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就是这么任性-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瓶装的满满的洗髓丹,一只长相极其骚包的彩雕。
说是彩雕真的是抬举它了,阿兰向阿克敦兆佳氏他们介绍它的时候,直接说是无家可归的鹦鹉,没有得到丝毫的怀疑。
从那以后,阿克敦家就住进了一只能说会道的鹦鹉,阿兰给她起名叫小彩。
十月初一,东巡祭祖的启程之日。
福惠坐上马车,离开了京城,前往盛京。
东巡的队伍很庞大,岳钟琪开路,傅尔丹断后,朝中一大部分文武官员都与之随行。
宫里的皇子阿哥,除了福惠,都留在了京城,而后宫的嫔妃,除了皇后,雍正嫌麻烦一个都没带。
后宫诸事就交由齐妃,熹妃二人共同管理。
至于前朝的事宜,则由怡亲王主持,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以及弘历和弘昼一同协理,不过若有紧急重要的事情,还是要交到雍正这儿来处理,这个度就由怡亲王来决断。
因为随行的人员比较多,所以队伍前进的速度比较缓慢。到了十月中旬,他们才走完一半的路程。
这段期间,雍正也算是给自己放了一个假,自从登基以来,他还从没有如此惬意过。
可就在雍正以为一切都将继续风平浪静的时候,京城那边送来了怡亲王的奏报。
田文镜那里竟然闹出了乱子。
从湖南来了个叫张熙的人要投信给岳钟琪,可岳钟琪已经被雍正调走了,张熙见到的人是马尔赛,马儿赛假称自己是岳钟琪骗过了对方,于是那信就阴差阳错的落到了马尔赛的手里。
马尔赛十分好奇,寻思着到底是什么东西神秘兮兮的,所以拿到信回去后就给私自拆了开来。
不拆不要紧,一拆把马尔赛的小心肝吓得扑腾扑腾的。
那上面详细列举了雍正十大罪状,意图策动岳钟琪起兵反清。
马尔赛胆子小,不敢管这事儿,就把信交给了田文镜。
田文镜一看信的内容,什么?反清复明?
那还了得,当即派人将张熙捉了回来。
张熙被捉到牢中,田文镜就对他严加拷问,却不料那张熙是个文弱书生,身子骨薄脆薄脆的,田文镜那边还没给他上大刑伺候呢,他就一命呜呼,见他的孔老夫子去了。
田文镜只好派人到湖南去查探,顺着张熙的这根藤,摸到了一个叫曾静的瓜。
第37章 卖萌难
奏报交到雍正手里的时候,曾静已经被押解到了京师。
当时福惠与雍正同坐在一辆马车里,亲眼看见雍正读完奏折后额角蹦出的青筋。
唉,该来的还是会来。
本来福惠以为既然岳钟琪已经离开了陕西,那么张熙等人就算到了那里,找不到人也就会知难而退。
可福惠没想到竟然还能有人蠢到那个份儿上。
先不说曾静张熙等人认为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代,就会和他们一样有华夷情结,天真的以为岳钟琪会为了一个岳武穆的遥远虚名,甘冒身家性命之险,抛家舍业的去和他们反清复明。
就说他们策反之前也不事先做个调查,连策反的对象究竟长什么样子都搞不清楚,被马尔赛几句话就被骗得团团转。
很明显,这智商都已经低到负数了。
真是的,有药赶紧吃药吧,不要放弃治疗啊。
都这样了还能到外面四处蹦达,这家属也不管管,一点都不上心。
要说这事儿最无辜的就要属岳钟琪了,人家什么都没做,就被跑出来的疯狗乱咬了一口,清朝也没个狂犬疫苗什么的,以后走到哪里都会被怀疑有狂犬病。
福惠从系统资料里得知,历史上就是那样,雍正因为此事对岳钟琪有了猜忌,之后因岳钟琪作战不力,在张广泗和鄂尔泰合力弹劾下,雍正一气之下就把他关进了大牢。
而如今虽然岳钟琪从头到尾都没有与曾静张熙等人接触过,但是难免雍正会因为他的身份对他产生忌讳。
当年的曾静案牵扯甚广,死者甚众,如果可以,福惠不想让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
“皇阿玛,气大伤身,您喝杯凉茶,消消火气。”
雍正闻言,“啪”的将奏折往马车中的案几上一摔,夺过福惠手中的杯盏,狠狠地灌了一口。
然后他指着那折子吹胡子瞪眼睛的对着福惠喊着:“福惠,你看看,那写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简直就是污蔑,那个叫曾静的竟然把朕形容成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他还要鼓动岳钟琪起兵谋反,谁给他的狗胆!福惠你说说,谁给他的狗胆!”雍正将手狠狠地拍在案几,使得那上面的茶具都被震得东倒西歪。
福惠小心翼翼的拿起奏折,装模做样从头到尾的阅读了一下。然后福惠抬起头,对着雍正一本正经的说了一句,“皇阿玛,上面的字儿臣全都认识。”
“呵!”雍正都被福惠给气笑了,恨铁不成钢的拍了一下福惠的后脑勺,“你读懂啦,臭小子!那你就说说你的看法吧!”
