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打造和谐大宋(完结+番外)-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父皇,儿臣只是从小就贪玩,和宫中之人胡乱踢的。”
“不必这样谦虚,你这次为我朝争光,朕要好好奖励你,你想要什么奖励?”赵佶问。
—
注1:单球门间接比赛是唐(公元618年~907年)宋(公元960年~1279年)时期蹴鞠的主要方式,主要用于为朝廷宴乐和外交礼仪竞赛表演。进行间接对抗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球门中间有两尺多的“风流眼”,双方各在一侧,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能使之穿过风流眼多者胜。
注2:无球门的散踢方式称作白打。白打主要是比赛花样和技巧,亦称比赛“解数”,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古人还给一些动作取了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
===========================================================
042 是福是祸难料
徽宗突然要给赵构赏赐,这让赵构不得不认真思考起来,机会难得……但是奖赏要重和要轻了都不合适。
他低头深思了一下,最终决定不要这个奖赏,转而说:“儿臣身为皇子,自当为朝廷效力,此区区小事怎敢要赏赐。”
如此乖觉的回话让赵佶觉得他十分懂事,感叹说到:“不知不觉中,皇儿也长大了……”
他又想了一下,便对坐下的蔡京说:“太师,着尚书省近日拟出一个郡王封号,朕要加封构儿。”
此言一出,不少人的脸色都有了微妙的变化。皇子封王本是迟早的事,很多皇子比如赵楷,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加封了郡王,但那是因为他们母子受宠,赵构母子却一直是被冷落的。
赵楷已嗅到了风雨的气息,鹰隼般犀利的眼神投向赵构的背影,心中的主意已经定了。
不出五日,赵构加封“广平郡王”的诏令即下,乐得秦真一阵欢呼。赵构见她比自己还要高兴的样子,不禁莞尔。
“这么个虚号,值得这么高兴吗?”赵构问向正激动的秦真,秦真赶紧点头说:“重要,怎么不重要!你现在成了郡王,等皇上觉得你有能力处理事务了,那么定会给你一些事去做,我们就不用成天呆在皇宫里了。真正的雄鹰可不是在笼子里养出来的!”
赵构被秦真突然蹦出的最后一句话给说楞了,渐渐的陷入了沉思。近日来,一些想法一直在他的脑海中缠绕,在相国寺遇刺的事情让他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弱小,每每想到自己最后是被秦真救下,并拖累她受伤的事,他都自责不已。
他想要变强!这个意念在不断的膨胀,可是当他看到这皇宫的高墙朱瓦,他便心烦不已,要想飞出这高墙,他必须快些长大!
想着想着,秦真的一声叹息突然传入她的耳中,赵构回过神来问她:“刚刚还高兴着,现在又为何叹气?”
秦真不开心的拨弄着他书桌上的书籍说到:“你最近顺风顺水,我却处处碰壁,想想都心烦!”
“你怎么了?”
秦真正色说到:“我都查了一个月,还是没有查出郓王派人杀我的原因,他定是知道了什么,要不然干嘛和我这个小宫女过不去?还有,前段日子瀛国夫人遭人袭击的事,我也不知道是何人所为,感觉自己的耳目都被人遮蔽了,这种感觉好不安心呐!”
提起郓王,赵构的眉头便皱了起来,两兄弟之间原本和睦的一层假象也在相国寺事件之后被捅破了。赵楷知道刺客失手的事情定然让赵构察觉到自己的敌意,所以索性不再装模作样的关心他,二人纵使见面,表情也都是淡淡的了。
瀛国夫人便是半月前被接近宫来的李师师,徽宗见大家都知道了自己和李师师的关系,索性给了她一个名分,让她正大光明的住在了宫中。
“瀛国夫人的事情不是王黼所为吗?他已经被处以刺配之刑(注),下月就要流放去南疆了。”
摇摇头,秦真说:“我觉得不是他……哎,最近脑子里乱乱的,什么事情都想不清楚,这可怎么办!”
赵构见她一脸苦闷的样子,开解到:“不清楚便不清楚,你轻松过日子便是,要你考虑那么多问题做什么?即使天塌下来,也不用你顶。”
“天若真塌了,不顶着被砸死了怎么办?”秦真不经意的反驳了一句。
“我自然会帮你扛着,何用你担心?”
