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人如玉之小玉妃-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尔衮却是皱起眉:“既然知道皇后和二阿哥又危险,你不在这里保护他们,还想着怎么离开吗?又或者,你觉得你离开之后,皇后和二阿哥就没了危险?”

第二卷 盛京风云 第十章 立规矩

第十章 立规矩

巴特尔终究没有走,只是却变成了时常不见人,小玉儿问起多尔衮只说穆哥的事大体有了着落,他出京了。

兴和二年半年的憋屈在五月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好消息,多铎先破扬州,后破南京,博敦身先士卒冲入南京城随后追击福王,在图赖的帮助下,在芜湖抓获了福王朱由菘。南明政权弘光小朝廷覆灭。

小玉儿小心的问了几遍,知道历史上的扬州十日没有发生后顿时松了一口气。

剃发令随着八旗南下逐步在全国铺开,伴随的自然是有人头和人发一起落地,一路血腥,但是相比起来,大规模屠杀没有发生引发的抵抗自然也会少一些。知道了最关心的事情后,接下来的追击南明余部,还有对付盘踞天府之国的张献忠等事,小玉儿便不再去过问了,专心的开始为儿女们的事操心起来。

娜仁托娅怀孕了,东莪的婚事提上了议程,而雅苏喀也该上学了。

“雅苏喀也去宗学吗?”宗学设立之时豪格早已领军在外 ,后来皇太极的儿子都没怎么活到成年,皇子上学的问题自然还没成规矩。历史上清初大部分规矩都没有成定例,不少后世熟悉的规矩都是顺治朝才开始逐渐成型的,如今没了顺治,多尔衮和礼部的人自然也开始为各种规矩忙碌了。甚至包括遴选妃嫔和宫女。

“祖宗规矩,亲贵的婚事都得我做主,可是你也知道现在八旗人多,我哪里能真的全部做主的过来?要回睁眼瞎听凭别人来说,指些怨偶也是不美,所以我和大臣商量下,除了我们爱新觉罗家的,两年一选,选上的我给婚配,选不上的回家自行婚配。你觉得如何?”这种选秀的最后肯定是需要皇后去做主的,多尔衮把礼部呈上来的办法递给小玉儿。

小玉儿这才知道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八旗选秀是在入关后才形成的,她之前就纳闷呢,怎么从不见选秀。细细看了一遍,倒和历史上知道的差不多。

“两年一选是不是太频繁了?不如三年一选,称为大选。选的自然是八旗贵女。然后在一年一选,称为小选,从包衣旗里选出来到宫里当差。这样一来不用劳动全国选送,不会劳民伤财,二来自己家奴才,用起来也放心。”小玉儿想起历史上的选秀,倒是一点都不脸红的拿来主义。

多尔衮一听倒是乐了:“你和礼部还真想一块去了。不过这个不急,不管几年一选,总要等过了国丧才行。”

小玉儿一听也笑了:“那就说明是个好办法啊。其实说不急倒也该准备了,总不能明天选,今天才准备吧?国丧也就还半年多而已,我又是一个人,还是第一次,不知道到时得忙成什么样子。只是儿子的婚事有了办法,那女儿们的呢?”

多尔衮知道她最近操心东莪的婚事,倒也是沉下心来:“东莪的婚事,的确是个麻烦。你和其他福晋多走动走动,看看有没有看的上眼的。”

小玉儿却是摇头:“汉人说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东莪还小,我不急。我担心的是另外的事。”

多尔衮倒有些意外:“什么事?”

“公主府和额驸府分开建,然后等公主召见。这样的祖制是不是该改改?”这话小玉儿憋在心里已经很久了,多尔衮这么一问立刻就说了出来。

多尔衮没想到小玉儿说这个,倒是一愣。

小玉儿也没等多尔衮开口,有些抱怨:“夫妻夫妻,夫妻要相处了才能有感情。虽然咱们满洲女儿不兴汉人那套出嫁从夫,但是也不能这般把夫妻给隔绝开了吧?要是公主脸皮薄一些,一年半载都不好意思开口招额驸,这夫妻之间还过不过日子了?而且说是祖制祖制的,咱们入关一来都破坏了多少祖制了,这一条倒不妨给破了。”小玉儿想起前世看到的那些小言文里,大清的公主绝对是世界上最憋屈的职业之一了。为了和额驸见一面倾家荡产贿赂奴才,而且大清公主几乎全是短命鬼,有个活过40的都算长寿,这不合理的制度绝对是首恶。

