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阐教有金仙-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过神来的寻道子冷汗淋漓,自己竟陷入了那幻境中不能自拔,那分明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担忧;是自己永远的心痛。自己能忘了吗?能放下吗?一遍遍的追问,一遍遍的诘问。

埋头诘问了自己一个时辰之久的寻道子忽然朗声道:“忘不了又如何?放不下又如何?我就还真要带着这忘不了,放不下的心痛在这洪荒走上一遭,看看这天地能奈我何?”

这一吐气开声,竟感觉整个人轻松了不少。这心里却忽然升起一个念头,能够莫名其妙的穿越来到这洪荒,能不能也穿越回去呢?也许有一天道行足够高了,神通足够强了,还真能够回去看看也说不定!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吗?寻道子修行又有了一个动力,心境扫去一个障碍。

寻道子起身迈步,往法阵深处走去。

这一迈步,景象一变,洪荒中的经历纷至沓来:无尽的孤寂,独处的谨小慎微,师长的呵护,与素心相处的温情,巫族汉子的爽直,一幕幕,一场场,在寻道子眼前流过。让寻道子也心里升起阵阵暖意。

不久,画面一变,那席卷洪荒的巫妖大劫爆发,人族被无端屠戮,整个洪荒哀鸿遍野,随处是惨遭杀戮的人族,一个个妖族,巫族挥舞着武器,狂笑这向到处逃窜的人族扑去,男女老幼在寻道子面前睁着绝望的眼睛倒下,那倒下的人依旧睁着绝望的眼看着寻道子,那眼神似乎还在诘问为什么不救救他们。可寻道子却丝毫不能动弹,只得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倒下去,心里充满了无尽的悲曲。

画面再转,巫妖两族被看不见的手推动,投入残酷的厮杀,和寻道子相处过的一个个豪爽的身影,如飞蛾扑火一般的投入到那注定无生的厮杀中,在死去的那一刻,却一个个回过头看着寻道子留下一个鲜活的笑容。

画面再转,万仙来朝的截教竟在自己师父元始和师伯老子引来西方接引,准提的围攻下崩溃,只剩通天一人孤独的坐在紫霄宫,通天在随鸿钧道祖离去的那一刻,望着寻道子,似在问:为什么?

接下来,师徒反目,元始教下弟子纷纷离去投入西方,准提仰天狂笑。元始和寻道子之间心生隔阂,元始于三十三天外玉清天弥罗宫隐世不出,阐教分崩裂兮,不存于世。

再往下,素心修成无情道,之身离去,留下寻道子孤苦的在寻道山慢慢品尝无尽的空虚,寂寞。

寻道子就那样站着,眼前流过那一幕幕的画面,这平静的心境早已不在平静,身体内周天功依旧自主运转,可寻道子识海内却似乎失去了生机,死气沉沉,弥漫一股萎靡之气。看过那一幕幕自己无能为力的画面,寻道子内心对自己修行产生了疑问:这修行有用吗?修为再高还是改变不了那该发生的和不该发生的。我还苦苦修行做什么?

寻道子陷入苦苦自责,自责中又一遍又一遍的探问自己,诘问自己,拷问自己。

就在这一遍遍的探问,诘问,拷问中,寻道子眼神渐渐清澈、明亮,最终朗若星月,不染一丝尘埃。低沉的声音从他口里发出:“尽我职责,行我本心;修行修道,修我本心;大道独行,唯我本心;逆之顺之,皆在道中;我道我心,我心我道;我之一道,在乎本心;大道无缺,唯我一争!”这声音由低沉而高昂,穿过元始法阵,响彻昆仑。

寻道子这一刻已彻底从那萎靡中醒来,那看到的不过是虚像而已,所有一切,都在自己去争取,天道尚且留有一线生机,自己当持乎本心修行,何须烦恼。

这一刻,寻道子道心通透,灵台明净,那识海里的紫色气旋都猛然间比平日转动快了许多。

寻道子忽然间若有所悟,当即于法阵里盘膝而坐,体悟那突如其来的感悟。

对于寻道子来说,有过那前一世做人的经历,内心始终有着洪荒修士所没有的柔弱,这柔弱可能是他道途上的障碍,但何尝也不是他道途上的助力。这一明了本心,柔弱也变成刚强,大道路上再跨一步。

玉虚宫里,元始端坐云床,抚须而笑。

ps:谢修剑者朋友打赏!感谢一直的支持!

