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林家嫡子-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叩搅艘淮ζ教ǎㄉ喜⑽薹课荩故乔嗍饩偷乃乃姆椒降囊豢槠降兀南吕锟盏吹矗煌眉蔷⊥返陌子窭父恕Kψ吖シ鲎±父送乱煌涛砻致槐娑髂媳薄T僮邢敢豢矗鋈煌艘淮Ψ课荩撬曳可帷
他探出身子去,顺着那玻璃窗户望里头一看,那趴在桌上在痛哭的老妇人,不正是他的母亲吗?林珩见了,十分心酸,再仔细一看,房内突然走进两个人来,看那形容正是兰姨娘和他的庶出哥哥林璋。二人面色不善,面目狰狞地嚷着什么,竟将他母亲气得昏厥过去。林珩不禁牙关紧咬,恨得浑身乱颤。他侧耳一听,原是他死了不久,他嫡亲大哥也战死沙场了。
林家就只剩下林璋一根独苗,二人就抖了起来,把原先的恭敬一收,现出丑恶嘴脸来,背着老父对着他母亲非打即骂,万般苛责。他父亲本就因两子相继过世,悲痛万分,精神不济,哪里能看到其他,每日只躲在佛堂里念佛诵经,家中一并事务都交给了林璋。他母亲的处境更是岌岌可危,本就悲伤过度,最后竟日日呕起血来。林珩看得目眦欲裂、五脏俱焚,正要翻过栏杆纵身一跳,忽然有只手从背后抓住了他的肩膀道:“我一错眼不见,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很多妹子还是安慰我,我心里甜甜的。我得说我生气不是她说我写得不好或者构思很烂、不合情理之类的,主要是她人身攻击,说了辱及家慈的话,我才十分生气的。
不想炸出了很多潜水的妹子,收到这么多评论我很开心。但是我就是不告诉你们林珩去了哪里~有妹子会猜出来吗?我题目上提示了哟~邪魅一笑。
要谢谢hljj的地雷和评论~mua一口吧~
22望乡台中绝痴念
夜幕深深,神京城内一片寂静,只听得见零星几声犬吠。林海一人独自坐在书房之中,既不写字,也不看书,只怔怔地望着那飘忽不定的烛火,时明时暗。书房内伺候的小厮们早被他遣了下去,这“倚玉轩”中的一桌一椅、一人一物都是他费了心神挑选的,他倏忽立起身子来,抬脚就要走。余光却瞥见书案上被浅绛彩瓷人物镇纸压着的纸笺,一时眼泪滚了下来。他拿起来细看,这是林珩大前日交上来的课业,他还尚未批阅,一时神驰天外,不觉痴了。
不知立了多久,林海才醒过神来,不忍再看,把这一叠纸笺轻轻放回桌上,仍旧用镇纸压住,才踉跄出门。一时,又不知有何处可去,皓月当空,夜色如水,整片天幕如同一匹无尽头的深蓝云绸,上头点缀着几颗寒星,满园笼罩在严霜般清冷的月光之中,更觉寒气侵肌透骨。林海不辨方向,伴着蛩声虫语踩着落叶纷纷的小径信步走去。不知走到了何处,林海忽见前面有火光闪现,他大步往前几迈,立在高大苍翠的芭蕉树后往前一看,原来是秦氏。
只见她面前放着一张紫檀条桌,上头放着一个孔雀蓝釉香炉,并几个翡翠荷叶盘子,盘子里头放着的是几样时鲜果品。方才林海所见的火光,乃是火折子点香是的亮光。只见她往炉内炷了香,望空深深礼拜,哭泣着断续祝道:“妾身秦氏,唯有林珩一子,如今他昏迷不醒、寿夭难料,妾身愿割肉折寿以代,只愿我儿此后身体康健、无灾无病。”说罢,从袖内掏出一把银佩刀,一口将左边袖子咬住,露出一段雪白藕臂,杏眼圆睁,右手举着小刀就要往臂上狠狠一勒,林海忙走出来,喊住:“不可。”秦氏突然听到个男人的声音,唬了一大跳,再仔细一看,原来是林海。林海忙抢过秦氏手中的小刀丢到一旁,泪流满面道:“你这是何苦?倘若玉儿醒来,你让他有何面目见你?”
