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极品闲人-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媚娘当然不会知道,因为时间和环境是会改变一个人的,就像历史上的她一样,最开始入宫的时候,不过是想要生存下去,后来在感业寺出家,也不过是为了摆脱那暗无天日的清苦生活,再到后来入宫,她的心境才发生了变化,最终一步一步的,通过各种手段,坐上了则天大帝的位子。

现在的武京娘不过是在走着和武媚娘历史上相同的一条路,一旦见识到了权利的好处之后,便欲罢不能了。

武媚娘长叹一声道:“京娘!如此你想要找你姐夫的话,姐姐劝你还是不要枉费心机了,还有,京娘!姐姐再奉劝你一句,有些事情过尤不及!你在宫中好自为之!”

武京娘闻言一惊,看着武媚娘好半天,才道:“姐姐!这些话都是姐夫和你说的,对吗?”

武媚娘也不想掩饰,点了点头道:“你姐夫并没有明说,不过有些事情,姐姐也能猜到!京娘!这大唐帝国毕竟是男人的世界,我们做女人的只要安分守己,相夫教子也就是了,圣上对你格外恩宠,弘儿又贵为太子,你还有什么渴求的呢!?”

武京娘见武媚娘已经把话都说开了,也就不再遮掩,不服气的说道:“姐姐!当初在家中之时,你可不是这样的,当初武元庆,武元爽等人欺负我们姐妹,姐姐当时不就曾说过,一朝得势,定然要他们数倍还之,姐姐当初还曾对妹妹说过,这天下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只有拿在手里的才是自己的,将自己的命运交托给男人,是愚不可及的行为,姐姐当初说的这些话,难道全都忘记了吗?”

武媚娘闻言也楞住了,她自己说过的话,当然会记得,只不过时光荏苒,物是人非,武媚娘早就已经变了,她现在有杜睿的呵护,有杜学良和太平这一双儿女承欢膝下,她已经满足了,而且将自己的命运交托在杜睿的手上,她终身有靠,哪里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武京娘见武媚娘不说话,登时笑了,道:“看起来姐姐是忘记了,如今姐姐儿女双全,又有姐夫这么一位如意郎君,自然满足了,今后剩下的事情,就是为太平寻得一个好夫婿,再为学良谋得一份家业,致使他终身有托,对吗!?”

武京娘不等武媚娘回答,便接着道:“可是妹妹我不想如此,我不想就此平平淡淡的过一生,我要有所作为,我要让千百年后,人们提起我这位大唐皇后,都要敬佩不已!我要将自己的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任何人都不能干涉我!”

武媚娘看着武京娘失态的样子,心中越发觉得苦了,她知道武京娘已经回不了头了,这条路走下去,不管结果如何,武京娘都不会回头。

“所以你千方百计的想要得到你姐夫的帮助,对吗?你知道,如果你姐夫也站在你的阵营当中,你就有了必胜的把握,对吗?”

武京娘丝毫都不加以掩饰,道:“是!没错!只可惜姐夫他丝毫都不理解我的苦心,几次三番的拒绝了我的招揽!姐姐!我想不明白,我是他的妻妹,我们是亲戚,他为何总是要与我作对!”

武媚娘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了下来,说真的,方才看着武京娘的模样,她当真有些怕了,以前虽然心中也猜到了一些事情,但是当这些事情由武京娘亲口说出来的时候,她还是不免胆战心惊。

“京娘!你当然不会明白了,莫说是你,当初圣上与晋王相争,晋王还是你姐夫的妹婿,他还不是照样设计,将晋王的谋逆镇压了下来!你姐夫的心里装着的是大唐江山社稷的安危,天下利民百信的福祉,只要他在一天,他就绝对不会允许大唐乱起来的!”

武京娘闻言冷笑一声,道:“姐姐说得好听,可是说白了,姐夫还不是不甘心屈居一个女人之下!就像他不肯应诏,辅佐当今圣上一样!他一样也有野心!”

