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侠短片-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楔子
南宋开庆元年,蒙古军大举南侵。鄂州在遭忽必烈率军强攻之下,连连告急。丞相贾似道奉命率军前往鄂州支援。但他自知不懂兵法,便擅自前往蒙军营中,假天子之意,以割江为界,岁奉银绢二十万为条件,诱忽必烈退军,以此请和。

  时因蒙古大汗蒙哥在攻打钓鱼城中,被火炮打中,回营不久便死去。忽必烈闻之,急于北返蒙古争夺汗位,便与贾似道达成秘密协议。忽必烈率军北返后,贾似道隐瞒求和真相,以大捷回报临安。宋理宗对如此弥天大谎信以为真,更对贾似道加官进爵,宠信更加。

  当时护送贾似道的将军狄子勇,深知真相。见贾似道卖国求荣,欺瞒天下,他良心谴责,终日寝食难安。最后把心一横,写下密奏,欲入宫面圣,密禀真相。岂料被贾似道闻之,抢先一步,率军包围将军府。假以狄子勇前往鄂州时,曾替蒙古军通风报信,叛国投敌之罪,将其就地正法,且血洗将军府。

  狄子勇的贴身护卫张威拼死将主子六岁的儿子狄云救走,且带走了那封密奏。贾似道怕两人将真相揭露,便暗中派人发出江湖追杀令,欲铲草除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肝胆相照1
隆兴城内人来人往,繁华依旧。在长安镖局大门前,有一名头戴蒙面斗笠,身背大竹篓的黑衣大汉在徘徊着。

  忽然一队官兵跑来,他急忙闪进暗角里,等官兵跑过后,便不再犹豫,径直走进镖局。镖局内一众人正准备押镖出门。忽见有人匆匆走进,都停了下来。其中一名身穿白衣,英气俊朗的男子下了马,拱手道:“在下赵承天,乃镖局总镖头,请问你有何事?”

  黑衣大汉惊异问道:“总镖头不是柳雄么?何时易主了?”说完打量赵承天,有点不敢置信。

  赵承天回道:“柳总镖头乃是我岳丈。一年前他已将镖局交与我打理。”黑衣大汉犹豫了一会,道:“我想托镖。”

  忽然,有一名镖师抱怨道:“唉,又是托镖的。兵慌马乱的,跑镖的人最是辛苦。我已三个月没过回家了。”另一镖师答话道:“别唉声叹气了,省点力气多跑几趟镖,赚足银两,将来娶上几位夫人,好好享受,岂不更好?”其他镖师听完皆哈哈大笑。

  赵承天大声喝止众人,道:“我们跑镖的主要是替托主解忧。发战争难财的想法,实在可耻。”

  黑衣大汉听完心里佩服,拱手道:“赵总镖头的侠义让张某佩服。但我这趟镖非同小可,只怕你不敢接。”

  赵承天道:“是何镖?”黑衣大汉道:“我们进屋再讲,如何?”于是赵承天便领黑衣大汉走进大堂里。

  这黑衣大汉乃是张威。自从他奋勇救出少主后,便隐藏身份,辗转来到隆兴府。经过打听,方知主仆两人不但遭官府通缉,更为担心的是贾似道已派出四大护卫前来追杀。江湖传闻这四人个个身怀绝技,武功极高。每当贾似道出府远行,他们便悄然而至,隐藏于周围保护,曾多次于危难之中解救了贾似道。同时他们也是贾似道暗杀政敌的工具,从未失手,让人闻之胆战心惊。但四人常隐于市井之中,除了贾似道并他人知道他们真正的身份。

  走投无路之下,张威想到狄将军远嫁大理的姐姐狄英。若是能将少主送到大理便安全了。但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如此艰险任务的。忽然,他想起了长安镖局的总镖头柳雄。柳雄与将军曾有过交情,应不会坐视不理的。若以押镖为名,掩人耳目,将少主护送到大理,则是最妙。于是他便取道隆兴城。

  这时,张威见大堂内并无他人,便把大竹篓放下,扯下上面的黑布,道:“此趟镖便是将这孩子平安护送到大理国威楚的远平将军府,交给他的姑姑狄英。”

  赵承天听完,犹豫道:“大理国远在千里之外,来回起码要一个半月。恐怕......,你还是另找别家吧。”

  被拒之后,张威心想:长安镖局鼎鼎有名,实力雄厚,且赵总镖头一脸正气,铁铮铮的汉子,实乃不二之选,于是小声问道:“赵总镖头,你可知道这孩子的父亲是何人?”

