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征战在汉末-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姓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当然是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喽,有土地了,他们又怎么会再造反?
方宁做的这一件事情,顿时,一传十,十传百的,当初因为深陷在这一片山越之中的大军,几乎,大军每过之处,必有山越之民争相下山,为的,也只不过是能分到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而已。
诚所谓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指得大概便是周瑜现在这个情况。
周瑜当初打的主意,便是收缩防线,以诱出所有的不利于江东的因素的,以便于一一的铲除,再则也是为新主孙权上位而收取各大将军的军权,另一方面,当然是想着能好好的利用一下这些山越之民的。
只是到得如今,军权是收回来了,而且,这各州郡的异已也是冒了出来,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原本被他们杀得服服帖帖的山越之民们,却因为方宁的一句均分田,广教学的话,而纷纷改投了方宁去。
古人常人,高威压不成器,唯德才能服人,果然是这么个理儿。
孙策若在的话,这些山越之民,碍于孙策的杀伐威严,自然是不敢怎么样的,可是,如今孙策走了,而方宁来之后,更是施以手段,喊出均分田这一个策略来,这其中的诱惑力,那是何等样的大。
豫章,庐陵,临川,建安,鄱阳,临海,会稽,新都,这一个个郡县,有多少是负隅顽抗的,有多少又是见方宁大军至直接开城投降的,又有多少,是因为山越之民自己打开城门迎方宁进城的。
这其中,一时半会儿,估计便是连方宁自己亦是有些数不清楚的了。
可是,不管其过程如何,至少,方宁现在已经汇合了张辽,甘宁两员大将,而站在了吴郡外围。
就在他身后,历是一年零二个月之久的征战,早已让他打下了所有的地盘儿。那些一个个地县,现在换上的,就全都是他方宁的名字。
昨天因为家里临时有点事情,所以更晚了,报谦,不过,小山的人品,一直都是岗岗的,说补上就补上,嘿嘿,谢谢你们的一路支持。
至于那位此人以死书友你竟然不知道刘巴,汗一个先,若是你不认识刘巴,那你一定知道蒋琬,蒋琬蜀国的第二代丞相,而刘巴就是他同乡,小刘的祖上,一个是交州苍悟太守,一个是江夏太守,而他自己又在零陵长大,所以对于水战,这家伙很厉害,曾经就是靠这个投靠曹操的,只不过曹操那个时候没用上他而已。所以这家伙才转投刘备去了。
一会还有一章,补上昨天的,今日五更,第一更到!!
'。26dd'
………【297 鲸吞】………
太湖,古名震泽,或者是具区,这一带地区水网密布,地势错综复杂,据不完全统计,从乌程入太湖扫大小水路就达到70多条之多。
而从荆溪处流入太湖的水域包括像太浦,百渎之类的港渎亦多达60多条。这些,可全都是入水的,而太湖水由北东两面下泄水至长江的支流,包括娄江,吴淞江,黄浦江这主的三大江一起,林林总总又有70余个支行。
说得来,这整个吴郡之地,除了个太湖之外,其它地方,差不多都已经被这水域给占了去了。
如此复杂的水域,可是很不幸运的是,周瑜,他的数万水师就驻扎在这太湖里。
在这错综复杂的地形里面,错非陆逊这个吴郡本地人做参军的话,至于就陈登和甘宁,是否能玩得过周瑜,那还真的难说。
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方宁自领着大军,拜典韦为先锋,身边又有陈宫这等一等一的谋士谋划着,再加上吴郡地本的一些反对孙策的势力。富春,钱塘,余杭,盐官,海盐,嘉兴,永安,临水,乌程,朔陵整个吴郡南部十个县,已经全部被方宁给蚕食掉了。
