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征战在汉末-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宁看着留下来的三千人多人,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不怕死的人也是有的,而且看留下来的差不多都是青壮,也甚是满意。(因为不是战争,只是饥饿与病痛,流民中妇女老弱者死伤总比青壮之人要快的多,所以留下多半的青壮也不足为奇)。
方宁对着留下来的民众深深一礼道:“宁在此谢过众父老的信任,宁在此立誓,誓与大家同生死,共进退。”
既然这些人留了下来,那他们也就会听从方宁的命令了,方宁也不客气,直接下令道:“所有四十岁以上者及十四岁以下者,与有伤病者全都站于左列,一会由李老带领出东门外与城外诸人汇合先向东南方向前进。”
“剩下者,所有青壮站中间,妇女居右。”
“右列留下五十名妇女随李老一同先行出城,一路上照顾老少伤残。剩下者分为两列,随青壮去东头袁家及南街累家搬运粮草”
“所有青壮之士分成三列,由石老和袁老带领,去累家与袁家处取粮,切记不可扰了本地民众。”
“剩下一列只需留下少部分人随我再此居中策应。”
“是,主公”“是,主公”
随着李、袁他们领了命令行事去,方宁总算是闲了下来,现在也只等着袁意和石中他们看他们的情况了。
事情进展的出乎意外的顺利,这方城县的两大富户是出奇的配合,等袁意石中他们到的时候人家都已经把钱粮物资都准备好了,全都如数的奉上,看他们这么配合,袁、石二人也不好过分为难说进去再搜查什么的,只得拿了东西向东城外集结而去。
虽然这袁、累两家给的不是很多,但是据李普说也够这三千多人吃上小半个月的了,尤其是给的老残耕牛以及一些破烂的农具,这些虽然不值什么钱甚至可以说是废物的东西,但对现在的方宁来说,确是最宝贵最重要的东西。来年开春可全都是用的上的。不能不说这袁、累两家也是做了回好事。
通知了分守四门的二百号人,方宁也就不管那么多了,急急忙忙的带领着四千来流民押运着物资向此次目标方山行去。毕竟早一日到了目的地,早些熟悉环境也是对自己大为有利的事情,到时候对付官兵就能更多上几分把握。
………【四 我躲】………
方山,因靠近方城而得名,山虽不算很高可也算得上是险峻,树木林立,一片郁郁葱葱。
方灵带着众人一路紧赶慢赶,总算是在月上柳梢时赶到了山脚下。安顿了下来,一边生火做饭,一边寻来有熟悉山内情况的樵夫猎户,带上百十号青壮趁着月色先行入山打探地势情况。
总算是老天保佑,据众寻路人员回来报告,山南处现一山谷,虽然不是很险峻,但如果埋伏上些人手,也算得上是一道险要处。
方宁听了当然是大喜,毕竟有险可守的地方,在加上这茂盛的树林,打打游击战加山地战,这对付官家地把握又加大了几分。
方宁早早就吩咐下去,让人早些安顿休息,明日好早日上山,当夜一夜无话。
天尚是蒙蒙亮时,也顾不上这北方深秋的早晨是多么的寒冷,方宁已是呼喝着拉上队伍沿着昨日探好地路线一路向深山内走去。
这条夹谷甚是不错,当方宁看到时很肯定了这一点,夹谷很平,如果不仔细注意的话根本就不会注意到这像是一个夹谷,如果在稍微加上些人工处理,肯定会是一个很不错的埋伏地点。
谷不很长,尽头处就是一处不算太小也不是很大的坳地,倒也很是适合流民的居住。
待众人都进了山谷安顿了下来之后,方宁便开始吩咐下去,找出有专业技术的如木匠、铁匠之内的人统一安排、伐木建房、统计上人口数量、统一安排生产、派人在山口处盯梢打探官家消息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几乎忙的方宁团团转,是连睡个觉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虽然是累了点,忙了些,可是这结果却也是让人兴奋的。人口数量的统计很快就报了上来,这次随方宁一同迁过来的人数总共有八百来户,共四千一百多人,其中光是十九至三十五岁之间的青壮就有九百来人,木匠铁匠之类这些有一技傍身的人却也是让方宁寻到了三四十人之多。
