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公是只狐狸精-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盟馈O衷诤昧耍α四蔷浠埃袢俗杂卸袢四ァ

    姜紫简直觉得那个什么熊仙芝,也可亲起来,只是不知道他们在城里又闹了什么乱子出来。

    “回去吧,你这个笨蛋,现在还提她做什么。”范喜愤愤的道。

    “等等,我记得这山洞附近就有山葵,弄点回去一会给你们做好吃的,就你和小新爱吃生的,一会就让你尝尝这生鱼片!”姜紫说着,范喜已经环着她的腰顺着她指的方向而去了。

    “啊,在这里。不过现在酱油还没有弄出来,又没有清酒……嗯,我想想办法,好好对我的老狐狸好点,你也得记着我的好!”

    范喜垂着眼眸看她,顿时甩开了心中的不快,算了,反正他以前就不怎么和群,现在有了家,一天到晚又不孤单,很好了。

    在姜紫额头上重重的吻了一下,手一挥,将她要的山葵全部都摘了,放在天晶石中了:“回去!”

    两人迅速的往城中而去,刚进城,就见今日气氛紧张,路上走动的人都少多了,满街都是武人。

    姜紫和范喜过去,就见张廉神色凝重的带着人从街道那边过来,迅速的进了衙门了。

    两人一路走回家,断断续续的听到了一些。

    原来昨晚上,死了不少人,不光有不少暴民,还有衙门的,杀人者不分好坏,全部将人杀死了。

    “要是再这么下去,会不会封城啊?那咱们家的房子什么时候才能盖好?”姜紫有些忧心,“这世道变乱了,有什么好处,这些人还真是烦人,换了谁当皇帝还不是一样!”

    范喜牵着她的手道:“想这么多做什么,回去,说好的讨好我呢?”

    这时看见几个去他们家盖房子的青年,见他们虽然面有忧心,但还是来了,姜紫也放下心来,这才第几天,哎,就算是人多,可也只盖出来两间整屋和半个屋子。

    姜紫想着要不要让这几个年轻人就住在这盖好的屋子里,这几天就别出城了,面色来回碰到什么不好的事情,再说在她这,至少没有修仙者来的时候,她还能护住他们。

    听那个熊仙芝的话,他是修仙者,居然杀了凡人了,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后手,她也担心这些少年被人煽动了,少年时期可是最是鲁莽的,就张廉那样现在瞧着沉稳的,还不是年轻的时候加入了个什么激进组织。

    有几个一听,就同意了,有的则是说要回去给家里说一声。

    张忠今天来的时候,还把捂了三天的豆子给拿来了,数量不少,姜紫找了个空地,就将这些全部都放在阳光下晒了起来。

    用盐将晾干了水分的鱼腌渍起来,有的晒一天就好了,晚点的时候可以烧糍粑鱼,有的则是晒干透,做成鱼干。

    又拿了几条鱼去给充当厨房的临时帐篷,她家的伙食一直就不差,姜紫还当这几条鱼是加餐,可厨房的几个妇人,看到这些鱼,倒是苦了脸了,“这鱼腥气太重了,阿紫是不是最近缺钱了,厨房这边我给你省着点。”

    姜紫囧了一下,她倒是看到过赵嬷嬷做鱼,就是清洗干净了炖煮,调料有限,赵嬷嬷是个能干的,倒是知道加一些野葱和野菜掩盖腥味,只是海鱼腥气太大,聊胜于无。

    “今天我给你们做一顿,这鱼做好了也好吃呢。”姜紫赶紧道,她还是喜欢吃炒菜,就说这好好的肥带鱼,居然还被嫌弃了。

    姜紫说着将带鱼处理了,就只加了盐,和米酒,裹了面粉,放在一边进味。

    又用舂米的石头碾碎了几条小鱼,捣成粉末,加了一把面粉,洒了盐,剁了些野菜和野姜添进去了,想了想,又加了点米酒,迅速的搅拌起筋,看的那几人眼花缭乱的,做饭还能玩这么多花样来。

