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唐风流-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婉儿,你当日回来没事吧?”刘逸看到边上没有人,小心地问道。
刚刚平复下来的上官婉儿似被针刺了一样抖了一下,再横了刘逸一眼,轻轻地摇摇头,不待刘逸再问什么,加快步子往殿内走去。
刘逸也只得快步跟进。
“微臣叩见天后娘娘!”刘逸上前行礼。
“平身!”武则天示意刘逸免礼,并对上官婉儿道,“婉儿,你到殿外候着……”
“是,娘娘!”上官婉儿福了一礼,没看刘逸即退了下去。
武则天起身起到刘逸身边,一步左右距离站定,“易安,过些日子你就要大婚了,今日本宫也有几句话想单独和你说!”
“娘娘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微臣一定听令!”丈母娘嫁女前,好似普遍都要吩咐一番女婿的么,看来武则天这个将成为丈母娘的天后娘娘也不例外。
“太平一直坚持非你莫嫁,本宫也觉得你是个不俗的人才,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优秀,因此在考虑再三后,也同意以你为太平的驸马。”武则天温言说道,“太平自小任性,陛下和本宫凡事都由着她,希望在你们成婚后你也能随着她性子一点,她耍小性子什么的不要和她计较,本宫和陛下就这么一个女儿了,希望她能幸福,这是她自己选择的婚姻,我不希望她在以后后悔……”
听武则天这近似命令又似请求的话语,刘逸在微觉得不舒服的同时,也有一点点的感动,赶紧答应:“请娘娘放心,臣一定会好好待公主的,会一辈子宠着她,让她幸福的……”
“本宫也知道,太平一直愿意听你的吩咐,这是好事,只是希望你不要强求她做什么事儿……”武则天说这话时候眼中有精光冒出来。
刘逸吓了一跳,赶紧应命,“臣知道了,臣不敢强迫公主做什么……”面前这个将成为自己丈母娘的老女人,一定知道自己用一些手段让太平公主甘愿为自己做事,甚至可能知道包括上官婉儿的事,武则天这是温言的警告,刘逸如何听不出来这话中的弦外之音呢!
“明白就好!”武则天再沉声说了一句后,语气放缓,“易安,本宫一直欣赏你的才学,这几年一直给予你重用,如今把本宫最疼爱的女儿都许嫁给了你,还把宫中最重要的禁卫任务,镇守玄武门的职都由你来当任,只希望,你不要负了本宫所托……”
“请娘娘放心,臣一定唯娘娘命是从,娘娘有任何吩咐,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刘逸挺直胸脯,没有任何犹豫地答应。
“希望本宫没有看错人!”武则天瞅了几眼刘逸后,眼中露出点笑容。
只不过这笑容让刘逸感觉到寒意,他也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应,在犹豫了一下后,有些嗫嚅地说道:“宫内有任何异常情况,臣都会在第一时间内向娘娘禀报的……”
“当日跟随你出征的桓彦范和敬晖这两将,你觉得他们如何?”武则天不置可否,再问道。
“忠义之将,可以信赖和重用!”刘逸不假思索地说道。
“好,即让他们转入右羽林军中来,在你手下任职!”武则天毫不犹豫地说道。
“多谢娘娘信任!”刘逸大喜。
“你还称为娘娘吗?”武则天终于露出一丝在刘逸看来挺温和的微笑。
刘逸愣了一下后,赶紧改口:“多谢岳母大人!”
