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末商贾-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强云在一名亲卫走到厅门,对他们说出“赵范已经走了”后,立即向武诚问道:“武将军我们真的折损了百余铁甲军么恤,陈君华和武诚两人此剂再忍不住了,同时放声大笑。
武诚边喘边笑道:“局……主万安……安,这是骗赵范的,这些天阵亡者不过区区十六人而已。属下带到此地的铁甲军共为四百四十二人,现还有四百二十六,除二十六人受伤外,能战的正好四百骑,已经重新分为四哨。”
有武诚的这番解释,林强云这才有觉心安,想想他说的每骑铁甲军要用四千贯来装备,不由得也大声笑了出来。
陈君华叫道:“哎哟喂,好你个武诚武将军。哈哈……想不到名满河北两路的‘威州快刀’。‘河北四君子’也学会了骗人呐!什么连人带马要花四……四千贯,这……哈……这样的鬼话也……也……亏你说得出口……”
“我说陈元帅,这可不是乱讲。”武诚收住笑声,一本正经地板着脸。眼睛里地笑意却是怎么也瞒不了别人,放大声音与陈君华辩驳道:“前些天我将了钢甲去扬州军器监地铁匠坊问过了,要他们打制出这一身甲胄,四千贯还做不出呐。当然喽。按我们根据地用那种什么夹……夹什么锤来一下就冲出一块的算,只须四百余贯就能做好。可……我们总得入乡随俗不是,那就只能按扬州这里的所费来计算了呀。再说了,局主是个商贾么,我们这些做下属的,自然也就要为局主着想,多赚些少银钱养家活口怎么也比受穷好吧。”
不多时,赵范又急匆匆地赶回废瓦内。与他一起来地还有全子才这位军器监簿。
一开始听到武诚所说铁甲骑兵一身装备需四千贯银钱,赵范是怎么也不肯相信的。他认为肯定是林强云他们几个商量好了,用这种夸大了的言词来向自己多要使费。没想到对全子才把情况一说,他却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制使大人,四千贯他们还是讲得少了。前些天下官也去向铁作坊内地高手匠师探问过,据那些匠师所言,似护法军那样的铁甲,没有高手匠师。就是六七千贯也没法打制出来。四千贯钱的工料,整个扬州三百多铁匠中,也只有四五个人才有打制出如此盔甲的能为,能否做得到和护法军所用般的坚牢,他们说实在是不敢保证。”
赵范至此时,方才感到这位林飞川虽然是个商贾,其实并不是像别的商贾般见钱眼开,还算是个有些良心有的。问清楚制师总所里,连同林飞川这次送来犒军的坏钱,共有近八百万贯存着,心下稍安,便拉着全子才一起到废瓦和林强云商谈。
赵范此时还没想到,这八百万贯钱其实并不经用,只要仗一打完,他们所欠下裕福商行和林强云地粮草款项,就已经达到一千多万贯,到了那时真是够他们这伙人头痛的。
好在林强云也不为己甚,在赵范提出总共向他们度支六百万贯银钱时就松了口,答应护卫队步兵、骑军可以和战船一起留下,再配合官兵进行七天地剿贼行动,于正月二十八回到扬州,然后启程返回临安向圣上复命。
赵范怕林强云反悔,当即派人将婚钱绢帛送到废瓦给护卫队点收完毕后,马上请林强云、陈君华一起到制使衙门去,共同拟定作战计划。
当天酉时,赵范一切布置停当,林强云留下一哨人守护废瓦,与陈君华、武诚分别带着所有护卫队、铁甲军、水战队到达南城、东城内的指定位置。
赵范根据陈君华提出的建议,计划夜里先分兵多路出击,以护法骑兵和步兵为突击力量,用护法军的远击兵器先将各个围城的堡寨攻开口,然后再由官兵进内冲杀。护法水军则于运河上巡游,对在火力范围内的贼兵实行远程打击,掩护官兵战斗。
酉时末,初更的鼓地尚未敲响,南水门的巨木栅,在一片“吱吱呀呀”的辘轳绞索声中缓缓升起,然后二十多船平底防沙战船慢慢地驶出。
戌时初,城内二更鼓点方起传出城外,船队已经摸黑往东行至大城东南角,领先前行的战船舷边火光一闪,左侧的三架子母炮同时响起炮声。紧接着,扬州大城外的东、南诸门火光烛天、喊声大起,护卫队、铁甲军、大队官兵一起出动了。
子母炮和大雷神的威力,武诚和他带来的人都在歼灭李蜂头水军时看到过了,对它们的杀伤力没话说,放心得很。但对于林强云这次专门带出来,另成建制的一哨人,他们却是带着怀疑的态度。看到这一哨护卫队使用的是只有一尺多两尺长,连撑脚铁枝在内重仅二十多斤,名为小炮的铁管时,武诚实在是看不上眼。这是什么啊,一个子炮也比它更粗更大,还重了几斤,与子母炮相比。这物事根本就是纤细得可怜生生的小不点么。真能像子母炮一样把贼兵的堡砦轰开?
