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末商贾-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打主意,没露面摆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别人一时间也根本想不到这是他林大英雄林东主在招摇过市。

为了使自己更像伤重得厉害的样子,林强云出门前特地用了些姜汁涂抹,使他的皮肤呈现出极为难看地病态黄。在身上、腿上的石膏和本(白)色吉贝(棉)布伤巾的衬托下。显得他似个稍用些力便会碰坏地象(蜡)人。

林强云四月下旬在护国寺,全凭着一己之力,使用几种以独门秘法炼制地仙家法宝,挫败法力高强得连北方全真教掌门道长也伤在手下、凶悍无比的蒙古大力法王,扬大宋国威,在打斗中被奸邪重伤的消息已经传遍了行在内外。不少说话人还以此为话本,各自在勾栏内讲说这一段故事。由于各人编讲的说话侧重点不同,因此“道门上人林大仙”在护国寺祭起数种法宝。先诛妖,再勇斗番邦法王及其一众徒僧的故事,市面上也就出面了十数种不同的版本。这样一来。林强云的事迹在市井厢坊里隅传了个遍,民间人士的口中他更成了汉人地民族英雄。既然是修成了地行仙之体的道门上人,这样的道行绝然不是短短三二十年可以修成地,自然而然地,这位“上人”仙长的年纪,也就在众口铄金的人们嘴里,从他目前的二十多岁,变成了三四十岁而四五十岁,又从四五十岁一下子飓升到了百岁以上。不但岁数给林强云说上去了,而且传闻中,林强云现在世人面前的……怎么说呢,哦,对了,世人得见林上仙的法相,是返老还童后只有二十来岁、并可化身万千的那种样子。

这种情况,双木旗下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了,自己的东主兼局主能有这么高的声誉,对双木旗号下的所有行业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人们又何苦去为这种有利的事情辩白,做那出力不讨好的傻事呢。

赚取多得用不完的银钱,多得连赵宋朝的皇帝也要羡慕的财富,这是林强云此生中最大的奋斗目标。从小就喜好鼓捣新奇物事,自己动手做出心里想要做的东西,这是林强云与生俱有的最爱,做出想象中的东西,那种成就感别提有多么好了。就是在制作的过程中,那种亲自动手,眼看着一件物事一点、一点地从什么也不是材料变成零部件,此中快乐无比的心情,能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满足的吗?也难怪林强云对制造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实用器件会乐此不疲了。

软榻到了皇城和宁门外,便得停下接受盘查讯问。

林岜没有入宫觐见的诏命,也就趁此向林强云说了一声自行回去了。

知道马车上是伤重未愈的林强云,皇城外值守的皇城司侍卫们,对于这位被临安城内市民们捧得极高,这时又是奉诏入宫见驾的民族英雄,表现得相当敬重。禁卫们嘴上不说,但例行公事查问之中却是执礼甚恭,完全不似他们贯常高人一等所应有的态度。而且侍卫们眼里射出的目光有佩服、仰慕,以至于另有一种疯狂的冲动。

验过了皇帝的诏书,推抬软榻的亲卫被阻止在外面不得随行入内,软榻则换成了皇宫侍卫负责推抬。

来到大内门前,依旧查询后,推榻的则是一个中年太监令人去叫了一帮子老少不一的太监来,换下了侍卫。那中年太监自己却一溜烟地跑得没了踪影,让林强云心中猛地一突。

一路上,不断有太监、侍卫拦路,林强云也在有人来查问时不断出示那卷诏书。林强云直称麻烦的同时,心下也大感不安,而且越往里走。心里的不安感也就越发浓重。林强云觉得,不但大内的警卫力量加强了,而且气氛也和以前数度次来时有很大的不同,可到底不同在哪里。他却又想不明白也说不出。

林强云暗道:“婊子养地,莫不是赵晌那个皇帝和史老奸得到什么对我不利的消息,准备对我下手了?”

