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傲气凛然-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改革全国各省政府机构设置,正式设立民政长一职,令各省裁减军队,削减军费支出,地方各军不得干涉地方政务。
这三项政策从国家层面来说是好事,但是要看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里——这是国民党机关报《民立报》刊登的专题社论阐述的重点,被中外各界誉为:国民党在新的一年里射向袁世凯政府的第一炮。
袁世凯三项政策颁布后的第二天,以中山先生为首的国民党核心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之后接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山先生发布两项公开决议:
一、切实保障粤汉川铁路的修建,呼吁中央逐年下拨铁路建设专款,铁路沿线各省应踊跃捐资,全力以赴地支持一系列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铁路建设事业;二、联合欧美日六国,在上海成立中西合资银行。
消息传出后,全国热议。
欧美各国领事和驻华机构纷纷发表声明,强调从来没有与孙中山和他领导的国民党展开任何关于投资和联合经营的会谈,也不会忽视中国政局的稳定,冒着影响中国政府威信和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全盘计划的危险,与任何在野党展开合作。
袁世凯在三天之内作出回应,他在总统府举行中外记者会,就国民党的会议决议公开发表谈话,表示大力支持孙中山的意见,对国民党的经济建设能力和规划的美好蓝图大加赞赏,但却不赞成任何政党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损害国家利益和政府威信。
私下里,袁世凯没有一分钱下拨给孙中山的铁路协会和国民党自行成立的粤汉川铁路公司,弄得急匆匆就任粤汉川铁路总办的黄兴在视察途中天天吃开水泡饭,最后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其次,在保路运动中深受伤害至今伤疤未愈的四川民众大加反对,被骗过一次血本无归的四川民众和各界团体,可不管你是孙中山还是袁世凯,开口就索要至今仍旧无踪无影的老本,四川各地报纸上全是愤怒的声讨,要求孙中山和袁世凯两位先把川人的两千五百万补回来再说。
见民怨沸腾,中山先生哪里敢回应?袁世凯更是置之不理,似乎根本就没听到,由此而使“川人治川”的呼声空前高涨。
显然,中山先生的美好蓝图触动了川人伤痕累累的脆弱神经,进而连累到袁世凯大力推行的政策,被四川各界联合拒绝。
袁世凯为了在成都、重庆、叙府等地建立中国银行各分行,连续给四川省政府和大都督胡景伊发去三份电令,责令其强行推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兑换钞票,征收每年不低于一千八百余万的盐税,并上缴中央财政,然后一口气任命三名四川政府大员,其中最重要也是权力最大的民政长一职,给了被尹昌衡赶到北京的原四川副都督张培爵,盐政使一职给了隐居在家的前清四川盐运使杨嘉绅。
这一招不可谓不狠,你们不是嚷嚷川人治川吗?好!现在我任命的四川主政官员就是你们四川人,看看你们怎么办!再加上早已投靠袁世凯的四川都督胡景伊为新政摇旗呐喊,搬出“国家统一确保法统”这把最锋利的宝剑,站在道德的高度俯视众生。
四川各界由此而变得被动了,大喊大叫破口骂娘是行不通的,关键是无论怎么反对,都没有任何法理依据,而且各地自行其是,根本无法达成提请省议会扩大会议公决的前提条件,除非公开反对袁世凯的北京政府,再次宣布四川独立,否则只能忍受中央政府的无尽盘剥。
表面上看,如果袁世凯的三项政策在四川得到执行,损失最大的是各级政府和四川民众,可只要抽丝剥茧细细分析,四川各地大大小小的地主资本家无疑要首当其冲。
没有了刚刚享受半年的盐税分红,四川各地政府为保证各项财政开支,延续农田水利和道路设施的建设与修缮项目,只能将税收压力转移到土地出产、工商业生产和流通领域,温饱尚无保障的劳苦大众是榨不出几个钱的,总不能再恢复万民唾骂的厘金和捐税吧?