八十八、玉虚宫立规

玉虚宫大殿前台阶下,一溜站着十几个人,具都是前来昆仑山拜师的洪荒修士。

这十几人遵照元始规定,走过了山门前的法阵,获得拜入元始天尊门下机缘。此刻站在玉虚宫门前,一个个心情激荡,历经千辛万苦,走过万水千山,方到得这昆仑山,更经历了元始天尊法阵的考验,方才得以站到这圣人门前,这心情不激动那完全是假的。

众人恭敬地站在玉虚宫门外台阶下,等待元始天尊传唤。

许久,走出一个童子,立于台阶上,看了看阶前的众人,朗声道:“老爷让尔等进去!”随后转身进了大殿。

阶下一众修士随之跟着进了大殿,在大殿元始天尊云台前拜倒在地,口呼:“拜见天尊,愿天尊圣寿无疆!”

端坐云台的元始天尊身后隐隐透出蒙蒙光晕,整个人显得玄妙神秘。天尊开口道:“尔等且起来说话。”

众人依言站起身来,这才注意到元始云台边上还站立着一个一身月白道袍,面容普通的道人。

这道人正是寻道子,如今寻道子可是真正迈入洪荒大能的行列,已是大罗散仙境的修士了。在元始法阵里找到了本心,明悟了自己要走的‘道’,终得突破了那困扰了寻道子数万年的一线,证道大罗散仙果位,成为了洪荒最年轻的大罗境修士,让元始得意不已。

今日元始天尊收门徒,传大教道统,他这大弟子可是有重任在身。

就听元始道:“尔等过了吾考验法阵,吾自当收尔等为徒,尔等可是真心拜入吾门下?”

众人一听元始问话,顿时再次拜伏于地,齐声道:“吾等甘愿拜入老师门下,祈望老师不弃收留!”

元始看着跪伏地上的众人,忽然开口道:“燃灯道友,汝与吾曾同听道于紫霄宫,吾却是不能为汝之师,还请快快起来!”

跪伏于地的众人中,一个着灰色道袍,头挽一髻,面容精瘦,颌下三寸长须的道人开口道:“燃灯确实是甘愿拜师门下,望老师不弃收下!”

元始面露难色,沉吟不语。

旁边寻道子见元始沉吟,面有难色,当下躬身开口说道:“师父,燃灯道友既与师父同在紫霄宫听道,如今确实是不好拜师父为师。但燃灯道友向道之心至诚,弟子请师父赋予燃灯道友吾阐教长老之职,平日与师父道友相称,吾等弟子称其为老师,师父讲道之时,燃灯长老即可同殿听讲,平日里也可指点弟子修行。师父意下如何?”

元始一听寻道子所言,当下做了决定,于是开口问道:“燃灯道友可愿为吾阐教长老?”

燃灯伏于地上想了想,开口道:“燃灯听凭教主吩咐!”

元始当即道:“请燃灯长老这边就坐!”

白鹤童子送过一个蒲团安放云台边上。

燃灯起身谢过元始,又与寻道子见了个礼,这才坐于蒲团之上。

寻道子其实对这燃灯也是有些佩服的,为了求道,能够落下面皮去拜一个同殿听道的修士为师,这真的很了不起;好像紫霄宫听道的唯有燃灯这一位,而燃灯却也因此于道途上走得比其他一般同殿听道者远得多。在寻道子前世传说里最后获得二十四粒定海珠与乾坤尺合璧成就二十四诸天,成为西方教,后来的佛教三世佛中过去佛,是为仅次于圣人的存在。这一世,寻道子却是在想要怎样才能让这燃灯归心,真正为阐教所用,不至再跑到佛门去做了个什么过去佛。

在寻道子心里盘算时,元始已对其余跪伏在地的修士说道:“尔等既愿拜吾为师,今日吾就收下尔等为徒,为吾门下弟子,也是吾阐教门下二代弟子,传吾玉虚道法,扬吾阐教道统。尔等可记住了?”

