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家庶女-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宅子不是卖掉了么?”

楚云飞笑道:“是啊,当初是打算卖掉的,可一时也寻不着能买下那宅子的东家……后来怎么样我也记得不清楚,父亲临终前交给我,说倘或有朝一日能回南京,便带着这枚印章去寻杨伯父,说到底我也不大确定,便先叫王福去试一试。”

明玉明白了:“说到底,你也不晓得这枚印章到底有什么用途?”

楚云飞点头,沉吟道:“不过我却记得,父亲当时雕刻了两枚一模一样的印章,这一枚父亲一直带在身上,临终时才拿出来。父亲安葬在南京,也是杨伯父暗地里照管着。”

这话的另一层意思,是公公即便安葬在南京,也隐姓埋名了么?

楚云飞不愿说,明玉也没问,终归是叫人伤心的事,便和楚云飞说起小黄氏今儿下午来的事。

楚云飞闻言蹙起眉头:“那位胡夫人是打京都来的,你那十四妹妹的事……”

明玉送走小黄是就和五奶奶说到这话:“虽然都在京都,五嫂却不认得胡夫人,想必是没什么来往的。三伯父和三伯母也是前年才去了京都,在京都足足侯了一年的缺。再说,十四妹妹的事,有些五嫂都不晓得。”

三太太在京都活跃起来,也是在明珍嫁给王志远之后,大家伙都去京都才开始。如今王家势头大盛,来往之间皆是权贵。而这位胡夫人,似乎与当年楚家脱不了干系,虽也和楚家一样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却也低调隐忍了多年。

说了一会儿闲话,楚云飞去外面安歇,隔天一早王福便进来取了印章,楚云飞找了他去叮嘱一些去南京的事项。

明玉、秦氏、五奶奶一道用了早饭,五奶奶便和随行的嬷嬷清点从京都带来的东西,“因当时走的急,来不及预备,就这些,也不晓得失礼不失礼。”

东西虽不多,却都不寻常,也好在这些东西看不出产地,明玉道:“五嫂这一路都是女眷,东西带的多了,反而不好。这没什么的。”

落英瞧了两眼,撇撇嘴道:“即便不送也没什么打紧的。”

明玉瞪了她一眼,五奶奶笑容已有几分挂不住。落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忙垂下头道:“奴婢失言了,请五奶奶饶过奴婢这遭吧。”

五奶奶笑着摇了摇头,香桃寻了个由头将落英拉出去,到了僻静的地方才道:“亏你在府里也呆了几年,还不晓得三太太的性子么?这些东西只怕都是五奶奶私下预备的。”

落英满脸羞愧,懦懦地道:“我只是想着,这些东西给了他们糟蹋了。”

香桃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这是五奶奶的心意,哪里轮得到别人做主?五奶奶是明白人,倘或是别个……”

五奶奶倒真没将落英的话放在心上,反而有些担心明玉,只是到底是明玉的家事,她虽是嫂子,却也与明玉接触不多,加上三太太和四太太又……贸然问起反而要引来误会。想来想去,终究是没忍住:“你在婆家日子过得可好?”

明玉愣了愣,一时不晓得如何回答,想了想才道:“好不好也要看自个儿如何想,婆婆为人嫂子是见过的,相公看起来很凶,倒十分可靠。”

五奶奶见她说这话时,眼角都带着笑意,也不由得笑起来:“竟是我多心,你性子稳重,也是明白人。妹丈年纪大懂得体贴人……”

说了几句闲话,五奶奶去寻明珠,素来爱凑热闹的明珠,却不愿跟着五奶奶去城里,五奶奶松口气的同时,又有些担忧,明儿要去城里,势必许多人都要跟着去,这里的人便少了些,万一明珠又故技重施……

午饭后和明玉说话,晓得这别院只有一道门进出,心里才略安心一些。把自个儿身边得力的婆子留下,明玉也将周嬷嬷留下。

隔天一早吃过早饭,找了人将五奶奶要带的东西装上车,略收拾收拾,小黄氏派来接她们的马车就到了。

等到了府里已差不多快午时,小黄氏带着宇文氏在二门上迎接,见她们下车,忙迎上问好,又介绍了宇文氏,大家互相见了礼,簇拥着秦氏进了二门,迎面就撞见楚大夫人屋里的嬷嬷:“大夫人请夫人过去一趟。”