“住口!”武媚娘闻言,斥责道,“我不允许你诋毁我的夫君!你说他有野心,他要是有野心的话,早在当年东征西讨之时,就已经自立为王了,以他在军中的威望,你觉得天下还有谁能制得住他,野心!他从来都不曾有过!他有的只是对大唐江山,对黎民百姓的担忧!他希望大唐江山永固,希望黎民百姓生活安泰,所以他多年以来,不辞劳苦,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将所有威胁着华夏江山,炎黄苗裔的威胁尽数除去,京娘!你身为大唐的皇后,说出这等话来,简直岂有此理!”

武京娘被武媚娘的怒火吓了一跳,也觉得自己方才有些失态了,看着武媚娘,渐渐的不敢再与其对视,低着头,怅然若失道:“姐姐!是小妹失言了!”

过了半晌也不见武媚娘说话,武京娘忙道:“姐姐!这些事情暂且都不提,如今确实有一件大事,小妹要见姐夫!还望姐姐行个方便!”

武媚娘现在是无论如何都不敢让武京娘随便去见杜睿,犹豫着问道:“你先说说究竟有何事!?”

武京娘也不隐瞒,当即就将澳洲道的事情说了一遍。

武媚娘闻言,也知道事情紧急,可是如果让武京娘去请杜睿的话,依着杜睿的性子,少不得又要奔波一番,她是无论如何都放心不下的,单单是一场西征就让她们姐妹寝食难安,此番又要扬帆出海,大海之上凶险异常,武媚娘在大观园之中,就时常听人说起杜家商社的船队在海上失事的消息,万一……

武媚娘已经不敢再往下想了,她不知道杜睿如果当真在海上出了意外的话,她的下半生该怎么活:“朝中能臣猛将那么多,难道遇事就要让你姐夫出马!此事你不要再说了,我是不会让你去见你姐夫的!”

武京娘见武媚娘拒绝,也不由得有些着急了,忙道:“姐姐!朝中虽然不乏能人,可是这海外之事,还有谁比姐夫更加了解,姐姐!当初澳洲道是姐夫带人发现的,向澳洲道移民,也是姐夫当年的计策,如今澳洲道的土人和乱民犯上作乱,那些良善百姓日日深受刀兵之苦,难道姐夫当着就不闻不问!?”

武媚娘闻言,顿时脸色一变,她很清楚杜睿的性子,如果武京娘以大义相挟的话,杜睿定然不会推拒。

虽然占领澳洲道,得利的是大唐,可是终归澳洲道是杜睿发现的,移民的政策又是杜睿提出来的,杜睿想要独善其身,这件事怎么都说不过去,武媚娘知道,杜睿心中最为在乎的就是百姓。

武京娘见武媚娘不说话,知道这件事有了希望,接着又道:“姐姐!如今澳洲道的局势糜烂,非姐夫不能解此困局,还望姐姐以大局为重啊!”

武媚娘闻言,叹了口气,她知道自己没办法再像方才那样严词拒绝了,只得道:“此时干系太大,容我们姐妹商量一番!”

……

“不答应!我坚决不答应!”

武媚娘刚刚将事情说出来,安康公主就坐不住了,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汝南公主皱眉道:“涑儿!这是军国大事,不可意气用事!”

安康公主气道:“我不管什么军国大事,我坚决不让睿郎涉险,他才清闲了几年,又要出去劳心劳力,可又落得什么好,前一次西域事急,皇兄一纸诏书便将睿郎派去了西域,几经拼杀,才击败了大食人,可是回长安之后又如何,居然派了一个阉宦折辱我们的夫君!睿郎行事对得起大唐,对得起父皇,可是皇兄可曾对得起睿郎,每每有事便低声下气的来求,没事的时候,便丢在一旁,我绝不能让再睿郎去受那闲气!”

当初李承乾遣侯义到府上传旨,那趾高气扬的模样,至今安康公主还是纷纷不平,如何肯在让杜睿去做那徒劳无功的事情。

汝南公主闻言,皱眉道:“话虽如此,可如今澳洲道事急,此困非睿郎不能解,总不能眼看着那澳洲道乱下去!”

