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极品闲人-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稚奴!我再带你去芍药栏玩,听黛玉姐姐说,昨日那里开了几朵带金边的芍药花,可好看了!”杜云莲说着,拉起李治的胳膊就跑,也顺便替李治解了围。

两人走后,听雨轩内的三个人不禁面面相觑,杜睿难以置信的看着两个小家伙远去的身影,心中突然闪过了一个奇怪的念头。

杜睿还没说什么,安康公主反倒笑了,道:“稚奴这个小东西,却也长大了!”

汝南公主皱眉道:“妹妹胡说什么,稚奴这才八岁,不过是小孩子爱玩罢了!你还跟着起哄!”

八岁!

杜睿心中苦笑不止,这哪里还像个八岁的孩子,不过一想到安康公主属意他的时候,才七岁,这皇家的王子公主们,还真是早熟的厉害,这么小小的年纪就知道围着美女转了,你围着美女转,到没什么,可是你把妹也不能把老子的妹妹啊!

对于杜云莲的终身大事,杜睿原本的打算是顺其自然,可后来长孙皇后几次三番的举动,杜睿已经猜出,长孙皇后想要让杜云莲嫁到东宫,去做李承乾的侧妃,对此杜睿虽然有些不满,但也不是很反对,而且他看得出,李承乾对杜云莲也有意。

可是如今很明显,李治这个小正太想要近水楼台先得月,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杜云莲愿意,他这个做兄长的,还能有什么不愿意,与其嫁给李承乾做小,还不如嫁给李治去做个晋王正妃。

可问题是杜云莲比李治大了五岁,而且历史证明李治这人是个典型喜新厌旧的主儿,而且专爱打野食,不但和自己的大姨子有一腿,甚至后来连自己的外甥女都不放过,是个典型的色中恶鬼,杜云莲要是嫁给他,那将来还能有好。

安康公主见杜睿愣着不说话,碰了他一下,说:“承明!回去我和父皇母后说说,将莲儿许给稚奴可好!”

杜睿闻言,就像被人踩了尾巴一样跳了起来,气急败坏的说:“不成!绝对不成!”

安康公主一愣,道:“为何不行!稚奴怎的也是一个亲王,你还怕莲儿嫁过去受委屈不成?再说莲儿都十三岁了,至今都还没许配人家,你想要让她老在家里吗?”

安康公主的话,将杜睿都给说得楞住了,说起来在这个时代,女子十三岁都还没定亲的,也确实不多见了。

杜睿的四个妹妹,杜云芙已经和苏定方的长子定亲,只等两年之后,便成亲,杜云卓也和秦琼的此子秦束定下了婚事,只剩下了杜云希和杜云莲两个还没有许配人家。

只是让杜云莲嫁给李治,杜睿一想到这件事心里就难免不舒服,究其原因还是原本历史上的那个李治在男女关系上实在是太过不端正了。

而杜云莲这些年来。经过杜睿的教导,性子里那面沾染些后世人的刚强,要是李治喜新厌旧,以杜云莲的性子,到时候非闹个天翻地覆不可。

杜睿心中的话,不便说出来,他总不能对安康公主说:“你弟弟长大了之后,会变成一个小色魔,混蛋的厉害,老子的妹妹绝对不能往火坑里推!”

他要是这么说的话,别说太宗皇帝饶不了他,安康公主估计都要和他拼命,只好说道:“莲儿和晋王殿下两人年岁不想当。”

安康公主翻了个小白眼,道:“这有什么,我四姐遂安公主还不是比她的夫婿大了六岁!莲儿和稚奴才差五岁,有什么关系!你还比我大了三岁呢!你怎么不说!”

