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极品闲人-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延辉!”

一旁的苏麟连忙应道:“父帅!末将在!”

苏定方沉吟了一阵道:“延辉!你即刻回去!”

苏麟一愣,道:“回去!回长安!?”

苏定方摇了摇头,道:“不!去杜陵,去面见宋国公,宋国公一向谋算深远,你去问问他,此行该如何是好!”

苏麟闻言,连忙应道:“是!父帅!末将现在就去!”

苏麟老早就想去杜陵,找杜睿讨个主意,只是担心苏定方会心有不快,这才一直未说,如今见苏定方都开了口,他自然不再耽搁,脱离了大军,朝着杜陵的方向赶去。

第四百五十八章 怒(四)

“隆隆!”

如雷的蹄声中,大唐将士们疾驰而过,朝着西北开进。

这支唐军正是苏定方率领下的唐军,从长安出发,直奔西域,准备出击大食。

这支部队云集了当今大唐最为精锐的将是,飞虎军,左屯卫军,禁卫军,他们人人都是精锐,行进间气势惊,很是让人赞叹。

不破大食,誓不还朝!

朝中那些大臣们为了是否出兵大食,闹的纷纷扰扰,最终褚遂良被贬谪,太宗贞观一朝的旧臣,如今所剩无几,可是对这些将士们来说,他们才不去理会,出兵大食的对错,他们只知道,有了这场大战,他们也就有了博取功名的机会了,所以对向大食用兵,这些将士们都是持欢迎的态度,连年征战,连续的胜利,让他们的眼中已经没有能与他们对抗的敌人,或许用一句凯撒大帝的名言,更能说明他们此刻的心情。

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

欢喜的还不仅仅是这些将士们,还有大唐的百姓,大唐对大食兴兵,百姓们也是万分欢喜,凡大军所过之处,百姓必然是欢天喜地,大声欢呼,迎接大唐将士们的到来。

在百姓的欢呼声中,队伍疾进,没有丝毫停顿,更没有呼喊,只有行进间的如雷蹄声,单单看这气势,就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好雄壮的队伍!”一个年轻男子忍不住赞叹了一句。

“那还用说,谁叫这是咱们大唐的精锐呢?”

“咱大唐的将士,还能差得了!”

最先说话的那个年轻男子一笑,道:“说的是,咱大唐的将士一定是这天下最精锐的!”

说完就闪身离开了,那些围观的百姓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么一个小插曲,还在指点着快速开进的队伍,议论纷纷,赞叹不已。

那个年轻男子和结伴的人一起,走到了一处安静的所在,取下头上的斗笠,露出了真容,赫然是消失了许久的天草四郎,近藤勇一行人。

“大人!真没想到,唐国居然会对大食国用兵!”近藤勇说着,脸上还不禁带着羡慕的表情,心中想着:要是大和能有这样精锐的将士,那该有多好啊!不要是摆脱唐人的奴役,就算是和大唐分庭抗礼,也有足够的资本。

天草四郎可不会羡慕这些,他带着讥讽的笑,道:“唐国的皇帝和大臣们真是昏了头,他们现在既要经略海外,又要把守各处,这个时候和大食轻起战端,简直是愚蠢至极!”

近藤勇心中疑惑,问道:“大人!为何会如此不看好唐国,或许他们会取胜的,可要是他们当真胜了的话,这天下就再没有他们的对手了,到时候,我们的复国大业哪里还有指望!”

天草四郎自信的一笑,道:“放心吧!唐人赢不了,当然,如果他们的皇帝不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他们还有机会,但是很可惜,一点儿蝇头小利,就已经让他迷失了本心,现在唐国上下都是一群狂热的疯子,他们正在一往无前的朝着大食人给他们准备的口袋里面钻,等到大食人扎进了口袋,他们想要逃都逃不掉!”