多尔衮有些好笑的看着小玉儿在那边絮絮叨叨的,笑着伸手按住小玉儿的手阻止她继续说下去,然后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有些没忍住的道:“这女儿还没嫁呢,你就开始关心女儿的夫妻生活,难道是我最近让你有了那么大怨气不成?”

小玉儿愣了下,反应过来顿时老脸一红,猛的抽回手来:“跟你说正经的,老没正经。”

多尔衮哈哈大笑:“老夫老妻的你还害羞这个?”

小玉儿有些恼羞成怒了,猛的一跺脚:“说正事呢”

多尔衮见小玉儿恼了,只好强忍下笑来,只是脸色憋的有些红,看上去让小玉儿心里又是一阵的恼:“虽然咱们基本都承明制,只是大明的公主我看着也不怎么样,我去和礼部再商议商议,总能有解决办法的。”

小玉儿见他放在心上了,这才把刚才的话题又拿了出来:“雅苏喀到年纪了,上学怎么办?还有娜仁托娅,她一个人住宫外我可是真不放心。”

多尔衮沉吟了下:“皇子上学,再去宗学显然是不妥了,不如这样,单独辟一个书房出来,给皇子还有各位王爷的阿哥们念书,以区别其他宗室。不如,就叫上书房吧?至于娜仁托娅……”

多尔衮的脸色有些严肃,似乎在想什么很严重的问题:“我准备招多铎和博敦回京了,等博敦回来……”

小玉儿一听要招博敦回京了顿时松了一口气,结果多尔衮却是语气一转,“册封的仪式也差不多了,就抓紧时间办了吧。”

小玉儿一愣,随即倒是反应过来多尔衮的意思:“那娜仁托娅住外面就不合适了,可是宫里大部分宫殿都没怎么修,让他们夫妻住哪?”

多尔衮笑了下:“这个我早就想好了,就养心殿。”

第二卷 盛京风云 第十一章 娘家的消息

第十一章 娘家的消息

兴和二年七月,皇长子敦亲王博敦被招回京,因江南战事又起,原本应当一同应招的豫亲王多铎未能随行,只由敦亲王待会密奏一封。

多尔衮看了多铎的密奏后看上却是脸色不怎么好,大臣们都在心里猜测密奏上写了什么,结果晚上接风宴时,多尔衮却跟没事人一样宣布正式册立皇长子博敦为皇太子,为镶蓝旗旗主,着礼部详察应行典礼,选择吉期具奏。

大臣们顿时哗然,随后却发现似乎已经在情理之中了。这次博敦亲手抓住了福王朱由菘,大家都在猜测多尔衮会给什么封赏,博敦已经摄吏部事,亲王爵,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却早已领镶蓝旗事,除了太子之位的确已经封无可封。

博敦有些脑袋发胀,昏昏沉沉的走出来跪下去,到底自己说了什么他也有些记不清了。一直到出了乾清宫被冷风一吹,才一个激灵。

一直跟在他身后的阿达礼却是上前一步:“太子殿下,你不会醉了吧?”

博敦愣了一下,结果看到后面跟着出来的大臣们都有围上来的趋势,立刻装作一副不胜酒力的样子斜靠在阿达礼身上,众大臣看到博敦这般倒也不好意思围上去,由着阿达礼扶着博敦撒腿就跑了出去。

因为还没正式册封,博敦还是要住宫外的敦亲王府,阿达礼扶着博敦上了马车,装醉的博敦登时坐直了:“皇阿玛怎么会突然想起来封太子了?出京的时候明明一点消息都没有,皇额娘怎么也不劝着点。”

阿达礼掀开帘子对着车夫嘱咐了两句,随后却是放下帘子一脸正色的看着博敦:“你给我交个底,那个位置,你到底想不想要。”

博敦双手握拳:“说不想,你会信吗?”