真要是走到那一步,基层官员乌纱帽保不住没关系,小命保不住那就亏大了!别的不说,整个四川如今可是枪支泛滥成灾,四川民众经过了苦难深重的保路运动,经历了扬眉吐气的川滇战争,再经过《华西时报》不遗余力大肆宣扬一年多的人权和民权思想的熏陶,脾气普遍都没有以前好了。
于是,元旦到春节前这段时间里,四川各地名流豪绅和各级官员急得上蹿下跳,省议会每次开会都吵得不亦乐乎,多次差点儿上演全武行,无奈大都督胡景伊全力支持中央政府的决定,新任四川民政长张培爵也一改往日高喊“川人治川、保障民权”的革命形象,滔滔不绝、极其雄辩地维护国家权力和中央权威,利用官方喉舌《四川日报》发起一轮又一轮冠冕堂皇的论调,四川本土势力逐渐落于下风,最后到了疲于招架即将崩溃的危险边沿。
在此期间,大都督胡景伊和民政长张培爵也和大批政府官员一样,频频前往北校场边军司令部,拜访深孚民望,同时也是四川最大的军阀头目和工商巨子萧益民,以求获得他的支持。
萧益民由始至终恪守一个军人的道德原则,对所有来访者均热情接待,但也都义正词严地表示:
“作为中央任命的四川边防陆军总司令,四川陆军军官学校首任校长,作为一个将荣誉视为生命的普通军人,我都必须恪守原则,不干预民政事务。”
一九一三年元月二十日,四川边防陆军司令萧益民分别在《字林西报》英文版、《华西时报》头版发表新年致辞和展望,重申其本人和四川边防部队拥护中央政府、服从中央领导的鲜明立场,并在文章最后郑重宣布:“将在二月二十日之前,全部转让本人持有的华西集团公司股份,从此致力于军队建设!”
萧益民的文章引发全国各界一片反响和热烈支持,被同盟会折磨得头昏脑涨的袁世凯极为兴奋,立即召开专门的记者会,大力表彰四川边军司令萧益民的功绩,盛赞萧益民此举为全国军政界做出了表率,是个真正而又纯粹的军人,是个胸怀广阔、高瞻远瞩的优秀将领。
这对迟迟无法打开西南局面的国民党来说,也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国民党旗下的报纸随之纷纷发表评论,盛赞萧益民顾全大局的典范作用,号召全国军政官员都要像萧益民将军一样,为国家安定、民族富强奋斗终生。
元月二十三日,四川省特别会议以三分之二票数,通过了大都督胡景伊和民政长张培爵的特别提案,正式将两万五千官兵的边防陆军纳入四川常备军体制之内,一次性补发边防陆军两年欠饷和在康藏平叛战争、川滇战争中的耗费共一百六十万元,并提前下拨边军本年度粮饷一百二十万元。
一九一三年二月二十日,四川华西集团总经理罗德发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公司原第一大股东萧益民将军完成股份转让,正式辞去董事长职务,华西集团公司改组成功,四川华西集团公司拆分为两部分,原华西集团旗下所有五金机械加工企业整体剥离,组成“四川华西实业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由第一大股东罗德发担任。
原华西集团旗下发电厂、自来水厂、服装厂、建筑工程公司、进出口公司以及设立在上海、南京、汉口、重庆、叙府等地的贸易企业和中转码头仓库,整合为“中国华西商贸集团公司”,公司董事长由第一大股东曾寿五担任,各董事分别为罗德发及英国籍商人庄森、德国籍商人舒梅德三人,总经理为重庆著名工商实业家邓显克。
萧益民股份转让完成,他的妻子易真颖悄然成为中国西南数省最大工业企业“四川华西实业总公司”第一股东,萧益民在股份转让中收回两百四十五万资金,以妻子易真颖独资开办的“四川华丰贸易公司”名义,分别存入德华银行和渣打银行,向德、英、美三国购买特种钢材、机器设备和工业制品。