“好了,你去吧,有事我会使人告知你的!”武则天满意地挥挥手。
“是……臣告退!”刘逸施礼后,转身退出殿外,他感觉身上都有汗水了。
刘逸走出殿的时候,与候在殿外的上官婉儿对了几个眼神,上官婉儿似乎明白他的意思,让他不要担心,刘逸没再停留,离殿而去。
※※※
大明宫北面的玄武门城楼上,一身戎装的刘逸站在城垛边,看着南面大明宫内的景色。
身后是因刘逸在武则天面前的那番表述,而被委以羽林军中郎将职的桓彦范和敬晖。
在刘逸听了武则天吩咐后的第三天,刘逸刚去羽林军大营报到一会,接到传报,说是有新任命的羽林军中郎将来报到,在看到是桓彦范和敬晖后,刘逸也感叹武则天做事的雷厉风行。
“将军,玄武门确实是宫中最重要的一道门……”桓彦范站在刘逸身边,看着大明宫内那些重重叠叠的殿宇楼阁,小声地说道。
“我们身负皇命,值守玄武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失!”刘逸没有回头,以没有感情的语气说道,“你们任何时候,都要听从本将的命令……”
“是,将军,末将等唯将军令是从!”桓彦范和敬晖很坚定地回答道……
第九十一章 大婚(上)
永隆二年,十二月初八,大唐最尊贵的公主………太平公主将下嫁左千牛卫将军、检校右羽林将军刘逸,朝廷将此事诏告天下,同时宣布,因太平公主的下嫁,而大赦天下。
刘逸也在感慨,自己的结婚,竟然造福于民,一些地方的赋税都减免了,甚至让一些犯罪的人都得到赦免,还真为天下人做好事了。
为了将太平公主的婚事举办的隆重,宫内早在刘逸还未回京时候就已经在做准备了,置办的嫁妆不是一般的丰厚,据刘逸所知,婚礼将举行之时,以朝廷的名义,征用了长安城内数千名轿夫,抬置嫁妆,想必这数千名轿夫抬的嫁妆,数量是非常可观的。
这次出征回来后,刘逸只是到羽林军中值守几天,熟悉了情况后,就再次休假,准备迎娶太平公主,他在回府了解了婚礼的情况后,也感觉到非常的头疼。
刘逸大概地知道,原来的历史上,太平公主下嫁薛绍时候,那婚礼规模不是一般的大,不过刘逸在了解情况后,有种预感,自己与太平公主的婚礼,很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到底是如何一番盛况,只有婚礼当日才知道。
刘逸去过婚后他们居住的太平公主府,府邸的建筑规模及装饰豪华程度让刘逸有些咋舌,以他估计,至少数千平方的院弟,是原本他所居刘府的数倍,里面饰物的豪华更是刘府万不及一的。
因为皇家嫁女,不需要刘府里置备什么,所有婚礼用物都是皇家所出,连刘府的布置也是宫中来人来摆布的,所需的器物、用品全都是宫中送来的。
不过所有的礼节都是不能少的,刘逸也是大部要参与的。
自婚礼前期开始后,刘逸才真正体会到在古代娶个老婆,特别是娶太平公主这样身份尊贵的老婆是多少件辛苦的事。
婚礼过程按周礼分为六个阶段,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奠雁。在按六礼而行的婚姻中,除了纳征以外,其余五礼均需男方使者执雁为礼送与女家,即使是皇家嫁女也不例外。
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定时,从无失信,以此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且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只不再择偶;古人认为,雁南往北来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义礼,婚姻以雁为礼,象征阴阳和顺,也象征新娘的忠贞专一。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