  赵承天看看竹篓里熟睡的男孩,道:“是何人?”

  张威谨慎说道:“是一位忠心为国,杀鞑子无数,但却遭奸臣所害的将军。”

  赵承天立即会意。当日,他听闻狄将军一府人被杀害的消息,既悲愤又痛恨。这时见将军独子尚在,稍觉安慰,感慨说道:“那奸贼卖国求和,除了皇上被蒙蔽外,天下人谁人不知?况且鞑子退军乃是为了争夺大汗之位。等新大汗一定,必将再麾军南侵的。唉,大宋奸臣把持朝政,忠臣连连受害,以致军心涣散,将来以何抵抗?”说至此突然豪气萌生,道:“好,无论有多艰险,这趟镖我接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肝胆相照2
走这趟镖前路艰险,稍有不慎,连性命也会搭上。但赵承天毫不犹豫答应了,如何不让人感动?因此张威双膝一跪,道:“张威替狄将军谢你啦。”

  赵承天急忙将其扶起,道:“张兄快请起,如此大礼,我怎能受得起!”张威道:“贾虫已派人追杀我主仆二人。护送少主,凶险万分。但赵兄你答应接镖了,就算让我磕一百个响头,那也值呀。”注:贾似道酷爱玩蟋蟀,因此被恶其者称为贾虫。

  赵承天道:“忠臣之后,有义之士皆不能袖手旁观的。”

  张威道:“赵兄果然是豪杰。我准备将一路西去,引开一些追兵。赵兄你取捷径送少主到大理,如何?”

  赵承天道:“张兄,你就如此信任赵某?不怕我把孩子交给官府,拿赏钱?”

  张威摇头道:“若是你有此心,早已将我主仆二人捉拿,又何须浪费口舌?总之,我相信赵兄的为人。”

  两人哈哈一笑,惺惺相识,但都替对方前路而担心。

  次日破晓,张威悄然从长安镖局后门而出,向西直行。不久,有两人驾着一辆马车从正门而出,刚出城门,又有两人骑马追上,乃是赵承天与弟子白原。

  原来昨晚赵承天思琢了一宿,决定以押镖前往贵阳为由,将狄云暗藏于大木箱,掩人耳目,避开麻烦,途中再秘密取道大理威楚。于是他再挑选同行之人,首先想到的是副总镖头邢天。邢天四十岁,性格坚韧,刀法精湛,阅历丰富,处事不惊,自然是首选。

  弟子白原年纪尚轻,但天资聪颖,轻功了得,而且这几年一直跟随自己随走南闯北,历练无数,颇有大将之风,探路传信的重任非他莫属。最后,西南一带,山势险要,森林密布,瘴气弥漫,定要带上一位熟悉地貌之人。镖局里负责西南路线的乃是镖师陈新。此人非常勇猛,只要长枪在手,便是万夫莫敌。有他同行,如虎添翼。于是,赵承天秘密约见三人,将实情告知。邢白陈三人皆是血性豪义之人,得知此趟镖乃是护送名将之子离境,皆表决心,将会全力以赴。

  再说来到名顶峰山脚时,赵承天远远见溪边站有一倩影。走近了,发现那人竟是妻子柳敏。他大为诧异,赶紧下马过去问道:“敏儿,你怎会在这的?”

  柳敏回道:“我想与你一起跑这趟镖,特在此等候。”

  赵承天摇头道:“西南一带山势险峻,强盗众多,定会艰险异常的。我不能让你同去。”

  柳敏不依,道:“就因为危险,我才要与你们一同前往大理的。”

  赵承天急忙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们要去的是大理?”