而方宁自己领着大军,则紧紧守住乌程。以防周瑜领军出太湖而攻击方宁军的背后。
而另外两面,甘宁处,有着陆逊和陈登二人,早已是领着近十万的水师,如扫地犁庭般的开进了太湖处。
甘宁的意思,倒也是很明确,他就是要以绝对的优势,去与那周瑜的水师决战。
若不然,在这水网纵横的地段里,谁也不敢保证,能斗得过周瑜这精似鬼一般的人物。
甘宁只能选择以绝对的优势兵力,死死的咬住周瑜,一轮过就,就把他给打死。
而另一边的张辽与那庞统二人,领着马步军十余万,先随着甘宁的水师,平定了丹阳郡后,此刻,亦是已经打下武进,云阳,毗陵,无锡等县,现在正驻军于太湖的另一头无锡县内,与方宁的乌程县正好形成一上一下之势,而中间太湖处,又有甘宁领着的十万水师。
方宁这一次,连着水师一起,将近出动了近三十万的人马,为的,也就是形成这种绝对的压倒性优势,猛扑上去。
吴县,此时的吴县太守府内,年仅十四岁的孙权,却正以目注视着此时还留在吴会之地唯一的一位智谋之士阚泽阚德润,希望,他能出点好主意以解决掉眼前的困静。
此时的孙权,却并不像历史上那样,文武盛极一时。
史上,此刻的孙策还在,而且,武有甘宁,周泰,太史慈,蒋钦,徐盛,吕蒙,这一个个大将,可是,这一个个大将里,除了吕蒙之外,其它的人,现在全在方宁手上。
至于文臣谋士方面,比较有名的,本应该有江东二张的张昭,张紘,周瑜,鲁肃,顾雍,虞翻等等人物的。可是现在呢,张昭,张紘这二位号称江东二张的人物,正帮方宁安排一个任青州长史,一个任徐州长史呢,而鲁肃,现正在豫州的刘备手下混得滋润着,剩下顾雍,他本是吴郡大姓,史上他是为张昭所推荐才投了孙策的,可是现在张昭人在徐州之地,而孙策又早早的死于非命,所以,此刻的顾雍却还窝在家里读他的书呢,最后还剩下个虞翻,他本会稽王朗部下长史,可是,孙策攻破会稽城的时候,却差点就把个虞翻给杀了,所以,虞翻对于孙家并不如何的感冒,如今,见得孙家势弱,更是早早的避往他处去了。
剩下的比较有名气的智谋之士里,也唯有个周瑜,可是周瑜这会自己都在头疼着呢,他只有一万五六的水师,虽然手头上,大将如黄盖,韩当等人,全都算是一等一的好汉,可是,你奈不住兵没人家多啊。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便是任是你周瑜聪明上了天去,那也是没得用处的。
更何况,与他放对的陆逊,陈登二人,不管是谁,都不会比周瑜差不哪里去的。
特别是陆逊,因着孙策当初攻破庐江城的时候,杀了陆康,陆逊对于孙家的仇恨那更是比谁都要重上几分的,若不然,陆逊也不会不顾陆家的安危,而毅然转投于方宁的。
当然,方宁现在可管不了那么多,他自让陈宫领着大军把守好乌程这个重要的三转出地段后,自己却是亲领大军五万,与大将典韦,一路往吴县而来。
而另一面的张辽,随着庞统,亦是领着大军慢慢的逼近吴会之地,只要半个月左右,方宁,张辽二路大军,便会左右包夹,把个吴郡给包围在里面,到时候,便是连只飞鸟,也别想从吴县里飞出来。
程普,阚泽,一位是军中老将,自孙坚手上就开始追随于孙家的三代老臣,而且还是位有勇有谋的人物,而阚泽,则是不折不扣的军师型人物。
对于如今这种情况,他们自然也比谁都清楚,套句现实点的话说,此刻的孙家,除了乘现在方宁大军还没有合围之际逃走之外,便再无什么可行的办法了,当然,除了选择投降。
只是,这种事情,程普,阚泽他们这些为臣者自然不能说出来的,他们的责任,就是尽心尽力的去为主公谋划而已。
“如今吴郡全家,亦开始有些动摇,程叔叔以为我们当如何处理这事儿?”仍然是有些稚嫩的声音,但,此时的孙权,却已经颇具有一代枭雄的样子。
全家,亦是这吴郡之地的一个大家族,在孙策风头最盛的时候,便是那全柔,领着家族子弟,帮孙策打开了吴郡的大军,迎接孙策的入主吴郡。
可是,现在,孙策一死,方宁的几十万大军,又马上要兵临城下,动摇的,却又是这当初第一个要投靠他们孙家的人。
这世事之奇妙,却也是可见一般。
今日第二更到,半个小时以后,第三更,嘿嘿!大伙耐心等等哦,今天连更五章,给力的书友们,求打赏哪!!!有赏便有更!
