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业-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汗那吉?这人可是北边开通互市的一个关键人物啊。

而至于罗文谦嘴里,把汗那吉正跟俺答闹的事情,历史上却是有记载的。

把汗那吉是俺答的孙子,当时,俺答看中了邻近袄儿都司的未婚妻钟金,就强夺了过来。而这位钟金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娘子,而这袄尔都司被夺了未婚妻后大怒,便起兵攻打俺答部。你来我往的,一直不得安宁。最后,俺答妥协,把孙子把汗那吉的未婚妻又许给了袄儿都司,这下子把汗那吉怒了,于是就兴了兵,只是他哪里是俺答的对手,最后败走大明的胡堡。在胡堡降了明朝。

而最终,俺答和大明这边,就利用了把汗那吉这个人物,开始了合谈。最后就是大明在边境开通互市,而俺答则把当年石州事件中,给他带路的赵全等人献给了朝廷。

“怎么了?”看着贞娘有些发愣,罗文谦不由的捏了捏她的手轻笑的问道。

“那把汗那吉跟俺答闹翻可是因着未婚妻被夺之故?”贞娘问道。

“哈,你也知道这个?”罗文谦大为诧异。

“你说过的。”贞娘微抬着头。一脸轻笑的道。

“我什么时候说的?”罗文谦一头雾水。

“你不记得就算了。”贞娘一脸坦然。

罗文谦摸摸鼻子,他是真没印象。

而这时,贞娘对于秦家的事情倒是略放松了些,终归她心里有底了。

另外她没想到的是,因着秦家想坑四方钱庄一把。偷偷的帮着织造府的那两位逃走,却使得戚帅那边的人如今就盯上了把汗那吉,也不知最终这事会不会影响历史的发展。

不管了,这种事情,她也就瞎想,而历史的车轮自有它的轨迹。

此时,船夫招呼着大家上船,贞娘才招呼了自家老爹上船,然后跟挥手跟来送行的人道别。

此行顺风顺水的,船行八*九日,就进了徽州地界。

“再有一天就到徽州了,你七祖母说不定此时已带人在码头等候了。”丑婆站在船头,冲着远处道,这回她跟着贞娘一起回徽州,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再就是要老死徽州。

“嗯。”贞娘点点头,也猜七祖母此时说不好正带着李氏族人在码头等着,迎接皇上亲赐的“天下第一墨牌”扁。这是李墨的荣耀。

而就在这时,中途下船靠码头的时候,有两人上了船,是驿站的差人打扮。

两位差人上得船来,便坐在那里聊天,不一会儿,船上就传出了,徐家二房的三公子落水而死的消息。

贞娘听了一阵大惊,便是朝着两位差人打听:“这位差爷,徐三公子落水而亡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自然是真的啊,我们才从淞江那边过来。”说话的差人脸色有些沉,显然对于贞娘的置疑不高兴。

贞娘自是说了两句好话,最后才又细细打听才清楚,原来是徐三公子喝醉了酒之后落水而亡的。

“那徐三公子,一向是得意非凡,如今徐家突然摊上这等大事,过去那些跟他称兄道弟的人都远远的避了他,这等落差,他如何受得了,便多喝了些酒,没想路过塘边时,就落了水。他身边也没带个人,还是后来下人去找,才找到他落在塘堤边上的鞋子,最后大家才把人捞起来,早就没气儿了。”另一个差人道。

而听得这个消息,贞娘第一个感觉就是海瑞有难了,他这个官做不长了。

徐阶那可不是一般的人,虽然历史上海瑞是判了徐大爷徐二爷充军,但结合现在的情况,贞娘可以肯定,判词只是判词,最终能不能落到实处还真不好说,如今又摊上了徐三公子一条命。

如今徐阶虽然是告老了,但他朝中的影响力可是非同一般的,而虽然高拱已经回朝,但高拱回来却又要面对着新兴升起的张居正,还真在收复势力的时候,对于徐阶的人,也不可能太过得罪。

而海瑞的性子,在朝中又太不得人心。如此的,说不定徐三公子的死亡事件,将成为这次徐家反转,海瑞失势的反转点啊。

第二百二十四章 徽州风云

第二天,船就到了渔梁码头。

贞娘站在船头,远远的就看到了七祖母,原来花白的头发如今已是根根银丝,在人群里尤为显眼,而围站在七祖母边上的便是李家四房上上下下,全齐活了。

而更热闹的是,此时,看到贞娘等人的船到来,码头上便舞起了狮子,几个光屁股的小孩还没羞没臊的围着舞狮的队伍笑闹。

这一幕是欢乐的,但站在船头的景福老爹和李贞娘脸色却是肃穆的,两人抬起了“天下第一墨”的牌扁,然后都不由的看着清蓝清蓝的天。

“爹,贞娘把天下第一墨拿来了。”这是景福老爹在心里说。

“爷爷,咱们守住了制墨人的荣耀。”这时贞娘在心里说。

在这时,岸边,李老夫人在正喜和天佑的搀扶下,到得船头,只是用颤抖的手轻轻的拂过那“天下第一墨五”个金字,随后看着贞娘。

“七祖母,我们回来了,我们赢了!!!”李贞娘坚定的看着七祖母。

“好。”七祖母看着贞娘,只回了一个字,而脸上的表情却是无喜无悲。有着一股子禅意。并不是她心里不激动,其实在接到李墨得到天下第一墨的封号时,李老夫人激动的彻夜难眠。