天草四郎没有说的分明,近藤勇等人也不敢再问了,很快这一行人又消失了,朝着南方赶去。

苏定方骑在骏马上,打量着行进的队伍,只见将士们个个昂首挺胸,士气高昂,战意炽烈,他本应该大为满意,可是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此刻忧心忡忡。

那一日苏麟赶回来,也带来了杜睿的建议,严守葱岭,可保万无一失。

可是当真会如此容易吗?

苏定方虽然对大食知之甚少,可是却也知道,自从大唐与大食交战以来,就有十多年的历史了,若是再加上从太宗时期开始的两国外交上的交锋,已经超过几十年了。在这几十期间,大唐与大食在外交、军事、经济上进行了你死我活的交锋,大唐虽然占到上风,却是没有办法重创大食,更别说出兵击破大食了。

这次出兵是大唐和大食的第一次,将士们人人兴奋,个个欢喜,作为参与此战的大唐男儿,将士们倍加欣喜,无不是盼着早日与大食一战,是以,要他们不士气高昂都不成。

可是身为大军的统帅,苏定方却不敢有这般轻松的心情,他很清楚身为统帅,他的一言一行,一个指令,都会对战局造成极大的变化,所以不得不收敛心神,谨小慎微。

要知道这一次李承乾可是连老底都拿出来了,长安的禁军,大部分都交给了苏定方统帅,只留下了右屯卫军,左右珝武军,拱卫国度。

灭亡大食,是李承乾的梦想,他想要成就和太宗皇帝一样的丰功伟绩,就不能不踩着大食的尸体,要是出兵少了,最多也只能击败大食,对大食这个一个强国来说,根本就没办法伤筋动骨,想要灭亡大食,就必须倾尽全国之力,和大食做殊死一搏。

秦束,屈突寿,屈突诠,邱志磊等人都簇拥在苏定方的身边,个个眼时闪着精光,异常振奋,对他们这些沙场宿将来说,没有什么是比战场更适合他们的地方了。

击破大食乃是盛事,不要说亲自参与,就是听听就让人热血振奋的,这些年轻一辈的将领们都觉得,参与此战必是人生最大的荣幸,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天大之喜,要他不欢喜都不成。

不过欢喜归欢喜,他们的心里,也有些遗憾,那就是这一次统领他们的不再是他们的大帅杜睿了。

杜睿勇猛过人,武艺高强,身手了得,每战必身先士卒,这深得崇尚勇武的将士们钦佩,再者,杜睿能谋善断,善于用兵,灭亡西域三国,突袭薛延陀,计赚吐谷浑,大战契丹,平灭三韩,远征倭国,还有最著名的征伐吐蕃,这些战役处处都有杜睿的英勇事迹。若无杜睿的话,大唐定然不会是如今这副景象。因此杜睿统军出战大食,这才是众将心中所想,是众将所期盼的。

只不过很可惜,杜睿如今已经去职还乡了,不能再带领他们纵横四方,征战沙场,这对这些都曾在杜睿麾下效力的将士们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

不过眼下这位行军大总管也不差,当年灭亡西突厥打得也是一样精彩,就是不知道,在这位大总管的手下作战,打起来之后,有没有跟着杜睿那般过瘾了。

……

大军行军半月,已经进入了西域的地界,席君买接到了圣旨之后,也带着能抽调的军马三万人前来汇合,大军暂时就驻扎在了高昌城,当然一起过来的还有,成功从大食人手中骗来了昭武九姓国土的李义府。

临时的帅府之内,大殿之上,此时里面如同千百只蜜蜂在振翅飞翱,发出一阵“嗡嗡”声,众将正在大声吆喝,各抒己见。

有主张立刻进军的,也有主张稳扎稳打的,吵个不停!

“好了”苏定方一挥手,阻止众将议论,道,“大军西进之前,我们需要做出一些调整与分派,这后勤辎重一事,就摆脱席将军了!”