跪下众人当即大礼参拜,行了拜师礼。

之后,元始在问其可有名号,众人当即各自报了自己名号,计有: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五龙山云霄洞文殊(文殊广法天尊),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道行天尊),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师,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南极仙翁。共计一十四人。

元始指着寻道子对众人道:“这是尔等大师兄寻道子,为为师打理这阐教事务,尔等须得听其安排。平日修行有何不懂、不明,也可询问尔等大师兄。”

众人听得元始一说,都来向寻道子行礼见过大师兄,寻道子也一一回礼。

这心中却是感慨,这十四位就是阐教元始门下的中坚弟子,此时看来,一个个丰神俊朗,头角峥嵘;或飘逸出尘,或儒雅俊秀;或淡泊宁静,或器宇轩昂。那唯一的女修士慈航真人,一袭白衣,头挽道髻,面容娇美清秀,自有一股出尘之气。

可就是这一众阐教门徒,在寻道子前世传说里,特别是《封神演义》里却是描绘得实在不堪,说他等是犯戒之仙,须得了结了因果才得返本还源重修仙道。这犯戒就因千五百年未斩三尸,这神仙犯了戒,又正好赶上人间朝代更替,就酿成了封神大劫。

这劫是什么?寻道子如今想来就是由于修士三尸未斩,平日所行被这三尸恶神添油加醋的报与天道,这各种因果间久而久之牵扯不清,淤积在一起,牵扯的人多了,就形成了劫,若再牵扯到人间政权更替,那就成了大劫,犯戒修士就成为劫中主角,须得斩断了这些因果,才能被天道打开被屏蔽了的修行之路。这是寻道子想当然推测出来的劫的本质,也不知是也不是。

寻道子所想不到的是《封神演义》里这一个个修行数十万年的金仙将自身宝物给了那仅修行了一二十年的徒弟后,竟对那徒弟毫无办法,甚至被徒弟用自己的法宝打得抱头鼠窜。对于寻道子来说,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如今这一个个《演义》里的主角就站在自己面前,恭敬的行礼,不由得寻道子不在心里发些感慨。

众人又向燃灯见了礼,口称:“老师!”

燃灯也起身回礼。

一时间这玉虚宫内众人都彬彬有礼,气氛融洽。众弟子间也相互见礼,问候。元始于云台也颔首而笑。

待众人各自见礼完毕,寻道子忽然向元始开口道:“师父,而今大教立下,门人弟子已有,当为吾教立下些规矩,为门下弟子共同遵守,也为吾玉虚一脉行走洪荒之准则。恳请师父示下!”

这却是寻道子想起前世传说里阐教封神一战后,门下弟子分崩裂兮,一盘散沙,以至后来有背投佛教的惧留孙,文殊,普贤,慈航,燃灯,乃至道门一蹶不振,佛门势大。

这一世,寻道子身在阐教,却是不想再有此等事发生。故而恳请元始立下规矩约束。同时,寻道子也知道,一个大教没有相应教规约束弟子,也会造成弟子肆意妄为,散了大教气运,于大教发展终归不利。所以,深受元始恩情的寻道子尽心为阐教着想,这教规就在所必立。

元始听寻道子所言,当下沉吟片刻,随即问道:“这规矩该如何立?”

一众弟子尽皆将眼光转向寻道子,看他怎样说;燃灯也眼光灼灼的望着。

寻道子躬身回答道:“弟子认为,吾玉虚阐教一脉,当尊师重道,师徒互爱,齐心将吾玉虚阐教道统发扬光大。故弟子以为,凡吾玉虚阐教门下弟子,当遵循:第一,尊师重道,虔心修行;第二,不得背叛师门,师不负徒,徒不负师;第三,同门友爱,不得相残;同门有难,倾力相助;第四,不可滥杀无辜,欺凌弱小。弟子认为,此四点可为吾玉虚阐教一脉尽皆遵守,其余细则可依据此四点一一制定。务必让门下弟子遵照执行。请师父决断!”