二月二十五日,四川省总商会在成都召开新年会议,来自四川各地的五百余名工商界代表出席此次规模盛大的会议,会议在“中国华西商贸集团公司”旗下的汉江路成都大饭店举行。
三天的会议结束,与会者一致讨论并通过决议:
正式成立“四川工商业联合会”,选举四川工商界名流、“中国华西商贸集团公司”董事长曾寿五先生担任总会长,重庆著名企业家邓显克先生为常务副会长,年轻的四川工商界新秀罗德发担任秘书长,另有十个地区十二名德高望重的工商界名流,欣然担任理事会干事。
次日,四川各报纷纷报道这一盛况,各界民众看完报纸上列出的“四川工商联”会长、副会长及理事成员名单,惊讶地发现名单中超过半数响当当的人物,均为省议会和地方议会副议长级别的人物,政治敏感者立刻意识到,四川各地的资本利益集团已经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四川官场的政治大博弈即将到来。
四川工商业联合会隆重成立的消息纷纷被全国各地报纸转载,目光锐利的各国在华报纸《字林西报》、《京津泰晤士报》、《大陆报》以及国内的《申报》、《大公报》、《北京晨报》等等相继发表长篇评论,对四川地方资本势力的迅速整合大为惊讶,纷纷猜测很可能是四川本土势力组建政党前的一次重要热身,预言四川此举将会给整个中国政局、以及各省资本势力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
北京大总统府邸里,袁世凯和他的幕僚们同样为此伤透脑筋,谁也没料到四川本土势力如此顽固,如此出人意料地迅速崛起。
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四川工商联的成立,表明四川本土势力已经联合起来,由松散的地方民间社团,变成了一个强大的政治利益团体,看来袁大总统要从四川拿钱困难了。
讨论到最后,身穿一身月白色锦袍的首席谋士杨度站起来,优雅地收起手中的象牙骨扇,走出几步,猛然回头,一字一句地对忧心忡忡的袁世凯说道:
“大帅,萧益民这厮实在高明!属下敢断定,所有的一切均出自他的策划,他巧妙地把全国的目光,引到这个新成立的四川工商业联合会身上,把矛盾引到四川省政府和都督府身上,自己一身轻松地躲在幕后看热闹,既博得天下人的赞扬,又获得整个四川新兴本土势力的支持,还从股份转让中拿到一大笔丰厚的暴利,真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这厮审时度势,伸手轻轻拨动一二,就获得个名利双收的结局,而且还为他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在是高啊!”
梁士诒点头附和:“确实如此!原本我们都以为他身边有一批隐士高人指点,但他的核心幕僚只有邹文翰和包季卿这文武二人,其他皆不足一提,而且这一系列进退自如又环环相扣的高妙计策,绝不是老朽的邹文翰和武略胜于文韬的包季卿两人能想出来的,看来,我们一直都小觑这个年轻人了!”
边上的袁克定大为恼火,这个萧益民近来越来越嚣张,频频见报出尽风头,令同样风华正茂、被誉为天下四大公子的袁大公子很不爽,当下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从沙发上跳起来,几步走到袁世凯面前,大声说道:
“不就是一个端茶壶跑堂的吗?爹,让儿子去一趟成都收拾他,我倒要看看这个小茶壶肚子里有多少货色!”
