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月老志-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之后的种种故事因缘于一位人道贤者所著的一部大书而被中夏凡人大为熟知,这也正是明钦倍感惊奇的地方。
原来须菩提说的佛陀真传不是别人,正是妖族七圣中赫赫有名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是一个谜团丛丛的人物,引得后人揣测纷纷。吴先生虽然提过菩提祖师名叫须菩提,但是太多人觉得须菩提虽然是佛陀十大弟子,好像离菩提祖师还有点距离。如此南辕北辙的揣测下去,就难怪疑窦丛生了。
其实吴先生根据故老相传的故事敷衍成书,许多事涉及秘闻,便不得不自我释疑,有些模糊之处自是毫不奇怪的。
不管是中土自生的儒、墨、道、法,还是后来的佛、回、耶,往往都是相互斗争,又相互吸取,佛道之争在中土延续上千年,然而佛教初传却以黄老之名潜滋暗长,佛徒也被称作道士,之后耶教着儒家衣冠,祭拜天地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因此须菩提起初在毫无佛教根基的西牛贺洲传授佛法也不得不借重道教,当时孙悟空为求长生之道飘洋过海求道十几年投入门下,祖师说我教你请仙扶鸾、问卜揲著、休粮守谷、戒语持斋、烧茅打鼎、炼石服乳种种道家习见法门,孙悟空一概不学,祖师也不以为忤,可见他的真本事确实不在这里了。
而祖师的真传便是佛陀传下的《金刚经》空相之道,而他教给孙悟空的也只是这一部《金刚经》,至于七十二变、筋斗云什么的不过是顾及影响,巧为说辞的障眼法罢了。
明钦看到这里恍然大悟,《金刚经》此后在中夏大为流通,有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素称精妙,禅宗六祖慧能也是一听解悟便被五祖授与衣钵,和孙悟空的经历如出一辙。
孙悟空能使如意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而道家并不以力强著称,这分明是佛家的龙象之力。
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便是七十二变的由来。
佛陀在《金刚经》中说,我昔被歌利王害截肢体,刹那复原。而孙悟空刀劈不死,斧斫难伤,便是修成了佛家离相寂灭之道。
孙悟空不辞万难寻求长生之道,最后因缘得祖师传授真道,但回到花果山仍然被地府勾魂。原因便是祖师传的《金刚经》空相之道,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寿者相可不就是长生了吗,但是地府勾魂并不看你修为境界,佛陀尚且八十岁灭度,其中缘由涉及佛道之争,本是很难说清楚的。
俗传祖师对孙悟空居心叵测,譬如赶山下时料定他必会闯祸,并勒令他不准说出师门渊源。大约只是不读书的人望空悬揣,恶意度人罢了。祖师在道家强势下传授佛门衣钵,自然须小心谨慎,况且门下弟子数千,众望所归如北宗神秀的定然不少,观六祖慧能得传衣钵后在荒山隐姓埋名许多年躲避迫害孙悟空的境遇便可想而知。
出家人自来没有姓氏,佛法东传起初许多高僧如竺法兰、支道林等都是以国名为姓,祖师让悟空姓孙又说是子系的意思,爱护的心思是不言而喻了。