实际上,皇宫大内还是和从前一样的那个皇宫大内,值守的太监、禁卫还是那么多,既没增加也未减少,丝毫也没有改变。

林强云可没有想到,前几次进皇宫大内时。都是有杨太后和皇帝地亲信太监领路,仅凭领路太监在皇宫中高高在上的身份地位,就没什么人不认得。更没什么人敢出差盘查。而这次则不同。被指派来为林强云推抬软榻出力的太监,是身份地位极低的下下等不说,而且都是从粗使房那儿临时勾抽来服役的,认得他们的人根本没有几个。有这些穿着太监服饰,年纪又老少不一的人弄了一个床榻在大内里走去,想不让人起疑心都没这个可能。

还有一点,但凡是人,只要好奇心稍微重了那么一点点。如果他看到底下有四个会四面转向、前行滚动间又不会发出丝毫声响床榻这样新奇的物事,能忍得住不去一探究竟?何况,皇宫大内是什么地方。是皇帝官家地居所,怎么能够让随便什么人弄个奇形怪状的物事在里面走动。这也是林强云一路上行来,所遇到情况的一种最为合理地解释,只是林强云自己却想不到这点。他被人查问地次数赵多,心里就越是发毛。

以上种种情况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伟过去几次大不相同的情况。总之,林强云皇宫的气氛紧张、沉闷得让人心里发慌,大热的天身上凉叟叟的,皮肤上鸡皮疙瘩一层层地不断冒出。

到了紫宸殿外,那个中年太监带着四个年轻些的太监匆匆迎出来,远远看到林强云的软榻被推过来了,没等值守的侍卫去盘查纠缠,立时就高声宣布道:“圣上有旨,通议大夫,提举龙虎山、阁皂山、茅山三山符策,兼御前诸宫观教门事林强云,因身有重伤未愈,免其舞蹈朝拜,着乘榻直入殿内觐见。”

 中年太监地话说完,他带来的四个年轻太监就接替了推软榻的任务,直接将林强云抬进殿门。

此刻天时已近未末,聚于殿内地连刚被推入的林强云也才七个人,使大殿显得空落落,史弥远说话的声音听来也像在极为空洞的广穴内一般嗡嗡作响:“……,因此,蒙古护运使必勒孛可将军派人回来责问,说是我大宋不将抢走的铜人寻回,不将大宋的强盗贼子擒下交与他们惩处,蒙宋联兵攻金之议便不能成事……”

“咦,史老奸说的可不是阳逻堡水战的事呐,夺回铜人的事我倒是又要花费一番心思想出个说辞才好。”林强云从殿门外到殿内听了史弥远的这一截话,心下顿觉稍安,自是只顾猛烈地开动脑筋。林强云现时想的是已经弄到手的针夷铜人,到底由原来计划交给原主大宋朝庭保存,还是改变主意,自己悄悄派人将铜人藏到一处没人知晓的地方,让这种国宝不至于流落到外人手中。

“按目前的情势来看,自己这次进宫还不知后果如何,得像打麻将抓到了牌才看得见花头是梅是竹。而且庄家是皇帝和史老奸在做,主动权捏在别人的手里,我这闲家的牌得看情况再打。”脑子一转间,他已经决定到自己确定没事出了宫后,再做打算不迟。

“唉,头痛啊!”即使是有了定见,林强云还是觉得这具铜人不好处理,实在是烫手得紧。

林强云皱起眉头暗自叹息不止的同时,他当即陷入了苦苦思索之中,殿上的人做什么、说什么他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将铜人交还给朝庭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朝中不但有适合存放的地方,还有专职维护保养的医官,也方便让郎中医生随时可以参照学习,最是利国利民。可自己知道大宋在不久的将来会被蒙古所灭,虽说元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就是不清楚铜人在那些蒙古鞑子的手里能否保管好,传承到明、清,以至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我可从没听说过针炎铜人这么一回事,看了那么多书也没见到过有关的记载。不过,针灸铜人这东西,自己这样受革命群众控制打压地‘黑五类’子女。没听说过这种国宝也属正常得很……”