“啪——”
袁世凯挥手就是一巴掌,把儿子打得差点儿坐到地上,一群谋士连忙上前劝,袁世凯气得指着袁克定大声骂起来:
“你这个败家子,除了吃喝嫖赌,你连给小茶壶倒茶都不配!还敢在老子面前逞能,你大爷的,老子打死你这个不长进的东西……”
众谋士连忙一拥而上,抱住大发雷霆的袁世凯不停地劝。
杨度连忙给袁克定使个眼色,袁克定毫不怯场,恼火地吐出口浓痰,看到老爹虎躯一抖,用力摆脱一群夫子,真的操起了凳子,吓得飞也似冲出大堂,三转两拐瞬间失去踪影。
第124章 一触即发
四川工商界的富豪们随着华西集团公司的分拆、萧益民所持股份的转让和公司重组,不由得全都松了口大气,对萧益民又是钦佩又是忌惮。
钦佩是因为眼光高远的萧益民利用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向大家讲明了什么是整体市场,为何要坚持公平公正、利益均沾的原则,使得大家眼界大开,不得不反思之前的错误。
令所有人肃然起敬的是,萧益民不但会说,而且更会做,他主动退出军装鞋帽、军需粮油、五金配件等多个生产领域,慷慨地让出大部分市场和利益,并通过详实的统计数字,对十年来四川土特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和销量变化进行总结,对未来市场进行合理的预测,使大家看到了在本地产品出口业务中犯下的严重错误,为大家指明“联合起来形成行业垄断、最终夺回出口产品定价权”的努力方向,迅速让全川工商界形成共识,进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忌惮的是,这家伙太能赚钱了,不管什么东西,到他手上都能赚钱,就拿当初谁也不看好的城西常平仓改造来说,破破烂烂的常平仓让他全部推倒,修起了水泥道路和排水暗渠,竖起电线杆子拉来电线,再铺设自来水管,最后把大片土地划成一千六百块宅基地,建起几座样板楼,报纸一登购者如云,平均伍佰元一块的宅基地最后被疯狂抢购,重庆和川南的十几个富豪一买就是十几二十块地基,转眼就建大洋楼和花园,短短两个月,这家伙就净赚二十八万元,令人眼红不已。
萧益民更顾全大局,做人极为厚道和慷慨,在说出“企业太大对全局发展没有任何好处”的惊人话语之后,紧接着向所有人转让他名下生机勃勃的各家工厂,除了为军队武器供应的高技术高投入的、一般人没资格干的武器生产厂之外,连发电厂和自来水厂他都转给了实力强大的曾寿五和邓显克两大富商,从而将成渝两地工商界紧紧联合在一起,大家互通有无,共享商机,忽然发现原来世界是那么大,赚钱的机会是那么多,无不为之前的狭隘深感汗颜。
进入三月中旬,一件大事让所有人看到了萧益民高尚的人品。
随着边军第一师驻扎的凤凰山大营修缮和扩建工程竣工,位于凤凰山西麓的四川兵工厂也相继落成,在中德两国技术人员和一千三百工人的日夜努力下,拥有一座火力发电厂、两座新式电冶炉、一个热轧车间和五个枪炮生产车间的现代化兵工厂,如期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即将进入全面投产。
喜讯传出,就有议员或明或暗地提出,应该将兵工厂提前收归政府所有。
这种论调的最大的原因是,通过去年下半所有军民和各级政府的努力,税务征收成绩远比预料中好得多,既然省政府有钱了,就不需要再把本就属于公有的兵工厂交给民营企业管理,哪怕多支付一些钱提前赎回,也是值得的。
军政高层和各大商家都知道,这些议员背后是大都督胡景伊和民政长张培爵在策动,所以普遍为萧益民抱不平,可萧益民非常坦荡厚道,主动去求见大都督和民政长,三人闭门商量半天,出来时都是脸带笑容的。
三月十八日上午,大都督胡景伊和民政长张培爵召开临时会议,盛情邀请边军司令萧益民、四川华西实业总公司董事长罗德发列席,由民政长向与会的百余名正副部长和议员们宣布:
“在萧益民将军的帮助下,省府与四川华西实业总公司经过协商一致同意,将四川兵工厂的所有产权和经营权,提前交回省政府,四川省政府一次性支付给华西实业总公司所欠货款、厂房建设代垫款、工人培训费用共计两百五十万元。”
消息公布,全场出现短时间寂静,紧接着与会者全体起立,向列席会议的萧益民和罗德发热烈鼓掌。
大家都知道全省军民一片瞩目的兵工厂建设情况,报纸几乎每天都刊登建设进度和感人事迹,对新的兵工厂满怀希望,如今省府能够提前五年时间,仅以两百五十万元赎回,实在是赚了大便宜。
大都督胡景伊站起来,示意大家安静,激动地告诉大家:
“这笔钱包括所有厂房和工人住宅区建设在内,在萧将军的建议下,华西实业总公司连利息都没问政府没要,如此高风亮节,令人钦佩不已!本督建议,并提请议会讨论,除大力褒扬华西实业总公司董事长罗德发先生的高义之外,是否设立一项经济建设方面的荣誉勋章?”