    “那我给你生火。”

    等锅里热了,姜紫加了小半锅油,油温升高了,才将剁好的带鱼块丢进锅里炸到金黄了,又将拌好的鱼肉捏成鱼丸,一并油炸了。

    厨房里顿时弥漫着一股油香和鱼肉的香味。

    “好香。”几人抽了抽鼻子,赞叹连连,姜紫正一脸得意,突然去外面打水的一个妇人愁眉苦脸的回来了,看到她们正在尝鱼块,认了半天总算是认出来了,反而更加忧心了。

    “怎么了这是?”

    “这鱼还是别端出去了,刚才听来上工的老梁头说呢,咱们莱县这海边,昨晚上死了好多鱼,海面上到处都是,他隔壁的毛家的,就是会打渔的,今天去海边一看,回来的时候腿都软了,说是海神发怒了,前面的血月就不正常,昨晚上一晚上那么多的事。”

    她一说完,大家夹着鱼,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姜紫问道:“怎么这鱼要是死了还吃不得了?”

    “这鱼死的不正常,没有半点伤口,突然就死了,肯定是吃不得的,说不定真的是海神发怒了。”

    几个妇人听她这么一说,纷纷将鱼扔回碗里了。

    这时就有人问姜紫:“阿紫,你这鱼是从哪里来的?”

    姜紫道:“早上见有人挑来卖的,兴许是昨日捕的呢,你们真是喜欢瞎操心,海神要是真发怒,也没见有什么,那肯定是鱼得罪了他,才死了这么多鱼。”

    “可别再说这话了,这海神是不能得罪的,现在说不定是给我们的警示,我们都不吃了。”年纪大的一个妇人说完,其余的人纷纷应和,姜紫怎么说她们都不肯吃一口了。

    “赶紧倒掉,别让外面的几个小子闻到味了,要吃,等这风头过了再给他们做去。”一个中年妇人说着,就要将鱼倒进灶膛里烧掉,姜紫赶紧道:“还是我扔出去吧,免得烧出来的烟都有鱼味,被人闻到就不好了。”

    说完端着鱼就出去了,趁人不注意,收进了天晶石中。

    居然连死鱼都被扯到血月的不祥之中来了,这可真是始料未及的,看来还是要找个时间去将海面的死鱼都收了,可突然没有了会不会也太过古怪了。

    姜紫揉了揉头,真是满腹怨念。

    将碗送回厨房,刚出来就见一个少年笑嘻嘻的过来:“阿紫姐,今天有什么好吃的,我都闻到味了。”

    少年刚说完,姜紫还未回话,他就被那群妇人给赶出去。看他故作哀怨的皱着一张脸,姜紫正想摸个鱼丸出来给他吃,可意念一动,手上什么也没有。

    只听范喜道:“这些人太笨了,你做给他们吃都是浪费,快回来!这里还有四张嘴呢!”

    正说着,就听外面传来敲铜锣的声音。
175坑爹的律法
    伴随着铜锣声响还有一个高亢的声音响起,众人都不再说话,专心的听起来,原来是衙门里通知大家不许以讹传讹,又一次重提连坐制度,监督好乡邻,若是有人去捣乱,全村跟着连坐!

    众人面面相觑,除了姜紫有些讶然,早就知道连坐制度,还是头回见识到,顿时就回过神来了,这种连坐制度,早就深入他们的骨髓了,时时刻刻记着呢,现在只不过说不许聚众闹事,有闹事者尽早揭发而已。