行云流水般的对答,赵构似乎是潜意识里说出了心中的话,直到说出之后,方觉得有些窘然。秦真亮晶晶的眸子望着他,嘴角满是笑意。
秦真傻笑了好半天,赵构有些不自在的说:“别笑了,我们去太子哥哥那里看看,金人的事情该有结果了,你再不去看看秦大人,可就有一年多都见不着了。”
昨晚李彦那里传来消息,说高丽使者半夜求见,赵构、秦真知道这个消息时便猜到,定然是带着金人进宫面圣了。
果然,今日一早,赵桓、赵楷、蔡京、梁师成,以及枢密院的其他官员都被召集进宫来议事。此时已到下午,但赵构还没有得到有关议事结果的一点消息,难免有些担心,秦真也挂念着父亲,二人便结伴往太子东宫走去。
到了东宫,他们只见到了秘书丞蔡翛,赵构便问到:“太子哥哥还没有回来?”
蔡翛点头,赵构又问:“秦大人呢?”
他回答到:“秦大人见太子殿下久未回,去前殿查探了。王爷现坐一会,想必秦大人一会就会带消息回来的。”
赵构和秦真到东宫里坐下,带着狐疑相视了一眼。若按原定的计划,郓王在梁师成的劝导下,会提出各派使臣去辽、金二国的提议,太子附议;进而梁师成会推荐秦桧出使辽国,太子象征性的和他争论两句,最后依旧会同意。
这样走过场似的事情应该很快就会确定下来,又怎么会拖了大半天都没有议出个结果呢?难道是事情有变?
====================================================
注:刺配之刑集刺面、杖刑、流放于一身,堪为降死一等的重刑,自宋初作为免死的刑种出现以后,行用逐渐频繁,法规日见繁密,实施日见规范,为司法者所倚重至于出现滥施的局面。
043 少年意气风发
在东宫枯坐了半个时辰,依旧没有任何消息传回,心焦的赵构、秦真二人决定自行到前殿去看看。
他们才出东宫没几步,就见一个小太监一溜的向他们跑来。
“奴才见过广平郡王,王爷可让奴才好找!”
赵构认出这是前面紫宸殿当值的小太监,见他气喘吁吁,头上还有层密密的细汗,想必是跑的很急。
“跑这么急,找我可是有什么要事?”
小太监走近了两步低声说到:“李总管派小的来提前告知王爷,郓王殿下在议事的时候提议派您出使辽国,太子爷为了这事现在还在和他争论。皇上似乎是同意郓王的提议,刚刚传口谕要召见您,估计找您的人马上就来了,您也及早想个对策!”
一口气说完该说的话,小太监就默立在一旁,他见赵构脸上先是惊讶,而后陷入了沉思。哎,他禁不住的在心里叹了口气,如今的辽国兵荒马乱,连辽皇帝的人头都要不保了,现在去辽国出使,不是自找苦吃吗?一个不小心,脑袋可能都会掉下来!
看看眼前这年仅十岁的小王爷,他真正的意识到,原来皇子也不是好当的!
赵构心里明白赵楷无非是想借这个机会除去他罢了,若从安全来说,他真的不该去,指不定赵楷会在外面给他下什么陷阱,可是……他却有些向往高墙外的世界,哪怕明知等待他的是狂风暴雨!
他担忧的回头看向秦真,不知她会不会理解自己的选择……正担心着,却见秦真笑的正欢!
小太监担心和一会来传口谕的人撞见了,便赶紧走了。秦真歪着头看向赵构问到:“你敢去辽国吗?”
“有何可怕?”赵构反问:“既然又人费尽心思的为我安排机会,我又怎么能辜负他呢?”
秦真笑嘻嘻的说:“郓王可真会给咱们做好事!原本打算让我父亲去,我还担心他把事情办不全,这回好了,咱们有机会自己去,我可要把戏给唱全了!”
“你要去?”赵构瞪圆了眼睛问到。
秦真反问到:“你难道不打算带我去?”
“此去辽国路途艰险,吃穿用度更不能和宫里相比,你何必去讨这个苦吃?”
“你也知道,那你为什么还要去?”秦真不答反问着。
赵构挺起胸膛说:“真正的英雄可不是用金香软玉包裹出来的,而是从困境中拼杀出来的,这次有这么好的锻炼机会,我怎么能错过?”
秦真见他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也抬头说到:“许你当英雄,就不许我当巾帼吗?反正我是要去的,顶多我自个去就是了!”
