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征战在汉末-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累二家主一愣后,袁家家主方自哈哈大笑道:“是极是极,酒桌上人人平等,方小兄弟果真是个妙人儿,这三杯该罚,该罚哈哈哈……”说罢也不做作直接连喝三大碗,旁边的累家主见袁家主已经喝了,也是无法,只得也连喝上三大碗。
见二位家主喝完,方宁连呼痛快,也为自己满上一大碗,遥敬二位家主道:“小弟也敬二位家主一杯,愿我们合作愉快。”说罢一仰头把整碗酒喝了下去。
“呃……”袁累二位家主对望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之色,良久,那累家主才叹了口气道:“看来吾辈已老矣!方小兄弟真个是个妙人儿。”咕噜一声,喝下了整碗酒。
袁累二家主心情有点沮丧,但这并不妨碍酒桌上的气氛,只因为方宁就是一个有趣的主。谁让咱是个穿越者呢,唉!方宁暗叹了口气。
一顿饭吃完,直至袁意石忠二人把二位家主送出门外后,方宁也是对合作之事在未提半分,但谁都比谁清楚,这事已经就这么定了下来了。
事情似乎出乎意料之外的顺利,在方宁三人回到山寨内第九天后,由涿郡太守亲自签认的任命书就已经下了下来,不过确是出了点意外,被举荐的并不是方宁这个大领,确是李曼,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李曼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青年的。
“呵呵,这袁累二家倒是有点意思。”看着书上这份任命书,方宁确是莫名其妙的笑了起来。
“来人”方宁突然出声叫道,“与我去唤三老来,就说我有事要见他们。”
“诺”
不一会,三老就兴冲冲而至。准备着大贺一翻。
三老倒也知道一些关于方宁求官之事的一些细节,都是对方宁佩服不已,这刚又收到任命书,八成是让三人打理行装,准备上任去了。
见三老一副喜冲冲的样子,方宁也没说什么,只是把那份任命书递给了当的李普手上。
当看到任命书上写着“现任命山阳人氏李曼为方城县县丞”几个字样时,李普已经是不敢在往下看,直接跪在了方宁面前:“主公恕罪,我等实不知事情怎会如此。李家蒙主公救命大恩,时刻不敢相忘,又怎敢做出何种不忠之事,还请主公明查。”袁意,石忠二人看了那份任命书后也是惊心不已。
“李老误会了。”方宁赶紧把李普扶起来道:“此番叫李老来,确是有些事要商量一下,这一则,是要派人把溢山大哥换回来,也好早日去赴任,免得夜长梦多;二则确是要解李老心中之惑尔,那袁累二家只是想引起我对诸位猜忌之心,好让他们日后从中获利尔,此等雕虫小技不足为虑,不过这计确也是对我们有莫大好处的。”
“好处?若是主公不曾做上县令之位,何来好处,只曼儿一人去了县城,我等还是这山寇,这与主公当初所定之策确是相反了,何益之有?”李普问道。
“呵呵,李老确是思虑的有失偏颇了,这何来山寇之说,若是溢山大哥去了,只需一纸招安,我辈岂不还是官军。再则如今是溢山大哥去坐了这县令之位,而不是我方宁,溢山大哥可是什么都没有答应过袁累二家地哦!”方宁有些阴险地笑道。
李普三人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连声道:“是极,是极。呵呵呵,曼儿确是没有答应那袁累二家什么,他一直都在忙着安置流民,连进趟县城的时间都没有,哪来其它的。嘿嘿嘿”一小三老四条狐狸相对一阵子阴笑。
最后商议决定由石忠去换回李曼,袁意与李普二人同李曼一起进城赴任。寨内基本上已经走上了正轨,留下方宁一人倒也不用担心出什么大问题。
第二日午间时分,李曼就已经匆匆带着一批人回来,把人交给李普他们去安置后,自己就急匆匆往方宁这边跑来。
