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夺目的主人公诸葛亮手里轻摇的不正是这样的扇子吗?
“阿姨,这扇子两块钱一把。现在刚进货,您可以随便挑。”
赵菲赶紧递了几把扇子给顾客挑。
“哟,两块钱,不便宜呢!”顾客嘴里这么说着,手上还挑挑拣拣的,“一块五卖不卖?”
“阿姨,这扇子一块五还不够本呢!两块钱免费赚两毛,你说这世上还没有赔本的买卖是吧?”
赵菲笑嘻嘻地,一脸孩子气的可爱,挑扇子的阿姨也就笑笑不再还价,掏了两块钱给赵菲,拿着把中意的扇子就走了。
“哟,阿菲,看不出来你还是做生意的料呢。每次遇到这种讨价还价的顾客最烦人了,明明都是实价了,她还还价还个不休。”
刘桂玉的性格和刘桂珍有点象,心直口快,性子急,心里有什么说什么。以至于她做生意也是如此,合则卖,遇上讨价还价烦的,就干脆不做了。
还好她这店面是自家的,不用店租,要不就她那火爆脾气,赶走了不少顾客,赚的利润还不够付店租呢。
当然,在娘家人眼里,刘桂玉一个月能赚上两百来块钱,日子已经过得很滋润了。
刘桂玉上一世和赵菲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主要是她家在县城,赵菲家在黄坑镇上,每次回娘家,刘桂玉也只是匆匆到姐姐家里坐上一坐就走人,虽然心里想和侄子侄女们亲近,到底时间和地点上都不凑巧,难得能长时间地聚在一起。
赵菲对这个亲姨的形象,除了短短的每年几次谋面外,就是从母亲刘桂珍口里的念叨听来的。总体来说,这个亲姨给她的印象还不错。
一听刘桂玉这么说话,显然平素为此没少和顾客顶嘴啊!赵菲便给刘桂玉支了个招:“姨,我听说在城里有一种商场,叫超市,是从外国学来的新鲜卖场的做法。
就是把店里所有卖的东西标上实价,让顾客进门自已挑,挑的时候已经明白价格了,中意了就带走付款,不允许还价,一个愿买,一个愿卖,绝不会发生你刚才说的事情。”
“啊?还有这种商店啊?标实价当然好,可是如果你放开让顾客挑,那东西还不被人偷走啊?”
刘桂玉摇摇头,显然对这种叫“超市”的商场没有信心。
赵菲可是知道,大兴县第一家做起超市的“百姓”超市,可是赚了个盆满钵满,最后在各个省会城市都建起了分店,甚至还上到股市里上市了。
“姨,要不你试试?从小规模做起,如果不行再改回来,就把这里改成超市的试点好了,货架得这么摆……”
赵菲比划着说了自已的建议,可是刘桂玉听得迷迷糊糊的,她的头脑比较简单,一说起复杂的事情就不太乐意去做,于是最后连连摇着着道:“算了阿菲,这事我做不来。太复杂了,我还是守着这个小店就好了。”
赵菲听了有些无奈,看来做生意和赚钱,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也讲究人的素质。象刘桂玉这样,就是把金山送到她面前,她也不认识。
不是赵菲自已不想开超市,只是现在她一没资金,二没时间。不过,她考虑着,如果和赵良伙的投资崩了的话,不妨到大兴县来做超市,可以叫邱智巍把人带来用。
邱智巍手下一帮人,讲组织讲纪律,摇身一变为超市员工的话,应该也挺好用的。
至于服装公司,或许可以等到超市壮大起来后,再筹资投资。
头脑里纷乱地想着今后的生财大计,赵菲心里的蓝图逐渐勾勒清楚。
这时,她看到父亲把小姨叫到内屋去说话。不一会儿,小姨出来了,脸上原本健康的红润忽然没了,一缕愁云就象一层灰蔼笼罩在她的脸上。
赵菲知道,父亲肯定是把外婆的病情告诉了小姨。
“小姨,要镇静,外婆还不知道呢,你别这样,把外婆吓坏了。”
赵菲上前轻轻安慰刘桂玉。
见赵菲这么懂事,刘桂玉脸上松了一下,用手擦了下湿润的眼角,道:“是小姨着急了。没事没事,也许到市里查一下,根本就不是那回事。县医院里误诊的人多了。”
“对呀,所以现在先别急。”赵菲安抚着刘桂玉的情绪,又道,“我爸和你说过下午去市里看病吗?”