看着这块特意空出来的场地上,这会站着的九百来号人,方宁好一阵感慨,这些人以后可就是自己手下的小弟了。想当初自己刚知道来这三国地时候,就梦想着能有朝一日里达了,也弄帮小弟出来坐镇一方诸候,但生活上带来的压迫确让方宁成了一个流民,颠沛流离地生活已经让方宁变得心灰意冷,每日里只想着明日哪个地方能寻到吃的东西。可老天确又一次给了方宁一个机会,方宁也很好地去把握住了这次机会,这已经是让方宁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虽然现在这些人都是被迫地跟了自己,但是方宁相信,如果自己能给他们带来更好地生活的时候,他们是会为自己为美好的生活而不惧怕任何一切敌人的。
乱,很乱,方宁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眼前的这些个人了,三五一堆,挤在了一起,嘻嘻哈哈拉拉扯扯的,就跟开个商业洽谈会没啥两样,只是这个洽谈会人更多一点,谈话地人更寒惨了点而已。
看着下面这帮人这般不堪,方宁也是无法,毕竟自己长地太过幼小,再加上最近的营养不良,整一个**岁的非洲难民,更何况如今也算是安定下来,李普更是对他们保证,危险也是可以对付过去,这些人更是不怎么把方宁当回事。
方宁清了清嗓子道:“众位请安静一下,宁有一关乎众位身家性命之大事要与重位相商。”方宁也是没办法,只得耍个乌龙,使上绝招。
一听说有大事,众人也都渐渐安静了下来,毕竟来说方宁还算是他们名义上的主公,更何况李普也说了到时候抗官兵还要靠方宁呢。更何况这关系到自己身家性命的事听听也是好的。
方宁笑了笑对着众人道:“如今我等也算是暂时的脱离了危险,倒也是值得好好庆贺一翻,但不知道诸位对来日打退官兵来犯有何良策教我?”
众人相继无语。
看众人不说话方宁不由气结:“尔等随吾入山躲那兵祸,保妻儿家小安危,当奋不顾身,舍命苦练本身,合众人之力以御强敌尔。可尔等不但不奋苦练,如此嘻笑打闹,当真是不顾众家人老少性命,视来日来犯之官兵如无物耶?”
众人也觉得有些羞愧,方宁也管不了那么多,这要让他们真心服自己也不是光靠说两句话就行,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当然方宁也不客气,当下命令把九百人分成九个队,每队一百人,二个弓箭队,四个步兵队。
由众人推举了九个人被方宁任命为百人队的队长,训练众士兵。
任命李普为山寨管事,管理寨内一切民政大小事物,袁意、石中、李谷等人为副管事,协助李普治理山寨。
如今山寨内粮食充足,又是秋未不用从事生产,剩下的如烧土筑房,劈林开荒之内的自然是由寨内的妇女老人去做,当下的件大事大炼兵当然就成了重中之重。可问题是方宁并不懂得怎么炼兵,山寨内的人本都是些流民更是谈不上什么练兵之道了。方宁没有办法,只得照葫芦画瓢,按以前电视里看的那样,让众人列队,向右看齐,向左看齐,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
这样肯定是练不出好兵来,但也不是完全没用,至少可以让所有人保持队形不会乱。能达到这种效果已经是方宁的极限。没有别的办法可想,方宁只得让所有人每日负重长跑个几里山路来增强体能上的训练,以体能的强悍来弥补训练技巧上的不足,对于来日可能要进行的丛林战,更是特意训练。
练兵练的热火朝天,山寨内的民事确已是接近尾声,毕竟大家弄地房子差不多都是几个木柱子一竖,盖上茅草就行,简单而又方便。看众人闲下来无事,方宁便与李普等众人商议,让众有劳动力的人多多置办檑木滚石之内以做防守之用。这又是好一通忙碌起来。
………【五 打的就是你】………
不幸的消息终于传来,经过半个月后,原方城县县令终于求得涿郡太守肯,尽起故安、容城、北新城三县之兵,共计八百余人由涿郡典军校尉杜边亲自带队,不日就将抵达山下。山寨内一片恐慌。方宁只得让李普带上袁意他们几个亲自去安民。
大战在即,方宁知道必要的休息是必不可少的,更何况那九百来个士兵这半个多月以来也确实是用心尽力的训练。虽然达不到方宁的要求,但总比以前要好上许多。于是方宁亲自下令,所有人放假好好休息一天,准备应付明日的大战。
天尚蒙蒙亮时,已有传令兵来报,官兵大军已到山脚下,正在安营扎寨,方宁暗呼了声好快,点齐了九百兵丁径自向山下走去。
