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清-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那祝贺贵国成为远东的强国!”

“希望大英帝国的太阳永远不要落下!”

喜笑颜开的巴赞礼,没有听出来燕无良的意思,巴赞礼绝对没有想到,在他死后的第36个年头,他的国家曾经无敌于天下的强大海军就和他最优秀的学生在印度洋大干了一场,而就是从那一场战争开始,他那个日不落帝国的太阳,也开始逐步的斜阳夕照了!

正笑得喜笑颜开的巴赞礼立刻被燕无良下面的一句话给搞得有些坐不住了——具我国在暹罗获得的可靠情报,法国人正再向暹罗边境进军,而暹罗并不是我大清帝国的属国!

巴赞礼立刻就站起来,“您得到的情报确实吗?”

燕无良耸了耸肩,“本王仅仅是个年轻的贵族,只是知道有人告诉了我,至于是不是真的,本王就不知道了!”

巴赞礼看着燕无良的样子,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当天就让自己的秘书,返回香港去了。

得知巴赞礼派人出了北京的燕无良,让燕安去交代了在新建立的法国大使馆工作的管家燕斌。

很快格拉蒙也派自己的人出了北京至于去哪里?除了南安或巴黎,恐怕没有别的去处了。

给这个国家上完眼药的燕无良,就和没事人一样的,去筹备自己的海军训练计划了和进攻日本的事情了。

但是海军训练计划,还没有个影子,伐日的准备也没有办好,一个问题飞来了,把燕无良给砸了个半死。

慈安皇太后要求燕无良立刻和自己的小妹妹——海蓝完婚!

十三 朝鲜乱起!(第一更)

燕无良签订了保证满清南部国家安全的六个协定后,开始在预备伐日的事情。

慈安皇太后此时,已经有点坐不住了,限令燕无良必须在九月十五把自己的小妹妹,海蓝给娶进门。

燕无良接到这么一个懿旨,已经有点头皮发麻了,怎么了?海蓝现在是14岁,但是按照后世的算法是个12周岁的!绝对的绝对的幼女!那是要枪毙的!而且不管女的愿不愿意!

不过看着慈安皇太后那个不容置疑的表情,燕无良也没有办法,娶吧!

接着就是一系列的迎来送往,一边忙活着这个,一边还要盯着英国人给自己训练海军。

不过燕无良倒也是明白人,自己也不懂得机帆舰队的内容,也就是看看得了。具体的事情,那是一件都不做,明确的命令也是一句都不说。用燕无良一句话,外行就是内行眼里的白痴,白痴是什么?白痴就是老实呆着,别人把你当个人,要是还胡说八道,那就要被送进精神病院的!

再说海军训练也是着急不了的,燕无良也就不再着急了,但是朝鲜的问题,却不是多么好办的,李鸿藻已经到了朝鲜快半个月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这个时候的李鸿藻,正在朝鲜首都汉城景阳宫里大发脾气。

有两百年历史的景阳宫的屋顶,在李鸿藻的狂吼中颤抖,“我大清帝国,乃是天朝上国!此次出兵日本实乃是为了你们朝鲜的利益!让你们筹备一点伐日大军的粮草,你们都不愿意吗!”

懦弱的朝鲜哲宗李升,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了,看着自己的王兄的胆小样子,具有亲清倾向的兴宣君李昰应,嘲弄的笑了一下,“天使,请您稍安毋躁,下国今年的粮食歉收,可否……”

李鸿藻到是很给兴宣君李昰应面子,“君上,非是上国不讲道理,实在是伐日迫在眉睫,我首领议政王贤亲王殿下在本使前来朝鲜前,下达的王令——不管朝鲜多么困难,一定要筹备足20万大军半年在外征伐的粮草!如果不能,我大清贤亲王殿下,将亲自到朝鲜来征粮!”

底下的朝鲜王国的大臣、亲贵们现在可是知道很清楚,现在自己西边的那个庞然大物,已经打败了洋夷!对中国的历史比他们自己的历史都了解的朝鲜人,清楚的很,只要那个西边的庞然大物在对外战争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那么那个庞然大物就会开始一轮新的对外扩展!