福惠冲着雍正傻笑了一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心道:卖萌这个活计还真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不过好在雍正的火气消了一点,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皇阿玛,依儿臣来看,那个叫曾静的其实就是一个迂儒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疯子,傻子,咱们是正常人,不能和他去多做计较。”
“哼!不和他计较,难道朕还要放任他到处去污蔑朕吗?”雍正朝着福惠翻了一个白眼。
第38章 抵达盛京
duang!福惠从没有想过翻白眼这么逗比的表情会出现在雍正的脸上。
拿手机拍张照传到微博上,此图必火。
话说哪天还真该从宅男那里搞来一部,就是不知道22世纪的手机是个什么样的造型,不会和阎王手里那个36d差不多吧?像个扁担一样,拿着很不方便啊!
咳咳,扯得有点远了,眼下先要将曾静那个傻叉的事情处理妥当。
“皇阿玛,儿臣不是让您放任他不管,而是觉得犯不着为了那些人大动肝火,您看那个叫张熙的干的那些事儿,就能知道他的老师曾静也绝对聪明不到哪里去,他们竟然会异想天开的想要策反岳将军起兵反清,简直是蠢到家了,依儿臣看,这事儿就交由十三叔去处理就好,皇阿玛不必为此伤神。”
“哦?你认为他们是蠢人?这一点皇阿玛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你为什么能斩钉截铁的说他们鼓动岳钟琪就是异想天开?你就能保证岳钟琪对咱们大清就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雍正挑着眉问。
福惠快速的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抬起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对着雍正说:“皇阿玛,岳将军对我大清是否忠心耿耿我并不知道,但儿臣是这样想的,如果儿臣是岳将军的话,儿臣肯定不会答应曾静他们起兵反清的,岳将军得皇阿玛赏识倚重,就为了一个岳武穆的虚名,冒着身家性命的危险去谋反,这得是多蠢的人才能干出的事啊……”
福惠是好说歹说,总算是在雍正没有怀疑的情况下,将岳钟琪从这件事里完整的摘了出来。
可雍正对岳钟琪可以不计较,但对于曾静诋毁他私德的事却耿耿于怀,他现在感到很委屈,想要有个辩白的机会来洗刷自己的名誉,否则心中的恶气无论如何也出不来。
见到雍正如此态度,福惠瞬间就想到了那部由雍正钦定编纂的史上泄漏宫廷□□、隐秘最多的一部御制奇书《大义觉迷录》。
哦不!绝不能让雍正再对这件事多加关注了,那本《大义觉迷录》就让它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吧,雍正他的那一点点民主思想留着以后再让它萌芽吧,这事儿绝对要就此打住才行,要不然绝对会越描越黑的。
“皇阿玛,无字碑头镌满字,是非功过任人评,您继位以来励精图治,使得国家富强,百姓们安居乐业,他们自然不会去听信那些犬吠狼嚎之语,所以那些谣言您根本不必去理会,时间久了,事实会让那些诋毁您是昏君暴君之人自打嘴巴的。”
雍正闻言,终于是露出了一个舒心的笑容,“你这臭小子还知道无字碑,还敢将你皇阿玛和武曌作比?”
