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唐风流-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太一样,天后娘娘起疑也不一定的……”

“多谢婉儿提醒,我会注意的!”虽然与明崇俨接触不多,但刘逸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个人给自己带来的威胁,他在想办法,要将此人清除掉,不管他是不是穿越人,或者是其他异人。

“所幸天后娘娘对明崇俨所说的这些,还不太相信……”

“那就好……那当日的事呢?”刘逸特指道。

见刘逸听了她所说的并没有太多异常的神色,上官婉儿也微微松了口气,继续说道:“那日你和太平公主回宫前,明崇俨就急急地入宫,说是有重要的事向天后娘娘禀报!”

“他说这段时间狄御史和骆御史在调查他的事,他就想请这两位御史过去说一些事儿,但狄御史和骆御史不愿意去,还扬言一定会在朝堂上弹劾他的……因两位侍御史过于狂妄,他派出去的手下也言语中有些冲动,拉扯中碰伤了狄御史和骆御史,并不是存心要犯事的!”上官婉儿说完,靠近刘逸身边,轻声地问道,“三郎,你与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听上官婉儿这番说,刘逸有些恍然明白过来,一定是狄仁杰和骆宾王这两位侍御史在搜集明崇俨许多事上的罪证,准备在朝会时候弹劾明崇俨,但被明崇俨察觉,想找人警告或者教训一下这两位耿直的御史台官员,只是事不凑巧,刚好被自己遇上了,明崇俨接到手下的报告,才先一步入宫,和武则天把事儿先说圆,免得武则天在先听了自己和太平公主的告诉一,生怒之下责罚他。

刘逸也把当日的事大概地说了一遍,再说道:“婉儿,此人所做之事,已经引起众怒了,若是朝中官员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那定是有许多的弹劾他,我要趁此机会,让他翻不了身……”

刘逸说话的口气淡淡,但让上官婉儿感觉到一丝寒气,刘逸在述说事情的经过时候,也是淡淡的神态。这样的神态上官婉儿在武则天身上经常看到,这位手握重权的天后娘娘想要置人死地时候,说话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口气与神态,让人想不到她会下重手,这是最让人害怕的。

为何刘逸这么年少就会如此,上官婉儿有些糊涂起来,她原本以为对刘逸挺了解了,但现在想起来,还有太多的事不明白。

刘逸见上官婉儿脸上有惊异,露出点笑容道:“婉儿,你不要担心,没事的,过些日子我还要找个机会问问狄御史和骆御史,问清具体的情况……”

第一百零一章 担心会成为可能吗

“三郎,我很怕,你和明崇俨都是得天后娘娘宠信的人,如今这个样子……”上官婉儿脸上依然有惧色。

“你放心,我已经有了计策对付他,这次他决计没有机会翻身!”刘逸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如何做过些日子我会与你说,也是要你帮忙的!”

上官婉儿眼睛盯着刘逸看了好一会,长叹了口气,“三郎,你吩咐的任何事我都会为你做的!”

“好了,不说这事了!”刘逸对着上官婉儿温和的笑笑,“我会有非常周密的计划的,绝对不会让明崇俨有翻身机会!”

“嗯!”上官婉儿看到刘逸脸上满是自信的神色,不知怎地,一下子放下心来。

“你再与我说说天后娘娘的其他事吧!”

“嗯!”上官婉儿瞅着刘逸看了一会,重重地叹了口气,这才说道,“三郎,这段时间,太平公主与天后娘娘为了一些事吵,皇上和娘娘也偶尔争辩几句,虽然没听仔细,但我隐隐地知道,那是为你的事!”

“我的事?!”刘逸有些明白过来。

上官婉儿眼中露出一些凄婉的神色:“这些日子娘娘也很少与我说起你了,这有些不正常,以往时候她常与我说你事的……”

“哦?!”刘逸心内一惊,但却没表露出来,“你觉得这是为何?!”