“有啊,这么赶,不过没关系,我下午把店关了,和你们一起去。”
刘桂玉正和赵菲说着话,吴秀莲从楼上下来了:“桂玉啊,海涛和海鸣呢?他们中午回来吃饭不?”
“都不回来呢,都在学校里吃食堂,晚上才回家。”
海涛和海鸣是刘桂玉的两个儿子。海涛是大儿了,现在在大兴一中上高二,海鸣是二儿子,书念不好,现在在大兴职业学校念电工专业一年级。
因为家在县城,两个人都没有住校,除了为了方便上学中午在食堂吃,早晚都是在家里吃了才去的。
刘桂玉有点后悔,早知道昨晚上姐姐打电话时,她就该把两个儿子叫回家来吃饭,也让外婆看看。不过现在通知也来不及了,只能容后再说。
“海涛这回在年段排第几名啊?我听桂富说,海涛的学习也不错。”
吴秀莲说起这些个懂事的外孙,就精神十足。
要说起来,他们老两口现在还都是托了女儿们的福,两个女婿都还挺懂事的,家里遇到什么困难,也肯伸手相助。倒是两个儿子都不争气,一个整天被老婆管得死死的,一个在念书也帮不上家里。
“弟弟那是夸他呢,海涛大约排在前五十名吧。努力一把,看能不能考个重点大学。
不过我也不给他那个压力了,只要能考上就好。”
刘桂玉倒是想得开,儿子如果考不上,就让他做生意好了,或许以后开个电器商场,一个管店里,一个管销售。她自已本身就在做生意,只觉得钱还是挺好赚的,并不象刘桂珍那样眼里只盯着做干部、吃国家饭那条路。
说着话,刘桂玉看午饭时间到了,便让赵菲继续看店,她自已到厨房忙开了。
吴秀莲是带了一锅番鸭汤过来的,所以汤也不必做了,菜是蒸鲜虾、炒回锅肉、白斩鸡,素菜是香菇油菜。
母亲难得进一次县城,刘桂玉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东西都一次做齐了。只可惜人的胃口只有那么大,也不可能一次吃下那么多东西。
菜端上桌,黄文江也下班回来了。一进屋,看到赵民生和岳母都来了,他十分热情地打过招呼后,便从冰箱里拿出两罐易拉罐的蓝带啤酒招待赵民生。
“姐夫,这啤酒是香港带过来的,味道比咱现在市面上卖的好多了,你试试。”
赵民生还是第一次喝易拉罐啤酒,更是第一次喝蓝带,黄文江打开封罐,把酒递给赵民生,自已也打开一罐,就着罐口也不倒在杯子里,两个人没吃菜就先喝了起来。
黄文江中等个头,体态憨重,为人十分厚道,和刘桂玉虽然是经媒人牵线搭桥才认识的,但婚后感情不错。
“你们喝,我们吃,妈,你多吃点,这虾可补了,我帮你剥壳。”
刘桂玉动手,给吴秀莲剥了一堆虾在碗里,让她蘸着醋吃,吴秀莲直叫吃不下了,她才住手。
看小姨对外婆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赵菲心里好受了一些。看来,并不是每个亲人都不堪。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钱字害的。
没有钱,人在压力面前就会大大变形,有时候,就连亲情也因为掺入一个钱字而变味了。
姨夫家境中等,小姨嫁过来后估计也没受过什么苦,又开了个能带来活水的小店,因此显得比姐姐刘桂珍大气多了。
赵菲只是可惜小姨没有开拓思维,不采纳她的思路。不过,只要她自已做起超市,带来好的赚钱效应,小姨一定会心动的。
赵菲认真看了下小姨的三层小楼,第一层有120多平方米,如果全部改造成小超市的话,也能给小姨带来一定数量的财富了。
超市业的真正兴起,还在九十年代,所以赵菲倒也不急,现在还有的是时间抢占市场。
就在筷子刚启动的时候,刘桂玉忽然想起:
“咦,桂富呢,怎么这时候还没见他来?我今天早上特意一大早踩自行车过去,让他中午要过来吃饭的,难道他忘了?”
