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菲的脑子快速地动了起来,有什么办法能帮父亲搞定转正这件事吗?
可是赵菲想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她一没有人脉,二没有钱,这件事,她就算明知道是一件大好事,却无能为力,帮不上忙。
原来,就算重生一世,也有些事情,是她力所不能及的啊!
赵菲不由一阵沮丧,脸色也黯淡了下来。
赵民生也只是闷在心里难受,外人又不敢轻易透露这个信息,所以才一时冲动,说给女儿听。
此时见赵菲一脸严肃,神情明灭不定,好象还真地对这件事上心了,赵民生心里一暖,到底是自已的孩子。不过,她毕竟还小,就算关心,也无计可施。
赵民生感概地上前摸了下赵菲的小脑袋,道:“你们呀,好好学习就行了,大人的事,大人自已解决!”
☆、23。第23章 摸底报考志愿
赵菲虽然郁闷,但她知道,这种事,现在以自已的年纪,真是无法帮助父亲什么。
重生,并不是万能的。
不过,看到父亲完好无缺地站在自已身边,赵菲便觉得,自已可能太贪心了,能救回父亲的一条命,已经是她重生最大的意义了。
“爸,你也别太着急。你先主动和场长沟通一下,看需要办理什么申报手续吗?我相信,这转正指标的事,场里多少人盯着呢。我觉得,你不如把事情挑开,按正规的手续办理的话,至少场长也不敢暗箱操作了,是不是?”
根据父亲的分析,吴平凡的消息来源,肯定是场长的老婆黄燕透露给吴平凡的老婆的。所以,这个消息来源肯定可靠。
但赵民生只分析了消息来源是否准确,却忘了考虑,为什么这种被称为“绝密”的消息,黄燕会在闲聊中白白告诉了吴平凡家的。
如今的干群关系,和后日相比,少了许多钱权交易的味道。但不意味着,当领导的就不会想从中捞取一些好处。只是他们现在的捞取的好处,和后日相比,小巫见大巫罢了。
黄燕把这事告诉吴平凡家里的,早就预料到这样的消息会秘密而快速地传开。估计现在黄燕正在家里坐等有求于她的人上门送礼呢!
既然场长的潜台词是要东西,就说明这种东西是待价而沽的,只要有价位,就好办了。
赵菲故意那么说,就看父亲的反应了。
“哎,挑开这事咱可不能做。吴科好心告诉我这件事,万一我挑开了,那不是害吴科难做人?”
赵民生连连摇头。
“爸,那明面上的做不来,是不是你也去托托人,走点关系?”
赵菲见父亲已经意识到这种事不是可以明着来的,实则还是“暗箱操作”的,也就是场长想要给谁就给谁,心道,这真是一个进步,接下来就看父亲敢不敢去找场长送礼了。
“走关系要花好多钱,钱都在你妈那呢!你看她抠成那样,至少要花个百八十块的,她怎么肯呢?”
赵菲一听,父亲想的还是太简单了,花百八十块?能办成什么事?她能想像到,父亲提着一罐麦乳精一条烟到场长家里,结果被人家客客气气连人带礼物送出来的场景。估计来那么一小,正直的父亲马上就会放弃送礼的想法了。
他也许会觉得,场长真是一个正派的人,礼物都不肯收,自已太市侩了。
但他却想不到,或许是场长嫌他的礼物太薄了。
之所以赵菲会这么想,当初她家托人给她大哥赵国强找林场临时工的关系时也是这么置办的。不过,那时候赵国强运气好,正好碰上林场巡山员人手短缺,而且临时工的价码当然低了,送个百八十块的礼物也就打发了。
而现在赵民生是要转正啊!
一转正就是真正的国家干部,哪有这么简单就能成事的?
“爸,你也别急,再多打听一下,要不,让吴叔帮你说说情去。你在治保科的工作表现,他最清楚了。还有啊,妈不是一直盼着你转正吗?你要能转正,没准她高兴得叫她拿多少钱出来都乐意呢!”
赵菲劝慰父亲,这时候她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看看上课的时间到了,赵菲便招呼弟弟、妹妹去上学。
走到黄坑中学的门口,赵兰犹豫了一下,脚步放缓了。赵菲拍拍她的肩膀:“你是生怕吕老师报复你是吧?”
“嗯,咱们中午让她那么生气,她怎么可能忍气吞声?”
赵兰的确有这种担心。
“别怕,咱们手里捏着她的把柄呢!她不光不会报复你,没准还对你客客气气的!”