小黄氏闻言脸色微变,抢在秦氏前头笑道:“婶婶、四弟妹她们才坐了一两个时辰的马车,等略歇歇就去。”

那嬷嬷一脸为难之色,又朝秦氏福福身道:“大夫人已等了半日,说有要事。”

小黄氏还欲说话,秦氏朝五奶奶笑了笑道:“这样你们先去见客人,我一会子过来。”

明玉不免担忧,那嬷嬷已弯腰退到一旁,秦氏带着莲蓉、魏妈妈跟着那嬷嬷去了。

小黄氏见五奶奶脸上带着几分疑惑,笑着解释道:“大伯母这些日子身上不好,没怎么出来走动,婶婶和四弟妹去别院小住,大伯母许是不放心。”

说着连她自个儿也觉得没有说服力,改了口笑问:“陈五奶奶是第一次来直估吧?”

五奶奶点头,“也算是第一回吧,以前去京都倒是途径直估,船靠岸人却没机会上岸瞧瞧,今儿进城,在马车里听着外头十分喧哗,想必繁荣景象不输京都,比我们老家淮安热闹!”

小黄氏客气道:“天子脚下,哪里是我们这样的小地方能比的?我也去过京都……”

说着闲话到了二房这头,明玉不晓得楚大夫人找秦氏到底说什么,可心里却总有不好的预感,楚云飞一进门就被大老爷找了去。前儿回来,楚大夫人还出去逛,今儿小黄氏又说她不好,虽晓得不过是小黄氏寻得借口,可今儿楚二夫人宴客,不单单是因五奶奶,还有胡夫人……

脑袋里纷纷杂杂,莲月看出来,低声道:“要不奴婢去瞧瞧,或者去找爷?”

或许是这头说话惊扰了小黄氏,回过头道:“要不咱们先去见见大伯母?”

------题外话------

实在不好意思,今天又晚了!

☆、109:唱戏

都已经到了楚二夫人居住的正院,这会子如何好走开?

屋檐下站着七八个穿红着绿的丫头,瞧见她们进来,就有一位丫头一边撩起帘子,一边扬声道:“四奶奶、陈五奶奶到了!”

说罢,人影一闪已进屋去了。

即便要改道先去见楚大夫人也已来不及了。

明玉使了眼色让莲月去看看,笑着朝小黄氏道:“胡夫人已经到了吧?我们先见见客人吧。”

又询问地看了五奶奶一眼,五奶奶笑着附和了一句。屋里传来楚二夫人一叠声的“请”字,屋檐下余下的丫头争着抢着打起帘子。

小黄氏微微侧身,让五奶奶先进了屋。五奶奶倒不用介绍,即便没见过,也晓得她的身份,楚二夫人笑着介绍胡夫人。胡夫人是长辈,五奶奶上前一步行了礼,胡夫人笑眯眯端详着五奶奶,赞道:“一瞧就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孩子,模样也好,不愧是百年侍书家的儿媳妇。”

五奶奶颇为不自在地微微垂了眉眼:“不敢当,夫人谬赞了。”

楚二夫人便忙吩咐安排坐处,丫头上茶上水,小黄氏忙过去帮忙,亲自给五奶奶端了茶来,就听到胡夫人和楚二夫人说起话来:“都说苏州、淮安的水土养人,看来果真名不虚传,这两孩子长得真是水灵,瞧着就叫人喜欢。”

小黄氏大抵已与胡夫人熟悉起来,佯装恼了,不满道:“难道我们直估就不好么?我们这些个虽比不得她们,终究也差不了多少吧?”