☆、179。第179章 复查
“哟,你们都开吃啦?也不等等我。”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刘桂富踩着刘桂玉话音的尾音就进来了,一看到大家已经坐在桌上准备吃,明显是没有等他的意思,不由地有些生气了。
“小弟过来,说什么呢,这不是刚想到你就来了吗?”
刘桂玉才不会和这个小差她十来岁的弟弟生气呢,拿了一套碗筷,摆在赵菲边上,让刘桂富坐下来吃。
刘桂富虽然有所抱怨,但也架不住菜色丰盛,便乖乖坐了下来。
“桂富,这两个礼拜都没回家,看你都瘦了。”
吴秀莲一看儿子好象瘦了,不由得心疼。
“这是妈从家里杀的番鸭,特意煲好汤带给你吃的。喏,你最爱鸭腿。”
刘桂玉作为姐姐,还不懂刘桂富啊,直接就把鸭腿挟给了弟弟。
赵菲心想,小姨和妈一样,都疼小舅舅啊!
可是她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小舅舅象白眼狼似的。面对姐姐们的照拂,面对父母的辛劳,他好象从来就不懂得感恩似的。
“姐夫,我也要喝啤酒。”
一看二姐夫拿出高档的洋啤酒招待大姐夫,刘桂富也忍不住了,张口讨要。
“小弟,不是姐夫不让你喝。你还上学呢,不是在做最后的冲刺吗?等你高考完,姐夫再请你喝。你要喝多少,姐夫管够。”
黄文江也不是个小气之人,老婆平时明里暗里拿钱给刘桂富,他也多少知道,但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说过刘桂玉。
“哼,不让喝就算了,真小气。”
刘桂富一生气,把筷子在桌上敲了一下,但是虾还没吃够,却舍不得走。要是他吃饱了,肯定筷子一摞就闪边上去了。
黄文江是几岁的人了?他才不和刘桂富生气呢,笑笑地举起啤酒罐,对赵民生道:“姐夫,你看小舅子火气还不小呢!”
赵民生也笑着和黄文江碰了下杯,两个人各自喝了一口。在他们这两个成年男人看来,刘桂富虽然20出头了,但太幼稚了,级别相当于赵菲这个层次。
不过,在赵民生看来,小舅子刘桂富比女儿赵菲还不如呢,他的宝贝女儿最近越来越能干了,能力和见识,远远超过了书呆子一样的小舅子。
不过这些话赵民生当然不好说出口,只是和黄文江碰杯之后独饮了一大口,算是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把刘桂富当成孩子看的两个大男人不和刘桂富生气,倒是让刘桂富觉得自已是被骄纵的,不管自已发什么态度,两个姐夫也拿自已没办法,两个姐姐更是把他当成宝贝疙瘩。
刘桂富这么想着,心理获得了莫名的平衡,愉快地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边吃着饭,刘桂富边问吴秀莲:
“妈,你身上有带钱吗?我要买复习资料。”
“钱?上次你回家你爸不是刚给过50块吗?”