    还有一事,就是这城门以后会日落之前就关上了。敲锣打鼓的,只为通告一番。听完了,大家各忙各的,只是气氛有些沉闷。

    姜紫特意让厨房做饭的几个妇人,今天就别只是蒸煮菜肴了,拿了豆油出来,教他们炒菜,也活跃活跃气氛,等到弄完了,借口有事要去找程管事谈生意,才进了天晶石中了。

    范喜和小新,早就等的不耐烦了,这一大一小两只,完全一模一样的哀怨神色。姜紫看了不由得好笑。

    只樱木和小丸子还睡着,往常他们这会都是睡着的,只是刚才吃了鱼丸和油炸带鱼,姜紫又说了有好东西给他们吃,都巴巴的等着,见她左等右等的不进来,要不是姜紫一再强调,现在不可闹事,有外人在,不能冒然出去,他们早就出来了。

    “阿娘,快点,快点,我和阿爹都要饿死了。”小新说着,摸了摸肚子,姜紫也摸了摸他的肚皮,软绵绵的一团,还戳了戳,笑道:“不对,我摸到了几条鱼,怎么就要饿死了?”

    小新扁扁嘴,赶紧摇头:“我没有吃生鱼,我又不是小丸子。”

    见小丸子睡的正香,脸色还有苍白,他赶紧捂住嘴不说了,“我先帮小丸子试吃,好吃以后都给她吃。”

    姜紫摸了摸他的头,就开始忙活起来,天晶石中的东西都是齐备的。

    生鱼片呢,她以前哪里舍得去吃,不过有朋友找了男朋友,请她们几个闺蜜去尝过了,到底是开过洋荤,大概知道些流程,现在在几个完全没有见识的乡巴佬(山野狐狸精)面前展示,完全没有问题。

    首先将山葵捣碎了,当成芥末酱备用,酱油是取的自己前几天舍不得丢掉的豆渣加面粉裹成团,发酵之后,又加水密闭晒了几天打算三个月之后才吃的简易酱油,这几天阳光好,晚上就放在范喜的内丹的幻境之中的,姜紫打开一小罐闻了闻,味道还好,倒了一小碗出来,只是是白色的,没有酱油的感觉。

    用蜂蜜和酱油炒了炒,才盛在碗里备用了。

    两个小碗调料摆在两只狐狸面前,才看了看那一大堆的鱼有些头疼,本打算还能让外面的人消耗点,哪知道人家根本不吃,现在堆在这天晶石里,一股浓郁的鱼腥味,除了姜紫,他们倒是都适应的很好。

    从一堆鱼中找了几条金枪鱼和鲑鱼,洗干净了,让范喜弄出冰块来,冰冻了一会,看了看手中的铁片刀,直接放弃了,找出樱木做的骨刀来,刀口锐利,十分锋利,试了试很快上手了,剁鱼头,剔骨,姜紫的速度远远比不上两只吃的速度,这两只一边吃还一边催她,偶尔也给她塞上几片,等她将挑好的鱼全部弄完了,他们还有些意犹未尽,别误会,纯粹是嫌一片一片的吃太没滋味了。

    姜紫觉得味道还不错,可小新表示:“阿娘这不都是生吃的么,这样一小片根本没有滋味,还不如,将这酱和菜沫一起塞在鱼肚子里,一口吞下才过瘾。”

    果然不是人说的话,姜紫累死累活,还被埋怨了。才秦朝弄出来生鱼片,容易嘛,她!

    伺候完这两只,小丸子和樱木一时半会还不会醒,姜紫熬了一会番茄酱,实在受不了鱼腥味,才又出来了,继续晒酱油,晒酱。

    过了一会,翁氏突然匆匆忙忙的来找她来了。

    “阿紫,咱们在家里好好的煮豆子呢,这就见衙门里的人去了,说是不知道我们一伙人聚在一起做什么,现在可不能聚集一大伙子人,还是做着神神秘秘的事情,后来看煮豆子,又说这是私下里办作坊,是朝廷严令禁止的,把东西都收走了。也不知道是被哪个杀千刀的给告发了,这不就是煮豆子么,还作坊,真是要逼死人呢!”

    翁氏说的一头的汗,姜紫简直瀑布汗,“有这样的法令吗?怎么能随便没收东西呢,三郎哥怎么说的?”