'。26dd'
………【298 聚土而成山】………
“全家,哼,那只不过是个墙头草而已,不足为虑。”
对于全柔这等样的人,说实在话,程普,那是完全的没放在眼里。只要孙家一直的保持着强盛状态,区区全家,自然会摇着尾巴投效过来,就如同当初孙策在的时候一样。
全家,在孙家这种巨头面前,确实是并足为虑的,可是,程普却是忘记了一件事情,或许,正是这种小人,才是最容易坏事的。
他也不想想,这吴会之地,那孙策当初又是如何能如此轻易的入城的。若不是靠着这全家,刘繇手下那数员大将仗着城高墙厚的守着,任那孙策多勇武,也进不了城的。
可惜,悲哀的事情就是,程普这位战场上的猛将,孙家的三代老臣,却是有意的忽略了这个全家的存在。
汉建安二年秋八月初十,方宁并大将典韦,领军马步军五万,终于是至吴郡城外,并与大将张辽会合。
足足十五万大军,把个吴县,围得个水泄不通。
城西南,姑苏山上,方宁的大营,便设在这里。
此时,在这姑苏山上,方宁,典韦,张辽,庞统,并着其它一些军中的大小将佐,正一并儿窝在这里面商议着攻城事宜。
吴郡水路纵横,而这个吴县,更是引吴淞江的水以为护城河,若严格说起来,这吴县,差不多都是个粘着吴淞江而立的城市,整个吴县,就有两个面是临水的,所以称这吴县为一座水上之城也不为过的。
所以,要攻这吴县,若是按一般的办法,背土以填护城河,那估计,还真的要累死十万大军的事儿。
你一麻袋的泥石下去,吴淞江的水,哗啦啦的一冲过来,没了……
为了这事儿,方宁只得聚集起庞统,张辽等诸多大将,一起来商议这攻吴郡的事宜。毕竟,若论攻城对战这种事情,方宁只能算是个业余人物,人家张辽,庞统这二位,才算是真正战场上天才,有这二人在,方宁,也只有靠边站,听听意见的份。
要攻吴县,只有两个门可以攻,这真的是一个很让人郁闷的事情。当然,对于庞统来说,是乎,并不算是一件什么郁闷的事情。
方宁,正拿着一双大眼儿瞪着张辽与庞统二人,指望着他们二人能给出个好主意来。
“其实,要攻下这吴县,却也并非什么难事儿。”
果然……果然是凤雏哥,咱地庞统哥就是牛啊,看看人家说的这都是什么话,要攻下吴县,不是什么难事儿……说这种话,那得有多大的自信,是要nb到什么样的程度。
话说这吴县可是二面环水,一面还靠着姑苏山呢,真要攻起来,可能也就只有区区一个正东面能受敌。
而吴县历经刘繇,孙策二人的建设,这二人,皆是看中了吴县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所以皆是把这吴地做为自己的大本营来发展的,其中,这吴县的城墙厚度什么的,可见一般。
这种坚城,要破起来,最省力的办法,亦唯有从里面攻破了。或者,就是围城,把里面的人,活活的困死。可是,要从里面攻破,方宁在这吴县内却又没有内应,而要活活困死那更不可能,人家还两面靠着水路呢。种种条件,都决定了,要攻这吴县的困难程度。
可是,这在咱们的凤雏哥眼中,却并不是一个事儿,竟然只一句话,要攻下这种坚城并不是难事儿。
此刻的方宁,看着庞统那奇丑无比的脸,亦是觉得这脸丑地是如此地可爱,如此的有个性,就如同麻脸哥看见了天花脸,除了同情就剩可爱了。
“却不知军师又有何妙计?”这一刻,方宁却是直接喊一声军师,却已经是把庞统提到了徐庶等人同一个高度去了。
当然喽,听从了庞统之计,方宁现在已经尽得了江东除吴郡之外的所有郡县。这都是因为庞统一句话的功劳。封他区区一个军师祭酒之职,也算是并不为过的。
“妙计却是谈不成,不过,虽然是个笨办法,却也是个实用的计。”很难得的,庞统这位高傲的同志,竟然也能知道谦虚一下,有些自嘲地笑了笑。
“笨办法……”
阿门……方宁听得庞统连自己都称自己想出来的办法是个笨办法,轮到方宁这,亦只剩下个满头的黑线了。
不过,就像庞统说的,能实用就好,管他呢。
“却不知士元说的这笨办法,却是何计,管他笨与不笨,咱们只要能成,便是好计谋也。”
“主公明日可令士卒于东城外护城河一箭之地处,以土筑高台数座,填至与那吴会之地城墙一般高,到时再以强弓劲驽伏于其上以压制吴会城内的弓驽手,这样相信张将军便可以从容命士卒填护城河了。”
筑一个与那吴会城墙一样高的土台……
这却实是一个笨办法,不过,亦是个相当实用的办法。
占着护城河宽广,其中又是从吴淞江引来的水,护城河深而水又疾,若是不能在同一时间投入数百袋的泥石入那护城河,怕是转眼间便要被那河水给冲走了。
可是,数百人同时冲出去,那目标得多大,在吴县内,孙权的弓驽手又不是摆设,让他们一通箭下来,方宁得损失多少士卒?