“你……”
见秦真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赵构还真拿他没办法,若到时候真不带她去,如她所说,她也许真就自己跑去了,还不如带在身边放心些。
“好吧好吧,这还没定的事情,咱们争这个做什么,先去前头看看吧。”
他们朝前殿走去,没一会就遇到了传口谕的太监,正巧带着他去见徽宗。
秦真不能进大殿,便准备去大殿旁的茶水间等他,她走到偏殿的时候,恰巧见到秦桧一个人在廊子里转来转去,模样似乎很是焦急。
“爹爹。”
她喊着跑了过去,秦桧一看见她,脸上的愁容更加明显了。他将秦真拉近了问到:“你可知道九王爷要使辽的事?”
点点头,秦真说:“刚刚知道的,他才去见皇上。”
秦桧着急的问到:“你们先前和太子商量的,不是派我去吗?怎么突然就换成九王爷了?”
瞧父亲一脸焦急的神色,秦真疑惑的问到:“爹爹为何如此焦急,不用你去冒险还不好吗?”
秦桧叹口气说:“你这丫头怎么想的我还不知道吗?他若要去辽国,你定然是要跟着去的,若非要冒险,还不如让为父去做!”
“爹……”秦真一感到,就拽住秦桧的衣袖,一副泫然若泣的样子。
秦桧抬手抚着她的头说:“以前我以为你只是比其他孩子要聪明一些、懂事一些,可是现在看来,却远不如此。这到京城的两年里,我和你娘亲是越来越看不透你啦,不过我们知道,你做所有事定是有自己的理由。有你要做的事情,爹也不能不让你去做,可是我和你娘这悬着的心……怎么放得下……”
“爹你放心,真儿不会有事的,你和娘亲只管在京城里安心过日子,我一定让你们过上最好的日子!”
“哎……”秦桧又叹了口气:“我和你娘最大的希望就是你能够一生平安,记住了吗?”
秦真紧闭着嘴唇,用力的点下了头。
厚重的殿门徐徐打开,赵构踏着射入殿中的日辉,稳步向里走去。
“儿臣参见父皇,不知父皇召儿臣前来有何吩咐?”
赵构还未变声的嗓音如乍破的银瓶惊响了沉寂的殿堂。侧立两旁的众人目光复杂的看着他,这些人中有赵构认识的,也有他不认识的。
端坐在龙椅上的徽宗从上往下重新打量着赵构,而太子赵桓心急如焚,几乎想冲出列来将赵构拽走。
====================================
044 大殿上的决议
===================================
赵构还未发育完全的身躯在偌大的殿堂里显得十分渺小,也许直到这时,徽宗才意识到,他即将派遣到战火之中的使臣,还只是一个孩子。这一刻,他犹豫了。
太子一派的众大臣担忧的望着赵桓,生怕他一个激动做出让皇上恼怒的事情来,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不是派太子亲自出马,问题就不是很严重。
此时的大殿里,真正关心赵构的,恐怕只有赵桓,和梁师成了。
梁师成今天对赵楷相当不满,在没有和自己商议的情况下,他突然把推举之人由秦桧换成了赵构,这种举动难道代表了怀疑?
“咳。”
一声清咳打破了众人的沉寂,赵楷走出列躬身奏请到:“父皇,人选之事既然已经商定,您还是快快告诉九弟才好。”
“哼!”赵桓冷哼一声走到中间同赵楷对峙到:“父皇何时说过一定就会派九弟前去?众人都亲耳听到父皇曾说,若九弟实在不愿前去,自会选择他人替代!”
赵桓一边说着一边给赵构使眼色,提示着他坚决不同意便可以免除此次危难之行。
“罢了,你们不要再争论了,此时构儿已经来了,自有朕来问他。”
两人不休不止的争论终于把徽宗给惹烦了,他们只好赶紧退回自己的位置。
赵佶由高往低的俯视着赵构问到:“犹记得皇儿前些日子所说,身为皇子为朝廷效力是你分内之事,你还记得吗?”
“回父皇,儿臣自然记得。”
“那好,此时父皇若派你去做一件有危险的事情,你会害怕吗?”
赵构朗然回答到:“纵使是刀山火海,儿臣也不会退却一步!”
他的回答让徽宗讶异、让赵楷展眉,却让赵桓苦了脸。
赵佶又问到:“皇儿说的可当真?辽国现在动荡不安,危机四伏,若派你去那里,你也不怕吗?”