杜睿现在一头扎进湖里的心思都有了,早知道这样,当初他们来的时候,就应该把杜云莲给藏起来,也省得被李治这个花花小正太给殿心上。

“这事还是容后再说吧!两人还小,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没办法,杜睿也只能找出了这么一种说辞。

心中却盼着,李治能在回长安的路上遇到一个真命天女什么的,最好还是顶级如花似玉的那一种,将李治那个小正太的魂给勾没了。

这件事暂且放下,没几日长孙皇后派的第四波人又到了,安康公主见再不回去就有点儿抗旨不尊之嫌了,只好收拾行囊包裹,准备离开了。

安康公主和李治走的那天,杜云莲和李治两个当真像对小情人一样,拉着手哭了好久,看的杜睿眼睛一个劲儿的跳,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嫁女儿的父亲一样。

重生到这个世界上之后,杜睿就杜云莲这么一个嫡亲的妹妹,没想到这才几天,就要被李治这个小屁孩儿给勾走了,要是打亲王不犯法的,杜睿现在就想给李治一拳。

“稚奴!明年记得还来!到时候我再带你去玩!”

李治也是神情失落,双眼哭得通红,大概他爷爷李渊去世的时候,他都没这么哭过:“莲儿姐姐!明年我一定还来,到时候,我给你带好多好多长安的好东西!”

杜睿在一旁看着,心中不禁一阵腹诽:快滚蛋吧你!谁稀罕你的好东西,大唐最大的商会七宝斋是老子的,大唐所有稀奇古怪的好东西都是老子发明的,要你来献宝!呸!

总算是把安康公主一行人给送走了,杜睿转身立刻唬着一张脸,对杜云莲道:“回家去!”

谁知道杜云莲鸟都不鸟他,哼了一声,转身就走了。

惹得一旁的汝南公主一阵嘤笑,杜睿这才想起来,他身边还有一个更大的麻烦要解决呢!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主情深

太子行刺事件,经过很短事件的沉淀,就被人们扔到了脑后,太宗不想追究,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没那个道理去和皇帝较劲。

相反,太宗这次下圣旨,今后凡是成年的皇子必须之国,这道圣旨对他们来说,却是一件好事。这个时候的大唐诞生的时间并不长,既没有两宋时的党争现象,也不存在明代那种党锢的迫害,如今站在朝堂上的大多都是当年亲王府的旧吏,他们所期待看到的无外乎就是一个强大的王朝。

太宗这道圣谕,不但扼杀了那些混小子们的野望,同时也维护了朝局的稳定,历朝历代之兴亡,大多都是从夺嫡开始的,就拿前朝来说,要不是隋炀帝害死了太子勇,占据大位,而是让皇位自然过渡,凭借开皇盛世打下的底子,隋朝的江山社稷哪能被李渊这个穷亲戚给夺了去。

走了好啊!全都走了才好呢!太子是个好储君,有这么一个合格的储君待在东宫就行了,不论是老臣,还是新冒头的那些年轻干才们也都放心了,老臣们放心的是贞观之治能得到延续,年轻的臣子们放心的是,明军在朝,自家的才华终究不会被埋没。

可朝里朝外的人都放心了,杜睿这些日子却有些闹心,自打安康公主和晋王李治那小子走了以后,杜云莲一下子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以前是大观园阖府上下的小魔星,便是杜睿都经常被她的恶作剧戏耍,那番模样做派像极了前世电视剧《大明宫词》里的弱般太平公主,每日里要是不把大观园搅得鸡飞狗跳,是万万不肯罢休的。

本来杜睿作为长兄,可以管教,但他实在怜惜杜云莲小小年纪便没了父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只有这么一个嫡亲的妹妹,怎么舍得责备。

不过好在还有杜云芙这个长姐在,每次杜云莲胡闹,只要杜云芙一板脸,杜云莲立刻就像老鼠见了猫一般。当然杜云莲虽然调皮胡闹,但也不过是小孩子的恶作剧,被她戏耍了的人,在头疼之余还能付之一笑。

但近些日子,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先是缠着杜睿要学诗书,接着又缠着马氏等三位姨娘朝着要学女红,每日里也不出去疯跑了,反倒规规矩矩的闷在屋子里扮起了长相思,把自己弄得比黛玉还黛玉。

杜睿实在是放心不下,只好让一向和杜云莲玩在一起的杜云希去探听虚实,结果不打听还好,一打听,杜睿气的差点就扯起大旗造反。

“莲儿!你这些日子扮个期期艾艾的样子,当真是为了那个李治!”刚刚从杜云希那里得到了确切消息的杜睿气的头发都要竖起来了。

杜云莲原本正望着天上发呆呢,被杜睿一声吼,吓了个半死,见是杜睿到了,也是一阵心慌,忙道:“三哥说的哪里话,什么李治,我哪里又期期艾艾了!?”

