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征战在汉末-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正的百战精锐,而如今又有如此多的地盘以为助,曹操之大势已是成矣。
而青州的方宁,尽占青,徐二州,手下谋臣大将无数,带甲更是逾百万之数,亦是成就一方诸侯矣。
剩下,北边的袁绍,此时,已经把个公孙瓒压着打,对于公孙瓒的灭亡,相信,也就今年的事情。到时候,袁绍就可以尽占幽,并,冀三州之地,又成为一大诸侯。
而此时的西边益州有刘焉占着,荆州还有个还算强势的刘表。
这天下大势如此,窝在江东这一亩三分地里,若说王朗心里头没有点想法,那是任谁也不会去相信的。
他王朗也想成为一方诸侯,也想在这争天下上分得一杯羹的。
可是,如今,孙策打进江东来了。孙策是头猛虎,而且还是头占着地利人和的吃人猛虎,此时整个江东地界上,能与之孙策这头猛虎抗衡的,也就他王朗和严白虎二人。
本来,还有个刘繇的,可是刘繇现在已经败了,此时,若是王朗再不与严白虎联合起来,一同对抗孙策,而被孙策逐个击破后,相信,等严白虎败后,下一个阶下囚轮到的一定就是自己了。
唇亡而齿寒的道理,王朗自然也是懂得的。所以,他逼不得已要出兵去助这位声名狼藉的东吴德王严白虎。
且说,那王朗不听其帐下长史虞翻等人劝阻,自领了大将周昕,来汇合严白虎自来战孙策。
为赶时间去救援被困于吴城的严舆,待得大军过得乌程后,此时已是将近初更时分,行得了小半夜的夜路,王朗,严白虎二人,亦是怕耽搁了明日的行程,遂也不敢再连夜敢路,只行了小半夜,便就让大军停了下来,安营扎寨休息。
正这时,忽闻得黑夜中传得来一声鼓响,周遭里,顿时火把齐明,人声鼎沸间,生擒活捉严白虎王景兴二人之喊声,只喊得震天般的响。
严白虎努力往军中看去,这不看不打紧,这一看去,却差点吓掉了严白虎的半条老命儿,在火光之下,明灭间,确正见得当先一将,乃是一英姿过人的少年,手提一柄古锭刀,正傲然做于马上,却不是那号称江东小霸王的孙策又是何人。
“厄地个娘呐……”一声喊,那严白虎见得是孙策亲临,如今又设这埋伏下这套子等自己来钻,顿时却是大惊失色,也不说去跟那孙策斗上一斗,却是直接拍马转身就跑。
好在,边上还跟着个王朗,便不似严白虎这般脓包,见着孙策就吓得转身就跑。
骑于马上,见得四周虽火光冲天,但却是火把稀疏,想是来这乌程的只是孙策领得来的小股部队,自己正领着大军在身后,又何惧于他孙策。
时此,倒不失为把孙策留下来的一个好时机。
打定主意,那王朗安座于马上,却是大声呼喝,以安定军心,一边却又让手下大将周昕出马来战孙策。
可怜那周昕,区区一无名下将,又如何能斗得过号称江东小霸王的孙策,两马相交间,只一个回合,便被孙策一刀给砍下了脑袋,大好的一个头颅却是骨碌碌的滚出老远去。
见得孙策一刀就劈了自家大将,王朗亦是颇为无奈,只得一挥手,带着大军压了上去,只望着能以大军人数优势,好把个孙策给留在这乌程之地。
孙策此次来,却是受了周瑜之计,以小部分军队拖住吴县的严舆大军,而自己,却是随着其它几员大将,各领着大军,一路分奔四散而出,去取吴郡其它几县。
这孙策,亲领往乌程这一路,便是其中之一。
孙策是谁,孙策之勇试问江东之地,谁人能敌,何况,他身边还跟着位同样武力不俗的凌统。更何况,此次,孙策所带之兵,尽是当年孙坚手底下那八千江东子弟旧部。那是真正的百战精锐。是随着孙坚在征黄巾军中,在打西凉蛮羌的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精锐。
区区王朗大军,在这东吴之地,对付那一帮偏鄙的山越蛮夷尚还可以,对上这真正的百战精兵,他又如何能抵挡得住?