待士卫通报后,入内见方宁正襟危坐,急忙撩袍拜倒在地道:“曼不负主公所托,现回山复命,共招流民计五千人,其中青壮男丁三千五百人,少婴儿五百人,妇女一千人,无老弱病残者。”
“嗯,溢山大哥不错啊,真是辛苦你了,看你一路风尘的,你也早点去休息一下,晚间我还要为你们践行呢。”
听方宁提起赴任的事,李曼更是把头低的低低的不敢抬起来,细声道:“还请主公明查,曼实不知此事,更不知那袁累二家怎会提起我。”
方宁笑了笑把李曼扶起来道:“溢山大哥不用担心,这些我都知道,想必是近来溢山大哥与李老二人在外大肆收留流民,而在流民中声望益大,才让那袁累二人得知。此只是那袁累二家之小计量而已,不必放在心上,溢山大哥尽管去休息就是。”
“那曼就先行告退了。”
方山脚处,方宁送李普三人直至山下处。李普回身道:“主公请回吧,这天寒地冰的,主公别着了风寒才好。”
“嗯,你们也是一样,溢山大哥进城后记得要妥善安排城内的流民,现在他们可都是你的子民了,记得要好生待他们,至于袁累两家那边就由李老你去联络,溢山大哥终是太过年轻,很多事也没有经历过,袁老就多帮衬着点,我想以溢山大哥这般人物,不出几年保证能是一个能吏的。”
“谢主公,我等定不辱命。”
“嗯,去吧,明后日我就让令虎带上二百人过去,这样你手上办点事也好方便点。”
“好了,时辰不早了,你们也早点上路吧。”
目送三人渐行渐远的身影,方宁微微笑了下,转身回山寨里去了。
给读者的话:
求推荐,求收藏啦!!有推荐票票的朋友,不要客气哈!!当然要用板砖拍我也欢迎的,嘿嘿!
………【十 小龙套干掉】………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管事不知人情冷暖复杂。以前整个山寨里都是李普他们在操持着,方宁还不觉得怎么样,可现在他们都不在,所有的担子一下子都压在了方宁一个人的肩上,才知道,原来事情是如此的多。
虽然山寨内都已经走上了正轨,可是事情还是很多,特别是这年关将近,流民更是不时的加入,这让原本就不是太大的山谷显得更加的拥挤起来。
看着眼前混乱的场面,自己却是无从下手,方宁除了感叹自己的无用之用,就只剩下期盼了,期盼那万恶的金手指能闪光一回,去寻到一个像庞统那样视一县之事如儿戏般的大才,可惜没有,一直都没有过,人才难找啊。
不过还好,糗还算没有出的太大,只因为李谷和石忠二人回来了,二人又带回了五九千的青壮。他二人虽算不上什么大才,但好在他二人的威望足够高,处理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三五家暂合一家,秉承方宁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观念,众人是积积投身于建设新家园的热情当中。
现在整个山寨内可是足够热闹的,连续放入了两批人,加上平常陆续迁徒过来的,算算足够是一万七八千人了,这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反正当方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在暗地里偷笑的是合不拢嘴,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人才,可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却是人口,有人口才会有兵,有兵才好办事嘛。
一万七八千人,大半以上的青壮,据李谷那个老实人说如果可以的话,甚至于可以招上一万二千人左右的兵力,一万二千人哦,嘿嘿嘿,单挑黄巾,农民对农民,胜率应该是五五开了,要是能弄个大将,像老关哥那货,哇哈哈,不敢想了。
想像归想像,方宁可没敢做什么,现在又没起什么大乱,哪敢真去蓄上万的兵,保不准那天就被人告到州刺史那去了,那可就有得好看了。所以山寨内兵仍然是原来那八百人,兵贵精不贵多嘛。再说了,这真想要兵的话时间也快了,就明年就可以明正言顺了。嘎嘎嘎!!
