真相,恢复应有和合理秩序,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调整到合理的位置。
文章面世,立刻引发舆论大地震。
这是公开发表的媒体首次大胆地地从正面提出质疑,有理有据地展开分析和比较,并得出一个个骇人听闻的预测结果。
南洋地区的华人报纸和华人机构一片哗然,纷纷向奉孙中山先生指派正在南洋筹款干革命的杨庶堪、胡汉民、邓铿、许崇智等人展开质疑和围攻,个别愤怒的华侨领袖喊出了“一分钱都不要再给卖国贼”的口号。
全中国的报纸几乎立刻投入这场大争论,国民党的机关报《民立报》不得不挺身而出,极力辟谣,一直待在日本的孙中山募集不到革命资金变得更加被动,不得不在一周后接受英法美意四国记者的联合采访,怒斥叫做“詹姆斯·邦德”的人是个别有用心的野心家和阴谋家。
愤怒的国民党人终于无法忍受北京政府旗下报纸对国民党的诋毁,突然向北京政府的《亚细亚报》报社上海分社投掷炸弹,当即炸死炸伤十余人,引发全国各界的一片哗然。
袁世凯抓住这个事件,开始发动全国性的捕杀国民党员的行动,全国各地天天爆炸、天天死人,一个个名震天下的政治名流横尸血泊中,终于导致全国性的武装骚乱发生。
第159章 纵横捭阖(下)
雅安训练基地四周的山峦,如同布满红黄花瓣的绿色绸带,身处其中,令人心旷神怡,若非西面山坳后方的靶场不时传来密集的枪声,隐藏在层层绿树丛中的军事基地如同度假村般静谧安逸。
经过多年的建设,雅安训练基地已成为能同时容纳五千官兵驻扎训练的大型军事训练基地,东面白塔山的山腹中,拥有六万平米的隧道式战略物资存储仓库和军火库,北面碧流上游的绝壁下,有个用高高的石砌围墙包围的隐蔽区域,这就是世人眼中非常神秘的四川陆军第三军事监狱。
萧益民耗费三十五天时间,在川南、川东和川中走了一大圈,再次回到此地时,已是枫叶泛黄秋风送爽的季节。
跟在萧益民身边的高大便衣男子,是他最好的英国朋友和生意合伙人庄森——在庄森夫妇的百般恳求下,萧益民只好对肩负英国政府重托的庄森网开一面,亲自带他来到这个隐藏山中的神秘基地,见一见被关押在此的十九名英国战俘。
心急如焚的庄森已经三十一岁,这位与萧益民合作了九年并做了五年邻居的两个孩子的父亲,此时已经没有了目空一切的傲慢神色,四处打量的蓝色眼珠里流露出丝丝畏惧之色,仿佛每一座隐掩在密林深处的建筑物、每一棵大树后面、每一段溪流中,都有双令人毛骨悚然的锐利眼睛在盯着他,幽深的山林和嶙峋的巨石后方都蕴藏着极度的危险,令庄森神经紧绷口干舌燥。
来到涂上迷彩色油漆的监狱大铁门前方,庄森不由自主地跟身边的萧益民同时停下脚步,那位面容消瘦身形挺拔的谢少校独自走到哨兵面前,敬个礼拿出证件和公文递上。
全副武装的哨兵看过之后立即回敬一个军礼,拿出个文件夹让谢少校登记,然后进入岗亭用电话向内通报。
对面站着的另一位哨兵始终把手放在腰间的枪柄上,唯独望向前方十余米外安静等待的萧益民时,他警惕的眼睛里才散发出炽热的光彩,其他时间都是冷冰冰的,非常专注。
庄森的目光从厚重高耸的围墙上方的电网上收回,转向萧益民,低声叹息:“萧,这地方太阴森了,我感到很不舒服,恐怕被囚禁在里面的人处境更糟糕。”
“说错了,里面设施很齐全,很干净,被俘虏的间谍们每天都可以看到一小时的阳光和湛蓝的天空,可以呼吸到全世界最洁净的空气,还可以看书写字下棋,进行两个小时的娱乐活动,晚上十点之前室内每个牢房里的电灯都是明亮的,有自来水,有敞开式的洗手间和洁白的陶瓷便池,除了寂寞之外,就像住进最好的宾馆一样舒服。”萧益民低声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