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征战在汉末-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废撸胱攀侨コ懿倬暮钤ú康暮舐返摹V皇呛罄淳┥降氖焙颍词桥錾狭瞬匕裕簿鸵徊⒀氩匕酝ブ啦家槐壑Α

    所以高顺,曹性二人才算来晚了一步,可是方宁在中牟县与曹性,高顺二人分开后,走的是豫州的鲁国,穿过鲁国,便直接到任城的。

    一个月了,终于看到了馨儿你的身影,这一个月,你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要丢下我一个人在家?唉!!!



………【156 回青州】………

    说来也是方宁不够厚道,你说人家高顺走济北国绕了个大圈,现在都回到了东郡这了,这方宁到现在才来,这不是故意拖沓嘛,更何况,这方宁拖沓的结果,却是吕布已经因为兵力不敌而被害,你说这曹性又如何不怒。

    “嗯……!”侧手边,典韦怒视着曹性,杀机隐现,显然,对于曹性如此辱骂自己的主公,却是已经激起了典韦的杀心,若这曹性再不识相,他不见意直接就在这灵堂前解决了他。

    “曹将军误会了……”见得双方箭拔驽张的,一旁的徐庶赶紧上得前来打个圆场,劝解来开,只听得堂前徐庶朗声道:“诸位将军,却是多有误会我家主公了,非是我家主公拖沓不来,而是我们皆中了曹操之计矣。”

    “我大军,自中牟与高将军,曹将军二位将军分开后,我主急人之所急,知吕公有危难,连下去信往青州催促粮草,第三日,我大军便开拔,前往豫州鲁郡,准备走近路直插兖州腹地的山阳郡,也好解去濮阳南面之围。”

    “然而,至豫州之时,却中了那曹操诡计,也不知道那曹操许了豫州刘辟,龚都之辈怎样的好处,那一帮小辈,分成数股贼寇,日夜不停,袭我大军之后,扰我大军之行程,断我军之粮道,几乎无所不用其极,我大军一日行程不过三五十里路,我大军可谓是苦不堪言。”

    “他们占着地利,若我引大军设伏,回击,他们便遁得一个不剩,如此种种,烦不胜烦。”

    “待我大军,好不容易走出豫州地界,入得山阳郡时,这种情况才稍微好一点点,只是那曹操早有此算计,在山阳郡,早让其手下大将吕虔,领着数股大军,一路阻拦。”

    “我家主公,引大军五万,一路衣不解甲,一路拼杀,至昨日,我大军十层已是去了五六层耶。”

    “我想高将军,曹将军,亦应是碰上这种情况了吧,只不知拦着二位将军的却是哪一位?”却是徐庶突然之间回过头来向一旁的曹性,高顺二人问去。

    曹性,高顺二人相互看了一眼,见得周遭不管是方宁这边的,还是张辽,陈宫等人,都在看着他们,曹性大是郁闷的闷声道:“拦着我的是一个叫梁习的家伙,情况亦与徐将军说的差不多,一路设卡阻拦,无所不用其极,其为只拖延我大军行程,至昨日,到这顿丘县外,那梁习方才引军退往他处。”

    “唉,好一个曹孟德,我们却都中了他的缓兵之计矣。方青州情高义重,我代我主奉先谢过方青州了。”文弱的声音,此刻,听得来,却让人有着一种别样的揪心,一直静立于一旁的陈宫,此刻,却在张辽的搀扶下,方才勉强站直了身子。

    显然,对于吕布的死去,对于自己心中那一份信念的轰然倒塌,所给予的打击,实在是有点太大了。

    陈宫,这位却是怎样的一个男人,他陈宫,本如天之娇子般,智略无双,亦是三国里的一国士也,当初,他不耻曹操为人,本不愿把心中所学卖与曹操,只是奈何他本兖州人士,家族皆在兖州受得曹操管制,遂才不情不愿的以为东郡太守。