听姐姐胸有成竹地这么说,赵兰也挺直了小腰板,努力让自已放松地往3号教学楼走去。
赵国智跟在后面,走了一小段,他忽然回头对赵菲道:“姐,放心吧,我会时不时过去看下妹妹,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说完,很帅地一甩书包,将书包斜背在肩上,潇洒地走了。
弟弟能这么懂事,赵菲安心了许多。还没等她从中午发生的那么多事中回过神来,她刚到教室,便接到了一个让她心神不宁的消息。这消息,自然是有点小八卦的颜金花告诉她的:“阿菲,下午要上四节课呢!”
“啊?为什么要多上一节?上什么课?”
“听说,是要发报考志愿表。老师刚才通知班长的,我听到了。”
颜金花脸上露出了有点小兴奋的表情。填了志愿表,等考试完,如果能被中专录取的话,她就可以告别枯燥的学习生活了。颜金花学习成绩也不错,在年段前一百名,按道理,只要她正常发挥的话,是可以考上中专的。
当然,因为现在中专实在太热门了,颜金花估计得报一些录取生源数多、报考人数少的学校,这就需要和家长仔细琢磨了。
“班长,你书念得那么好,准是要考一中吧?以后上了清华、北大,别忘了我们呀!”
就在赵菲消化这个消息的时候,颜金花忽然转头,借着这件事的由头,和后桌的班长郑志强扯了起来。
“呃,我不一定报一中。”郑志强见前桌的两个女生都看向自已,脸上并且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样子,他努力若无其事地笑笑,“还是上中专吧,反正出来都一样,能分配工作,也差不到哪里去!”
“没想到大班长也和我们争中专的位置啊!”
颜金花发出夸张的感概。
也是,郑志强的学习成绩,在年段一向排在前十名,以他扎实稳健的水准,发挥正常的话,考上一中十拿九稳。考中专更不在话下,当下热门的中专专业随他挑了。
赵菲乍一听到郑志强居然要考中专,心里不由替他惋惜起来。郑志强头脑灵活,各科成绩都很突出,象他这样不偏科的学生,只要到了高中,思路不走偏,维持对学习的热情,考个重点大学也是十拿九稳的。拼一拼,还真有可能上北大清华。
不过,人生的路,都是自已走出来的。郑志强这么一个稳重的人,他既然决定要报考中专,一定有自已的理由。
“赵菲,你呢?想考一中还是中专?”
没想到,郑志强却主动问起了赵菲。如果注意观察,还能看到郑志强脸上,掠过一抹红晕。显然,他并不太适应主动和女孩子说话。
“我?让家里决定吧!”
赵菲不敢透露自已的想法,这些同学的家长,也有一些是和母亲刘桂珍认识的,万一不小心说漏了嘴,那就坑死自已了。
“哟,你们在讨论报考志愿的事吧?其实,没必要那么紧张,我听说,这次只是一个摸底。老师让咱们先填填,然后根据各人的成绩和报考的学校,再分别进行谈话调整。为的就是提高考中的命中率。所以,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校内摸底而已!”
随着一阵香风飘来,一个穿着背带牛仔裙、脚上蹬着一双带点跟的塑料凉鞋的女同学走过来。虽然胸脯还没发育开,但她却总是把胸脯挺得高高的,让人觉得有点夸张。当然,她自我感觉倒是良好。
“陈秋香,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颜金花的爸是镇里的宣传干事,象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她先最早得到讯息才对,没想到被陈秋香抢了个先,她觉得有点没面子,说话的口气就有点呛。
陈秋香?
赵菲记起来,这个女生,上一世也是个风头人物,没考上中专,但却因祸得福,后来学了声乐,倒是考上某师大的音乐系,毕业后做了中学的音乐老师。
说她是风头人物,主要是因为她在这个大家尽皆朴素的年代,比较刻意打扮自已,穿得就象是个城里姑娘一样。象她身上现在这条牛仔背带裙,以赵菲两世为人的目光看来,十分普通。但是在如今的乡镇中学,却是时髦前卫极了。难怪陈秋香这么自信。
而且,由于陈秋香个性活泼外性,胆子大,加上小有几分姿色,所以学校里有什么文艺晚会之类的,都叫她去主持,也算学校里的一个小名人吧!
象她和颜金花这样在班级里一向缺少公众存在感的人,陈秋香怎么会突然过来插入她们的话题呢?