阿达礼这才笑道:“既然想,那你还想这些做什么?你以为皇上没有明说就是没那个意思?他让你跟着豫亲王不就是希望你能立足够的战功吗?皇上大封英亲王府的几位阿哥,别的人不清楚,你还不清楚里面的用意?楼亲不说,和度和傅勒赫都是你的死党,皇上的用意已经这么明显了,你还说皇上没那个意思?”

见博敦似乎还在有些状况外,阿达礼却是上前勾着他的肩膀笑道:“你是皇长子,是嫡长子,太子的位置本来就该是你的,大家心里都有数,只是现在把名分确立下来而已,你紧张什么?”

博敦却是有些头疼的揉了揉额头:“大概是从小看着皇阿玛为了大位做的那么多事,心里总是有些阴影。”

阿达礼嘿嘿一笑:“怕什么呢?你跟皇上那时能一样?皇上那时英亲王,有豫亲王支持,你身边不还有我,还有傅勒赫吗?”

博敦却是撩起马车帘子,看着外面浓黑如墨的夜幕:“不知道,总是有些心虚和心烦,大概是觉得皇阿玛对我的期待太重了,怕负担不起。”

每次看到皇额娘对二弟疼爱有加的眼神,他总会想起当初傅勒赫在英亲王府的尴尬。只是这样的话,博敦却是不能对阿达礼说的。

小玉儿自然是不知道博敦的不安,听到博敦终于要有了太子之名却是抱着雅苏喀转了一圈:“你大哥做了太子殿下了,皇额娘的雅苏喀可以安心当一个小纨绔了。”

这般抱起来转一圈以前是雅苏喀最喜欢的,只是雅苏喀如今是越来越沉,小玉儿也是勉强才抱得动了,倒是许久没有玩了。

见小玉儿突然这般高兴 ,虽然雅苏喀不太清楚皇额娘这般高兴是为什么,不过还是咯咯的笑个不停。

倒是惹得原本在边上玩玩具的敖登格日乐眼睛放光立刻也扑了过来,小玉儿乐呵呵的把小家伙也抛了起来。

敖登格日乐正是兰珠当初拼死生下的女儿,小玉儿收为了养女,封为了公主养在身边。兰珠心心念念的科尔沁家乡,小玉儿在问过阿济格的意思之后,也给她取了一个蒙古的名字。蒙语是星光的意思,小玉儿便叫她小名星星。

长子长女都大了,只有雅苏喀一个人在身边小玉儿难免有些寂寞,加上敖登格日乐之后,小玉儿这边倒是欢声笑语多了不少。

“娘娘,豫王福晋来了。”小玉儿正和两个小的玩的高兴,乌娜倒是板着脸进来了。

小玉儿有些好笑的看着乌娜,她大概和达哲命里八字不合,小玉儿倒也没去管她,而是放下了小星星,没一会达哲笑嘻嘻的走了进来。

小玉儿左瞧右瞧只瞧见达哲一个人,马上板起了脸,连达哲在那边心里也当做没看见,领着雅苏喀和敖登格日乐坐了回去。

达哲见小玉儿的脸色却是笑的更乐了:“皇后娘娘何以见到我就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小玉儿板着脸:“你是明知故问,让你把松昆和多尼带进宫来,你偏不,难道我还能吃了你儿子不成?”

达哲先前给多铎生的第二个嫡子还是取名叫多尼,小玉儿这次终究没再说什么,多铎真心喜欢这个名字自己还能非扭过来不成?而且如今这样,总不会再发生东莪被多尼领回王府这样的事了吧?

想开了小玉儿对达哲家两个小子倒是真的喜欢的不行,可惜两个小子对自己却不怎么亲,松昆和雅苏喀以前倒是挺要好的,只是多尔衮登基之后达哲却是很少带他们入宫,小孩子忘性大,也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还跟以前一样。

真想着呢,雅苏喀倒是跑了出来:“松昆松昆”

弄的达哲哭笑不得:“哟,二阿哥倒是惦记着我们家松昆呢。”

小玉儿横了她一眼:“让你不带儿子进宫,雅苏喀都抗议了。”

达哲值得笑着应道:“好好好,下次一定带上。”

乌娜把孩子带了出去,小玉儿这才回头问达哲:“怎么?急吼吼的进宫有什么急事?”