“嘿……林大人,想什么呢,哈……这么入神,史相公问你话呢?”端明殿学士,除签书枢密院事乔行简,忍笑忍得全白的胡子不停地抖动,眼里带着同情的目光,迈着还算健朗的脚步走近来。捅了捅坐在软榻上一深思地林强云后腰,出言小声提醒。

“啊!什么……发生什么事了?哎哟……”半是疼痛,半是心惊着急。林强云这才记起:“这里是皇帝召见大臣的紫宸殿。上有皇帝,下有宰辅和枢密院正、副使等掌握大宋最高权力的人。自己这样对别人不理不睬,连他们所说的话都没听进去,实是犯了大不敬之罪,可以受到相应的处罚。万一……赵的和史弥远等用这件殿上打寄生虫的事做引子,再加上其他的什么莫须有的东西出来,数罪并罚之下,哪有自己地好果子吃?!”

一惊之下。林强云抬头的动作大了些,牵动了未痊愈的左肩、右肋地伤,痛得他眼泪都流了出来。失态地变色大叫。

林强云苦着脸强忍疼痛,泪水与汗珠一头一脸地那副傻乎乎模样,连表露出兴灾乐祸神情的薛极、郑清之看了也不觉莞尔,脸上有了些许不屑的哂笑:“上不得台盘的山野土小儿、乡下佬。”

赵昀与林强云这位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接触虽然不多,但还算是相谈得来,又有感于他进献了不少“起阳丹”,令得自己在床第间屡屡得意,因此对其颇有好感。有心将林强云这个道门“上人”收归自己所用。再者,赵昀这位皇帝亲政却未曾真正掌权,还须得看史弥远的脸色施政。再加上他成长和生存都在四明人极盛的时代,其身世和皇权都深深地打上了四明烙印。他能以赵氏疏族平民的身份入继大统,与其和四明地特殊际遇有绝大的关系。四明人于理宗有识拔、养育与翊戴之功。理宗不自知的是,他地精神世界亦为四明人所塑造,这极大地影响了理宗的行政心态。因此,好意地提醒道:“林卿家,史相奏闻说,卿家义叔、京东安抚副使前月回行在述职时,曾向朝庭奏报,言道京东数州今年大旱,稻麦歉收民饥。请求准于至江南地面收购粮草,此次制武军与鄂州勾抽至扬州的水军于阳逻堡江面上相战,死伤百余人众的事卿家可知晓,到底是怎么回事?卿家不须急,慢慢奏来不迟。”

林强云向赵昀和史弥远拱手,就是这一个勉强做出来的动作,痛得他刚用衣袖擦干的头上再一次流满大汗。这时,他根本顾不到呲牙裂嘴的样子有多难看、是否失礼,一面“嘶哈、嘶哈”地抽着冷气,一边说:“圣上,各位相公容禀,两天前在阳罗堡江面上水战的事,下官是接了入宫晋见圣旨,出了家门后才接获下官所办之双木商行送来的消息。双木商行所以会有此种消息传给下官这个东主,原是受下官义叔、京东安抚副使沈念宗所托,垫出本钱代京东数州在我大宋境内收购粮草并负责运至胶西。据传信的商行伙家所言,此事乃鄂州税务与黄州税务相约,在阳逻堡、白鹿矶两处强行扣押京东制武军护运送往京东救灾的粮草,而鄂州水军某些军将则应两地税务之请,未曾请得朝庭枢密院允,准,甚至连上书奉达朝庭的事情也未办理,即行私自出动战船舰只先行向运粮船队攻击所至。详细情形其实如何,实非下官道听途说得来的消息所能弄得清楚的。”

史弥远脸皮上绝无表情,但双眼流露出的得意目光显示其心怀大畅。林强云所说的一点不差,和史弥远得到的奏报大体相同。在讲述事情的同时,又不显山不露水的点出了自己拥有双木商行的事实,以及与京东几个羁縻州及制武军的密切关系。既表示其心中无愧,又说明他在水战冲突一事上并未牵扯其中,还是值得信赖的。