在双方约定进行“纳采”礼的这一天,男家派出的说媒人手捧一只活雁作为贽见礼物。女家主人得到通报后亲出大门迎接,宾主互作一揖让之后,媒使再次向女主人表达前来行纳采礼节的意思。主人答礼,收下活雁并谦让一番。媒使见婚事得到女方家长的正式应允,就告辞回去复命了。
问名,即男方请媒人问女方姓氏、出生年月日时等,报于男家,用于宗庙占卜婚姻吉凶,所谓的合八字也就是根据双方出生年、月、日、时和属相推算,查其是否相生相克,谓之合八字。
纳吉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
纳征即男家往女家送聘礼。
请期,选日子,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
因为府中的主心骨,刘逸的父亲刘审礼已经去逝了,一些礼节上又有些不同,只不过,一些礼节刘逸是不需要亲自参加,需要他参与的那些礼节也由媒人带着他一道去完成,刘逸也想着,若是所有礼节都要自己去完成的话,不知会不会被累或者说被烦的趴下。
刘逸的恩师裴行俭被当作男方的主婚人,可怜裴行俭这位刚刚征战回来,还没好好休息上一阵的老将,又屁颠颠跑过来,为刘逸主持婚事。
轰动整个长安的太平公主婚礼也在十一月底就开始了一步步进行了。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这些礼节,一些需要刘逸参加的,刘逸自是跟在裴行俭后面去完成,从来没有晕过头的刘逸,在一连串繁杂的礼节过后,整个人也晕乎乎了,他甚至都记不大起来自己到底做了哪些事,只是按礼机械地做着事即可。
终于,前面的礼仪都完成了,到了亲迎当日。
十二月初八,天气还算不错,没有下雨下雪,一大早,刘逸就被母亲张氏唤起来,张氏在和刘逸细细说了亲迎这天的礼节,特别是到作为主婚场的太平公主府后,千万不能失礼,这是关于到刘府门面的事,刘逸在听了母亲讲的一大通什么下婿、催妆、蔽膝、障车、转席、拜堂、同牢与合卺等礼仪程度,说这些仪式完了后才能入洞房,又有些犯晕了,这结婚还真的比较折磨人,刘逸想着千万不要有下一次就好了。
不过,若是要娶上官婉儿那美人儿,这婚礼肯定还会有下一次的,只是应该没有这般热闹隆重而已。
刘逸起床后,张氏指挥着那些侍女为刘逸化妆,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折腾,终于化完妆,刘逸看着铜镜中自己那被画得不成人形的脸,有些想哭的冲动,这化装的手法也太差了,一张原本很英俊的脸白白被糟蹋了,不能到大街上惊艳一番。不过在母亲的催促声中,刘逸来不及对云儿等几位侍女抗议,发表自己不满的意见,就被一脸喜气洋洋的侍女们拥着走出房门。
因婚礼上还要有一名傧相,刘逸没有太多熟识且没成婚的人,也就请了面相不错,长得挺俊,同样没成婚的桓彦范来当自己的宾相。得到刘逸信任,感到莫大荣幸的桓彦范,也屁颠颠跟着刘逸跑了多天,这些天一直歇在刘府上。陪着刘逸完成这些礼节是挺累的,看桓彦范的脸都瘦了一圈。
被另外一些人按着化妆的桓彦范也差不多时候走出屋来,刘逸看到一张俊脸同样被画得惨不忍睹的桓彦范,忍不住大笑起来,脸上涂着厚厚的粉刷刷地往下掉,害得边上的人一阵惊呼,差点被母亲责骂。
在乡亲的嗔怪中,刘逸笑着只得小跑着往门外去了,桓彦范也赶紧跟上。
出门之前还要有一番礼仪,首先是亲迎之前的祭祖,于中庭置席安祭盘,敬告先祖,刘府众人在张氏的带领下都跪于案前,由刘逸的叔父刘延景宣读祭文,告诉刘氏先祖,刘家子嗣易安已成年,要迎娶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所生最尊贵的公主,让祖宗的在天之灵,也分享一下这份喜悦。
跪在母亲身后的刘逸,也机械地跟着行礼。