看着周围茂密的树林,方宁突然灵光一闪,当即下令,两百弓箭手在靠近山路出口处隐敝下来,方宁确只带了四百个刀兵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
两军阵圆处,官军中走出一大汉来朗声道:“我乃涿郡太守坐下典军校尉杜边,今奉太守大人之命,特来平定尔等这帮反贼,若有悔过者,可免其死罪,负隅顽抗者杀无赦。”
方宁哈哈大笑道:“悔过投降又如何,吾等还不是做一流民,等着饿死。尔等身为一方父母官,可曾想过百姓死活,可曾为一方百姓谋过半点福,倒不如吾等如今这般哨聚山林来得快活,败固然是死路一条,胜确可守上一方净土,吾等自给自足,过那世外桃源生活,何乐而不为。”
杜边大怒,只见他把长刀一指道:“吾那反贼,休得呈口舌之利,可敢与某家决一死战。”
“吾不逞那匹夫之勇尔。”哈哈大笑中,方宁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当先向林内冲去。
杜边一看,这还得了,给几个贱民给耍了,当下就直接下令出击,八百刀斧手全部随着杜边向山内追赶去。
四百对八百,而且还是四百流民对八百精壮兵丁,杜边自信可以打上一个漂亮的完胜战。
杜边一马当先的追了上去,因为林内不好骑马,所以他也是徒步向里面冲。
一百步,五十步,“放”随着方宁的一声断喝,二百弓箭手一齐放箭,当时就放倒了五九十人之多。
“后退五十步,刀盾手顶上。”随着方宁的命令,四百刀盾手全部扑了上去。
这四百人可不是普通的四百人,虽然他们没怎么经过训练,但是对于这丛林战确是方宁特别关照过一定要严格训练的,相对于这帮官兵们来说,在这方面他们就略占了点上风。
“刀盾手隐敝,弓箭手射。”方宁果断地下着一个又一个的命令,也不管在这树林里弓箭的作用能有多大的效果。
惨叫声此起彼伏,也分不清是敌是我。众流民兵丁时刻认真贯彻着方宁的那句话:避实就虚,合而击之。
只见众流民兵,三五人一组,借助身旁树木为隐敝,是杀的官兵哭爹喊娘不止,而相对的官兵们由于一下子不适应这种左右都有树木遮挡的地方,着实吃了好些暗亏。
弓箭一拔接一拔跟不要钱一般,使劲的朝众人射来,众流民兵当然是配合有度,一听到方宁喊射,也不管其它,众刀兵就直接往身边树木上躲去,可官兵确很不适应,所以被弓箭射死射伤者倒也不在少数。杜边看己方伤亡是越来越大,而流民兵确是滑如泥鳅,有力也使不上来,把个杜边气得半死,但也没办法,看着伤亡数是越来越大,杜边只得下令撤出树林。
等杜边退出了树林,方宁这边人不由的好一阵欢呼,毕竟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已经打败了官军,而且还是以少胜多的那种,虽然只是个小胜仗,但也足够让大家信心倍增了。
不一会,就报上了伤亡数字,死五十三人,伤二百多人。方宁暗自叹气,唉!还是太差了点,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兵,只这么一次小小的接触,而且还占了天时、地利上的优势,竟然伤亡还是这么惨重。看来真要顶过这次也是有些困难了。方宁面带忧色地吩咐众人好甚休息,以待下次的大战。
午时三刻正,杜边起了第二次的攻击,只是这一次杜边确是把队伍分成了左中右三队,三队人马同时进攻。看来他也是吃了早上那个亏后学聪明起来了。
方宁嘿嘿一阵干笑,当下命令下去,带一百五十个弓箭手向左路前去,中路就留下了五十名弓箭手和一百个伤兵,而方宁自己则带上剩下的二百五十人向右路快奔去。
杜边想得倒是很不错,早上因为自己的大意,竟着了这些贱民的当,不曾想这些流民尚能弄到弓箭这类东西。不过看那弓箭稀疏样,想也知道是没有多少弓箭手,仗着自己兵是对方的一倍之多,杜边大胆的兵分三路同时进取,以中路为主力,两路为辅,互成倚角的杀进。
三路人马很快的就靠进,方宁当先举起手上长枪对着官兵一队长模样的人物刺去。这半月多来方宁也是没有闲着,深知道实力才是保命的本钱的方宁,当然是狠劲地去学这种保命的功夫,虽然都是些庄稼把式,但有总比没有好,你看方宁现在把个花枪舞的呼呼山响,谁知道他那是在忽优人的。