“这样的话也说得出口,不害臊!”楚二夫人嗔怪道。

小黄氏故意装憨,反问:“莫非我这话说错了?我是不年轻了,比不得了,可这屋里年轻的也不是没有啊。”

说着看了默默无言坐在楚二夫人下首的楚凤怡一眼,胡夫人看了楚二夫人一眼,连连笑道:“我就觉得一屋子都是仙女儿,愈发衬托的我们这两个年纪大的像老太婆了。”

小黄氏继续凑趣儿:“这般年轻的老太婆我还是头一回见,果然我是有福气的,仙女也见了,压根不像老太婆的老太婆也见了。”

这话逗得大伙都笑起来,屋里的气氛也随着热络起来。看情形,五奶奶是真不认得胡夫人,胡夫人也是头一回见五奶奶,“……我打京都来的,听说你们也要去京都,不晓得打算在这里盘横几日?若是可行,咱们倒可一路同行,彼此也好照应。”

五奶奶客气道:“夫人厚待,只因我们十四妹妹身上不好,大夫说要静养些日子,她年纪小,难免娇惯吃不得苦,幸而是我们十三妹妹这里,就想着等她好些了再走。”

胡夫人和楚二夫人闻言,立即露出担忧来,小黄氏却惊讶,好像完全不晓得还有个陈十四姑娘在,自责道:“我竟不知,今儿却没瞧见她。”

又忙问明珠的情况,五奶奶已有些懊悔不该提到明珠,一想不晓得要几日京都才有消息传来,横竖是瞒不住的,见她们都紧张担忧起来,忙道:“十四妹妹坐不得船,几日下来倒没别的,只是人有些虚脱罢了。她身上懒懒的,今儿没来拜见夫人们,我在这里替她陪个不是,请夫人们看在她年纪小的份儿,别怪她失礼于人。”

说罢就站起身来赔不是,楚二夫人忙道:“不舒服是该好好调养,说这些倒好像我们一把年纪的人有些不顾情面,专门为难小辈的。”

胡夫人亦点头道:“是这个理儿,既如此就等动身的时候再说,若能同行,自然再好不过了。”

外头有婆子进来回话:“园子里戏班子已经预备就绪了。”

楚二夫人顺势邀请胡夫人、五奶奶趁着午饭前先去园子逛逛,又道:“今儿天气好,就吩咐家人在园子摆了桌子。”

午饭也要在园子里吃,五奶奶不经意看了明玉一眼,察觉到她身边的大丫头莲月还没回来,便歉然道:“恕我失陪,理应去见见大夫人,请个安。”

楚二夫人迟疑了一下,只是不明显,随即就吩咐小黄氏:“打发个人先过去说一声,你陪着过去吧。”

小黄氏立即吩咐邱嬷嬷,邱嬷嬷才走到门口,就瞧见两个丫头扶着阮氏一步一步缓缓走来,阮氏身上穿着八九成新的衣裳,鲜艳的颜色,却愈发衬托的整个人虚弱无比,本来圆润的下巴也变得有些尖,面色不复往日的红润,短短两三天的功夫,她好像脱了一层皮。

明玉暗暗吃惊,虽自个儿这两日气色也不好,却没有阮氏这样厉害。虽有丫头扶着,却好像只要一放手,她就站稳回倒下去。

在丫头搀扶下,阮氏朝楚二夫人、胡夫人见礼,满是自责地道:“因我不好,不能迎接远客,请夫人赎罪。”

胡夫人显得很吃惊,忙虚扶一把,担忧地问道:“这是怎么了?”

阮氏羞愧地涩涩笑道:“因自个儿贪嘴多吃了东西,闹气肚子来。”

胡夫人自是将信将疑,道:“春天最是容易生病,就算是年轻人,也要仔细些才好。”

说了几句话,阮氏这才转身看了五奶奶一眼,问明玉:“这位就是陈五奶奶吧?”

五奶奶点点头见了个礼,阮氏忙还了一礼,细细看了五奶奶几眼,就嗔怪起明玉来:“娘家人来了,也不早些打发人回来说一声,虽是四弟妹的娘家人,来了咱们家也是客,弟妹该请客人回来住,怎么还能住在别院?外人瞧见,还说我们家不懂礼数呢!”