汝南公主虽然也不愿杜睿再度出山,但总归还是视得大体,分得清轻重。

安康公主闻言,却只道不依:“姐姐虽然如此说,我却不管那些国家大事,妹妹只是个小女子,只想着与睿郎长相厮守,国家大事自然有皇兄的那般能臣猛将去料理,哪能事事都要劳烦睿郎!”

汝南公主见安康公主又耍起了小孩子脾气,忙道:“涑儿!如今可不是耍性子的时候,若不是当真事急,皇兄也不会让皇后前来杜陵!”

安康公主也知道自己决定不了什么,要是让杜睿知道她今天说得这下话,少不得又要教训她了,闻言只是生闷气,却不再出言反对了!

宝钗又道:“公主姐姐!那是否要派人去请夫君回来商议!这么大的事情,我们姐妹纵然是商量好了又如何,到头来还是要夫君来拿主意!”

宝钗是不想让杜睿出海去澳洲的,可是却又不好出言反对,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拖延一下了!

汝南公主思量了一番,似乎是看穿了宝钗的心思,她也不希望杜睿去,可是这件事的干系太大了,道:“这件事不如派人去睿郎处,将此事备说分明,还是让睿郎自己拿主意吧!睿郎要去便去,若是不愿去,说不得也只能抗旨了!”

汝南公主虽然说着让杜睿自己拿主意,却也知道,依着杜睿的性子,他是一定要去的。

宝钗在杜睿身边多年,自然也深知杜睿的脾气,这一次杜睿少不得要去澳洲道走一遭了,别人或许还不觉得如何担心,但是宝钗却不一样,当初她可是全程经历了杜睿出海远航,更是经历了那场致使数百人殒命的大风暴。

一想到那恐怖的一晚,到现在宝钗都还心有余悸,漆黑的大海,狂风骤雨,那巨大的盖伦帆船在海上,简直就好像是个纸片一样脆弱,只能听天由命,等待上天的眷顾或者惩罚。

西征虽然凶险,但是总归杜睿还有武艺可以傍身,可是在大海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随时发生,如果遇到了危险,就算是有通天之能,也无济于事,只能听天由命,宝钗经历过那样的事,如今如何还肯让杜睿在经历一次。

众女当中,跟在杜睿身边时间最长就要数宝钗了,她平日里在大观园内虽然不与人争,凡事都是和为贵,可是这一次,她是真的不想就此答应。

可是看着众姐妹似乎都没了话说,她满腹反对的话,也说不出来了,她知道,一旦涉及到国家利益,民族大义,杜睿是绝对没有商量余地的,她赞同,杜睿要去,她反对,杜睿还是要去。

既然如此,宝钗自然也就没了话说,她能做的也就是与杜睿同生共死了!

见没有了其他的意见,汝南公主道:“既然如此便就此定下了,明日遣杜二郎走一遭,将此事说与睿郎,去或不去,全由睿郎决定!”

说完之后,众女似乎都陷入到了自己的心事之中,纷纷低头沉默不语。

这一夜,大观园内注定是要有人失眠了!

第五百三十四章 澳洲道(三)

当杜平生赶到杜睿这边,将武京娘来大观园的事说了之后,杜睿并没有显得多惊奇,相反,他的反映十分平淡,他早就已经猜到了,一旦李承乾知道了澳洲道陷入危机的情况之后,第一个想到能解决此事的人,定然就是他了。

让杜睿疑惑的事,这件事居然如此凑巧,他刚刚得到澳洲道出事的消息,朝廷那边就得到了奏报,这件事未免太过凑巧了。

“老爷!可是要去那澳洲道!”杜平生小声问道,他的声音虽小,可是脸上那隐隐的激动根本就难以掩饰,看他的模样,就差摩拳擦掌了。

杜睿看了杜平生一眼,笑道:“怎的!陪着我在杜陵困坐多年,你也耐不住寂寞了!”

杜平生抓着头发,憨厚的笑了两声,道:“老爷若是要继续隐居,小人自然要奉陪到底,不过……不满老爷,小人这些年见不到仗打,这双拳头,都要生锈了!”