左右两边本只是杜边的诱敌之计,兵力故然是少得可怜,而方宁确是特意的照顾,所以方宁这的敌人很快就被消灭。左面也是差不多,本来兵力就少,在加上一百五十个弓箭手,以五十人为一组,三轮连续射击,那些个兵丁跟本不敢靠前,等方宁带着人赶到时一通好杀,也是被平定了下来。倒是中路在杜边的亲自带队下,在加上兵力本来就多。已经是把中路方宁留下的人马逼退得好远。
汇合了左路人马,方宁带着众人杀向了杜边的侧翼,杜边不敢相信这些流民的战斗力竟然这么强,虽然他在两个侧路分给的兵力不多,可也是一边一百个人,还留了个百夫长带队。竟然就这么快被方宁给干掉了。他自己现在带的也就还有四百来人。如今又是被方宁在侧翼死命的攻打,而前面的敌人任性也是出奇的好,就是死命咬住杜边不退散。杜边无法,只得回身保着队伍边打边向林外撤去。
胜利又一次让众流民欢呼,方宁也是有些高兴,毕竟这次的胜利可都是自己亲手打出来的。在说杜边那边最多也不过四百来个兵丁左右,看来对方短时间内是不会在打过来了,倒是可以好好的休整休整,毕竟都是流民兵,长时间的打斗并不能与官兵比。
杜边在回到营内时一点兵马现才剩下了三百来人,也是气苦不已,只得写了封请罪书给涿郡太守,并让太守重新再调派些兵马过来。
自重这幽州让郭郧这个座上了刺史之后,这郭郧是勤修内政,对军政上也只加重了像靠近公孙赞所占据的渔阳、右北平等郡县的兵力,而像靠近内地的涿郡确是空虚的紧,在加上地方上的军队的吃空晌,常年不生战争倒至的官兵战斗力低下,所以才变得方宁能与官兵们斗了个旗鼓相当,这也是方宁为什么能靠九百个流民兵也能打胜仗的原由,要不然要是换成公孙赞的兵,保证能把方宁打得飞天入地无门。
一方需要休整外加加紧训练,一方需要等待援军的到来,双方都很有默契的停战了。方宁当然是求之不得,留下了几个探子之后,带上人马就回后山去了。
二十多天之后,方宁接到回报,涿郡太守再次兵一千向这边赶来,方宁苦笑不已,看来这个涿郡太守还真看得起自己,竟然前后兵两千余人来对付自己这九七百个流民兵。
不过当方宁看到眼前这九百来人时,也不觉嘿嘿干笑起来。经过上一次的血战后,这剩下的九百来人可算得上是有质的飞跃。经过方宁简单的调教,也算得上是有几分精明的气色,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新征入的一两百号人还是有些看着碍眼。
上一次与杜边的短兵接触也是让方宁损失惨重,没办法,回山寨之后只得加宽征兵力度,原本三十五岁以上者不要现在也不得不把这些人也收了进来。这才算是凑回了原来九百人之数。
仍然同上回一样,方宁留下二百弓箭兵断后,自己则带着四百人向前搭话。
杜边有点嚣张,方宁是这么认为的,杜边自己也有点得意,上回的失败太守大人不但没有责备自己,还答应了自己的请求,一下子给自己带了一千兵卒过来,加原来的三百人和一些受伤后逃回来的,可就是一千四五百号人了,比上回八百人整多了差不多一半之数,杜边能不得意嘛。
方宁看杜边整一付小人得志样,也赖得理会他,直接手一挥带着队伍撤进了树林里去了。
杜边确是一点阻拦的意思都没有,看着方宁进了树林,嘿嘿一阵阴笑后,手一挥,只见从大部人马里一边分出一百五十人分左右两侧向林内袭去,中路人马确是站在那好整以暇地观望着。
看杜边如此,方宁总觉得那个地方不对劲,可又一时想不起来是哪里疏忽了,可两侧的官军正在慢慢的逼近,方宁无法,只得下令也兵分三路,自己带五十人留守中路,左路去二百个弓手,剩下的刀盾手全部去右路,分派已定,方宁也只得等着中路的杜边起总攻击了。
这时林外的杜边确是一声断喝:“点火”不一会,林内左右两侧已经是大火熊熊。
这秋未里天干物燥的,满地的落叶,火一点就着,再加上在林内树木也很是茂密,这火一烧起来当真是不得了。林内诸人一通混乱,方宁赶紧招过左右两路人马集中,这时中路的杜边也正式的起了冲峰。一千四百对九百,杜边要的就是要逼方宁与他决斗,从而以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完全击败方宁。
左右两侧的火是越来越大,给方宁的回旋余地也是越来越小,方宁无法只得让弓箭手断后,自己带着四百刀盾手先向山内撤去。
二百弓箭手哪能射得急一千四百人,更何况杜边这回也是多有准备,每人皆拿着一面临时赶制的木盾,虽然粗糙的紧却很实用,大大减少弓箭的击中率。