刘府内举行的一番祭祀活动结束,差不多是出门的时辰了,刘逸跪于堂前北面辞了母亲和族中长者,再在母亲与叔父等人的一再嘱咐声中,率一众迎亲人走出府门。
虽然说婚后太平公主要居在公主府内,但亲迎时候还是要接回到刘府来的。
刘府外有不少维持秩序的金吾卫军士,把那些挤成人山人海的看热闹百姓拦在外面,被这样情况有些惊呆的刘逸和其他迎亲的人,都有些面面相觑,场面太壮观了。
刘逸在府外跨上他那匹同样经过装饰、都是彩带披着的追风,其他人也跟着上马,一大票金吾卫军士跑在前面,驱赶那些看热闹的百姓,为刘逸一行人挤出一条通道来。
面对这么多看热闹的人,骑在马上的刘逸也赶紧端正身架,和身后那些迎亲的人群一道,不停地拱手行礼,努力挤出笑容来。从刘府到太平公主府,只有几里的路程,却走了近个时辰,一路行着礼,堆着笑的刘逸,感觉全身都酸了,脸上的肌肉都不听使唤了。
终于抵达外面没有任何闲人,只有金吾卫军士和羽林军士兵把守的太平公主府,看这架势,刘逸知道,自己的岳父岳母,李治和武则天也应该来到了府上。
门庭偌大的太平公主府大门敞开着,作为傧相的桓彦范先跑进去,对那些前来阻挡的人配发红包,挨红花棍,刘逸跟在后面,也挨了不少宫中女眷使的红花棍法,还顺势吟念了几首事先想好的,表示喜庆气氛的歪诗。
终于这进门的礼节完毕,刘逸在其他人的“保护”下进入内庭。
刚进主屋,刘逸赫然看到,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巍然坐立在正堂,今天的李治和武则天都身着崭新的礼物,脸上一副喜气洋洋的神色,特别是李治,刘逸都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位多病的皇帝有这样开心过。而可怜的上官婉儿,也是身着一身喜庆的服饰,强颜欢笑地站在武则天身边不远处,眼睛看着前面,目光却空洞无物。
今日朝中大多的重臣都来参加婚礼了,每个人都是一身喜庆的礼服,人数很多,密密麻麻的,看上去都是人头,连裴炎那个自己曾经与他抬过杠的人,还有刘仁轨这个发须皆白的老臣也都来了。
刘逸在进入正厅后,亲迎的仪式马上就要开始,那些跟随来迎亲的人员全部都退到一边,准备看刘逸这个新郎官表演了……
第九十二章 大婚(下)
主婚的裴行俭及另一名极少在朝堂上露面的李姓国公在看到刘逸进堂后,喝令刘逸在李治和武则天面前跪下,刘逸赶紧跪在面前,听着两位主婚的人念了一大通洋洋洒洒的话。
这些差不多都是称赞刘逸是如何优秀,太平公主是怎么贤慧,两人是如何的般配,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之类的话,听得让刘逸都挺自惭愧形的。那位李姓国公念的还挺慢,每个字都咬的清楚,可怜的刘逸跪在大半天,腿都麻木了。
接着是叩头,反正主婚的人说一句叩头,刘逸就机械地叩拜一次。
不只是对李治和武则天这两个太平公主的父母拜,连其他那些亲王、郡王级,太平公主的长辈都要拜,刘逸都不知道自己磕了多少个头了,膝盖都跪的生疼,幸好有厚厚的地毯垫着,不然一会都不会走路了。
在这些礼节都进行的差不多了,武则天站起了身,走到还跪在地上的刘逸面前,在众人的惊愕中,亲手搀起了刘逸。
刘逸也是一阵愕然地看着从来没有今日这样“和蔼可亲”的武则天。
“贤婿,今日陛下和本宫就将太平交给你了,希望你能一辈子待她好!”武则天重复着当日曾经说过的话,只不过今日说的声音特别响,那些来一道参加婚礼的百官都听到了。
刘逸似乎明白了武则天的意思,当下大声地回道:“请陛下和娘娘放心,臣一定会一辈子爱护公主的……”这话当着众人的面说,有些肉麻的感觉,可惜太平那妖女不在这里,听不到这话,反而让不愿意听到这些话的上官婉儿听到了。
“你现在还叫我们陛下和娘娘吗?”武则天回望了一下依然坐着的李治。
“岳父、岳母,小婿一定会待公主好的!”刘逸只得改了称呼,这称呼咋就觉得很别扭呢?!