一来是《金刚经》中佛陀早有预言,祖师在西洲传道多年都无有问他学真本事,心有苦闷可想而知,二来悟空和祖师性情相仿,根性也相似,悟空是天生石猴,没修行前几乎已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惟独执意求长生,未放下寿者相,最后只修了个离相之法,未入空相之道。
至悟空大闹天宫时已经三百多岁,修行有成,且在世间混迹多年,绝非少不更事的顽劣之徒,之所以龙宫求宝、大闹地府全是因为修行的空相之道,并没有我见、人见、众生见,与道家的尊卑贵贱之说素不相能。
若说祖师料定他必会闯祸,那也只是因为他修行的空相道不能被世俗,包括那些道貌岸然的天神所接受的缘故。
祖师说我传你一个筋斗云,腾云之前先翻个筋斗,勿宁说我先教你栽个根头。个中禅机着实耐人寻味。
第94章 天宫旧事
悟空果然谨遵叮嘱,绝口不提师承渊源,对人只宣称是天生圣人。
他在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占山为王,收伏了七十二洞妖王,又结义六大魔头,声势浩大,惊动天庭。
古话说,‘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必是政治败坏已极、不能自振方至于和强寇曲意媾和,不图三界至尊的玉帝也出此下策,李天王父子一战不能胜,便屡派天使下旨招安,便是悟空狮子大开口到齐天大圣这样的尊号也毫无疑辞,可笑玉帝和金星在凌霄宝殿上还说些有爵无禄,收容管教的体面话,自欺欺人。
当然天庭众仙虽然贪图逸乐、败絮其中,一旦关系到自身地位却个个精明强干,算盘打的叮当响。悟空修为有成,自视甚高,上天做官本是颇想有所作为。
初次上天掌管御马监,《西游记》说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唤作弼马温,其实也是讹传。古来掌管车马的一般是太仆寺,长官称作太仆,位居九卿之一,官阶并不小,也从来没有弼马温这么个不伦不类的称呼。
事实上弼马温并非悟空的官衔而是绰号,‘弼’便是辅佐的意思,‘马’指的是大司马大将军,所以悟空的官衔应该是太仆寺卿兼弼马参戎,原是三界大元帅李天王麾下一员副将。
之所以被称作弼马温,却是因为温谐音‘瘟’,《马经》上说在马棚中养猴子可以辟马瘟,悟空在任职其间,克尽职守,御马监有天闲、内厩、外厩三个马区,因政务积弊,有很多骏马淹抑其中,悟空大为不平,意欲有所革新,触动天界权贵利益,因之大加贬损,谬误流传以至于失其真实。
悟空在天宫受人排抑愤而反下仙界,玉帝派李天王征讨不过,许以虚衔高位,却于此时已埋下杀机。
悟空大喜过望,反倒对玉帝心生感激,以为此番大权在握,定可兴利除弊,因之便中了玉帝的圈套。
此后玉帝指派他看守蟠桃园,不久召开瑶池会,相传悟空偷吃蟠桃、御酒,大闹仙会,又偷了太上老君九转金丹,犯下弥天大罪。
细加考究起来,都是不实之辞,莫须有之罪,使悟空衔冤受屈,千年莫白,可不哀哉。
试想蟠桃园有桃树三千六百株,桃分三类,有三千年、六千年、九千年一熟,增寿若干。各一千二百株,悟空就算一天偷吃一棵桃树,要吃光这园中的大桃也得整整三年半。而他执掌蟠桃园不足半年,到了七仙女入园摘桃,一个大桃都摘不到,天下岂有这么笨的贼?
