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末代爱情-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松开手看看小莫,目光是绝望而羞惭的,明明想说什么,结果只是一味地唉声叹气。
泻掉就好了,小莫点一支烟对夫妻俩说,治这病都要泻的,泻掉就好了,那块尖的石头已经排出来了。可是我怕他的身子撑不住。诗凤说,莫医生你有办法替他止泻吗?止泻?小莫想了想说,先不止泻,你把药停了,也许他就不会再拉肚子了。小莫那天在诗凤家里呆了整整一个上午,奇怪的是诗凤男人的泻肚渐渐平息了,男人倚在床头用语言和目光感谢小莫,还吩咐诗凤炒菜留下小莫吃午饭。小莫也没有推辞,留下来吃了顿简单但又美味的午饭。诗凤拿了半瓶粮食白酒出来,小莫平时不怎么喝酒,那天却想喝,而且喝得极快,诗凤的男人就在床上为小莫的酒量叫好。酒意上来后小莫心里残存的那点惶恐也就无影无踪了,他对诗凤夫妇夸口说,以后得了什么怪病尽管找我,保证人到病除。然后他随手抓起诗凤家里的一只旧口琴,用娴熟的技巧对着诗凤吹奏了一首温柔动听的情歌。香椿树街的人们起初并不知道小莫替父出诊的故事,一件荒唐的事情由于偶然的因素完成得天衣无缝,这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小莫作为香椿树街著名的浪荡青年,也很快地把自己的这场危险的游戏遗忘了,而且他确信他父亲对此一无察觉。小莫仍然热衷于下棋、游泳、闲逛,往女孩子堆里钻,到处插科打诨。小莫的生活仍然是属于小莫的生活。后来的事情是从秋季的一天开始的,小莫有一天从朋友家聚会回来路过布市街诗凤家的门口,看见门口晾衣杆上晾着那件熟悉的桃红色衬衫,小莫突然就想进去看看。下了车从一条木板隔成的的夹弄往里走,恰恰看见诗凤坐在门槛上剥毛豆。诗凤一眼认出了小莫,又高兴又慌张,差点踢翻了装毛豆仁的碗。小莫倒是很坦然,寒暄了几句就坐下来帮诗凤剥毛豆。他还没下班?小莫问。
没有,他六点钟才下班。诗凤说。
他现在没事了吧?什么?我是问他那回的病,现在不疼了?
早不疼了。诗凤有点羞赧地扭过身子去拨弄篮子里的毛豆,过了一会儿她又说,够倒霉的,他现在的身体就不如以前了。是不是又添了别的毛病?
其实那也不算什么病的,诗凤欲言又止,脸上倏地染了一层酡红色,眼睛只盯着地上的黄黄绿绿的毛豆壳。不说那些了,诗凤岔开话题说,莫医生你等会在这吃饭吧。小病不治养大病,我知道他是什么病了。小莫观察着诗凤的表情,嘴角上浮出一丝暧昧的笑意,那病其实是最好治的了,就看你愿不愿意治好,我有现成的药方。诗凤的眼睛仍然盯着地上的毛豆壳,身子则慢慢地从小莫边上移开。就剥这些吧,诗凤抓过装毛豆的碗走到煤炉边,喉咙里突然响起了一声模糊的哽咽,我真够倒霉的。她把一碗毛豆往锅里一倒,又哽咽了一声,我为什么这么倒霉?有时候想想这日子过得没劲透了。
喂,你没打开炉门,怎么炒菜?小莫原地坐着,冷不防提醒了一句。诗凤就蹲下来把煤炉的风门打开了。
喂,锅里还没放油呢,小莫又说。