会场里再次响起热烈掌声,全体官员举手赞成大都督的建议。
完成任务的萧益民谢绝众人的挽留,与一群熟悉的老朋友告别之后匆匆离去,把光彩留给即将举行签约仪式的四弟和都督等人。
这件事看起来萧益民和罗德发吃亏了,实际上这笔昧心钱一直是萧益民和罗德发心中的一个大疙瘩,没有钱之前觉得赚了,心安理得没有压力,如今家大业大不愁花钱之后,这件事就成了挥之不去的隐痛和愧疚,所以才会做得这么干脆漂亮。
获得的二百五十万元,萧益民和罗德发也不会留着,他们已经做好了预算,其中一百五十万元用于购买德国的步枪生产线和机枪生产设备,加强自身兵工厂的实力,剩下的一百万元全部投入到成雅公路的建设中,目前成雅公路获得沿途各地民众的大力支持,各家各户自己带饭义务修路,工程进展很快,唯一困难的就是三座大桥的建设,这笔钱将成为大桥建设的有力保证。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萧益民和以前那样,天没亮起来站桩打拳,完了前往司令部处理公务,下午前往军校履行校长的职责,晚上只要有时间,他就频频巡视军校每一个教室,轮番接见学员,唠唠家常询问学习训练情况,然后好好鼓励一番。
萧校长的信任与器重,鞭策与鼓励,时常让获得接见的学员感动不已,师生关系日益融洽。
三月二十日傍晚,特训回来的狙击大队汇报喜讯:
经过四十多天的训练与总结,研究所改装的十发弹匣式毛瑟狙击步枪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深受官兵喜爱,加装ZF09型四倍瞄准镜的狙击步枪,在五百米固定靶实弹射击中的命中率,已由最初的百分之六十二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七,其中十九名特级射手在五次测试中,均获得满分的成绩。
当日晚上,兴奋的萧益民再次来到研究所,吩咐总负责人马克斯从军火库现存的两万七千支新步枪中,挑选出所有能够满足狙击步枪技术要求的枪支,然后改制为十发弹匣式狙击步枪,哪怕一时没买回合适的瞄准镜装配,这项工作也要优先进行,宁愿改制好后再次放进军火库,也不能等到瞄准镜购回才动手改制。
马克斯敏感地问道:“要打仗了?”
萧益民点点头:
“快了,参谋部估计,最迟不超过六月份,南方国民党的武装力量必将发起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因为他们党内第三号人物宋教仁先生,今天在上海遇刺……我们得到的情报是,子弹从宋教仁先生的背部射入,估计是打伤了肝脏,引发大出血,根据出血量判断,哪怕送到医院也没办法救治了。”
“太可怕了……萧,这是一种很坏的行为,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暗杀报复,中国的政治环境实在太糟糕了!”