史弥远心中实在清楚得很,这次水战的发生其错不在制武军,大军鄂州水师也并没有什么大错。错的却是出在能够说动鄂、黄两州税务和勾抽水师的人身上。此等人不是别个。想来不外乎在薛极与赵方之子赵范、赵葵这两者之一,或者是这两者相互间或有私下地交易也并非不可能。依史弥远仔细分析后认为,最有可能挑起事端的,十有七八是与郑清之有师生之谊的赵范、赵葵兄弟俩。

此前。史弥远在别的大臣没到达时,曾与官家赵的说起过这件事,圣上也赞同他所说要三对京东三州和制武军加大安抚力度地想法。

确实,京东三个羁縻州给了一个制武军的称号,只度支四千人的钱粮,与已经被灭掉的李全一万五千人的钱粮相比,赢门(占便宜、得到利益)实在是大得太多了。即使是去年李全被剿灭以前,在对待像他那种反复无常的小人。给史弥远  他把大宋朝当成了自己的私人财物带来太多麻烦的枭雄,作为朝庭首辅地史相爷也是能用些少钱粮安抚住,就决不想挑破毒瘤。

史弥远要让这个有毒的瘤子存在。一是用以制约当今皇帝及朝中的不同声音。二则可以让其对金国形成一种牵制作用,让自己多些时间休养生息

现在,他对京东那个连蒙古兵都能打败,而且从未给自己添麻烦搅事地制武军很中意。起码制武军比李全所部地忠义民兵强多了,且还只花区区四千人的钱粮便能拢络,更是他十分乐意做的事情。

此次出了死伤百十人水战这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多给些人马的钱粮安抚一下没有错的京东诸羁縻州和制武军是大有必要的。

这次阳逻堡江面上水战的发生,虽然史弥远事前并不知晓。但他却明白京东羁縻州与制武军和林强云地关系。且不说其义叔沈念宗是京东安抚副使,京东所需的一应钱粮,俱是林强云这个自己视为准亲信的便宜侄儿大力供应。仅此次将要运往京东地大批粮草。便是林强云旗下的商行船行负责在林宋境内收购并运往京东,这买卖中的数量不可谓不大,获利之丰不可谓不多。

林强云又是能给自己提供治病良药——姑且不论他所说的冤鬼侵体的鬼话,可信的程度有多少,史弥远自是“让其姑亡言之,且姑亡听之”。史弥远自思——他本人就是玩弄这类懵人谎言的个中高手——认下的义侄,其人出身虽非郸、婆而属闽地,但他并没有与那些自视的所谓“正人”、“君子”(指魏了翁、真德秀等“朱学”者)过从,好歹也算得上是自己一党的吧。

专断国政已经二十四年的史弥远,是四明(郸)人,深知宽厚与致用之于己有莫大的益处。“四明(郸)之学,祖陆氏”而兼宗吕学,疏通而具事功。因此,史弥远既不想让林强云吃太大的亏,绝了自己治病药物的来源。又不欲对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薛极、赵氏兄弟等)过于苛责,以免冷了人心断了自己的得力臂膀。

发现大殿里所有人都不说话,林强云马上就着急起来,一种羊入虎口的糟糕感觉从心中升起,这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样任人宰割却无法逃脱的无奈感觉。想到自己即将死在这里,可还有个下月就要出世的儿子或是女儿未曾见到,额头上的汗越发滚滚而下,脸上也一下子失去了血色苍白得吓人。

“这下我惨了,说不定一条小命就送在这里!”林强云说出一番推托之辞,见赵晌和史弥远都没有表态,他们的脸上似笑非笑的样子。眼光向其他人一扫,薛极板着脸只看着史弥远的脸,似乎等待什么暗示。郑清之虽然毫无表情,但林强云觉得他的眼光里射出的是兴灾乐祸之意。其他人则低着头看不到表情,无从估计他们的态度。