赵菲一听,外公不是找妈要了一百多块吗?他说刘桂富要买资料的,原来只给了刘桂富50块,看来外公还赚了。
“50块哪够啊?现在的资料多贵你没读书哪懂啊?你还是文盲呢,资料给你也看不懂。”
刘桂富不屑地道,一脸看不直吴秀莲的模样。
一屋子的“大人”,大家都不好意思和刘桂富计较,就连吴秀莲被他说得讪讪的,但也没有反驳他,赵菲哪容得刘桂富这样啊,外婆还病着呢,这个死没良心的倒好,根本没问外婆为什么突然来县城,就只知道讨钱。
“小舅舅,外婆是文盲没错,你可是文盲用辛苦劳动换来的钱供出来的文化人哦!”
刘桂富一听,赵菲这句话不是骂人,但怎么听着别骂人还难受呢?
“哼,小丫头片子,大人说话,哪容得你来插嘴。”
刘桂富自认为辈份高了赵菲一截,哪里听得下赵菲教训他,气呼呼地道。
“好啦你们两个,真是,这点小事也要吵嘴。一会姐给你钱。”
刘桂玉二话不说,用自已掏钱的办法来解决了这个话题。
黄文江看了一眼老婆,照旧是没说话。刘桂玉平时给自已的两个儿子都没这么大方。
刘桂富一听钱有了着落,他也知道自已的亲妈身上哪会有什么钱,钱一向都管在父亲手里,此时见姐姐愿意拿钱,也就不吱声了,低头把鸭腿啃了个干干净净。
吴秀莲叹了口气,不好说什么,只好扒了两口饭,却觉得没滋没味的。
吃过饭,刘桂富就说要回宿舍睡觉,还得准备明天的摸底考试,拿了刘桂玉给的50块钱就走了,连谢谢也没有说一声。
赵菲还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男人呢,不,他根本就不是男人,就是条寄生虫。
赵国强上一世虽然也有刘桂富的这些特质,但这一世情况都有好转,他也开始走向自食其力的路。
但刘桂富却似乎变本加厉,正在踏向前世赵国强吸食家人营养的路。就好象家里每个人都欠了他的钱似的,不论找谁要钱,他都是理直气壮的。
走了也好,赵菲也顾不是刘桂富没有关心外婆为什么来县城的事了,反正刘桂富留在,让她感觉添堵。
“妈,姐夫和我下午带你去市里再去体检一次,医生说要慎重一些比较好。”
“什么?还要去市里?”吴秀莲以为早上检查完就结束了,没想到还要到市里去做得查,不由脸色一变,“女儿啊,你告诉我,是不是妈得了什么不好的病了?”
“妈,瞧您说的,医生只是不能确定而已。再说县里的设备不好,拍的片也不一定准,所以为了谨慎起见,他说最好到市里复查一下,你别乱想。”
刘桂玉打起精神安慰母亲,心里也是乱糟糟的。
赵菲觉得小姨也不是安抚人的料,看她说话的表情,都能把人安抚得心慌意乱。
“外婆,我和小姨还有爸爸陪你一起去,只是去拍个片,很快,你别担心。晚上就能回来了。”
赵菲口气轻松地道。
吴秀莲倒是觉得听外孙女说话比较顺耳,而且赵菲说起来轻描淡写的,让她有一种比较舒服的感觉,便点了点头道:“好吧,你们一番好意,去就去。”
见母亲的思想工作做通,刘桂玉也松了口气。她倒是对赵菲不由地刮目相看。
记得以前到姐姐家时,赵菲总是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见人。没想到这多久没见,赵菲就变得落落大方,不光能做生意,还懂得安慰人,有明显超出年龄的成熟。
刘桂玉把店关了,一行四个人就出门到车站乘车。
在县城就是好,往云杭发的车一小时就有一趟,他们来得正是时候,一辆往云杭的车才刚要出站,把车拦上,上车补了票就行。
补票的钱是赵民生掏的,他带的钱不多,但总不能让小姨子出钱吧?毕竟这车上只有他一个大男人。
赵菲身上带了一张支票,还带了五百块钱,还好她背着背包,钱装在里面,也看不出来鼓鼓的。
只是怎么把钱给父亲,这还真是个难题,赵菲又愁开了。
一会体检肯定还要一笔钱,市里一定比县里贵,做的又是针对性的项目。
揣着这样的心思,车子一个多小时后到了云杭。
市肿瘤医院离车站不远,他们走到那里,也不过花了十来分钟。吴秀莲还好是文盲,虽然看到医院的名字,但并不识字,所以也没有异常的表情。
赵菲这时候倒暗自庆幸外婆是文盲了,如果她认字,现在心里肯定就明白了吧?