诗凤站起来到桌上去拿油瓶,发现油瓶是空的。倒霉,倒霉透了。诗凤一边嘀咕一边烦躁地晃着那只油瓶。我去帮你打油吧。你告诉我哪家粮油店最近。小莫站起来说。诗凤拿着那只油瓶没有松手,诗凤第一次抬起头直视着小莫,眼睛里已经一半是泪一半是火了,她的一只手很灵巧地背过去撞上了房门。诗凤的一句话出乎小莫的意料之外,小莫后来对别人说他当时其实并没有思想准备。
诗凤说,他六点钟回家。
小莫与布市街的诗凤相好的消息很快在香椿树街传开了,因为收购站有个女店员在护城河边亲眼看见了他们从树丛里钻出来。每当小莫从收购站进进出出的时候,女店员们都津津有味地盯住他看,说,小莫,又去钻树丛了?小莫就挥挥手说,钻,不钻白不钻,有得钻为什么不钻?那是秋风渐凉遍地落叶的季节,香椿树街的小莫沉溺在一场意外的爱情游戏中,每天行踪不定,人们在街上不再容易发现他无聊的空虚的背影。德高望重的莫医生被蒙在鼓里,他猜测儿子是在恋爱,但他确实不知道儿子恋爱的对象是布市街的有夫之妇诗凤。正如收购站的女店员们所预料的,小莫会惹祸的,她们坐在店堂里可以看到一出好戏。她们后来果然就看到了好戏。有一天三个粗壮的脸色铁青的男人闯进收购站,说要找姓莫的医生。女店员们就用手指后面的院子,男人三步两步跳过满地的破烂,嘴里先就骂起脏话,有个男人顺手操起了地上的一根拖把棍。女店员们发现来者不善,赶到后面一看,已经打起来了。令人瞠目的是三个男人袭击的目标是莫医生,莫医生老夫妻俩和来人扭在一起。莫师母尖声叫喊着,莫医生却脸色煞白,捂着额角上的一个血口说不出话来。女店员们拥上去拉架,一边喊小莫,东屋里没有动静,小莫肯定是出门了。女店员们突然想到来者肯定是打错人了,打的应该是儿子而不是父亲,于是就一齐喊起来,别打了,打错了,你们打错人了。
幸而三个男人很快罢手了,很明显他们也意识到莫医生不像他们要找的莫医生,操拖把棍的人很扫兴地扔了手里的家伙,拍了拍手说,我说有点怪呢,诗凤怎么会跟个老头?又满腹狐疑地问莫医生,你不是莫医生,那么谁是那个流氓莫医生?愤怒的莫医生拒绝回答他这个问题,也许他意识到自己是在替儿子受过。莫医生试图用云南白药敷在额角的伤口上,但这次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他双手颤索,无法完成他素日熟练的动作。莫医生一气就把药瓶狠狠地砸在地上,他对三个男人喊,滚出去,快给我滚出去。
整个下午莫医生躺在他的红木床上,低声咒骂着儿子小莫,莫师母陪着他落泪。老夫妻俩都侧耳倾听着小莫归家的脚步声,一直到半夜。半夜里外面有了响动,莫医生对着窗外喊,滚出去,快给我滚出去,可是外面原来是邻居家的一只猫。小莫一夜未归。小莫第二天浑身湿漉漉地闪进了收购站的后院,几个女店员发现他的衣服是湿的,就跟进来隔着窗子窥视他。小莫啪地关上了窗子,在窗后说,偷看什么?我在换短裤呢。莫师母看见儿子平安回家,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但她不知道儿子为什么浑身湿透了回家,莫师母一边敲门一边问,你怎么搞的,是掉河里了吗?
不是掉河里了,是往河里跳了。小莫说。好好的为什么往河里跳?
她非要让我跳,我就跳了,她不知道我会游水。小莫说。莫师母大吃一惊,声音就发颤了。
她人呢?她怎么样了?
