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极品闲人-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诺曷钵这个单细胞无脊椎卵生动物就混账多了,当初伏允兵败,奔走至鄯善,自杀身亡,强盛一时的吐谷浑也被分割成了东西二部。西部吐谷浑由伏允子达延芒结波率领,居鄯善,后来降伏吐蕃,吐蕃称作“阿柴”或“阿辖”。
东部吐谷浑由伏允长子慕容顺率领,居伏俟城,太宗册封其为西平郡王。不久,慕容顺死,诺曷钵继位,太宗有册封其为河源郡王,号乌地也拔勒豆可汗,诺曷钵年幼嗣位。大臣争权,国中大乱。太宗还曾遣军援之,其后丞相宣王专权,欲劫其奔吐蕃,逃奔鄯善城。鄯州刺史杜凤祥与其威信王合军击破宣王,又将诺曷钵这个倒霉孩子给救了出来,可以说大唐对诺曷钵之恩天高地厚,可没想到诺曷钵这个倒霉孩子,稍稍长大了一点儿,就学着他爷爷一样和大唐作对,这次要是不狠狠的教训一通,大唐的威严那才叫损失殆尽呢!
“这便好!这便好!”杜睿之前还真担心太宗又犯了加皇威与域内的毛病。
李承乾笑道:“承明!你见多识广,你来说说这吐谷浑究竟如何!”
杜睿道:“吐谷浑于晋永嘉年间立国,传至今日,也曾兴盛一时,前朝炀帝时,遣大军征伐,取其地置西海,鄯善,且末,金城四郡,后炀帝无道,天下大乱,吐谷浑趁机夺回故地,其都城为伏俟城,伏俟为鲜卑语,便是王者之城的意思,东连西平、金城,南下可达益州,西通鄯善,在中原与西域的通线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西商旅往来多取道祁连山南,经青海西达南疆,所以伏俟城就成为这条交通要道上的重要枢纽。吐谷浑人善于行商,他们的商队经常出没于益州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吐谷浑人的经济以牧业为主,吐谷浑人擅长养马。主要从事畜牧业,马、牛、羊、驼数量很多,马是游牧民族跨越山岭、驰骋草原的最好交通工具,吐谷浑的良马有龙种、青海骢,传说每当冬季来临时,波涛起伏的青海湖被结成的冰块所覆盖,吐谷浑人便把良种母马赶到湖中心的海心山上,到第二年春天,母马怀孕产下体格健壮的马驹,号为‘龙种’,日行千里。殿下,若是能将这一代收入大唐领土之内,今后战马一项,便再也不用发愁了!”
李承乾闻言点了点头,他也知道统军作战,最重要的就是战马,要是当真能将杜睿所说的良种引入中原,单单是这个,就是大功一件!
杜睿他们这边忙着算计吐谷浑,而在伏俟城内,诺曷钵也探听到了大唐出兵兰州的消息,诺曷钵虽然有胆挑衅大唐,但是此刻面对大唐的报复,他也不禁害怕了,毕竟大唐的实力,他还是知道的。
威信王见诺曷钵惊慌失措,心中也是叫苦不迭,当初他就反对诺曷钵和大唐为敌,但是那个毛孩子也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就是要和太宗掰掰手腕,结果现在天兵压境,却慌了起来。
“大汗!现在不是担心的时候,更应该想的是如何善后!”
诺曷钵闻言,色厉内荏道:“还有什么好想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我就不相信在高原作战,那些生长在中原的唐人,能是我们吐谷浑勇士的对手!”
威信王听了诺曷钵的狂言,差点儿气个半死,前段时间围攻兰州,半个月都没能打下来,反而折损了数千人马,结果不得不引兵回了伏俟城,如今大唐的报复来了,居然还想着打下去,要是当真任由这个毛孩子胡闹,吐谷浑可就当真没有明天了。
“大汗!此时不是斗气的时候,还是想象应当怎么消除唐人的愤怒,若是大唐军马开到,伏俟城虽然城池坚固,却也是挡不住的!”