两百弓箭手也是边射边退,到最后出得树林空旷处,确是转身一窝蜂地就向山深处窜去。那杜边哪能放过这么个好机会,当然就命令下去全力追击。一千四百人沿着方宁溃退的方向一直向里追去。
当杜边现前头已经被一堆大石块堵住了去路的时候,抬头才现自己已经被引进了一个绝地———方山内唯一的一条夹谷,一千四百多人已经随着杜边全部冲了进来。当杜边现了不对想回身撤退的时候已经晚了,滚石横木漫山而下,有一二幸运者爬向两边的时候也被弓箭射死。
当一切烟消云散的时候,一千四百多条生命也跟着这场战斗的结束而结束。看着眼前这如炼狱一般的山谷,众人黯然一片。
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伤神了一会方宁就下令留下二百人处理这里的尸体,其他人等随方宁去杜边营内取粮草补给物品自是不必说。
这一战又以方宁的完胜而告终。
给读者的话:
求票票,求收藏啦!!!新人新书还望各位多多捧场,多多收藏,就算给个评论也行!!!!在这里小山根你们说声谢谢啦!!
………【六 头痛的事情】………
山寨内一片喜气,人人都在为劫后余生庆贺着。漫步在山寨内,看着一张张喜气洋洋的脸,感受着、分享着所有人的喜悦。
方宁紧了紧衣领,天气已是变凉,马上就要转入寒冬,一般来说在冬季是不会生战事的。方宁也是安下了心来,终于可以安心的过个好年了。
迎着冷风,方宁站在了山寨的最高点处,俯视着下面忙碌的众人。果然都是一群单纯的劳动人民啊,方宁不无感慨。
剩下的事情却是还有很多,但却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得上自己,方宁感慨之余也不无叹惜,自己也是个半吊子人才。只是比这些人多了二千多年的见识而已,可这多出的见识也是多的有限的紧,汽车、火车、飞机这算是希奇的吧,可你造得出来吗?更别说什么坦克、火箭炮之类的了。你说造钢,嘿嘿,好像听说过是怎么回事,可真动起手来也是一团糟,还不如几个老铁匠来得厉害,也只能是提个想法,让他们努力去。造纸?别开玩笑了,你当真以为把那些个垃圾零碎放一堆搅和下就能晒出纸来。俺就一二流大专院校毕业生,俺学地是设计专业,你让我弄个广告牌牌出来还行,明这些那还是算了。对于三国的认识也仅限于从电视剧三国演义看地几个片断,问题是这部电视剧太具有古典风味了,很不适合方宁的味口,所以看地也是有限。所知道的一些有限的三国知识,也是从网上的一些yy小说上看来的。也当是片面的紧,当不得真的。
方宁是越想越头痛,这仔细想来确是现自己果然不是一个跑穿越的专业人才,来到了这三国确是啥玩意儿也搞不定,练兵不会,打战也不会,本身更是谈不是分健壮,身体差地要死,连做个百人敌的资格都欠奉,政治智商没经历过基本为零,智谋韬略除了知道个三十九计有这名字之外,其它的好像也是不了了之。方宁有种想哭地冲动,这算不算是老天在玩我,这让我怎么活下去啊。现在唯一能凭借的就是自己那副十来岁的身板确有颗三十多岁的心。凭着早熟的智力,以后只能是去做个好学生,努力深造自己了,可这是乱世啊,不是大唐那种盛世,明年开春就会有一场庞大到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这让我怎么活下去哦。方宁无限郁闷中。
这感叹归感叹,这事情可还是要做的。方宁边走边掰着手指头数落着这个世界,也给自己规划规划。这当朝地皇帝还没死,还不是那个小屁孩在上位,明年开春可就赶上了黄巾起义这趟车,记得这黄巾之乱比较牛,参加人数可是多达上百万之多,到时候自己是不是也跟着这黄巾一起去混混?方宁赶紧摇头否认了这事,自己是准备干那统一中原地勾当,(不干这勾当岂不是丢所有穿越人士的脸面嘛!)到时候少不得得要士人相助,可据方宁地观察这时候地知识份子却是很认名声,方宁可不想因为这么屁大点事而给自己染上污点,到时候逮不着高智商地人怎么办,谁来为自己出谋划策斗曹哥刘哥?方宁可不认为自己能行,人贵自知这话他永远都记着。
其实这不能跟着黄巾军混,确可以搭个便车,到时候打打秋风应该是没有问题地,怎么说自己手上现在也是有九百来号人了,可能过段时间那计划能行还会有更多的小弟,这大鱼吃不上,吃些小虾米总还是可以地吧。方宁嘿嘿一阵阴笑。