马克斯震惊不已,边上七八名加班的技术人员都被吸引过来。
萧益民同意马克斯的意见:“是的,我也担心从此以后,这种卑鄙的暗杀会成为习惯,好在我们四川相对安定一些。大家放心,我们现在的军官住宅区和专家住宅区连在一起,一直拥有严密的保安措施,就连扫地的清洁工都是我们的保卫人员,学校也一样,整个西北城区都在军队和便衣警察的重重保护之内,大家完全可以放心,而且我本人也没用什么仇敌。”
众人心情轻松很多,各自回到工作岗位上。
马克斯和两名弹药专家开始向萧益民汇报迫击炮弹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81MM迫击炮弹取得的一系列令人满意的实验数据,表示最多半年就能完成定型。
萧益民笑着说不着急,建议把MG08重机枪重量减轻的改造工作暂时停止,然后拿出一张采购清单交马克斯审核。
马克斯看完清单,兴奋不已:“萧,打算让谁接下这个光荣的任务?”
“就你吧,你和弗林斯五人这么多年都没回过德国,借这次机会回去看望一下父母和亲朋好友,到了德国还需要前往和我们签署共同合作协议的几个厂,看看他们的研究进度,另外,再帮我把七个年轻人带到法兰克福去进修,这七个人的德语会话和读写能力,已经达到他们的德国老师的要求,让他们去读医学院吧,我们军队最缺的就是医生。”萧益民笑道。
马克斯立刻答应下来,新来不久的枪械设计师鲍尔斯上来笑问:“萧,我能不能也回德国一趟?”
萧益民有些意外,但还是大方地允许了:“当然可以,最好回来之后,我能向你的新婚妻子问好。”
众人哈哈一笑,鲍尔斯很高兴:
“萧,我决定送给你两件礼物,一件是你在计划书上列出的钢盔生产模具,剩下一件是,我打算把我的叔叔请到这里为你工作。”
“你叔叔?”萧益民来了兴趣。
马克斯笑着解释道:“他叔叔老鲍尔斯是个很有名气的模具设计专家,同时对自动武器也非常精通,可惜的是,老鲍尔斯的工厂太小,在与各大公司的竞争中快要破产了,目前德军参谋部正在试验的四种钢盔,都来自老鲍尔斯的设计雏形,可钢盔这种产品没有专利技术,所以也就比不上大企业的雄厚资本和研发实力。”
萧益民大为高兴:
“鲍尔斯,非常欢迎你的叔叔来中国工作,我现在就可以委托你告诉你的叔叔,只要他的设备还能使用,我愿意连同他的设备一起购买下来,此外,我可以全权委托你和马克斯,利用这次机会,从德国采购一批至少能够生产十万个钢盔的薄钢板,如果遇到合适的冲压机床,也可以购买几台,我在德华银行拥有最高的信用等级和资金保障,你们尽管按照需要购买即可,哪怕略微超出我清单上的预算,也是值得的。”
“谢谢你,萧,谢谢你对我们的信任!”
马克斯和鲍尔斯先后上前握手,表示对萧益民的感谢。
萧益民接着说道:“鲍尔斯,回去之前,请把生产计划调整一下,增加新型军用手枪的生产,正在改进的那一百挺MG08重机枪要加快进行,实在不行就停止改造,争取半个月内交给司令部军械处。”
马克斯神色凝重:“四川也要打仗?”