刘逸和武则天的这差不多可以说一唱一和的表演引来了朝臣们的满堂喝彩,不过刘逸却看到,刚刚可以看到的上官婉儿却不见了踪影,不知躲哪儿去了。
武则天又吩咐了几句,刘逸机械地大声应令着,随后武则天走回重新坐下,这时百官也都过来恭喜刘逸,许多人都用非常华丽的词语赞美刘逸的优秀。
刘逸依然是机械地回应着,到了后来,他甚至觉得每个人的面孔都差不多,甚至他都记不清哪些人向他恭喜过了,对于一个特工出身的他来说,这样的情况是极少发生的,一个最重要原因,这婚礼上的礼节太繁琐了,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个人的承受能力。
大概过了一个多时辰,这些礼节都结束,刘逸这位新郎官被一大群人簇拥着往新娘子太平公主所呆的后堂过去。
原先一直没看到的太子李贤,还有英王李哲、相王李轮都在这里。
刘逸也在后堂看到了那位成为相王妃的自己的堂妹,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堂妹,这位堂妹也和其他太平公主的家眷一道,呆在刘逸必须经过的过道上,准备对刘逸戏耍一番。
太子李贤与李哲、李轮三人率先拦住了刘逸。
“妹婿,我等几个终于盼到了今日!”李贤笑吟吟地对刘逸说道,“还希望以后,妹婿能带着太平常来看看我们几个……”
听到李贤这意有所指的吩咐,刘逸只得应允:“太子吩咐中,不敢不从……”
“妹婿,今日是你的大喜之日,无论如何都要赋诗几首,不然不让你去接太平!”李哲摇头晃脑地说道,并伸手拦住了刘逸。
李轮也在后面起哄。
看着这李哲和李轮这两位在历史上曾经都当过皇帝,现在被武则天败名,如今成了自己大舅子的皇子,刘逸没法推拒,只得说道,“几位殿下如此要求,自是不敢拒绝,今日就以一首歪诗,喻示一下人生四大喜吧。”刘逸故作沉思了一下,即念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汗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此是人生四大喜,今日正是我和公主的洞房之喜之日,还请各位殿下,高抬贵手,让我这位妹夫先过去,正所谓,良宵一该值千金……哈哈!”
“妹夫果然高才,一时间,竟然做出如此佳作出来,我们如何还敢阻拦。”即是刘逸妹夫,又是刘逸大舅子的相王李轮一副惊叹的神色,以示作礼,表示刘逸通过了他们这一关。
刘逸对李贤、李哲、李轮三兄弟拱了拱手,一脸得意地过去了,做足功课还是有用的么。
这是“弄新婿”的礼仪,不过这时候傧相桓彦范已经使不上劲了,面对太平公主的亲眷,所有的招式都要刘逸来完成,刘逸只得拿出准备了许多诗词,以应付这些人的要求和故意为难,在轻松通过了三位大舅子这关后,又被一些女眷拦住了。
“三哥,今日你也得在我们面前吟诗一道,不然不让你过去接嫂子!”刘逸的堂妹,相王妃刘瑞一脸灿烂的神色,伸手将刘逸拦了下来,其他那些女眷也跟着起哄。
刘逸瞪了一眼自己这位堂妹,拱手作礼道:“相王妃这般要求,真是为难我了,今日真想不出什么好诗来了,要不,等下次再补如何……”
“不行……”在刘氏犹豫间,其他女眷不同意了。
“那好吧。”刘逸只得装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抬头看了看回廊的顶,沉声念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悄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说各位,我与公主心有灵犀,她一定在焦急地等着我了,还请各位高位贵手,让我过去吧,不要让公主久候了……”