虽然在人数上占尽了优势,可是,所谓兵熊熊一个,将雄雄一窝。王朗,严白虎,比之孙策,凌统……这能比吗?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或许,讲的就是这么一个事情。便是那王朗空有数倍于孙策的大军,可是,仍然是被孙策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去,而王朗自己,虽然说是胜了,可是那一个胜的凄惨程度,怕是还不如干脆直接认输了来得痛快。
唉!!便是不提也就罢了。
大将周昕阵亡,而又惨胜了孙策一把,此时大军士气低落,怕是也不益再去谈什么战事了,王朗无法,只得领着大军先退守于乌程,先整军歇息一日,而后再起兵待明日再战。
~~~~我是分割线~~~~
我吧,我承认,最近有点变懒了,一天最多就写三五千字,嘿嘿,都是在吃老本,可是,我也是有勤奋地地劳动不是,大伙给点收藏,金砖的吧
………【212 尽占东吴】………
且说,王朗自与孙策所领的大军相遇于乌程县,二方大战了一场,虽然胜了孙策,却是个惨胜的结局,王朗不光丢了手下大将周昕,甚至连自己的大军,亦是被孙策击破,而溃不成军。
更可恨的是,再如此重重杀机下,竟然还被那孙策给走脱了,王朗之气可见一般。
大军已是无力再去追赶孙策,更何况,此时的王朗已是深知孙策之能,那是强悍得离谱,怕大军再有失,不得不放弃继续追击孙策大军的念头,移师乌程,以整军待明日再战孙策。
第二日,三更造饭,五更聚将欲响起处,王朗便自要领兵,亲自追击昨日孙策残军,只求能杀得孙策,亦算是却了心头之患了。
正这时,忽闻军后有如闷雷般的马蹄声响起。在这黎明的夜色下,却是更让人听得来恐怖几分。
好在,王朗亦算是位久经战阵之人,细听之下,只听得这蹄声尚是单一,并不是什么成建制的骑兵,怕是什么探马,或者信史之类的,却也是明白了并不是孙策的什么骑兵偷袭。自是安下心来。
果然,待得一会,只见得自黑暗中,奔出十数骑骑兵来,皆是一骑双马,那一群马上骑卒,径自往王朗跟前奔来。
“父亲大人……”自老远处,便传得来一阵阵奔呼声。
“肃儿!!是肃儿!!肃儿怎么会再这里,他不是再郡内好生念书吗?”
待得那一群骑兵将将奔自王朗跟前,当先一骑,翻身便下得马来,哭拜于地,却不正是王朗之子五肃又是何人!
“肃儿,你为何在此?又如何一身破烂血污,一脸急切的惶夜而来?”见得儿子王肃这般一身血污,早已没有了平日风流儒雅的味道,此时正又如此急切的惶夜追来,王朗心里头不由得咯噔的一声,心里头顿时闪过不好的念头,怕是这郡内出了变故了。
“父亲……你快回军去救救娘亲吧……她已经被贼人给虏了去了。”此时的王肃见得自家老子,早已是泣不成声了。
“肃儿莫慌,究竟是何事儿,你且细细与我道来。”终究姜还是老得辣,即使是到了如此这般情况之下,王朗却仍然能是静得下心来,让王肃细细的把个事情的始末说将将出来。
当下那王肃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自向王郎哭诉起来。
却说,自严白虎派使者去了会稽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动了会稽太守王朗同出兵后,那郡内长史谦谋士虞翻,却是并不赞同于王朗的出兵,便就出言阻拦。
只是王朗心中自有算计,也就没有听从了虞翻的话。
这般一来,虞翻心中自然是暗恨,且又知道那孙策向来骁勇善战,这次借兵入得建业,以孙家在这江东之声望,怕是真就要让那孙策成就不世基业了。
王朗,一老朽也,如何能抵得过孙策。
在失意之余,虞翻便也就记住了孙策的强大来,闻得那孙策,自入主江东以来,更是早晚安民抚恤,大有锐意进取之意,却是起了内附于孙策之心。
待得接到通报,说那王朗凭着数倍于孙策的大军,在乌程处与那孙策战了一场,尚且还是个惨胜的结局,却更是坚定了虞翻要投靠于孙策之心。
如此英雄了得的人物,又如何是王朗这一耄耄老朽所能比拟的,如此英雄人物,却不正是我虞翻苦苦要寻的明主吗?