诺曷钵闻言,怒喝道:“你说的这是什么混话,他大唐皇帝轻视我,我自好意要和大唐结亲,结果大唐皇帝却视我如小儿,这等耻辱如何能不报!你不要多言,快快下去准备,我定然要与唐人决一死战。”
威信王连忙阻拦道:“大汗不可,即便大汗不愿和大唐讲和,也当想好退路啊!”
诺曷钵道:“哼!我就是要让唐人看看,我吐谷浑人的血都还没冷呢!实在不行,大不了就退到青海湖内的海心岛上去。”
威信王当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了,只得硬着头皮,尽自己最后的义务:“大汗!还是先派人联系一下您的叔叔吧!”
第一百八十七章 纷纷攘攘
兰州,大唐边陲地带,刚刚遭受了吐谷浑的攻击,原本就算不上繁荣的兰州,此时更是一片萧条。
吐谷浑劫掠的大军已经退去一月有余,但兰州城被依然能闻得见血腥味道,吐谷浑大军临城,太守段守成率兵迎战,却不想中了吐谷浑人的埋伏,不但身死殉国,五千大军也损失殆尽,吐谷浑人在城中劫掠了一日,这才被从鄯州赶来的席君买逼退。
李承乾大军到时,看着兰州城内满目疮痍的残像,便是李承乾这个一向待人宽厚的太子,都忍不住发怒了:“吐谷浑人安敢如此,孤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杜睿自打进了兰州城,就一直跟在李承乾的身边,吐谷浑人刚退不久,谁也不知道这里还有没有诺曷钵留下的死士,此时节李承乾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杜睿也见了城中家家带孝的惨状,心中也是难以平静,但是此刻他身为李承乾的幕僚,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李承乾打赢这一仗。
“殿下!当前首要的便是赈济灾民,城中民心意乱,此时安抚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李承乾也点点头,以袖拭泪,道:“承明!此事你看交由谁来做合适?”
杜睿思虑了一番,道:“鄯州太守席君买可以!”
杜睿想到席君买,也是因为原本的历史当中席君买在对吐谷浑战役当中的出色表现,此人善使枪棒,弓马娴熟,能开六石强弓,且文武足备。
在原本的历史当中,席君买曾于贞观十五年,领兵以一百二十人平定了吐谷浑之乱。据历史记载,当时吐谷浑派万人大军来攻打唐朝边境。席君买带领骑兵直冲吐谷浑联军中军,奋勇当前,强弓引箭,一箭能洞穿数人,敌军无人敢挡,尽皆丢盔弃甲,中军被破,群龙无首各自逃命,就出现了上万人被一百多人追着打的场面。
况且席君买原本就坐镇边陲,最善边事,由他来做确实最为适合。
李承乾想了想,点头道:“也好!便由席君买来安抚兰州民心,承明!吐谷浑人如此可恶,你看该何时进兵,报仇雪恨,否则,兰州城内万余死难军民难以瞑目啊!”
杜睿道:“殿下可招当日随段太守出城迎战的士卒,也好了解一下吐谷浑人的实力!”
李承乾点头,便让恒连去办,不过是当日跟随段守成一同出城迎战,幸免于难的几个士卒便被招了过来,一问之下,就连杜睿都不禁吃了一惊。
原本想着那吐谷浑实力不过尔尔,没想到一问之后才知道,那诺曷钵居然不声不响的有了七八万大军。
杜睿听着一阵愕然,原本历史当中记载,诺曷钵根本就是个懦弱无能之辈,只是靠着大唐的辅助,才能在吐谷浑坐稳了半壁江山,没想到杜睿的到来,让历史出现了偏差,这个诺曷钵虽然还是难称枭雄,居然也成了一方霸主。
如果是这样的话,当初杜睿想要速战速决的计划,可就要变上一变了,此时他最担心的就是诺曷钵会与他的叔叔达延芒结波联合起来,对抗大唐,可是最期望的也是如此。
担心是因为,一旦两人联合,对付起来,难免就要费些手脚,期待是因为达延芒结波身后站着的是松赞干布,一旦达延芒结波搀和进来,松赞干布的吐蕃也就难以独善其身,这就给了大唐一个削弱吐蕃的口实。
李承乾见杜睿不说话,忙问道:“承明!你有何看法!?”