“我也不知道,我也想听听你的说法!”上官婉儿摇摇头。她虽然天资聪慧,但陷入了情网,许多事无法从正常角度去判断,武则天为何如此做,她有很多猜测,但都无法确定哪个才上正确的。

“我也不知道,难道是天后娘娘心思变了?!”刘逸疑惑。

听刘逸也是如此说,上官婉儿也是黯然:“我也是这么想的……”

“婉儿,我不明白,你为何一直不和我说太平公主的事?”刘逸狠了心,将这困扰他很久的问题问了出来,上官婉儿呆在武则天身边,应该是最明白这母女俩如何算计自己的事儿,为何一直不肯说呢?

“太平公主她……喜欢你啊!”上官婉儿说着,狠狠地了刘逸一眼,似怪他是个多情种子,继尔又幽幽地说道,“她自从知道是你在西市附近救了她后,一直对你念念不忘,及至知道你是刘尚书之子,又是大唐首届武举头名获得者后,更是经常到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面前为你和你府上说好话,你父亲所受的追赠规格这么高,除了天后娘娘的因素外,太平公主也是费了不少的力,你现在所住的这所宅子,也是太平公主在天后娘娘那里为你请求的,原本天后娘娘不一定会赏你这么大的宅子,婉儿在宫中这么多年,从来没看到过太平公主为一个人做过这么多事……”

“原来如此……”听上官婉儿说这些,刘逸心内有些莫名的感动,为太平公主为自己所做的这些事。他无从证实太平公主到底是不是因为帮助武则天控制他而做这些事,还是因为喜欢他而做这些,但无论何种原因,至少太平公主并不如表面那样胸无城府,让人觉得她只是一个骄横泼辣的公主,这个女人应该有一些品性从武则天那里遗传下来,挺有心机的,若要让她彻彻底底为自己所用,并没那么简单,除非成为她的驸马。

上官婉儿看着刘逸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很可怜地看着刘逸,“婉儿看到公主为你做这么多事,一直担着心……这些日子太平公主和天后娘娘吵,就是想要你当她的驸马,而皇上也是有此意……只是天后娘娘暂时还没同意!”

正是因为这些担心,上官婉儿才一直没有在刘逸面前说起太平公主的事,她以少女特有的敏感中觉察到,刘逸对太平公主这位美丽骄横的公主,并非没有好感,只是本能地在排斥着,若有一天刘逸知道太平公主为她做的事,那刘逸会不会本着报恩的心,对太平公主也产生不一般的感情,谁也说不清,这是上官婉儿所担心的。

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每个人都不希望与人分享自己的爱人的,像上官婉儿这样心气高傲的女人更是如此。

刘逸太优秀了,上官婉儿知道,每个与他接触的女人,都会喜欢上他的,这让上官婉儿没有一点安全感,能给她信心的,最主要的还是武则天那不是太明确的暗示,还有刘逸对她表露出来的爱。

只是武则天没有最终赐婚,自己没成为刘逸的妻子前,上官婉儿都无法将全部心放下来。

如今太平公主多次在武则天面前说起要刘逸当她驸马的事,上官婉儿也是隐约地听到了这母女两个的争论,太平公主在自己婚姻事上的强势态度,上官婉儿是知道的。皇帝与皇后多次为她张罗人儿,太平公主都不满意,皇帝与皇后也都顺着她,这是以往皇家儿女婚事上从来没有过的,甚至现在城阳公主的二公子,深得皇帝与皇后赏识的薛绍,也被太平公主赶跑了,上官婉儿担心,终有一天武则天会同意太平公主的要求,将太平公主赐婚给刘逸。

若是这样,那她就没有了机会,这是上官婉儿最担心却又是最无奈的事,对这事她使不上任何力气,她只期望武则天能将她赐婚给刘逸为妻,而不是太平公主。

刘逸如何会不知道上官婉儿这样的心思,为了不让她担着心,刘逸也将身子靠近上官婉儿,伸手抓住上官婉儿那光滑细腻的小手,“婉儿,过些日子我会去请求天后娘娘让你赐我为妻!”