在从家里出来时就有了别人要对付自己的想法,先入为主的认为此行凶多吉少,心慌意乱之中,一时间哪里想得到这其中的关窍。他倒不是怕这次水战的暴发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此刻担心的是皇帝和权相被与自己作对的人说动,因此而有了除掉自己之心。林强云这一刻带着未曾痊愈的伤,孤身一人在皇宫大内,心里当真是心慌得紧,他感到既害怕又无助,更是后悔这次应皇帝之诏进宫冒险。

“没有人肯说话,那就是他们已经有了定计,想必是决定今天就向我动手了。”疑心生暗鬼之下,林强云第一个反应就是准备先下手为强,将这批大宋朝掌握实权的高官和皇帝都掳为人质,发出信号让留在和宁门外的亲卫冲进来救自己出去。

将右手伸入衣内,悄悄握住手铳按下击锤,可怜巴巴地想:“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三年半了,从开始时只带着两把猎枪外一无所有,到此时赚得身家亿兆,还没开始享享清福呢,万一他们现在就下手,我可是死定了。镇静些,再与他们说说争取些时间,保不定说得他们心动了就会有转机,能让他们留待以后再下手,那就可以先逃出这个皇宫,走得远远的留住一条小命再言其他。”

赵昀还好讲,自己对当今皇后谢道清有点小恩惠,与扬太后的关系也不是十分差,相信可以鼓动其饶过自己。而且,林强云目前手上有果然身材容貌极为出色的女孩,已经由密崇和姬艳师徒俩调教得差不多了,如果送进宫的来让他宠幸的话,恐怕专宠一时估计没什么问题吧。不过,可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提此事,更不可让谢皇后晓得是自己送了个与她争宠的女人。同时,也要说这个女孩可以为怀上赵昀的龙种,才能让皇帝、太后同意将此女招入宫,唔,得要私下里向赵昀说才行。

史老奸么,还是用老办法,最多通知米臣秀回来,将那什么“天地丹”的丹头给他就是。另外,恐怕还得对他身体上的病危言耸听一番,让这老奸一时半会的心有顾虑不能立即对我下手。

想来想去,林强云心里猛然一动:“既然不能将事情宣之于众,何不请他们到面前来悄悄给他们说呢。万一……如果……有什么不对的话,近在身边的人要挟持一个为人质不也是方便得很了么。”

电光石火这间想出了这个主意,林强云不由有点得意起来,暗道:“我看来还是有点小聪明,片刻间就想出了应付的办法。”

当下,林强云竖起食指靠到嘴上,向所有人做了个先不要说话的示意。眼睛盯住皇座上的赵昀仔细看了一会,然后低头装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接着说:“圣上,现在请不要问为什么,稍时臣自会向圣上说明。”

再又向史弥远认认真真的看了片刻,更是装出大惊失色的样子以拳击掌,失声惊呼道:“糟了,有祸事矣!真是糟糕极了,怎么会这样变成的?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使得人主及其首辅大臣现出如此晦暗的气色?!”

林强云从赵昀和史弥远的脸上的表情看,自信自己这番做作效果相当不错,当下也不再啰嗦,向赵昀奏道:“微臣有密本上达天听。事关大宋国运和皇室家运。圣上,请下诏除史相以外的所有人到殿外,最好是离得稍远些暂避。”

卷十一 第二十章

赵昀一怔:“事关大宋国运和皇室家运,密不可宣的奏奉!!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件,除了史相外,还不能让别的朝庭重臣知晓?国运,很好理解。皇室家运,那就是身为当今大宋天子,朕本人的家运了……哎呀……也说不定……”

皇帝不安地把眼光射向史弥远,这位权相面无表情,只是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赵昀随即控制住自己忐忑的情绪,像平时一样朗声开了金口:“林卿家所请照准,师相请留下,其他臣僚退出殿外候诏。”