“皇阿玛,儿臣觉得武后也算是个好皇帝,除了她女子的身份和重用酷吏为后人诟病之外,她其实做了很多为民造福的好事,这一点是谁都要承认的,由不得旁人污蔑的。”
“哎,的确啊,武曌是个女中英主啊!”雍正赞同的点点头。
听了福惠的一席话,雍正恍然大悟,还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了。思前想后,雍正决定就按照福惠说的,将事情交给十三弟去办。
不过在给怡亲王的奏折写回批,雍正才发现因为他之前太生气了,竟然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地方,那个田文镜审犯人就审犯人,怎么还把人给审死了?
那岂不正合了那曾静所说的“好杀”?
当即他又在批语上又加了一条,将田文镜革职查办。
于此,这件谋反的事情在雍正这里就告一段落,全权交由怡亲王处理。
雍正一路人马接着朝盛京方向前进。
十多天后,雍正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盛京行宫。
十一月初五,此时的盛京,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派玉宇呈祥的太平景象。
福惠没想到他们出来的时候还是深秋,到了沈阳这里竟然变成了冬天,这古代的交通问题还真是有待解决啊。
抵达盛京的第二天,雍正就立即率领诸王、贝勒及文武大臣,前往福陵拜谒。
福惠跟着拜完太高祖□□哈赤和他的老婆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接着又像赶场子一样,随着雍正去了昭陵,拜祭了他的高祖皇太极和他的老婆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这一日哀祭两陵,数九寒天的在外面三跪九拜,差点没把福惠的鼻涕冻成了冰凌。
之后,祭祀队伍原路返回行宫,雍正在仪仗礼乐声中,召见了盛京当地的文武百官,并且还设宴赐酒,以示恩宠。
当晚,乌拉那拉皇后就患上了重感冒,还发起了高烧。
福惠和雍正倒是没事,之前一路上福惠就按照阿兰的方法,每一天都往雍正的茶水里加一点点的洗髓丹,如此神不知鬼不觉的将他的身体慢慢修复,这才使得雍正免离感冒的危险。
至于皇后,她也没和福惠他们呆在一辆马车上,这样的好事自然没有她的份咯。
再说,乌拉那拉氏只是福惠名义上的母亲,她的死活与他何干?
他既不是那普渡众生的活佛,也不是那不知所谓的圣母。
皇后那边的事情,福惠和雍正都没去多加关注,他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朝鲜那边。
朝鲜一直都是党争不断的,近年来老论派与少论派比较活跃,他们相互倾轧,争斗不休。
而自从朝鲜英祖即位,在辛壬士祸之后失势的老论派再次从少论派的手中从新夺回政权,之前诬告老论派四大臣的少论派金一镜和睦虎龙被处死,从此两派的斗争愈加激烈,已经到了你死我活,你存我亡的地步。
雍正从粘杆处的线报那里得知,现如今朝鲜内部己经是暗潮涌动了。少论派的李麟佐、金永海、郑希良已经成了主动派,他们正密谋起兵,想要拥立昭显世子的曾孙密丰君李坦为王。
真乃天助我也!雍正心中暗自窃喜。
第39章 熊瞎子
在长白山驻扎了几天之后,雍正这一行人又沿路返回了盛京。
经过这些天的暗中操作和严密布控,雍正已经从粘杆处那里获得了确切的消息,少论派将于今年的岁末起兵造反。
福惠查了资料得知,这次叛乱要比历史上的戊申政变提前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这样看来,雍正在背地里下的那些功夫没有白做,粘杆处的那帮人的办事能力也真是强悍。
这才几天的功夫,就把他们逼到了那份儿上。不仅是少论派,就连其他的一些反对英祖的党派这次也都参与了进来。
真真是了不得!
这次雍正他们东巡的随行人员总数共计十余万之众,其中护卫军队的官兵人数就多达六万人,而且他们的后方还有十数万的预备军队,全都在朝鲜不知不觉的情况下秘密调集了过来。
现在就等着少论派那边起兵,届时他们就可以趁虚而入,趁着朝鲜皇室自顾不暇之际一举进军。
就连借口都已经找好了,就是朝鲜皇室用熟参代替生参向清朝进贡的事情,罪同欺君。
这些天不仅是朝鲜一方消息不断,京城那边也不断有消息传来。
第一条即是贾赦成了高斌的女婿。
他娶了高恒的亲妹妹做继妻。
当初监视他们的小三和小四告诉福惠这个消息的时候,福惠听的真是有些难以置信。
这样一来,那贾赦和王熙凤又成了一家人,只是彼此间的关系从原来的公公和儿媳,变成了如今的妹夫和嫂子。
而且听小四的意思,那贾赦对于那些历史好像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就连那个高家是一火坑都不知道,那个穿越男只知道那高家有个女儿在未来的乾隆爷身边当侧福晋,就想着要搭上这门亲事。
而且他可能还不知道他的大舅子高恒娶了王熙凤做老婆。
哎呀呀,真是妙哉!