    后来,曹操领兵攻打青州,而兖州内诸士家,有不服曹操者,联合起兵,准备把曹操赶出兖州。

    他陈家,亦是兖州士家,受于无奈,只得参加,伙同着张邈,便背了整个濮阳,送与吕布。

    他本以为,以吕布之勇,再加上自己之智,有这兖州为基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这天下间,亦可去得的。

    只是,他错了,错得太多,太大,吕布,太狂妄,太自大,非明主也。

    然而,他陈宫既然选择了吕布,自然就会把一生的心血都投入其中,尽心尽力的去辅佐于吕布。

    直到吕布死去,或者,他陈宫死去。

    二方误会既然已经解除,自然是无需再多言,张辽,高顺等人把个灵堂前让开,方宁,徐庶,典韦三人,整束衣甲,拜倒于堂前。

    所谓死者为大,这一拜,不管有多少出自于真心,就算是为了做样子给张辽,高顺等吕布的一众大小将佐看,方宁这一拜亦是需要做的坚定而沉重。

    三拜而起,待得上过香,又着人用木头雕了个吕布的极,算是给吕布凑了个全尸,自让吕布入土为安。

    本来按方宁的意思,是想把吕布的尸带回青州去安葬的,只是却让方宁碰上张辽那一丝冰冷的眼神,方宁很明智的没有选择开口。

    显然,张辽内心的恨,与他的誓言一样,在他还没有踏平兖州,还没有杀掉那个红脸的关云长之时,他的誓言,将会与他的恨一样,永远都留在这兖州之地。

    此处,毕竟还是兖州地界,方宁大军又被打残了一些,而张辽带来的二万多并州狼骑,以及一些东郡的步卒,此刻,因为失去了主公,早已是士气全无,战力大减,只余了个空架子,不能再战矣。

    而高顺,藏霸所领的那一支军马,却也跟方宁的情况差不多,他们也是昨日才刚到这顿丘县,一路行来,人马亦是早已疲惫不堪。

    此时,若是曹操着一员大将,领一军来攻的话,方宁与张辽他们的大军必将大败而归。

    所以,在陈宫与徐庶这二员智者的商议下,只让大军先行修整一夜,明日,便转而回青州而去。

    这一趟兖州之行,却也让方宁大大的挣了个满怀,张辽,高顺,曹性,成廉,藏霸,陈宫,张邈,王楷,许汜,数员大将,数员内政都不错的人才,其它如赵庶,李邹,哪一个都算得上是名震一方的人物,此刻,却全都答应,只要方宁能为吕布报仇,皆愿投入方宁帐下。

    对于这种有如空头支票的事情,方宁自然是大大的大方,当下是满口答应下来。诸人皆按着礼仪,拜了主公后,倒也显得是亲密了一些。

    当然,这一场兖州之行,最最让方宁在意的,当然是张辽带来的那二万五千多的并州狼骑。以及藏霸所留下来的,一众黄巾精锐。

    hoho,求一下金砖了,明天是三十了,唉!!!又过了一个月



………【157 盘点】………

    我们且先说藏霸,藏霸自去年与曹操大战了一场,后来不敌曹操,而败退入泰山,重新做山贼,本来有着上百万的大军,却是被曹操,方宁二人连手给瓜分掉,而被藏霸带着逃出来的那一伙黄巾兵,也算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他本就恨曹操与方宁,所以此次兖州叛乱,藏霸才会应高顺之邀,引大军下来以助吕布,只是没想到吕布败退的如此之快,而到了现在这种地步。

    在经过陈宫,张辽,高顺,徐庶等人的劝说,再加上方宁自己亦算是放下架子,亲自邀请,藏霸才算答应投入方宁帐下。

    如此一来,藏霸从泰山带下来的五万多黄巾精锐,再加上张辽的二万五千多并州狼骑,以及原东郡的一万多兖州郡兵。

    这一合起来,一下子却又让方宁得了近十万的人马。

    方宁大喜之余,却又不得大是忧愁,这青州内,本来加入了管亥那四十五六万的兵马,粮草就有些吃紧,如今,这突然之间又加入了吕布手下这十数万的兵马,估计,碰上这事,怕是又得让孙乾去麻烦咋那位大舅哥了。