而倒霉的是,这次西边那个庞然大物,居然要跨海东征日本!你想“蒸”日本就“蒸”呗,干嘛非要我们出粮食,明朝帮我们复国的时候都是自己带粮食的啊!

他们也就这么想想,这样的话他们可是绝对不敢说的!

其实燕无良和李鸿藻都不知道,现在燕无良在朝鲜的名声是臭到家了。

这些人一定说,燕无良要亲自来筹粮,他们一个个的就有点哆嗦了,为啥?自从朝鲜被俄国人光顾过后,朝鲜人就开始惧怕西洋人了,等知道燕无良带着义勇军全歼了,英法两夷后,燕无良在朝鲜的名声就不仅仅是臭了,而是让这些朝鲜的大臣害怕,尤其是一把火把英国人的舰队都给烧了的事情,更是让朝鲜人心惊胆颤的。所以燕无良现在在朝鲜还有个——杀人魔王的称号。

要说这些朝鲜人现在确实是没有足够的粮食,这几年朝鲜也是连年大旱,本国现在不出现大的动乱就不错了,哪里有给20万大军在外征战半年的粮食!那可是差不多够给80万人吃一年的粮食啊!

不过看着李鸿藻不容置疑的表情,他们认定了,要是他们拿不出粮食来,燕无良肯定要到朝鲜来找事!那个杀人魔王肯定要在朝鲜来砍几个脑袋玩玩的!

没有办法的兴宣君,只好请李鸿藻先到同文馆去休息,好让自己的王兄和大臣们有个商量的机会。

不过李鸿藻在出门的时候,回头向着李升说了一句,“我上国贤亲王殿下,临来的时候说了,要是朝鲜没有足够的孝敬上国的心意,就不用和朝鲜废话了!直接发兵灭了就是!本使已经在朝鲜待了快半个月了,什么都没有办成,如果明天你们还是不能拿出一个诚意啦,本使就只好回去了!”

说完李鸿藻就大步流星的走了,留下一屋子的朝鲜人等,如同被雷劈了一般。

等这些人明白过来,立刻就乱糟糟的讨论,可是折腾了半天还是没有一点定见,李升这个窝囊废也开始捂着自己的头叫喊头疼了。

看着这群没用的人,兴宣君李昰应发话了,“我们就是饿死一半的人,也要立刻满足上国的要求!你们都看到了,上国使者已经被我们激怒了!如果我们再不拿出一点东西来,我们朝鲜500年的江山就完了!到时候,你们这些个朝廷的官员、亲贵,有什么好处!”

兴宣君李昰应的话让整个景福宫都安静了下来,看着大伙都看着自己,兴宣君膝行几步,“王兄,臣弟愿意助粮三千担!”

有一个人出头,剩下的人也就出头了,其实朝鲜真的没有粮食吗?有的!都在这些大臣、亲贵的手里。要不是把他们逼急了,他们是绝对不会出血的!

不过这些人捐出来的,还是不够20万大军半年之用,没有办法的李升只好听从了自己的领议政的劝谏,向全国征粮!

这道命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朝鲜乱了起来,本来就在死亡边缘的朝鲜饥民,这一次没有认投,他们选择了暴动!

在短短了半个月内,朝鲜北起咸镜北道,南至庆尚南道全都乱了!一时间烽烟四起,各地杀官者有之,攻城者有之。

朝鲜朝廷立刻就命令各地的驻军进行镇压,但是由于连年大旱,很多士兵的家里也已经揭不开锅了。结果这些人没有多少进行镇压的,反而有很多在战场上倒戈,直接把自己的官长给砍了,然后也加入为了吃饱而造反的行列!

等朝鲜的朝廷明白过来的时候,他们控制的地区也就剩下,平壤、汉城两都和几个道的道府了!