萌二那边也有消息传来,不过它的目光很少会放在弘历本人身上,她关注的焦点多是弘历背后的那些女人们。
那个姓金的小宫女如今已经怀了三个多月的身孕了。
弘历对她真的是宠爱有加,肚子里的孩子还没生下来,不知道是男是女呢,弘历就将她的位分给升做了庶福晋。
而比较巧的是,那位四福晋富察氏也怀上了孩子。
其实最近弘历对他的这位大老婆一直都很冷淡,几个月以来和富察氏就只同房过一次。
就是重阳节的那天,弘历喝多了回来,富察氏将他拐到了她的房里去,当晚弘历一发即中,富察氏成功受孕。
可能是他心里一直想要个嫡子的缘故吧,自从富察氏怀了身孕之后,弘历对她的态度也好了很多。
每天回来都会先去看看富察氏,陪着说会话,然后在到后院巡视一番,最后决定当晚宿在哪里。
金氏怀孕之后,弘历又开始对后院雨露均沾了,当然这比例还是有区别的,最常去的就是他的两位侧福晋那里。
在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别看贾元春在弘历的后院里年龄最大,但是她却也是最受宠的一个。她以她二十三岁的“高龄”独占鳌头,弘历每个月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会歇在她那儿。
萌二告诉福惠,热情是那贾元春的制胜法宝。
萌二说别看那贾侧福晋平日里总是一副稳重端庄的模样,可她在床上时候的表现却是活力十足,热情四射。
“出门像贵妇,家中像主妇,床上像荡妇。”这句话用在贾元春的身上十分贴切。
而且萌二还在贾元春的身上找到两个十分重要的发现。
以前那个贾元春好像只是对些医药感兴趣,平日里总是爱捣弄一些花花草草什么的,不过近日她在萌二不注意的情况下,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大堆玻璃瓶子,还有一口小黑锅。
现在她已经开始偷偷地炼制药剂了,而且炼的还不是萌二以前在修真世界里见过的丹药,而是还没有结成丹的药汁。
而还有一个让萌二感到十分诡异的发现就是,最近贾元春手中总是拿着一只簪子不像簪子,筷子不像筷子的木棍在空中胡乱挥舞。
一次萌二看见,贾元春屋子里的茶壶会自动斟茶,然后茶杯会自己飞到贾元春的手中。
还有一次贾元春的玉簪子掉到了地上碎了,她就随便拿着那根木棍挥了几下,又念叨了几句,之后那根玉簪一下子就恢复如初,变得完好无损了。
福惠听完之后,脑海中立刻就浮现出四个大字:哈利波特。
我靠!有木有搞错,让一个鬼修来到这大清朝还不够热闹是不是,现在竟然还有一个魔法师。
这生存环境简直太危险了有木有?
这还让他和阿兰怎么安安心心的活下去?
你看人家的配备,再看看他和阿兰的,跟闹过家家似的。
现在就是他想进口一些能保驾护航的东西都没有啊。
修真位面的那个黑衣女人是个炼药师,成天总是闷在炼药房里,修为方面倒是忽略了,所以她自身实力比较弱,能捕捉到妖兽的实力也比较有限。
福惠从她那里淘来的能力最强的也就是那个骚包的阿彩了。
这次他到盛京这边来,阿兰因为担心他的安全,就让阿彩偷偷跟着他过来,前两天还被他抓包了。
而阿兰的那个大富翁系统,倒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是如果真的要和像贾元春那样的硬茬面对面碰上,那绝逼是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人家一个“统统石化”,你就得束手就擒。
对方要是一个敢下狠手的,直接给你弄一个“死咒”,那就啥都不用说了,直接玩儿完!