“遵令!”席君买面色平静,起身应命。

对席君买,苏定方还是有些了解的,其才确实了得,而且又是安西都护府的大都督,对西域的了解,远胜于他,把后勤辎重这等大事交给他,苏定方也非常放心。

“席将军!这一次除了为大军输送粮草、军械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交给你!”苏定方打量着席君买,道,“此次西征,干系重大,战场之上争锋,取胜容易,可是要真正成为大食的主人却非易事,你对西域这里熟悉,想来对大食也有所了解,到时候安定地方之事,就交给你了!”

征服土地并不能让大唐变得有多强大,只有把征服的土地治理好了,让这些土地为大唐提供粮食,财富,大唐才能增强实力,才能越战越强,才能把这些土地化入大唐,这些土地才能真正成为华夏的土地。

是以,征服之后,必然就是治理,这远比征服,要难得多,这件事交给旁人苏定方不放心,只有交给席君买这个文武双全的能人了。

“末将遵令!”席君买应了一声,便不再言语。

他也知道,大唐大举西进,以击破大食为目标,所谓击破就是要灭国,即使不能灭国,也让大食一蹶不振,再也不能恢复,若是大唐的战略目标实现的话,大唐的疆域就会增加很大,至少是万里疆域,即使不能达到击破大食的目标,也会从大食手里抢很多土地过来,少说数千里的疆域是铁定的。

苏定方见席君买答应的痛快,心中也是满意,接着对众将道:“诸位将军,大食有多强,不需本帅说,你们都知道,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我们只有集中全力,方有取胜的机会!”

在座众将自然不会和百姓一样,认为只要大唐的天兵一到,大食就会怪怪的束手就擒,将国土奉上,他们都知道,大食是一个庞然大物,其疆域不比大唐小,其人口不比大唐少,其军队能征善战,是天下少有的精锐,重要的是,大食人才辈出,有很多经历生与死的考验的大英雄,大豪杰,他们若是掉以轻心的话,胜负之数还在两说。

“眼下,我们就过议议,这一仗该当如何打”苏定方说着,示意众将坐下来。

众将落座,人人眼里闪着热切的光芒,他们都很熟悉这样的过程,因为杜睿每次大战之前,都会将众将召集在一起,听取众将的意见,统一意见,达成一致,然后就是大战,他们只是没想到苏定方居然也要来一次集思广益。

虽然眼下大军还在河湟之地,然而,谁都知道,一旦进入西域,不会有休整时间,接下来就是惊天大战,因为大食人不可能给唐军休整的时间。

“大帅!此次西征,干系重大,依末将之见,当首先稳固葱岭一线,使大食人不得翻越葱岭,滋扰西域地方!”席君买当先开了腔,道,“虽说大食国内不稳,哈里发将东方行省的精锐部队,都调去了叙利亚,可是其多年与大唐为敌,定然会有所防备,只要我们稳守葱岭一线,引诱大食军队,离开他们的国土,来与我军交战,这样胜算更大!”

苏定方闻言顿时点了点头,他也是深以为然,那一日苏麟带回了杜睿的建议之后,他就一直在考虑这件事,虽说他的大局观不如杜睿,李世绩这等名将,可毕竟也是大唐有数的优秀将领,被杜睿提醒之后,他就明白了,大食人那么好心割让昭武九姓的土地,这件事定然有所图谋,如今到了这里之后,他才猛然惊醒,大食人原来是打算用昭武九姓的土地,来引诱唐军西出葱岭,远离本土作战,果然是狼子野心。

既然洞悉了大食人的图谋,苏定方自然就不会主动去上那一当了,不过严守葱岭一线,可是灭不了大食的,他现在琢磨的是,怎么样才能不让唐军身涉险地,又能消灭大食的有生力量,就像席君买说的那样,引诱对方上钩。

可是大食人会那么愚蠢吗?