师相,是赵昀做了皇帝后,在外人面前对史弥远的尊称,而他对郑清之,则称其为师臣,以示不敢有忘瑾(四明)人将自己从一介平民中找出,又传授礼仪学识再扶持登上宝座的大恩。赵昀对史弥远是表面上尊敬,内心里则既怕且恨,自思还没有达到那种翻云覆雨的手段,确实是无可奈何。他明白,只有将政事完全交给史弥远处理,自己要韬光养晦,默默地过着碌碌无为的日子,这才是当前最好的自保之道,才是在相权、后权和皇权诸般综错复杂斗争中的生存策略。

郑清之,一开始就是史弥远请来教导赵昀的老师,赵昀对他的才能学识深感佩服,对他的尊敬确实是发自于内心。

济王赵竑死后,朝野多有微言,史弥远以抑制言论为由拿陈起、刘克庄开刀,却被郑清之以太祖勒石中有“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一条为刘克庄等人开脱。(钱塘人陈起是《江湖集》的雕刻者,莆田人刘克庄是《江湖集》的主要撰稿者。他在《落梅》诗中这样写道:“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诗中确以梅花的飘零,隐喻历史上屈原、韩愈、柳宗元等饱学之士惨遭迫害的凄况。同时抒发自己了怀才不遇的压抑心情。京尹在史弥远指令下立即派人查封临安睦亲坊的陈起书籍铺,劈板禁毁《江湖集》,并当日抓捕陈起;另外专门差人去建阳抓捕刘克庄。)

李全反叛攻宋,史弥远却总是想花些钱粮将事情安抚下去,却被李全拒绝并受其嘲笑。也是郑清之,联合范楷等人向赵昀陈说利害,又在纠缠到史弥远同意按其推荐地人选和具体方略讨伐李全后,用了一个时辰亲笔写完诏令,削去李全的官爵,宣布李全的罪状。命令江准的守臣整军讨贼,而且悬重赏收购李全首级。

赵昀从以上两件事中。知道这位老师与史弥远并不一样,将郑清之看成自己的心腹大臣,也是自己将来真正亲政时,想要大展宏图中兴宋室,施行政治更化措施,有能力进行具体操作的强力臂助。

即使如此。赵昀埋藏于内心深处的一些想法,他也没敢向任何人——包括相当清楚自己心思的郑清之在内——宣之于口。

林强云刚才心里着急,没注意到皇帝眼里并无杀机,此刻看到了赵昀的眼神平和,看向史老奸的目光还带有请示询问地意思,这倒让他乱纷纷的脑子里闪了一丝灵光。赵昀登上皇位地传闻突然间出现在眼前,林强云暗道:“在这上面做做文章,应该是有大把有机会可趁,说不定我能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平安脱身离开皇宫这个牢笼。”

仔细一想。皇帝、权相为了一点小事,就对自己一再加官进爵,直到现时封为正四品的通议大夫、加食邑一千户。只要巧妙点加些说辞,他们两人应该可以缓下对付自己之心,不会当场发难。虽说通议大夫只是个寄禄官。但另外弄了个兼御前诸宫观教门事,还有提举三山符箓的实差,每月都可从左藏库领到职差俸禄、贴职钱,还有各种贴支、杂使钱等,折合起来不下一百二十贯文,除掉折支后还能拿到近七十余贯钱。待遇不可谓不优厚。对现在身家兆亿,财大气粗的林强云,他并不在乎每月领来的这几十贯钱。但多出可以养活一百多两百人地银钱使用。作为林府大管家的韩贵喜来说,则是相当重视。用韩老头的话来说,这是得到当今天子宠信,是天恩浩荡和府宅主人高贵身份的具体表现。