    可怜的糜竺糜大哥,至从把个妹妹嫁给了方宁后,这方宁,不是来求粮,就是来要钱,却是啥好处儿也没让人家糜家给捞到不是,唉……

    且说方宁这边,急急忙忙的来了趟兖州,到得头来,却是欢欢喜喜地带着十数万大军,并十数员猛将良臣回了青州,这一趟兖州之行,可谓是大获丰收矣。

    待得方宁回家青州,与那吕布的女儿完了婚后,这吕家一众大小将佐便也算是正式的入了方宁帐下,从此,姑爷,姥爷的,也就算是一家人了。

    至少,对于张辽,高顺他们这一辈忠义之人来说,这,也勉强能算是一个给自己找得来的借口了。

    只是,让吕布的女人嫁与方宁为妾,这一点,却是让张辽,高顺这一帮的吕家将领多少有些微辞。

    本来,按着方宁的意思,吕布的女儿,应该是与糜竺的妹妹糜贞一起,定为平妻的,毕竟,人家糜竺的妹妹,却是先嫁给了方宁,而且,到如今,已经有了两个孩子。

    只是后来的孙乾,国渊等人,却是坚决的反对,只因为按古训,糜贞乃商贾之女,不可为正妻。

    这倒也就算了,人家吕布的女儿,吕绮好歹也是将门之后,只是奈何吕布的名声实在是不太好听,若不是为着吕布他遗下来的那十数万精锐兵马,以及那数员大将。估计,孙乾,徐庶他们是理也不会去理他们的。

    毕竟,人都是自私的,多担一个事儿,就要多担一份责任。,在这么一个年代里,这担的事儿,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身死灯灭,家破人亡的下场。

    就好比,此时的方宁,虽然看着满心欢喜的接收了吕布的十数万兵马,可是,同样的,张辽他们要为吕布报仇,他们要杀曹操,要杀刘备,那么,做为现在的主公,你出也是不出兵?

    其实,这是一个完全没有那必要去追索的答案,因为答案早已经肯定。

    兴平元年夏五月,方宁娶吕布之女吕绮以为妾室,又大肆的分封诸有功将领。整兵勒马,却也是准备着要大干上一场,开始真正的进入这个角逐的游戏。

    至秋七月中,正天苍地渺芒,满地一片金黄之时,兖州之地,却忽有蝗虫四起,蝗灾一时肆虐。说起这蝗灾来,却是要从那刘岱手上说起。

    《尔雅?释地》载:“济、河间曰兖州。”《周礼?夏官?职方氏》载:“河东曰兖州。”

    兖州,因靠着济河与黄河,自古便是个土地肥美之地,然而,自黄巾之乱后,刘岱接手这兖州,却是刘岱无才德,只让这若大一个兖州,民不聊生死气沉沉,直至田地逐渐荒废,而兖州之民,却宁愿跑入泰山之中,随了藏霸造反当黄巾贼亦不耕种。

    如此情况之下,直至去年藏霸领着上百万的兖州黄巾贼,入寇兖州。

    其结果便是刘岱死,而曹操接手整个兖州,这一转,却又是一场大战。

    之后,曹操与方宁二人平分了藏霸的黄巾贼,然而,曹操却并不让这些人归本还农,却是把他们编为兖州兵,随着曹操打公孙瓒,斗刘备,讨袁术,最后更是杀进徐州,一月间连下徐州三十六城之多,待得曹孟德在徐州捞够了粮草,回过头来,就准备把个青州给吞下肚子里去。