达哲这才正了脸色:“皇后这事,你得做个心理准备……”

多尔衮接到消息,倒急急忙忙的扔下了在议事的大臣赶到翊坤宫,一进门就见达哲皱着眉坐在那边,挥挥手:“弟妹你就不要跟我们虚礼了,到底怎么回事?”

“太医在诊治,还没出结论,只是说是气急攻心。”

多尔衮皱眉看着达哲欲言又止的样子:“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好端端的怎么就气急攻心的晕倒了?”

达哲这才面有难色的说道:“科尔沁传了消息过来,说皇后的额娘去了。”

多尔衮愣了下,这才皱起眉:“怎么就去了?”

达哲摇头:“说是病逝,好像是拖了许久了,但是一直瞒着不让我们这边知道,所以去年朝贺的时候也没来。”

多尔衮叹了口气:“知道了, 天色也晚了,弟妹还是回去吧。”

达哲福了福身,回头看了一眼房门,这才走了。

多尔衮推门进去,太医们又是跪了一地,多尔衮也不看他们,挨着床沿坐好伸手抚了下小玉儿的额头,这才回头对躬身站着的陈贤道:“皇后没事吧?”

陈贤点头:“娘娘只是有些虚火,然后一时气急,无大碍。”

多尔衮把手伸进被子里握着小玉儿的手,感到有些汗湿:“那怎么还不醒?”

陈贤道:“臣刚才开了些安神的药,皇后现在睡会也没什么不好。等两个时辰自然就醒了。”

多尔衮点点头:“知道了,你们下去吧。”

陈贤点了头领着一批太医退了出去,多尔衮有些担心的给小玉儿额头上冒出的细汗珠给擦掉。他深知小玉儿对母亲的感情,当年她母亲只是离开盛京回科尔沁她都大病一场,自从迁都北京之后,也不止一次跟自己提过说要接父母过来一趟,去年朝鲜科尔沁队伍里没有见到小玉儿的父母,当时只说有些小恙他倒没多想,只是看着小玉儿大把大把的补品药材送回科尔沁,现在想来,恐怕那时小玉儿的母亲就已经是弥留了吧?

看着小玉儿眼角溢出的泪水,多尔衮有些愧疚。

小玉儿自小离家,嫁给他之后更是全身心的都扑在了自己的身上,当初额娘过世,那个雷雨夜是也小玉儿陪着自己,如今小玉儿的额娘不在了,就让自己陪着她吧。

差不多到了子时,小玉儿这才悠悠转醒,刚清醒那会,小玉儿还有些反应不过来自己在哪里,一转头却是看见多尔衮在烛光下批奏折。看到小玉儿醒来连忙放下奏折走了过来。

小玉儿扯着身子坐了起来,多尔衮靠在床沿扶着小玉儿的肩膀让她靠在自己的身上:“饿了吗?我让乌娜在小厨房温着粥。”

小玉儿靠着多尔衮,思绪才逐渐回笼,转身搂着多尔衮的脖子把脸埋进他的胸膛:“阿妈她……”

多尔衮轻轻拍着她的背:“我知道了,你放心,我一定让他们给阿**后事办妥,做的风风光光的。”

小玉儿想说这些都没用,但是也知道是多尔衮的一番心思,只能抽泣了一下,却是靠在他身上不肯起来。

或许平日里虽然不在一起也不会觉得,但是真的听到说母亲不在了,小玉儿这才明白,娘家的含义。

第二卷 盛京风云 第十二章 卢沟谣

第十二章 卢沟谣

小玉儿这一病就是大半个月,多尔衮看她一直郁郁寡欢,倒是起了带她出去走走的心思。

“以前就想,等将来平定了天下,带你去江南走走。只是如今江南还没安定,倒是这北京城,咱们都住了些时日了,还没带你出去看看。”多尔衮见小玉儿似乎稍微精神好些了,便提了出来。

小玉儿却只是笑了笑:“看你登基之后如此勤勉,我还以为你不打算给自己休息休息了。”

多尔衮笑着靠了过来:“博敦现在能帮衬着了,就出去玩个几天,又不是一去不复返了,难道还能翻了天不成?”