从几次接触两位最高掌权者的言谈中,史弥远口口声声贤侄、贤侄的叫得亲热,一些并不过分的要求也基本得到满足;赵昀则在公私都场合都暗示,自己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有收复失地的雄心,只要林强云能在以后忠心耿耿地支持,他就一定可以当好这个皇帝,并不会比已经死掉的赵竑差。林强云突然明悟:皇帝赵昀与权相史老奸在皇位这个大局上,他们确实是一体存亡,但在其他方面其实也并非铁板一块。以林强云猜测,赵昀自知皇位得来名不正言不顺,确实是想有一番作为以示其能力,目前正要收拢一些心腹,为史弥远死后他掌握政权大展宏图做准备。赵昀和史弥远两个人明显都有拉拢之意,那么他们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起杀机下毒手,自己还是有一线生机地。

有了拼命的打算,再发现了生机的林强云,心里涌起了强烈的斗志,思绪也活络清明了不少。其他四个大臣走了后,林强云便向赵昀、史弥远拱手道:“圣上、相公,请听微臣细细奏报。”

赵昀与史弥远看了林强云刚才那种大惊小怪的样子,心里也都不禁有点忐忑不安,不知这个名为道门“上人”地神棍发现了什么于自己不利的兆头。一时间俱都从龙座、锦墩上站了起来,点头示意林强云尽管讲,身体则慢慢朝林强云走近。

林强云:“圣上,这些时日可有斡林天文院的提举来报近日天文星象,可曾说起紫徽星光有些少暗淡之事?”

赵昀和史弥远不约而同地“咦”了一声,史弥远道:“今日大朝会,正是有斡林学士项相上奏,言道:昨日依稀可见‘日冕’。估计乃是应了京东、两浙诸路大旱。可是,紫徽星光暗淡之事,他倒不曾提及。”

林强云:“昨日依稀可见‘日冕’?那就是了。最近,紫徽帝星光芒比往日稍弱了一点,此等天象不是太过明显,天官一时间未曾看出也是有的,但若等到天官的凡胎肉眼可辩时,那就迟了。幸亏圣上今日召微臣入宫,让臣下此时得以亲见龙颜和相公,观察到圣上、相公的气色有异。令我们可以有时间早做筹谋,将诸般妨害扼杀于萌芽之中。”

赵昀对此不是很懂。问道:“林卿家,帝星稍暗,会与大宋及朕有何不妥?”

“微臣启奏圣上,这段时间紫徽星是不怎么明显地稍暗了一点,暂时还不会有什么大地危害,其影响在于长远。这么说吧。天象所示地紫徽星光稍暗,不仅预示将来国将不国,圣上皇位有更替变故,更是官家传接子嗣缺失地征兆。若不及早将这些危机化解,其影响将有迫近增大之虞,势必会对我大宋朝国本、圣上的皇位,以及于龙体大有干碍。圣上、相公,不可大意啊。”林强云将情况说得很严重,但也不敢把事情讲得太具体,省得赵昀和史老奸害怕起来。将自己留在宫中做他们的护身符,那就更要自己的老命了。

危言耸听了一番后,他又语气平淡地安慰道:“不过,圣上暂且安心,帝星虽说稍暗却还是光芒四射。只要将一件关乎国运兴衰的宝物取回,即可化掉险情,我朝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危难。但是……”

“但是”这两个极重的字出口,林强云把语音一顿,语气加强了不少:“官家个人的家里——也就是皇宫大内,即或亲人——将会有不大妥当的事发生。具体会有什么事。微臣实是无法猜估。”

“亲人,我仅有一个弟弟是亲人。他怎么会有什么事。”赵昀听说紫徽帝星稍暗,是预示自己身家或亲人会有不可知地变故,着实觉得不可信。可一想到最近自己吩咐兄弟所做的事情,心下又将信将疑起来:“哎哟,不好,只怕朕交代皇弟去做地事有些不妥,让这位有些神通的‘上人’从天象中看出了什么……”

但听林强云又说:“要解此不可预知之厄,须得微臣作法,人为将紫徽星光加强,另外后宫还得选出能利于子嗣的女子为妃,方可在短期内保得圣上龙体及亲人平安,日后国祚久远。”

再听林强云说出他又能用道法化解这个劫数,不由得大是好奇:大宋朝的国事可用宝物化解。可是,以人力将紫徽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