杜睿现在脑袋都要裂开了,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这个傻妹妹居然还是个花痴,而且花痴谁不好,居然花痴那个上了自己小妈,然后又上了自己外甥女的东西,而且对方还是个正太,难道这大唐早熟的不仅仅是皇室,而是全民性质的?

杜睿深吸了一口气,道:“那李治临走之时都和你说了什么?你别瞒我,云希方才已经都对我说了,我只问你是不是真的!”

杜云莲闻言,的那张小脸居然难得的泛起了嫣红。

杜睿一看就知道什么都不用问了,全都是真的。

莲儿姐!等我长大了,就让你做我的王妃,到时候,我们就能天天在一起玩儿了!

杜睿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气的差点儿要冲到长安去,把李治给大卸八块,好家伙!自己就这么一个嫡亲的妹妹,居然还让李治那个小正太把心给拐走了,这还了得!

此前杜睿对长孙皇后的几次暗示要把杜云莲嫁给李承乾做侧妃的事情,装聋作哑,就是希望杜云莲将来的终身大事能自己做主。

谁知道没进东宫,反倒被一个小屁孩儿给忽悠到晋王府了。

不过这件事杜睿发脾气归发脾气,但是也不能阻止,要是杜云莲真的和李治上演一出两小无猜,杜睿就算是心里再怎么不愿意,再怎么不看好李治的人品,却也不能棒打鸳鸯,充其量也就是在调教李承乾这个未来大唐君主的同时,顺便费费心,教育一下李治这个皇二代。

“莲儿!此事你是如何想的!?”杜睿强忍着要虐。杀小正太的冲动,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上去轻松一点儿。

杜云莲低着头,突然声若蚊咛的说了一句:“稚奴对我很好的!”

得!啥都不用说了!人家一个小萝莉,一个小正太都海誓山盟,私定终身了,杜睿这个做哥哥和大舅子的还说什么啊!

“好了!好了!我不管了!”

杜睿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自古道清官都难断家务事,杜睿虽然才华横溢,满腹谋略,但这小儿女的情事,杜睿自己都还没料理清楚呢,那还能对自家的妹妹伸手,既然管不了,也就只能撂挑子了。

杜睿刚走到门口,就听到身后杜云莲唤了一声:“三哥!”

杜睿忙回头,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杜云莲,希望她能推翻刚才的论断,还自己一个明媚的晨光。

“三哥!你那部书还要多久写完!?”

书?

杜睿一愣,随即就想到是那部《资治通鉴》,杜云莲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了?以往因为自己著书,杜云莲少了听故事的机会,没少抱怨,今日这时怎么了,反倒关心起来了。

“问这些做什么?”

杜云莲嘟了嘟嘴,羞涩的说:“听安康姐姐说,三哥和当今圣上约好了,什么时候写完那部书,三哥就能回长安了!”

杜睿闻言一愣,接着就明白了杜云莲的意思,感情这小丫头是想要让自己尽快截稿,然后她好跟着一起回长安,去会小情郎。

杜睿不禁哭笑不得,心里也断了要棒打鸳鸯的念头,总归是自己妹妹选的,要是等两人长大之后,杜云莲心中依然念着李治,李治又不曾移情别恋,杜睿也只能祝福他们了。

更何况,他就是想要找一处所在去说理又能找到哪里去,找太宗?开玩笑,人家把最宠爱的女儿都许配给他了,顺带着还硬塞过来一个汝南公主,他要是敢去,太宗非脱了龙靴抽他不可。