挂了号后,找到县里医生推荐的肖医生,他看了县里的片子,开了几张体检单,让他们马上去体检。
“费用一共是328块。”
医院的收费员好象都是一个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个个都是一样的面无表情。
“什么?328块?这么贵?”
刘桂玉惊呼一声,她身上才带了三百块钱,还差28块呢。
“我这有。”赵民生不好意思地从口袋里掏出28块递给刘桂玉,两个人算是凑齐了检测的费用。
一番折腾之后,总算把检测项目都做了下来。
吴秀莲拍了两次X光,不由得有些头晕,就由赵菲扶着,在医院走廊上休息。
“哎,进了这肿瘤医院,花销就大了。弟妹,你想开一些,还是人重要,房子卖了,以后总还能买回来。大刚他急需钱治疗,家里会帮你筹钱的。”
“大嫂,你们真好。卖房子我不怕,只要大刚的病能治好就行了。”
医院走廊上,一对听说话是妯娌的中年女人走过来,边走边说,脸上的表情都十分凝重,其中一个眼底还含着泪花。
赵菲一看外婆的表情,坏了,还说她是文盲好吧,可外婆又不是聋了,这下全听到了。
“阿菲,刚才那两个女人,说这里是肿瘤医院?”
吴秀莲脸上的表情十分震惊。
“外婆……”
赵菲一时不知道如何解释是好,一时间纵有千百窍的玲珑心,也不知道如何说起。
“阿菲,你别骗我,外婆是得了不好的病是不是?所以才要来做两次检查是吗?”
赵菲看外婆表情灰黯了下来,不由一阵阵心疼:“外婆,没有啦,你没有得不好的病。”
这话说得有多无力和苍白,赵菲自已都能感觉得出来。
☆、180。第180章 不治了
“阿菲,你别骗外婆了,现在外婆已经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了。如果我不知道,你骗我还有用,既然是肿瘤医院,外婆肯定是得了不好的病是吧?好孩子,你说实话,都告诉外婆,没事,外婆心里拎得清!”
吴秀莲的脸,原本因为拍片而显得有些苍白,此时更是迅速蒙上了一层黯淡的灰色死气,身子无力地轻微颤抖着,让人觉得她就象风中的枯叶一样,只要一阵大风吹过,就会从树枝上脱落,飘零散落于地上,埋没于泥土之中。
“外婆,县里的医生只是有怀疑,现在进行第二次复查,没准不是呢?你别乱想,现在想来想去也没用用,等医生确诊了再说好不好?”
赵菲急了,前一世得来的资讯,让她知道,许多癌症病人,其实是活活被吓死的。很多癌症本来进程没有那么快,但生生因为病人的害怕,而导致自身身体的衰弱,加速了病程。其实,八成以上的癌症病人都是死于并发症,而不是死于原发病。
现在重要的是鼓励外婆,让她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不能现在就这么萎靡下去。
“外婆,说实话吧,县里的医生说了,就算有病,也是初期的。治愈率在九成以上,能在体检中发现这种病,及早治疗是最理想的结果。
所以外婆你不用担心,现在复查结果还要让医生看看,还没出来呢。就算是你也别怕,咱们早发现早治疗,一定没事的。”
赵菲索性敞开天窗说亮话,也省得外婆疑神疑鬼,经受巨大的精神折磨。
沉吟了良久,吴秀莲脸上那层死灰之色始终没有褪去,看来,得这种病对她的打击是巨大的。
赵菲看到外婆脸色这么差,不禁十分心疼。
上一世,她根本就活在封闭的内心世界里,对周遭亲人的遭遇没有直接、切身的体会,现在面对面感受到外婆的绝望和无助,赵菲忍不住把外婆的手紧紧握在自已的手心里。
这时,赵民生和刘桂玉从拍片室领了吴秀莲的片走出来,看到吴秀莲无力地倚在赵菲身上,不禁一阵惊慌:“阿菲,外婆怎么了?”