小玉儿眼前倒是一亮:“去几天?我还以为你只是出去走走,当天就回来。”

多尔衮道:“既然出门了,就多逛逛,北京城逛一圈,然后咱们出城走走。”

小玉儿却是眨了眨眼:“整个北京城都逛一圈?”

陈贤诊治过表示出门也没什么大碍之后,多尔衮登基后第一次当了一次“昏君”,带着小玉儿穿了普通衣裳倒是出了城去。

剃发令在北京城执行的相当彻底,一路上宽袖大袍早已经绝迹,要么短打布衣,要么长衫马褂,加上那辫子,倒是有些在电视里看黑白纪录片的感觉。

马车没有走多远,小玉儿和多尔衮就下了马车开始步行,一路上的却是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

多尔衮倒是有些奇怪:“今日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这集市上倒是人多的很。”

小玉儿只是错愕的片刻,倒是猛然想起:“今天可是七夕。”

“七夕?”多尔衮重复了一下这两个字。

“对啊,就是乞巧节,也是……”说了一半小玉儿倒是住了嘴,这七夕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应该是在西方2月14日情人节引进之后才有的演变,这个时候这个七夕还只是乞巧节而已。

小玉儿抬头望了望这朗朗乾坤,倒是笑:“汉人有个传说牛郎织女,传说他们相爱不能相守,被王母娘娘分离于银河两边,只有每年的七月七才能在鹊桥相会。因为织女擅女红,所以女子们就会拜织女祈求巧手。”

多尔衮听到这个倒是哈哈大笑:“想来你的确需要好好拜拜这个织女才是。”

小玉儿狠狠的剐了他一眼,扭过头去不理他了。

多尔衮笑眯眯的跟在她身后,低声道:“你刚才话说一半,除了乞巧节,还是什么?”

小玉儿哼了一声:“女拜织女,男拜魁星,七月七还是魁星的生辰,我听说在那南方,书生们会在这天祭拜魁星以求高中。”

多尔衮闻言倒是点点头不再言语。

小玉儿见他突然出神,伸手拉了他一把:“怎么了?”

多尔衮似乎在思考什么:“眼看着秋闱了,也不知道明年春闱的时候,能不能选一批得用的人。”

小玉儿见他心思又飘向了国事,不由得摇摇头:“我倒觉得京官是不是太过多了一些,你还显人少。”

多尔衮却是笑:“京官人员臃肿更大的原因是前明留下的人,我一时又不能全撤了,只能慢慢来裁撤。”

随后却是抬手捏了下小玉儿的鼻子:“说好了陪你出来散心,怎么又开始讨论国事了?”

小玉儿耸耸肩表示自己是无辜的。

两人这般一边说笑一边闲逛,周围却是有些人在以他们两人为中心移动。此番微服巴特尔是倾尽全力在做。宫里接连出事,如今他正急于找回自己的面子,凡事都是上了300的心。人就怕用心,原本看上去漏洞颇大的紫禁城再次处在了巴特尔耳目监控下。

小玉儿敞开了心怀在集市上从西走到东,见好吃的就买点尝尝鲜,特别喜欢的就打包,反正没一会就有人从多尔衮手上接走小玉儿买的一对吃食。两人逛累了倒是随便找了家茶馆坐下,靠着街边的二楼雅座,相比盛京城里这里才是原汁原味的大碗茶馆。

小玉儿看了下周围的环境倒是笑了起来。

“笑什么?”多尔衮有些意外。

小玉儿抿着嘴笑了一会这才道:“以前在东京和盛京的时候,我也好几次出门,会在小茶馆和小饭馆里坐坐,结果每次坐坐都能坐出一些事来,不知道在这里会怎么样。”

多尔衮失笑:“你倒是希望出些事不成?”