朝鲜的朝廷已经麻爪了!没有办法的他们只好让兴宣君李昰应去找李鸿藻。

其实兴宣君李昰应,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了。他和李鸿藻要的也就是这个结果,人家两个人从一开始就是窜通在一起的!只不过这两个人的目的不同,李鸿藻是要把这朝鲜的3000里河山交给自己的贤王爷,而兴宣君李昰应要的是朝鲜王的位置。

两个人在同文馆,秘密的商量了一段时间后,李鸿藻就和李昰应一起去景福宫了。

这一次,李鸿藻很是通情达理,没有发脾气,甚至还按照朝鲜的规矩,在觐见朝鲜王的时候把自己的靴子给脱了。

进到大殿的李鸿藻看到的是朝鲜精英一个个失魂落魄的样子,李鸿藻微微的翘起了唇角,恭敬的向李升行了礼。

朝鲜人这次很直截了当的就提出了,要求天朝上国派兵堪乱。李鸿藻很痛快的就答应了朝鲜人的要求,而且明确的说,自己将立刻回国,奏请朝廷出兵朝鲜进行堪乱!但是要求兴宣君李昰应和自己一块回国,好有个见证,要不朝廷可能不好说话。

哲宗李升已经没有退路了,现在连汉城外围都时不时的跑出来一两股暴民队伍,自己就是再忌惮自己的弟弟,也没有办法,何况这还是正事!只好一边对李鸿藻千恩万谢,一变让兴宣大院君准备准备就和李鸿藻一起去北京。

李鸿藻就这样在朝鲜君臣的千恩万谢中,带着兴宣君李昰应离开了朝鲜。

在济物浦上船的时候,兴宣君李昰应有点不忍的回头看了朝鲜两眼。发现他不忍的李鸿藻,拍了拍他的肩膀,“活着就是好的了!如果能活着成为这三千里江山的王,不是更好吗?”

兴宣君李昰应回头看着李鸿藻,“希望李大人不要让我失望!”

李鸿藻没事人一样的说,“那要看您合作不合作!”

李鸿藻一行在海上向塘沽进发的时候,德意志号,已近到了塘沽。接到消息的燕无良,立刻摆出自己的全套亲王仪仗,到天津去迎接这些欧洲华侨去了!这还是做了首领议政王后燕无良第一次把自己的仪仗全都拿出来呢!

坐在轿子里的燕无良,激动的握着那份郭嵩焘亲笔写的介绍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卑职大清帝国驻普鲁士大使郭嵩焘,拜叩贤郡王千岁,臣签署之《草约》中多有矿产内容,然在普国数月,方有友人告知,若大清无有矿产检验之人、之物,我大清还需到欧洲进行检测,来回恐经年不足,臣及参赞王兴恐王爷焦急,便私自以银10万两,要求普国为大清提供矿产检测之人、之物,还请王爷恕罪!另臣聘任之参赞王兴,带领欧洲游子17名,亦随舰贵国!据王兴查之,皆乃栋梁之材!

其中湖南郴州人氏,周羽求学于牛津大学金融系7年,实乃理财高手,望王爷重用!其他人等之所学,奴才不慎明了,王爷可垂问王兴……望王爷重用之!

十四 议朝鲜 (第二更)

燕无良在天津面见自己国家的归国学子的时候,很是激动的说:“国家需要你们立刻投入工作!本王这个老粗,不懂这些东西,你们是内行!自己要去哪里,或者需要什么都尽管说!有的立刻给!没有的,咱想办法也要给!总之一句话,有能力的要上,没有能力也要上!”

燕无良的一席话,把这些一直在学堂里、研究室里没有被官场、社会腐蚀的年轻士子们,都给忽悠懵了,等燕无良再说出,“这世界现在是我的,也是你们的,但总有一天还是你们的!你们可是咱中华的未来啊!”

大伙都被燕无良给搞乐了,燕无良想了想,自己这回是忽悠过头了,老子比这些人要年轻差不多150岁呢!

最后定下来,王兴先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当值,周羽到日升昌去,其他的人因为基本都是搞工的,全都被燕无良给扔到怀柔去了!

燕无良还接见了普鲁士派来的矿业专家们。从这些矿业专家的口中,燕无良知道,这次普鲁士是把自己的柏林矿业研究所整个连人带物,都给搬了过来!自己心里最后的一点忧虑也放下了!