秦氏泪眼迷蒙,只是胡乱摇头,她何尝不知,只是已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哪里还能虑及以后?夫妻二人对视了一眼,顿时抱头痛哭起来,多少话都说不出口,只怔怔流着泪。还有谁比他们彼此更晓得内心无法宣泄的凄惘淋悷,还有谁比他们彼此更清楚那无法言说的剜心之痛。夫妻二人哭得越发忘情,直要晕厥过去,惊起园中好眠的鸥鹭数只。好半天,才彼此拭住了泪。相对无言,林海撩起袍子往地上一跪,秦氏也默默地随着他跪在香案前,各自诚心向天祝祷。直至东方发白,才相互搀着回去。
且不说林母等人为着林珩抛洒了多少眼泪,只说林珩魂灵到了常人难以到达的去处,见了常人难以见到的西洋景儿,出了多少辛酸眼泪。这林珩正要往着故国一跳时,忽然有人把他拉了回来。林珩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俊秀道人,鼻若悬胆、目似寒星,身穿浅黄素绫大袖衬道袍,外头披着一件瑞霭祥光芬芳馥郁的鹤氅,一手执着焦扇,一手正拉着他不放。
林珩怒道:“你是何人?快放开我,不要阻了我的归乡路。”他叹道:“痴儿。”说着,用手中的扇子狠狠扇了他一下,林珩立时清明,忆起了自己早就托身在林如海家中,不禁疑惑,他是如何到了此处?这道士袍袖一挥,半空中的云雾被他收去了些,林珩顺着散开的云雾仰头一望,只见半空中悬着一块牌匾,那牌匾不知是什么材质,非金非银、非铜非铁,却放出湛湛寒光来,上头镌这三个篆字,林珩仔细辨认,那三字分明是“望乡台”。
这望乡台不是人死以后成了孤鬼才可到的去处,怪道他能望见家乡景物,一时又想起家中生死未卜的老母亲,不免又回头去张望,只见云雾重重,再也望不到故土,不禁肝肠寸断潸然泪下,物我两忘。那道士见了笑道:“你现可是生魂,如何能望到故土?”
林珩抓着他的袖子哀哀苦求道:“我知你是身负大神通的仙人,我只求你让我看一眼我的母亲,我娘她……”话未说完,林珩已经哭到喘不过气来。这道士本来正要笑着应承他,却像是嗅到什么,突然抓住他的袖子一闻,勃然色变,大怒道:“是谁给你下的返魂香,怪道你能到这里。好歹毒的心思!”林珩茫然道:“返魂香是什么?”
道士本想解释,最后却又咽了回去,这返魂香是仙家之宝,本是神仙们用来游戏消遣的小玩意儿,若是用在凡人身上,则会勾起其人心内最深切的渴望和惧怕,沾染了这香的凡人但凡心思歹毒的,不是终身癫狂便是发疯猝死。心思纯净些的人也要被勾引到这望乡台中,被困在心中惧怕编织成的幻梦里,直至**消亡,魂灵也会被鬼差拿去。
林珩见他沉默不语,又忙唤他,这年轻道士叹了叹,往着望乡台下一挥袍袖,林珩忙往下一望,是家中的佛堂,父亲正跪在蒲团上,默默诵经,整个人全如泥雕木塑、枯木槁灰一般,对外头的情景充耳不闻。林珩一面心疼,一面又起了怨恨。这时门上突然来报:“大少爷回来了。”
他看到父亲忙跑出去,连鞋都跑掉了一只,真是他大哥回来了,却是失了一只手臂的残废人。林珩擦不尽眼前流出的泪,他大哥回来后,和林璋分家后,把他父母一同接到外地去奉养了。林珩还要看,却见眼前云雾慢慢合拢起来,将一切遮住了。林珩忙回过头,哀怜地望了道士一眼,那道士铁石心肠一般道:“痴儿,你已知前世父母皆已寿终,亲人也俱康乐,可能放下一段心事来?”林珩点点头,对着道士跪了下来,狠狠磕了些多不计数的头,额头红肿了都不停下,含泪道:“多谢仙人成全,林珩衔感九原,永不能忘。”
这道士略点了一点头,将林珩扶起道:“现在可记起你这世的父母?”林珩点头,那道士说:“你再看看他们。”林珩略看了一眼,那天他突然晕厥之后,林家合家都笼罩在愁云苦雾之中,人人面现哀戚,特别是林海、林母、秦氏三人简直都要把眼睛哭得怄出来了。也曾百般医治祈祷,问卜求神,却无效验。张观、秦少尹、贾政等各家亲属也俱来瞧看,也有送符水的,也有荐僧道的,俱无效用。把林母等人急得要上吊,林珩简直无地自容,羞愧道:“是我对不起他们。”这道士摩挲着他的脑袋道:“痴儿,我见你也不是蠢物,怎么连‘死时天谴死,活时天谴活’的理儿也不懂?枉费了你一灵真性!”