护卫队、铁甲骑兵和小炮队各自一分为二,临时混编在一起。每队由五哨护卫队、两哨铁甲军以及两小队小炮兵组成,由陈君华和武诚各领一军到南阊门、东城门。
今天,铁甲军地战士们总算见识到小炮地力量了。武诚带队在官兵的后面出了东门后。等到浮桥搭好,当先领军过桥,迫进至贼兵堡砦前三上丈,就被小炮哨长叫住:“武将军。请在此稍停,让我们为大军打开一各通路再杀进贼砦去不迟。”
贼兵土城瓮门上的灯火,正好给小炮指示了目标,武诚稍为注意了一下,就发现小炮的发射与子母炮、大雷神完全不一样。心里暗暗称奇:“阿也,他们为何不像子母炮及大雷神般,把子窠装入炮管内去发射,反倒分出一人手握子窠放于铁管口上呢。不怕炸着自己么……”
心念未完,听得哨长喝了声“点火射击。”武诚就见蹲在侧面地炮手用粗短的棒香引燃了子窠的火线。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种小炮的子窠须得点火后才塞入炮管,倒是方便了许多,只不知……”
轻微地“通通”声和随后远处发出的猛烈爆炸声打断武诚的思绪,抬头远望三十多丈外贼兵土城瓮门,那里升腾起来的火光,映照出这二十枚子窠的效果并不双子母炮的子窠差多少。
“前进五丈架好小炮,各组再发一枚子窠。”在贼营内嘈杂的叫声响起的同时。哨长地发令声也把小炮阵地往前推了数丈。
第二轮子窠将涌上土城上的贼兵打得一片混乱,人影内跌外摔不计其数,踊跳逃命地有如无头苍蝇四下狂奔乱撞,片刻后就再没人敢暴露在进攻队伍的视线内。
每发出一轮子窠,小炮阵地便在铁甲军和护卫队的拱卫下往前移动数丈,只用了四轮射击,小炮阵地已经进到距瓮门十多丈处。
“按训练时抵近射击的要领,接长引线到两寸的长度,子窠点火装入后,炮管放平至二分水。”
哨长这一次发出的命令让武诚又觉得奇怪,但又不好在此时去打搅发问,只能不眨眼的盯住炮手们地操作,将这个不解的问题闷在心里。
看到炮手们调整两根支脚铁棍,几乎将小炮放平于地上,再由持棒香的人一手扶着竖起炮管,另一人依旧双手持着子窠放于炮管口上,点火后两人同时将炮管放下后,武诚才似是有点明白哨长所发命令的意思:“敢情这么近发射时炮管太平了,子窠不易滑到底部,须得以此种方法方能将子窠顺利的发射出去打中极近的目标啊。”
只有十多丈的距离,二十枚子窠基本上全打在瓮门的门栅上,爆炸过后除了门洞里起火燃烧的几根木头外,翁门已经变成了通途。
“护卫队保护小炮,铁甲军随我冲!”武诚一声令下,纵马直入贼兵营砦。
赵葵所带的官兵紧随铁甲军身后冲入,喊杀声冲天而起。
城内四更的鼓声传出时,贼兵开始溃败。
二十一日黎明,赵葵跟在武诚的铁甲军后面追击贼兵至湾头镇,趁乱急攻。
林强云所率的战船也于此时到达,两通炮击轰塌了靠河一面的十余丈堡墙,贼兵大骇下亡命逃出,让赵葵的官兵用了不到两剂时辰便进入镇内。
这一天,俘虏、斩杀贼兵无算,夺得粮畜漫山遍野。
城西的田四、郑衍德得到大败的消息,率了贼众就逃,官兵追至大仪镇,取得牛羊粮草后便收兵回城。
留在后面保护的护卫队和小炮队的人这下可是发大财了,将牛羊牲畜用绳索拉出圈子栏好,边上堆着收集来的盔甲兵器,草草插上一支护法军的小旗,留下两名小炮队员守着,就再去另一处搜刮。一天下来得到的战利品可以装满十多船。
下午,赵葵派亲信到新塘查找,得到的骸骨中有一只左掌缺了尾指,证实了李蜂头确是被林强云的道术法宝所杀。但赵范、赵葵兄弟怕林强云得去最大的功劳,吩咐亲信不可声张,只在向赵善湘送去的报捷文书中提到李蜂头死于乱兵。
扬州重围得解,沿江制置大使赵善湘于二十四日得到捷报后,派人连同缺尾指的左掌一起,飞马报上朝庭,皇帝赵晌惊喜莫名,杨太后举手加额大庆。