好个虞翻,却也是这家伙不够厚道,你说你要投靠孙策便就去就是了,可是这虞翻倒好,占着而王朗又领着大军征战在外,而自己是会稽长史,一家独大的权利,便暗中联合郡内大姓全家,一夜间,便反出了整个会稽郡。
若不是那王肃有着几分聪明,仗着是太守之子的身份,乘早逃了出来,怕是此刻,亦只得乖乖的呆在会稽,做那阶下囚了。
“逆贼误我……”却见得那自安然做于马上的王朗猛然间却是“哇……”地一声,却是那王朗突然遭此横祸,不由怒极攻心,自口中喷出一股老血来。座于马上的身子,更是早已摇摇欲坠。
好在一旁的严白虎就一直站在王朗的身边,先一步,把个王朗给扶住。急忙劝声道:“景兴兄,莫要气坏了身子啊。”
“罢了罢了……老夫已老矣!!”陡然间,此时的王朗确如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光彩般,就这么萎靡了一来。人一下子亦是变得苍老了许多。再也没有了那一份的傲气与自信。
“景兴兄何出此言?”严白虎闻得王朗这般一说,却是心内大惊,你现在可别给我撂桃子不干喽,你可是要知道,我那还有个小弟被关在吴县呢,还等着你去帮我救出来呢!
见得严白虎那急切的眼神,心内不由暗了叹了口气道:“严兄确是多虑了,我一家老小上上下下几十口人,尚还被那逆贼困在会稽,此时尚还不知道生死如何呢,又岂会此时就放弃,自当是先救出家小,尔后再回我颖川老家闭门教书育子去。”
“如此,严某必顶力相助于景兴兄。”
听得这王朗准备就这般心灰意冷的弃官回家,严白虎不由得大是开心,因为王朗此时手底下可是还有好几万的人马,而王朗乃是颖川人,要回颖川去自然不能带着这数万大军同行,要扔下这大军,此时,也就只有他严白虎比较合适。
这可是数万大军,严白虎能不高兴吗?
不说王朗心灰意冷之下,生了弃官归家闭门谢客的想法。只说孙策这边,自得了会稽虞翻传来的消息,说已经尽得会稽之地,只待孙策领着大军去接收下会稽就好了,当下不由得大喜过望,吴郡,丹阳二郡已经被孙策给拿了下来,而如今又新得了一个会稽郡,而更让孙策开心的事情是,江东六郡中最大的三个阻力,刘繇,王朗,严白虎三个已经被孙策给打了两个半。剩下半个,也是王朗与严白虎勉强凑合在一起。
以孙策之骁勇善战再加上周瑜,程普,吕范这一帮子的谋臣,大将们,区区王朗,严白虎,相信,那也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了。
而剩下的建安,鄱阳,豫章,庐西,临海,临川等数郡,要掌在手上也只是个时间的问题。只要再给孙策数月时间,相信尽掌江东八十一州,亦不是什么大问题的。
求一下收藏!!!