寻道子提出这四点,其实也是为了心中一点纯真的梦而也,只想构建一个纯真的修仙圣地,圆自己的一个梦。

想一想,那师不负徒,徒不负师容易吗?同门不相残,有难倾力助,这能轻易做到吗?滥杀无辜,欺凌弱小,修仙者高高在上,视弱小为蝼蚁;那大能动则毁天灭地,伤及多少无辜?但寻道子还是为了那一份梦去坚持,也是心中一份固有的执念吧!

元始听后沉吟了一下,当即开口道:“尔等听了,今后吾玉虚阐教一脉就以尔等大师兄所提四点基本教规,凡吾玉虚阐教一脉俱得遵守,具体细则就让尔等师兄寻道子与尔等商议制定,之后作为吾阐教教规布于洪荒,凡入吾阐教门下者都得遵守!”

这元始天尊一开口认准这几条寻道子提的建议作为教规,这玉虚宫里顿时就似乎多了一点玄妙的气息,寻道子似乎也获得了某种莫名的加持。

寻道子和十四位新收弟子拜伏在地,燃灯也起身拜于地上,众人口呼:“谨遵师父(老师)(师尊)(教主)之命,愿师父(老师)(师尊)(教主)圣寿无疆!”

元始挥手让众人起身,赐予座位各自坐下,即为众弟子开始了第一次讲道······

八十九、再入洪荒

洪荒三清证道,开了道场,为洪荒修士学道求法提供了一个去处,众多洪荒修士跨万水千山,历千辛万苦寻三清道场,只为拜入门下。

当然,此刻巫妖势大,各有传承,除去燃灯外,前往三清道场拜师的都是些少有传承,道行低微的散修。

老子对前来拜师的修士稍加考验,觉无有能传其道统之人,尽皆拒绝,直待数百年后一敦厚汉子在首阳山跪了数年,而获得老子认可,收入门下,赐号玄都法师,成为老子门下素心之外又一名入室弟子。

元始立法阵于山门之前,欲拜师者须过了法阵,众多修士,唯有十五人过了元始法阵,其中有曾听道紫霄宫的大能——燃灯;元始顾及颜面,将燃灯封为阐教长老,其余十四人收在门下。

通天于东海金鳌岛立下道场,对前往拜师的修士,一视同仁俱皆收在门下,只是毕竟那东海茫茫,要在其中寻到金鳌岛确实不易,众多修士并未能到得金鳌岛,也仅有数百人幸运的走到金鳌岛,拜入通天门下。一时,金鳌岛也算热闹。

昆仑山元始对此次所收弟子也还是较为满意的,在正式拜师后就为众弟子开讲大道,历经百年,后又亲为弟子传下玉清法诀,着众弟子于昆仑山洞府觅地自行修习。这才与寻道子,燃灯讲述演化一些大罗境的道法。

而昆仑山外,也有部分修士因过不了元始法阵,而在昆仑山附近觅地修行,只待再次入法阵以期经受住考验,最后得拜入圣人门下。

寻道子初进大罗境,需要真正掌握这大罗境的神通法诀,调整自身的修行,还要适应这身体力量带来的巨大变化,战斗的方式等等。总之,寻道子这一段时间须得沉下心来做一番沉淀,巩固自己的境界。

有着元始的悉心指点,寻道子很快把握住了大罗散仙境的关键,可那适应这一阶段的战斗方式可就不容易了,此刻的元始不可能给他喂招,让他熟悉这大罗境的战斗。这下,寻道子可是特别怀念以前被通天蹂躏的日子了,可那日子也是一去不回头了。即便通天此刻愿给寻道子喂招,寻道子也不敢让他当陪练了。现在的通天一样是圣人之尊,怎能轻易出手!