杜睿闻言,笑骂道:“你啊你!都是当父亲的人了,可是这性子却全然不知道收敛!”

杜平生跟随杜睿多年,几乎每一次杜睿出征都会将他带在身边,多少也能猜到杜睿的心思,见杜睿这般言语,哪里还能不知道杜睿要作何决定,连忙道:“老爷!小人这就去准备!”

杜睿笑道:“着什么急!磨刀还不误砍柴工!什么都没准备,难道你要将自己送到土人的嘴里去,你不要忘了,澳洲道的土人,有的可是喜欢生吃人肉的!”

杜睿当然要准备,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他既然要奉旨前往澳洲道平叛,自然也少不得要有一个身份才行,否则的话,就算澳洲道都督冯毅是他的学生,他又能如何!

现在可不必往日,当初杜睿远航出海,身边都是他的随从和下人,自然指挥起来,如使臂指,可是现在不同,大唐已经在澳洲道上建立了行政机构,各地都有朝廷委派的官员,他要想指挥得动,自然要有一个身份才行。

而且要前往澳洲道,海船和随行护卫都是少不了的,澳洲道的情况,杜睿现在也就只是知道了个大概,具体情况如何,他也是两眼一抹黑,几个月前,叛军就已经占领了澳洲的南部,现在的情形如何,冯毅都想朝廷求助了,肯定是更加危机,要是没有充足的准备,贸贸然的便带人前往澳洲的话,只怕一世英名,都要毁于一旦了。

杜睿不想去见武京娘,他既然已经猜到了武京娘的野心,纵然是见面也只是让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罢了,随即杜睿便让杜平生回去传信。

想要让杜睿再度出山不难,却要答应他几个条件,其一,自然是身份,其二,要调用登州水军毛亮所部为他所用,再征集水师战船,其三,澳洲道所有大小事宜皆由他一人做主。

杜睿要用毛亮,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如今冯毅身为澳洲道的大都督,被困澳洲,是指望不上了,欧阳延嗣一直都担任冯毅的副手,自然也指望不上,毛亮虽然统帅能力比不上冯毅,武艺比不上欧阳延嗣,但是他的优点就贵在稳重,这三个弟子当中,杜睿最看好的,也正是毛亮。

武京娘在得知了杜睿的三个条件之后,当即派人快马加鞭去了长安,禀报李承乾,武京娘虽然是大唐皇后,如今在朝中也有着不小的势力,但这等军国大事,还不是她能做主的。

李承乾看着杜睿所上的奏折,不禁一阵苦笑,又是三个条件!

“圣上!臣以为宋国公所言三个条件,完全可以答应,其一,宋国公确实要一个朝廷册封的身份,好让他处理澳洲道诸事,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要想解决澳洲道的叛乱,首先就要正其名!”

天草四郎还在不遗余力的鼓动着李承乾,答应杜睿的条件,见李承乾沉默不语,他接着说道:“其二,如今大唐水师虽然发展的不错,但是水师将领却极度匮乏,也唯有倭州都护府的大都督刘仁轨,以及宋国公的三位弟子可以委以重任,如今冯毅,欧阳延嗣被困澳洲,宋国公要调毛亮,在其帐下听用,也合情合理!至于其三,如今澳洲道形式糜烂,若是不授予宋国公临机决断之权的话,只怕宋国公做起事来,颇多掣肘,到头来只怕事倍功半,难以竞全功!”

李承乾原本就没有怀疑什么,他只不过是因为杜睿还是不肯来长安受命,有些失望,此刻再听了天草四郎的劝说,自然也就没有意见了,转头又看向了李世绩。

李世绩连忙拱手道:“老臣完全同意田大人的意见!”

李承乾点点头,道:“既然如此,朕意授宋国公杜睿澳洲道行军大总管之职,征调登州水师提督毛亮,另在征发水军五万,步军十万,战舰千艘,全归宋国公杜睿统领,再授其临机决断之权,可先斩后奏,澳洲道大小事宜,尽归其统管!”