刘逸拱着手,这诗用在这里很牵强,只是刘逸实在没有更好的诗用来应付,只好用这首了。
众人却在弄明白意思后哄然叫好,暂时放刘逸过去,但又马上被其他的人拦住了,直闹了小半个时辰后,刘逸使尽浑身解数,才终于蒙混过关,得以进入堂内。
在刘逸进入堂内后,整个大厅安静下来,一些不知什么声音的敲击响中,新娘子太平公主总算出场了,由萍儿等几名侍女搀着,走入堂中。
今日的太平公主一身盛妆,一头青丝挽成高高的双环髻,中间插着一朵刘逸叫不出名的花,髻的前后还插着几支很长的步摇和钗之类的饰物,眉心处贴着一些妆物,眉眼画得很夸张,似巫婆一样,刘逸差点怀疑新娘子是不是弄错了,那些想捉弄他的人推出个其他人来冒充。刘逸在看到了新娘子的眼神后,才确信这是如假包换,早就想嫁人的太平公主。
还有一点让刘逸奇怪的是,太平公主所穿的却是一身绿的婚礼服,并不是他想像的大红色礼物。
刘逸也在一刹那间蹦出一个词,红男绿女,这个词不知什么地方看到过,看看自己身上的一身红色礼服,刘逸也醒悟过来,大唐时代结婚,衣着还真的是男的穿红,女的穿绿。
刘逸上前,走到太平公主边上,低着头看着这个满脸羞意的“妖女”,太平公主在看了几眼刘逸后,轻轻地唤了声,“夫君……”,不知是有这么多人围观有些难为情还是其他,太平公主羞红着脸,话也说不出来,刘逸也不知道如何说,看到边上那些人在不断地起哄,只得拉住太平公主的手,在自己的新娘子脸上亲了一口,随后拉起太平公主的手转过身,太平公主顺势挽起刘逸的手臂。
“走吧……”不知谁喊了声,一大群人拥过来,将两人推掇着一道往前厅走去。
刘逸和太平公主一起起到李治和武则天面前,再次下跪行礼。
这次李治上前,扶起刘逸和太平公主,李治望着一脸喜色的太平公主,满脸欢愉的脸上有一些不舍涌上来,“太平,以后你就是刘逸的妻子了,切记父皇的吩咐,不要恃宠而娇……”
“父皇,女儿知道了!”太平公主横了李治一眼,再转过头看了刘逸一眼,露出个甜甜的笑容。
接着武则天也走了过来,与李治一起吩咐了刘逸和太平公主几句,太平公主眼中也滚出了几颗泪,扑在武则天怀里抽泣起来。
“时辰已到……”随着主持婚礼的裴行俭喝喊,武则天放开了拉着太平公主的手,走回座上。
刘逸与太平公主再次下跪行了礼后,即在迎亲的人群簇拥下,起步往外走去。
此时,天已经接近傍晚,婚礼已经进行了几个时辰,刘逸已经有些累坏的感觉,不过看到太平公主出了府,正往花车走去,也大大地松了口气。
宫中那些代表娘家的人手中举着蜡烛走到花车前,刘府过来迎亲的人在太平公主上了花车后,点亮带来的蜡烛,而娘家人这边蜡烛即吹灭。
眼泪早已经干了的太平公主在坐进车内,娇羞了望了几眼刘逸后,再看看送出来的李贤、李哲、李轮三位哥哥,说了几句不舍的话后,即吩咐一道行进的萍儿放下帘子。
刘逸和桓彦范骑着马走在整个车队的最前头,太子李贤及李哲、李轮作为娘家人的代表坐着马车行在花车的后面,数量庞大的禁卫护卫在两侧,而这些车驾后面,是望不到尽头的抬送嫁妆的人马。刘逸都不知道这些送亲的人绵延多少里路了,只觉得在走了一会后,将夜的长安城,一片灯火通明,那是送嫁的队伍点起的灯火,照亮了差不多半个长安的夜空,而送亲的人群不断地向来观看热闹的百姓扔发表示喜庆的礼物。
走了大半个时辰,终于抵达刘府。
刘府门口看热闹的人群都已经不见了,有数量更多的宫中禁中把守。
门口已经有很多人在迎接了,有刘府的女眷过来将红色的毡褥垫在车前的地上。