林珩唯有点头赌誓再不敢了,问道:“不知仙人尊号?如何识得我?我又是怎么到这里来?”那道人笑而不答,推了他一把,喝道:“该回头时须回头,合撒手时应撒手。”林珩不防,被他推得跌了一个大跟头,只将身子坠入一片云雾之中,仿佛身处高床软枕之中,混沌睡去。待睁眼苏醒之时,耳边还响着“撒手”等字,伴着远远传来的一派云鳌萧管之声越发振聋发聩。
床边守着的秦氏正不错眼地盯着他,看着他睁开双睫,如同得了性命一般,高声喊道:“醒了,醒了。” ;一面又命人去四处报信,这几日林母等人俱是忧心忡忡,颇支持不住,便轮流守在林珩床前。林珩望着欣喜若狂的秦氏流着泪道:“俱是孩儿发痴,劳动父母亲不得安宁,真真该死。”秦氏忙扑过来握住他的嘴,啐了林珩一口,祝祷道:“皇天菩萨,小儿无知,口吐狂言,但请恕罪。”
秦氏搂着他笑道:“你好了,母亲才算是有了性命。可别再胡说了,母亲再经不起了。你要好好的。”林珩却仿佛被秦氏低下的热泪烫伤脖颈一般,含泪点头应道:“儿子再不敢了。”秦氏含泪笑道:“这就好,这就好。”一时,林母、林海等人进来了见了面,皆喜极而泣。
林母拉着他的手,欢喜之至,因他才苏转来神气未定,吩咐众人不许说话。贾敏也进来了,身后跟着的丫鬟晨霜手里头捧着一个雕漆小茶盘上头放着一盏人参汤。林母赞许地看了她一眼,让秦氏服侍着林珩喝下参汤。他本就没甚毛病,饮了一杯参汤后,更觉魂安魄定、精神完固。林母等人见他面色缓过来,微微泛着粉红,才放下心来。问起他醒来之时,外头是否有一片吹虚声?众人皆点头,林海道:“还听见有人宣了一句‘该回头时须回头,合撒手时应撒手’。我叫人去墙外望了一眼,并不见有人来。正疑心间,就见有人来报玉儿醒了。”
作者有话要说:木有人猜到玉儿去的是望乡台啦~谢谢﹏ヽ白纸╰つ妹子投的地雷,好满足的说~多来几个作收我就更开心了~求收藏一下废柴作者吧~
还有之前涅,关于写林珩是一个“高明的宵小”的问题,那天心情不好,但是也主要是想表达其实穿越是一件充满罪恶感的事。胎穿还好,若是十三四岁穿过去,占了别人的身体还心安理得,甚至对伤害人家的亲人,我觉得这该遭到谴责。平心而论,若是你的亲人这么被夺占了身体,你应该也很憎恨那个占了他身体的人吧?至少我会很愤怒很憎恨,我宁愿他长眠地下,而不是让别人拿了他的躯体招摇过市,做一些他根本不会做的事,说一些他根本不会说的话,让他死了都不得安宁。好吧,只是表达一点浅陋见解,作者写的也是穿越文,也很爱看穿越文,因此也是没啥节操的。
23危机四伏枕戈待旦
秦氏却突然盯着林珩额上慢慢浮现的一抹青痕,失声道:“玉儿额上这是怎么了?”众人忙往他额头看去,都惊叫道,好大一块青淤,都肿胀成紫色了。林珩才方知原来刚才并不是一场黄粱梦,不禁疑心,原来自己到了这红楼世界,果真是被安排好的,只不知让自己到这里来做些什么?林珩有些头痛,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索性将之置于脑后,横竖这林海夫妻确是他今生父母,这林珩确实是他的前世,便也不必多忧心,且行且看吧!