可见蟠桃园中的蟠桃必是早就被人中饱私囊,到了盛会在即,无法搪塞,便欺他人生,聊以塞责罢了。
况且这蟠桃偌大神异,普天神将莫不趋之若鹜,假如悟空真得偷蟠桃,盗仙丹,一发吃下,莫说他会不会爆体而亡,即便他能够消化,好比将普天神仙的俸禄聚敛到一个人囊中,必是天界首富无疑。
而悟空的战绩实在平平无奇,连个二郎神都打不过,其他神仙是真脓包还是假出力暂且不说,西天路上多魔多难,悟空假若真的包揽了一界瑶池会的仙品,修为理当突飞猛进,即便达不到成佛作祖的层次,没道理连一些湿生卵化任人骑乘的呆妖都斗不过。
而悟空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后遭两道童百般谩骂竟尔愤然推倒了人参果树,颇显得小题大做,细究根细却是悟空偷了三个,一个入土而化,被冤枉偷了四个,百口莫辩,想他如此举动未必不是触动旧事,难以申说的缘故。
且玉帝派下十万天兵大动干戈,奇的是这里面不仅有李天王等军方将领,连些普天星宿,值日神将都派了出去,颇有让他们趁机泄愤的意思,迥非行兵部划之道,而这些天将也十分乖觉,大都出工不出力,竟引得悟空大闹天宫方止。
此后悟空终被擒捉,刀斩不死,斧斫难伤,雷劈电击全都无效,被太上老君放进八卦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日。不但未死,反修成火眼金睛、金刚之躯,老君支吾说是偷蟠桃、盗仙丹的缘故,其实却大谬不然。
八卦炉中烧的是三昧真火,又有太上老君亲自掌炉,谁能躲得过?况悟空区区一地仙修为,当此之时自是必死无疑,之所以不死者乃是因为修炼佛法,得以涅槃重生,所谓金刚之躯岂不正是修习《金刚经》空相之道的缘故。
至于火眼金睛便是佛家的法眼,佛家有十眼,肉眼:凡人之眼。天眼:可见众生之心。慧眼:见众生之根。法眼:见诸法空相;佛眼:可见十方。智眼:可见诸法。光明眼:见佛之光明。出生死眼:可见涅槃。无碍眼:见一切无障碍。普眼:见普遍之法界。
悟空能分辨妖邪,可见已看破诸法空相,《金刚经》得以大成。
至此玉帝、老君才十分尴尬的发现悟空并非如他所说的天生圣人,而是不折不扣的佛门弟子,延请如来佛祖前来收伏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须菩提天生慧眼,按照佛陀的预言传下金刚经后便息迹于世间,《证果记》中对这一段经历说的也颇为简略,不过既然知道了孙悟空的师承渊源,后面的事情便不难推知了。
之后的许多篇幅便是讲他对《金刚经》的体悟,其实世间第一等的经典往往没有故意藏匿不肯示人的地方,只是凡人根性不同,又受环境濡染,难以明心见性,若是没有特别的机缘,很难悟入个中玄妙,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这话说的最是深切著明。
《金刚经》神妙精微,本是极为考验利根的大乘佛典,北宗神秀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门下公认的上座,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仍是差了一筹。可见解悟之难。
现在有佛陀坐下解空第一的须菩提亲为叙说,自然是事半功倍。明钦修习的《神游经》颇有离幻色彩,‘太阴炼形术’和佛家法相也多有可以相互参证的地方,他翻阅着《证果记》且观且思,如获至宝,一直到天色蒙蒙亮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
早上醒来的时候便看到窈兮趴在床头支着巧俏的下巴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看。
“小丫头昨晚累的跟懒猫似的,今天起的倒早。”明钦眯了眯眼,一挺身跳下绣床,笑道:“饿了吧,爸爸带你下楼吃饭。”
“爸爸,我打了热水了。”
窈兮嘻笑着挽起袖管,从床边的脸盆里捞起一条湿漉漉的毛巾,使劲儿拧了两把喜滋滋地递到明钦面前,小脸上满是殷勤的神色。
“窈儿真是聪明能干。”
明钦由衷的赞了一句,在脸上抹了一把,俯身抱她起来,边走边笑道:“今天想去哪玩?”
窈兮小脸一红,支吾道:“没关系了,窈儿不是贪玩的小孩。”
第95章 前途尚远
正厅中。
庞子歆斜倚在软榻上摩挲着‘蜃龙珠’若有所思,听到楼梯上传来明钦的脚步声,仰起俏脸嫣然一笑,理着裙摆站了起来,“我让明鸾到街上买了些早餐,子歆姐不怎么会做饭,只好委屈你们将就一顿了。”
“哪里。”明钦笑了笑,随着庞子歆来到客厅,庞韶先已坐在桌边埋头大嚼,看到窈兮笑眯眯的招手道:“窈儿,到姑姑身边来。”
明鸾听到动静,将热煨在灶上的米粥、豆饼端了出来,淡淡道:“我都热好了。”
明钦连忙称谢,算起来也有一二日没有进食,虽说修行之人气息绵长,大都懂得辟谷之道,不过饮食在温饱之余能成为文化,作为一种享受也是不可或缺的。
明钦吃了一个豆饼,见庞子歆坐在一旁笑吟吟地盯着他看,脸上一热,“子歆姐,你吃过了吗?”