想到此处,杜睿也是无可奈克,也不说话,摇头苦笑着离开了潇湘馆,不知不觉走了一阵,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到了蔷薇院。

当初修建大观园的时候,杜睿只顾着参照《红楼梦》书中的记载,以及后人对书中描述的揣测,编排出的草图,等修建完成之后,才发现这大观园当真是大的有些离谱,就比如这蔷薇院,自打建成之后,杜睿都没来过几次,要是没有宝钗这个内管家领着,估计他自己都找不到。

此时杜睿因为杜云莲的事情,心气正好不顺,既然来了,就进去游玩一下好了。

绕过回廊,还没等走到深处,杜睿便听到丝竹之声,居然有人在抚琴,而且演奏的还是那首《春江花月夜》。

难道安康公主去而复返?

这首曲子,就杜睿所知,全天下除了他之外,也就只有安康公主会演奏了。

听着琴声走了过去,杜睿不禁愣住了,只见在千百株蔷薇花丛中,一个身着皂衣道袍的女子,款款而坐,面前放着一张瑶琴,轻灵卓拔的音律便从指尖当中流淌出来,这女子不是汝南公主还是哪个。

原本应该用琵琶来演奏的中国十大名曲之一的《春江花月夜》,居然被汝南公主演奏除了另一番味道。

杜睿原本就喜好音律,听得汝南公主弹得如此仙音,顿时便痴了,再加上汝南公主原本就是天仙化人般的女子,如今虽然身着道袍,但是也难以掩盖她绝代的风华。

“铮……”

一声厉响,琴弦居然绷断了,杜睿和汝南公主皆是一惊,汝南公主一抬头正好看见杜睿,两人目光交汇,全都愣住了。

自打安康公主离开之后,汝南公主就好像和杜睿捉迷藏一样,整日里都在故意躲着他,即使万不得已撞见,也是点个头匆匆而别,杜睿也同样是在躲着汝南公主,毕竟两个人的关系,说起来还是有些尴尬,只是没想到两人今天居然在这里不期而遇,这情形简直就好像唱戏一般,就是那处《凤求凰》,司马相如不就是用音律勾搭了卓文君吗?只不过今日两者的身份调换了,成了《凰求凤》。

两人就这么愣了一阵,还是汝南公主先反映了过来,在妙玉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对着杜睿行了一礼,这要放在平时,杜睿绝对要落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可现在不同往日,从如今的身份上来讲,汝南公主已经出家了,而且寄居在杜睿的府上修行,算是一个客人,对主人行礼也是应当的。

但杜睿可不敢把这个当真,谁都知道太宗在历史上是个爱女成狂的主儿,汝南公主没了哭,豫章公主没了哭,晋阳公主没了,更是哭的死去活来,要是让太宗知道汝南公主在大观园受了半点儿委屈,非发天兵征讨不可。

见汝南公主行礼,杜睿连忙侧过身,道:“公主身子方才大好,还是多多休息为妙!”

汝南公主闻言,微微低着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如何称呼,驸马?不合适!杜大人?杜睿的身上又没有官衔!承明?好像不大礼貌!三郎?两个人好像也没那么熟悉?最后只能道:“多谢关心!我的伤已经好多了!”

杜睿点点头,还是不敢怠慢,对着熙凤道:“熙凤!你等姐妹照料公主殿下,可要尽心着力!不可疏忽了!”

熙凤点头笑道:“少爷都祝福了多少次了,要是不放心,有什么少爷自家对公主说就是了,公主也是,要是奴婢们当真有疏忽的地方,趁着现在,也好和少爷诉诉苦不是!”

熙凤这般没大小的说辞,也是为了汝南公主,她和妙玉,客卿,巧儿被分到了汝南公主的身边,今后自然就是汝南公主的贴身丫鬟了,哪能看着自家主子和自家少爷这么别扭下去。

汝南公主被熙凤说的一阵脸红,小声道:“都很好!没什么不周全的地方!”