“儿臣年纪虽小,可也是皇家骨血,自然一言九鼎!”
见事情快成定局,赵桓大急着出列说到:“九弟年纪还小,恐怕不能担当重任,此次使辽关系重大,父皇还请三思呀!”
徽宗又犹豫了,赵楷正准备补奏一番,却听见赵构自己开口说到:“先有晏殊七岁中进士、甘罗十二岁拜相、周公瑾更是在十三岁便任水军都督,执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权,挥斥方遒痛击曹寇!(注)构虽不才,不能和他们相比,但却也有满腔热情想要为国为民效力,还请皇兄不要再阻拦,给我一次这样的机会!”
赵桓被赵构的一番豪言说的哑口无言,只好圆瞪着眼睛望着他。
徽宗停了,感慨非常,略有激动的说到:“好好,既然这样,朕便下圣旨令你年后开春之时出使辽国,以协商归还我大宋边界燕云十六州之事。”
赵构不惊不慌的跪下接旨,在场大臣心中皆是一片唏嘘。
拖了整整一天的决议终于有了结果,徽宗先离开之后众人才依次往外走去。赵楷走向赵桓和赵构,带笑的说到:“太子爱弟心切众人皆可理解,但是九弟却认为你是挡了他的前程呀!”
赵桓心中怒火中烧,瞪了一眼赵楷后,挥袖大步向外走去。赵构冷冷的看了眼赵楷,紧随赵桓身后跟了出去。
“太子哥哥!”
赵构在赵桓身后急切的喊着,但是赵桓却理也不理他,径直往前走。直到赵构大步跑上去拉住他的衣袖,他才愤愤的停下来说:“我挡了你的前程你又何必来找我,他处处为你着想,你跟着他好了!”
“太子哥哥为何这么说?方才在殿上我是不得已才驳了你的话,我怎么不知道你是真心为我着想?”
赵桓平复了下心情,问他:“即知那里是虎穴之地,你又为何非要去涉险?”
“太子哥哥听我解释。今日之事变的突然,你我都没有准备,若我当着父皇的面前说我害怕去辽国,那么父皇心中定然认为我是胆小鼠辈,从今以后我也只能碌碌的生活,又如何帮你荣登大宝呢?”
赵桓依旧不理解,反问到:“若连性命都丢了,又从何来帮我?”
“不会的,我一定会不辱使命活着回来见众人,若此难我都无力克服,死了也就算了。”
“不行,无论如何一定要活着回来!”
停他已这么说,赵构就知道赵桓已经不怪他了,脸上立即就笑开了花。他赶紧攀附上前问到:“父皇派谁去金国?”
赵桓语气郁闷的说:“这样十拿九稳的好事,他自然会抢着去了。”
“什么?三哥亲自去?”
金国后方安定,无灾无难,且这次金人先派了人过来求盟,那么出使金国定然顺风顺水,若与金国达成比较利于大宋的协议,那么就是相当大的一件功劳,这块肥肉,赵楷果然惦记上了!
不过……这肥肉也要你吞得下去!赵构狠狠的想到。
此次宋廷的决议其实很简单,辽金两国都想得到宋朝的帮助,那么宋廷就各派使臣前去,与谁能达成最有利的协议,那么便与哪方结盟。
这一方案是得到满朝一致同意的,而多数官员都是看好金国,如同一场赌博,赌局正式拉开……
========================================
注:赵构这番“少年英雄”的说辞是我在网上查到的,后经网友提醒,我又去查了史料,似乎不太正确。但如果按照古人两年记作一岁的说法来看的话,似乎可以解释晏殊和周瑜的事情。到底怎么回事,我还要再详细查明。这番话暂且放在这里,等我查明后再做修改。
045 樊楼师门小聚
现已入冬,朝内朝外都在为新年做着准备。赵桓头几日终于将各国使臣给送出了汴京,总算是轻松下来,可以稍作歇息了。
李纲此次协助太子接待使者,行动得力安排周到,很得赵桓的青睐,难得的是连赵佶也肯定了他的能力,便提升他做了枢密副承旨,官拜正六品。
看到有才之人能够得到重用,赵桓心中十分欣慰……若不是担心赵构年后出使之事,今年的年关,赵桓应该会过的很舒心才对。
刚想到赵构,赵构便出现在了眼前,他满脸兴高采烈的跑了进来说:“皇兄,今日无事,你带我去军器监转转吧。”
“军器监?你怎么对那地方有了兴趣?”赵桓不解的问到。
赵构回答说:“我前几日看兵书,见到用‘流火’攻城的记载,一时好奇,你就带我去见识见识吧!”