庞子歆轻嗯了一声,浅笑道:“你吃你的,不必管我。”
庞韶将窈儿抱在膝盖上,捏着汤勺慢条斯理的喂着她吃,抬眼瞅见两人神情古怪,不由抿嘴一笑,感叹着摇了摇头。
“姑姑你笑什么,是不是窈儿吃太多了?”窈兮红着小脸忸怩的问。
庞韶微微一怔回过神来,忙道:“不是,不是。多吃点才能长身体呀,窈儿来吃块豆饼吧。”
“子歆姐,你可还记得那祭天金人凭空消失的时候留下了一个黄色包裹,里面藏着两卷书。我昨晚看了一下,发觉很有几分意思。”
明钦将贝叶经和证果记拿了出来,庞子歆是道门前辈,在结识不长的时间里却对他助益很大,投桃报李也不该有私匿之心。
“哦?我看看。”
庞子歆笑着接了过去,随手翻看起来,面容上笑意不减,时而露出沉思之色。
一顿饭吃完,庞韶将窈兮放下来伸个懒腰询问道:“姐,亚祭酒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醒来呀?”
“说不准。”庞子歆随口道。
“那我们的事情也只能拖着咯?”庞韶一脸懊恼。
“受人之托,便应当忠人之事。才不过一天而已,你着急什么。”庞子歆轻吁口气,折起布帛,沉吟道:“若是舜华长久不能回返,我自会另想办法。”
庞韶撇撇嘴道:“可是呆在这里闷都闷死了,窈儿,跟姑姑上外面玩吧。”
窈兮眼眸一亮,迟疑道:“爸爸呢?”
“你这小没良心的,打心眼里就知道爸爸。”庞韶笑骂一声,盯着明钦粗里粗气的道:“喂,你来不来?”
庞子歆打断道:“钦之不能去。我和他还有事情要谈。你带着窈儿也别跑远了,更不可惹事生非。”
庞韶叫屈道:“我是那样的人吗?姐,你可越来越唠叨了。”
“什么?”
“好,你是大姐你最大,什么都听你的便是。”
见庞子歆脸色不对,庞韶也不敢再胡搅蛮缠,抱起窈兮一阵风似的冲出门去。
庞子歆怔了半晌,失笑道:“我是不是真的老了,人都说人老话多,是挺惹人厌的。”
不知是否神念相合的后遗症,庞子歆的莫名伤感让明钦心头也蒙上阴翳,暗吃了一惊,忙道:“庞韶是言者无心,子歆姐无须过于当真。我家妩儿姐平时也喜欢在我耳边说些有的没的,殷殷眷顾,思之难忘。实在是不如此不足以尽其深情也。”
“不说这些了。”庞子歆赧然一笑,抚着帛书斟酌道:“这‘证果记’里所说的虽然涉及隐晦,我倒也颇有耳闻。孙悟空自恃雄强,妄想以一己之力翻天覆地,偷蟠桃、盗仙丹固然多有诬罔之辞,众口铄金也有他咎由自取之处。”
“不论天上地下,与孙悟空抱负相似,雄略相当的大有人在,此事足可为人鉴戒。至于这梵文贝叶经和须菩提详释《金刚经》个中微妙的证果记,确是无价真金,你定要好生参悟,在修行上进益非浅。”
明钦点头道:“子歆姐所言甚是。”
“钦之,你可不要以为我这是无的放矢。”庞子歆轻柔一叹,目光中露出复杂难明的神色,“你得到月老传承,又怀携梦神道书,此等机缘平心而论并不在孙大圣之下。但你要知道升天之道步步艰险,一蹶不振的大有人在。孙大圣若非始终得佛家护持,怎么会反天之后只被圈禁了五百年,还能修成证果呢。”
“前时我已跟你提过月老一名的来历。想他在太古时便位居天官冢宰,执掌阴阳,本是皇天神王储君的有力人选。只因皇天失位,四象天尊各以强力攘夺,战火播乱三界。大同之说从此成为泡影。”
“仅就这执掌婚姻一职来说,也是非同小可。一举一动莫不关系万族气运,世家升沉。丝毫轻慢不得。你虽是得了月老传承,但还声名不显,想要真正主宰婚姻,甚至阴阳幻化之道可还远得很呢?”