显然不会,大食自立国以来,就在不断的四方征战,他们的战场经验一点儿都不比唐人差,甚至有些将领,还要犹有胜之。

这样一个将战争都浸透了血液的民族,怎么可能会像那些未开化的蛮夷之辈一样,只会猛冲猛打,恐怕此时他们已经有了应对唐军的办法了。

怎么才能让大食人主动出击!?

这个问题摆在了苏定方的面前,可是还没等苏定方想出对策来,一个声音就响了起来:“苏将军!圣上命你为将,可不是让你来看守门户的,圣上还指望着你能击破大食,成就不世之功,如今你居然畏首畏尾,难道是畏战不成!”

第四百五十九章 怒(五)

“苏将军!圣上命你为将,可不是让你来看守门户的,圣上还指望着你能击破大食,成就万世不朽之功业,开华夏亘古唯有之盛世,可如今你居然畏首畏尾,难道是畏战不成!”

听到这番话,苏定方的心头登时一凛,寻声看去,见说话的乃是李义府,这李义府自打从大食归来,还未等回长安复命,就被李承乾的圣旨给拦了下来,命他跟随大军出征,担任监军。

这监军一职,在军中位份甚高,所谓监军,也就是监督军队的官员,自有制以来,监军这个位子,皆是临时差遣,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帅。

汉武帝时置监军使者,东汉、魏晋皆有,省称监军,也称监军事,又有军师、军司,亦为监军之职,隋末以御史监军事,唐玄宗始以宦民为监军,中唐以后,出监诸镇,与统帅分庭抗礼,明代以御史或宦官为监军,专掌功罪,赏罚的稽核,直到满清之时,方才废除。

李义府当初担任过监察御史的职司,所以此次被李承乾钦命,为西征大军的监军,倒也合适。

只不过李义府自到军中之后,便趾高气扬,处处与苏定方为难,让苏定方这个沙场宿将也是头疼不已,没成想今日聚集诸将,商讨出征之事,这个李义府又跳出来发难,而且还直指苏定方畏敌不前。

众将闻言,都是心生怒气,他们都曾在杜睿的麾下为将,这李义府一本奏折,害得杜睿去职还乡,众将心中都是常怀愤懑,如今这李义府又出言讥讽苏定方,众将焉能不怒。

“李义府!你本不通军事,何敢在此乱言!”秦束本就是个火爆脾气,李义府害了杜睿,他原本就心怀恨意,此时哪里还按捺的住。

李义府见秦束出言呵斥,也不动怒,而是冷笑道:“本官身为监军,掌管的就是赏罚,况且本官深受皇恩,如今圣上遣大军,西征大食,为的就是灭了那狂妄无比的大食国,苏将军受命为帅,而今不思为君分忧,却要畏敌不前,这是何道理!”

李义府虽然说得大义凛然,可是他心里想什么,恐怕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昭武九姓的收复,可是他的大功一件,若是当真按照苏定方的既定战略,在葱岭一线布防,步步为赢,缓缓而进的话,那昭武九姓的故土,说不得又要被大食人给占了去,到时候,他的功劳薄了,如何肯善罢甘休。

“苏将军!圣上以你为帅,将大唐近半精锐都交予你手,这是何等信任,难道你当真要辜负皇恩不成!”李义府步步紧逼,看他的模样,就差用手指去戳苏定方的鼻子了。

苏麟见自己的父亲被人这般逼迫,登时也怒了,大声道:“李义府!我父乃是军中大帅,你焉敢如此无礼!”

苏定方也怒了,道:“李大人!在这里,论官职,本帅才是主帅,你不过是个监军,论爵位,本帅贵为国公,你不过是个小小的户部侍郎,你如此无礼,难道就不怕本帅在圣上面前参你一本吗?”

苏麟跟着道:“李义府!你不要欺人太甚!”

李义府冷笑道:“本官自然识得苏大帅,可是本官身为监军,也是职责所在,如果苏将军定要在葱岭一线布防,畏敌不前的话,本官少不得也要在圣上面前参他一本,到时候苏大帅非但坐不住眼下这个位子,闹不好还要被圣上治罪!”