杜睿沉吟了一阵,道:“小弟现在担心的是诺曷钵会与他的叔叔达延芒结波联合起来,对抗大唐。”
跟在一旁的苏定方道:“这应该不会吧!那诺曷钵会与他的叔叔达延芒结波一向不和,两家时有争斗,他们会联合起来,末将看不会!”
杜睿一笑,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会不会的,战争,任何可能都要被考虑进去,在此之前,又有谁想到一个懦弱无能的诺曷钵,居然胆敢袭击大唐的兰州呢?”
苏定方闻言,一阵无语,杜睿说的不错,确实谁都没有想到,要不然也不会被诺曷钵如此轻易的就攻破了兰州,要不是席君买的反应够快,带兵驰援的话,此时会发生什么,谁都不敢想象。
杜睿接着道:“依在下愚见,此时当先遣一支军马,绕道金城,于葫芦坡处隐藏起来,若是诺曷钵向他的叔叔达延芒结波,援军到伏俟城必定会经过葫芦坡,到时候掩杀一阵便可。”
李承乾点点头,道:“好!那该派谁去?”
秦束见状,忙道:“末将愿往!”
李承乾见秦束主动请缨,赞道:“好!秦将军忠勇可嘉,孤便拨五千飞虎军与你,在葫芦坡处设营。”
杜睿补充道:“我派冯照随你同去,于葫芦坡处预先埋好炸药,到时候炸药炸过之后,再挥军掩杀!”
李承乾闻言喜道:“那火药可是当初承明破高昌城时所用之物?”
杜睿回道:“正是,此物提炼不易,这次为了教训那些狂妄无礼的吐谷浑人,小弟也是将家底全都拿来了!”
秦束是知道炸药威力的,闻言喜不自胜的叫上冯照,一起去了。
杜睿等二人走后,道:“殿下!兵贵神速,明日当直驱伏俟城,不可让诺曷钵有更多的时间准备!”
李承乾点头,道:“好!苏将军,传令给薛万彻,让他为大军先驱,今夜丑时出发,大军寅时早饭,卯时出兵,孤要扫平了吐谷浑的王城,为兰州的军民报仇雪恨!”
李承乾这边已经做好了最后一击的准备,伏俟城内,诺曷钵却还在犹豫着。
诺曷钵原本就是个没有主见的人,此时听到威信王居然让他去求助和他对立的叔叔达延芒结波,一时间也难以决断。
威信王见诺曷钵不说话,心中也是一阵焦急,探马来报,此时大唐的十万大军已经在太子李承乾的率领下,到了兰州,要是再拖下去的话,吐谷浑纵然这几年稍稍有了些起色,但总归不是大唐的敌手,真要是大唐军队兵临城下,那一切可就全都晚了。
“大汗!您还在犹豫什么?难道真的要等到大唐的军队将伏俟城围了,您才能决定吗?”
诺曷钵苦恼的抓了抓头发,让他去求他的叔叔达延芒结波,他心里是非常不愿意的,这些年以来,他的这个叔叔,仗着得到了吐蕃的支持,三番五次的引军进犯,和他争夺吐谷浑的正统之位,如今让他去向原本的对头求助,他怎么都觉得是在与虎谋皮。
“威信王!要是向我叔叔求救,到时候纵然击退了唐军,他要是赖着不走,该如何是好!?”
威信王见诺曷钵的口风有些松动,忙道:“大汗无需担心,那等事绝对不会发生的,达延芒结波虽然有松赞干布的支持,但是同样,松赞干布也会限制他的发展,如今吐蕃各部已经被松赞干布一通,他也有想要和大唐斗一斗的念头,只是担心实力不济,才迟迟没有发难,如今大汗既然已经自绝于大唐,那么干脆也学着您叔叔一样,去投奔松赞干布。”
“什么?”诺曷钵闻言大怒,指着温馨网大声吼道,“你居然让我去投奔那个松赞干布,难道你忘记了,当初他是怎么帮着达延芒结波打我们的吗?”