匆匆过了一个年,这还没等方宁反映过来怎么回事,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就爆了。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过,符水呪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大信“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十余年间,聚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
同年二月,大方马元义等先收荆、扬数万人,期会于邺。元义数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未及作乱,而张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灵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隶,使钩盾令周斌将三府掾属,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余人;推考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著黄巾为摽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为“蛾贼”。杀人以祠天。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角遂置三十九“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以渠帅相称,小“方”九七千,遥相挥应,不下百万之众,威势一时无两。
时黄巾起。博选将帅,公卿多荐俊有才略,拜为右中郎将,持节。又以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俊,共五校、三河骑士及募精勇,合四万余人,嵩、俊各统一军,共讨颍川黄巾。
正当方宁到县城里去报了个名,准备带票小弟出去晃晃的时候,黄巾大大们却已经是先方宁找上了门来。
广阳黄巾贼自杀了原幽州刺史郭勋后,就四散开来,烧杀辱掠,裹胁青壮者为兵丁。黄巾贼众是越打人越多。这不,听说方山这就有很多人,幽州渠下大领程远志奉渠帅令随副将邓茂,一路浩浩荡荡的向方山征兵而来。
探马回报,程远志这次带的兵马足足过了五万,这会才到阳乡,而他的先头部队已是离方山不足三十里。这会的方宁确是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真的是有些不知所措了。
看着眼前临时拼凑过来的一万二千人,方宁在也没有了一丝兴奋。只因为这些人让人看到就感觉到烦。
放眼望去,你看不到半分的队型,稀稀懒懒的,这种队伍出去百分之百是送死的,更何况敌人还是自己的五倍之多。他们没有军心,不懂什么叫纪律,没有士气,更是没有装备,所以他们只能是打些顺风战,若是一遇困境,绝对是一击就溃,一溃就散的那种。
方宁现在的心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的想要得到一位大将。虽然方宁自己对兵法也懂些皮毛,但是真到用时方宁才现,原来书简上学来的东西与实际运用上的差别原来是如此的大。这不得不让方宁感叹自己的无知。
李普和袁意仍是在县城里回不来,山寨内能顶得上事的就李谷和石忠二人,可他二人说好听点是一位德高望重之辈,可要是说直白点,就是因为年纪比较大,平日里为人比较和善的原故,平日里处理一些民众小纠纷还行,真要对上这种点兵杀伐征战之事,也是一筹莫展,帮不上方宁半点的忙。
方宁无法,只得硬着头皮自己去做,反正以往里的网络军事小说也看的不少,不管行不行,暂时也只能借鉴一回照搬过来了。
设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一名,二伍为一什,设什长一人,什长就由原来的八百人担任,这样也好起点带头的作用,怎么说那八百经过血战的民兵对于执行军令这方面应该是没问题的。每十什设百夫长一人,百什为一营设营长一名,暂由方宁自己担任,由此得计八千之众。剩下四千人暂由李谷,石忠二人统率以护卫山寨。
三十里路不是很长,巳时尚未到,远处就已经看到了黄巾军的身影。事到临头了,方宁倒也是不怎么惊慌,倒是有一点兴奋,领着一千人,走出了寨门。
山脚下的空地里,二阵对圆,黄巾军那边走出一将,骑一黄骠马,提一杆长枪,倒也有些威风,只见来将立于阵大喝道:“我乃黄巾先锋大将邓茂,奉天公将军令,特来此带领尔等脱去贫苦,还不放下武器,投降更待何时。”
方宁也知道三国时期有这种阵前武将单挑的习惯,胜了故然是可以大大地打击对方的士气,像这语言上的道义之争也是不能落了下峰,所谓不出无名之师,若是能占个理字,倒也有着同样的效果。见对方竟然是那个死鬼邓茂在那吆喝,方宁也不能落了自己这边的威风,只得打马上前,哈哈一阵大笑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让我们跟着你们,像你们一样到处去祸害乡里,去抢劫凌辱他人?我们是人,可不是连自己同袍兄弟都不识的禽兽。”
竟然敢怀疑我们的道义,邓茂听了大怒,“黄口小儿,竟敢在此胡乱嚼舌根,看某家怎生撕了你。”话落,已是驱马直向方宁冲去。他倒是打的好主意,见对方出来一搭话之人,竟然还是个十多岁的童子,确又像是个头领人物,这邓茂倒也不笨,欺方宁年少,就想着乘其不备生擒了过来也好轻松完成任务。
方宁当然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见那邓茂拍马就冲了过来,转身就回了阵。那些黄巾军本来就见方宁这边才人少,在人数上就占了优势,估摸着是能两三个打一个保能赢的,这会又见领头的将军大神威,吓的对方连接战都不敢,更是气势大展,嗷嗷叫着就哄了上去。看着那些黄巾就这么冲了上来,方宁嘿嘿一阵阴笑,看来当年杜边的事又要再演一次了。
方宁的弓箭手很少,虽然李曼当了县令后,尽可能的把给予方宁方便,可也只能是凑出了五百之数,再加上所有的箭技都是靠几个猎户在教授,可想而知,这弓箭大队的战斗力是多么的糟糕。不过拿来去对付这些不着盔甲,只知往前冲的农民,效果还算是不错的了。
仍然是那片树林,上回被杜边烧了一回,在加上这还没过春天,所以林内树木是稀疏的很,可这并不妨碍方宁隐藏人。
看看那些跟着邓茂冲进来了大半的人,方宁转声一声呼喝,顿时,只听林内四周顿时响起震天呼喊声。
七千人顿时从四面八方压了过来,嘴里只大声呼喊着:“放下武器,投降不杀。”一时之间,原本以为占了人数上便宜的黄巾贼顿时被眼前这情景给弄懵了,这都怎么回事,这些人都是从哪冒出来的?