交代了燕安把自己的宝贝和普鲁士借过来的宝贝都给照顾好,燕无良就急急火火的回京去结婚了。

这次和海蓝的婚事,那可是比前一次还要排场,慈安太后愣是要求燕无良在大清门把自己家妹子给抬出去!

搞得燕无良另外两个老婆一阵眼红!

不过这眼红在燕无良把海蓝娶进门后,也就不眼红了!燕无良根本就不去海蓝那屋过夜!她们两个以为燕无良不喜欢海蓝,哪里知道燕无良是为了“养肥了再宰!”。

倒是海蓝也不理解,以为燕无良不喜欢自己,就在慈安太后哪里抱怨了几句。

结果燕无良就被拖了过去,被慈安一阵大骂,搞得燕无良很是没趣,最后不得不抱着个小丫头,睡了一晚上,但是房事嘛,呵呵,还是没有!

最后这个事情还是让慈安给知道了,又把燕无良给拖了过去,臭骂了一顿。结果没有办法的燕无良,只好给慈安上了一堂生理卫生,最后慈安半信半不信的点了点头,算是把燕无良给饶了。

不过回去后,燕无良把海蓝给拖过来,吓唬了一顿,把个小姑娘吓唬的眼泪哇哇的直掉。燕无良看着没有办法啊!只要给人家小姑娘放在自己腿上,好生解释,总算是把这要人命的事情给压下去了。

这个让燕无良哭笑不得的事情结束了。家里的事情也算是处理完了,燕无良喘了口气,至少这古人说的修身、齐家,他算是做到了。

九月二十六,燕无良正在自己家院子里意淫怎么去抢日本的黄金白银的时候,就看见李鸿藻进来了。

李鸿藻在驿馆安排好兴宣君后,自己也没有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报道,而是直接跑到燕无良的贤王府,进了门也是十分的低调,燕无良看着他那个样子,不明所以。

“您这是怎么了?李大人?朝鲜的事情没有处理好?”燕无良认为朝鲜作为满清的属国,无论如何都会把这粮食给筹备出来的!

李鸿藻看了看周围的人,燕无良立刻就把周围的人都给轰了出去,“能说了吧?”

李鸿藻用一种很怪异的语气对燕无良说,“王爷,您是想要朝鲜的粮食、银钱,还是想要朝鲜的——三千里江山!”

燕无良大瞪着眼睛,看着李鸿藻,话都说不出来了,老半天挤出两个字,“朝鲜!”

李鸿藻的得到了自己心里想要的答案,就捻着胡子,大刺刺的坐在了燕无良边上,“王爷,朝鲜现在已经在火上烤了!”

燕无良不太明白,“火上烤?”

李鸿藻就把自己如何逼迫朝鲜朝廷,朝鲜朝廷如何逼迫自己的老百姓,兴宣君的野心和朝鲜现在的民乱,详详细细的汇报给了燕无良。

听到最后,燕无良看着李鸿藻感觉自己不认识他。

李鸿藻也发现了燕无良的异常,就自己解释了,“那日微臣和王爷一同喝酒,王爷说了当今的天下局势,臣就认为朝鲜必须是我大清的国土,故臣斗胆压迫朝鲜,使其内乱不断。”

燕无良的本心是等收拾了日本后,扭头给朝鲜灭了,但是现在自己明显是要先把朝鲜给收拾了,然后再去打日本,和自己的初衷差的很远,“这样,本王伐日,恐怕!”

李鸿藻笑了笑,“王爷,咱大清不用您的义勇军,仅仅是僧王的马队,就可以席卷朝鲜,那朝鲜不过小邦,且承平百余年,哪里来的老兵!再说了,我大清伐日,朝鲜作为伐日的后方,若不稳固,前方将士如何能够放心!这朝鲜本就对我大清不满,心里想的就是前明,若是他们在我大军伐日期间搞点猫腻,我大清的精锐,是战是撤!”

燕无良听着就有点不耐烦了,其实心里对李鸿藻的说法并不表示认同,因为他认为朝鲜这么个小国,就是借他10个胆子也不敢对中国动兵!