“带你去看看也可以,不过你到时可不要乱动,军器监的东西各个都危险的很。”
“我一定乖乖的,只用眼睛看,绝对不动手!”
命人稍做准备,他们二人便要出宫,临上车前,赵构又说:“今日秦大人还在当值吗?我一早放秦真回家了,皇兄你也让秦大人休息一天,给他们一家人聚一聚的机会吧。”
赵桓笑到:“原来如此,我是说秦卿今日怎么就突然身体不适,原来回家陪妻女了,明日来了,定要罚他一罚!”
赵构瘪瘪嘴,没想到无意间把秦桧的谎言揭穿了,不过赵桓肯定不会当真为此事处罚秦桧,他们说笑着就出了宫。
宫外集市中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一个青衣小厮穿梭在人群中,最后在秦府的大门前停了下来。
叩响门环,大门“吱呀”的开了,青衣小厮对探头出来的门房说:“有劳大哥将此帖交给你家小姐。”说着便奉上了一张铜色帖子。
收下帖子,门房将帖子交予府内的丫鬟后,不禁觉得讶异,这是谁家奴仆,小姐难得回来一次他便知道了,消息好灵通。
当秦真收到帖子时,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因为厅中的氛围几乎要让人窒息。王氏因为忧心女儿即将的远行,一直沉默着不语,在适才吃午饭时,还偷偷用帕子拭了拭眼角。
秦真见她忧心至此,想劝却也不知从和劝起。幸好丫鬟送帖子来,打破了沉闷的气氛,秦真看过帖子后对父母说:“爹爹、娘亲,我今日就先回宫啦,还有好些事情要做,等他日我再回来探望你们。”
秦桧点点头,心知她提前要走,肯定是因为帖子中的事情,也不好耽误。王氏强笑了笑,依旧没有说什么,便送秦真走了。
秦真临走前拉过庆梅小心交代着:“平日里多劝解劝解我娘,去辽国也不是什么危险至极的事情,让她不要如此忧心,身体要紧。”
庆梅好生答应了,秦真这才放心走。不过她现在不是回宫,而是往樊楼走去。
樊楼依旧是那个热闹非凡的权归集聚场所,秦真穿插在来往的人流中,按照帖子里的地址来到了一间房前,叩开门,露出来的是樊二爷那张温和的脸。
“师妹来了。”他这句是对屋里的人说的。
秦真闪身进入房中,梁师成、悟念也在房中。
“四师兄、六师兄。”秦真一一喊过,他们兄妹四人便围桌坐了下来。
樊二爷最先开口说:“我和六师弟从四师弟那里得知你就要去辽国了,所以趁着今日便将你叫出来交代几句。”
秦真点点头说:“我本打算年后再告诉你们的,没想到你们先知道了,各位师兄放心吧,我会尽快办完事情赶回来的。”
梁师成微有些皱眉说:“郓王这次没有同我商量就改变了计划,实在让人措手不及,难为师妹要出去吃些苦啦。”
“四师兄不用担心,我只当是出去游玩的,哪里会吃什么苦。只不过……太子在朝中的事情,还要四师兄多多操心了!”
这还是秦真第一次和梁师成讲话,之前不是擦肩而过便是书信来往,从来没有面对面的交谈过。
梁师成点点头:“郓王一派各官员在郓王去金国之后,便会唯我马首是瞻,到时候行起事来自然方便。”
年近五旬的梁师成说起朝政来满脸的自信,这幅表情和平日在官场上的那副嘴脸全然不同,任谁也难以想象他便是素有“隐相”之称的奸佞宦官梁师成。
说来梁师成的年纪在秦真六位师兄中是最大的,不过入门较晚排行老四,见到比他小近二十岁的樊二爷,他也要叫一声大师兄。
秦真一直好奇梁师成和师父之间是怎样成为师徒的,之前的几十年里,梁师成一直在宫中当值,难不成师父还在宫中住过?想想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
046 金镶玉真值钱
抓回即将飘远的思绪,秦真正好抬目看见对面正在沉思的六师兄悟念。
悟念本是辽国皇族,虽非直系,但见辽皇二子傲鲁斡对他那样敬重,便知道他在辽国有着举足的地位。现在的辽国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不知心中会作何感想。
今日的悟念为了避人耳目,脱去了僧袍只穿一身灰白布衣,但却更显气质出尘。
秦真询问到:“六师兄这次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辽国玩一玩呢?你不想回去看看吗?”