五奶奶客气笑道:“是我硬要在别院住,怨不得十三妹妹。再说,我是没把自个儿当外人的。”

“话虽如此,礼数也不能少……”

话没说完,小黄氏笑道:“大嫂身子不好,先坐下吧,站久了一会子又嚷嚷不舒服。”

阮氏的话被打断,小黄氏又亲自过来扶,她告了罪,从善如流坐下来,就和胡夫人说起话来,不外乎请罪之言。说了几句,又和五奶奶说起话来,明玉心里愈发着急,面上不露,五奶奶却也有所察觉。一大家子杂七杂八总有些叫人添堵的事,趁着空挡笑道:“我还是先去拜见拜见大夫人吧,没得失礼。”

阮氏笑道:“到底是大户人家出身,和我们这些没根基的就是不一样。”

又示意丫头搀扶,起身朝胡夫人和楚二夫人福福身,道:“晚辈也先告退,陪陈五奶奶过去再来。”

一行人鱼贯着出来,阮氏看起来很不好,走得十分缓慢。又不停地与五奶奶说话,杂七杂八的胡乱问了一通,五奶奶皆客客气气地答了,反倒没机会与明玉说话。阮氏走一段路,又停下歇一歇,本来很快就能到的,没想到竟走了一盏茶的功夫。

这般明显地拖延时间,让明玉不觉微微蹙眉,阮氏眼风一扫,嘴角掀起一抹笑来。

到底还是来到了楚正屋大夫人院子里,正屋门口立着两位丫头,远远瞧见她们便有一位进屋通报。她们还没走上石阶,帘子就撩起来,秦氏与楚大夫人一左一右坐在临窗的榻上,榻上铺着猩红色摊子,楚大夫人穿着家常服,神情很是叫人明玉觉得意外。

就像是第一次见楚大夫人,端庄又和蔼。这样的楚大夫人,已经有好些日子没见着了。

一时之间,明玉竟有些弄不明白这是唱的那出戏,便将目光投向秦氏,秦氏亦笑吟吟的,和楚大夫人道:“这位就是陈五奶奶,阿玉的五嫂。”

楚大夫人似已有些倦怠,却在五奶奶见礼时,忙虚扶了一把,笑吟吟道:“也不是没见过的,不必这样客气。”

这一句算是提醒了五奶奶和明玉,楚大夫人是见过五奶奶的,当初下聘时,五奶奶是来了的。

“听说你们是打淮安来的,不晓得是什么时候回去的?可是陈老太太她老人家不好?”

撒了一个谎,就要许多谎话来园,五奶奶放下茶碗:“让夫人挂心,老太太身子硬朗着。”

不愿再说别的,楚大夫人也没继续咬着不放,问起三太太等人的情况,不外乎是些家常话。没过多久,楚二夫人就打发体面地婆子过来请,说其他人都已去了院子里,请楚大夫人、五奶奶等人也过去,那边等着开戏。

楚大夫人推说身上不舒服不去,让看起来比她更虚弱的阮氏去陪客人。阮氏虽看起来不好,一路上却左右逢源不是和秦氏说话便和五奶奶说话。不多时就到了园子里,楚家的这座园子并不大,但也修的非常别致,府里有暖房,有些不属于时下绽放的花也开了,趁着今儿天气好,搬了许多出来,将这园子点缀的花团锦簇。

戏台子就搭建在一座八角亭子里,中间是一条从外面引来的约莫方圆一丈宽的池子,池水不深,清澈见底。桌子就安排在亭子正对面花厅外面不大不小的院子里,胡夫人和楚二夫人已就坐,见她们来了又起身。

楚二夫人、胡夫人、秦氏坐了一座,五奶奶坐在她们左手边的一坐,因阮氏身子弱,就坐下陪五奶奶,明玉和小黄氏充当丫头在两桌服侍。

胡夫人已点了一出戏,楚二夫人便叫小黄氏拿给五奶奶点,五奶奶推让:“我不大了解直估这边的戏文,还是夫人们点吧。”

小黄氏笑道:“一会子就午时了,这一出戏唱完也就差不多了。等午饭后再点也成。”

“今儿咱们不拘那些,倒不如学学男人们,一边吃酒一边听戏?”

胡夫人点头,秦氏亦无话说,楚二夫人笑着朝五奶奶道:“这些戏文都是这戏班子拿手的,倒不是我自夸,他们戏班的戏没有哪一出不好,你也随便点两出吧。”

五奶奶推辞不了,看了看帖子,随意点了两出。小黄氏又请秦氏点,秦氏点了一出,不时戏台子那边就传来锣鼓敲打声。

桌上瓜果茶点具已妥当,明玉和小黄氏也坐下来听戏。这是明玉第一次听直估这边的戏文,果然唱腔韵律皆有不同,只是心里一直琢磨着楚大夫人找秦氏的事,虽看起来好像并没有说什么,却总不能安心下来,莲月本来是去寻秦氏的,竟然这会子都没见着人影。

还有吴氏,到现在都没瞧见她,心里杂七杂八的,小黄氏与她说话也没听见,还是香桃暗地里扯了扯她的衣角提醒她。

小黄氏微微蹙着眉头,问道:“四弟妹想什么呢?这般入神?”