不知道,我在河里摸了半天,摸到她的一绺头发,可惜又滑脱了,后来就摸不着了。
闹出人命啦。莫师母眼前冒出无数金星,一下子就瘫坐在地上了。收购站的后院里乱成一锅粥,幸亏几个女店员帮忙,小莫得以把精神崩溃的父母安顿在红木床上,替他们抹上安神醒脑的麝香膏。正在忙乱的时候,偏偏有个女的来找莫医生配药,小莫就粗暴地朝女病人吼起来,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来配药?我给你配上二两砒霜。
莫医生的中风症就是从这天开始的,多年来一直受人尊敬的一代名医躺在红木床上,眼睛瞪大了怒视着儿子小莫,却只能保持沉默。小莫这时候如梦初醒,他捡起地上的一堆湿衣服,眼前闪过殉情的诗凤在护城河里漂浮的画面,小莫突然问旁边的几个女店员,你们说我会被判刑吗?不会的,又不是你杀的她,是她自己要死的,这种事情男女双方都有责任。一个女店员好言安慰着小莫。谁说不会?另一个女店员却捂着嘴边笑边恫吓小莫,她说,不是无期徒刑就是死刑,反正你小莫已经玩到头了。从布市街拖来的尸车缓缓地经过了香椿树街,人们都离开饭桌跑到街上观望尸车和那群披麻戴孝的人。许多人都是第一次看见那个名叫诗凤的女人,死者的脸部随板车的行驶节奏左右摇晃着,浮肿、苍白,但依然不失美丽。诗凤的名字已经在香椿树街上流传数日,现在终于以溺死者的姿态在人们的视线里暴露无遗。尸车停在收购站门口,诗凤的男人还有亲友们执意要将死者停尸在莫家,作为对肇事者小莫罪行的揭露。从古老的风俗传统来说这是一种最有效最彻底的手段,莫家人对此无力拒绝。小莫已经悄悄到外地亲戚家避风,而莫医生夫妇则终日躺在红木床上期待命运对他们一家作出裁决,生死两可,老夫妇已经心如死灰。死者诗凤就这样在莫家停尸了三日。收购站的女店员们和顾客对空气中更加难闻的气味怨声载道。当然这是香椿树街人作出的一种反应。另一种反应是许多居民捂着鼻子疾步穿过收购站,伸长脖子朝死者诗凤看一会,然后又捂着鼻子离开了。除了死者诗凤,人们还可以看见诗凤的忠厚而可怜的男人,他在向围观者细述小莫作为骗子害死诗凤的全部经过,我们以为他真是莫医生,谁知道他是骗子,诗凤的男人絮絮叨叨地说。谁知道他是个恶棍,谁知道他是个流氓?那是秋风渐凉遍地落叶的季节,香椿树街的所有话题几乎都贴着小莫展开,人们不得不从小莫的童年时代开始回忆,回忆里几乎全是顽劣和荒唐,小莫从小到大竟没有做过一件值得赞誉的事,如此看来小莫最后惹出人命案子也不足为怪了,小莫假如要吃官司也是活该。可惜的是死者诗凤,一时的糊涂牺牲了自己年轻美丽的生命。收购站的一个热衷于巫术的女店员回忆初见诗凤的情景说,她一进来我就猜到这个女人会大祸临头,我看见她的身后拖拽了一条红光。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死无葬身之地
乡村
房子远看是灰色的,屋顶上盖满红泥瓦,耸立着一只枪筒状的烟囱。假如现在是早晨六七点钟,烟囱里升起了焦糊而又好闻的干草气味,凝聚成一股灰色烟云,那就是炊烟。这时候围绕房子的竹篱笆变得活泼起来,扁豆繁茂的藤叶抖落一滴两滴秋天的露珠,突然伏在竹篱笆上开了一朵紫色穗状的小花。邻居的小花狗先于乡邮员到来,它轻捷地掸开篱笆门,在院落里转悠了一圈,然后睡在一片马齿苋草叶上晒太阳。然后秋天的太阳在小花狗一明一暗的瞳仁里跳出来了,一下就跳到灰房子红泥瓦的上空。
秋天的太阳降临你的家,降临那排竹篱笆。有一个年轻男人推开两扇木格窗子,他站在光线黯淡的窗后漱口,笨拙地端着一只粗瓷碗。他漱口的时候喜欢咧开嘴,发出清凉的嘶嘶声,黑黑白白的牙齿一闪,他漱口的时候看上去就像在对小花狗笑。
那个男人很像我。作家