刘桂玉赶忙问。
“我没事,你们别担心我。桂玉,民生,你们都知道了是吧?”
吴秀莲微微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问道。
“知道?知道什么?”
刘桂玉心一沉,佯作不知,还想继续隐瞒。
“我都知道了,这里是什么地方,我得了什么病。好啦,你们也别瞒我了。
这样吧,你们都是小的,这里我最大了,你们都要听我的话是不是?”
吴秀莲忽然这么问大家。
在这种情况之下,吴秀莲的话虽然透着怪异,但大家还是不由地点了点头。
“妈,你别乱想,什么事都没有……”
刘桂玉和赵民生还想劝说,吴秀莲却坐直了身子,手一摆,露出了赵菲从未见过的坚毅的神情:“你们都别说了,妈心知肚明。刚才在走廊上也听别的病人家属念叨着,这病如果要治,是倾家荡产的大病。
咱们家里,除了你爸还能打点零工赚点钱,你弟还在上学。你们也各自成家,各有各的难处。我想过了,这病,治不治都是一样,我不治了。
走吧,咱也别看了,不花这个冤枉钱!”
赵菲和刘桂玉还有赵民生统统楞住了,看着外婆挺直的腰板,黯灰的脸色,赵菲心里涌起了一阵无言的感动。
什么是爱?
这就是爱!
这是一个农村女人,对自已家庭、子女无私奉献的爱。
平日的生活里,她平淡不起眼,默默操劳,支撑着家庭的半边天。危难之时,她首先想的是家里人今后的生活会不会难过,用自已残余的生命来完成对家庭最后的回馈。
自问对家庭的奉献和付出,赵菲绝没有外婆这么伟大,伟大到明明有那么强烈的求生欲望,却毅然决然地放弃生的希望。
刘桂玉和赵民生听到吴秀莲这么说,眼眶都红了,他们二人不由自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妈,您别说傻话了,哪能不治呢?县里的医生都说,治愈率九成以上,这么高的治愈率,就算是砸锅卖铁,我们也给您治。”
大滴大滴的眼泪,从赵菲的眼眶里滚落出来,此时的她,心中悲欣交加。
悲的是,外婆这么好的人,为什么会得这种坏病?是不是从此以后,这个世界上,又要少了一个疼爱自已的人?
欣慰的是,小姨和父亲,并没有因为钱而放弃对外婆的挽救。他们的下跪,最直接说明了他们的态度。
“外婆,你不可以放弃。这只是小毛病,医生能治好的,外婆,钱的事情你不要担心,我们一定有办法的!”
赵菲急呀,她现在身上有钱,有很多钱,她是这个时代人人羡慕的万元户,可是她却不能直接把钱拿出来,摆在外婆面前,告诉外婆,千万别为了钱而担心。
“好孩子,你们都是好孩子,快起来吧!妈有你们这份走,就算死,也死得无怨无悔了!”
吴秀莲扶了女婿,又扶女儿,她的眼中也是泪光盈动。
“妈,你别这么想,一定有办法的,一定能治好的!”
刘桂玉抱着母亲,忍不住嚎啕大哭。
赵民生一个大男人,看到这幅情形,把手上从拍片室领回的片子甩在椅子上,忍不住捂着脸,虽然看不到他泪流满面的情形,但是从他肩头的抽动和手指缝里流出的泪水,就能知道此刻他有多么难过。
看到眼前的一幕,赵菲那颗曾经因为无助死去、在重生之后显得冰凉的心,微微裂开了一条缝。
原来,亲情一直在身边,或许,上一世自已太过于封闭了,没有敞开心扉,以至于没有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如果上一世母亲让自已嫁给黄家仁之时,能去寻求一下小姨的意见,自已能勇敢地走出黄坑镇闯荡,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呢?