  柳敏解释道:“不必担心。是我追问白原才得知的。承天,既然路途艰险,我更应该跟在你身旁照应。夫唱妇随嘛。”

  赵承天问道:“那欢欢呢?谁人照顾?”

  柳敏道:“先由翠儿照顾,爹爹过两天便会回来了。不必但心孩子没人照顾。”赵承天无奈,惟有点头答应。

第二章:长亭恶战1
一路行走,穿山越岭,有时风餐露宿,但镖局众人苦中作乐,沿途观景,倒也逍遥。途中毛贼虽多,但他们一见长安镖局镖旗,不敢劫抢,最后悻悻离去。每到晚上投宿,赵承天才把狄云从木箱里抱出。狄云虽只有六岁,但已非常懂事,无论箱里多闷热都不吭声叫苦。柳敏则心疼不已,对他疼爱有加。

  十天一过,他们已进入衡州城,住了一宿,天刚亮便起程。到了傍晚时分,风云突变,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大伙始料不及,都被淋湿。他们冒着雨在长长的泥泞山道上,一步步地往前走着。好不容易看见前面有一亭子,正要加快步伐,岂料车轮竟深深陷进泥石里,一时半刻难以拉出。

  在亭子里避雨的一位书生见状,连忙打开雨伞,匆匆走来,将雨伞让给柳敏后便帮忙推车。但他文质彬彬,手无缚鸡之力,忙帮不上,反而弄脏了衣服。

  众人费了二牛九虎之力才将马车拉出泥坑,去到凉亭里避雨。赵承天见那书生满身沾泥,过意不去,拱手道:“在下赵承天,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书生答道:“小生姓季名雨。幸会幸会。”

  赵承天再向他介绍其他人。邢天说道:“季公子文弱书生一个,却能挺身相助,是个侠义之人呀。”

  季雨道:“邢镖头过奖啦。这间亭子叫积善亭。其意乃是让人日行一善,积善积福。因此只要是力所能及,季某岂能袖手旁观?”

  很快,雨小了。白原冒雨出去,好不容易捡了尚干的木枝回来,生了火。众人围着火堆谈天说笑。但柳敏却眉头紧锁。赵承天知道妻子担心木箱里的狄云,于是轻轻握住她的手,道:“这场雨虽大,但木箱是特制的,所押的镖不会被淋湿的。”柳敏听完才稍稍安心,于是走过去拿来了一包袱,解开,发现里面的干粮已糊成了一团。

  季雨叹了一声,道:“我带来的干粮也遭了同样劫难。民以食为先,眼下惟有空腹挨饿了。”

  陈新道:“不必担心,我此刻便去打猎,很快有得吃了。”说完拿起长枪走进山里,只需一会功夫,便满载而归。见季雨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略为得意,道:“我没干走镖这行前,是个猎户。打猎最在行了。我先拿这些猎物到溪边弄干净。” 

  季雨却道:“陈镖头,待而不劳,坐享其成,食之无味也。这点活便留给我干吧。”

  柳敏道:“陈镖头你也辛苦了。这些活便让季公子与小白干吧。”虽然陈新为人粗犷,但心思仍算细密。他见柳敏时常盯着木箱看,明白她的用意,于是将猎物交给季雨与白原,让他们去弄。见季雨走远了,柳敏赶紧打开木箱,见箱内干爽,狄云无事,才松了口气。她将一些尚未糊掉的干粮给狄云,吩咐了几句,才将木箱盖上。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长亭恶战2
季雨与白原回来后便将洗干净的猎物架在火堆上烤。一会,香气四飘,诱人胃口。季雨拿出一把匕首,把肉切开,逐一派分。众人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突然,季雨手捂额头,道:“我怎么觉得头晕晕的。”

  柳敏也手捂前额,对赵承天道:“天哥,我也觉得头晕呀。”

  赵承天大惊,道:“莫非肉里被人下了迷药?”