李世绩一直等到李承乾说完,这才彻底放下心来,他最怕的就是李承乾不肯放权,万一再像当初对待苏定方一样,给安排一个监军,依着杜睿的脾气,说不定抗旨都有可能,好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之后,李承乾总算是完全信任了杜睿。

……

毛亮那边在接到圣旨之后,立刻安排人统帅登州水师前往泉州,他自己则乘快马,先行赶往杜陵,见着了分别多年的杜睿。

“恩师!”毛亮见着杜睿,也是情难自禁,对他来说,杜睿不仅仅是老师,更是父亲一般的存在,他不像那些师兄弟一样,都来自良善之家,他被杜睿收为弟子的时候,正和欧阳延嗣一起在街上行乞,是杜睿收留了他们,又教给了他们一身本事,这才有了他们今天,“弟子不能在恩师身边侍候,还往恩师恕罪!”

杜睿笑着将毛亮搀扶起来,道:“你为国效力,自当以忠君爱国为先,况且为师尚且未及四旬,哪里用得着你来照顾!此番调你前来,可知所为何事!?”

毛亮道:“恩师!兵部的行文之上都有交代,弟子已经交代了副将,让其先行带领水师前往泉州,弟子特意来杜陵,面见恩师!”

杜睿道:“澳洲道的形式糜烂至斯,为师也不曾想到,冯毅一向老成持重,行事稳健,却不成想居然如此不长进!”

毛亮见杜睿见责,连忙求情道:“恩师!澳洲土人毕竟生性野蛮,冯师兄有所疏忽,也在所难免,还往恩师宽恕他吧!”

杜睿道:“你不用为他说好话,有功便是有功,有过便是有过,来日作战,你若是出战不理,为师一样要处罚于你,此番前往澳洲,一来是为了镇压叛乱,更重要的却是要彻查澳洲之事,若是被为师发现冯毅有和歹行,便是为师的弟子,也一样治罪!”

毛亮可不会认为杜睿说的是气话,他在杜睿门下学习多年,对杜睿的脾气自然再熟悉不过,杜睿为人,最是公私分明,莫说是冯毅,便是亲子犯法,杜睿一样要治罪。

“你来之前,为师已经知会了并不的李大人,所有军马皆无需汇聚,直接开往泉州,等到战船整备完毕,便要出征,你既然来了,就随为师一同赶赴泉州吧!”

毛亮闻言,忙道:“弟子遵命!”

一旁的冯照忙道:“老爷!难道不回府与诸位夫人作别了!”

杜睿道:“军情紧急,刻不容缓,又何必行那小儿女态!”

当天正午,杜平生便从大观园赶来,随行的护院也都已经整装待发,杜睿一出门,却看见门外停着一辆马车,顿时一皱眉道:“我等是去打仗,你赶辆马车来作甚!?”

杜平生闻言,脸色顿时一阵发苦,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一双眼睛只是不停的往马车里看,杜睿不觉一阵心疑,上前,将马车的车帘挑开,顿时也愣住了。

“宝钗!你怎的……”

宝钗见了杜睿,连忙起身下了车,低头轻声道:“夫君!宝钗实在是不放心夫君一人前往,宝钗虽然不通武艺,不能跟随夫君上阵杀敌,可是照料夫君的饮食起居,却是宝钗份内的事,还往夫君应允,让宝钗随军出征!”

杜睿愣了半晌,急道:“胡闹!大海之上浪高风急,你一个妇道人家,如何……”

宝钗急道:“夫君莫要忘了,当初夫君远航出海,环游世界之时,宝钗也曾跟随夫君一同前往,海上的状况,宝钗自然清楚。”

杜睿闻言,也是无奈了,他知道宝钗的性子,虽然看似柔弱,但骨子里却带着刚强,认定了事情,就算是杜睿也无法劝她回头,要不然的话这么多年如何能掌管得了大观园。

一旁的杜学武拉了拉杜睿的衣袖,小声道:“爹爹!薛姨娘既然要去,父亲不如就答应下来吧!有姨娘在爹爹身边,母亲大人她们也能安心!”