李轮和李哲上前把太平公主从花车上扶了下来,踩在最前面的那块毡褥上,当太平公主踩上第二块毡褥时,刘府的家人将第一块毡褥传到最后一块毡褥后,以此类推,不让新娘子脚落地上,直至新娘进入前厅,形成一条色彩斑斓之路,这也象征前传宗接代,前程似锦的意思。
太平公主下花车后,刘逸跟上前拉住她的手,一道进入前厅,张氏已经在前厅就坐。
自贞观时代,萧瑀儿子娶公主后,公主下嫁,都要对新娘的父母行晚辈礼,太平公主也不例外,主婚人裴行俭喝令新郎新娘上前,拜见长辈。
因刘逸的父亲刘审礼已经亡故,主位上就张氏一个人。
新人叩拜父母,族中长辈,太平公主唤公婆,奉上茶脯等物。
再接着是夫妻对拜……接着还有礼数,一大通礼仪下来,刚刚有些清醒过来的刘逸又有些糊涂了,不过终于在一大群人的簇拥下,进入洞房。
洞房里的陈设都是宫内派来的人布置,一应事物,都是红色,皆为新制,映衬着火红的蜡烛,更添喜庆气氛。
进了洞房,还有司仪主持下的礼仪。
作为主婚人的裴行俭,没有再往洞房来,因裴行俭身体不太好,他前厅的仪式结束后,对刘逸恭贺了一番,叮嘱了几句后,也到屋里去休息了,后面的仪式改由一名礼部的官员负责。
在一大群人的注视下,作为傧相的桓彦范和太平公主的贴身侍女萍儿各剪下刘逸和太平公主的少许头发,再把这两绺头发互绾、缠绕起来,挽成“合髻”,交给太平公主保存,作为两人永结同心的信物,称为结发,太平公主也就成了刘逸的发妻。
接着是同牢与合卺,所谓“同牢”,是指新婚夫妇同食一牲之肉。接着又饮了合卺酒,也就是后来的交杯酒,象征着婚姻将两人连为一体。
剩下最后一道程序是馂余设袵,即合床礼了……
看热闹的人退了出去,连桓彦范这个傧相也走了,洞房内只剩下羞羞搭搭坐在床上的太平公主,还有曾都属于太平公主的两名侍女,萍儿和小云。
一脸红晕的萍儿替太平公主卸了浓妆,除去头的上饰物,脱去外面那件让刘逸觉得有些怪异的绿色礼物,还有里面的几层衣服,只留下最里面的初袄,脸色与萍儿差不多红的小云也替刘逸除去头上的饰物,脱掉外面的大红礼物,将衣物都叠放好,饰物也都放好。
两名侍女忙好这些后,对刘逸和太平公主行了礼,低着头,一道退出门去,并顺手带上了门。
洞房内就剩下刘逸和太平公主两个人了……
第九十三章 洞房花烛夜
看着卸去脸上浓妆,在红红的烛光映照下显得越加靓丽的太平公主,还有在紧裹的衣服下显得凹凸有致的身材,刘逸身上的疲惫都不见了,心内升腾起一种原始的欲望来。
“公主……”刘逸走近太平公主,很自然地叫了声。
太平公主抬起头,有些恼怒地瞪了一眼刘逸:“我都已经成了你的妻子了,你还叫我公主?”
“月儿……”刘逸赶紧改口,实在叫不出其他的称呼来,“月儿,你今天真漂亮……”
这是实话,卸去妆的太平公主给人一咱明艳不可方物的感觉。
“真的吗?”太平公主露出一些俏皮的神色,“我以往不好看吗?”
“好看,不过今天更好看!”刘逸装作不经意在地在太平公主那挺翘的胸部瞄了几眼,这妖女这几年发育的还不错,刚刚看到她时候,胸部还不挺拔,可以说是真正的“太平公主”,如今胸部的海拔高度已经增加了不少,这是好事,嫁人前完成了发育那是大快人心的……
刘逸说着在太平公主身边坐了下来,仔细地看着卸妆后那张显得很精致的脸。
太平公主也瞪着刘逸看,脸上羞色又起来,“郎君……我都有些做梦的感觉……”说着将头依到刘逸身上来。
刘逸顺势将太平公主搂在怀里,目光很自然地往太平公主那因身体歪着而露出大半个胸肌的胸部看去。
刘逸也看到了,里面那诱惑他眼球的东西是货真价实,并不是用什么东西填充起来的,想着夏天时候,太平公主整个穿着低胸的衣服在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