可是有了庞统这一个计就不同了,只要士卒爬上那土台,能以弓箭手压制住城内的士卒,这样,城内射出的弓箭必然会变得稀疏许多,这就能大大的减少填护城河士卒们的伤亡。
而且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这样能形成一个气势,能在同一时间投入护城河上百袋甚至是更多的泥石,能在同一时间,填入护城河,而不会被那护城河的河水给冲走。
有这一点,那便足够了。
虽然,这一个笨办法,很耗时间和人力,可是,现在看来,亦只有这一计,才是最稳妥,最安全的办法。
“妙计……士元果是奇才,此大妙计也……”哈哈大笑间,方宁一声令下,士卒奋勇向前,便在这吴县城外,筑起高台来。
今日第三更到,嘿嘿!那个第三章,你要往前看一下昨天的两章才行,不然,你会衔接不上的。呵呵!
前头我已经更了两章了哪……你竟然没有发现,唉!
'。26dd'
………【299 大小乔哪里走】………
计谋之用,不在乎于奇正诡诈,而只在乎于他是否用对于地方,在什么环境下使用。
一个好的计谋,他需要考虑进去很多很多东西,比如环境,比如当前的形势以及可能要发生的事情,比如被算计者的性格,以及他身边人的性格,他的行事做风如何,被算计者他的智商程度如何……
等等等等,这些有的没的,乱七八糟不一而足,可是,做为一个军师,每要想出一个好计来,都需要把这些因素都要考虑进去。
比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比如现在方宁对上孙权,方宁要庞统出计,庞统就需要考虑,现在孙权他手上还有多少兵马,他身边还有什么人能帮助他的,若是周瑜在,以周瑜的性格和能力,庞统应该需要注意哪一些,而如果,只是程普这一类人在,庞统又应该注意哪一些,等等等等。
总得来说归纳为一句话,再好的计谋,也要为环境服务的。
当然,庞统这一个计,确也算得上是个好计。虽然很费时费力,很让人郁闷,可是,在现在这个时候,在吴县完全没有方宁的内应的情况下,在吴县这种城高墙厚,又是兵强马壮的情况之下,方宁想要急切间攻下吴县,就算是拼着大损,估计,亦是有些困难的。
所以,亦唯有这种慢功夫,才能磨出个细活来。
既然,计已经定了下来,方宁自然不敢怠慢,令大将典韦,张辽二人各领二万铁骑,镇守于一侧,以防吴县内程普等人狗急跳墙之下,飞出城来搞破坏。
而另一边,方宁更是亲自出场,批挂上阵,提枪拍马的走下姑苏山来,指挥士卒填土以聚成山来。
主公亲临战阵之上,两旁又有两员猛将领着数万铁骑轮流守着,诸士卒那还有可能不下死命。
那可是连夜的开工,日夜不停的干活。
只三日时间,便垒起一座高七八丈余,宽有五六丈,长足足有三四十丈的土墙来。
只要站在那土墙上,吴县内整个东面的城墙,都将处在方宁的弓弩手躲程之下。
这其间,那程普当然有看出方宁的布置,亦曾亲自带兵冲出来过,意图能坏去方宁所做的土山。
可惜,方宁早有防备于他们来上这一手,边上,张辽,典韦二人,一左一右,各领着二万的铁骑,狠地地成交叉状的撞了上去。
若不是程普狠下心来,壮士断腕的,直接关闭了城门,而让后面那一队士卒在身后以血肉之躯死死地挡住城门通道的话,怕是张辽和典韦这二位猛男,会都会随着程普的大军杀进城内去。
当然,凡事有一次教训就足够了。
有了张辽,典韦这一次狠的,那程普,是再也不敢再开城门,却只能整日里窝在城门处,看着城外那慢慢变高起来的土山。
至第三日下午,城外那一座完全用泥石而聚成的土山,便已经成形。
方宁一声令下,早有弓弩营的将士,依次爬上了那个土堆。一字儿摆开了阵势。
在土堆下,地面上,典韦,领着三万余铁骑静侯于一旁,而张辽,早已是接过大军的指挥权,亲临战阵,准备着指挥步卒抗泥石以填护城河。
“主公,当速撤出吴县,与周都督会合。”
吴县太守府内,此时的程普,却正轻声的与眼前这个看似成熟,却只有区区十四岁的主公说着些什么。