这一次杜学武也要跟随杜睿一同前往澳洲,如果仅仅是镇压叛乱,自然是用不着带着他一起去,但是此行杜睿还有更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彻查此次叛乱的根源,杜学武既然理想便是要打造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让他去见识一下人性的险恶,也是一种历练。

杜睿闻言,苦笑道:“好吧!便看在学武的面上,带你一同前去,如今事急,暂且不论,等待归来之日,在与你算账!”

宝钗闻言,笑道:“好!好!好!只要夫君答应了妾身,回来之后,夫君要怎的惩罚,宝钗听候发落就是!”

宝钗说着,将杜学武抱起,放在了马车上,而后自己也上了车,看着杜睿道:“夫君!时候不早,也该出发了!”

杜睿点点头,对着冯照,杜平生道:“出发!”

……

一个半月之后,大队人马感到了泉州,此时泉州已经俨然变成了一个大兵营,海港处,战舰一眼望不到头,城外的营帐更是连绵数十里,十几万人马汇集到了一处。

此番前往澳洲平叛,征集到一处的将领,最让杜睿意外的就是其中还有薛仁贵的长子薛讷,算起来薛讷的年纪比杜学文还要小上两岁,不过十四的年纪,可是在辽东却早就经历过战阵了,而且凭借自己的军功,居然升上了校尉的职司。

甥舅见面,杜睿自然少不得要勉励一番,薛讷虽然年纪幼小,但是说起话来,条理清晰,对答如流,杜睿也不禁暗暗称奇,相比较而言,杜学文虽然在学武上的资质要更高一些,但是要说到前途的话,怕是要被薛讷给比下去了。

虽然如此,杜睿却生不出一丝嫉妒的心思来,虽然杜学文是他的儿子,但是试过了薛讷的能耐之后,此刻杜睿的心里却满是欢欣。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一个老师,发现了一个有天分的学生一样,杜睿门徒百余人,皆悉心教导,为的就是给大唐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如今看见这么一个天资聪颖,文武双全的胚子,杜睿岂能不喜。

只是不知道,历史发生了改变之后,这个薛丁山是不是当真能像演义之中那样,成为流放千古的一代名将。

有了李承乾的圣旨,所有的准备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当,短短半月的时间,千艘战舰,便已经准备妥当,随军人员,共计有水军七万,飞虎军三万,左屯卫军三万,以及地方戍卫部队四万,共计十七万人,要是去别处作战,杜睿自然手到擒来,不过要翻越重洋,千万澳洲,而且恐怕还要深入澳洲大陆内部,即便是杜睿,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择定出征时日,击败了海龙王之后,千艘战舰在泉州百姓的目光注视之下,缓缓驶出了海港,进入了无边无沿的大海。

第五百三十五章 澳洲道(四)

船队离了泉州,便一路朝着东南方向驶去,当初杜睿率领众人远航出海,乘坐的是盖伦帆船,那个时候的造船水平不高,船舶在大海之上的抗风浪能力不足,杜睿也只能不时的寻找陆地休整,避免危险。

但是现在不同了,自从杜睿将后世明代的福船与盖伦帆船结合其优点,造出了海龙船之后,大唐的航运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当西方人还只能在地中海沿岸航行的时候,大唐的战舰已经可以纵横四海了。

“夫君!海上风大,还是会船舱歇息吧!”

杜睿靠着船舷,想着心事,根本就没有留意到宝钗已经到了他的身后,转过身来,看着宝钗俏生生的站在面前,杜睿淡淡的一笑,伸手帮宝钗紧了紧披风。

如今虽然是初夏,然在大海上一到了晚间,气温骤降,也是寒意阵阵。

“你先回去吧!船舱里太闷,我在这里站一会儿!”

宝钗看着杜睿,心中也泛起了忧愁,轻声道:“夫君!可是有心事!”

面对自己的妻子,杜睿一向都不会有任何隐瞒,点了点头。

“夫君可是在担心澳洲道的局势!?”宝钗依偎在杜睿身侧,道,“夫君要是有心事,不妨说出来,或许妾身能为夫君分担一二!”