我写这篇小说的第一节是在深夜。我在湖南路10号的六层楼上谛听这个城市的夜声。三路公共汽车在环行线上昼夜行驶鸣声开道,它总是经过湖南路经过我的窗下。自入冬以来每夜都有人骑着自行车,唱着流行歌曲经过湖南路经过我的窗下。有一天我注意到了那辆唱歌的自行车,我看见三个穿红球衣的瘦小子挤在一辆自行车上,一路骑一路唱朝玄武湖方向去。你不知道现在我多么厌倦写作。
我的宿舍至多十平方米,靠窗放着破旧的散发着霉木味的写字桌,写字桌右下角就是我用于睡眠的气垫床。我的帽子围巾手套稿纸钢笔面包镇江酱菜都堆积在桌上床上。北墙上挂着一把廉价的吉他,那把吉他音色沉闷,我睡着了就在那把吉他的葫芦形阴影下做梦,梦见我十八岁天真无邪的好时光,在圆形音乐台上弹唱约翰·丹佛的乡村歌曲。我想到了这个季节吉他对我已经不重要了,我现在每天的思绪缠绕在湖南路7号大院的红色水塔上,我推开窗户就看到了那座红色水塔,它被圈在围墙内,古堡式的塔顶与我的视线基本平行。有一条铁梯索从塔顶垂下,在北风中撞击水塔冰凉的砖壁。半夜里我经常被一种琅琅动听的音乐声惊醒,它来自红色水塔,来自我的灵魂隐秘的地方。
你不知道我的想法有多奇怪。我想把自己拴在一根细线上,从水塔顶端吊到半空中,我被冬天的大风荡起来悠起来就像一棵棕色的松果。我头发纷飞面目红润悬在红色水塔上,俯视狭窄的种满梧桐的湖南路。我看见讨厌的三路汽车从下面经过,三路汽车是城市里最大的放屁虫,满身污垢地招摇过市。我的好朋友走出我的宿舍,在冬夜里都挤上三路汽车回家去了。谁也看不见我。
我就是想制作一个人吊在半空中的模型,陈列在宿舍空白的南墙上面,组成与那把吉他参照的空间。你不知道我写这篇小说的想法有多奇怪。故事
吊死在水塔里的是个男人。
他有一杆全自动步枪,在水塔顶部的水箱里藏了很多年。那杆枪涂过厚厚的凡士林油,枪管扳机处都用油布包了三层。多少年后那杆枪重见天日,枪管的烤蓝仍然锃亮锃亮的。他是在一个雨天爬上水塔的铁梯索的,他穿着一件土黄色的风雨衣,帽子遮至眉毛。有人看见他上水塔了,他动作灵活敏捷,比猿猴还要灵活敏捷。有人说水塔抽不上水了,他肯定是修水塔的工人。那天雨下得白茫茫一片,水塔里汹涌着清脆响亮的回流声。除此之外你什么也听不见。那个人把枪架在水塔顶部,不断地调整枪口的方向,他的冰凉疲惫的脸贴在枪托上休息了很长时间。他知道水塔外面在下雨,准星上的红十字线像鸟翅掠过雨中的街道和行人。那天雨下得白茫茫一片,城市的面目混沌难辨,他发现枪口失去了目标。“你们都逃到哪里去了?”
那个人抱着他的枪呜咽着,他闭上眼睛数了八秒钟,然后勾起细长的手指扣响了扳机。他听见水塔深处发出沉沉的轰鸣,外面依然是哗哗的雨声下水道分洪声和路人雨靴踩水的声音。一朵红花从水塔上空缓缓落下去了。那就是他对死亡的臆想。“你们都逃到哪里去了?”
枪从手中掉落下来了,子弹飞向虚空。这就是故事。那个人没有再看一眼他的枪。他脱下潮湿的雨衣,系在水塔顶端一根锈烂的铁管上,两条衣袖挽成死结垂下来,那个人就穿着一件白衬衫吊死在水塔里。
吊死在水塔里的男人是个神秘来客,我不认识他。这就是故事。
乡村
走出这座灰房子就可以望见西北方向落凤岗的重重山影。落凤岗在玉米地的尽头,那是永远向阳的山坡,植满了松树、柏树、乌柏树和皂角树,春天山坡上开放星星点点的迎春花。现在是秋天了,你远远望去落凤岗衰草残枝,雾气像潮水一样顺坡漫下,但是秋天山坡下结满了成熟的玉米,玉米的金黄色波浪又一次顺坡而上,点缀先祖之地落凤岗。你可以把这里说成你的故乡。
乡间的老人包着麻布头巾晒谷粒。一共有八个,或者九个,他们都面朝着西北方向耙着谷粒。落凤岗上飞起来一群鸟,吱吱喳喳叫破天空。他们都看见落凤岗上惊飞了一群鸟。你可以想像老人们惶惑的谈话。
“谁在那里呢?”“一群人,一大群人。”
“他们在那里干什么?”