“这不好,你不能去要求,那样事情更麻烦。”听刘逸再次这样说,上官婉儿有些感动,将两只手都放在刘逸手掌里,注视着刘逸的眼睛,狠了狠心,将她这些天以来浮在心头的一点担心说了出来,“我只是想知道,万一……万一……皇上和皇后将太平公主赐婚于你,那你怎么办?”

上官婉儿鼓足勇气将这话说出来,很是紧张地看着刘逸……

刘逸一惊,上官婉儿说这话,那也说明了待在武则天身后的上官婉儿已经觉察到了两天心思有些细微的变化,自己所担心的事还真有可能发生。

“我一定会拒婚!”刘逸没有任何考虑,就很坚定地说道。

“你拒不了婚的,若是拒婚,你我都完了!”上官婉儿摇摇头!

刘逸将上官婉儿的手放到自己的脸上,很坚定地说道:“婉儿,你放心,我说过,婉儿一定会成为我刘家的人,成为我的妻子,你是逃不掉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做到的……”

第一百零二章 安西传来的好消息

时间过得挺快,已经八月初了,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秋天来了。

这个夏天还比较平和,刘逸担心的许多事都没发生。

太平公主自那天与刘逸说了这些事后,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宫中也不大听得到她那无所顾忌的叫喊声,也不时常来烦刘逸了。即使几次过来找他,都改了先前那样疯疯颠颠的样子,变得很文静起来,与刘逸说话都是温声细气,和上官婉儿都有得一比。

原本太平公主就是长得美,如今变得温婉起来后,更是多了些柔媚和娇羞,看上去还真有不一般的味儿。

太平公主发生这样的变化,让刘逸很是不解,又有些害怕,这点也证明了这妖女是个很有心机的女人,也很有恒心和毅力,为了自己的目的,还是会去努力做事的。

不过太平公主收敛了性子,变得文静起来后,刘逸对她的印象也稍稍的改变了一些,这原本有些疯颠的女人变得温柔起来后,看上去倒挺有些惹人爱了。

上官婉儿自上次到刘逸的宅中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没再过来过,这段时间李治身体不太好,武则天时常陪在李治身边,作为武则天贴身女官的上官婉儿,也大多时候跟着武则天呆在李治边上。

刘逸原本想找狄仁杰和骆宾王问询一些情况,以证实自己的猜想,只是随御驾来的御史台的官员大多都居在洛阳宫中,单独求见的机会并不多,再加上这段时间明崇俨被禁足于自己的住处,不得外出,也使得见狄仁杰和骆宾王的急迫心理缓解去,刘逸还是准备自己要做的事。

※※※

又一个朝会日,刘逸和他的手下当值。

皇帝李治头疾有了缓解,今日也是亲自主持朝会来了。

这次李治与武则天不住在同一个殿内,刘逸先和右千牛卫的中郎将郭齐宗一道,先去麟趾殿迎了李治,再到仙居殿接武则天。

程序是差不多,只是辇车多了个地方停留,停留的时间有些久而已,这也使得整个迎驾的过程比平日多花了一些时间。

今日的皇帝李治与皇后武则天面色都不错,李治一脸喜悦的神色,和武则天说着话,刘逸猜着是不是朝中有什么好事发生了。

一番仪式后,李治在御座上就坐,武则天还是坐在帘后听政。

朝会刚开始,李治就朗声地向殿内的诸臣说道:“诸位爱卿,朕今日有一件天大的喜事要告诉你们……”

李治举着手中的一份军报,站起了身,继续说道:“吏部侍郎裴行俭领安抚大食使,率团入安西,与副使王方翼一道,不费吹灰之力平定了西突厥的叛乱,将敌酋首阿史那都支和李庶匐擒获……”