    且说句题外话,若不是后来从中出了吕布这档子事,估计,此刻的曹操已经身兼青,兖二州的两个州牧了,到时候也就没方宁什么事情了。

    言归正传,确说,兖州经得刘岱,曹操二人这般一折腾,又碰上这么一个不好的年景,又刚经历过吕布的这一场大战,还没来得及让曹操停下来歇上一口气,这眼着着就要入了八月,正是可以粮食丰收的时候,不想这一会蝗虫又四起,今年,整个兖州,将会颗粒无收。

    士卒若是少给,或者不给军饷,却是仍然有人来给你打仗,这年头人命太不值钱,有口饭吃,就有人来当兵,可是如果你连饭都不给吃,那很报谦,那你就真的没有一个人会愿意来为你卖命的。

    可是,如今,曹操却就碰上了这么一个尴尬的局面,本来就不多的粮食,如今,却又喂蝗虫去了。

    没粮,就没兵,没兵,就什么也没有了,这确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这几天,曹操的眉头,却是从来就没有松开过。做人难,做人家老大更难啊。

    “嘶……”却吸了口冷气,却是此刻的曹操,又感觉到了头上,那丝丝的疼痛感传来,最近也不知道为什么,如今,年不过四十的曹操,每每想到一些比较深层的事情的时候,却总是感觉到头微微的抽搐,就有如是有人拿那尖尖的针状物在扎他头一样。

    大力的拍了拍又有点微微犯疼的脑门,曹操却正自在苦恼着,这个冬天的粮食,却需要从哪来。

    求一下收藏,金砖……嘿嘿,一会再弄章上来,不过是回答某位书友关于“婶童”这么个事件的。请那位广东g友一定要收看一下,不然,俺码了那上千个字,白废功夫了,嘎嘎!!当然大家也可以去看看,给个评论啥的



………【回答书友关于年龄问题】………

    嗯……先来上一句:请各位有关于主角年龄太小的疑问的朋友,请认真看完这一段文字,谢谢!!!

    好吧,我老实交代,在写这一段文字之前,我却想着先向各位书友们说一件事情,曾经的我,也是一位整天留恋于各大书库网站的书虫,只是后来,因为看某部大作,写得正爽的时候,那作者突然告诉我们说他要TJ掉了,卧槽,当时就怒了,哥们正要到高潮呢,他却告诉我说他不行了。

    凡此总总,后来又经过几次如此这般烦人的事情后,才在大怒之余,自己急急忙忙的买了个本本回来,自己动手开工,写一本,只当是自娱自乐的意思。

    至于那位“广东g友”说主角的年龄太小,做出的一些事情,总是如“婶童”般,让人怕怕。

    呵呵,在这里,我却是要大大的谴责一下你了,无可否认,大千世界里,无奇不有,纵观中华文明五千年,天才,却总是在不经意间,总是如最耀眼的星光一样,闪现在我们的眼前。

    别处我也不去说了,就说三国这个年代吧。

    翻开整本三国志,共六十二卷,几百号人物,自魏武帝曹孟德开始,到吴人华覆结束。这其中,又有多少幼年“神童,”我便一一为你举个例子。

    沛国夏侯惇,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这也是“婶童”?

    荀攸,少孤,从祖父昙,及昙卒,有故吏张权请为守墓,攸疑之,不允,时年方十三。

    一个才十三岁的小儿,却能在荀家八龙这种大才云集的士家之地,独领着一支偏房,还能出人投地,跟荀彧混在一起,这却又是需要怎样的一种心智?难道这也是“婶童”?

    钟毓,钟繇子,年十四,明帝拜为散骑侍郎,难道,魏明帝也是位“婶童”不知道这位才十四岁,或者,是钟毓靠着老父余萌,上得台面的?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请自己去看三国志里关于钟毓的列传。

    再比如温恢,年十五,举孝廉,以为禀丘长。算是管一县之地。这也是位“婶童”?

    再比如王粲,年十七,司徒辟,诏为黄门侍郎,司徒府相信大家都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却招一位年方十七的少年为郎,这又是“婶童”?