就在寻道子烦恼之时,这新任的阐教长老燃灯却是给寻道子帮了大忙。

燃灯作为一个老牌的洪荒大能,进入玉虚宫后,虽未能拜师元始,可能够当上阐教长老,能时时向元始圣人请教,这也让他尤为惊喜,既能保住面皮,又能获得求道之念。而这其中,寻道子为元始进言,被他认为是元始作出如此决定的关键,心里就承了寻道子一份情,而起对寻道子在短短十余万年证道大罗散仙果位更是惊叹,而燃灯自己此时依旧在大罗散仙境,与寻道子境界一样。于是,修行的空余,也主动寻寻道子论道,交流修行心得。

这一来,两人间都获得绝大好处,燃灯无数年摸索修行的经验,对此刻的寻道子来说正是需要的,而寻道子一些新奇的观念同样对燃灯有着眼前一亮的启发作用。

在战斗上,燃灯更是一个战斗经验极其丰富的大能,虽没有多少强大的宝物,手中一把‘乾坤尺’,护身一盏‘灵柩灯’。可燃灯对手中宝物的运用,却是寻道子望尘莫及的。

那一把‘乾坤尺’在燃灯手里,远攻近战莫不如意;那‘灵柩灯’,灯光闪烁,护住全身,无有错漏,不时那溅起的灯火还能伤敌,让敌手防不胜防。确实让寻道子开了眼界。

当然,在这同境界的战斗中,寻道子并不输于燃灯,手中一把‘护心剑’敌住燃灯‘乾坤尺’,不落半点下风。强大的雷法也让燃灯的‘灵柩灯’不得不专注于防守。在寻道子未祭出种种强大宝物的情形下,也能与燃灯战了个旗鼓相当。

正是有了燃灯的无私帮助,寻道子很快巩固了这大罗散仙境的道行修为。各种神通法诀都有了质的提高,实力猛增。

在这期间,寻道子也对前来请教的师弟给予悉心指导,不时还将一众师弟聚集起来交流修行所得,更是让一众师弟发自内心的敬重他,就连燃灯也坚持与他道友相称。整个昆仑山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连带元始也不时的亲自为弟子述说些修行经验,指导众弟子的修行。

在这平静和睦的修行中,很快过去一千多年,却是西方两位大能终究在修行中找到自己机缘,立西方教发宏愿向天道借来无量功德证道天道混元,成就圣人之尊,广开山门收徒传道。于是洪荒无处寻找机缘的修士纷纷投往西方,拜入二位圣人门下,一时西方二圣声势大涨。

昆仑山,首阳山,金鳌岛却未受多大影响,依旧潜心修行,可洪荒大地却有了新的波澜。

这西方接引,准提一证道成圣,那一众大能就琢磨开了:这洪荒现在成圣的无不是紫霄宫听道获鸿钧道祖赐下‘鸿蒙紫气’之人,显然要想证道成圣就得获取那‘鸿蒙紫气’。可现有洪荒中存在的‘鸿蒙紫气’就只剩下红云老祖手里那一条了。夺取红云老祖手里‘鸿蒙紫气’就成了许多大能的选择。

洪荒一场针对红云老祖,夺取‘鸿蒙紫气’的风浪暗暗掀起,可这同样没能影响到昆仑山修行的众人。

经历了千年修行,拜入元始门下的十四个弟子都有了长足进步,一个个先后到了天仙境。这时候要想跨入太乙境就不是短时之功了,需要长久体悟修持,还要有一定机缘才行。

所以,这十四位元始弟子开始修习一些神通法诀,战斗技能,尽可能的将天仙境的实力发挥出来。

这一回,寻道子倒是为这些师弟出了不少力。这一众师弟见寻道子用剑和燃灯战得难分难解,潇洒飘逸,一个个都喜欢上了剑,也想练出如师兄寻道子般的剑法。

寻道子对一众师弟选择练剑,也不阻止,反而回了一趟寻道山将‘浑元炉’带回昆仑,并将寻道山洞府‘翠竹’和‘白玉素莲’取了几支一并带回昆仑山。花了近百年时间为十四位师弟每人炼制了两件宝物:一柄拂尘,一把长剑。拂尘由寻道山洞府翠竹和白玉素莲为主炼成,有清心明性之效,有一定的防护神魂攻击之能,当然也可作手中一柄武器使用,为寻道子得意之作;长剑用去许多寻道子收集的宝贵材料,虽不是先天之物,可也是洪荒难得一见之宝,这长剑和拂尘难得的还获得元始一声赞赏,把寻道子美了几天,一众师弟更是宝贝的不得了,连燃灯也看着羡慕得紧。寻道子索性又多炼制了几套,送与燃灯一套,其余的带在身边。