刘逸乍听到李治所说安西传来的捷报,也是没来由的欢喜,裴行俭手段还真的不一般,果然以使团不到五百人的力量,轻松地将西突厥的叛乱平定了。

刘逸有些百感交集,为自己错过这样扬名立万的事而懊悔,想着自己跟着裴行俭一道去的话,也肯定有战功立下了,不过他还是认真地听皇帝李治在朝堂上讲这次平叛的详细情况来。

裴行俭这次正是按当日他在朝堂上所说的办法行事,利用自己的威望,发动当地部落胡人的力量,将叛乱平息的。

裴行俭曾任西州长史,安西大都护等职,在当地各部落和属国中享受很高的威望,这次他奉命出使,路过西州,当地的官吏和百姓都到西州郊外数十里外迎接。

裴行俭在抵达西州后,令王方翼将当地豪杰子弟千余人招来充当自己的随从。此时正是盛夏时分,裴行俭放出风声去,声称盛夏天气炎热,不适合继续远行,使团要在西州等待天气凉爽后再西进,阿史那都支侦察到这一情况,也相信了裴行俭准备在西州度过炎夏后,继续往波斯地行进,于是不加防备。

裴行俭在西州悄悄地召集龟兹、毗沙、焉耆、疏勒四镇的胡人酋长,对他们说:“以前我在西州任职时,时常去打猎,打猎很件很愉快的事。如今再次西来,不定再有下次的机会,因此想趁在西州休整的时候去打打猎,找回往日的欢乐,谁愿意同我一起打猎去?”

裴行俭这样的话一出,胡人子弟争相要求随行,一下子如今了将近万人。

裴行率领这一万多胡人子弟,佯装打猎,暗地里却吩咐王方翼将这万余人整编好,并秘密地调集一部安西都护府所辖的边军,再加上自己所领的使团成员,数日后便兼程迅速西进,同时严防消息泄露出去。

到距离阿史那都支部落十多里处,裴行俭先派遣与阿史那都支亲近的人去向他问安,表示他只是率人到这边来打猎,并非要讨伐袭击他们,接着又派使者急召他前来相见。

阿史那都支原先与李庶匐相约,到八月时一起抗拒大唐的使者,如今却在六月中突然听说唐军几万人到达他的牙帐近,一时想不出对付的办法,只好率领手下的子弟出来迎接,裴行俭立即命令属下将阿史那者支擒获,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占领了阿史那都支的牙帐。

接着裴行俭又用阿史那都支的令箭召集他属下诸部的酋长过来议事,突厥各部的酋长不知道阿史那都支已经被唐军擒获,接到令箭后也都马上往阿史那都支的牙帐而来,这些统领突厥部落的头人全部被裴行俭擒获。

行动得手后,裴行俭将这些突厥的酋长都押送往碎叶城。

解决了阿史那都支部后,裴行俭马上挑选了数千精锐骑兵,自己和王方翼亲自率领,轻装前进,日夜兼程突袭李庶匐部。

大军在行进途中,俘获了从李庶匐处返回的阿史那都支派出的使者及和这名使者同行的李庶匐的使者,两方使者俱被我大唐军队所擒。

裴行俭释放李庶匐的使者,让他先去通知李庶匐,说阿史那都支已经被擒,重新归附大唐,裴行俭以大唐特使的令,让李遮匐也马上投降。

李庶匐得知阿史那都支已经被擒,余部归附大唐,裴行俭已经率大唐军队逼进其大帐附近,万念俱灭,连抵抗的念头都没有,就率部向裴行俭投降了。

裴行俭用了微不足道的代价,已方几乎没有遭到任何的损失,就轻松了平定了安西境内的叛乱,这样空前的胜利震惊了安西之地,一时间前来向裴行俭表示忠心的部落酋长络绎不绝。

裴行俭也马上向朝廷发回了紧急军报,将这些事情都详细地报告了朝廷,而且在发回捷报的同时,裴行俭一行押送着阿史那都支和李庶匐回长安。

而原本护送的波斯王子泥洹师,裴行俭以安西境内的叛乱已经平息,所有部落都听从大唐号令为由,让他自己返回波斯。

裴行俭留王方翼于安西,让他修筑碎叶城,同时请奏朝廷将安西都护府治所迁到碎叶城……

第一百零三章 有人指责裴行俭

李治用稍显激动的声音把裴行俭所报告的情况大概地讲完,朝堂上已经是一片哗然。

这胜利来的太突然,太巨大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包括皇帝、皇后,朝中所有的大臣,当然也包括刘逸。