“很有可能,所以我需要准备好,尽量控制战争的范围和烈度,一旦打起来,力争在半个月内结束,然后有计划分期分批地销售边防军手里的旧枪炮,换装更好更先进的新武器。”萧益民低声回答。
马克斯重重点头:“请放心,半个月之内我们一定完成。”
第125章 战火连天
三月二十二日,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愤怒的国民党发动舆论声讨袁世凯,同时加紧武装力量的整合,首次喊出了“二次革命”的口号,不到一个月时间,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接连发生武装暴动。
可是谁都没想到,规模最大、最为激烈的武装暴动,竟然发生在贫瘠偏僻的贵州省。
原贵州新军团长鲁平山纠集三千旧部,举起“推翻暴政、还我家园”的大旗,于四月二十五日凌晨率部突袭遵义,投靠滇军将领唐继尧的黔军旅长刘显潜所部三团官兵,突然反正,联合向城中投靠滇军的刘显潜发起猛烈攻击。
三十分钟不到,刘显潜率领卫队冒死突围,鲁平山率部追击百余里,一路屠杀四百余逃兵才作罢,魂飞魄散的刘显潜逃到贵阳时,身边只剩三十余人。
此战过后,鲁平山缴获长短枪两千三百余支、法国火炮四门,占领遵义城中的军用物资仓库,获得大量弹药及粮食物资补给。
在滇军统治下忍气吞声的贵州官兵开始转变,一批批黔军官兵带着武器弹药、络绎聚集到鲁平山旗下,加上遵义投诚的一个团又四个连,鲁平山部迅速增至八千人马,并且一举占领遵义周边各县,兵锋直指贵阳唐继尧部。
已经获得袁世凯任命为贵州都督的唐继尧,很快等来云南曲靖的一个旅援军,共同制定出大规模的平叛计划,休息一日立即发兵遵义。
就在唐继尧主力各部开赴遵义的次日夜里,兵力空虚的贵阳城突然发生大规模武装暴动,数以千计的反抗者向各大军营和物资仓库投掷手榴弹和火油瓶,用手枪、长矛和砍刀袭击巡逻滇军,其中一队两百五十余人的人马成功打下城北物资仓库,将镇守仓库的一百三十余名滇军官兵尽数斩首,纵火烧毁城北物资仓库,引发一连串的爆炸和大火,就连唐继尧的都督府大门和前院,也都落下了二十几颗威力巨大的手榴弹,七名卫兵被当场炸死,十余人受伤。
等滇军各部驻军反应过来,暴乱者已经尽数撤离,将一座四处燃烧的混乱城市留给滇军。
天亮后损失陆续报到唐继尧处,唐继尧气得差点儿吐血,短短两个小时的暴乱,滇军官兵伤亡人数高达八百余人,其中大半在沉睡中被手榴弹和火油瓶炸死炸伤,两座军需仓库仍在熊熊燃烧,储存的大量弹药和粮食化为灰烬。
一枚未爆炸的手榴弹被取下引信,送到唐继尧面前,三十六瓣网格状铸铁弹体上没有一个文字及符号,但唐继尧坚信手榴弹来自四川边军,正是这种威力巨大的手榴弹,在川滇战争中炸得滇军各部闻风丧胆溃不成军的。
如此一来问题大了!
唐继尧立刻下令停止对遵义方面的进攻,前方各部原地待命,随后立即将此情况电告昆明总部。
没等滇军总部回电,鲁平山部就以六千人马的优势兵力,对停留在遵义以南五十余公里乌江镇的滇军先遣团发起猛烈进攻,激烈的战斗进行三个半小时,最终以滇军第八旅的快速增援而结束。
滇军第八旅赶到战场,鲁平山部已经扔下四百余具尸体向北撤离,猝不及防之下遭受重击的滇军先遣团损失惨重,一千八百官兵死伤过半,上百匹战马和一批武器被鲁平山部生生抢走,其中两位营长被残忍地砍下脑袋挂在树上。
滇军遭此当头一棒,立即撤回贵阳,再也不敢主动出击。
消息传到云南,军民一片哗然,所以的报纸将矛头指向四川,指向萧益民的边军,两省之间本就存在的巨大矛盾骤然升级。
四川各界立刻发起强大的舆论反击,讽刺云南政府和滇军贪得无厌,咎由自取,历数滇军两年来侵略川黔两省的暴行,最后两省文人越吵越激烈,四川文人干脆赤膊上阵,直接呼吁全省军民支持贵州人民驱逐强暴的正义战争。
五月一日,四川边防陆军总司令萧益民在成都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郑重声明四川边防陆军与贵州发生的武装冲突毫无关系,严厉警告云南省政府和滇军司令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