可是,朝堂上大有人对二赵得此大功因嫉生事,具书上言道:仅凭一只缺了尾指的左掌,就说此人已死,实是有贪功冒赏之嫌,可能李蜂头已经逃掉未死也说不定。
在赵善湘露布报到朝庭前一个时辰,林强云呈送的信件也由专人送到了史弥远的手中。信中将李蜂头已经在新塘死于道术法宝下的事情说明,并把自己与二赵间的矛盾前因后果也详细讲明。
得到实信的史弥远马上就制止朝官们随表上贺的举动,对外的说法是:李全小寇剿平,并非什么大不了的功劳,不必如此大张旗鼓的庆贺。
有当权丞相出面,谁还会那么不知趣来做出头鸟得罪人,自是没人再提此事。
二十二日,休息了一天的林强云率船队沿古盐河直放泰州,几通子母炮吓走贼兵后,将海陵城拱手让给随后赶到的官兵。他自己则带领船队再往如皋而去,炮都没发射出子窠,便轻取县城,二十四日巳时到达通州城西门外。在将脱军籍的文书扎子交给方凝,交代他一应需要注意的事项,说明过几天就可以到江边接他们的人上船。
林强云回到扬州城是在正月二十八日未时,再经一番整顿收拾,所有牛羊、粮食、铁器刚好装满二十八艘船。看看天色已晚,想要按计划回临安是不可能的了,陈君华只好下令再住一天,准备次日启程。
二十九日已时,林强云装满了战利品的船队驶出南水门,五条代步小划艇组成的小船队插着半大的宋字白云旗飞快地到达,小船上有人高叫:“请立即禀报局主,有沿江制置大使赵善湘赵大人前来犒军,赵大人请局主留在扬州城内稍候,他有要事与局主相商。”
听说来的沿江制置大使又是姓赵,林强云皱起眉头不悦的对陈君华说:“又来了一个姓赵的家伙,不知道会不会和赵范兄弟是一路货色,不管他,我们走……”
话没说完,从南阊门内冲出一骑,船上的人看到是林强云的亲卫,马上传话过来说有亲卫到达。
“亲卫?强云,怕是追杀李蜂头的人有急事报告,还是稍等一会吧。”陈君华止住林强云,下令将座船撑到岸边。
“局主,盘哨长要属下回来报告,有五百多从扬州溃散的贼兵与李蜂头会合,被我们堵在横山的一个山头上,一时间没法攻下。”那名亲卫上船后立即报告:“盘哨长要局主调几架子母炮去方能解决问题。”
卷八 第二十七章
城西的废河道没码头,将六架子母炮从战船搬到岸上很费了些事,足足用去半个时辰方把要带去的子母炮抬到马背上驮好。一哨铁甲军和两小队护卫队弩兵护着十八名炮手共一百九十骑,在回来报信的亲卫引领下,朝天长县的横山地区急赶。
目送骑队逐渐远去,林强云很是担心的对陈君华说:“我真想自己去横山走一趟,省得心里没底。若是这次被李蜂头逃掉,让他将溃散了的贼兵再收拢渡过大河北去,在此蒙古鞑子正想对我们进行清剿的情况下,将会对根据地形成两面夹击的攻势,这就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危机。”
“唔,这倒是不可不防的大事。”陈君华被林强云如此一说,心中不禁一沉,他一手轻拍林强云的肩,安慰他说:“根据地至今没消息传来,说明斡陈那颜的鞑子兵还没有动静,他们应该还未曾准备好。但临安那里应对朝庭的事情也是不容忽略,必须先去把赵宋皇帝和史弥远这些人的关系处理好,否则将会有更大的麻烦。为防万一起见,这里的事了之后,叔就不陪你去临安了,我和武将军一起先赶回山东。若是我们觉得实在不行的话,再通知你回山东来主持应对这场大战吧。”
林强云:“这样也好,叔回到山东后告诉张大人和沈叔,要他们把其他的事情都先放一放,立即组织人先把通往各城镇的大路,特别是通往根据地沿边城镇的大路,抓紧修筑完成。以便我们地铁甲车能在战事起时迅速赶赴各地。在这场大战中发挥它们应有地作用。另外。叔也必须选出部分人充实到铁甲车队去,把已经制造好的铁甲车都组编成军伍,让他们抓紧训练,尽快形成战斗力。这样多做些准备工作。我们或者在对付蒙古鞑子和北上贼兵的两线作战中,不至于相差太多,可以尽快将入侵的敌人打败消灭掉。”