林母等人又是一场忙碌,又叫人去取药酒来,又命人拿了帖子去请太医。林珩忙止住众人慌乱,说道:“并不很痛,那药酒来推推便是,何必去请太医,怪劳动人。”林母等人皆不依,道他也昏睡了三日,水米不沾牙,如今醒了,还是叫太医来诊视一番大家才放心。等太医来看过诊后,笑道无碍,只是三日未曾进食,身子有些虚罢了,日后好好调理也就是了。
听了太医的诊断后,阖府家人齐齐念佛,内外欢声如雷,人人俱是满面笑容。林母等人也才放心,问道:“饿不饿?”一面叫人去取厨房里正熬着的粳米粥来。林珩喝了几勺,嫌口淡,扭过脸去不吃。这林珩自从定了心后,倒是越发任性了,偏众人都纵着他顺着他,唯恐哪里不如他的意。秦氏好言哄劝,待他好了,任是想吃什么都由他,又撕了点笋尖喂他,才勉强喝了大半碗粥。
秦氏放下粥碗,笑着嗔道:“真真是个小魔星,可磨死人了。前些日子的乖顺可都是装来唬人的?偏你老子娘被你闹得团团转?”林珩只吃吃笑,林海忙打岔:“谁前些日子寻死觅活的,如今玉儿好了,你又来挑理?”言语中有种从未有的亲昵。秦氏将秋水明眸一横:“可谁见我寻死觅活了?打量着咱们不知道是谁把书房的青砖地都磨薄了三寸,还敢来雀薄我。”
竟是彼此打趣了起来,把林母乐得哈哈大笑:“可没瞧见玉儿竟瞅着你俩看呢?都不害臊呢。”把林海、秦氏二人闹了个大红脸。贾敏在一旁,颇有些如坐针毡,又不好立时告退,索性垂下眼,谁也不看。林珩一会看看这个,一会又回头看看那个,还是林海唬着脸道:“越发不尊重了。还没问你是怎么突然晕倒了,把咱们吓得魂飞魄散。”林珩想了想,还是叫林母遣散了屋里伺候的人,一个都不留。半晌才羞愧道:“儿子也不知怎么了,好好儿跟老祖宗说话,突然就头痛得使不得,一会子就见自己灵魂出窍了。”
林海等人闻言大惊,忙说道:“这是怎么回事?细细说来。”林珩隐去一些不便提起的关节,拣些能说的事告诉众人。林海喃喃道:“怪道张真人说你到了一处我们不能到的去处,原来竟是望乡台。”林母也叹道:“这老货果然有些修行,只是十分可恶,他与咱们家老太爷是怎样的交情,居然也不肯告诉我们实话。”秦氏只谢天谢地道:“多亏了那位仙人,不然玉儿也回不来了。咱们得为他立个神位,日日供奉香火才是。”
林母说道:“很是。只我日前许了许多愿,也要一一去还才好。也该带着玉儿去见见张真人才好。”秦氏笑着打趣林海道:“老爷也正该同去。”林海讪讪笑道:“从那起,我已经皈依我佛了。”
贾氏也说道:“可见玉哥儿竟是有大造化,不然怎得神仙援手?”心里更是对天地鬼神添了几分敬畏,这玉儿虽有三灾八难,奈何每次都遇难呈祥。可见有些人果真是上天宠儿不假。林海肃声道:“咱们家里自己闲话也就罢了,万万不可外传。毕竟这神仙也只是玉儿梦中所见,咱们谁也没见着,根本做不得准。”贾敏忙恭声应是。
林母有点发愁:“前几日咱们那样满城的请太医,差不多的人家都知道了玉儿无病晕厥,可怎么瞒得住?”林海也发愁,叹道:“这也无法。只是不好提这些神佛的话儿,今上如今越发好道了,咱们就得更避讳些。好在这周遭许多人家俱有听到那吹虚声,林仁带着家下人在外头查看时,碰到了好些个人家的管事,偏大家都又没瞧见人影找着人,各人心里都有些嘀咕。正好玉儿也是被这吹虚声惊醒,咱们只须直说便是。”
林母点头道:“正是如此,咱们原也不该张扬。”又对着林珩正色敛容道:“玉儿也须得知道分寸,方才见到神仙的那些话儿不许再跟他人提起。”林珩忙凛然应是。秦氏笑道:“咱们玉儿并不是那没有分寸的人儿,说话前不还求了老太太遣散众人么?”林母叹道:“到底稚嫩了些,这么白眉赤眼地把人都赶下去,岂不是叫人心中生疑。”秦氏更是笑着道:“他小人家哪里能思虑周全,只好咱们帮他圆了就是。”林母点头道:“这个倒是。你既说了,就让你料理吧。”秦氏应了,忙到门口叫了吴嬷嬷、张嬷嬷上前,吩咐了他们几句话,二人匆匆下去打理。