“他们朝这里过来了。”
那一大群人朝村子过来了。他们下了落凤岗穿行在茂密的玉米地里,他们走过两只山羊和一群芦花鸡身边,还发现一只聪明的小花狗总是在他们前面奔跑,一边吠叫一边回头朝他们张望。路边的玉米棵子被拂乱了,沉甸甸的老玉米打在那一大群人的脸上,留下穗状擦痕。
那一大群人站在晒场上环视老人的村庄,闻见了湿润清香的乡村生活气息。他们听见有个人在一间灰房子里吆喝孩子,不准出去,不准出去,坏蛋带枪来抓人了。这是沉默寡言的村子,老人们淡漠地晒谷子,脸上是亘古不变的太阳颜色。你无法想像他们内心的愤怒。“你们来干什么?”老人们问。
“我们来修机场。”那一大群人摹仿了飞机的声音。我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我扛着一架水平仪挤在一群人中间。那年我正当十八岁青春年少的好时光。我的宽大的蓝色工装口袋里插着一枝七叶草,眼睛里闪烁着玻璃饰片的光。
故事
“妈妈,你看见水塔上挂着一件白衬衣吗?”独腿少年坐在水塔下面的台阶上,青草环绕这里蓬勃生长,青草没及独腿少年的腰际。这是多年以后的春天,城市上空滞留了一块椭圆形云朵,微微泛红,它在这个城市上空滞留了多年,你们谁也没有发现。
“妈妈,谁在水塔上挂了一件白衬衣呢?”没有回应。红色水塔巍然耸立。时间迅速地绕塔壁运行一万圈。独腿少年记得他是和妈妈一起来的,妈妈带着一只藤编草篮,篮底铺着她买来的半斤鲜草莓。独腿少年看见那只草篮放在台阶尽头,但是妈妈消失了。妈妈消失多少年了你怎么不知道?他向草篮爬过去。他听见一条腿在石阶上柔软地碰撞,另一条腿像风中铃铛歌唱。草篮放在水塔的拱形门洞下面,爬过去你就知道草莓已经腐烂成一股紫红色的汁液,流进水塔里面去了。这就是故事。“妈妈,你还在这里吗?”
独腿少年进入了水塔深处。他看见一束静止的白光来自水塔穹顶,照亮了妈妈。妈妈仍然穿着从前的花裙子,身上散发着鲜草莓的酸甜味。妈妈已经吊死在水塔里面。吊死在水塔里的是个中年妇女。
那个独腿少年的母亲,她发现了水塔上空那块椭圆形的云朵,选择死亡也就守住了一个秘密。你说是不是呢?
作家
我写完前面一节时心情郁闷。我下了楼走到深夜的湖南路上,搭乘三路环行车去瑞金北村朋友D家。我从来不在深夜敲朋友的家门,但是这天深夜我别无选择。在车窗边我又看见了那辆唱歌的自行车,三个穿红球衣的野小子像三只夜鸟栖在一辆自行车上,从十字路口一闪而过。我总是记不住他们的歌词。我还要告诉你们的是小说写到这里时冬天已经过去。环行汽车经过鸡鸣寺时我看见路边的樱花已经开放,那些柔软的枝条上覆盖着稀薄的红雾。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朋友D家的窗口亮着灯,我敲敲门就又见到了严肃而沉静的诗人D。屋子里洒满橙黄色灯光,D的妻子A站在一圈弧形灯笼里跳舞,我们见面时各自的表情都一样安宁。我可能是第九十次来到诗人D家,也可能是第九百次。从D家的窗口一样看得见湖南路上的红色水塔,但是眺望者的视线发生了变化,距离远了,方向是由西向东。诗人的妻子A在窗台上养了一瓶花,所以你眺望红色水塔时视线还需越过那瓶花。当穿着红黄蓝三色睡袍的A舞至窗边时,你的视线还需越过美丽的舞蹈者的身体。
“我在写那座水塔,写不下去了。”
“水塔是静物,如果写诗,应该从观察开始到呈现结束,抛弃象征手法吧。”“我抛弃了象征才发现写不下去的。”
“写不下去是创作永恒的障碍,就像河流遇到礁石那样自然。”“问题在于我的奇怪的欲望,我老是想把自己拴在一根绳子吊到水塔上去。你说这种写作状态有多奇怪?”“你介入了静物所以你写不下去。”