明钦默然点头,自从梦境中一遇月宫天子,他也逐渐察觉到月老之职远非世人想像的那么容易。红线系足,缘定三生,似乎也并非人人都能想望。神职都是因人而设,如若职司不能合乎情理、使人信服,又何来香火信仰呢?
“子歆姐,你可知道婚姻簿的事?月老虽然给了我软红丝,却未曾提过婚姻簿,岂不是无所凭借?”
庞子歆轻啮娇唇,摇头道:“要说这‘婚姻簿’真是个神秘的东西,和幽冥‘生死簿’合称‘天机地策’,象征天缘冥威、不可更改。个中详细旁人真难说的清楚。我和月老相交多年,一直到他转世历劫都没舍得让我看一眼,真是可恨的很呢?”
明钦见她神情怅惘,不由心头一软,“若是来日我拿到婚姻簿,一定让子歆姐了此夙愿。”
“此言当真?”庞子歆笑吟吟地问。
“君子一言,绝无更改。”明钦心道她定是想看看那‘婚姻簿’上如何写的自己,以往月老太过神秘若非古史上只言片语,世人几乎不知道有这号神仙,既然要凡人信服,一味故作高深也未必有用。
“钦之你千金一诺,姐姐可认真了。”庞子歆高兴了一会儿,轻柔一叹,“或许这中间真的关系到天道机密,姐也不能为了一时之快让你泄露天机,遭遇天罚。太上忘情,天神无私,我又怎会不明白。”
明钦苦笑道:“问题是这婚姻簿到底藏在何处呢?”
“既然知道婚姻簿如此要紧,月老定然不会胡乱处置,致其落入歹人手中。”庞子歆轻哼道:“若我所料不错,此簿的下落定然跟孟家姐妹脱不了干系。”
明钦暗暗点头,这一路飞升颇遇到几个和月老大有关系的人,苏梨落父亲苏湛威和月老交情不错,因之颇有来往。商妙妍则是男女之情,庞子歆大约是朋友之交,相较起来还是未曾谋面的孟家姐妹更为亲厚,不过她们远在地府,即便知道婚姻簿的下落也未必会轻易告人。
第96章 天道迷雾
“钦之,你虽然修道多年,颇有根基。但这仙界事务和下方多有不同。你若要执掌婚姻,须得先晓习天人之事,否则定然事倍功半,举步惟艰。”
庞子歆整理着思绪,娓娓说道:“自古三界大劫必是从仙界开始,仙界欣欣向荣,则万方自然安定。自从盘古巨神开天辟地,鸿钧老祖执掌天道,盛衰转会之数屡试不爽。到了今时今日,确实已经是法令弛坏,天威不存,妖族大圣起而问鼎仙界亦是势所必然。”
“像孙大圣那样想要取玉帝而代之的绝非异数,但是最终不过落个惨淡收场,既不是因为他本领不够大,也不是因为天庭气运胜强,而是他以一个下界妖猴初登仙界,恩信未著,又不懂天人之事,遽而想要翻天覆地求于一逞,稍明天数的人都知道是必败无疑。”
“自从人族代兴,只要人道不失,三界之内总会诞生英才俊杰,况且天庭积威万载,英挺智能之士大有人在,洞烛积弊的神仙也不乏其人,然而想要扭转衰运,却不是一二个自恃伟力的险人兴风作浪一番便可以成事的。”
“今日天庭的事势固然不仅仅是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月老转世历劫的因由我也能猜知一二。虽说大丈夫不可郁郁久居人下,我也不希望你仗着神通特异、行险侥幸以致于误入歧途。”
明钦料不到庞子歆一口气说了这么许多话,心知月绝书之所以大为天人攘夺,定然藏着深不可测的能量,无怪庞子歆这么苦口婆心,深恐他行差踏错。细想来她这番担忧也不无道理,相传软红丝足上一系便婚姻有份,假如传言不谬,若以好恶为之或被利益所使,势必会乱点鸳鸯,干系不轻。
“子歆姐你放心。找不到婚姻簿以前我是绝不会给人乱系红绳的。”
“你明白我的意思便好。”庞子歆轻吁口气,沉思道:“婚姻簿和生死簿之所以这么要紧,便是因为它们代表着天道威严,尤其是‘婚姻簿’权柄之重连神仙也难以置身事外,玉帝都不能插手改易。世常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真是极为要紧的。”
明钦疑惑道:“子歆姐,你说姻缘真是前定的吗?若说是天定的,又是谁代表天来定的?”