秦氏又商议着要把林珩挪回东厢房去,林海也点头附和道:“为了这孽障,倒叫母亲不得安歇。如今他好了,还是叫他挪回去吧。”林母点头道:“这也罢,已经遣人去各处报信,想来一会子各家亲戚也该来了。我这里人来人往,倒搅了他静养。”秦氏用一床红绫小被子将林珩包裹严实,林海伸手就把他抱了出去,秦氏忙随后跟上去。贾敏见他二人如此默契,未免眼酸。
等二人把林珩安顿好,外头的通报声此起彼伏,忙放下幔帐叫他安心歇息,又叮嘱丫头们好好服侍,才赶去出待客。林珩也觉有些疲倦,合眼睡去。且不说这合家亲友如何探视、说了哪些亲热话儿、个个念佛庆幸,只说隔日林海上早朝时遇见了件捏冷汗的事儿,叫他唬得魂儿直飞。
这隔日早朝上,林家的紧邻工部侍郎余清上了一本奏折,说到他们东城玉梨胡同昨日出现了一位真仙,这真仙可了不得,虽没有现身,只半空奏了几段仙乐,听了叫人精神抖擞、百病全消,林海重病不治的小儿都被救醒了,将其渲染得无所不能、神通广大,又说这真仙现身乃是上天对本朝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民丰物埠的嘉许,这可是本朝最大的祥瑞,正是今上治理天下有方之证,把话说得光鲜亮丽、花团锦簇。朝上的众位重臣纷纷以眼睨之,十分不耻。内阁首辅宋芝山屡屡想打断他,但余光瞟见坐上的熙成帝一副听兴正浓的模样,强自按捺下来。
这位熙成帝最是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人物,比之秦皇汉武也不差什么了,恰恰他也跟这秦皇汉武暮年一样的症候,逐渐信起神仙方术。偏他又十分克制,并不命人去搜寻什么长生不老之药,也不服食丹药,只是好听神仙逸事,但叫众臣不知从何劝谏,只得暗自忧心。
这余清今日此举,不过是为了博熙成帝欢心,却不知诸位忠臣将他恨个牙根痒痒,好个佞臣,惯会阿谀逢迎、拍马溜须、吮痈舔痔的东西,竟敢在大朝会上大谈特谈神仙之事,真是荒谬不经、欺师灭祖。又有些佞幸小人在底头扼腕,竟叫余清这个匹夫抢了先去。
这熙成帝饶有兴趣地听完余清的奏对,抬眼望下林海,问道:“余卿所奏可属实?”林海忙出列躬身言简意赅答道:“确有此事。”熙成帝轻声笑道:“这倒奇了。”又有一名官员出列奏对:“微臣当时正骑马行在路上,和身边随从俱都听到了,举目四望确实不见踪影。而那吹虚声又好似在耳旁响起,十分清晰洪亮。”
接着又是几位林家的紧邻一一出列承认此事。林海趁此忙缩回行列。熙成帝又问道:“这仙人奏的是什么?”竟是有几分相信了,毕竟此事做不得假,总不能这么多大臣众口一词来蒙骗他,又观底下群臣神情竟是大半都知晓此事,虽有些不以为然,但也没人出来驳斥这是假的。
余清为难道:“微臣才疏学浅,并不知奏的是何乐,只觉听了叫人飘飘然,心旷神怡。”林海却冷汗直流面上铁青,难道竟只有他家中听到了那句“该回头时须回头,合撒手时应撒手”吗?这话到也平常,只是不能放到君主面前去讲。别叫皇帝心中起了疑心,谁能讨到好处?到时皇帝要是疑心众位大臣暗里的意思是让他退位让贤呢?可家中大小俱有听到此话,哪能瞒得过去?皇帝一查便知。这余清果然狡猾,他究竟是有听到还是没听到?这该如何是好,一有不慎,可是要抄家灭族。
作者有话要说:看着点击一直涨,评论收藏却没啥动静,好难过呀~
唉,这章写得不好,今天懒得再改了,明天改吧,妹子们将就看看吧。