………【213 袁术为何称帝?】………
且说,孙策自入主建业以来,不出一月间,连斗王朗,刘繇,严白虎三大吴地诸侯,而且是连斗连胜,一月间,三大吴地诸侯,死的死,散的散,再也凝不成聚力,挡不得孙策的脚步。此时,整个东吴之地,就有如正脱光了衣服**着身子的美女般,却正等待着孙策去临幸。
也不去管王朗,严白虎他们是怎么个去接出家眷法的,孙策自是知道此时的王朗他们已是成不了什么气候,遂也懒得再去理会他们,便自领了大军去了会稽郡处。
等得那虞翻和全家家主全柔把个孙策迎进了会稽后,这会稽郡的主人,便算是正式改姓为孙了。(全柔大家可能不知道是谁,可是说到东吴大将全琮大伙一定知道,全柔就是全琮他老子,嘿嘿……:)
此时的孙策,已经尽占丹阳,吴郡,会稽三郡,待得孙策命过诸大将分兵把守住各地要隘关卡后,一面写表申奏于朝庭中去,虽然说此时的大汉朝已经名存实亡,可是那毕竟仍然是朝庭不是,是大义所在,孙策现在却还不敢有何其它心思,就算有,也要藏在心里,所以,这表奏却还是要写的。
且说自得了会稽全郡后,得了那会稽大姓全家的投效后,这一日,却又有一方英雄来投,乃是会稽余姚人,姓董,名袭,字元代。
身长八尺,面方口阔,只一眼,孙策便看出,此又是一员骁将也,当下大喜过望,命为别部司马一职。让他自领了军马,随着诸老将自去平海贼去了。
自得了吴郡,丹阳,会稽三郡后,又新得数员骁将以为爪牙,身边谋臣,武将,亦是有数十员,拥数十数万间,要攻下东吴其它郡县,相信,亦只是个时间问题。
此时的孙策,自觉自己羽翼也算是差不多丰满了,便就想着到袁术处要回他当初抵押的传国玉玺来。
只是那传国玉玺,袁术又如何能还给孙策呢?此时的袁术,却还正在抱着个传国玉玺在做着他的春秋大梦呢。
其实,说将起来,这袁术起了称帝之心,个中原由,当也非偶然所想的,虽然说这病根是落在了那传国玉玺上,可是,其真正的根本,也是分很多个方面的。
先,当然是名望的问题,袁家四世三公,他们老袁家,袁槐,袁逢,到得灵帝时期,还是当朝的司空,司徒呢,门生故吏可谓是遍天下,就人脉这一条来说,这天底下,估计还真的没几个人能比得上他们老袁家的。
其次,当然是因为朝庭上的问题。朝庭上的那位九五至尊,说实在话,他真的已经没有什么威信可言了,其时间,完全都可以追塑上个上百年时间,我们这里就估且说是从恒,灵二帝起吧,从这二位手上,大汉朝的威信,就已经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到得献帝头上,那就更是苦不堪言了,这皇帝做的,还不如条狗来得自在。
而到得如今,只要是明言人都能看来出来,汉献帝,已经被兖州的曹操给变相的软禁了,皇家没有了威信可言,这天下自然就会乱起来。
再次是还是那个老调重弹的话题,这天下大势的问题,这天下大势,在前面已经说得非常的清晰透明。袁绍,马上就要可以尽得冀,并,幽三州之地,而现在的袁术却是占尽着整个淮南粮仓,更何况,现在还算是他手下的孙策,已经开始去占江东六郡之地。如此算来,只要等着孙策占尽了整个江东,岂不是也等于袁术坐拥整个江东,然而再南下交州,北上荆,豫二州,再与北方的袁绍二兄弟,一南一北的夹击,试问,夹在中间的曹操,方宁二大诸侯,又如何能顶得住他们兄弟二人这般的联手?