庞子歆道:“不瞒你说,这个问题我早前也想过。后来还特地找月老证实过。我也想知道这姻缘是如何天定的?婚姻簿又是如何一个神奇的法宝?”
“哦,那月老又是如何说的?”明钦好奇地问。
“不可否认这世上有一些先天的法宝,暗藏着天地玄机,譬如龙马河图、玄龟洛书。我想这婚姻簿也是其中之一吧。但这婚姻簿还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自从佛教东传,玉帝援引六道轮回,大讲因果报应,宿世因缘也是一个因素。”
庞子歆忖思着道:“还有一个便是月老的赤绳了。婚姻簿虽可以订分,还须赤绳化性,这赤绳牵合两人,可以使情性互通,久而偕合。若是赤绳不能挽合的,便是夫妻缘尽,世间也往往有之。”
“这话大有道理。古人说‘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想来婚姻一事也未尝不是如此。”
明钦心头转念,忽然想起软红丝倒在谭凝紫梦中系过一次,若依庞子歆的说法,软红丝可以化性,不知会否出现一些奇妙的变化。
“想什么呢?”庞子歆见明钦怔怔出神,慵懒的支着额头倚到桌子上,清媚的眸子微微一转,浅笑道:“说了这么许多话,有些累了呢?”
明钦哑然笑道:“晚上没有睡好吗?反正也没人来,不如你去休息一下。”
庞子歆白了他一眼,缓缓道:“自从三教订立封神榜,说的是仙道优于神道,众神各守职司,三清四御垂拱而已。谁知千载以下事情有大谬不然者,神道执掌三界秩序,是成是毁全在这一般天神身上,干系特重。而位居尊神的却是些截教妖邪,湿生卵化之辈纷纷高踞庙堂,只知道一味收刮香火,顺生逆死,天道尊严生生被败坏殆尽。”
明钦失笑道:“恕我直言,子歆姐你不也是羽族之秀吗,我直当凡人鄙弃妖怪,为何你也对此颇有微词。”
庞子歆轻声一叹,摇头道:“钦之,你可别被凡间那些糊涂书匠迷惑了。伏羲时龙马献河图,夏禹时玄龟献洛书,文王时凤凰衔丹诏,都是归化人道之意。是以凤凰、麒麟被人类称作祥瑞,只有西方貔貅恃强不服,时常侵扰人族。”
“是以这人畜妖邪之分,原不在种类之上,你不见人族多少衣冠禽*兽,人头畜鸣之辈,我四灵中反而有文明祥和,彬彬礼仪之人。至于那截道中人都是通天教主为了张其势焰,封官许愿收买来的四灵不肖之徒,只看商纣王那样千古暴君尚能死后封神,可见一纸封神榜价值几何?”