若是运气不好那人心肠再毒辣一点,一个“钻心咒”,让你死去活来,生不如死!
不过也还好,就目前看来那个高氏和贾元春应该都不是什么心狠手辣之辈。
什么?你问福惠是怎么看出来的?
到现在弘历还活得好好的不是吗?
就弘历那样的,她们两个人都没下狠手把他给弄死,那像福惠这样对她们不招不惹的,暂时就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至于未来会怎么样还不好说,福惠决定现在他还是尽快提升实力吧。
第41章 抄家上瘾
转眼之间,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这些天,政务基本上都交给怡亲王去做了,雍正自己闲着没事儿做,又玩上了他热爱的cosplay。
每天化完妆,把模样捯饬明白了之后,他就带着福惠到街上到处去乱逛。
当然皇上微服私访,安全工作是一定要落实的,身边总还要跟着几个护卫的人。
不过岳钟琪傅尔丹他们就不在入选名单之列了,要是让他们跟着,先不用看脸,到时候往旁边一站,光看他们周身散发着的那种王霸之气,别人肯定一眼就能看穿,那绝逼是个练家子。
而御前侍卫那些人,说实话,雍正也不怎么信得过他们,那些人大多都是有路子,有背景的。雍正是想要调查盛京当地的实际民情,要是让他们跟着,没准儿就被人通风报信,走漏了风声。
说到那御前侍卫,就会想起那位耗子贝勒“多尔济塞布腾”。
‘多尔济塞布腾’也是一等侍卫,不过这次他没有跟来,因为他要留在京城准备他的婚事,如今他已经正式持证上岗,成为了佳倩公主的亲亲额额驸。
话扯远了,我们回头继续说护花使者的人选。
最后雍正思来想去,就把目光放在了那些粘杆处的那些侍卫们的身上。
从中选出几名化装成随从,跟在雍正和福惠的身边,另外又挑了**个,暗中护卫着。
就这样,雍正带着福惠等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走整改”活动,即走基层,整**,改风气。
之前那些偷偷摸摸开在隐蔽地方的赌坊啊,青楼啊,如今已经彻底关门停业了。
为什么说是彻底呢?
因为啊,那些赌坊和妓院的老板们,都已经被雍正他们关到大牢里了。
有钱的家被抄了,当官的职被革了。
还有就是有爵位的,甭管你是黄带子,红带子还是啥带子都没有,姓里面压根不带‘觉罗’俩字儿的异姓人,一律全都也是两个字“夺爵”。
没商量,谁求情都不好使,就是雍正他妈来也一样。
现在啊,盛京的那些纨绔子弟平时都不敢上街遛鸟了,就怕一出门正好碰上微服私访的雍正大爷。
要是他们人员,穿着固定些那还好说,迎面若是看见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带着个小孩,身后还跟着几个随从,那没准儿就是皇上和八阿哥。
可关键是雍正他鬼着呢!他怎么可能让别人把他瞧出来。
首先是在装扮上,这也得亏雍正他是个皇帝,要是一般人家还真是折腾不起,今天扮猎户,明天扮喇嘛,身上的行头装备也是样样俱全,一概不缺。
装猎户的时候雍正手上拿着弓,背上还能扛着一张老虎皮,福惠被雍正手把手牵着,一边咬着冰糖葫芦,一边还要瞪着一双大眼珠子一脸天真呆萌的对雍正讲:“爹,一会儿能再给我买俩肉包子吃吗?”