小玉儿笑着摇头,却是不接话,手里拿着茶杯把玩,耳朵却是竖起来听外面的人讲什么。结果却都是东家长西家短,没人讨论紫禁城,另她好不失望。

“你看,都没人议论官府。”小玉儿小声的对着多尔衮说道。

多尔衮却是有些诧异:“评什么让他们议论?”

小玉儿一愣,随后知道这两人政治理念的差距,相差300年啊,小玉儿觉得没法和他沟通,倒是扭过头不再理他。

多尔衮不知道自己哪里又得罪她了,倒是好声好气的讨好了半天。小玉儿这才一副勉强元两个你的样子站起来付了帐走人。

出了茶馆门,小玉儿倒是有些惆怅,居然没出什么事来,也没见到别人欺凌百姓也没听到别人讨论朝政,真正的平淡的十分无味的下午茶。

多尔衮有些无奈的看着小玉儿一副不乐意的样子:“好好的不出什么事你还不高兴。”

小玉儿却是皱了下鼻子:“难得出门却是平淡无味,多没意思。”

多尔衮看着小玉儿很久没有显露的童心,笑的却是有些宠溺。

下午倒是有些漫无目的的走着,看着马车外逐渐昏暗下来的天色,小玉儿有些奇怪的问:“这是要去哪?”

多尔衮回道:“现在是去宛平,听说那里有燕京八大景,咱们先去住店,明天早上起来看看那卢沟晓月。”

小玉儿却是愣了一下:“卢沟桥?”

多尔衮点头,却意外的发现小玉儿整个人沉静下来,似乎陷入了某种并不快乐的回忆之中。

“今天是七月七,天色还未晚,不如直接去看看卢沟桥吧?”小玉儿从自己的沉思中回过神来,却是对多尔衮勉强过扯了个微笑。

多尔衮愣了下,他没听过这七月七和卢沟桥有什么联系,不过见小玉儿似乎起了兴致,才撩开帘子对车外的侍卫嘱咐了几声。

到卢沟桥的时候太阳倒还没有完全落山,夕阳之下的卢沟桥却是有着别样的风情。

小玉儿下了马车,走在桥面上,却是站在栏杆处抚摸着桥上栩栩如生的狮子,多尔衮站在她身后几米的地方,见小玉儿一副缅怀的样子倒是有些奇怪,招来了侍卫低声问道:“七月七和这桥有什么关系?”

侍卫摇头:“皇上说要看卢沟晓月,奴才就去打听过这边的情况,没听到人特意提过七月七。”

多尔衮挥手让他下去,却是走上前给小玉儿批上了件披风:“桥上风大,你身子刚好些,别又吹病了。”

小玉儿背对着宛平县城,看着落日余晖心里却是感慨万千,倒是突然想起在前世无意中听到的歌,歌词却是非常印象深刻居然至今未忘:“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元明……”小玉儿猛然住了口,正想向多尔衮解释,却看到桥的另一边走过来一个书生打扮的人:“这位夫人,这歌谣可不能乱唱。”

多尔衮和小玉儿有些意外的对视一眼,多尔衮本来很意外小玉儿会突然唱汉人的童谣,歌词听上去也有些奇怪,但是见别的人来打断却也是有些不高兴,随后却是对身后的人瞪了一眼,怎么没好好的清场?被他瞪了一眼的侍卫有些背后发寒的低下头。

不过既然人已经到了跟前再赶走却是不现实了,小玉儿往后退了一步,站到了多尔衮身后,多尔衮却是上前一步:“怎么,这桥上莫非还有规矩不许唱歌谣?”

书生看到多尔衮站出来却是微微皱了下眉:“自然不是桥上不许唱童谣,只是这夫人唱的词……学生却是闻所未闻,敢问夫人这词是谁所著?可得让他万万不可再传唱出去,不然可要大祸临头的。”

小玉儿有些诧异:“怎么大祸临头了?”这词她可是一直挺喜欢的,虽然觉得可能在这个年代的人没有办法理解她的感慨,但是也没想过会被误解出什么大逆不道来啊。

书生冲着东边的方向拱了拱手:“瞧两位的打扮也是大户人家,也该知道如今在紫禁城坐了龙椅的是满洲人,这满洲人可就是当初大金的女真人的后人,你在这边唱金中都烟云散,若是让那些满洲人听到,那可是要杀头的。”

小玉儿被他这么一说却是一脸错愕。多尔衮入关以后除了剃发令以外基本政策都是相当宽松的,文字狱更是没听说过,怎么还是会被人误会成这样?