“原本证成神道约有二途,一是自我修成,譬如忠孝节烈,言行有可称的,死后便可封神。一是香火信愿,得凡人供养,亦可增大神力。”
“下界家家供俸天地全神之尊位,事摄于四御,其余众神各享俸禄,不过例守其职而已。凡人寿禄之算各依善恶而定,神吏本不能福之祸之。如此可见方今天下造作庙宇,收受香火的神吏都是贪渎的蠹神,收受香火而不之佑,是欺人,收受香火而降福,是欺天。更有甚者恫吓百姓,逼取供信,与强盗有什么分别?”
“这些截道蠹吏在天界结党营私,卖官鬻爵,信徒遍布天下,恶业通于天而无人可治,这样的天道不是很可悲吗?”
明钦呆了半晌,喟然长叹道:“原来这些截教神徒如此不堪,这就无怪下界屡次被夷狄蹂*躏,生灵涂炭了。想来都是一丘之貉,夷狄君长对他们的供俸只怕还要优裕许多。”
“如今仙界虽然是腐秽不堪,但上面三清四御因循苟且,便是神通广大如妖族七圣都难以憾动。元始天尊的徒孙李天王父子在军中势力雄厚,通天教主的截道神徒铁板一块,四大天王则是军中仅次于李天王的存在。太上老君的四大天师则素得玉帝信重,俨然台阁一般。”
庞子歆随口漫谈,对天宫局势如数家珍,“四御中青华帝君,是东王公的养子,二郎神的大哥。勾陈上帝、长生大帝、紫微大帝也都是三清门人弟子,玉帝则有老君、王母撑腰,再加上八部天龙、二十诸天,种种势力错综复杂,无非为了权力倾轧。这样的事势便是二十个美猴王也无计于事,所谓的大闹天宫真的只是场猴戏罢了。”
第97章 不速之客
仙界天神自以为统御万方,高高在上。孰不知凡人也并非一味信奉,不过是将神仙看得比凡间官员高级了几分。凡人固然希望神明正直无私,不然则可以利驭,哪会真的被庄严表像唬住呢?
仙家的器用之物自然比凡间高明了万倍,吃的是琼浆玉液,穿的是宝绡天衣,住的是琼楼玉宇,出行有仙车代步,须臾万里,朝发夕至。
古人说“仓禀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前者仙界都已粗备,之所以礼仪昌明迟而未至,倒不是这话有根本问题,而是由此及彼还需要很多的英睿智能之士起而感召。
明钦听庞子歆谈及天庭政务,知道她已有一番定见,虽不能说尽善尽美,倒也很受启发。
政治之败坏,皆因从政者尽将做官当作衣食之道、欲利之途,天上地下,无处不然,而政治每为中夏之纲统,政治坏则无处不坏,古今多少王朝倾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无非是将政治作为攫取财富的手段,搜刮越狠,倒的越快。
而君主往往是纲统的枢要,中夏传承数千年,王朝更替如同家常便饭,流风善政也并非全不嘉美,不过一经众手加上岁月迁延便难免弊坏,许多监察手段形同虚设。
很大原因也是凡人能力有限,人亡政息,不可避免。神仙寿元精力胜人百倍,视听明睿也非凡人可及,然而还不能普化天下,使众生仰伏,大概纯是一辈截教妖徒窃居高位,私心太重,弃聪用瞽、弃明用盲,真是截磔之不足以赎其罪。
一阵叮铛铜铃声从门外传来,两人止住话声,去门口观看形影珠。
形影珠本是一双,一颗置在门外,一颗放在正厅,若有人出现在门外,便会投影到珠子里,形影相照,丝毫不爽,坐在屋里便能看得一清二楚。
“应该不会是乐乐吧,我记得大门没有锁?”庞子歆小声嘀咕着,赫连舜华迟迟未能醒转,这时候若有客人上门可有些麻烦。
形影珠放在门后的几案上,有鹅蛋般大小,光滑细润。庞子歆拿开蒙在上面的锦帕,碧油油的珠子里果然现出一个人影,明钦漫不经心的瞥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