刘逸怎么也没想到,裴行俭果然按着他自己所说的那般,轻松地将西突厥的叛乱平定,多名突厥头领被俘,几乎没有什么战事发生过,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为将者用兵的最高境界。

在捷报传回来之前,包括皇帝李治,及朝中的大臣们原先都抱着与刘逸差不多的想法,那就是在安西一定会有几场大战发生,他们也是为战事究竟会取得何种结局而担心,毕竟这次朝廷没有派大军出征,能动用的,只有安西境内的万余人马。

裴行俭创造了一个神话,完成了常人难以完成的任务,[汶网//。。]以最小的代价平定了西突厥的叛乱,时间极短,牵涉面不广,但对安西诸部的威慑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陛下,裴侍郎不负圣望,并未举大军进剿,这么快平定了安西境内的叛乱,实是可喜可贺,经此一役,我大唐的天威远播葱岭以西,远及大食,没有人再敢逆我大唐之令!”吏部侍郎魏玄同第一个站出来,表示了祝贺,“裴侍郎居功至伟,臣觉得必须给予其重奖!”

同僚立下大功,魏玄同也发自内心的高兴,何况裴行俭对他这新晋的侍郎,帮助还是挺多的,因此也马上站出来为裴行俭请功。

“陛下,臣附议!”魏玄同说完后,黄门侍郎、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高智周马上站出来,同意魏玄同所奏,“朝廷并未派出大军,安西的叛乱却转眼间就平息了,裴侍郎还有副使王方翼立下如此大功,必须要给予重赏,以激励我大唐将士的士气!”

“陛下,臣也附议!”另一名列宰相位的张大安也站出来表示同意,“如此大功,一定要给予重奖!”

“唔,诸位爱卿言之有理,朕一定会给予裴侍郎和王方翼副使以奖赏的!”李治心情很好,抚着胡须乐呵呵地说道。

“陛下,臣有异议!”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破坏了殿内欢欣的气氛。

刘逸看过去,是那个刚刚被解除禁足的明崇俨出来反对了,这家伙站出来表示异议,又有好戏看了,不过刘逸有些不明白,这明崇俨怎么会在这种时候跳出来,发表不合时宜的话,很可能自讨没趣的,脑瓜被驴踢了?

李治也是有些意外,“明爱卿,你有何异议?”

“陛下,裴侍郎作为安抚大食使,其使命即是护送波斯王子泥洹师回到波斯即王位的,如今使团刚到安西,离波斯境内还有千里之遥,裴侍郎却将波斯王子一行扔在了安西境内,没有继续护送,这是非常重大的失职行为,臣觉得,裴侍郎虽然平定西突厥的叛乱有大功,但此失职行为也需要给予惩诫!”明崇俨说的理直气壮。

“陛下,臣附议!”右卫将军武三思也站出来,支持明崇俨的决定,“裴侍郎未按圣命行事,接着波斯王子归国,功过不能相抵,如此公然抗旨的行为,应该给予重责!”