却说方宁本就不想去同这些黄巾贼死磕,更是打着收编这些黄巾贼的主意,一路走来到这片树林之后,想起去年杀那杜边的事,可左右看看,这树林里到处都是光秃秃的,怎么个藏身法?正在苦思不得计时,确是方宁一不小心踩了个空,一脚陷下去那雪足足是掩到了膝盖处。方宁大喜过忘,去年的雪很大,特别是这北方,雪下的更是厚。人一躺下去,绝对是能把人掩埋了而看不出半点来。这要是把人都藏在这雪地里,只要时间上不太长,不让士兵们冻的麻,再施以诱敌之计,成功的机率绝对在八成以上。你根本就不用担心敌人会作困兽之斗,只因为他们是黄巾贼,甚至在昨天晚上的时候,这里面的某些人还都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只是今早被邓茂给裹胁了过来而已。所以方宁根本就不怕。
显然计策很成功,杀了几个死硬派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投降了,但也有人另外,邓茂和他身边二十个亲兵就是个另外。因为他们是真正的黄巾贼,他们不能投降,投降是死,那为什么还要投降呢,当初随着大渠帅起事的时候,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了,没什么好怕的,邓茂暗暗地给自己打着气。
让九千人押着那五千俘虏向山内走去。而在这里,二千个人团团地把邓茂和他的亲兵围住。
“投降吧,你已经无路可走了。”方宁看着眼前的邓茂,淡淡地道。说实话方宁并没有存着要招降邓茂的意思,只因为一个原因,这邓茂太次了,这邓茂就一农民,入不得方宁的眼。所以就注定他的死亡。
“天公将军座下没有投降的人。”邓茂淡淡地回道。
“我只是不想让你连累你身边的人而已,所以我的意思是你自己动手吧。”
“你”邓茂被方宁的话气的不轻:“若不是你使鬼计,我能被擒,若不是我那些部下太没用,我会输,想我邓茂……”
“好了,打住。”方宁赶紧阻止住他在往下说,md这是战场,又不是别的什么地方,这是在玩命,输了还能有翻盘的机会嘛。谁让你太笨,谁让你拉一票农民上战场的,连那五九十岁的老头你也不放过,都给拉来充数,真服了这邓茂了。
“我只给你十息时间,若不自裁,就别怪我心狠手辣,告诉你,我把你射成马蜂窝,我照样能领到战功。”
“一。”
“哼,你给我等着,程大领会来给我报仇的。”
“二”
“程大领那还有五万兵马,他一定会踏平你这个小山寨的。”
“三……”
“你这小孩儿,你知道整个幽州有多少个大领吗?”
“四”
“他们兵很多,你现在放了我我或许可以为你们求求情,让你们加入我圣教。”
“五”
“该死的,难道你不考虑考虑吗?你要是做不了主你可以让你家大人出来跟我谈。”
“九”
“你这无知小儿,你难道真的铁了心要跟我们圣教做对不成?”
“七”
“算你狠,今日老子认载了,天公将军,我邓茂对不住你了,天公将军万岁。”见邓茂如此那二十个亲卫也跟着大声呼呵起来。
“八”
“天公将军万岁!”
“九”
“天公将军万岁。”
“十,射”一阵“咻咻”声后,连邓茂再内的二十一人无一身还。
阳乡黄巾大营,听闻邓茂中计战死,本打算去涿郡掠劫的程远志立刻改变了主意,挥军直向方城而来。
给读者的话:
我们现在开始走入三国的世界,有票票,有推荐的,还有有板砖的,都统统朝我扔来!!顺便求个收藏!