如今,方宁大军已经兵临城下,经过吴郡这一个郡的争夺,如今,孙权手上,亦只剩下这吴县内的区区五万左右的大军,而这五万大军里面,亦有着近二万余的新招士卒,其中这战力可想而知。
若不是靠着吴县城高墙厚和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又有程普等数员大将拼死而战,怕是这吴县,早就被方宁给攻下了。
毕竟,方宁现在带来的大军可是足足城内守军的两倍余。若不计损失的强攻,未必就需要这般的麻烦。
“去与周都督会合?唉!!!”怅然间,年仅十四岁的孙权,亦是脸中写满了无奈。
周瑜手头上还只有一万五六的水师,却要顶着甘宁十万余水军的包抄,若不是周瑜仗着这吴郡之地水路纵横,怕是找就被甘宁的水师给碾死了。
如今周瑜还能活着,并且,偶尔还能小胜一两场,这都已经是一个奇迹了,难道,你还能指望着他吗?
只是,如今的吴县城外,方宁已经筑起了那个土堆,只要三天,不,应该是两天就足够了。
只要两天时间,孙权相信,方宁的大军便能够把吴县东门外的整条护城河给填实了,到时候,便是方宁大军攻城之时。
而现在,便就是孙权撤出这吴县的最好时机,可是,撤出去了,那又如何呢?
撤出去了,这天下之大,他孙权又有什么地方可让他容身呢?
撤出去了,便再也回不来了,便什么也都没有了。
所以,孙权不甘心,他真的一点都不甘心,父兄辈打下来的基业,这若大的一个江东,可是,到了他孙权手上,这还没坐稳捂热上几天,就被方宁给攻到城下来了。
这你让孙权又如何能甘心?
“我们便在留两日吧。”孙权的眼神有些飘忽,他已经不敢把眼神再看到程普这一员老将。这一员奉献了他一生给了他们孙家的老人。
几乎是已经有些肯求般,孙权,有些留恋地说出了这一句话来。
他真的想留下来的,便是多留一天也可以的。
“主公……三思啊……”一边的阚泽出声劝道。
现在不走,至时城外的方宁大军攻城之时,那个时候想走都来不急了。
“德润,莫再多言,但依主公,再留二日再走亦不迟。”老将程普终是狠了狠心说出了这一句话来。
他亦是知道,现在在这吴县多留一分,便多一分危险,可是,当他看到这位年仅十四岁的主公,那眼中深深的疲倦和无奈。程普,这位与孙坚孙策一起南征北战无数年的老将,眼中亦是觉得一片苦涩难当……
第四更到!嘿嘿,一小时一更,全是现码的,阿门!!!如此给力,咱要大大地吼上一声——有赏没?
'。26dd'
………【300 天才的惊绝处】………
午时后造好的土岗,早在刚才那会儿,便在庞统的安排下,让弓驽手爬了上去,射了一通箭,一则,也是测试一下躲程之类的事情,这二则嘛,却也算是给城内的人提了个醒,告诉他们,这城外的土墙,咱是已经造好了。
打,而且是要狠狠地打,这就是一个可信的事实。
“擂鼓……”方宁一声令下,隆隆鼓声顿时响彻于整个战场之上。
伴着鼓声,踏着整齐而又有节奏的步伐,前头的步卒,正抗着麻袋,一步一步的往护城河处奔去。
“弓驽手准备压制……”
战场后方,此刻的庞统,已经带替了方宁的位置,而站在了指挥帅台上,成为了这一场战役的指挥者。
其实,只所以打这一场战,要的,也只不过是个试探而已,并没有太多别的意思。至于是否能攻入城去,相信不管是谁也不会对这件事情报以太多的希望的。
“聚鼓……”一声呼喝自庞统口中传出,身边传令兵,早已是打出了旗语,前方,那擂鼓手,见得旗语,更是隆隆地响个不停。
鼓其实亦是有鼓语的,其中按响声的不同分为聚鼓,推鼓,边鼓,堂鼓,散鼓之分。各种鼓声,亦代表着各种不同的含义,以用于在战场上,代替旗语来传播主帅的信号。
(ps:鼓声分很多种,可以用做指挥大军根据主将的意思,是要进行边路冲突,或者是要撤退,或者是要大军正面进军等等,都可以通过这鼓声的不同敲法来区别,只是具体叫什么,我也没查到资料,暂时的,就以这个命名吧。嘿嘿!)