“我要是无法悬在水塔上就永远也把握不了水塔本身。”这天深夜我与诗人D的谈话就是这些。河流遇到礁石后一是改变流向,二是发生回流,你暂时不知道第三种情况。后来我一直在凝视诗人妻子的舞蹈。她的舞姿活泼灵动,三色裙裾自然飘逸,我非常喜欢A的舞蹈。我非常喜欢当时的画面:一个美丽的女人在红色水塔下面舞蹈,我想这是一种以动态关照静物的观察。发现了这种观察方法意味着我找到了爬上水塔的一根绳子。也许还有另外一根绳子。你不知道我写这篇小说有多么艰难。调查
这个城市现有水塔六百零七座,主要分布于城西工业区和市内老区。最早的水塔建成于一九三六年,系日本人动用中国民工三百人兴建化工厂的同时建成的。容积最大的水塔是自来水厂的巨型蓄水塔,充满时可贮水一千吨。水塔一般采用两种结构框架,桶状密封型或者支架型。前者呈现建筑意义上的美观庞大,后者简陋但趋向实用。自一九三六年自然塌毁的水塔有十一座,人为摧毁的水塔有八座。其中人为摧毁水塔事件多发生在近十年,毁塔者一般使用炸药雷管,毁塔原因千奇百怪,除一名精神病患者,其余五人均为健康正常男性。有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在一夜间连续毁坏了水塔三座。据说他们患有先天性的城市综合症,毁塔后相继自杀,这是一个谜。
预计这个城市的水塔到下个世纪超过一千座,而新水塔的外观和内部结构目前也是个谜。乡村
百岁老人死于乡村的夕暮时分。
百岁老人先是坐在灰房子的屋檐下面,坐在一只楠竹小板凳上,他的胡须银白而柔软,垂到膝盖上。那么古老的胡须是我从未见过的。百岁老人其实已经一百零一岁了,他喜欢坐在屋檐下凝望他哺养的一群奶牛。奶牛在夕暮时分总是恬静渴睡的,它们的思想沿着草地低低地飞翔,一点也不妨碍百岁老人。百岁老人喜欢坐着,看村庄的上空一点点黯淡下去,直至彩云飞走,夜色笼罩他的一百零一岁的村庄。百岁老人的死因与落凤岗上惊鸟有关。他是第一个看见那群鸟仓皇飞走的。落凤岗的土坡上有一些人影斑驳陆离,发射出碎破璃的光芒。百岁老人的眼睛被刺疼了。他抬起手掌遮至眉骨处眺望落凤岗,高声喊他的子孙的名字,子孙们都不在家。百岁老人就站起身来,朝他的奶牛挨过去,他先是抓住了缰绳,然后抚住了奶牛的脊背。百岁老人站在奶牛身边说,“牛,带我到落凤岗去看看。”他抓住奶牛的皮毛往牛背上爬却迈不动腿了,他想了想就把身子趴伏在牛背上,然后拍了拍牛的屁股,老人说,“去落凤岗看看吧。”他就这样趴伏在牛背上安详地离去了。
你将看见一头奶牛驮着百岁老人停滞在乡村历史中。奶牛走了几步就不走了,牛背上的百岁老人已经死去,他的古老的胡须在风中永恒飘拂,纪念乡村生活的每一寸光阴。你看不见百岁老人的生,但可以看见他的死。村里人和外面的人都这样想。这个时刻总会来临的,死是美丽的。百岁老人将要安葬在先祖之地落凤岗。乡村的人们将抬着百岁老人的棺木走向落凤岗,这是自古以来最庞杂的送葬队伍,召唤了乡村所有会走动的生灵。人与牛羊牲畜像一条白色河流漫向先祖之地落凤岗。然后他们看见了落凤岗四周的一排鱼纹铁丝网。铁丝网那边的一大群人正在默默凝望送葬的队伍。那个工装口袋里插着七叶草的青年就是我,他的悲伤表情也就酷似我,竖起七叶草挡住你的脸吧,千万不要告诉他们:百岁老人的落凤岗已经不复存在。百岁老人有可能是你的祖父或者曾祖父,他丢失了墓地。故事
这个故事肯定是前面两个故事的延续。
我看见独腿少年在水塔台阶上坐了很多年,青草几乎覆盖了独腿少年的头顶。他的面容现在和我一样未老先衰,他坐在那里坐了那么长时间,现在需要站起来,靠一条完好的腿走到台阶尽头。他果然慢慢地走到了水塔下面,他举起手抓住了那条冰凉的铁梯索回头望望我。我猜他大概是想爬上去,从铁梯索上一阶一阶爬到水塔顶部。他果然开始爬了,一条腿站在铁梯索上,双手空握栏杆,身体绷紧呈弓状,他开始在铁梯索上向高空跳跃,这时他不再回头望我,他硕大的头颅里有一只思维的钟摆与空气共同晃动,震动巨大的水塔。有人喊:独腿少年你上去干什么?