  陈新猛然站起来,喝道:“是哪个王八蛋下的?我要把他给宰了,还要......”但他还没有说完,“噼啪”一声倒下,晕了过去。接着,季雨、柳敏、白原、邢天也纷纷倒下。赵承天拔出长剑,强行支撑,猛拍双脸,欲保持清醒,但还是昏倒在地。

  雨后的夜晚,弯月斜挂,清朗一片,四周寂静无声,只有柴火燃烧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原本昏迷的季雨突然睁开双眼。他望着地上昏迷的人,嘴角冷冷一笑,然后跃起,将藏在亭顶上的长剑拿下,走到马车前,打落铜锁,掀起箱盖,得意地看着惊恐的狄云,道:“小鬼你果真在里面,找你找得好苦呀。”然后抱起狄云,去到柳敏前面,欲刺下去。

  忽然,一把声音道:“住手!若是你敢对她不利,我必将你碎尸万段。”

  季雨迅速转过身,赫然见到赵承天手持长剑,立于身后,怒容以对。但他毫不惊奇,而是诡异一笑,道:“不愧是长安镖局当家的,果然是个人物。”

  赵承天回道:“你也不简单,居然骗了不少人。”

  季雨阴沉而笑,道:“彼此彼此。但纵使你没晕倒,也阻止不了我将孩子带走的。”

  赵承天踏前一步,喝道:“你敢!”季雨仰天一笑,道:“有何不敢?当今天下,与丞相作对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赵承天道:“果然是贾虫派来的人。要是没看走眼,你便是江湖人称笑面书生的季长恩吧。”

  季长恩道:“正是在下。”

  赵承天不屑道:“没想到鼎鼎有名的书生剑竟甘愿为奴,助纣为虐。”

  季长恩却道:“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而且人生苦短,何不图个荣华富贵,好好享乐呢?只要你不加以阻拦,我必在丞相面前力荐你。让你做个大将军,到时可别忘了我这个恩人呀。”

第二章:长亭恶战3
赵承天怒道:“呸!贾虫迷惑皇上,卖国求荣,实乃祸国殃民之源。仁义之人怎能向他称服?”

  “敬酒不喝喝罚酒,那你别怪我剑下无情了。”季长恩说完,左手一扬,射出数枝飞镖。赵承天早有防备,急忙舞动长剑,将飞镖一一挡开,但却发现季长恩已抱着狄云逃远,立即奋力直追。赵承天曾在少林习武,内力轻功根基甚好。还俗后由熟人引荐到长安镖局做了镖师。由于他聪明,胆识过人,很快便得到了总镖头柳雄的赏识,被收为徒。得名家指点,使他武功造诣更进一层。

  笑面书生抱人而走,步伐不快,很快被追上。赵承天一个跃身,落地后将剑一摆,挡住去路,道:“将孩子放下。”“休想!”季长恩跨步上前,直刺赵承天心口。书生剑法乃是集多家之长而成,精妙且诡异,凌厉又霸道,只要剑招一出,威力即现,在江湖上赫赫有名。

  赵承天运劲在手,用剑挡开,然后“唰、唰、唰”一连刺出三剑。但季长恩乃是剑术高手,轻描淡写地一一化解,随即一招青龙取水,直取赵承天咽喉。两人此进彼退,你攻我守,转眼间便交手了十多招。但季长恩手抱着狄云,未能全力而攻,渐渐落于下风。但他却不愿放下狄云,怕小孩趁机逃走,不能为丞相立功,自断仕途。若是让其他三护卫先捉住孩子,更显自己无能。

  再斗了十招,季长恩脚步略现蹒跚,动作随即缓慢。赵承天立即抓住良机,一招势如破竹,直刺对手右腹。季长恩急忙退后,岂料脚绊树根,险些摔倒。眼看剑尖逼到,情急之下,他一侧身,用狄云去挡刺来的剑。

  赵承天想不到季长恩竟会如此卑鄙,但势已发,撤剑不及,惟有将长剑一偏,剑前人后地从季长恩身旁擦过。季长恩冷冷一笑,顺手将剑一戳,刺中了赵承天的左肩。赵承天忍着痛,往地上一滚,于一丈之外站起。

  突然,季长恩“啊”一声惨叫。惨叫声响彻夜空,惊飞熟睡中的林鸟。只见一把匕首插进了他的胸膛,鲜血不断地流出来。季长恩咬着牙,惊愕的盯着狄云,不敢相信眼前稚气未脱的小孩竟刺中自己的要害。他愤怒地举起手掌,欲击向狄云的天灵盖。但掌到半空中之时连同他的呼吸一起停住,长长的身躯慢慢倒下。