熙凤见汝南公主还是这副性子,心中无奈,很其不争,眼珠一转,突然啊呀一声,道:“对了!大老夫人昨日和奴婢说了,今日要奴婢姐妹过去一起梳拢那几盆海棠的,该死!该死!居然给忘得死死的了!妙玉!可卿!巧儿!你们几个也别直么瞪眼的杵着了,还不快跟我去!”

巧儿为人最是老实不过,听熙凤着急忙慌的说,诧异道:“熙凤姐姐!大老太太那边……公主……”

“别说了!让你们跟着走,跟着走就是了!”熙凤说完,不由分说的拖着妙玉,拉着巧儿便走了,可卿在后面跟着,嘴角划过了一道若有似无的笑容。

路过杜睿身边的时候,还不忘道了一声万福:“少爷!公主便托给少爷照料了!”

杜睿看着几人耍宝,也是哭笑不得,这几人分明就是在给他和汝南公主创造独处的机会,像这样的机会,还从来没出现过,以往即使在府中撞见,身边也都跟着丫鬟下人。

汝南公主见熙凤当真走了,没来由的一阵心慌,看了眼杜睿更是面红耳赤。

杜睿见躲不过了,他若是就这么走了,肯定要伤汝南公主的自尊心,尴尬的走进了花圃,看着那张瑶琴,没话找话道:“公主也喜欢音律!”

汝南公主为不可查的退了一步,小声道:“只是略懂而已!先前在宫里,安康每日都要去我的延福宫,时常用箫奏些没听过的曲子,我觉得好听,便学回了,后来才知道是……是……是你作的曲子!”

杜睿闻言一笑,知道汝南公主正在为如何称呼他犯难,便道:“公主要是不嫌弃,便称呼在下承明便好了!”

汝南公主听着杜睿的声音,拉着杜睿那和善俊朗的面容,不觉一阵心热,小声道:“好!便依你!”

杜睿见汝南公主还是一副羞怯怯的模样,不觉一阵无奈,今后可是要一起在这大观园里生活的,总不能一直这么尴尬下去。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将来汝南公主的终身应该是要着落在他的身上了,汝南公主对他有意,杜睿也不是个卫道士,更不是个蹬鼻子上脸,还要狂喊我很纯洁的伪君子。

如果杜睿当真辜负了汝南公主情义的话,恐怕太宗第一个就不答应了,身为皇帝,给了杜睿这个大的恩典,一下子许配给了他两个公主,总管历朝历代可有先例,除了那个多半是人们编出来的娥皇女英之外,何曾出现过这种事情。

既然两人的命运已然被纠缠在了一起,杜睿又不曾想过抗拒,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接受了,为了以后不这么别扭的过下去,为了不辜负汝南公主,杜睿身为男人,自然是要主动一些了。

想着杜睿便坐到了还留有汝南公主体温的绣墩上,静了静心神,手指波动,一首《梅花三弄》便奏了出来。

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乐曲前半阕奏出了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急促的后半阕,描写了梅花不屈的动态。前后两段在音色、曲调和节奏上然不同,有着鲜明的对比。同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汝南公主听着此曲,先前在宫中也曾听安康公主演奏过,自然知道这首曲子当中的含义,再看杜睿感情真挚,心中不由得一阵娇喜,知道杜睿演奏此曲,既是在赞梅花,也是在赞她自家。

等杜睿一曲终了,汝南公主只说了一句:“但愿得承明莫要辜负了欣儿(汝南公主的闺名,瞎编的!)!”

说完便逃也似的走了,杜睿看着汝南公主走得远了,不由得一阵苦笑,刚想着要和汝南公主聊一聊,消除彼此之间的尴尬,怎的还没容他说话,便逃了,这下倒好,杜睿转着心思,演奏此曲,就是为了向汝南公主示好赞其高洁,这下倒好了,似乎两人之间更尴尬了,但愿得汝南公主可别把他当成了个孟浪的登徒子才好。

晚间,用过了饭,杜睿刚到书房,便有人敲门,进来的是宝钗,只见她满脸玩味的笑,也不说话,反倒将一个绣工精美的荷包放到了杜睿的书案上。

杜睿一愣,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呢,就听宝钗道:“方才可卿来,让奴婢交给少爷的,还让奴婢替汝南公主传句话,莫要辜负了!少爷!奴婢不知此言何意?”