威信王忙道:“大汗勿恼,这也是权宜之计,吐谷浑国小民弱,夹在大唐和吐蕃这两个强国的中间,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在这两者之间做出一个选择,大汗现在难道还以为我们能回头吗?不要忘记了,前些日子,您的大军攻破了兰州城,杀了多少唐人,那大唐的皇帝能为了一队商旅被截杀,就悍然兴兵,连灭西域三国,难道他会放过手上沾满了大唐百姓鲜血的吐谷浑吗?”
听了威信王的话,诺曷钵也是一阵失神,说实话,他现在就已经有些后悔了,当初只是因为他希望能娶一位大唐的公主做他的王后,却迟迟得不到回复,便一时怒气袭破了兰州城,如今便是请罪也没了门径。
“那你说该怎么做?”
威信王道:“先投奔吐蕃!”
诺曷钵一愣,道:“先投奔吐蕃!?”
威信王点点头,道:“对!臣方才说了,投奔吐蕃只是权宜之计,让松赞干布先帮着我们击退唐军,然后在谋取您叔叔的地盘,统一吐谷浑,松赞干布想要和大唐为敌,他需要一个盟友,我们相比于达延芒结波更有优势,等到您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之后,吐谷浑在大唐和吐蕃心中的地位可就不一样了,到时候,他们为了对付对方,就会想尽办法的拉拢我们,到时候吐谷浑就可以左右逢源了,这样岂不是更好!”
诺曷钵闻言大喜,道:“好!好!威信王!你可真不亏是我的智囊,好!就照着你说的这么办!”
不得不说,威信王的这个主意甚好,只是他忽略了几个要点,那就是如今经过了连续对外的胜利,大唐军队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大唐的尊严也绝对不会允许他们这样的骑墙派存在,最重要的是,在这场战争开始之前,双方的实力根本就是不对称的。
还有一点就是,威信王所期待的松赞干布会不会为了他们,而得罪大唐。
诺曷钵派出去的信使还没有到达达延芒结波的鄯善城,大唐的先锋部队就由薛万彻带领着到了伏俟城城下。
大唐和吐谷浑如此大动干戈,远在清早高原之上的吐蕃也早就得到了消息,吐蕃的都城逻些,也就是后世的拉萨,松赞干布和他的肱骨之臣大伦禄东赞很快就发现了,这场大唐与吐谷浑的战争,很有可能就是吐蕃走出高原的一次机会。
早在贞观三年,当松赞干布刚刚年满13岁的时候,统一的吐蕃王朝遭到沉重的打击,国王朗日松赞被人毒死。与此同时,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一起举兵叛变,工布、达波、娘波等地尽为叛乱者所据。
不仅如此,西部的羊同部落乘势入侵,雅鲁藏布江北的苏毗旧贵族也在积极地进行复国活动,他们纷纷向吐蕃进兵发难。
松赞干布面对这种内困外扰的严重局势,毅然继承父位,挑起了吐蕃第33代赞普的重任。他沉着冷静,依靠新兴势力,征集了万余人,组成了一支精锐的队伍。经过3年征战。平定了内部叛乱。稳定了局势,再次恢复了吐蕃的统一。
在此之后的贞观六年,松赞干布率部众渡过雅鲁藏布江,把都城由泽当迁到逻些。这样,既可以摆脱世代盘踞当地的某些心怀叵测的吐蕃贵族的羁绊和对生命的威胁,又可以把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归一,便于军队的指挥和控制。
迁都以后,松赞干布制定丁一系列兼并周边诸羌的战略方针,旨在统一高原。他首先把进攻目标放在苏毗、羊同两个王国。
苏毗,本西羌族,户2万,地处吐蕃北部,散居在青海玉树等处,区域辽阔,农牧兼营,盛产良马。
松赞干布父亲死后,吐蕃旧臣叛离,苏毗、羊同等也公开叛变,趁机进攻吐蕃。松赞干布乃启用名将尚囊,采用“种羊领群之法,以舌剑唇枪服之。”
羊同,又称羌塘,位吐蕃西部,“东西千里,胜兵八九万,辫发毡裘,畜牧为业。”且盛产与吐蕾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盐。
松赞干布亲领兵丁反复征讨,终于灭其部众。松赞干布灭掉这两个王国后,不仅消除了来自西、北部方向的威胁,而且有利于吐蕃兵员、军粮和马匹的补充,使之得到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为吐蕃王国的发展强大提供了物质保障。
可以说,松赞干布的雄才大略一点儿也不输给太宗和颉利这两个当世豪强,也就是他生在高原,先天不足,要不然的话,让松赞干布生在中原纷乱之时,未必不能与太宗争天下。
“大唐皇帝震怒兴兵而来,诺曷钵那小子定然是抵抗不了的,大伦你看此事我们又该如何行事!”