这天下,终归还是要归入他老袁家的。虽然袁术到现在都还不知道,那孙策,已经背叛了他。可是,这些却并不妨碍着袁术的梦想,袁公路此刻却还正在做着美梦,梦想着那孙策以最快的度平定了整个江东,然后,他好派人去接收这地盘儿。
前面说过这许多点点滴滴的理由,其实,终归来说还是一点,实力。有实力就能称雄于世。
何为实力,在这个乱世里,当然是要兵有兵,有粮有粮,要将有将,有地盘儿有地盘儿。这就是实力。
可是,很凑巧的,袁术这些条件都满足。
袁术是位征兵狂,这无可否认,他喜欢那种兵多将广的感觉。
将不用说了,原孙坚一脉以下,孙策,程普,黄盖,韩当,这些个个都是一等一的打战好手。袁术当年与孙坚共事之时,自然是非常了解这一帮狠人的。
而袁术自己这边,自大将纪灵以下,都督张勋,桥蕤,上将雷薄、陈芬、陈纪、陈兰、乐就、刘勋、李丰、梁纲、乐就等等等等,光上将就不下三十余员。其它谋士上有杨弘、阎象、吕范、袁涣、袁胤、杨大将等,个个也都算是一方人杰。
如此多英杰汇聚一帐下,再加上他手头上光兵马就有七八十万之多。兵精粮足,窝在这淮南之地又如此多年,虽然谈不上什么深得民心,但至少一个深入民心他袁术是能评上的。
再加上孙策如今势头如此之猛,颇有一年半载之内就能尽占江东数郡的样子。很凑巧的手头上又有一方传国玉玺在手,试问,袁术的心,能不火热吗?
所以,很自然的,袁术反复思考之后,便就大会帐下诸臣道:“昔日汉高祖刘邦不过泗上一亭长,斩白蛇而有天下;今大汉历时四百年余,气数已尽。吾家四世三公,正应民心之所归;而吾袁姓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气运。又有谶云:代汉者,当涂高也。吾字公路,正应其谶。今又有传国玉玺。此等凑巧,乃天之昭示也,吾若不为君,便是背天道而行。吾效应天顺人,正位九五。”
遂于兴平二年,在寿春城南,正式称帝建号仲氏,立台省等官,乘龙凤辇,祀南北郊,立冯方女为后,立子袁胤为东宫太子。自号仲家皇帝。
呵呵,这一更先传上,隔两小时还有两更,嘿嘿!这么努力,大伙给点奖励不?
………【214 布署…过渡章节】………
嘿嘿,又一更到了,这一更算是过渡章节,因为要打袁术了嘛,所以有些事情得先安排一下,嘿嘿,这一张过渡一下,十二点的一章,正式斗袁术……
求一下收藏,金砖哦!
袁术称帝了?就占着个小小的淮南之地,也敢称帝?
我勒个擦……当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正在徐州与帐下诸位大将谋臣们正在商议着是否要联合刘备去压压曹操的最近气焰的方宁,惊讶的差点就要跳脚板了。你说这袁公路,果然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此次商议是否要联合被曹操搞得一肚子怨气的刘备一同去压压曹操,方宁自然是要全部动员的了。
与会人员可谓是所有在徐州的人员都到齐,张昭,张纮二位内政牛人以及陈宫,陈登,以及刚被方宁从青州叫得过来的徐庶这三位军师,再加上代表着孙乾这位管粮食的青州长史的国渊当然是绝对在座的。现在,还得加上军方的将领,如张辽,高顺,以及新投来的小将徐盛。其它诸如糜竺,诸葛谨,裴玄。唐固,秦松,陈瑞,步骘,严畯等人,亦是安然在坐。
只是这一次会议上却是加入了几个新面孔,却也是顶着张昭,张纮这二位的大招牌来的,其中就有东莞人姓徐名弈字季才,广陵东阳人姓陈名矫字季弼,广陵海西人姓徐名宣,字宝坚,这数人虽然算不得什么大才,但为区区一县之父母官,那绝对是错错有余的。