“强云,你对山东作战地方法还有什么想法。一并给叔说清楚。”陈君华明知林强云没打过什么仗,但从别人的口中了解到,去年对李璮和五千鞑子兵的那场战役中,仅以数千没战斗经验的部队,打败并且几乎全歼了数万敌人,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办到地。由此可见,这位异姓侄儿对全局的掌控,有他独到的眼光和一定的把握。在关键时刻的所行所事无不暗合兵法,实是有一代人主的丘壑。所以。陈君华在福建路见到林强云后,就将情况问得详详细细,连一点微小的细节也不肯放过。此时此刻,要回去山东面对即将、可能来临的两线作战地不利形势,深知局势严峻的陈君华,自是不会像其他人般地盲目乐观,他想知道这位侄儿对即将来临地这一场关乎根据地生死存亡的大战。有什么特别的办法。
林强云其实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将来的危局,他在得到陈老拐的报告后,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但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往往不能集中精力去针对某件事考虑,只能一件一件的来,先解决最迫切地问题。这时,对于陈君华的问话,他只能苦笑回答:“我没什么想法,对上这样的情况可以说得上是一筹莫展。不过,这段时间跟叔和武将军他们学了这么久的兵法,总觉得除了武器之外,还应该在情报这方面多下些功夫才是。依小侄想,现时我们对蒙古鞑子的作战方法、领军将帅的个人喜好,他们每个人的脾气、打仗的特点,来犯敌人的数量、兵器、战斗力高低、士气等事情一无所知,应该不是什么好事。若是能在这里多下些功夫,找出敌人的弱点,再针对这些弱点加以利用,或者会对战斗的胜负有极大的影响。”
陈君华:“你这话说得是,叔回去后会加紧办好,多派出细作探明情况。其他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林强云:“我们根据地去年刚结束一场大战,恐怕还没完全恢复过来,此刻正是百废待兴的关键时候。叔回到山东后,请多考虑一下,是否能把战火引到根据地外面,别要因为打仗而耽误了农时。”
林强云猛然想起些事,“咦”了一声说:“不对,的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还可以有好多种方法应付。比如,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在局部形成敌弱我强的态势,有道是‘要打运动战、歼灭战’,‘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敢于大踏步的前进、大踏步的后退’,‘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一部有生力量’。对啊,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战略战术呢,哈哈,有办法了……叔,你先回去,小侄到临安去把事情安排处理好后,立即就会赶回到山东,我就不信,祭起那些全民皆兵的‘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等诸般法宝,还会怕了区区蒙古鞑子和败退回去的贼兵,肯定能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陈君华还想开口问个仔细,但城南运河上喧天的锣鼓声已经越来越近,估计是赵善湘的船队已经到了,只得下令将船驶回运河主道上。