有些东西,比如亲情,是一直在那里的,但也要靠你主动去追寻,透露自已求助意愿,别人才好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有些东西,比如美好的生活,它也一直在那里,但仍然要靠你的主动追求,敢闯敢拼,才能开拓不一样的生活空间。
上一世的不美好,其实也完全怪不了别人,怪只怪自已封闭在个人内心的束缚之中,优柔寡断,对母亲言听计从,让岁月带走了自已的见识和闯荡人生的能力,以至于变得越来越无用。
就在一家人抱头痛哭之时,在大兴县的刘桂富,忽然发现自已的复习资料落在了姐姐家。
他租的房子离姐姐家并不远,骑自行车十来分钟的样子,刘桂富想偷懒也不成,因为下午上的课要讲到那套复习资料,他只好骑上自行车去姐姐家拿。
到了姐姐家,刘桂富才发现姐姐家关店了,他用力敲了几下门,姐夫睡得迷糊的脸从楼上窗户探了出来:“啊,是桂富啊,干嘛呢?”
“我复习资料拉在这里了,拿下复习资料。”
“好,你等等啊!”
黄文江下来开门,刘桂富没看到姐姐,便问道:“我姐呢,去哪了?今天怎么不开店了?”
“你姐陪你妈去市里看病了,怎么,你不知道?”
黄文江还以为刘桂富晓得呢,他哪知道刘桂富连想都没想问他妈来县里干嘛,还以为只是大姐夫正好到县城送材料,他妈想他了顺路过来看他。
“看病?我妈病了?”
刘桂富也有点急了。
“嗯,你姐没说啥病,只是说要去看一下才知道。”
在没有确诊前,刘桂玉也不想让黄文江白白担心,所以只是说去看下病,没说得很严重。
看到姐夫脸上表情不象有事的样子,刘桂富也放心了,他估计没啥大事,便道:“我找下,拿到复习资料就走。姐夫你去睡吧,门我来关。”
黄文江喝了一罐啤酒,他本来酒量就不大,现在都有些醉意了,便点点头,径直往楼上去睡了。
刘桂富在楼下东翻西找,总算看到自已的复习资料扔在木沙发上,他拿起复习资料正要走,忽然看到那堆资料下面还有一张写着字的纸,他随手拿起来一看,见是大兴县医院的处方单,上面写着廖廖几句,但却令他心惊肉跳:患者吴秀莲食道部位有一阴影,疑似食道癌,请予以再次诊断为盼。
下面的落款日期正是今天。
什么?我妈得了癌症?
刘桂富的头脑一阵嗡嗡地响,顿时好象有上千只蜜蜂同时在他耳朵里钻进钻出似的。
完蛋了,我妈生病了,还是大病,这下咋办?
这病可是要花很多钱的,家里哪有这么多钱啊?怎么办?
如果家里把钱花光了,妈的病还治不好,到时又要怎么办?
一股悲愤的情绪涌上心头,刘桂富突然十分生气,这股气倒不是骂恨老天让他妈生病了,只是因为他忽然觉得全家自已最亏了。
☆、181。第181章 意外的结局
刘桂富脑子里“嗡嗡”乱想到的,除了钱,大量的钱花出去之外,便是悲愤地想到:全家兄弟姐姐四个人,大哥已经结婚分家了,生活能够独立。大姐二姐嫁人了,他们三个都在社会上有了自已的位置,至少能混碗饱饭吃。只有自已还在念书,还不知道能不能念出去。
虽然他一直在吹嘘自已备考很有信心,其实里面有多少水份他自已心里清楚。
高考还没有来临前,那些他营造的幻像编织的美好世界,可以暂时蒙蔽一下家里,让家人对自已予求予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