颜金花口气呛人,但陈秋香却意外地仍旧笑咪咪好声好气地道:“大家也别瞒着,其实填完志愿,互相就知道了。而且,到时候成绩差的和成绩好的填了一处志愿的,老师肯定要求成绩差的重新考虑志愿。当然,这也是为了大家好。
哎,班长,你想考什么专业?”
见陈秋香闲扯了一会儿,却把话锋转向郑志强,赵菲心里暗笑,原来这么回事,莫非陈秋香喜欢郑志强呢!
赵菲也因为这样,认真地打量了一下这个因为异性初萌的羞涩,过去不敢仔细打量的班长,只见他剑眉朗目、标准的国字脸,眉宇间带着少年老成的沉稳,虽然身材现在还不高,但男孩子长在后头,果然是个帅哥坯子。这陈秋香还真是识货!
郑志强想了下,却不说话,只是淡淡笑了下,道:“填了志愿你就知道了!”
赵菲看懂了,这是妾有情郎无意,郑志强不是不敢透露他想报考的志愿内容,其实就是不想和陈秋香深入聊天。
☆、24。第24章 熟悉的名字
陈秋香到底还是个16岁的小女生,虽然因为经常主持节目什么的,显得比大部份同龄的同学老成了一些,但被男孩子这么明着拒绝,又是在其它同学面前,她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
不过,她好歹保持着僵硬的笑容,又闲扯了几句,才又施施然回到自已的座位上。
人是走了,不过身上那股特别的香味却还是持续保留了一段时间。赵菲闻出那不是香水味,现在的学生,除非是特别刻意,不然基本上没有接触过香水。
因为香水这玩意,不管是多么普通的,在学生们眼里,都是一件奢侈品,也是一种成人化的象征。学生们的乖巧程度,比起后来的学生,那简直就是小白兔了。
而且,小镇的店铺里,根本就看不到香水的影子。
不过,陈秋香身上的香味,也不是全然陌生。赵菲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这是某个挺出名的香皂的香味,20多年后,大家基本上不用香皂了。洗头用洗发水,洗水用洗手液,所以赵菲竟然一时没想起这种香味,是现在经济宽裕人家最经常使用的一种牌子的香皂。
能用上这种香皂的人家,就象后世碧欧泉随意抹脸的人家一样,不太把钱当钱的主。
难怪陈秋香能这么打扮、这么自信爆棚,原来她家的经济底子不薄。
重活一世,赵菲发现自已多了超越这个年龄的分析判断能力。如若换成以前的她,至多只觉得陈秋香这种人,气势霸道,咱惹不起能躲得起罢了。
但是,在装着30多岁灵魂的赵菲心里,此时的陈秋香,那点小心思,就象画布一样明明白白心写在脸上,还真是有点不够瞧的。
不过,赵菲还是没有料到,陈秋香此时前来向郑志强示好,并非那么简单。
在赵菲眼里,陈秋香对郑志强讨好的意图虽然明明白白写在脸上,但是,也许那并不是爱慕之情,而是对某种能力的赞同,并渴望攫为已有的贪欲。
果然,第三节课下课后,班主任黄老师宣布让大家再留一节课,并发了一份中考志愿摸底调查表给大家填。而中专学校的资料也一并附发了下来,主要是各个学校在本市的招收人数,招收专业等。但这份资料却是去年旧的底。因为新的要求还未出来,只能依着去年的底来做判断了。
“这份底虽然是去年的,但根据我们的经验,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化。最大的、也是肯定会有的变化,就是录取分数了。综合全县的判断,你们这届是历届以来,学生人数最多的,同时也是成绩最优秀的,所以不管是考中专、还是考一中,竞争都是十分激烈的。
你们大家都要做好心理准备,不可以懈怠,不能在最后冲刺的关头放松了学习劲头!”