对于官面上的一套,林强云实在是烦得很,他那一副强打起精神,但还是显得无精打采的样子,让初见林强云的赵善湘觉得此人是个上不得台面的无知匠人。他心内不由得暗自责怪杜采怎么会如此没眼力,将一个泼皮说成是天下少有的能工巧匠。
可转念一想,赵善湘又有点疑惑,按他在犒军时所见,林强云这次带来的亲卫、护法军的情况看,如此整洁精悍的军队非同一般,绝不是一个主帅为泼皮无赖的人能训练出来的,这样的主帅会有能人肯投入其下帮他出谋献策,尽心尽力么?不对,这个看到的林飞川一定不是他的本来面目。此人恐怕真有大才。并非一个简单地“能工巧匠”四字就可以将其概全地说清。当赵善湘看到铁甲军之后,这种想法更是坚定了,暗中存下了要好好结交此人,并一定要对这林飞川深入了解地打算。与此同时。赵善湘也终于从派去探听消息的下人们口中了解到,林强云之所以会有这种态度,是由于前些天被赵范、赵葵害得差点在战场上丢了性命,心里有气所致。
“怪不得这林飞川见了本官除了不得不做的表面功夫外。显出一副不理不睬的样子。”赵善湘内心里暗自欢喜,觉得这正是拉拢林强云进入到自己这方陈营地大好时机,忖道:“若有此人加盟,朝堂上的力量对比可能没什么影响,但我们这一方的人,可以借助其庞大的财力和所制出地火铳等犀利兵器,在此后对金国的作战中立下极大的军功,可以很快得到升转。那样的话,得到升迁的人无论到地方上或是回到临安为京官。都会产生出巨大的影响力……呵呵……”
在得知了这段时间扬州战场每次作战的详细情况,并了解到各次战斗胜败的其中原委后,赵善湘心中暗暗叫苦不迭,直叹自己地运气不好。他真是后悔,后悔没让史嵩之在临安时用尽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将林飞川吸收到自己这方的阵营中来。更后悔自己在得到杜杲关于火铳地确实消息后,没有亲自出面与这个林飞川交好结识。亏得那年还与杜杲一起为这火铳军的事商量算计了大半天时间。赵善湘真个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赵善湘,字清臣,与史弥远是儿女亲家,他以从官开闻,指授之功居多,日夜望执政。但史弥远则并没有依从其愿望,反而说:“天族于国有嫌,高宗有诏止许任从官,不许为执政。绍熙末,庆元初,因(赵)汝愚、(赵)彦逾有定策功,是以权宜行之。某与善湘姻家,则又岂敢。”
史弥远不但对赵善湘如此,对其侄史嵩之更为严格。因此,赵善湘对史弥远不怎么亲近,反是与史嵩之甚为相得,进而结成一党,以应付政治上的各方对手。
对于这次扬州大捷,因赵范、赵葵是与史相公另一姻亲郑清之(史、郑两家姻亲数代,史诏女嫁郑章,郑章是郑卑之兄”郑清之的儿媳史娟,女婿史望之都是史家的人。另外郑清之还是史弥远弟弟史弥坚的老师)一党的人,故而心里很是不安逸。此前李蜂头围困扬州之时,赵善湘调集地各路援兵一直迟迟没赶来救援,也是有其私心在内作怪的因素之一。
赵善湘的目的是要让赵范、赵葵兄弟在扬州城下先吃个大亏,然后再由自己带齐兵马前来解救。一则可以打击郑清之一党在朝堂上的威信,减弱他们的势力,二则自己也能有个极大的战功,到时候参知政事的位子能否到手虽不敢保证,佶计知枢密院事的枢相之位是跑不了的。最不济,同签书枢密院事或者权枢密院事之类的职位总应该得到吧。史相公也曾答应过,这次若是能将李全李铁枪剿灭,他就不再出面阻拦自己登上执政之位。