  赵承天快步过去抱起狄云,欲出声安慰,但见狄云脸色严峻,双眼带恨,丝毫没有害怕之意。心想:果然是虎将无犬子。赵承天挖了个坑,把季长恩给埋了在地上,他发现一面金牌,上面刻着贾令两字。他将金牌放在腰间,然后抱起狄云走回积善亭。

第三章:古寺凶杀1
第二天清晨,众人才醒过来。见总镖头受了伤,急忙追问。赵承天不作隐瞒,将昨晚经过告知。四人听完皆无地自容,懊悔万分。若不是总镖头谨慎和狄云胆色过人,后果便不堪设想,日后定当加倍提防,切勿再中奸人圈套。于是他们继续赶路,四天后,到了永州。要出永州城,穿过万恶山乃是捷径。不过万恶山树木参天,终年遮阳闭月,寂静无声,甚是阴森恐怖。赵承天提醒大伙时刻留心,四处察看。

  “救命啊!”远处突然传来了女子的呼救声。

  白原立即道:“师傅,有人在呼救。”

  赵承天略微疑虑,怕又是陷阱,道:“恐怕是一圈套。别耽误大事,继续走。”

  但呼救声越来越凄惨,白原忍不住再道:“师傅,你常教诲弟子要见义勇为,此刻有人呼救,怎能袖手旁观?请容许我前去搭救吧。”

  柳敏也道:“承天,有人处于危难中,不能听而不闻呀,让他去吧。”

  邢天说道:“总镖头,我与小白一起去看过究竟吧。”

  赵承天不是铁石心肠,因荒山野岭,忽有女子呼救,难免会起疑心。但见人有难而不施援手,非侠义也,于是点头答应。

  邢天与白原立即展开轻功,朝呼救声飞奔而去。于一茂密的草丛里,见三男子正按倒一名女子,意图不轨。白原勃然大怒,拔剑出鞘,狮吼一声,跃身前进,一连刺出三剑。三名男子听见背后有声,知有人偷袭,但躲闪不及,皆被刺伤。这些人乃市井流氓,武功平平,见白原手执长剑,满脸杀气,不敢缠斗,撒腿逃跑。白原欲追杀过去。邢天连忙叫住:“小白,穷寇莫追,先救人要紧。”

  白原虽憎恶三人光天化日,意图不轨,欲杀之解恨。不过他素来敬重邢天,不敢违背,惟有走回,欲安慰那掩面哭泣的女子。却见那女子衣衫不整,左袖已被扯掉,白皙的手臂赫然而现。正值血性方刚的白原,见此情景,赶紧转身,脸红心跳,对邢天道:“邢叔,还......还是你过去询问吧。”

  邢天将披风解下,替那女子披上,问道:“姑娘,坏人已走,不必担心了。你叫什么名字?为何在此出现?”

  那女子只一味低头哭泣,没有答话。白原与邢天互相对望,实在无奈。过了一会,白原忽然道:“邢叔,既然她不答话,我们还是回去赶路吧。反正她已没事。”

  邢天会意,道:“也好,我们救下了她,对得起良心了。回去吧。”

  那女子见两人要走,心里害怕,赶紧说道:“两位大侠,不要走。”白原回过头,道:“不走也行,但你得告诉我们实情。”

  那女子点了点头,一一道来。原来她名叫任子姗,永州人,自小学医。为采名贵之药,跋山涉水,行走百里。岂料回来途经这里遇上了无赖之徒,差点被玷污。她站起对白原与邢天躬身道谢,感激救命之恩。邢天见任子珊手臂被抓伤好几处,不远处有一竹篓,草药洒地,不像有假。于是道:“任姑娘,要是你信得过我们,便先与我们同行吧。”任子珊连连点头答应。

第三章:古寺凶杀2
过了一会,寺门再次被打开,一名粗犷的和尚走了出来,对众人单手行佛礼,道:“贫僧空行。住持师兄因身体不适,特令贫僧前来招呼各位。施主请进。”