这两位深受天后武则天宠信的大臣此言一出,殿内的其他诸臣都很是意外,搞不明白这两人为何会在此时站出来,和皇帝唱反调。

刘逸已经从这两人的言辞中嗅出了另外一些味儿。

李治脸上露出不悦的神态,冷着脸坐回了御座上,裴行俭这样做,正是他的授意,如今竟然有人以此来弹劾裴行俭,如何不让他恼怒。

可惜刘逸背着身站着,不然就可以看到李治这样不一般的神色,还有武则天在轻声地唤着李治,准备说什么事儿。

“陛下,臣反对!”魏玄同马上站出来,反驳道,“皇上派使团护送泥洹师归去,只是怕安西境内的叛乱威胁到泥洹师的安全,如今安西叛乱已经平定,我大唐兵威震天下,还有谁敢再与我大唐为敌?泥洹师率皇上配备给他的那千余名护卫,一定能平安抵达波斯的……还有,泥洹师虽然是波斯王子,但他还是我大唐左武卫将军,其归去之时,皇上并未下旨免去其左武卫将军职,若有人敢对其不利,那就是对我大唐赤裸裸的挑战,我大唐轻松平定西突厥的叛乱,兵威正胜,何人敢为难他们?臣觉得,这正是裴侍郎没有继续护送其西去的原因!”

出乎所有人的意外,甚至出乎武则天的意外,已经变得面无表情的李治阻止了众臣准备继续为这事进行的辩论,“让泥洹师自行归去,此是朕给裴侍郎的旨意,众卿不必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什么,裴侍郎没有任何罪责!”

皇帝都如此说了,众臣自是不敢再说什么,刚刚站出来表示要惩诫裴行俭的明崇俨和武三思却感觉到了一丝丝的不安。

朝堂上安静下来后,李治脸色也稍稍的好转,露出了一些微笑,宣布了另外一份诏命,今年冬至有事于嵩山。

“陛下,安西叛乱如此快平息,我大唐声威远播葱岭,陛下封禅嵩山,自是最恰当不过了!”站出来指责裴行俭违圣命的明崇俨,像是变了个人似的,马上站出来表示支持皇帝封禅的决议。

面对皇帝李治提出准备在冬至封禅嵩山的决议,朝堂上的众臣们没有反对的,自有礼部的官员站出来,领旨去做准备了。

刘逸却是有些郁闷,李治准备封禅嵩山,这爱显摆的事他阻止不了,但他也知道,皇帝与皇后准备年内都呆在洛阳,不会回长安了。

嵩山离洛阳近,李治和武则天想去嵩山封禅,年内肯定不会回长安了,最快也要在冬至过后,封禅结束后才会回长安。

虽然说洛阳有宅子,刘逸不要为住处担忧,在洛阳还曾与上官婉儿有这样一段情事的发生,不过刘逸还是喜欢大唐的京师长安,喜欢磅礴大气的大明宫,喜欢长安的一切。还有一个,再过一段时间,父亲的周年祭日就要到了,作为儿子的,无论如何都要回长安祭祀的,圣驾不回长安,只有他自己请假回长安拜祭父亲了。

拜祭完了,还要再回洛阳来,这来回近二千里的路程,还是有点累人的。

只是这一切,刘逸都没法改变,在朝会结束后,他也带着郁闷的心情,准备回卫所。

在刘逸还未离开仙居殿时,殿内一名宦官匆匆跑了出来,说天后娘娘传他进殿去……

第一百零四章 更高的职位

武则天召见,刘逸不敢耽搁,马上跟着传唤的宦官进了仙居殿。

殿内,武则天端坐在殿首的座上,一身女官装束的上官婉儿侍立在身边。

“微臣叩见天后娘娘!”刘逸大步上前行了礼。

“刘将军,免礼!”武则天听起来很平和的声音响起来。

这也是武则天不带感情的说话方式,语调虽然平和,但还是让人感受到其中包含的一份威严,这是一份让人感到畏惧的威严。

“谢娘娘!”刘逸收了礼,站到一边,等着武则天的问话。刘逸虽然也感受到了武则天这份不一般的气势,但他还是能保持从容和镇静。

刚刚武则天的一声“刘将军”,让刘逸感觉到了今日武则天召他来,肯定有不平常的事吩咐。

将军这个称呼,刘逸可是一直非常敏感的,后世那些肩上扛着金灿灿将星的将军,是刘逸和他的战友们羡慕地对象,谁都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肩膀上也能落下一个或者两个甚至三个金星,只是难度太大了,也只能想想而已。