………【十一 大龙套无敌啊】………
方山小寨,方宁的书房内,方宁正来回地走动着,考虑着御敌之策,今天的胜利只能算是侥幸,若是对程远志也用这招,保不准就是自己死翘翘了。方宁可不敢去冒那个险。毕竟能当上一方大领不可能是那第二个邓茂来着。
程远志那还有五万兵马,五万哪那可是,程远志的武力应该也是不错的,虽然他是被关二爷一刀就劈了的人,可那关二爷是谁,武力九十好几的牛人啊,好像自己山寨里还找不出一个武力过七十的人吧。唉!方宁郁闷。
五万的豺狼啊,一想到这个数字方宁就头疼,程远志手下的那五万人绝对不会像邓茂手下的那五千杂鱼一样垃圾,程远志的兵可是经过广阳血战之后残留下来的兵马,绝对的是满手沾满了血腥,而想想自己这边,好像就山寨刚建时的那八百人算是见过点血的,其它的人。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到时候晕血来着。
现在方宁很痛苦,真的很痛苦。真不知道早上那一战的做法是否是正确的,但如果重来一次的话,方宁想自己应该还是会这么选择的,只因为方宁想赌更大的。
来回走动的方宁突然停了下来,走到书案前提笔疾书了两封求救信,以火漆封好,叫来身边亲卫,让他们务必火送到。
看着两亲卫远去的身影,方宁只能暗暗的祈祷,希望满天的大神们还没有忘记他方宁的存在,保佑保佑吧。自己也转身向山寨外头走去,怎么说大战在即,虽然对付的都是一群农民军,可也不能掉以轻心,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的,有备无患嘛。
只能说方宁的运气真的不是很好,因为在第二天未时左右,那程远志就已经率着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了过来。不过还好,一整天的时间也够方宁准备好一些东西的了。
那程远志倒也谨慎,待到得山寨门下见山门紧闭,寨内又是早有准备,自己这方又是一路急赶,倒也不急,遂传令下去,就地立营休息。
见那程远志似乎是不会今日攻寨的样子,方宁大大地舒了口气,怎么说这也才是方宁所参加的第一次过万人的大战,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方宁倒是希望这老程大大能多休息会,最好是休息几天,那样才好办。
只可惜,真个是郁闷,未时三刻,接到探马报,那程远志领万人压住阵角,令二千先头部队向山寨起了试探性的进攻。
没办法,方宁只得整了整衣甲又向寨门上走去。
山寨的唯一入口就是那条小夹谷,只要守住夹谷两边那两个小山坡,那寨内保证是万无一失的。
寨门很简陋,只是在寨门口处竖上了几根粗大的木桩子而已。方宁静静地站在了寨内堆起来的那个瞭哨台上。
看着远处的黄巾贼,二千人,两个山坡一边一千,慢慢地向坡顶上进。
他们没有盔甲,甚至于没有一把好的武器,但方宁并不敢轻视他们,因为在他们眼中方宁看到了冷漠,在他们身上方宁闻到了淡淡的血腥味。这些人已经不在是纯粹的农民了,他们是一群吸食了他人鲜血的杀人犯,对于杀人已经没有了恐惧,眼中只有隐隐的兴奋。
方宁只有五百的弓箭手,留了一百守寨门,左右两个山坡上一平摊,也只有两百人,外围是三千的刀盾兵,再是一千长枪兵,紧紧地把那二百个弓箭手保护在中间。四千二百人就这么紧紧地缩在那些靠几块大石头几段木头垒起来的防御工事后面。
看着那一千人进了射程,本身又处在高地的弓箭手,一阵抛射后就是直射,虽然只有两百来人倒也射伤射死了些。可终究是两百人太少射不急,在加上那一千人也是些老油条了,见有弓箭手就一下子分散开来,只一会,就让那一千人抢上山坡来,双方开始了白刃战。
双方都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农民军,都是凭着一股血性在那里撕杀,后头的领没有收兵,就得一个劲地往前冲。但还好,也就一会儿,程远志就先鸣金收兵了,看来他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信息。
看着那些黄巾贼慢慢地退了下去,站在远处山寨瞭望台上的方宁轻轻地舒了口气。看来这次是真的停下来了。
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夜,还好那程远志没有夜袭,看来他是准备在第二天堂堂正正地干掉方宁,好给邓茂报仇吧。方宁倒也是落得个安心,只希望这程某某一直这么地等着,最好等到那三位一直想靠杀黄巾迹的桃园三兄弟来,到那个时候,那就是谁也不怕谁了。
第二日五更造饭,众将士饱餐一顿。而山门外,程远志早已是列好战对,见昨日那个小孩儿又出现,猜着应当就是这山寨的领了,遂跨马向前走了几步喝道:“请山寨内的大头领出来答话。”
见程远志问起,方宁答道:“我就是,兀那汉子,为何无故屡次犯我山寨,昨日里已经给过你们教训,难道还如此不识轻重否。”
程远志怒极反问道:“那这么说我那副将就是死于你之手喽?”