    常林,年七岁,有父党造门,问林:“伯先在否?汝何不拜!”林曰:“虽当下客,临子字父,何拜之有?”于是咸共嘉之!一个七岁小童,就有如此之智,这又算是“婶童”?

    还有最有名的邓艾,年十二,尚知何以为志,什么叫“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这又是位“婶童”?

    司马朗,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答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羞愧而自避之,年十二,试经为童子郎,这又会是一位“婶童”?

    陆逊年十岁从祖从康,后来,孙策破庐江城,陆康身死被害,陆逊以十二岁之身,独领陆家于江东,支撑起整个陆家,这又是一位“婶童”?

    鲁肃,生儿失父,却能独立支家于江淮之地,闻名于江淮之间,这又算什么?

    吕蒙,年十五六,便随姐夫邓当,入孙策军上阵以杀敌立功,这又算“婶童”?

    还有马……

    等等等等……这三国,这天下,这英杰,多如牛毛,试问,那问“广东g友”你又记得几个?何况,本书主角我设定的本来就是位二十几世纪穿越过去的人,虽身小,但心智早熟,虽手段稚嫩,但这也是一种成长,何来“婶童”之说。

    又何必如此大惊失色的大喊“婶童”的美名。

    说了这么多屁话,呵呵,也只是问了告诉你一个件这么破得不能在破的破事儿,嗯,看书要收藏地哦,哈哈



………【158 引蛇与惊蛇】………

    “主公!可是在烦恼这蝗灾后粮食的事情?”不知什么时候,郭嘉却是突然之间的出现在了曹操的房间内。

    郭奉孝,可谓是天下少有的大才,而他跟曹操配合,却就有如孙策配周瑜,刘备配诸葛亮一样,那是绝对的绝唱。在这天下间,纵观整个大汉朝里,想要再找出一对与他们这般相配的人来,估计已经是没有了。

    每每郭嘉之言,总是能说到曹操的心里头去,就比如现在。

    “唉,唯奉孝知我心耶!”看着眼前这位风神朗俊的青年英杰,曹操亦不由得大叹自己命实在是好,竟然能让他在有生之年遇到一位如此知已。

    没错,就是知已,如此娇子,岂又不是我曹孟德的知已良朋。

    轻抬起头来,却是颇有些无力的看着郭嘉,在曹操的双眼内,此刻却充满着深深的疲惫,或许,还夹杂着一些淡淡的无奈吧。

    有的时候,天不从人愿这句话,真的很能应景的。就如此刻的曹操,他的内心之中,却已经感觉到了这句话的可怕。

    当初讨董卓失败之后,曹操便一直窝在陈留老家处,再后来,因为董卓为了安中原众诸侯之心,便借着圣旨名义大肆分封天下诸侯,其中,曹操这位反董的头号头子,董卓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容,更是不吝赏赐,直接把个曹操给提拔为一地太守。

    再接下来,刘岱死,曹操经得陈宫引见,入主兖州之地,只是这充州这块地儿,浑水却也不是一般的深,可谓是士家林立,以曹操的性格,想要有所作为,那是非要大开杀戒不可。

    只是,这样终归是不行的,曹操明白,在这么一个大时代背景之下,没有士家的支持,那么曹操可能会是一事无成。没有谁能比曹操更了解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那些士家们到底具有着什么样的力量,更没有人能比曹操更清楚,士家他们所代表着什么。因为曹家,本身就是兖州的士家大族。

    但是,曹操势必要入主兖州,以兖州为基业,兖州,就算是曹操的老窝所在,这是他的基业所在,以曹操枭雄心性,自是不会让兖州乱起。想不让兖州乱起,士家,则必须收服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不能杀,又不能放纵,可是又必须切实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曹操,却是想出了一条绝毒的妙计来,却也是最简单的计谋来,引蛇出洞。

    其实有的时候,最简单的计谋,若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运用起来,却是比什么高深的谋算都要来得更绝,更毒,更狠。