明玉轻轻摇了摇头,小黄氏看了她两眼,抿嘴笑起来,道:“我晓得四弟妹想什么,你放心,大老爷找四叔不过说说话罢了,今儿咱们在园子里乐,外头也摆了几桌,好像江大人今儿也要来的。”

说到这儿,似是想起什么事来,叫了一声看戏的邱嬷嬷,“去外头瞧瞧有没有什么事?”

邱嬷嬷福福身去了,不知不觉戏台子上这一出戏已接近尾声,时辰也差不多,小黄氏去厨房瞧瞧午饭预备的情况,因其他人皆专注于戏文,小黄氏问明玉要不要去。

明玉本不想去,又见她目光闪烁,似是有话要说,便点了点头。

小黄氏吩咐留在这里的人好生服侍,两人便只各自带了一位大丫头尾随,走了一段距离后,耳边终于清静下来,小黄氏看了明玉一眼,笑问:“四弟妹是想着三弟妹吧?”

也不全是,明玉道:“今儿却没瞧见她。”

小黄氏笑道:“四弟妹对三弟妹真好,三弟妹原是无心的,只是大伯母很生气,罚她在祠堂外面的厢房抄经文。今儿一早我还特特去瞧过她,没什么事。”

阮氏的情状看起来十分厉害呢,难道只要抄抄经文就没事了?

小黄氏愈发把声音压得低了,道:“三弟妹是伺候过太老夫人的。”

言外之意,即便吴氏做得过分,楚大夫人也不好拿她怎么样。她为难丈夫的女人,犯了七处中的妒,何况还意欲残害丈夫的子嗣,这般歹毒的心肠,完全有理由休了她。可因她伺候过太夫人,又跟着三爷守了一年孝,便有了不去的理由……

看着对吴氏有利,明玉心里却不由得发寒,吴氏不过是庶出媳妇,楚大夫人都不敢拿她怎么样,更何况三爷?三爷若是晓得了,心里会如何想?

小黄氏已转移了话题:“今儿特意安排了淮安当地的菜色,还有咱们直估人爱吃的,胡夫人是京都来的,也做了京都那边的菜色呢!”

明玉应了一声,就瞧见邱嬷嬷一路寻来:“三爷回来了。”

说完喘了两口气,迟疑着道:“见过大老爷之后便去祠堂了。”

小黄氏也一脸震惊的样子,喃喃道:“他去祠堂做什么?莫非他晓得了?”

邱嬷嬷道:“奴婢去时,三爷已往祠堂去了,奴婢找外头服侍的打听,说是三爷脸色很难看。”

说到最后,还带着几分颤音,“外头服侍的也被三爷的模样唬住了,就连大老爷也劝不住,三爷说要休了三奶奶呢!”

说罢小心翼翼看了明玉一眼,却不说话。明玉不觉蹙眉,小黄氏道:“暖春那丫头不是好端端的?大嫂还专门吩咐人收拾了院子叫她单独住么?三爷这是气什么呢?虽说院试与秋闱、春闱不能相提并论,到底也是劳神的事,又赶了这么远的路,什么话不能慢慢说?偏偏一回到家就闹起这些个?今儿府里还有客人在。”

很是着急的样子,想了想吩咐邱嬷嬷:“去找二爷,让他先劝劝三爷。”

邱嬷嬷擦了擦额头上冒出来的汗,匆匆见了个礼就急急忙忙去了。

三爷回来见过大老爷,今儿江大人要来,大老爷、楚云飞等人都在外头,难道二爷会不在?还须得小黄氏吩咐邱嬷嬷去请?

或者,这些话是特意来说给自己听的?明玉一时想不明白,但也真的被邱嬷嬷的话唬住了,休妻岂是那般的简单的事?

而明玉简直无法想象,那个看起来谨小慎微,没有存在感的三爷会大发雷霆说出休妻的话。三爷到底晓得多少?