苏定方闻言,也是眉头紧皱,一声长叹,他很清楚,如果李义府当真一本参到了李承乾的驾前,他会是什么下场。

李承乾以李义府为监军,摆明了就是不信任他,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将长安大半的精锐都交到他的手中,任谁也不会放心。

自打杜睿离开了长安之后,李承乾也变了,变得刚愎自用,变得疑神疑鬼,他虽然是西征大帅,可如果李承乾不满意了,他随时都有可能会丢了官职,甚至是性命。

如今步步为营,缓步推进显然是不成了,有这个李义府在这里盯着,他绝对不会同意苏定方这个战略,可要是大军集结推进,猛攻大食的话,一来远离本土作战,后勤运转不便,二来轻涉险地,一个不小心,可就是万劫不复。

想到这里,苏定方也是左右为难,他到底不是杜睿,如果杜睿在这里的话,根本就不用去理会李义府,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可是苏定方不行,论皇帝的信任,他远远不如当初的杜睿,论能力,他和杜睿相比,也略有不如。

李义府见苏定方沉默不言,冷笑道:“苏将军!本官来此不是与你为难的,只是皇命在身,本官也不得不如此,苏将军可想好了!”

苏定方被李义府逼得没办法,一咬牙道:“好!本帅答应就是!”

“大帅!不可啊!”

众将闻言,纷纷大惊,连忙劝道:“大帅!大食军力不弱,若我军轻敌冒进的话,恐怕会被其所乘!”

“是啊!大帅!不能听这个李义府的!”

“大帅!万望三思啊!”

苏定方一摆手,止住了众将的劝说,道:“诸将不必再言,本帅心意已决,既然食君之禄,就该担君之忧,我等身为大唐军人,职责所在,就是为大唐开疆拓土,那大食虽然强,然其仗着天时,地利,人和,我大唐将士也未必就怕了他!李大人!”

李义府见苏定方答应即可出兵昭武九姓,顿时心中一阵狂喜,看着苏定方道:“苏将军!有何指教!?”

苏定方道:“大人从大食归来,不知而今大食的东方行省,军力如何!?那大食国的东方总督易布拉西·默罕默德可在军中!”

李义府答道:“本官到时,那易布拉西·默罕默德未在,听其属下哈马德所言,其人已经带着大军前往西方,去与拜占庭人作战去了,至于而今大食在东方的军力,想来也不过十多万人之中,且大多都是老幼,不足为虑!”

李义府说的这些,倒也不是信口胡言,都是他在大食看到,和打听到的,只不过是不是真的,就不得而知了。

苏定方闻言,沉吟了一阵,对李义府所说的情报,他也就是参考一下,大食虽然愿意与大唐和谈,且割让了昭武九姓的故土,可是却也不可能没有防备,不过若是当真易布拉西·默罕默德带着大军去了西方的话,这对大唐倒是个好消息。

如今还留在东方的大食军队,是大食在中亚的主要守备力量,一旦被大唐歼灭的话,中亚就空虚了,唐军就可以穷追不舍,一举而攻入中亚,把中亚从大食手里夺过来,到时候,就算没有灭了大食,能开疆土数万里,也足以向李承乾交差了。

“若是要直驱中亚,我们就必须寻找大食主力决战,否则迁延时日,对我军就会越来越不利,所以我军不能像以往那般,一点一点的投入,而是要尽可能多的进入中亚,最好是全军一齐压上去,如此一来,才能对大食造成最大的威胁,才能在那个易布拉西·默罕默德来不及反应,尚未回返的情形下,切断他的退路,彻底占据大食的东方土地!”苏定方沉吟了一阵之后,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然而进入中亚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不方便,葱岭就像一道天堑,隔断了大唐西进的路,大军根本就不可能齐头并进,更不要说是数十万大军一齐压上去,只能一点一点的压上去,分兵越过葱岭,今日中亚地区。