黄老师谆谆地叮嘱完毕,便把摸底表格和中专学校的资料都发到了每个同学手上。
这些表格和资料都是黄老师刻版出来的,还带着浓浓的油墨味,同时,拿在手上也得小心了,手指得捏着表格空白边,因为如果不这么拿着,很容易就会把油墨擦糊了。
随着黄老师资料的发放,班级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只是传来了一片“沙沙”的纸张翻页声。看来,面对第一次人生重大的选择,这些少年们的心中,还是沉甸甸的。
虽然大部份人都已经和家长商量好,或者是早被家长内定好,要考中专还是继续读高中,但真地这份摸底表放到眼前时,大家还是感觉到一股不一样的气息迎面扑来。
“好了,大家看清楚了要考的学校,都把表填一下,给你们一节课的时间考虑,然后接上来。”
黄老师已经和绝大部长家长都沟通过了,也了解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心里对学生的去向也知道得七七八八,但学校要求填表好做统计,自然还是要按学校的规矩办的。
赵菲扫了眼资料,上面自已前生上的云杭农校,去年赫然填着五个园艺专业的招生名额。而学校的联系人那里,写的那个老师的名字,正是自已从前班主任:欧阳夏飞。
欧阳老师是市园艺协会的名誉会长,在业内颇有名气。一边在学校上课,一边兼职搞些园艺花圃的生意。在赵菲毕业以后,听说随着国家房地产业的兴起,欧阳老师的花卉生意做得越来越兴盛了,身家上了百万,成了学校老师里先富起来的一批。
其实这毫不奇怪,这股老师下海风,好象就是从高校先刮起的。现在的老师太清贫了,社会上流传的说法是: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后来,这些老师憋不住了,就利用自已的知识所长,到社会上对应专业的公司里做兼职,赚了个盆满钵满。还有一部份,索性开起了自已的公司。
欧阳老师都了十几年园艺课,同时还是市根雕协会的副会长,他头脑灵活,广交各方朋友,因此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里,都吃得很开。
看到熟悉的名字,想起熟悉的面孔,赵菲不禁嘴角流露出了心领神会的微笑,还发了会楞。
其实,做人就要做象欧阳老师那样的人,本职工作没拉下,还成为支撑家庭一方荫凉的大树。
“好了,同学们赶紧填吧!”
黄老师看有几个学生迟迟未动笔,便催促道。虽然给的时间是一节课,但由于大家心里都有谱了,黄老师的计划是20分钟内搞定,家里孩子还等着做饭呢!再说,这也不是正式的表格,不怕学生把代码什么的填错了,只是一次模拟填写罢了。
学校为了竞争,这次出台了奖励措施,班级里有考上中专的,奖一百元;单科考满分的,奖一百元;单考在全县列入前十名的,奖一百元……
这些奖励措施,也激发了老师们的热情。
如今这个年代,好象越来越注重物质奖励了。黄老师心里虽然也高兴,但还是略觉得有些变味。他是正统的知识份子,观念上还一时无法转变过来。
而考上中专也纳入奖励名单,主要是现在家长也都急功好利,把能考上中专学生多的学校,当成好学校。所以,这个风潮也引起了学校的重视,这次便破例把考上中专也列入奖励范围。
赵菲三下五除二,填好了表,上交给黄老师,表里的第一志愿,依然填的是园艺专业,她只是随便选了,因为她知道,她肯定不会再去上中专。
无论如何,用什么办法,她肯定都不能再上中专。
放学回到家,赵菲欣喜地发现,厨房后院的水泥柱已经浇好,只等明天干了,盖上预制板,垒上墙,铺上油毛毡,就成了。
“国强明天要回家,你明天中午,去买一斤肉吧,不要太瘦的,五花肉最好!”
刘桂珍吃饭时,边交待赵民生。由于在和工地的包工头黄家仁闹了一出,刘桂珍肯定是不能去工地上打小工了。还好,吴平凡很快帮她介绍了在豆饼厂加工豆饼的活。这份活虽然累,但工资却是每天4块钱,比工地高了一倍。刘桂珍顿时浑身充满了力量。
不过,豆饼厂工作十分紧张,刘桂珍就连中午饭也是赵民生打包到厂里去吃的,连吃饭时间只能休息半小时。
赵菲见母亲每天回家,全身上下都是灰扑扑的,连头发上都落满了豆饼的粉,便知道这份工作十分辛苦。
到底是自已的妈,而且,前世的那些事情都还没有发生,赵菲此时心里,也无从恨起,当然,对母亲也产生不了一般女儿对她的亲热之情。
因为赵菲知道,母亲是可以为了钱,把她的一生出卖的人。如果母亲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因为那个肯出大价钱的人还没有动手。
或许,有钱就好啦!
赵菲方才上课填志愿的时候,约略有一丝感觉,赚钱的感觉,但到底具体怎么操作,她心里并未成形。此时再想,又是一片模糊,头竟然有些疼了起来。
赵民生见女儿按着太阳穴,不禁关心地问:
“阿菲,怎么了?是不是又着凉了?”
前几天的感冒来得太凶猛,孩子这几天都坚持上学,没有好好休息,赵民生很担心。
“没事,爸,只是有点头疼。”
赵菲搓了阵太阳穴,觉得舒服多了,便露出一个让父亲放心的笑,提起书包,准备去温书了。
“阿菲,把这杯麦乳精喝了吧!”