    就比如这一次。

    曹操从与方宁联手打退了藏霸并收服了藏霸的二十几万兵马后,便领着这二十数万的人马,东征西讨,先是参加了袁绍与袁术二兄弟之间的战斗,斗公孙瓒,败袁术,再结着东征陶谦,到得来年开春后,却又马不停蹄,出兵青州。

    这些,却是为何?当然不光是为了造势给兖州的士家们看,其实,这其中,何尝又没有一种叫着立威的意思再里面,更或者,亦是夹杂着一些引诱也说不定,若不然,曹操手上亦是有二三十万大军,每次出征,何苦需要全部出动?他自分几万守着几个重要关卡就是了,哪还有吕布啥事?

    这其中,若说没有点告诉兖州士族,我后方很空虚,兖州你们随便打的意思,相信,这是谁也不可能会信的。

    其实,这其中就是一种赤果果的引诱,引诱着兖州士族们的反抗,以好让曹操能寻着借口,把个兖州士族来个一网打尽。

    只是兖州的士族们,却并不是那么好上当的,或者,也可以说是被曹操刚得了二十五六万的兵马给吓着了吧,在曹操领着大军外出征讨的时候,兖州内,却是一片平静,没有半个反对的声音。

    这怎么能行,兖州乃是曹操的基业所以,怎么可能让兖州士家这颗定时炸弹把自己深深地给藏起来。

    引蛇出洞之计既然已经失效,那么,亦唯有再使一招打草惊蛇之招了,所以,曹操很干脆了,让夏侯渊乘机干掉了鲍信这位兖州内唯一的宿将。

    鲍信比之兖州,就如曹豹比之徐州一样,他都都是一州里的宿将,一州里的顶梁柱所在。而在兖州,因为鲍信的缘故,鲍家更是兖州内数一数二的士家大姓。

    鲍信死了,下一个,曹操的矛头会对向谁呢?会是濮阳张邈吗?会是东郡太守陈宫吗?或许,都有可能,因为,张邈,陈宫他们都是兖州的大姓家族,他们都是兖州内的实权派,整个兖州原刘岱帐下的兵马士卒几乎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上,更何况,若曹操不杀他们,在这兖州内的声望,他们却是远远的高过了曹操,一个兖州内,除了姓曹之外,怎么可以有两个声音,同时有两个姓?曹操不同意,即便连兖州士家亦不会去同意的。

    他们有理由相信,曹操,下一个所要对付的目标一定人是他们。

    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道理,谁都比谁更清楚。更何况,曹操还亲自为他们创造了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曹操竟然又带着他所有的兵马,起兵征讨青州的方宁去了。

    反叛,这已经成为一种必须。

    陈宫,联合张邈,以及其它兖州内原刘岱部下的一些大小文武将领,在兖州内诸士家的支持下,悍然叛出兖州。引河内吕布吕温候入主兖州。

    对于兖州内,张邈,陈宫他们竟然能喊得来吕布这头恶狼以为前驱,曹操,却实感到颇有些无奈与无辜的,因为,在他的内心里,确是比较偏向于兖州内的士家自己推荐一位人物出来引领兖州来与曹操对抗的。

    只是,曹操却是有些太高看那些士家大族们了,等到他们互相扯皮,扯来扯去,却是怎么也扯不清楚的时候,却在这时,传来了曹操已经打到青州的昌国,就要打到方宁的老窝临淄去了,若是让曹操攻入临淄,再占上青州一郡,那么,兖州的士家们再想反抗,那便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在这个时候,这些士家大佬们却是很明智的选择了停止彼此之间那永无休止的争吵,集体赞同,引外援以入主兖州。