禄东赞捋了捋胡须,道:“大王!若是此战再晚上几年,等到大王安抚了大小勃律等国,那边是我吐蕃的大好机遇,但是现在太早了,吐蕃虽然一统,但外部却并不平稳,大小勃律时时进犯,若是此事大王出兵干预大唐和吐谷浑之间的战争,不会给吐蕃带来好处,只会带来灾祸!”
松赞干布十分尊重禄东赞,对他的意见从来都不曾忽视,闻言也陷入了一阵沉思,道:“你是说这次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禄东赞笑道:“不!我们什么都不做,就能为吐蕃带来最大的好处!”
松赞干布一愣,忙道:“此言何意?”
禄东赞道:“大王不要忘了,我们的手中还有另外一位吐谷浑国王呢!”
松赞干布道:“你是说达延芒结波?”
禄东赞点点头说:“没错,就是他!诺曷钵覆亡就在眼前,他要是被大唐灭了,达延芒结波就有了机会!”
松赞干布闻言喜道:“你是说我们就用达延芒结波是吐谷浑正统的借口扶植他等位,逼迫大唐退出吐谷浑的旧地,那样吐谷浑的土地就全都是本王的了!”
惊喜过后,松赞干布有产生了疑虑:“可是大唐会答应吗?他们浴血。拼杀,打下来的土地,会轻易的拱手让出来吗?”
禄东赞胸有成竹道:“会的!唐人最重脸面,当初他们灭了伏允,还不是一样立了慕容顺吗?这一次只要大王让达延芒结波给大唐皇帝上一份奏疏,就说愿意降服大唐,那样的话,为了一个天朝上国的脸面,大唐皇帝就一定会就范!”
松赞干布闻言喜道:“好!就这么办?只要拿下了吐谷浑的土地,吐蕃和大唐之间就接壤了,到时候再给本王几年的时间,那中原的锦绣江山就统统要归属本王所有了!”
禄东赞闻言,忙道:“大王!慎言!中原之事现在说还太早了一些,大唐的实力强横,远非吐蕃可以比拟,大王要做的就是潜心发展,坐观中原王朝的成败。”
禄东赞武德年间曾到过大唐的兰州,鄯州,凉州等地,见识过中原王朝的繁华,对于此时节大唐的实力,虽然不大清楚,但是想来应该更盛往昔。
松赞干布给禄东赞兜头浇了一盆凉水,也不着闹,笑道:“本王知道,好了!你去派人给达延芒结波送信,让他紧守门户,诺曷钵就算是派人求救,也不许动用一兵一卒,不然的话,本王就和大唐一起灭了他,平分了他的土地!”
第一百八十八章 骄兵之计
薛万彻带领的三万大军兵临城下,顿时让伏俟城城内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诺曷钵这时才明白过来,吐谷浑当真是大难临头了。
威信王急匆匆的被诺曷钵招进了王宫,诺曷钵见着威信王,也不等威信王见礼,慌慌张张的问道:“威信王!派往鄯善城的信使可去了,怎的现在也不见回音!”
威信王闻言,顿时哭笑不得道:“大王!信使昨天方才出发,便是到了那鄯善城也须两日的时间,如何会这般快!”
诺曷钵闻言,也反映了过来,讪讪道:“可是如今怎办,城下屯了数万唐兵,这该如何是好!?”
诺曷钵昨日还扬言要与大唐决一雌雄,如今兵临城下,早就没有了昨日的威风,变得心慌意乱。
威信王忙道:“大王不必担忧,伏俟城城池坚固,粮草足够支应一年的时间,大王只要坚守待援便可,到时候达延芒结波的援兵到时,里应外合,自然能打破唐兵!”