在寻道子炼器期间,那云中子更是跟在寻道子后面忙里忙外,悉心向寻道子请教炼器的法门,表现出了很高的炼器天赋。寻道子对其所问也是悉心讲授,毫不留私,让云中子感动得一塌糊涂。

之后,昆仑山掀起修习各种神通法诀,练剑习武之余,去选取一门自己喜欢的法门修习的热潮,有钻研阵法的,有喜爱炼丹的,有迷上炼器的;一时热闹非凡。

元始讲道之余也为众弟子做一些指点,平日里就是寻道子成了众师弟解决问题的老师。同样,燃灯那也是众弟子请教询问的去处。

在这氛围下,十四位阐教弟子进步也是极快,实力提升极大,每次弟子间的交流实战,都能看到显著的提高。

在这氛围中,连燃灯,寻道子的境界都同样有作不同程度的提升,让境界久无寸进的燃灯欣喜不已,对阐教的认同感也是与日俱增,和寻道子的关系也是日渐融洽。以至于寻道子都开始在想着为他谋划一番,欲去金鳌岛向师叔通天求取二十四粒定海珠为燃灯开辟那二十四诸天所用,为阐教造就一位顶尖高手。

这寻道子起了心,动了念,加上久未出行,也欲往洪荒一行,同时也想趁着师叔通天未将‘定海珠’赐予门下之时前往求取,若是待通天将‘定海珠’已赐予门下弟子,这就不好收取了。

这一想,寻道子将一众师弟召来,作了一番指点和安排后,就进了玉虚宫向元始禀明辞行。

元始对他欲往洪荒一行也不阻止,如今寻道子实力大涨,洪荒已大可去得,而且也都知道寻道子为元始圣人弟子,应无人敢对他不利。因此,元始也只是随意吩咐一下,就让他离去。

寻道子召来三眼雪狮兽和玉麒麟,如今的三眼雪狮兽可是有着太乙真仙境的境界,玉麒麟也不再一副幼小模样,早已成为威武神骏的成年麒麟模样,龙头鹿身,鳞甲如玉。近两万年的修行,如今的玉麒麟已离太乙境一线之隔,也许某天就跨过那一线,成为太乙境的一员。

知道要入洪荒,两兽是兴奋难耐,玉麒麟驮起寻道子,三眼雪狮兽跑到前面。

一人两兽驾起祥云一路往东而去。

九十、金鳌岛

寻道子离了昆仑山,一路往东而行,信步游走,遇到天材地宝也不忘收刮一番。

这一路行来,却是见人族已好生繁荣,更让寻道子惊讶的是竟有着许多人族与巫族混居在一起;偶尔还看到一些另类的妖族住在人族中间,与人族共同生活。

寻道子也偶尔变化一番走进人族部落,亲身体会一下人族如今的生活,看到每个人族部落里都供有女娲塑像,没想到的是竟多次在人族部落里见到自己,素心和三眼雪狮兽,戟龙兽,玉麒麟的塑像,这些塑像前通常都摆上一些鲜果,虽然那塑像并不形象,可寻道子还是知道那就是自己和素心及三只异兽。

寻道子留返于这些人族部落,见这些人族生活还是非常简陋,住处通常就是一些窝棚,食物多为采集的各种果子,草茎,草粒;偶尔能捕捉到一些野兽或鱼类。身上所着通常为一些树叶编制的衣物,偶有兽皮,葛衣少见。可也说生活还是很艰辛的,可人族还是顽强的生活着,慢慢的发展着。

那与巫族混居的人族又稍有不同,人族通常会给巫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清理杂物,配制食物;而巫族通常也会在猎取猎物后送一些与人族。这人族有些依附巫族生存的模样。

寻道子一路行一路观察,但也没有打搅人类的平静生活,任由人类自行探索发展。

一路游走,寻道子经数十年才到了东海边上,自来到洪荒还是第一次到大海边上,看着这苍茫浩瀚的东海,这心里竟不由得想起前世的一句笑语:“大海啊!全他妈的是水!”