可是,令赵善湘没想到的是,这次扬州战役一直都按自己的计划进行得好好地,却凭空钻出个什么通议大夫,提举龙虎山、阁皂山、茅山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事、兼谁东招捕副使林飞川,他一到扬州就把整个战局给扭转了。不但赵范赵葵在其帮助下连打了几场胜仗,还把李蜂头这个贼酋也给诛除掉,使自己立下大功走上执政之位的美梦给打破了。
“人算不如天算,真个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啊!”赵善真是郁闷得很呐:“这个林飞川到扬州没什么问题,你奉旨祈安就安安份份的设坛祈安好了,没的还带了那么多,又那么能战的护法军来干什么呀?你为了自己一路上的安全,带上一两千护法军也则罢了,可干嘛非得要带着他们去参战?参战也则罢了,却非要出死力把贼兵打得大败亏输,这下可好,连贼首李蜂头也给杀灭了,叫我如何还能坐上执政之位,这是什么事呐!?”
赵善湘在失落的同时,又有觉得点安慰:“好在李蜂头并非赵范、赵葵所杀。立了大功的林飞川又不想领取这天大地功劳。最终还是会落到我这个主持剿贼地沿江制置大使头上,算是多少有点补偿罢。实在地说,即使李蜂头真为赵范兄弟所杀,本官也要想出个办法将此功劳给抹掉。绝不能让外党之人得去这个大功劳。若是不能做到这一点,让赵范因功而进入朝堂,双方势力的变化就会大大地倾向郑清之一边,自己这方好不容易才把乔行简弄到升为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稍把势力的对比拉平了一点努力就显得苍白无力了。除了可以起到一点制衡的作用外,哪还有什么匀势可言呢,那也太令人难堪了吧。”
对护法军地犒赏一结束,赵善湘将其他的事情都交给属下官吏去做,自己则将林强云、陈君华两人请到帅船上。
“本官与贵同乡杜杲杜子听乃知交,和史嵩之史子由也是过从甚密的好友。”赵善湘早前已经由史嵩之的口中得知林强云对他们怀有戒心,也从杜杲那儿了解到林强云和他及孟珙结交地经过,并将火铳的试射及其威力的情况也都讲了。故此他就先将身份抛开。说出了和杜杲、史嵩之的关系,以免林强云对自己产生什么误会。
看到林强云、陈君华都是不动声色。赵善湘暗中点头,指着在一边相陪的两个身着盔甲的将军,向林、陈两个人介绍说:”你们听好,认清了,这位就是名满天下的天师道‘上人’绰号‘诛心雷’的飞川大侠林强云;这位,则是十多年前打遍江南、荆湖数路无敌手,人称‘霸王枪’地大军都统陈君华陈元帅。林老弟、陈元帅。这两位是本官属下的雄边军统制、总辖范胜、谷汝砺,虽然没有林大人般天下闻名,也不及陈元帅般威震数路无敌手地武功,却也是素有勇名的两条没遮拦勇将,只是他们都有点憨厚……”
“憨厚”这是说得好听的话,说得不好听,那就是表明得到这样评语的人很浑。
那位谷汝砺想必真正是个浑人,看到陈君华比自己高大壮实,倒有些自知之明,不敢公然去招惹。但对林强云这位相貌平实毫不出色,个头不高甚或比自己还矮了许多,更看不出会丝毫武功的年轻人,怎么也不相信此人能诛杀掉武功与凶名都卓著的李蜂头。谷汝砺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打断赵善湘的话大叫道:“阿也,你就是那天师道地上人,名传天下的诛心雷、飞川大侠么,怎么看起来与乡下的农家小子一般般,没什么特别之处呀。飞川大侠,本将军听人说,你的‘诛心雷’使出来时,被击中的人若是没歪心邪念便丝毫不损,此事究竟是真还是假呀?能不能试试给我看下,到底是不是真的好么?”