还有这两天也许不会更新,只会适当修文。因为废材作者要攒点字数入v,谢谢陪我一路走来的妹子们。希望入v了也不要抛弃我,唉,预感成绩不会理想。
24真的是更新啊!巧舌如簧动君心
正焦虑如锅上蚂蚁,却见其他大臣脸色亦不好,林海心里微微一动,难不成大家竟都听到了?熙成帝还要问话,宋芝山忙躬身出列奏对:“陛下,此乃大朝会,不宜言神鬼之事。”熙成帝恰似被浇了一盆冷水,眯了眯眼道:“罢了,众位爱卿还有何事启奏?”又有几位朝臣出来启奏了一些政事,诸如官员升降、军功赏罚、宗庙修缮云云,君臣融洽地商议完朝政。
甫一退朝,熙成帝便在乾清宫的小书房召见众位有涉昨日神仙显身之事的官员并几位心腹肱骨。有小太监引着他们往乾清宫而去,众位大臣皆分成三三两两走在一起说话。这内阁首辅宋芝山正是林海的座师,二人素来投契,亦师亦友,虽往来不甚密切,但也时常互通声气。
宋芝山低声问道:“昨日之事,甚是奇异。”林海叹道:“确实如此,但此事再难瞒住,纵是余清今日不上奏,终究会上达天听。学生也甚觉蹊跷,若不是亲耳所闻,再难以置信。”宋芝山叹道:“我担心圣上若查核此事属真,必会为其敕封立庙,这到也无妨,只怕到时起了寻仙访道的心思就为难了。”林海有些烦难道:“此事有些棘手。”他好歹有些对策,到时面圣时且便宜行事。
等进了小书房,又是些跪拜行礼赐平身的套语。等诸位大臣分两排依次站定,熙成帝方开口垂询:“哪位爱卿将昨日所见的情形细细奏来,一字也不许漏”。余清便出来躬身应答:“陛下,请容臣细禀。臣其时正独自一人在家中书房作画,因臣有个癖性儿,写字作画时一概不许人靠近。起初臣只听到一丝极细的筝声,本以为是家中小儿女游戏,也不以为意。却不想那乐声渐渐起来,竟像是几百人在一起弹奏一般,抑扬顿挫,动心入耳,竟由不得人不听,连手中的画笔何时搁下也不知了。”熙成帝笑道:“有趣。讲下去罢。”
“原先耳朵还分得清筝声、埙声、琴声、箫声、笛声、鼓声、笙声、风声、雨声、鸟声、流水声、钟磬声、琵琶声、箜篌声、春花凋落声、白云舒展声,到后头臣也糊涂了,任什么声也辩不出来,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是熨斗熨过的,无一处不服帖,浑身上下,像吃了人参果一般,无一处不畅快无一处不舒坦,只觉年少了十来岁,脸上的皱纹都放出光来了。”余清一番手舞足蹈、巧舌如簧,把熙成帝乐得放声大笑。
余清见熙成帝龙颜大悦,便也放着胆儿往下说:“微臣见识鄙薄,当这已是‘洋洋乎盈耳’,不想这其他乐声渐渐弱了下去,只听见那渐渐急促的琵琶声,越来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是崩紧的弓弦豁啦一声断裂,直叫人精神一抖。那乐声在极高处尚能盘旋转折,几啭之后再高了一层,接连三四叠,节节拔起,恍若从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光景;初来看傲来峰壁立千仞,便觉上与天通,谁知翻上了傲来峰,更有扇子峰高上一层,这扇子峰上尚只能仰望南天门,真是愈高愈险,愈险愈奇,直教人将心也随着愈拔愈高,由不得屏气凝神忘乎所以,直至喘不过气来。”
熙成帝笑着抚掌道:“好,真个绝妙。”底下有位老大臣低声撇嘴说道:“这张嘴直是八角鼓儿,一番好词。”余清听见了,脸上羞得紫涨起来,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吐不出来。熙成帝恐其羞臊太过,忙望了那位老大臣一眼,温言抚慰道:“爱卿所言绝是一篇好赋,何不续之?”