李鸿藻说着就看见燕无良脸上的不以为然,“王爷,其实刚才臣说的都是场面话,臣今天就说句大实话——朝鲜是在咱大清手里好,还是在朝鲜李升的手里好!”

然后李鸿藻就从袖子里拿出朝鲜的地图,“王爷你看!”

燕无良凑了上去。

李鸿藻详细的说明了朝鲜的地理、物产、人口,最后的出的结论是,这个地方要是放在大清的手里就是银子,就是上千万人口的粮食基地,就是屏蔽大清东海、渤海的第一道防线!

燕无良这回是彻底被李鸿藻给忽悠了!最后拍着地图说,“先干他了!先用20万大军给他灭喽!”

结果李鸿藻又不同意了!

“王爷,对付一个朝鲜,用得了二十万大军吗?只要一个人加上两万骑兵,再有一师义勇军就可足够了!”李鸿藻对燕无良的二十万大军灭朝鲜不屑一顾。

“你是说只要三万多人就够!”燕无良觉得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李鸿藻嘿嘿一笑,“王爷,还要加上一个人!”

燕无良是真的没有颠覆别人政权的经验(废话!谁都知道!),“那个人呢!”

李鸿藻气得,“王爷,合着开头的时候,我说的您什么都没听进去?”

燕无良想起了开始的时候李鸿藻说的兴宣君的事情,“你是要扶植兴宣君……”

“对喽!王爷!”

不过燕无良到觉得这个事情不太可能,因为在后世,燕无良看过不少韩剧,知道那个兴宣大院君可是个爱国的主,“兴宣君愿意和我们合作?他好像很爱国吧?”

李鸿藻就好象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样,“王爷,您不是说梦话你吧?兴宣君爱国?他爱的是他自己的国!可不是李升的国!”

燕无良在心里把后世的韩国傻×导演一顿骂,“狗日的,你们就他妈会忽悠!”不过旋即就想明白了,凡是搞政治的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想明白的燕无良也没多说啥,“你想怎么搞?”

李鸿藻在燕无良的耳朵边上说了自己的主意。

等李鸿藻说完了,燕无良看着李鸿藻,“你真是个颠覆高手啊!”心里想的确实,妈的,你要是21世界的美国人呢,我们中国还怎么过!

第二天燕无良和李鸿藻就上朝去了。

“臣李鸿藻有本启奏!”

“讲!”载淳现在每天上朝别的不说,就是五句话,一是“免礼”,二是“讲”,三是“准了”,四是“不可”,五是“退朝”,别的一概不说,凡是打仗的事都是议政王们回话,洋务交涉都是燕无良的,官员升迁都是两宫太后的,他上朝就是拿着燕无良给的珠子,或者其他乱七八糟的玩意,在哪里玩,大臣们也管不了,他自己倒也是自得其乐,所以也没有出现什么乱说话,或者哭闹的事情。

李鸿藻得到皇帝的允许后,就把自己的奏章交了上去,然后跪倒,“臣启禀万岁!朝鲜王李升,不顾国内连年大旱,还强征民粮!致使朝鲜百姓民不聊生,今有朝鲜藩国兴宣君李昰应冒死前来,恳请我大清主持天理公义,驱除暴君,解救朝鲜千万百姓与水火!”

李鸿藻一句话,好像是给滚热的油里添了一瓢凉水,瞬间朝堂上就炸锅了!

看这乱糟糟的一片,燕无良觉得自己的头有点大,“肃静!”

燕无良这一嗓子就把下面的杂音都给滤掉了,“奴才无良有话!”

“姨夫,你说!”载淳自从那次燕无良遇刺后就一直对燕无良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所以燕无良也就成了皇帝“唯一”的旁系亲属!

“谢陛下!”燕无良倒也没有跪,为了不让燕无良一个人太露头了,省得老是被言官弹劾无人臣礼,两宫太后给了另外的三位议政王免跪的权力。

“奴才以为,时值我大清伐日之时,朝鲜为我大清伐日之后方,若朝鲜不稳,如何伐日?且朝鲜是我大清东北屏藩,如果放之不顾,一旦有暴民越境,恐振动盛京!”