若是在寻常时日的话,这不是问题,凭借唐军强悍的战力,足以解决问题,然而眼下却不能,一是大食在中亚的军队少说也应有二十万之众,与西征大军的兵力相当,二是大食军队非常精锐,能征善战,有宗教信仰,其战力很恐怖,不然的话,传承了千年之久的波斯也不会被其灭亡,泰西强国拜占庭也不会三番两次的丧土失地了,三是要想全歼大食在东方的军队,不使其逃走,否则一旦易布拉西·默罕默德从西方回来,重新集结兵力的话,大唐将会陷入到一场持久战之中,这是得不偿失的。

综上所述,唐军一定要多最好是一齐出现在中亚,出现在大食人的眼皮底下,而后突然发难,这样才能对大食造成最大的打击。

“可是,西去的道路不便,单单是翻越葱岭就不是一件易事,这要如何解决?”席君买拧着眉头问道,他在西域多年,也时常与大食打交道,对葱岭的险要最熟悉不过了。

苏麟也是一样的担心,前年他受命镇守碎叶城,与小勃律交战,也曾翻越过葱岭,不过他走的路,和现在不一样,乃是朝着西南方向而去,本来按照他的想法,大军只需在葱岭一线布防,而后遣一奇兵,出连云堡,攻击大食的侧后,即便不能成功,也能严守连云堡,确定不会让大食人从小勃律那里,攻入西域。

翻越葱岭,进入中亚,这可是个天大的难题,也是千古难题,从古至今,就没有人解决过,否则当年汉武帝雄才大略,汉家兵锋所向无敌,也不会在葱岭止步不前了,众将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苏定方的身上,静等他拿主意。

就像以前跟随杜睿出征的时候一样,每当遇到难题,众将都会把希望寄托在杜睿的身上,这已经是惯例了,只不过现在帅位上换了一个人,变成了苏定方,众将也想要看看苏定方能不能解决这个难题。

苏定方的心里也在盘算着,若是西征的二十万大军从这里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翻越葱岭,至少需要一个多月接近两个月时间,二十万大军出动,粮草、辎重、军械、衣衫、战马、民夫,这些算下来,能两个月进入中亚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翻越葱岭的艰辛自然不需要说的,谁都知道,那是用尸骨堆出来的,不说翻越葱岭了,就是这一路上要经过的沙漠,隔壁就不好对付,历朝历代的商人,一旦踏上丝绸之路,可以不要向导,只需跟着尸骨走就是了,由此可见这条沟通着东西方世界的丝绸之路,是何等的艰辛了。

苏定方将心中盘算出来的结果一说出,众将都是纷纷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们只知道这条路不好走,可是却没想到这么不好走。

席君买点点头道:“诚如大帅所言,这西域的路确实不好走,再加上还要翻越葱岭,更是难如登天,确实需要好好盘算一番,确保万无一失!”

苏麟也道:“末将千年也曾翻越葱岭,当时要不是有宋国公给的地图,恐怕早就困死在里面了,确实要多加小心!”

他们两人大概是此刻最有发言权的,席君买常年镇守西域,苏麟曾亲身翻越葱岭,众将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苏定方接着说道:“即使我们能在最短时间内进入中亚,也不会有什么战果,相反的,还会有巨大的伤亡,因为我们这是添油战术,大食人常年征战四方,绝非易于之辈,他断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只要我们的前锋一翻越葱岭,他们就会有所察觉,会立刻调集大军前来围堵我们,我们就要面临艰难的大战。”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该怎么办?”众将也很是无奈。

原本想着征伐大食,建功立业,很是振奋人心,觉得只要唐军一到,就能打败大食军队哪里想得到,一旦剖析,方知这是困难重重。

李义府见苏定方说来说去只是在抱怨,诉苦,顿时有些不耐烦,冷嘲热讽道:“苏将军!圣上将大军交到你的手中,可不是为了听你抱怨的,道路艰辛,面临强敌又如何,大唐的将士难道连这点儿困难都克服不了!?说来说去,苏将军莫非是怕了不成,你若是怕了,便由本官带领大军为先锋,如何?”