当然,也不是说来投的都是这些个小米小虾的,倒也有几个大才,比如淮南成德人姓仓名慈字孝仁,仓慈可能大家并不太清楚他平生的事迹,其实,这是一位相当厉害的人物,特别是在内政上,那绝对是可以跟贾逵贾梁道,马良马季常这一类人比肩的,不说什么惊天动地,但若为一方牧伯,与民修身养息,那绝对是没有问题。
而在这大势面前,却更让方宁得到了避难于徐州的陈纪,陈群父子二人的投效,再加上个刘馥刘无颖,这收获不可谓不丰厚。
此次因为着曹操新得了司隶诸地,而手上又掌着天子,形成了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倒不是说方宁此时会有多么的被动而感觉到不爽,想着要打曹操,纯粹只是因为最近曹操的气焰太过于嚣张,需要周边的诸侯站出来打压一下而已。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在这个逐鹿天下的游戏里,若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大伙自然都是会选择去把他给踩平来的。
而之所以方宁此次聚集了手下所有的谋臣武将,这一则嘛,当然是要商议怎么个对付曹操法,是联合刘备,还是去联合刘表,或者是袁绍。这关系着方方面面的问题,方宁自然是需要找手下谋士们商议一下。
而只所以把个像诸葛谨,裴玄。唐固这一类人也一并找来,这却是方宁想着,也好把这一批青年俊杰给下放下去了。
像诸葛谨,步骘,严畯这些人,他们本身就有大才,只是因为缺乏了经验,所以,当初在他们来投靠的时候,方宁是直接把他们给安排在了张昭,张纮这二位内政牛人的身边,也好让他们能尽快的熟悉一州的大小事物,然后,把他们分派到州里各郡各县去。要知道,此时若大一个青州,可就孙乾,加国渊,邴原等有数的几个人在撑着,这空出来的职位可还多着呢。方宁如今手头上有如此多的大才,自然是要全把他们给下放下去干实事,要不然,全把他们握在手上干嘛。
张昭任徐州长史,张纮任青州长史,这已经是成为一种定局。而对于孙乾,那只能是说一声报谦了,说实话。孙乾的能力,担任一州的长史,却实是有些吃力的,只是以前是因为方宁手头上没人,所以不得不用孙乾,如今有着更好的人选,方宁自然是要把人给用上去,不避亲疏,量才而用,这是方宁用人的准则,他也不管这样是否能让自己得到个能识人用人的美名。或者说是能得到谁谁谁的忠心,这些他也不想去管,只是觉得,你有才,我自然需要让你挥出来。很自然的一种想法。
好在孙乾,也是位能知进退的人,他也不会去摆什么架子,说自己是方宁的师兄,是方宁帐下的老臣,对于能力比自己强的,他自然会选择退居于二线去。
更何况,此时他也是位州主薄,管着若大一个青州的钱粮,实权上,也不会低上多少的。
让张昭,张纮二个内政牛人各掌着一个州的长史,以代替方宁更好地掌控州内的经济民生问题。而一州内,除长史算半个州牧之外,其它如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功曹、簿曹、兵曹、法曹、郡国、文学、武猛等数十个从事官,皆属州牧治下官员,再加上里各郡职人员等等等等。
青州辖下六郡六十五县,徐州辖下六郡六十二县,这其中一算起来,就等于是要十二个郡守,加上一百二十七位县令。这若大的青,徐二州之地,这官位儿,三两下一分,却又让方宁这感觉到手头上的人才,又被瓜分的一个不剩了。
青州还好些,毕竟,那里也算是方宁经营了十来年的地盘儿,相对稳固的很,而新得的徐州却是不一样,虽然徐州,方宁得来的更加轻巧,可是就因为这得来的太过于轻巧,所以,这阻碍上,也就更加的多,政令上行起来,也大有不如青州之地,而显得困难重重的多。