赵菲刚在书桌上打开数学书,准备再多做几道习题,赵民生已经捧着一杯热呼呼的麦乳精进来了。
这种高级饮品,一向被赵家当成大补之品,只有生病的人才能喝到。看来,赵民生是把女儿当成病号了。
“老赵,怎么把这罐新的麦乳精给开了?你不是说要送人的吗?我才买回来,你就泡上了!这怎么送人啊?不还得再去买一罐?”
刘桂珍发现赵民生泡麦乳精的事后,立即从屋外赶了进来。
赵菲才端起杯子要喝,听闻此言,吓了一跳,赶紧放下。
刘桂珍闻着味追了进来:
“臭丫头,整天正事不干,就懂得浪费钱,吃吃喝喝。这是生了什么绝症啊,要人这么伺候?”
☆、25。第25章 钱的去向成谜
麦乳精这种东西,又甜又腻,热量极高,二十年后,崇尚健康、控制体重的人们,一般不轻易碰这种类似的饮品。
赵菲一时忘了,这种饮品,在这年头,是高档的大补之物。平时就算是一般的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在赵家,也是喝不上麦乳精的。
只是这次,正好赵民生和刘桂珍说了,要送些礼给场长,看能不能转正。别看刘桂珍平时十分抠门,但是说到转正这件正事上,她还是十分上心的。
别的不说,转正之后,工资基本上就可以翻倍了,而且她就成了正式干部的家属,走起路来,也能昂首挺胸,在农场不至于低人一头。
所以,刘桂珍一听赵民生说要送礼办转正的事,早就买好了两罐麦乳精、一条带过滤嘴的大前门烟、一袋香菇,就等着让赵民生瞅个时机送给场长。
没想到,麦乳精转眼就被赵民生开了一罐,在刘桂珍看来,赵民生真是败家。生气之下,刘桂珍也是口不择言,什么话难听就什么话冲口而出。
赵民生看到女儿脸上露出不舒服的神情,想起女儿那天,一路狂骑自行车,就为了担心他的身体。再想想她人不舒服,难道连个麦乳精也喝不上?赵民生也火了,对刘桂珍道:“阿菲是要参加中考的人,现在不补,什么时候补?你可别因小失大。开的麦乳精,我会再买一罐补上。”
刘桂珍没想到丈夫会站到女儿这边,以往遇上这种事,他总是默不作声,这次怎么胆肥了?
刘桂珍思前想后,忽然好似明白了什么似的,“哇”地一声,愤怒地道:“好你个赵民生,我说你怎么这么仗势欺人,是不是认为自已转正了,是正式干部,就看不起我这个打零工的?是不是就想耍威风了?”
赵民生没想到刘桂珍会把思路拐到这上头,不禁有啼笑皆非之感:“这是哪跟哪啊?这转正的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你可别这么大声嚷嚷,你又不是不知道这隔音不好,让吴丽梅听到了,宣扬得农场到处都知道了。这件事成了没关系,不成咱们脸就丢大了!”
刘桂珍被赵民生这么一说,顿时脑中浮现出隔壁的吴丽梅正把耳朵附在墙壁上听壁角的模样,接着,听到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后,她肯定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在农场传播。
吴丽梅在农场的捡茶厂上班,那里是女工成堆聚焦的地方,而且这些女工,又都是正式的职工,有钱有闲,大家最爱的就是扯这种八卦了。
刘桂珍又不是笨蛋,自然知道赵民生说的有理,她此时也恨方才自已嘴快,又说得那么大声,担心不知道有没有被吴丽梅听去,便懊悔地恨恨地闭上嘴,一甩手走了出去,也不管赵菲有没有喝麦乳精了。
刘桂珍这个人,除了抠省之后,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面子。所以,一想到如果被吴丽梅传扬出去,面子都没了,她就闭嘴了。
“爸,别为了我的事和妈吵。”
赵菲有些受宠若惊,她没有想到,父亲会为了维护自已和母亲吵架。一直以来,不管是前世今生,她都以为母亲刁蛮、父亲老实,恐怕今生也难以得到来自双亲的爱和温暖。
原来,被家人呵护的感觉是这么好!
“哎,大人的事,你就别管了。你妈是抠,但也是为了这个家。咱家孩子多,你爸我的工资又不高。她抠省也是为了你们。你就别怪她了,好不?”