燕无良前边的话,大伙可以当作不知道,但是后边的话,那个不是闹着玩的!别的不说要是真有暴民越境,不要到奉天去,就是在鸭绿江北岸折腾一下,那也是罪过的!为啥?鸭绿江北岸是哪里?哪里是满清的“老家”(余孽是为了胡扯,大伙不要介意!),是满清头两代皇帝的陵寝所在地!

底下在燕无良的话结束的时候,已经都安静了下来了,也都明白,燕无良把这句话抬了出来,那个倒霉的李升,基本上是要彻底飞升了!

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没有反对的声音那是不可能的!

就在燕无良以为自己的忽悠差不多的时候,一个自己最讨厌的声音,从下边传了上来,“首领议政王所言,何其谬也!”

十五 开始了!(8月14号六千字到齐)

“首领议政王所言,何其谬也!”

燕无良回头一看,是宝鍳!

“宝大人,本王哪里错了?”

“首领议政王千岁!据奴才所知,朝鲜民乱实乃是您和李鸿藻二人所为!李鸿藻于朝鲜逼迫朝鲜王李升,要其为王爷提供伐日20万大军的军粮!想那朝鲜,连年大旱,奇……書∧網哪里有得什么粮食!没有办法的朝鲜王李升不得不加派催科,这才酿成朝鲜现在的乱局!其罪魁祸首,就是王爷您和李鸿藻!”宝鍳就气势汹汹的,把自己昨天想好的都给掏了出来。

满朝的大员都哗然了,就是帘子后面的两宫太后,也惊住了。

不过震惊总是很快就会过去的,很快一帮子清流就跳了出来:

念叨,外圣内王者有之!

念叨,东夷忠心耿耿者有之!

念叨,外夷不服当以文礼教化者有之!

念叨,擅动刀兵大不吉利者有之!

……

总之,就是燕无良不好!李鸿藻有罪!欺负朝鲜不对!

折腾了半天,燕无良也没说什么,只是一个人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发呆了,倒是僧王、礼亲王、睿亲王急了!

他们是伐日战争胜利后,获益最大的利益集团,要是被这群老夫子,给折腾的最后不能出兵了,那才是亏大了!

三位亲王本来都能这燕无良说话,他们好跟着,但是看着燕无良发愣,三个人相互看了一眼,最后僧王站了起来,“启禀皇上、太后,奴才僧格林沁有话要说!”

“讲!”

“谢万岁!”

僧王扭头,就盯着地下跪着的十几号大臣,“前些日子,本王和首领议政王千岁,共同查看大清周边番邦地形图,发现周围的番邦十之七八都为英夷、法夷、俄夷所控!若我大清现在不将这些没有被洋夷控制的番邦给控制了,他们早晚都要落到洋夷的手里!与其他们为洋夷灭国,不如为我大清屏障!”

僧王说完,书卷气很浓的礼亲王世铎站了起来,“僧王言之有理,我大清把这些番邦占了,最多就是让他们改习易俗,不会有亡国灭种之忧,要是洋夷占了,恐怕真就要被灭种了!这也是无量大的功德!”

世铎说王,睿亲王仁寿也站了起来,仁寿是个大老粗,和僧王、燕无良很投脾气,也是一天到晚骂骂咧咧的,这不是,张嘴就开始了,“你们都是胡说八道!我大清马上得天下,重的就是军功,重的就是拓土!这朝鲜为我大清提供粮草,本就是尽他宗藩的本份!有什么好抱怨的!再者说了,伐日本就是为了教训日本!日本是什么?是倭寇,是海匪!我大清就是要在,这……”说着仁寿把后面那个“东亚”给忘记了,就回头看着世铎,世铎心说你个笨蛋,比划着东面。仁寿立刻就明白了,“我大清就是要在这东亚,称王称霸!小小的朝鲜要是老老实实的交出粮食,还则罢了,如若不然,我大清就当将这朝鲜一同灭喽!”

等仁寿说完了,燕无良也想明白了几个事情,他也站起来,先给自己的外甥载淳行了个礼,然后扭头对着底下的人说:“你们口口声声说,本王欺负朝鲜?凭据何在?”