范胜听这位同袍话说得太不像样,慌忙喝道:“五弟休得胡言乱语。”转身对林强云唱了个肥喏,诚恳地道歉,但说着说着,他的话也不怎么地道起来:“林大人休怪,我这兄弟出言不逊,还请原宥则个。不过,末将也是好奇,飞川大侠的,诛心雷,真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吗,能不能试给我们看看呢?”
赵善湘一听范胜这话,脸色变变了,正想开口时,林强云却是探手从衣袍内抽出手铳,掂了掂后笑道:“那好啊,两位将军要试,那么本官就对你们每人发上一记诛心雷,若是没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亏心事,中了雷击也不会有什么事,铁定会平平安安毫发不伤。”
陈君华也知道林强云是在逗这两位浑人将军,但又怕侄儿真个是听了他们的话生气,连忙伸手按在林强云右臂,对赵善湘和范胜、谷汝砺三人说:“赵大人,两位将军,你们可是要想好了,如果你们过去确实是没做过不可见人的亏心事,并能确定自己在中了‘诛心雷’后,从此不会起歪心邪念,这样才好以身试雷。否则一旦有事,那就会全身溃烂,直至数月方死,你们自问能做出保证么?”
谷汝砺道:“我可不怕,俺老谷从小到大就没做过什么不可见人的事儿,相信以后也绝对不会做出有愧于心的坏事,当然敢以这一百多斤来试试‘诛心雷’喽。”
范胜到底没谷汝砺般浑。也心细得多。连忙问道:“请问陈元帅,何等样的事才算得上不可见人,又有何等样地事是有愧于心呢?”
陈君华笑道:“从大地方面来说,卖国投敌、祸国殃民、不忠不孝、失节无义、无礼失信等等;小的方面么。坑蒙拐骗、偷鸡摸狗、欺下瞒上、行为卑鄙、心怀龌龊之类,凡此种种,皆可算得上是不可见人、愧对天地。大的且不去说他,我们就以小的方面来讲。打个比方吧,你们可曾在年少时,因没吃地而去偷过别人的食物?你们可在弱冠之时,看到邻家的女子起了歪心邪念?又或者……”
“阿也,这样的小事也算!”谷汝砺听得陈君华这话,脸色一下煞白地惊跳起身,三步并做两步地闪到范胜身后,觉得稳当之后。方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叫道:“林大人,飞川大侠。你可千万小心收起‘诛心雷’罢,我不试了,不试了。”
谷汝砺话一说完马上就缩下头,拍打着胸脯小声嘀咕:“还好,还好,飞川大侠没来得及将‘诛心雷’使出,否则我这自小就靠偷别人的鸡狗猫兔吃了才长大的人。若是中了‘诛心雷’那还不生生的全身溃烂,死得凄惨无比呀。”
范胜见林强云的目光射到自己身上,慌忙举起双手乱摇,急道:“末将也不试了,别说弱冠时见了邻家女会想着将了来乐上一乐,就是当了兵后也坏过不少女子的贞操,小的万万不敢试了。”
赵善湘心里念念不忘的,就是很想当面看清火铳地威力,以便日后好做打算。这时喝住范胜和谷汝砺,对林强云说:“据子昕兄说,他称林老弟为贤侄,本官也对你如此称呼,想必林大人不会介意吧。
林强云:“赵大人比在下的父亲年纪还大,长者要如何称呼俱可,小子怎敢不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