小黄氏瞥了她一眼,叹了口气道:“不晓得还好,咱们晓得了,哪里还有心思吃饭?”

说着又揉了揉生疼的额头,道:“就怕今儿家里闹出什么笑话,才特意摆在园子里头,结果还是……”

长长地叹了口气,也不去厨房,吩咐身边的大丫头:“给园子里服侍的人知会一声,别在客人面前说不该说的话!”

那丫头也和邱嬷嬷一样,郑重地点点头,就急匆匆而去。

小黄氏这才问明玉的意思:“咱们也回去吧,那戏也快结束了。三爷的事,也轮不到咱们说话,即便去了也没用。说起来外面也有客人,三爷这般不忌讳,真正要叫外人瞧笑话了。”

只是不晓得到底是瞧三爷的笑话,还是……

明玉心里升起一股子烦躁,只要踏进这府的门,就不能叫人消停片刻。

刚回到园子里,就瞧见莲月低声和周嬷嬷站在一旁说话,见她来了,两人忙迎上来。虽有掩饰,却隐隐约约能察觉到几分怒意。

小黄氏瞥了周嬷嬷和莲月一眼,道:“只怕夫人们要打赏,我先过去了。”

☆、110:请罪

小黄氏去了楚二夫人等人那一桌,明玉才问莲月:“怎么去了这么久?”

莲月没回答,愤愤道:“不晓得大夫人到底与三爷说了什么,三爷回来见过大老爷就在爷跟前跪下……”

明玉大惊,三爷虽是庶子,到底也是正儿八经的爷们,与楚云飞乃是兄弟,怎么可能说跪就跪,何况他年纪还比楚云飞大。

莲月顿了顿继续道:“奴婢就留在外头打听,听屋里服侍的说,咱们搬出去都是因三奶奶……”

这又是唱那出?

莲月咽了咽口水,为难了半晌,才愈发低声地道:“说咱们不愿回来都是因为少奶奶吃了三奶奶的煲汤,爷对此十分气恼……三奶奶原是无心,可咱们却抓住不放……”

之前邱嬷嬷与小黄氏说话时,故意看了自己一眼,就是这个缘故么?明玉晓得这不过是莲月归纳出来的话,但意思却再明显不过。明玉真正有些服了楚大夫人和阮氏颠倒黑白的能耐了,到底怎么样,大家伙已心知肚明,她们却还能利用起来,是为了留住他们么?

以为这样,就留下了!

可拨开话里的意思,归根结底竟然是明玉的不是。阮氏同样闹肚子,且比她还厉害,阮氏都没有追究吴氏,反而帮吴氏妥善地安排了有孕的通房,她这样大度,就愈发衬托的明玉心眼何其小了。换而言之,楚云飞这般大张旗鼓,就有些过分了。

明玉暗暗叹了一声,半晌又问:“爷呢?就没拦一拦三爷?”

莲月道:“三爷情绪很激动,根本就听不进去,少奶奶是晓得的,咱们爷本来就不是多话的人。只是,奴婢过来时,大爷追着三爷去祠堂了。再后来,奴婢也不晓得,外头大老爷也十分生气。”

到底是生三爷的气,还是楚云飞的气?

正说着,秦氏身边的莲蓉走来,好奇地看了看她们问:“在说什么呢?”

明玉抬头,才发觉丫头婆子已开始忙着收桌上瓜果茶点,楚二夫人、秦氏、胡夫人坐着说话,五奶奶和阮氏也去了那一桌,小黄氏站在桌边,一边说笑,一边将桌上的盘子扯下来递给身边的丫头。

明玉也过去帮忙,等桌子收拾干净,小黄氏就吩咐丫头去厨房传饭,余者忙将碗筷、酒杯等一一摆上,不多时就有丫头提着食盒来。

为了便于看戏,一张桌子只设了三个席位,一共摆了三桌,八个冷碟,四个大菜,甜点两道,其余热菜加起来也有十七八个盘子。

“实在太客气了,咱们就这几个人,哪里吃得了这些?”胡夫人看后感叹地摇头道。

楚二夫人笑道:“不过家常菜色,夫人不嫌弃就好。”

说罢请胡夫人入座,另一桌阮氏也客客气气地请五奶奶入座,明玉和小黄氏留在主桌,小黄氏布菜,明玉持壶斟酒。秦氏不善饮,只倒了一杯门面酒,楚二夫人敬胡夫人酒,她不过随意抿一小口。