威信王并不知兵,不过此时也只能这般安慰诺曷钵了。
威信王的话音刚落,同样被找来的众臣当中,就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大王!威信王此言,分明就是在壮敌之胆,丧我之志,唐军远来,定然疲惫不堪,此时不趁着以逸待劳,出兵迎战,反倒困城自守,是何道理!便是达延芒结波派人来救援,等到那个时候,城中兵士的士气早就泄了,就算是能击退唐兵,又如何抵挡如狼似虎的达延芒结波!?”
诺曷钵看过去,见说话的是大将军昌濑,被他的话,说的也恢复了几分胆气,道:“出兵可能胜!”
威信王见诺曷钵又动了歪心思,慌忙道:“大王不可,万万不可啊!”
昌濑怒道:“为何不可!那唐军我等又不是没遇见过,不过就是些羊羔子罢了,那兰州的唐军,还不是被儿郎们一阵冲杀,就杀了个干干净净,城外那些唐军既然来送死,大王索性就成全了他们!”
威信王忙道:“你们只道唐军好对付,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兰州的那些唐军不过是些府兵,此时来的唐军可是拱卫大唐都城的精锐之师,此次兴兵伐罪,士气正盛,此刻出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昌濑反驳道:“威信王!你几次三番的长他人志气,灭自家的威风,到底居心何在,大王!城内大军共有六万之数,也都是久战之士,如何胜不得唐军,臣愿意出战唐军。”
诺曷钵原本就是个没主见的人,见昌濑说的似乎言之确切,也不禁动心了,道:“既然如此,昌濑将军便引军兵四万出城迎敌!”
威信王还要再劝,却被诺曷钵拦住了,道:“威信王!如今唐军兵临城下,要是不出城战上一场,城内的民心不好安抚啊!且看昌濑将军能否成功,再做计较!”
薛万彻在伏俟城外三里处,刚刚扎下营寨,就听人进得大帐,禀报说吐谷浑的大军前来挑战。
“呦呵!这些兔崽子们胆上长毛了不成,老子还没去打他们,他们反倒自己找上门来了!”
薛万彻当即就想要出兵,但是此刻太子李承乾的大军还没到,他又不好自作主张,只好忍气吞声,叮嘱军兵把守好营寨,等待李承乾到时,再作区处。
昌濑在营门外叫嚷了半晌,也不见唐军出来,不禁趾高气扬,以为唐军怕了,便只顾着在营门外叫嚷,几次想要冲击唐军的营寨,怎奈营寨外鹿角参差,壕沟深湛,奈何不了,反倒折损百余军兵。
叫嚣了半日,见唐军也不出战,昌濑看骄阳似火,所带军兵都有些耐不住暑气,又担心营寨内的唐军突然杀出来,只得引兵回了伏俟城。
伏俟城内的诺曷钵早就等得心焦不已,见昌濑平安归来,忙问道:“昌濑将军,此战胜败如何!”
昌濑趾高气扬道:“那唐人胆小如鼠,只顾着藏在营寨内躲避,也不出来厮杀,叫了半日,儿郎们的喉咙都干了,唐人却像缩头乌龟一样不声不响的,看来是怕了我吐谷浑!”
诺曷钵闻言也是大喜,道:“如此看来,那唐军也不过如此!”
一旁的威信王忙道:“大王不可轻敌,那唐军曾击破了突厥,高昌,焉耆,伊吾,薛延陀,如何会是胆小之辈,况且唐人狡诈多智,肯定是有所图谋,万万不可上了唐人的当,如今既然已经出兵挑战过了,依老臣看,还是紧守城池,以待援军的好!”
昌濑闻言不服道:“若是都似你言,只怕大王的江山都保不住了,大王!那唐人就是一群鼠辈,不足为虑,依臣之见,明日再去挑战,多带引火之物,唐人要是不出来,就烧了他们的营寨!”
诺曷钵此时的胆气也壮了几分,他原本就是个鲁莽的人,此前不过是被唐军大兵压境给吓住了,如今昌濑挑战,唐军居然紧守不出,他的自信顿时又回来了。
“昌濑将军!好!明日你再去挑战。”
威信王苦劝道:“大王不可,如今只宜坚守,唐人善将兵,最善用谋,轻易不可鲁莽行事啊!”