    “这事是咱们家的,三郎得避嫌,没收东西的人说是让负责的人去说清楚,这些东西都是做什么用的,没见过这么糟蹋豆子的,都放着长霉了,别是做什么祸害人的东西,这要是开作坊,也得等县衙里批准了,才能行。”

    姜紫安抚了翁氏几句,让她别急,才又匆匆去了衙门,范喜死活要出来,她没让,让他帮忙处理这些事情,真是越帮越乱。

    姜紫独自进了衙门,一问人,才知道他们家的这点小事,居然还入了县尉大人的眼了,这事得找孔县尉。

    姜紫等了一会,这孔县尉才有些疲惫的接见她了。姜紫想着,这人一丝不苟的什么事情都追根揭底,不累死才怪。何况这几天县城里还有这么多的事情,哎!

    “又是你啊,孟姜女。”孔县尉神色严肃的看着她。

    “孔大人,我也不是闲着没事来给你添乱,不过我们家好好的煮豆子,怎么还被没收了?都是一群妇孺,还能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来,这些豆子我都是自己要用的,不会拿出去害人,保证一颗发霉的豆子都不会进到别人家里去。”这是自然了,这些她都是要用来做成酱油的。

    孔县尉愣了愣,才想起收回来的一批毒豆子,来:“孟姜女,你这是做什么用的?”

    姜紫叹了口气:“大人,这能不说吗?”

    孔县尉正色道:“现在外面的情形你也看见了,你在张家聚集了一群妇人,整日的高价让人煮豆子,捂豆子发霉,已经让乡邻恐慌了,本县不能不管,那告发的人可是说了,说不定,海上的死鱼,就是吃了这些豆子呢。”

    姜紫惊了一下,谁有这么强的想象力?还告发她?这真是……好吧,连坐制度的威力果然是大!也不知道是谁,这黄花里,不少的妇人都在帮她煮豆子,不少男人都在她家盖房子啊。

    “这怎么能呢?再说我干嘛好端端的用豆子去毒鱼啊。”

    孔县尉一脸严肃:“你最好还是说实话,”

    姜紫叹道:“孔大人等等,我拿了些成品来,您尝尝就知道了。”好在来之前,她就准备好了,拿了一小罐子的简易酱油出来,刚才给范喜和小新做生鱼片的时候,多出来的,这两只,还是更喜欢吃原味的,没有口福,她还用蜂蜜炒锅了。

    “这是……?”孔县尉抽了抽鼻子,顿时眼睛都亮了。

    姜紫心说,原来这孔县尉除了喜欢跟人辩论,还是个吃货呢。

    用调羹舀了一小勺出来,递过去,孔县尉闻了闻,“果然是有股豆香味,这里面还有蜂蜜!”

    姜紫点点头,孔县尉尝了尝:“有些咸了,不过当做佐料倒是不错的,要是蒸鱼的时候放一些,味道肯定好。”

    姜紫顿时如同遇到了知音一样,刚才累死累活自家的那两只不欣赏,要不是还有理智在,怕又扯到海上的死鱼,她真想当场表演一回切生鱼片来。

    “这是豆子做的?让豆子发霉了?”孔县尉十分好奇的问。

    姜紫又点点头:“正是如此。”

    “这不会有毒么?”

    姜紫道:“这就跟酿酒是一个道理,这稻米煮熟之后,不也捂着么,才有了酒香,豆子同样的,做出来就是这个了。”

    孔县尉沉吟了一会,才道:“如此说来,倒也有理。”

    “那孔大人能不能将小妇人的豆子都还回来?”姜紫见他面有松动,趁热打铁。

    孔县尉看了看她,才道:“这私设作坊也是不成的。”

    这坑爹的法令!可见行事之前还是应该先搞清楚法令了。

    姜紫苦哈哈的赶紧问:“现在小妇人就在衙门里申请个令牌,孔大人您看……这做酱,姜家以后都会做的。”本来还想说解决莱县的就业和开发剩余劳动力。

    孔县尉拧着眉头道:“要是开了作坊,那就是匠户了,你确定?”