杜睿看了看那个荷包,再看宝钗精似鬼的笑,也跟着笑道:“你这鬼丫头!”

心中却想着汝南公主,那样一个天仙般的玉人,对自己有情,如何能辜负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诏书

大观园,怡红楼,杜睿的书房内,贞观十年业已进入了七月,天气渐渐变得热了起来,书房内四个角摆放着几个铜盆,里面盛着的巨大冰块正散发着阵阵凉气,让书房内也显得不那么燥热了。

杜睿穿着一件丝质的长衫,赤着脚,披散着长发,给人一种飘渺若仙的感觉,此刻他正伏在书案上,《资治通鉴》的《隋纪》已然写到了最后一卷,这个浩大的工程经过六年时间,终于接近了尾声,六年里,杜睿几易其稿,写了毁,毁了写,逐字逐句的反复斟酌,可以说杜睿般的《资治通鉴》虽然取巧,但是和宋代司马光版本的相比,杜睿所作出的工作,一点儿也不遑多让,更何况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时候,身边还有众多帮手,朝廷政府也多次派人帮忙,查阅估计,整理资料,而杜睿全是一个人完成的。

“……为政者,首当抚民以静,内王而外霸,善之善者也!”

将最后一句写完,杜睿将手中的毛笔扔到一边,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活动了一下筋骨,起身走到茶几前,端起杯茶,一通牛饮,在没有空调的这个时代,想要熬过酷热的夏天,确实不大容易,更何况像杜睿这般,每日里还要著书万言,好在一切都结束了,完事了,截稿了!

宝钗一直在旁边侍候着,见杜睿将毛笔都扔在了一边,微微一愣,问道:“少爷!这是……”

杜睿回头一笑,道:“宝钗,将这一卷的书稿拿去装订,总算是完结了!”

宝钗闻言一愣,接着便是一阵狂喜,别人或许还不知道杜睿为了著这部书,耗费了多大的心力,但是她每日里陪在杜睿身边侍候,斟茶递水,焚香磨墨,最清楚不过了,时常看着杜睿为了几个字愁眉不展,寝食难安的样子,她也是心疼不已,现在听杜睿说已经写完了,她的心里比杜睿更加高兴。

“少爷!你是说这部书都完结了?”宝钗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发颤,这几年,她几次都盼着杜睿能尽快将这部书写完,但是每一次杜睿给她的回答都是“再等等”,或许将来看这部书的人,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宝钗只知道,这近百万字的一部书究竟耗费了杜睿多少心血。

杜睿一笑,道:“对!完结了!你拿着书稿装订,和往常一样,刊印一份!再去把仲叔叫来!”

宝钗应了一声,捧着书稿,欢天喜地的去了。不多时,杜仲便到了书房。

“少爷!唤老仆前来何事!?”

杜睿先给杜仲盛了一碗酸梅汤,接着道:“仲叔!等宝钗将刊印的书稿整理好,你便遣人将书稿送去长安吧!”

杜仲闻言一愣,当初太宗将杜睿发遣出长安的时候,和杜睿有过什么约定,他是知道的,听杜睿这么说,杜仲心中也是一阵狂跳,忙问道:“少爷!可是书著成了!?”

杜睿点点头,说:“当年圣上曾对我说过,让我回家安心做学问,将那部书著成,现在书已成,我也算是完成了圣命,书便遣人送去长安吧!”

杜仲闻言,诧异道:“少爷!既然书已著成,少爷何不自己带着进京面圣,当年少爷被逼离开长安,圣上也说过,什么时候书著成了,少爷便能回长安,何必遣人送去!”