听闻秦真的问话,他沉寂的脸上有了一丝激荡的情绪,似乎是想起什么不悦的往事。
悟念说:“我既已遁入空门,那么尘间往事俱和我无关,我回去作甚?”
果然还是刀子嘴豆腐心呐,秦真感叹到:“那好吧,反正辽国你比我熟,想必也是玩腻了的。”
樊二爷微微一挑眉,他本以为悟念是一定会同秦真一起去辽国,却不想他不愿意去。师兄弟几人中,悟念最晚入门,他看着秦真长大,自然和秦真最为亲近,也难怪樊二爷有些讶异了。
“既然六师弟此次不和你同去,那你一人在外,若遇到什么难题,记得去找你五哥,千万不要一个人逞能乱来。”
“我省得的。”秦真对樊二爷点点头让他放心。
梁师成也不放心的说:“郓王这次定是想在宫外除去广平郡王,你们一路要多加小心,若京城这边有什么动静,我会及早告诉你们,你只需专心应付辽国的事情。”
秦真稍想一下又说:“有件事情我一只挂在心里,这次我离开京城怕是管不了这个事,四师兄你帮我注意注意可好?”
“你说是什么事吧。”
秦真有些严肃的说:“这次西夏使臣来朝,皇上已经答应对西夏罢兵了,那么童贯肯定在明年夏天之前班师回朝,虽然太子和蔡京那边我也有交代一些事情,但是童贯奸诈不可小视,还需要四师兄你多帮衬着。”
梁师成对童贯这一弄权小人相当了解,自然很是重视。
秦真又说:“还有……若你在回京领赏的众军官中见到一个叫韩世忠的人,你一定要帮我把他留在京城。”
“韩世忠是哪几个字?若有重名,都留下吗?”
梁师成果然仔细,这种细节都想到了。不过回京领赏的军官又能有几人呢,重名的概率只怕十分的小。秦真估计他这么问,恐怕是要派人去西北军里打探,一定会找到她要找的人,如此心里便放心多了。
秦真取过笔墨,在纸上写下韩世忠的名字和籍贯之后交于梁师成。
“若连籍贯都相同,那便将人都留下吧。”
同门几人又商议了一些事情之后,见天色不早便准备散了。为了不引起注意,他们特地分开走,梁师成因有事在身,最先走了。稍等片刻,悟念也准备回寺。
他在门前犹豫了一下,似乎是有话想说却有没说,秦真见他犹豫着便知他心里还是不放心的,但她什么也没说,任悟念犹豫不定的徘徊。
最终,他还是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樊二爷无奈的对秦真说:“你若开口再求他一句,他便会同你去辽国了,你见他这样徘徊,为何还不说呢?”
秦真摇头说:“六师兄心中的结必须自己打开,若是因为我多说了话才让他决定回去面对,那仍旧是无用的。”
樊二爷想想也对,心结这东西,外人可是帮不上忙的。
提起心结,他不禁又想起了那个人……见秦真正要离开,樊二爷急忙喊住她问到:“李……瀛国夫人在宫中还好吗?”
秦真一副吃噎住的表情,半晌才反问到:“你认识她?难道你也曾是她的恩客?”
樊二爷大窘,解释到:“小师妹这是想哪里去了,我和她从小就相识。”
秦真这才幡然醒悟,大师兄是师父抚养长大的,李师师寄住在相国寺里的时候,大师兄肯定已经在师父身边了,这样的话,两个人从小便认识,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我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去看她呢,这两日我便抽个空去吧。怎么,大师兄有话要我转达吗?”
樊二爷从袖中取出一个鲜红的穗子来,将它捋顺后交给秦真。
“把这个交给她吧。”
穗子?
“大师兄你真小气,你家财万贯,送人东西却只送个穗子,好歹也送个物什,要不然这穗子往哪里挂呀?”秦真直言直语的说出心中的疑问,却见樊二爷只是笑了一笑,并不做任何解释。
嘿嘿,有情况!秦真心里又打起了小九九,她将手往樊二爷面前一摊,调笑着说:“大爷让人跑路也给个赏钱呀!”
樊二爷被秦真脸上刻意装出的财奴表情给逗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