赵民生的心里,刘桂珍对家庭付出了很多,还是个合格的妻子,虽然脾气暴,但也不会记隔夜仇,抠抠省省都是为了家庭。其实现在许多收入不高的家庭也都是这么过的,他也没把刘桂珍平时这方面难听的话放在心上。
归根结底,还是自已没本事,不能转正,也不能帮妻子找个轻松又工资高的工作。象人家隔壁的吴丽梅,丈夫老钱是农场“八吨”货车的司机,虽然常年在外跑,可是工资加补贴,收入甩了他一大截;吴丽梅也被安排在工作轻松的捡茶厂上班。
富裕人家的好日子,活生生就在自已眼皮底下,刘桂珍能不横着比,一心一意地过好自家的日子,赵民生已经感激不尽了。
怎么说刘桂珍也是自已的亲生母亲,她再不好,在她做出伤害她的事情前,赵菲不可能和母亲恩断义绝,当然更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挑拨离间父母的关系。于是,赵菲只能闷声道:“我知道妈很辛苦,放心吧,我不会怪她的。不过,爸,你要补买麦乳精的话,有钱吗?”
赵菲担心爸身上没有钱,万一不能补齐另一罐,妈肯定又会生气,让她再掏一次钱,比割她的肉还痛,到时又要吵了。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呵,我听你吴叔说,这次治保科评上了去年的优秀基层单位,到时候会发点奖金,怎么也够买罐麦乳精吧?”
爸这点私房钱,来得真不容易啊!
想到这里,赵菲的脑子里,忽然又闪过母亲将一迭钱塞给外公刘裕至的情形。呃,那笔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莫非是母亲欠外公的?否则,以她这么小气的人,怎么可能一次性地拿出这么一大笔钱呢?有没有欠外公钱,爸最清楚了,于是赵菲索性问道:“爸,咱家有欠别人钱吗?”
“欠别人钱?没有啊!咱家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的,但是主要是你妈抠着,有点钱都去买贴花票,或者存定期了。
如果大手大脚地花,虽然现在舒服了,但一旦到用钱的时候,拿不出钱来,那就麻烦了。咱家虽然赚得不多,但还不至于现在就欠人家钱。
所以,你妈过日子还是行的,现在咱们虽然苦一点,但以后你们上学、找工作,哪个地方不要花钱啊?她抠门也是为你们好!”
说着说着,赵民生又替刘桂珍说话了。
看来,在父亲眼里,母亲的抠省会过日子,是个大优点。所以父亲始终不忍心责备母亲,并且处处让着她、为她说话。
看父亲那么斩钉截铁的样子,自家肯定没有欠外债,那么母亲拿给外公的,就不是还债的钱了。
赵菲心里对那笔钱存疑,并且上心了。
☆、26。第26章 关于钱的思考
不是赵菲一门心思盯着家里钱,主要是这个家,重生前让刘桂珍执掌了三十多年,也没见家里的日子好起来过。
可是按照现在刘桂珍这个抠省法,家里也不至于父亲患病时连点钱都拿不出来吧?还要让自已为了三万块钱嫁给黄家仁?
说好听点叫嫁,说难听点自已就是被“卖”了三万块的。
前世的婆婆邱玉花说母亲那三万块钱的花销去向她略知一二,但是母亲却舍得撕破脸皮,宁愿和邱玉花打成一团,也不让她说出真相。那笔钱,母亲到底花到哪去了呢?有那么不可见人吗?
说起来,自已还是拜了二老打架所赐,如果不是她们打得太忘情了,也不会害自已被挨了一脚,导致流产身亡。
而这团乱麻的源头,依然是祸起那三万块钱。但那三万块钱并不是完全花到父亲治病身上。
这一世,她扭转了父亲车祸患病的命运,但是,如若那三万块钱并不是因为父亲而花销的,那母亲还是有可能为了需要花三万钱的地方,将她作价“出售”。这才是赵菲所担心的。
这需要三万块钱的,是什么人什么事呢?
只要细心收集,一切都会有蛛丝马迹的。
因此,赵菲才不肯放过一丝一毫的线索。
“嗯,爸,我知道了,不会怪妈的。”
看着赵菲几口把麦乳精喝完,赵民生很满意地拿着空杯子出去洗了。
贴花票?赵菲记得这玩意,一张分成五元十元的,由银行发行,买来贴成一本后,零存整取,可以兑换成整张大额的钞票。最大的好处是,这种贴花票每一张都有一个兑奖号码,奖金根据购买数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