  众人连忙还礼道谢,把木箱卸下,抬进寺院。安顿好后,赵承天夫妇见到厢房内再无其他人,便连忙打开木箱,将狄云抱出来。柳敏用手帕帮狄云擦汗,心疼说道:“小狄,今日闷了这么久,难受么?”狄云摇了摇头,虽他只得六岁,但遭此大难使他性格变得坚韧了。小小的心灵,已深深烙下了仇恨,无论前路如何困难,都要忍耐,得以活下去,将来才有机会报仇雪恨。

  突然,房外有人敲门。赵承天赶紧把狄云抱进木箱。而柳敏则若无其事地问道:“谁呀?”

  门外的人答道:“两位施主,斋菜已备好,请随小僧前去用膳吧。”

  赵承天与柳敏怕令人生疑,便打开门,随着那和尚前去。到了,见邢天、陈新与白原已坐着等候,但没见任子珊。赵承天问道:“任姑娘人呢?”白原回道:“任姑娘还在厢房里吧。没见她出来。”赵承天点了点头,然后对僧人道:“不敢再劳烦师傅了,请回去休息吧。”几位僧人双掌合十,走了出去。

  柳敏见再无外人,便拿出银针将饭菜迅速查验。确定没毒后,大伙才放心吃饭。柳敏担心狄云,吃了两口便站起来,但怕隔墙有耳故意说道:“我觉得有点不舒服,先回房了休息,诸位慢慢吃。”说完衣袖一卷,将一碗白饭藏起,然后走回厢房。

  “啊”一声惊叫声从东面传来。白原立刻放下碗筷,道:“是任姑娘在呼叫,定是出事了。”

  赵承天道:“走,过去看个究竟。”

  当他们四人刚走到院里,却又听见摔破碗的声音,随即便是柳敏的呼叫。赵承天心知不妙,道:“邢镖头与小白去任姑娘那边,陈新随我去敏儿那儿。千万要小心。”

  邢天与白原点头道好后直奔而去。很快,他们看见任子珊正慌张跑回。她一见邢天与白原,便直指身后那片竹林,颤声道:“里面有......有死人。”

  邢天问道“你是怎么发现的?”

  任子珊颤声说道:“我在厢房换好衣服,忽然内急,但找不到茅厕,于是便进了竹林,却发现一具尸体,实在太恐怖了。”

  邢天听完,道:“小白,你留在这保护任姑娘。我进去看看。”

  白原点头道:“邢叔,你要多加小心。”

  邢天展开轻功跃进竹林里,果然看见有一具尸体横在地,快步走近,原来是一老和尚。邢天发现尸体上血迹暗黑,明显已死多时,往脖子摸去,喉结全被捏碎。从武功套路来看,应该是大力金刚指。再往内走,又发现了几具和尚的尸体,都是死在刚强掌力之下。如此看来,云灵寺暗藏厉害杀手,不宜久留。

  于是邢天匆匆走出竹林,吩咐白原带任子珊回厢房收拾行李,准备连夜离开。然后再向总镖头住的厢房飞奔而去。刚进门口,看见柳敏坐在床边欲哭无泪,在深深自责。于是他轻声向陈新询问。

  原来当柳敏回到厢房,将箱子打开,发现箱子竟空荡荡,狄云不知去向了。她顿时惊恐,手上无力,碗随即摔下,破了。见到丈夫走了进来,她哭诉道:“孩子不见了,都怪我们太大意,让贼人有机可乘。”

  赵承天安慰了一下妻子,仔细察看。但厢房内并无其他脚印。他过去将东墙的窗户推开。窗外冷风瑟瑟,下面竟是峭壁。忽然,他发现窗台上有一浅浅的脚印。难道贼人是从峭壁上爬上来将狄云劫走的吗?但为何屋内没有留下脚印?赵承天思索了一会,突然明白。他立即跃上横梁,发现横梁果然有半圈绳索之痕。如此推断,贼人应是以绳套住横梁,再从窗台荡进屋内,然后将狄云劫走。