    “浆糊?”姜紫傻眼,顿了一下,才明白了,士农工商,匠户,就是工匠,第三等公民!

    现在该怎么办!

    姜紫倒是想着去问程管事,程家肯定是有自家的匠人和工坊的,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不对,他们本来就是商户,最末等的公民,变成匠户还能提高一等呢!

    看孔大人这严肃的嘴脸,姜紫实在是问不出来,想离开算了,可又舍不得那么多的豆子,那可都是有灵气的,比别的豆子好多了。

    忍着心痛,才道:“孔大人,小妇人要是想要拿回豆子,不知道都需要准备些什么?”
176告密者
    孔大人看她讪讪的样子,心里好笑,面上却一本正经的道:“看你的样子是不想变成匠户了?”

    姜紫点点头,怎么说现在他们家也是‘士’,虽然落魄了些,可是也是第一等的,她自己无所谓,还得为姜泓几个考虑呢,听说士族是能够免除徭役的,至少,不用去修长城,她傻了才甘愿变成匠户呢。

    “您看,我只是找人帮忙,乡邻不就该互相帮助么,再说他们都是农人,可不是匠人……”姜紫小声的道。

    孔县尉点点头,沉吟了一会,才道:“也不是没有办法?”

    姜紫心疼的道:“不知道要多少钱?”

    孔县尉看了她一眼,慢吞吞的道:“听说你们家里再盖房子?”

    这……话题转换太快,姜紫顿时一凛,赶紧点头:“这个是不是也要报备一下,我现在就去报备。”

    孔县尉见她要出去,抬了抬手,赶紧道:“且慢。”

    “您有话可以直说。”姜紫马上又站住了。

    “是这样的,前几天看到你们家的墙壁,十分的坚固结识,本官找了几个帮忙的人打听了一下,听说是用一种叫做三合土的,可有此事?”

    姜紫有些茫然的点点头,“正是。”

    孔县尉现在倒也不卖关子了,道:“听说你将三合土的配料都跟人说了?”

    姜紫再次点头,孔县尉突然笑了:“如此倒是不错,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我朝的房屋要么是土培,要么是草屋,富户之家的,就是砖石和木制的,你用砖石堆砌出来的房屋更加结实,倒是不错的。”

    姜紫这才明白过来了,原来这孔县尉打着三合土的主意?这三合土她还真的没有想过要拿来赚钱的,赶紧道:“这也是无意中发现的,这三合土混合起来也容易,孔大人若是想要盖房子,有不懂的,小妇人倒是可以介绍几个人来,他们现在就是给我专门做这个的。”

    孔县尉点点头,“本官也不是盖房子,只是我朝现在正在修建长城,将原来的六国长城连接起来,北御匈奴也是一道屏障,要是将你的这法子呈现给今上,也是一件好事。”

    “欸……”又是长城,姜紫几乎是听长城变色,她不想跟长城有一丁点的关系,此时按下心中的烦躁,道:“这也只是个粗浅的法子,孔大人可以再找工匠琢磨琢磨。”

    “这个不消你说,本官已经找人探讨过了,这个三合土的配料就妙极了,你是如何想出来的?”

    姜紫看了看孔县尉,您还真是好奇,只好道:“上回家里修围墙,您知道的,买我们宅子的那人对我们家可是不怀好意,当初,打算在围墙上插几片贝壳,想着稻米粘性好,就都胡乱搅拌在一起了,哪知道效果还不错,后来我妹妹姜嫣出嫁,家里阿娘给她备嫁妆,见木桶上都涂一层桐油,这桐油的粘性也好,这回就打算试试的。”

    姜紫绞尽脑汁的一番说辞,这孔县尉总算是不问了,沉默了一会,神色不定的看着姜紫,姜紫闻弦音而知雅意,赶紧道:“这三合土还是孔大人和工匠们试出来的,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懂,大人能够为国为民,真是国家的福气,也是我们莱县的福气。”

    孔县尉这才点点头。

    姜紫赶紧道:“孔大人,那我的豆子?”