多尔衮更是皱了眉,见来了陌生人就已经站在身后的侍卫更是抢出来:“放肆,当今圣上圣明,岂会因为这点小事就胡乱降罪。”

书生却是撇撇嘴:“你们不懂了吧?他们满洲人才多少人?不找点借口杀汉人哪里坐得稳那个位置啊?圣明不圣明学生可不知道,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都不懂的皇帝,能圣明在何处?”

第二卷 盛京风云 第十二章 噩梦

第十二章 噩梦

“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都不懂的皇帝,能圣明在何处?”

说完之后书生却是猛的捂住了嘴巴,四下观望了片刻,随后又是语重心长的对着小玉儿说道:“这位夫人,学生是好心提醒你,童谣挺好听的,就是歌词得改改,还有这个永定河是什么地方?”

小玉儿这会真愣住了,指着下面波光粼粼的河面诧异的问道:“这条河不是叫永定河?”

书生反倒更诧异了:“我在这河边长大的,还不知道他原来还叫永定河吗?我们这边可都叫卢沟河。”说完却是摇头晃脑的往宛平方向走去:“永定河听着倒不错。”

多尔衮打了个眼神,原本想要拦着书生的侍卫们都错开了让他通过。小玉儿却是眯着眼看着他的背影有些出神。

多尔衮在小玉儿身后站定:“哪里来的迂腐书生,不用理他。”

小玉儿点点头,却是不再说什么了。

被这么一打搅,也就没了继续游玩的兴趣,这个客栈早就被包下来了,从上到下伺候的人也都换成了自家人。多尔衮批完连夜送达的奏折一进屋子却是见小玉儿靠在窗前盯着窗外的河面发呆。

多尔衮从背后揽着小玉儿笑道:“还未过子时,要不要也乞巧一番?”

小玉儿闻言也有些失笑:“我是破罐破摔了,这辈子对这女红不抱指望了。”

多尔衮笑:“虽然入夏了,但是这边靠河还是有些寒气了,你刚病好,不要受凉了。”

小玉儿点点头起身关了窗,回头去是看见多尔衮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怎么了?有事要问我?”

多尔衮皱着眉看着小玉儿:“你白天的童谣,哪里学的?”

小玉儿有些语滞,还好当时还没有唱后面,元明清七百年……晚清衰民国乱,不然更不知道说什么了,只好笑了笑:“无意中听到,觉得挺好听的,所以就记下了开头,后面也都忘了。”

多尔衮看小玉儿笑的勉强,心里还是有些狐疑,倒是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换了话题:“明日看完卢沟晓月,我们是继续往西还会往南?”

小玉儿皱了皱眉头:“往西可是入陕了,李自成还没被抓到,你现在万金之躯,岂能去冒险?往南……”小玉儿犹豫了一下,就算往南也不可能回江南。江南,她真正的故乡。既然不能去江南,去哪里其实倒没设么太多意义,都只是一个陌生之地。

小玉儿摇摇头:“长途跋涉的,我也有些累了,不如就回去了吧?等过几年,多铎把江南平了,博敦也能真正独当一面了,咱们从大运河南下,去扬州看看可好?”

多尔衮见她眉眼中的确有些疲色,终于是笑了笑:“那行,咱们明日就回去了。不早了,早点了歇了吧。”

大约是这马车的确颠的有些累,小玉儿躺下不久便睡着了,没有看到多尔衮拿着一份奏折一脸凝重的看着……还时不时的抬头看着躺在那边的小玉儿。

小玉儿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见自己长生不死,看着多尔衮,博敦,东莪,雅苏喀老去,死亡,一个人孤独的在旷野里来回的走,好不容易见到了人群,却发现一群金发碧眼的人举着火枪一步步的在逼近,身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