  赵承天跃下,再走到窗边,望着峭壁,想:徒手爬上来不难,但要抱着人爬下去却是不易,贼人的轻功可真是了得。于是他让陈新留下,然后爬出窗口,施展壁虎游墙功,紧贴着崖面,顺势爬下,寻找线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章:夜寻真相1
这时房内一片安静。

  邢天思索了一会,将竹林里的见闻道出,最后说道:“陈镖头,你我也出去寻找吧。”

  陈新应了一声,拿起长枪随邢天走了出去。柳敏也赶紧拿起宝剑,跟随而出。三人在寺院里来回走了几趟,连人影也没瞧见一个。诺大的一间寺庙,怎会突然空无一人呢?正当他们面面相觑,毫无主意时,忽然看见一白色身影迅速奔来,原来是赵承天。

  柳敏立即上前询问情况。赵承天无奈摇头,一路细查,没发现半点蛛丝马迹,失望而归。这时,四人特别沮丧,路程未过一半,狄云便被劫镖。除了羞辱,更多的是懊悔愧疚。如果狄云被杀,怎对得起忠义的张威和九泉之下的狄将军呢?

  白原与任子珊提着包袱走来,但见各人神情沮丧,急忙问道:“出事了吗?”

  赵承天道:“镖银不见了。”突然他冷冷盯着任子珊,质问道:“任姑娘,你果真是位大夫?还有云灵寺可是正当的寺院?”

  任子珊见赵承天眼神如鹰,冷峻无比,不由得慌张退后,语无伦次。

  柳敏赶紧上前安慰,并责怪丈夫不该用如此态度。

  任子珊慢慢的镇定下来,解释道:“两年前,我曾与爹爹在附近采药,就在这寺院住过一宿,但当时并无怪事发生呀。”

  赵承天追问道:“那刚才用膳之时,你去了哪里?”

  “我......我当时在换衣裳,然后觉得肚子疼,想......”说到这,任子珊双颊羞红,难以启齿,但为证清白,还是继续说道:“但一时间找不到茅厕,惟有走进竹林里。却发现一死尸,被吓得大叫,后来邢镖头与白镖头便赶来了。”

  于一旁的邢天连忙将竹林的见闻告知。这时赵承天陷入困境了,不知如何着手寻找狄云下落。

  当众人一筹莫展之时,任子珊打破沉寂,道:“我曾见过空智住持,记得他的模样。此刻回想,竹林的尸体正是空智大师的法体。”

  赵承天想:如果任姑娘所言不假,那贼人定是先杀住持,然后伪装僧人,布下天罗地网以候我们送上门的。但是仍有一疑问,便是贼人怎么能断定我们必来云灵寺呢?因此任子珊仍难脱嫌疑,只是没证据,不能再凭臆质问。

  任子珊再道:“赵总镖头,劫匪虽将住持杀了,但总不能将全部僧人都杀死的。眼下寺院空荡无人,想必他们都藏起来了。若是想追回镖银,惟有先找到他们的藏身之所。应有僧人知道劫匪来历与巢穴的。”

  众人皆点头称好。当他们欲分头而寻时,任子珊却示意大伙随她而走。

  赵承天等人半信半疑,点着火把,紧随其后。穿过长长走廊,行至寺院后山,然后走在迂回曲折的山道上。

第四章:夜寻真相2
赵承天忍不住问道:“任姑娘,你怎么如此熟识这里?又怎能猜想到僧人所藏何处呢?”

  任子珊答道:“常常于深山采药的人,对地型山貌是特长记性的。我曾到这山上采过药。后来无意中发现一天然石洞,里面还储藏干粮与水,应是僧人们的避难之所。”

  再走了一会,眼前出现浓密的树林。月色下,里面浓雾萦绕,茫白一片。

  白原不禁叹息道:“如此大雾气,万一进去迷了路,该怎么办呀?”

  赵承天道:“白雾浓且不散,其中必混有瘴气。若想穿过去,实在困难。”

  任子珊点了点头,忽然从白原手中拿过火把,弯下腰,四处而寻。

  赵承天等人面面相觑,不知她要干什么?

  只见任子珊细寻了一会,突然奔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