    “拿回去吧。”

    姜紫顿时心里欢呼一声,就等这句话了!

    “刚才本官说的话,你都记住了?”

    姜紫也不管是哪句,赶紧点头:“记住了,记住了。孔大人说的是。”

    “好了,以后行事可不可遮遮掩掩,越是如此,越是让人猜疑。”

    姜紫应道:“是。”想了想,趁着孔县尉刚从她这得了好处,赶紧又问道:“孔大人,不知道能不能透露是哪家猜疑和害怕了?小妇人应该上门去致歉,好安了人家的心。”

    “黄花里里长家的,你这人情官司可没有做好,请了大半个黄花里帮忙,却也不跟申里长知会一声,作为里长他原本也该谨慎一些的。”

    姜紫点头应下了,这回她疏忽了,也没想着先去打点里长,失策。

    “孟姜女,你这酱做好了……?”

    “孔大人您放心,这酱最好是要晒三个月以上,一年的更好,跟酒一样是越陈越香,等一开坛就给您送些来。”

    “胡言乱语!本官岂会贪墨你这点酱,本官是问,到哪里买的到?”孔县尉吹胡子瞪眼。

    姜紫赶紧认下,是她错了,才道:“现在还不知道会不会卖呢,这人手不够,又不好开工坊……”

    说着见孔县尉沉下脸来了,赶紧道:“以后自家的也卖给您!”看了看刚才拿来放在矮桌上的一小罐子酱,姜紫道:“这一小罐子就送给您尝个新鲜了。”

    说完,不等孔县尉说话,就赶紧去找人取豆子去了。这两回下来,她倒是摸清楚了这孔县尉的脾性,说他好吧,吃苦耐劳,以身作则,不好吧?睚眦必较不说,还喜欢沽名钓誉,将三合土拿去献上,知会的那句,就是不想她到处乱说,那就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了,明明就收了她送的酱了,偏偏说要找她买。

    以后要跟姜泓说说,他少不得会跟孔县尉打交道,有弱点就行,现在也算是有了交情了,也不怕有小人作祟。

    取了豆子,有个武人帮她将煮熟的直接送回姜家去,还没有煮的她还是打算送到黄花里去,现在也算是在孔县尉这里过了明路了,刚给了他一个好处,应该不会再为难自己了。

    不过想想申里长家里,姜紫拍了拍头,还是得找翁氏帮忙。从天晶石里拿了两个西红柿出来,等和翁氏一道回到黄花里,翁氏又拿了一篮子的鸡蛋,两人这才马不停蹄的往里长家去了。

    说起来还是姜紫第二回去见这个里长了,这回确实打点不到位,跟老狐狸、小狐狸在一起久了,她都直接习惯了,差点忘记了以前十分熟悉的这些人情打理了。

    村里不少人都去姜家帮忙去了,没去的人也都到地里忙活去了,十分安静,只是偶尔有几声狗叫声传来。

    到了里长家门口,见院门敞开着,翁氏拉着姜紫就朝里走,正要喊人,却听见屋里传来说话声,翁氏赶紧放轻了脚步,示意姜紫别出声。

    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声音,应该是个少年,此时他正大笑道:“阿爹,你不知道我去衙门找县尉大人说村里有人行事古里古怪的,他那神情真是笑死我了,好像有什么十分严重的大事一般。”

    “你小子,我跟姜老爷说话,你别闹……姜老爷,让您见笑了。”这个应该就是申里长了。

    姜老爷?姜紫楞了一下,哪个姜老爷?