“哼,若非尔等无故扰我山寨,又何至于此。”
“是就好,看来我只有取下你的项上人头以祭奠我那兄弟了。”程远志低头喃喃地说了两句后,始才向着寨内大声喊道:“山寨里头的人给我听着,给你们一柱香的时间考虑,若是肯出来投降归入我天公将军门下者,袁某必待你等如兄弟,否则,打破城寨,鸡太不留。”
“哈哈,那你不妨来试试。”
程远志狂怒:“不知死活的东西,左右营登坡,中营与我冲击寨门,打破城寨,任尔等劫掠三天。”
“嗷!!”五万黄巾贼众听程远志如此一说,顿时就如闻到血的狼群般,疯地向山寨内冲去。
方宁站在高处看去,两边山坡处至少也是有一万五千黄巾,而自己在山城上只安排了五千人,五千对一万五千,虽然占了地利的优势,但落败也只是迟早的事情。如果没有奇迹出现的话想来是真的要被这些疯子给屠寨了。
方宁很担心,真的很担心,但是又不敢表露出来,没有办法,谁让他是个主帅呢。
黄巾中营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了夹谷大半,而那程远志确仍是站在谷外,安静地看着。
寨门太简陋了,是不能够那么早就让他们碰上的,本来准备的一些暗招是要留给程远志的,现在看来已经是不行了。方宁暗暗地道了声可惜,对着身后地传令兵喝了声:“放吧。”
传令兵会意,转身朝两边山坡上打了几个旗语后,只听得一阵轰隆隆的巨响,山坡上顿时响起惊天的惨嚎声。确原来是昨日方宁爬上这坡时,偶然间想到,把檑木变滚木这一招。现在看来效果确实也还不错。
一万五千人啊,俗话说这人一过万就无边无涯,这一万五千人,又都挤着往这一个山顶上冲,用漫山遍野来形容那是一点都不为过。嚎的正起劲的时候,冷不丁听到这轰隆隆声,看那山坡顶上一段段足有腰身粗的滚木倾山倒海般地滚了下来,全都慌不迭的往回跑,可是那是一万五千人啊,能跑得开嘛。他们只有等着做肉饼命运了。
在阳光的照射下,那滚木竟然还闪着点点寒光,确是方宁吩咐把那些断了的枪头刀身全嵌在了那滚木上以增加滚木的杀伤力。
为了蛮过程远志,方宁这滚木在山坡上也没敢放多,只拿了七八段搭成简易的防御工事状来迷惑程远志。所以,这一次虽然事起突然,计策也很完美,但真的杀死杀伤的人也没有多少。对于一支一万五千人的队伍,这点死伤根本就不算什么,倒是夹谷中间打寨门的黄巾中营,受的伤害比较大。
两边山坡一边也只放下了二截,四段滚木加一些石头,只一次就让夹谷里空出了一大截,丢下了一地的稀烂尸体。黄巾军的攻势为之一缓。
这是一个绝好的反击机会,但方宁却没有选择出击,只因为方宁这边没有能带兵冲阵的大将,只因为黄巾军的伤亡并不是很严重,只因为自己这方的士兵都是农民。只因为刚才方宁回眸的瞬间所看到的一切。
方宁刚那会想下令反击的时候,猛回头却看到,身后几乎所有人都在吐,包括方宁身边的几个亲兵在内。相反,看对面那些黄巾军就要好的多,在这种境况下方宁要是还让他们就这么冲出去那纯粹是在找死。所以到了嘴边的命令方宁又生生的咽了回去。
~~
童鞋们,国庆节快乐!!
………【十二 继续再无敌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