宝钗的聪慧,杜睿是知道的,当初两人还没成亲之时,宝钗就时常为杜睿出谋划策,虽是锦上添花,然宝钗的能力,却是不容忽视的。

不过杜睿的心事,却并非宝钗能开解的,澳洲道虽然事急,杜睿却并不如何担心,他真正担心的是大唐内部。

这一次的事情来的太巧合了,杜睿刚刚得到消息,朝廷那边就传来的冯毅的告急文书,再加上武京娘如今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杜睿担心的是,他这一走,朝中一旦有大事发生,他鞭长莫及。

这些事杜睿不想对宝钗说,即便是说了,也于事无补,反倒让宝钗跟着担心。

杜睿伸手将宝钗揽进了怀中,笑道:“你就不要跟着担心了,凡事自然有我去料理,难道你还信不过为夫的能力?澳洲道上的那些人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罢了!”

宝钗见杜睿笑了,心中也稍稍宽慰了些,接着又道:“夫君!其实那些土人和作乱的移民,也都是些可怜人,如果能宽宥的话,妾身还请夫君宽宥一二!”

宝钗一向心软,当初杜睿初登澳洲大陆的时候,宝钗就不忍心见那些土人身遭横事,几次向杜睿求情。

如今土人作乱,说起来都是被那些为富不仁的小人给逼得,人没了活路,不造反还能怎样,还有那些叛乱的大唐移民,其实也是一样,他们涉险翻越重洋,到了澳洲为的就是得一生路,毕竟当初朝廷鼓励移民的时候,给出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免费的土地,免费的种子,那些失去了土地的百姓,自然趋之若鹜,但是到了澳洲之后,他们却发现,现实远远没有他们预想的那么美好,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还要面对土人不时的骚扰,好不容易撑过了最初的困难时期,终于在澳洲站稳了脚跟,紧跟着要面对的却是来自于同族的更大威胁。

如今疆域大了,生存的空间大了,可是国人内斗的性格还是没变,难怪后来的外国人都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两个中国人就是条虫。

身在异域,尚且都不知道团结为何物,一朝得志,便肆无忌惮,若是将那血腥的手段用在异族的身上还则罢了,可他们偏偏喜欢对付自己的同胞,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他们的与众不同。

杜睿轻抚着宝钗柔弱的肩膀,笑道:“纵使你不为他们求情,我也不会对他们过于苛责的,毕竟这次的事,大错不在他们!既然如今澳洲已经是大唐的领土了,他们自然也就是大唐子民,对待大唐的子民,我自然不会过于严厉的,好了!快回船舱去吧!”

宝钗知道杜睿不是在随意敷衍他,杜睿虽然对待异族行事狠辣,但是却极其护短,只要是被他认定的大唐子民,他都会十分爱护,如今大唐境内也又不少异族,比如回纥,党项,甚至是那些投降的三韩人,杜睿都一视同仁。

将宝钗劝走,杜睿却也没能得了安宁,感觉背后有人不时的朝着他张望,杜睿一回头,正好看见薛讷,探头探脑,鬼鬼祟祟的,似乎是想要过来。

“站在那里做什么,鬼鬼祟祟的!要过来,便过来!”

薛讷见自己被杜睿发现了,也不慌张,嬉笑着走了过来,对着杜睿一拱手:“外甥见过舅舅!外甥可没有鬼鬼祟祟的,只不过方才见舅舅正在和薛舅母说话,外甥怕打扰了,这才在一旁等着!”

杜睿闻言笑骂道:“你这小子,真不老实,说吧!找我有何事!?”

薛讷笑道:“外甥是第一次出海行船,睡也睡不着,便想着出来走走,正巧遇上舅舅,便来向舅舅请教一下。”

杜睿见薛讷一副人小鬼大的模样,很难想像这个孩子十三岁的时候,便已经经历战阵,亲身体验过杀戮,心中也不由得一阵怜惜。

“好!你有什么想要问的,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