余清勉强开口,只神色已大不如前,言语上也稍显平淡:“这乐声陡然一落,像是源头摔落下来的瀑布中途碰见峭壁上罗列的群松,声势陡然一消,从此以后愈来愈低,愈低愈细,那乐声就渐渐听不见了。臣突闻此仙籁天音,只觉尽善尽美如痴如梦,忽而浑然忘我击案叫绝,曲中似有仙人低语,只是臣当时已熏熏然醉矣翩翩然梦矣,因而并不曾留心仙人话语。”
熙成帝皱眉道:“这仙人宣了什么纶音?”众大臣面面相觑,皆有些碍难,个个如泥雕木塑一般,只垂手肃立。殿内一阵惊心沉默,唯有越岚挺身而出,应答如流。这越岚可是实打实的今上宠臣,年轻俊秀、极富才干。熙成帝素来十分爱重信任越岚,不过因其博闻强识、雅谑解颐、敏于应答、才略过人,又工于书画、精于品评鉴赏,常伴君侧,君臣之间可谓是琴瑟和鸣、融洽无间。
越岚应答道:“仙人玉音未同凡俗,臣只听闻‘忠孝义慈行方便,不须求我自然真。’臣母却说有人向她耳边说道‘惜福先从善事始,立善尤须礼道诚’,臣妻却说分明是‘求子不须向观音,只向三清坐下求’,臣家幼女犹说是‘好将护花人,深向远山眠’,更可笑的是家中煎药小婢,竟说是‘瞌睡煎糊药,爆栗打上头’。千人千言,因人而异,好似所有人听到的仙人话儿都是不大相同,阖家大为惊异,纷纷议论,倒像是说中人人的心事一般。臣也不解这是什么理儿。”
熙成帝微微笑道:“果真是仙人玉音,精妙之至,不同凡响,竟是人人都有见解了。倒是显出仙凡之别来了。”宋芝山听到此处,又想咳嗽了,他望了眼玻璃窗外的天色道:“陛下也该进午膳了,龙体最为要紧。”熙成帝想着瞪他一眼,但又想起他素来的好处,到底是跟了他三十年的老臣子了,他不过也是忠心为主,虽然有些可厌,但也不好太下他脸子。
只好应道:“传午膳吧。吴辰光给众位爱卿设座赐膳吧!只内阁事多又急,须得宋爱卿前去主持才好。”竟是变相将宋芝山请走了。虽这话说得宋芝山十分体面,忙跟着众人磕头谢恩,又连连谦逊,倒是叫他哭笑不得。这熙成帝可真是朝纲独断、圣心独运,眼里揉不下一颗沙子。宋芝山素来也知他的脾性儿,不然也不会有明君贤臣的佳话儿传出来。他也知这熙成帝现在兴头上,容不得人忤逆劝谏,只得怏怏作罢,令择他时再说罢。
午膳摆在乾清宫西侧殿,这皇家用膳的体统规矩又不同一般,排场豪奢、气派非凡,仅来往传菜、上菜的太监们有数十个。人人各就各位、肃然站立、鸦雀无声。上菜就像钟表一般,该走的走,该停的停,一个一个向里传,井井有条,偏又一点子声响也无,叫人叹为观止。
众人偏坐在绣墩上,对着满桌山珍海错却是食之无味,战战兢兢用了一餐,也不敢多用,时时觑着帝王的举动,只恐御前失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