这时候人是不应该在水塔周围发出任何声音的。除了讲故事的我以外,所有的人都应该远离独腿少年。我看见独腿少年的灵魂正在袅袅上升,放射幽蓝灼热的火焰。塔下青草已经被这束灵魂之光灼伤,迅速枯萎。我看见天空中那朵椭圆形的红云颤动了一下,像一顶帽子压在独腿少年的头上。他来到城市上空时神情仪态发生了变化,他变得满脸红光,心醉神迷,发出一种飞鸟的叫声。紧接着铁梯索摇晃起来,独腿少年接近了水塔顶端,我想独腿少年就是这时候离开我的故事了。我听见了故事开头时的那声枪响。我看见一个身穿土黄色风雨衣的男人在多年以前的一场雨中扳响了他的全自动步枪。独腿少年瘦削的胸脯上出现了一个黑红色的圆洞,他仰起脸在水塔顶端寻找打枪的人,他看见的是一件白衬衣,白衬衣挂在水塔上已经好多年了。独腿少年微笑着把手伸向塔顶,他最后朝我喊了一声就从故事中隐去了:“妈妈,你看见水塔上挂着一件白衬衣吗?”作家
我写完这篇小说发现我的思维已经错乱了。我以前从来没想过静物的表现形式。这也许是一种谬误,表现静物也许天生就是画家的事情。我的小说走向了谬误,它将杀死我。但是问题似乎不在这里。我曾经看过一部奇怪的电影,片名叫做《凝视运动》。电影里的男主人比我奇怪十倍。他以凝眸的方法毁坏了所有他憎恶的事物。他在十岁时凝视一辆红色轿车,红色轿车无人驾驶冲向了他的冷酷的父母。后来他被所有人追踪剿杀,伤痕累累地躺在医院里,他的脸已经被纱布裹紧,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这个男人就依靠那双眼睛在想像中凝视一座巨大的教堂,那座教堂被点燃烧毁后教徒们在大街上流浪,找不到回家的路。
但是我一点也不喜欢那电影,我甚至惧怕回忆那部电影。我现在住湖南路十号,天天面对七号大院里的红色水塔。我凝视红色水塔。我无法损坏红色水塔。就这样,我想这才是人类对外界的观察方法,这才是我写作的意义。乡村
房子远看是灰色的,屋顶上盖满红泥瓦,耸立着一只枪筒状的烟囱。假如现在是早晨六七点钟,烟囱里升起了焦糊而又好闻的干草气味,凝聚成一股灰色烟云,那就是炊烟。这时候围绕房子的竹篱笆变得活泼起来,扁豆繁茂的藤叶抖落一滴两滴秋天的露珠,突然伏在竹篱笆上开了一朵紫色穗状的小花。邻居的小花狗先于乡邮员到来,它轻捷地掸开篱笆门,在院落里转悠了一圈,然后睡在一片马齿览草叶上晒太阳。然后秋天的太阳在小花狗一明一暗的瞳仁里跳出来了,一下就跳到灰房子红泥瓦的上空。
那地方离我很远。你说我什么时候抵达那里?
你说我能不能抵达那里?作家
我不知道我对短篇小说的酷爱能延续多少年。我给《某城》杂志写完这篇小说正是七月六号午夜12点钟。对面的红色水塔隐没在一片漆黑中,我突然发现面前这堆稿纸动荡不安,恍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