吃过一旬,戏台子上的戏又开场了,不同于之前,这一回唱腔要婉约柔美许多,亦不需要太多丝竹伴奏,倒十分清雅的很。

楚二夫人就朝小黄氏和明玉道:“你们也去吃吧,这里叫丫头服侍就成,我们一边看戏一边慢慢吃。”

本来也给她们两人预备了一座,只是阮氏和五奶奶一桌两人委实冷清了些,小黄氏亦想与五奶奶说话,便和明玉商议:“咱们就去大嫂那边如何?”

阮氏已招手示意她们过去,小黄氏远远应了一声,又吩咐丫头:“另一桌选几样菜给三奶奶送去,余者就赏给你们了。”

又朝莲月、香桃等人笑道:“你们也先下去吃饭,等吃了饭再来。”

见她们迟疑,小黄氏道:“想必你们今儿也要早些去别院的,没得一会子忙起来反而没功夫吃饭,这饿一顿饱一顿的,小心弄出病来。”

明玉点头道:“你们去吧。”

小黄氏又吩咐邱嬷嬷去请五奶奶身边服侍的,领着她们去了距离这里不远的花厅里,竟也是特意预备一桌。

楚二夫人三人一边吃一边论着戏文,这一头阮氏和五奶奶的话题就扯得有些远了,谈到了如何教养孩子,五奶奶就养了一位姐儿,比不得阮氏是两个孩子母亲,大多是她在说,五奶奶听着。

小黄氏坐下来就拿起公筷给五奶奶夹菜,笑道:“别竟顾着说话,却不吃东西。”

阮氏才把话打住了,道:“我与陈五奶奶一见如故,虽是头一回,倒好像很早就认识,一时不防,话就多起来了。”

又连朝五奶奶赔不是,五奶奶笑着摇头:“我只养了一个姐儿,你养了两个,还养的那样好,我也是有心讨教了。大奶奶又有这个耐心才与我说这些呢。”

阮氏吩咐身边的丫头替五奶奶倒了酒,五奶奶婉转推辞,只说不善饮酒,阮氏体虚也不宜饮酒,小黄氏事儿多,更不能因酒误事,四个人也不过面前摆了一杯,叫丫头另上了茶。

吃到一半,就瞧见阮氏身边的邱嬷嬷面色凝重地走来,低声与阮氏耳语几句,阮氏受惊不可置信地脱口问道:“此话当真?”

邱嬷嬷点了点头,小黄氏放下碗筷,望着阮氏问道:“怎么了?”

阮氏一脸为难之色,明玉大概猜到是三爷和吴氏的事,可阮氏吃惊的表情却不像是装出来。她放下碗筷,起身朝五奶奶赔了个不是,歉然道:“恕我失陪,屋里有点儿事。”

又以长嫂的身份叮嘱小黄氏和明玉好好陪五奶奶,又让邱嬷嬷扶着去楚二夫人那一桌告了罪。看着她急匆匆的步伐,小黄氏也露出担忧来:“饭也不曾好好吃,不晓得是不是……”

因五奶奶在场,后面的话没说出来,五奶奶见状也只当做没听见什么,一边看戏,一边吃菜。明玉大概猜到了事态会如何发展的走向,不管怎么样,外面还有楚云飞,虽心里觉得三爷糊涂,没弄清楚之前就妄下结论,可有些事外人却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也或许,三爷此举也并非他所愿。

心里这样想着,听小黄氏说话,便不经意看了五奶奶一眼,又将目光投向正与秦氏说话的胡夫人,以此暗示小黄氏,有些事还是不要让外人晓得才好。

虽事情出在大房,说到底却是楚家一门,休妻这样的事,不管什么理由,都应当算是家丑吧。何况,楚大夫人果然有心要三爷休了吴氏,何苦还叫三爷一回来的发一通脾气?

正想着,耳边传来一声惊呼,紧接着“啪”的一声,就瞧见五奶奶放下碗筷,忙站起来。这突来的变故,把端茶的丫头吓得僵在原地,小黄氏呵斥了一声,那丫头才回过神来,忙不迭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五奶奶裙摆湿了大片,幸而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