那嘴里还嚼着山楂呢,讲起话来含糊不清的,连福惠自己都听不出个个数。
就跟当年那英语听力考试,磁带受潮了似的。
演喇嘛的时候,雍正也似模似样的穿上冬季款的袈裟,头上戴着顶小黄帽,手上拿着个转经轮在那转啊转啊的,脖子上还挂着串沉甸甸的大佛珠。
而福惠也变成了一个跟班小喇嘛,不过身上的法器等比例缩小,就跟那玩具一样。
他们还真是扮什么像什么,不过前提是,必须得有钱。
这让福惠一下子就想到了现代那些穷癌晚期的剧组。
先不说那五毛钱的特效的事儿,那都算是些高端的,起码人能出资玩得起特效。
就说有些剧组死扣死扣的,连最起码服装师和道具师都没有,演员的一身行头一律都是靠租的,就连主角都不例外,好几部电视剧已经被观众们扒出来挂墙头了都。
有的演员对那服装实在是忍不下去,可又不能解约,那就只能自己出资买服装了。
唉,不说那些了,一提起来就他就窝火。
说完了装扮,再说人员个数方面。
最开始雍正出门,福惠还能跟着,可过了几天之后,雍正就觉得他们这一大一小目标太大,他就把福惠自己撇在了宫里,自己出去溜达玩了。
雍正的贴身护卫也是总会换人的,人数从一个到四个不等,而且他们也是要化妆的,具体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安排。
雍正花样百遍,搞得那些纨绔子弟,贪官污吏都是晕头转向的。
消息传开之后,他们都着忙火燎的把自己露在外面的尾巴藏好,然后能躲在的就躲起来,不能躲的就让家里人到寺院里去求个平安符,每天带在身上,祈求佛祖保佑雍正不要到他那里去视察工作。
反正啊,他们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如果万一哪天不得已,一定要上街的话,他们连顶轿子都不敢坐,都是一律步行,若是路上碰见一乞丐,他们都要停住脚,抖一抖,接着昂首挺胸,收腹提臀,身体笔直,眼睛正视前方,然后阔步向前迈进。
就是个提线木偶行动起来都要比他们要灵活,就跟胳膊腿全都刚按上假肢似的。
有的官员那以前整天胡吃海喝的,搞得自己一身肥膘,大腹便便。
到这个时候他就犯愁了,他就是想提臀,可那肉太沉也提不上去啊。一收腹,他就跟着憋气,好家伙,把那张油光粉面的大肥脸都给憋得通红。
雍正可能当时正在茶馆里闷头喝茶呢,本来还没怎么注意他,结果突然感到前方亮起了红灯,抬起头来一瞧。
呦,是喝了怎么着?
这上班期间喝酒,胆子狗肥的,官做厌了是吧?
那个谁啊,把他给我抓起来。
之后一查之下,果然有大问题。
如此,一时之间,盛京当地的社会风气获得了大大的改善,百姓官吏的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就连雍正自己的小金库也一下子充盈了很多。
这抄家抄的,可雍正给乐坏了,没少往他自己腰包里划拉东西,什么名人字画啊,古董书籍啊,只要是被雍正看上的,一个不错的全都给留下,有的时候看见合适的,他还能把福惠的那份儿也捡出来。
到现在不仅是连回京的礼物都给备足了,就连军费也差不多凑齐了。
本来雍正还担心这次的军费开支呢,这下子,完全不用操心了。
看来呀,这以后的反腐工作一定要贯彻落实。
他这抄家都有点抄上瘾了呢!
第42章 年终奖
这一进了腊月,年味儿也就跟着出来了。
宫里的人上上下下的忙个不停,雍正也没闲下来,他的“打老虎”工作目前已经暂时告一段落,现在他正忙着他的福字签售会呢!
诶,等等,不是签售会,应该是签授会才对。
这事儿是雍正他爹康熙起的头,每到年节,他都会亲自书写福字,然后颁赐授予后宫嫔妃和王公大臣。
雍正继位之后,觉得这不仅是个套近乎拉关系的好方法,而且只是写个福字而已,这可要比赏赐那些金银珠宝什么的便宜多了!
所以他就把写福字这事儿当成一个节日传统沿袭了下来。
提前几天,奏事处把有资格受赐福字的王公大臣们的名字写在名签上,拿给雍正阅览,然后由他亲自御笔朱圈出心仪的对象。
接着就由钦天监定下一个吉日颁福。
今年,由内阁传集颁赐人员到大清门下肃立等候,雍正在崇政殿升座开笔。
他好没开始写呢,受赐者来到御案前跪下,仰瞻他的御书,雍正写完之后,受赐者叩头谢恩,接着两名太监面对面地恭敬地捧着“福”字笺慢慢的走出去,受赐者再在“福”字下面叩谢,寓意满身都是福。
这一整套下来,还没完,受赐者还要恭恭敬敬的将那个“福”捧出去,这才算礼毕。
还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靠,那也不能含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