    吕布,就成为这个唯一的一个入选人士。

    张邈,陈宫,许汜,王楷引整个东郡叛出兖州,引吕布入主濮阳城。

    好了,新的一个月,也备了一个月的稿,现在开始准备爆更了,咋在新星榜内,屁都没捞上一个,现在入的是龙榜,众位书友们,给力点哦,给收藏,金砖了,顶起来,哥这一个月天天爆,砖越多越爆地狠,嘿嘿……爆多少就看你们的心意了



………【159 急兖三策】………

    只是,引吕布入主兖州,本来兖州士家所打的主意便是欺吕布无谋主,多需要依靠于他们兖州士家,只是,到得后来,他们却现大错特错,吕布,就是一位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有勇而无谋的匹夫。

    所以,到得后来,在曹操果断放弃青州大好的局势,回转兖州的时候,几乎在同时间,所以呼喊声最响亮的兖州士家们,却就这么无声无息的退出了这一场叛乱。

    虎头而蛇尾,仿佛这就是一场让人可笑的闹剧一般。转眼间,便就烟消云散而去。再也了无踪迹。

    吕布身死兖州,而东平张邈家,东郡陈宫家,一个若大的士家,便在转眼间,便被曹操给夷为了平地。

    经得了吕布这一场大战,兖州内的反对声音,却是变得更小了,几乎已经到了没有的地步,只是曹操相信,这只是表面上的一种平静,而内里汹涌的波涛,或者,就在曹操不经意间,便会迎头扑了上来,把曹操拍个粉碎。

    他们在收购粮食,他们在乘着灾荒提高物价,使得百姓怨声载道,他们这是在逼民造反。造他曹操的反,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却又该如何?

    带着丝丝血线的双眸,此刻,却有着说不出的爆燥与愤怒,丝丝阴冷的目光,只如暗夜里择人而噬的毒蛇般,丝丝冰冷而刺骨。

    本来,以为清除了兖州这些士家毒瘤后,这一个兖州会在他曹孟德的治理下,会变得生机勃起来,只是,还是套上那一句让人痛恨的话来说,这天不从人愿啊。

    明明已经太平了,却突然之间在这将要秋收的时候,突然起了蝗灾,整个兖州之地,会因此而变得颗粒无收,百姓无粒米以下锅,又如何以让他们交米粮以供养曹操的大军,他们又如何不会为了生机而挺而走险,过上打家劫舍的日子。

    为了不让兖州乱起来,曹操,却只能把眼光投向了外面。在外面,寻找着活路。

    “明公所虑者唯粮草也,嘉有一计,或可解燃眉之急。”郭嘉的声音,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却总是这般平静温和。甚至于平静温和到就如一位贤良的淑女般,淡雅而轻盈。

    “奉孝却是有何以教我?”此刻,或许是因为曹操刚熬得了个夜的原因吧,原本中正平和,很是具有男人磁性魅力的声音,此刻,却显得沙哑的可怕,合着那丝丝暴虐的意味,听得来,却只如一面破鼓般,让人心里头沉闷得紧。

    然而,郭嘉对于此,却并不以为意,轻轻地拨亮了桌前那盏牛油大灯,便得灯光,在这有些阴暗的屋子里,显得更加明亮上几分。

    却见得郭嘉,却就着灯光下,轻轻地自墙角处,拿出一份帛布地图来。

    这是一份军用地图,曹操常以之推演军机,所以,这一份帛布地图,勾勒得却是相当的清楚,不管是青州,徐州,冀州,还是荆州,司隶等地,在这一份不算太大的地图上,却仍然是勾勒的清清楚楚,大至各处的山川大河,各地要寨关卡,小到村亭小镇,门前檀溪,不一而足。

    轻拍了拍因为经常使用而已经有些破旧的地图,郭嘉轻吸了口气,却并不看地图,反倒是双眼翟翟有神的看着曹操轻声道:“明公以为,我兖州可还有粮乎?”

    “有,而且,还有很多。”几乎是不经任何思索的,曹操便突口布出。显然,对于这一个问题,曹操却是已经考虑了许久许久,脑海里翻来覆去的,却是已经不知道被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