没想到的是,穿越回到了唐朝,十八九岁的年纪,就已经是“将军”级的人物了,还真的有些不可想象,这将军来的太容易了,都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了。自己还没上过战场,只是凭借竞武和马球比赛中表现的神勇,而被当皇帝的李治及手握重权的皇后武则天赏识,授了这个检校的,也就是代理的中郎将。中郎将当然可以称作为将军了,甚至比中郎将低一级的郎将都可以称为将军了,刘逸领着这个检校中郎将的职,并没有当将军那份荣耀感而已。

“贤侄,你父亲刘尚书殉国已经快一年了,下个月是他的周年祭,到时你回长安,为你父亲祭奠吧!”武则天用略带伤感的话,软声说道,对刘逸的称呼也换了。

刘逸非常的意外,有些不可置信地抬头看了看武则天,看到的是武则天略带悲意的脸,刘逸竟然看不出来武则天这样的神色是不是故意出来的,他也捉摸不透武则天为何在自己的父亲祭日差不多还有一个月左右,就提出这个事?武则天这样刻意表示的亲近,让他感觉到了一些压力。

刘逸也在掰着手指算着父亲的祭日还有几天,他原本是想再过一些日子,通过上官张仁愿向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提出请假回长安为父亲祭扫,他估摸着这来去差不多要半来个月时间,作为中郎将的他,要请这么长时间的假,还不一定能得到批准,刘逸没想到武则天先一步为自己想到了,武则天这是何意?以武则天这样一个上位者,做出这样的考虑来,用意定非那么简单的,刘逸有些惶惶。

刘逸一下子没弄明白武则天的用意,却也马上回道:“多谢天后娘娘的关爱,微臣不胜感激,也替九泉之下的家父谢过陛下和娘娘!”

武则天面上只有一些淡淡的表情,没有感情地说道:“贤侄莫客气,刘尚书为国捐躯,你能带孝从军,以忠尽孝,若你父亲祭日快到来了,还不让你回去祭奠,那实是太说不过去了……”

武则天停下了话,对侍立在一边的上官婉儿道:“婉儿,你先下去,予还有事与刘将军说!”

“是,娘娘!”上官婉儿福了一礼,即移步往殿外走去,在经过刘逸面前时,露出了一个大有深意的神色,刘逸却是没明白过来什么意思。

上官婉儿走后,殿内没有了其他人,有些不安的刘逸终于听到了两天的声音又响起来,“贤侄,你入宫在千牛卫中任职也半年多了,表现甚是不错,皇上和本宫都很是满意!”

“这都是陛下和娘娘关爱之故,微臣年少不更事,得陛下与娘娘这般重用,自是不敢有丝毫差池。”刘逸恭敬地回道。

武则天站起了身,下了座,往刘逸身边起来,在离刘逸不到一步远的距离站定,“贤侄,予是赏识你不一般的才能,才多次在皇上面前建议给予你重用的,所幸你不负予之期望,短短半来年时间,就在千牛卫及其他宫中禁卫中树立了威信,这是天大的好事,想必以后皇上一定会再给予你重用的,予也会在皇上面前大力推举你的!”

“这都是天后娘娘大力栽培之故,微臣不敢忘记娘娘的大恩!”这话说出来,刘逸自己都有些恶心,但为了得到武则天完全的信任,许多言不由衷的话还是要说的。

“你有如此想法,予很是高兴!”武则天突然变了语调,很是郑重地说道,“你可知道予为何又不让你去安西?”

“臣不知!”刘逸回道,知道了也不敢说,也不会说。

“予是怕你到安西有个意外,致使朝廷损失了一名可造之才。”武则天脸上已经没有了任何的表情,“还有,太平和婉儿也在予面前如此说,予和皇上商议后,才最终没有让你去安西……”

“多谢娘娘的关爱!”武则天这么直白地说,把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都拉了进来,刘逸不知道该如何回。

“你没去安西,也错过了一次立下军功的机会!”武则天似有些遗憾,又似想到了什么,问道,“予还听太平说你作了一首气势磅礴的《胡无人》之诗?你念给我听听……”

刘逸只得应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