诺曷钵此时那里还听得进去这些话,挥了挥手道:“威信王!你老成持重这是好的,不过唐军既然都兵临城下了,本王若是不能剿灭来敌,守土安民,还如何做得这大王的位子,你且不要说了,看本王如何成功!”
威信王见状大惊失色,他知道这一次诺曷钵又和当初一样,要将吐谷浑带进一个新的深渊了,若是固城自守的话,凭借城内的六万大军,完全可以坚守下去,可是如果出战,一旦战事不利的话,那吐谷浑可就真的完了。
伏俟城中,诺曷钵正在为了自己的首战“胜利”欢欣鼓舞,城外唐军大寨之内,李承乾已经引大军到了,薛万彻正在跟李承乾抱怨。
“殿下若是早来片刻,老臣定当要将那吐谷浑贼子的脑袋给殿下提回来!”
李承乾也知道薛万彻没有自己的命令,不能擅自做主,出兵迎战,忙安慰道:“老将军不必着恼,待明日,那吐谷浑贼子来时,斩之不迟!”
杜睿在一旁,听了薛万彻的话,突然灵机一动,道:“薛将军,你说那吐谷浑人在营门外叫嚣了半日!”
薛万彻尚自愤愤不平道:“可不是,要不是没有太子殿下的命令,老夫定然要让那些吐谷浑贼子有来无回!”
杜睿突然一拍手,道:“这便好了!殿下!此次剿灭吐谷浑,小弟已经有了主意!”
李承乾闻言一喜,忙问道:“承明有何主意?”
杜睿道:“今日薛老将军不曾出战,这便是好!待明日吐谷浑人来挑战之时,薛老将军自可出战,但许败不许胜,也不用再回这个大营,直穿而过,将这大营让于吐谷浑人!”
薛万彻一听,也知道了杜睿在打什么主意,但却并不同意:“哪里用得着这般麻烦,对付那吐谷浑人,根本就用不着这骄兵之计,只要一阵冲杀,定然能大获全胜。”
杜睿笑道:“大胜可保,但薛老将军能保证全歼吗?”
薛万彻一愣,琢磨了一阵,道:“这……只怕不行!”
杜睿道:“我军远来,但求速胜,那吐谷浑少说也有数万大军,要不能全歼,让其固守城池,凭伏俟城城池高大,急切之间,如何能下,所以定然要用这骄兵之计,将其引入瓮中,然后加以全歼,只要能歼灭吐谷浑人一部,剩下的,再想固守城池,以待援军,怕是不可能了!”
李承乾闻言大喜,道:“好!只是如何引吐谷浑人上钩!”
杜睿道:“将军中粮草,留下一部分,明日送于吐谷浑人,不怕他不上钩。明日遣薛将军出战,后日遣苏将军出战,每日战后都退后三里扎营,而后便在此处设伏,全歼来军!”
杜睿说着,朝地图上的一处指去,众人伸头一看,纷纷大喜。
“好!在这个地方设伏,吐谷浑人来多少都能将其全歼!”
“好!明日老夫便做个败军之将!哈哈哈!”
次日,昌濑又引了四万兵丁前来挑战,薛万彻得了旨意出战,两军刚刚战了不多时,薛万彻便招呼着军马后撤,昌濑见状,连忙追击,薛万彻装作拦挡不住,舍了营寨,便逃了。
昌濑本还想再追,但他手下的军兵都只顾着抢夺战利品,那里还能约束的了,再加上有属下禀报,说是发现了唐军的粮草,昌濑顿时大喜过望,连忙让人收拾好,便回了伏俟城。
诺曷钵见昌濑此次回来,带了许多唐军的旌旗粮草,也是喜不自胜,更是不将唐军放在眼里。
只有威信王还是忧心忡忡,叫来跟随昌濑一同出战的将佐询问,那些将佐也都说今日胜得莫名其妙,原本两军正在交战,唐军突然便退,更是让威信王感到了巨大的危机。
只可惜此时诺曷钵根本就听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