但这些,却并不是主要的,区区一个徐州,想要搞定他,那也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何况现在方宁手下,两州之地,兵马都不下百万,而大将更是有数十员之多,套句俗气点的话说,上将怕是不下千员,只要方宁一直保持这种强势,量这区区徐州,也是不敢翻起什么大浪来,还不是像现在这样乖乖的听他的话。
可是,这世事无常,计划却总是赶不上变化来得快的。这不,袁术的事情就给突然捅了过来了。
………【215 斗袁公路】………
袁术称帝于淮南……唉,马勒戈壁的,这傻13,套句俗套点的话说,这袁术,绝对是yy到了极点,绝对是个纯爷们,纯的……
你说,现在才什么时候,这天下大势,才刚见分晓,还没成定局呢,这不,人家刘备这等样的枭雄人物,现在还窝在豫州之地,这袁术倒好,直接称帝于淮南……这叫怎样一个牛B了得。
因为徐州靠近寿春的缘故,所以,方宁是最早接到袁术的请贴,请他去观摩他的登基大典的一方诸侯。
估计其它像刘表,曹操,或者是他老哥,杵在更北边儿的袁绍,要接到他的请贴还得有一段时间。
造反称帝,成功了,你自然就是开国的太祖,一个崭新的朝代,就将在你的手上诞生,可是若是没有成功,或者是在没有成功之前,这种行为都是属于大逆不道的行为,都是属于需要受到打压的。
比如现在的袁术,若是他成功了,统一了全天下,那么,史书上就会歌颂着他袁公路,是真真正正的有土德的天子之命,是如何的英明神武,在一片乱世中,仲家太祖凭借区区淮南之地以为基业,毅然称帝,以解天下万民倒悬之苦。
可若是没有成功,那就是一傻13,就一二愣子,就是反贼,就是大逆不道。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条道,他袁术已经踏出了第一步,那就已经没有了回头路,注定,他要受到全天下诸侯的讨伐。
讨伐大逆不道,这是大义所趋,是必须的,所以,没有得任何商量的,原本打算好了的联合刘备去把曹操狠狠揍一顿的方案,只得往边靠,袁术这,得先出兵去打,而且还得是狠狠地去揍他。
当年,虎牢关外,十九路诸侯会师,共讨董卓,曹操,只是了片矫诏,传告于天下,曹操的声望就蹭蹭蹭地往上涨,若是换成网游数据里若个马表来显示的话,那绝对是只跳千位数,不跳十位数和百位数的。
名望有什么好处?好处那绝对是大大的,我们还是拿曹操来说事儿吧,曹操是如何得到兖州的?这就是名望的好处。这就跟大明星一样,全世界知名了,自然能引起轰动,自然能见到一些平头百姓所见不到的高脑门的人物的。
所以,很自然的,方宁眼馋了,娇诏传告天下,倡倒联盟共讨袁术,相信,第一个吃这个螃蟹的人,一定能捞到个钵满盈盆的。
因为方宁相信,此刻,除了孙策之外,也就方宁他自己是最早收到袁术的请贴的人,孙策那方宁不敢保证,他是否会屈就于袁术的淫威之下而不敢吭声。
毕竟,虽然说孙策已经得到了吴郡,丹阳,再加上会稽三个郡,可是他得到的时间并不长,根基还很薄弱,敢不敢去顶袁术这根大象腿还真的难说。
所以,方宁若是抢先一步,而起娇诏,那么,这大义无私,忠臣,等等无数鲜亮的光环,相信,一定会自动的来投怀送抱,套在方宁的脑门上,一层一层,再一层……
“当年,曹操传矫诏于天下,会十九路诸侯以讨董,如今,这袁公路,竟然敢行这般大逆不道之举,吾亦学当年曹阿蛮之举,先传矫以示天下,尔会兴兵会盟于一处以讨伐之。诸位以为如何?”
大殿上,待得把个所有人的官职给定好后,方宁便就乘着大伙儿都在,也就抛出了这般一个话题来。
这打袁术,已经成为一种必须,所以,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