目前最主要干地事情就是要对手下这九百个小弟好好地锤炼锤炼,然后就是对自己的锻练,没法子,谁让自己这么菜,啥都不懂呢。明日只能托人到城里弄些兵书之类的东西回来,好好学学排兵步阵之道。
想通了方宁也是一身轻松,哼着小曲回家去了。至于那个方城县地事,方宁这会也是顾不上了,也只得扔脑后等他自己芽去。
一八三年的冬天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望着那飘飘洒洒的大雪,所有人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所谓瑞雪兆丰年,看这大雪下的明年准是个好年头。
马上年关就将进了,山寨里头众人也都比平时更为忙碌,都喜气洋洋地准备着年货。方宁倒是孤家寡人一个,没啥好准备地。
这两三个月来方宁是足不出户,每日里除了吃饭外就剩下啃那些竹简了,今天难得给自己放个假,方宁也自轻松一翻。听着山寨里时不时传来的一阵阵整齐地吆喝声,方宁微笑地点了点头,顺着路慢步向寨子中心的广场上走去,因为那里是方宁用来练兵的地方。
至从从方城县传来消息,因为方城县县令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强征县内青壮,增加县内赋税,在加上本来就有点浑,因此倒至了城里的一次民变。虽然民变很快地就被邻县派兵过来给平灭,但是我们那可怜的方城县县令却是光荣地牺牲在这次民变上。据说是被原典军校尉方定的一个族弟好像叫方悦的英雄给喀嚓了脑袋地。
这方悦果真英雄也,也不知道能不能把他给弄来归其所用,方宁感叹到。怎么说现在这些人这处境的起因也都是因为他那族兄的事情。
确说那方城县县令地死去却是间接地消去了原本由他挑头的对方宁这些叛逆流民的追捕,这让方宁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明年一开春就面对一场可怕的战争了。这也让方宁放心地把那八百个青壮给扔下让他们自各操练,自己确是闭门苦读深造去。
李曼,李普的大孙子,十九岁。一直以来都是跟在李普这个老头身边,可能是因为父母去的早一直跟着李普这个老人精的原故,李曼很懂事,他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稳重,机警的人。也是方宁亲自点名的教官之一。
令虎,一个铁匠的儿子,浑人一个,两臂却是有千斤神力,若是能好生培养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猛将,方宁也甚是喜欢。
寒冷的北风刮地人脸生疼,但却是吹不灭场内众人高涨的热情。大清早的,场地内,上至五九十岁老叟,下至七八岁幼童,老老少少近三千人却是在李曼地带领下,全都在认真地练习着方宁交待下来地那些简单动作。向前走,向后退,跨步追击,正斜劈,急刺。虽然动作简单了些,但是看场内众人那整齐地动作,高涨的情绪,方宁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李曼这小子可要比自己强多了。
“参见主公”不知道是哪个眼尖的先看到了方宁。于是乎呼啦地一片地跪倒在地上口中直呼着参见主公。
方宁苦笑地摇了摇头,只得无奈地叫他们起来。其实这事方宁已经跟所有人都说过,不需要如此,确是碰上了李普几个老古董,确是说这是规矩,不能坏喽。
大汉朝的规矩,甚至是更早的时候就传下来的规矩,就凭现在的方宁想也是还没那资格,没那魄力和能耐去改变的,更何况眼前的这些人都是自内心的尊重于方宁。
是方宁给了所有人安定的生活,他实现了当初承定的诺言,要不是方宁的话说不定现在在场的所有人都可能过不了这个冬天,因为今年的冬天来得太早太猛烈了。
虽然有被逼成了山贼这个事实,但是所有住在山上的人都对方宁充满了信心,因为就是方宁带领着他们以九百民众全歼了倍数于己的官兵。虽然不知道关于这事涿郡的太守大人是怎么决定的,但至少已经是度过了眼前的这个寒冷的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