低头一笑,将手往玉麒麟身上一拍,玉麒麟将身一纵,立身于东海波涛之上,迈开大步向东海深处跑去,一边三眼雪狮兽同样降低云头往前冲。

东海深处,从高空望去,一座长可十余万里,宽可数万里的大岛,犹如一条摇头摆尾的金鳌。

此刻,在大岛的中央,一座恢宏的宫殿里,通天教主正与门下数百弟子宣讲上清道法。

忽然,通天教主停下宣讲,面露笑容,一干正听得如痴如醉的弟子茫然的看着通天教主。

就听通天教主道:“多宝,你与金灵,无当到山门外将你大师兄迎进来。”

座中站起三人,正是那在昆仑山呆过的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三人向云床上通天行了一礼,退出殿外。

寻道子刚降下云头,就见多宝领着金灵圣母,无当圣母迎了上来,到得寻道子面前,三人一起稽首道:“见过师兄!”

寻道子也回了一礼。

多宝开口道:“师尊着吾等引师兄进去,请师兄随吾来!”当先向前引路。

寻道子向三眼雪狮兽挥了挥手道:“去吧!”三眼雪狮兽转身带着玉麒麟自去寻那奎牛去了。

寻道子回身跟在多宝后面向宫内行去,金灵圣母,无当圣母跟在两人身后一起向宫内走去。

到了宫殿大门口,寻道子抬头望了一眼那如道痕般的三个大字——碧游宫。抬腿进了大殿。

寻道子快步行到通天云床前面,俯身参拜,口呼:“弟子参见师叔,愿师叔圣寿无疆!”

通天一挥手道:“起来吧!你小子舍得来看我啦?唉,不错,大罗境啦!”声音一如既往,待寻道子起身后,通天又对着一众弟子道:“还不快过来见过尔等师兄!”

一众弟子听通天一语,尽皆起身向寻道子见礼,寻道子也一一回礼。

待众弟子见礼完毕,通天向寻道子道:“你看师叔这些弟子如何?”说完,一脸得意的望着寻道子。

寻道子这心里顿时不知怎样说好,这一眼望去,通天这数百弟子形形色色,竟还有以本体修行的妖兽,也有几个幻化得奇形怪状的异类,当然,绝大多数都已度化形劫,化身成人,可这化的人身也有很多称得上奇葩的存在。透露出的气息也五花八门,有出尘的,飘逸的,温婉的,儒雅的,刚直的,敦厚的;也有桀骜的,暴戾的,凶悍的,阴森的,执拗的不一而足。

大多处于地仙境,有十余位有着天仙境的道行。这实在让寻道子不好开口。半响才开口道:“众位师弟尽皆一时之杰,在师叔的教导下一定会成就非凡。”

通天注意到了寻道子说话之前的一丝迟疑,当下也不说破,只是对一众弟子道:“尔等师兄可是证了大罗境的高人,尔等要好生向他请教。能得尔等师兄指教一番,也是尔等缘分,切不可错过了!”

寻道子连忙说道不敢,愿与众师弟交流互为提高。

当下也有几个心高气傲的弟子见通天如此赞许寻道子,心里甚为不服,虽然知道寻道子也是大罗境道行,可他等也并没真切感受过大罗境修士的恐怖,也仗着师尊通天在场,就想难一难寻道子,当即出来向寻道子提了些修行上的稀奇古怪的问题。

可这些问题对寻道子来说毫无难度,轻易就与解决了,这也让一众弟子将那点小心思收起。

见无人再问,寻道子却是掏出一大堆自己以前炼制的一些兵器,法宝,分送给通天天仙境以外的一众弟子。

而那十几位到了天仙境的弟子,寻道子却是准备将此次炼制的拂尘和长剑分开,分别送与他们。这十余位到了天仙境的弟子包括在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