底下跪着的人这才想起来,他们出来把燕无良和李鸿藻骂了一顿,自己根本就没有凭据,全是宝鍳一个人说的,就都把目光对准了宝鍳。

宝鍳这个时候就额头上都是汗了,他昨天得知李鸿藻回来了,就把当初自己安插在去朝鲜的使节队伍里的探子给找了来,问明白李鸿藻在朝鲜的举动,当时就有了一个主意。然后又得知,李鸿藻没有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交差,而是直接跑到燕无良哪里去了。就决定了自己今天要给燕无良和李鸿藻开一炮。他这样做,为的是让自己在礼部的位置上多占占,毕竟也是了解燕无良对自己看法不咋地,就是想趁着燕无良现在根基不稳,通过这个事情把他扳倒!

昨天晚上,宝鍳就想好了,只要自己露个头,其他的清流、保守派,都会跟风的!到时候两宫太后为了平复众怨,必然要给出一个交代,交代什么?还不是让燕无良少几顶帽子!

他没有想到的是,燕无良现在也是经过辛酉政变的人了,很多事情看得很明白了,就是当时不明白,过段时间自己也能想透了。从宝鍳开始开炮,燕无良就琢磨宝鍳到底是什么意思,等清流和保守派的人一个个跟风出来,而且基本都是空本(没有奏折)告状,燕无良就明白了,这是宝鍳这小子为了扳倒自己,在李鸿藻的手下安插了人,也就想通了怎么整死他!

宝鍳满头是汗的不知道怎么说,燕无良笑了,“宝大人,要不要本王替你说说!你在咱们自己的使团里,安插了探子,监视李鸿藻大人吧!”

“啊!”这回不光是地下跪着的人盯着宝鍳了,所有的人都盯着宝鍳。

宝鍳已经瘫在了地上,“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燕无良慢慢的走到宝鍳面前,“宝大人,你不该死!你是好样的,咱大清第一大胆啊!”

说话间燕无良就变了颜色:“不管本王是指使李鸿藻大人欺负朝鲜了,还是朝鲜自己和自己较劲!你宝鍳这样干是什么意思?你是前明的东厂提督吗?!”最后燕无良就是冲着宝鍳在吼了,“好大的胆子啊!居然自行监视我大清的使节!你是不是还想监视一下本王?还想监视一下两宫太后!还想监视一下,咱大清的皇帝陛下!”

“完了!宝鍳完了!”这是这个时候太和殿内所有人的想法。

燕无良喊完了后,就回到自己的位置,坐着不说话了,但是却给了世铎一个眼神。世铎立刻就会意,“皇上,两位太后,奴才世铎恳请彻查此案!勿要将宝鍳的不法行为一查到底!”

两宫太后也知道宝鍳是死定了。不说别的,就是你折腾燕无良这本身,两宫太后就不会同意,“嗯!”两个女人声音不大,但是也透着一股子生气的意味。

载淳听见自己俩妈都同意了,也装模作样的,“准了!”

世铎给一边的侍卫挥了下手,宝鍳就被拖了出去。看着被拖了出去的宝鍳,一众大臣心里想的不是他可怜,而是在想这小子是不是猪生的!这功夫你就是再位置不稳,你也不能想扳倒燕无良吧!你就是想,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办啊!

他们那里知道宝鍳现在天天度日如年的感觉。燕无良闲着没事就跑到礼部就折腾一把,反正就是要让你不爽。用燕无良心里的话说,“看你能忍到什么时候,你不犯错我就恶心你,你犯错我就直接给你踢出去!”

就是这种压力,让宝鍳鬼迷心窍了,以为自己只要把燕无良给扳倒,自己就可以坐稳了位置!哪里这么容易啊!可怜宝鍳一辈子精于计算,最后却犯了低级错误!

宝鍳是完蛋了,但是朝鲜的事情还是没有完,倭仁在底下跪着,就问开了,“首领议政王千岁!宝鍳监视同僚,其罪当诛!奴才要问的是,您到底有没有命令李大人欺凌朝鲜!”

燕无良很自信的笑了,“倭大人,本王说了也没有用,这朝鲜的事情,最好还是朝鲜人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