    少年不满的嘟囔了一句,就住嘴了。

    申里长道:“姜老爷是想让我们黄花里不再接孟姜女的活计?这可不好办,多少人家指着这会多挣些钱,好不去服徭役呢。”

    这时,一个低沉的男音道:“申老弟,我这可是为你们村子好,我这个侄女啊,就是喜欢瞎胡闹,你知道的我们和嫡支一起合伙做豆腐生意,本来好好的,她把名声弄得那么臭,我就说了一句,后来这生意她也不愿意做下去了,现在两家闹翻了。”

    姜紫听了听,不熟悉啊,她还以为是姜悟,可是姜悟她是打过交道的,这个声音却十分陌生,还有提到了豆腐生意,应该是姜家的哪个吧?

    上回姜泓跟她说过,还有个九叔,叫做姜怀,跟姜悟是嫡亲两兄弟,他们两个都是留在莱县了的,姜泓提及此人的时候语气十分不屑。

    跟姜悟不同,姜怀就是个游手好闲,好高骛远,仗着祖上余荫和家中的资财过日子的,还喜欢斗鸡和聚赌。

    里面这个多半是姜怀了。

    只听姜怀痛心疾首的道:“我们姜氏嫡支已经是日暮西山,再也没有昔日的荣耀了,她手上也没有钱做什么产业,现在知道姜氏豆腐在琅琊郡都红火的呢,肯定是生了歪心了,这豆子就是做豆腐的,好好的豆子,她拿来糟践,还不是想做了坏豆腐,臭了我们旁支的名声,我这侄女我算是看出来了,心肠坏着呢,还好生意散伙的早。”

    姜紫心忖,看来这告密也跟姜怀脱不了关系,上次的生意散伙了,番茄的生意她也一点不退让,一点好处也没给旁支的沾上,反倒是找上程家,现在看来是有人生了怨气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姜悟授意的。

    不过她和姜怀面都没有见过,她去姜家的时候,他都在外面聚赌呢,这坏话说的有些莫名其妙了。

    姜紫倒也没有多生气,只是翁氏气不过,重重的咳嗽了一声:“里长,我带着阿紫来给您赔不是来了,怎么家里有客人呢?”
正文 177古怪的白揆
    屋内的说话声顿了一下。接着就见一个少年出来了,身后还跟着申里长,他这样的身份,平时哪里需要亲自迎接一个妇道人家,尤其翁氏,两家的关系现在还是十分尴尬的。

    申家的女儿原本定下了张廉,后来变卦嫁给了白揆,说到底还是他们家理亏,一方是因为理亏,一方是因为不满,自然也不怎么走动了。

    后来姜紫和范喜将白揆打伤了,现在不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不说,甚至还要躺在*上,让人伺候,申宝嫃嫁过去,孩子还没有生就守了活寡了,伺候倒在*上的相公。

    姜家一向和张廉家里交好,怎么不让申家郁闷生气的,都觉得这是姜家给张廉出气呢,自然关系就更糟了。

    只是因为白家准备去寻仇的时候被徐福阻拦了,而且一番警告,派人查访才知道了徐福和姜家大妇的关系,等徐福走了,姜家又攀上了魏伯元,这又不敢动手报复了,可哪能没有一点怨气呢。

    少年长得清秀,只是看到翁氏进来就歪眉斜眼:“你来做什么,害的我们家还不够么?”

    翁氏没有做过亏心事,自然是理直气壮:“害你家?宝平你这死小子别乱说话,我们老张家一向是行得正、坐得直,要是害你,你大可以上衙门告状去吧。别挡道,我有话跟你阿爹说。”

    少年申宝平,正是宝嫃的亲弟弟,姜紫是第一回见他,这几个人除了申里长,另两个都是没有见过她的,见到姜紫倒是神色无异。

    申里长上前一步,申宝平还在抱怨,翁氏不想跟他一个孩子计较,直接绕过他到了申里长面前,还没有说话,就见申里长,扫了一眼酱紫,目光微闪:“原来是孟姜女,要是让我去给你说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