所谓的聚鼓,其实,也只是一种让大军中路前突的意思,而用在攻城战中,意思就是前路分梯队进击以爬城楼。
现在这种情况,倒也是个正确的做法。
庞统这边一声令下,前路士卒,个顶个的扛着手上麻袋,便往那护城河里扔去。
现在已经是入秋时分,不管是哪条河流的水位,都要有选择性的下降许多,而吴淞江自然也不能例外的。
所以,严格说来,此时的吴淞江,水位并不是他的最高点,而方宁选择现在这个时候来攻城,却也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因为再过一段时间,虽然水位会再下降一点,可是那个时候已经是要到了入冬的时候,天气太冷,也不是个事儿。而现在,这时月却是刚刚好。
吴县城头处的弓箭手,因着有方宁的弓箭营在那堆起来的土岗上压制着,他们甚至于连头都不敢在城门上抬起来,更不用说向外射箭还击了。
所以,他们,亦只能选择无目的性的,偶尔还击一二下。
而方宁这边数百个士卒,扛着麻袋,一把把个麻袋扔了下去。就算吴淞江的江水再过急,可是这里,毕竟不是吴淞江,而只是人工开挖的一条护城河。
数百个沙袋扔了下去,水流,顿时便为之一阻。
眼见得此法可行,只一通鼓下来,那护城河,就被堵上了个小缺口。而且,因着城头处的弓箭手被压制,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方宁这边上去了数百的士卒填护城河,亦只伤亡了有数的几十个人,庞统不由得大是兴奋,大喝一声“擂堂鼓……”
堂鼓,其实就是聚鼓的更进一步,聚鼓是前排突进,而堂鼓,却就差不多等于是让中间一排亦一起加入突击行列的号角声了。
密集的鼓声,此刻,蓦然间响彻于整个吴县城外。
帐下诸士卒,听得这鼓声,更是发一声喊,抱上沙袋便往那护城河狂奔而去。
泥石布袋齐下,到了这个时候,那城楼处的大军,便算是明知道抬起头来,可能就会被方宁的弓驽士卒给射穿了脑袋,可是,军令在身,他们亦是不得不选择努力的去反抗。
天边的晚霞,此刻,正在燃烧着他最后的光芒,红焰焰的一片云彩里,映衬得这一片天,亦是一片通红之色。
填了差不多一个下午的大坑,虽然,方宁这边丢了差不多有三百之数的人马,可是吴县城外的那一条护城河,此刻,差不多已经被方宁大军给填平了一段,相信,只要再来一次,只要区区五六百个沙袋,这一截水域,便就算是要完全的给填平了。
抬头看了看天色,见得天边太阳已是快要落下山去,庞统终是轻喊了声:“擂散鼓,鸣金收兵……”
叮叮当当的声音,顿时响遍整个战场之上,前方的士卒闻得这鸣金之声,更是如潮水般的退了下来。
吴县城外,此时,方宁左手拉着庞统,右手又拉着张辽,也不去挑剔什么,却就这么随便的寻了个算是干净的地方做了下来。边上,早有士座摆上了一只烤全羊,数壶美酒上来。
轻斟上一整杯酒,轻举过来,方宁却是一脸微笑着道:“此次赖士元之言,使我能得整个江东之地,士元之功莫大于耶,此次,又赖士元之计,能如此轻松的把个吴县这一座坚城给打得毫无还手之地,士元之才,当可称得上化腐朽为神奇也。来,且满饮此杯,预祝我们明日能旗开得胜,早日班师回临淄。”
“谢主公……”方宁这位主公敬酒,却也胜是给力的,庞统自然不会去娇情,方宁敬这一杯酒,便也算是一种对庞统能力的肯定,试问庞统又如何会不高兴,会不喝。
“主公,统有一计,或可不费吹灰之力而得吴县矣。”然而,或许,庞统,真的就是方宁的福星亦说不定,便是此刻,喝上一杯美酒,这庞统,亦是又能扯出个妙计来。
不费吹灰之力而下吴县,这又是个什么样的惊人妙计呢?
前翻庞统出一计,便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