苏定方见李义府出言讥讽,心中更是恼怒,要是将大军交到李义府的手中,还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呢?到时候李义府死了倒是不打紧,那是他自己找的,可要是白白搭进去大唐将士性命,苏定方和舍不得。

也不理会李义府,苏定方沉声道:“本帅决定,兵分两路!”

苏定方说着,走到了沙盘跟前,右手在地图上指点道:“苏麟为先锋,秦束为副前锋,率领飞虎军五万,从大漠西进,经碎叶城,取道小勃律,直取钵息德城!”

钵息德城乃是昭武九姓之一米国的国都,后来被易布拉西·默罕默德当成了治所,这一次两国和谈,有个让给了大唐,两国一旦开战,这里可就是前线,钵息德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能在这里站住脚,就能为大军赢得时间。

“妙!”众将眼里精光闪烁,大是振奋。

翻越葱岭,不能全军通过,然而从大漠中进军就不一样了,大漠广阔无垠,再多的军队也能通过,只要应对得法,就不会有问题,而后出其不意,取道小勃律,今日钵息德城,只要在那里站住脚,大军就能源源不断的开进中亚。

只不过从大漠进军,困难危险可想而知,这个任务苏定方只能交给自己的儿子来执行,不是因为旁人他信不过,而是因为他知道这次进军的危险程度,他不能让自己的儿子跟在他的身边,轻松的赚取军功,而让别人去涉嫌。

苏麟显然也是知道苏定方的心中在想什么,没有丝毫的迟疑,起身应命:“末将遵令!”

秦束也跟这领命,他倒是很高兴,这一次不但能与苏麟并肩作战,更重要的是,能统领着大唐最为精锐的飞虎军,他也是兴奋异常。

在大唐军旅之中,每一个将军都梦想着能指挥飞虎军这样世间难有的强军作战,秦束自然也是一样。

“大帅!若是从大漠进军,辎重无法解决啊!”席君买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很是无奈说道。

往大漠中运送辎重,千难万难,就算席君买是神仙,也是做不到这点。

“这不是问题!”苏定方道,“大漠之中有不少西域牧民,这里的牧民听从大唐的号令,我们可以征收牛羊也可以多带茶叶、丝绸,与牧民交易!”

茶叶、丝绸是牧民生活的必须品,而且价值不凡,只需要带上一些,就足以换到唐军需要的辎重。

“妙!”众将又是齐声赞好,大是欢喜。

“本帅将率领余下的十五万大军,从丝绸之路进军,直取葱岭,以为疑兵,大食人若是前来迎战,苏麟!你便兵出钵息德城,截断其后路,两路夹击,定然能大获全胜!”苏定方声调转高,道,“屈突寿,屈突诠,你们二人多派斥侯,打听大食消息。”

“遵命”屈突兄弟两个齐声领命。

苏定方接着对李义府道:“监军大人,本帅这样安排,你可满意!”

李义府也不敢跟苏定方太过为难了,要知道战阵之上,刀枪无眼,万一自己逼迫过急的话,将苏定方这个杀神给惹恼了,谁知道自己的背后会不会飞来冷箭。

想到此处,李义府勉强一笑,道:“苏将军,本官只负责赏功罚过,这行军打仗之事,自然还需要将军拿主意,依着本官来看,将军如此安排,很好!很好!”

苏定方冷笑一声,道:“既然如此,本帅就下令了!”

说完,苏定方猛然起身,扬声道:“诸位将军,大军明日出发,征伐大食!”

“征伐大食,不死不还!”

李义府坐在一旁,眼红的看着苏定方发号施令,心中分外的不是滋味,此刻他真恨不得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