杜睿笑着摇了摇头,道:“以往我总是觉得这世上少了我杜睿,大唐的盛世便不能真的走向辉煌,做起事来也是急功近利,丝毫不计较后果,这些年在杜陵,我的心思也淡了,这世上,人们少了谁都照样能活,而且还能活得很好,我又何必去搅那浑水,如今咱们这杜家也称得上富可敌国了,杜陵这边的生活,我也早已习惯,何必还要回去,在这边寄情于山水,岂不更好!”

杜睿所说的都是真心话,当初刚到杜陵的时候,他心心念念的都是要尽快重返长安,回到大唐的政治中心,去实现自己的报复,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他的心思早就淡了,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头上顶着一个勋贵皇亲的名号,就已经够招人嫉恨了,要是再步入朝堂,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遭了小人的陷害,杜睿虽然不怕,但是劳心劳力的和那些人斗法,又为的谁来。

远在杜陵,杜睿虽然少了那个名号,但是做起事情来,却能更加得心应手,一样是为天下万民谋福,杜睿何苦高居庙堂。

杜仲听着,也不禁连连点头,长安是个什么样子,他也清楚,当初杜如晦在朝的时候,虽然和房玄龄引为奥援,备受太宗的信赖,但是也不免要掺和些蝇营狗苟之事,杜睿能看得开,放得下,那是再好不过了。

“少爷既有此意,老仆明日便亲自将书稿送去长安,只是太子殿下那边……”

杜睿摇摇头,道:“太子那边,仲叔就不要多虑了,要是太子问起,便说还是那句话‘过尤不及’,如今太子在朝堂上的力量已经很强了,要是再多了个我,会引起圣上忌惮的,天家无情,虽说圣上仁厚,但是太子到底还只是太子!”

杜仲闻言,没有说话,只是低下头,陷入了沉思当中。

十日前,长安城,太极宫,雍德殿内,太宗背着手身在外殿焦急的等着,脸上满是担忧的神情,李承乾,李治等皇子,还是长乐公主等人都在一旁侍立着,也都在焦急的等候,自打贞观十年以来,长孙皇后的身子每况愈下,十天半月就要药石侍候,前些日子又出了李泰那桩事,身子骨就更差了,再加上天热,如今已经卧床不起了。

太宗朝内殿看去,突然眼神当中闪过一丝恐惧,他是大唐的皇帝,是天下的主宰,但是此刻,挚爱的发妻随时都有可能会离他而去,即使再怎么英明神武,放到此时都不顶用了,他害怕,害怕当年那个喜欢叫他二哥哥的小女孩儿就这么走了。

人们总说帝王是无情的,身为大唐皇帝,太宗的后宫之中,并不缺少美人,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那些没有品级的美人更是多不胜数,但是真要说这些女人有哪一个真的走进了他的心里,恐怕就只有内殿的那位贵妇了。

“观音婢!观音婢!你可不能就这么撒手去了啊!稚奴和新城都还小,他们可不能没了娘,你不是常说想要和朕白头偕老的吗?可不能就这么去了啊!”

太宗此时也慌得六神无主,就好像个普通人一样,自言自语的念叨起来,他多希望那个端庄美丽的女人能在此时走出来,亲口告诉他,没事了,一切都没事了。

李承乾看着太宗,心中也不免一阵担忧,这几日,他的泪水都要流干了,他也在担心,担心他的母后会突然离他而去。

“父皇!您一夜都没合眼了,先回宫休息吧!这里有儿臣守着就行!”

刚刚做完月子的海棠也过来劝道:“父皇!母后吉人天相,定然会没事的,您可别累坏了身子!”

太宗摇摇头,道:“朕没事!朕就在这里守着,乾儿!海棠刚刚生产,身子弱,你先带她回宫去吧,象儿也需要人照料!”

李象是李承乾的长子,刚刚出生一个半月。

李承乾一阵犹豫,最终还是让人搀扶着海棠先回去了,女人要是没坐好月子,将来对身子的妨害很大,但他自己却留了下来,身为大唐的太子,因为国事繁重,不能时常承欢膝下,已经是罪过了,如今长孙皇后病的这么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