但激动过后,李老夫人却突然的放下了,是一种得偿所愿的坦荡,这种情形就好象武侠小说里面所说的返朴归真。

李墨一路走来,从高峰跌到谷底,再一步步艰苦跋涉,这其中,有悲愤,有不甘,也有无奈。然而更多的是汗水,拼搏的汗水,而到如今得到天下第一墨的称号。这便是丰收的果实。

老人在喜悦之后就是淡定坦然了,于是无喜无悲了。

在举族人皆兴奋高兴。甚至豪情万丈的时候,她的这种无喜无悲,这种淡定从容却体现的李墨的稳和一种处世的智慧,胜不骄,败不馁,从容面对得失。

可以说,任何时候。李老夫人便是李墨的定海神针。

“回家。”这时,李老夫人才淡淡一挥手。

“嗯。”贞娘等人重重点头。

于是,李家一行人,就在大家的簇拥之下回了李氏墨坊。

到得墨坊前。又是一窜鞭炮声响起,此时,李氏墨坊的门口,香案已经摆了起来,而另外的墨坊的一边还挂着一个牌子。牌子上面还摭了一块红布。

“老夫人,您来揭。”此时,一边已经老态聋钟的邵管家将一根细长的秤杆子递给李老夫人。

七祖母接过那秤杆子,却递到了贞娘的手上:“贞娘,你来。”

“老夫人?”贞娘此时心里是有些忐忑的。她知道那红布下面的牌子是什么,是贡墨的牌子,之前,因着有斗墨,老夫人便一直没有挂,直等到这一刻。

而此时,李老夫人把这揭幕权交给李贞娘,等于在众人面前确定下了接下来李墨的当家人了——李贞娘!!

“贞娘,不用顾虑其它,总之这一刻,是你应得的,从你九叔公过世,自你在最危难时期接过李墨开始,你的努力大家看在眼里,而你的成就大家也看在眼里,另外还有你爷爷那一份。”这时,一边坐在轮椅上的李景东也道。

听得李景东这么说,贞娘深吸了一口气,随后郑重的接过七祖母递过来的秤杆子,然后抬起头来,挑开那红布,墨底金字的贡墨牌子便露了出来,而那红布划过蓝天白云,在大明中期这墨业的辉煌年代添了一笔华彩。

随后天下第一墨的招牌也挂了上去了。

李家终于得来了李墨的辉煌。

“贞娘,恭喜你。”围观的人群散尽后,李贞娘看到孙月娟站在街边,便上前,孙月娟微笑的道。

“谢谢。”贞娘点点头,然后仔细的看着面前的孙月娟,两人相识之时,孙月娟是天真的热情的,然而随着孙家出事后,孙月娟跟贞娘便有了割袍断义之举,而后,再随着孙月娟嫁进田家,两人甚本上就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也渐渐的没了来往了。

但每个人都在成长,贞娘这些年专注于墨业,她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但孙月娟也没有停下成长的脚步,甚至的她所处的一种境地比贞娘更艰难,尤其是在田本昌连遭大难之后,如今的孙月娟没了一开始初嫁田家的迷茫,她凭着女人的坚韧,认真,脚踏实地的生活。

其有些瘦弱的肩上同样抗着一片天。

想着,贞娘便看了看孙月娟的衣角,果然发现当初从自己衣服上割下来的那一片衣角。

而孙月娟此时也看到了贞娘的衣角,同样缝着自己当初割下来的衣角。

两人都看到了对方跟自己不约而同的眼神,随后便都轻笑了起来。总角的情谊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它会象酒一样,时间越长越醇香。

“田老爷的事情我们听说了,节哀顺便。”贞娘拉着孙月娟的手道。

“嗯。”孙月娟点点头:“也没什么太意外,家里事情一桩接一桩的,再加上老爷子那身体,抗不过去了。”

“对了,你夫君那边还不能放出来吗?”贞娘不由的又问道。

“难,有人不想本昌出来,王当家的还有本昌的舅舅他们都使了力,本来都已经成了,可没想前段时间,衙门里却传出本昌想越狱,最后衙门判了三十大权,而出来的事情又泡汤了。”孙月娟这时却是咬着牙道。

听着这话,贞娘也明白,搞不好就是春枝的人买通了衙门,故意制造越狱的假相,只是如此一来,田本昌短期之内又出不来了。

可真是好手段啊,倒不知这手段是出自那春枝还是出得王得财?

“嗯,慢慢来。”贞娘也只得宽慰道。

“我晓得。”孙月娟回道。随便便告辞了,贞娘自要送她几步,而就在两人转身之即,却看到田荣华一身素白的过来。

一段时间未见,田荣华的神情越发的清冷了。

“李贞娘,请跟我说说,当年王得财跟你李家的恩怨。”田荣华上前,开门见山的道。

显然的,到得这一刻,田荣华已经无比重视王得财了。

而当年,王得财之事总归是李家的家丑,所以,外人并不是十分清楚。

虽然一直以来,李田两家本着同行是冤家,一直不对付来着,但想着田老爷赠千年烟煤之恩,田荣华的要求贞娘没理由拒绝,于是,贞娘便把当年,王得财密谋李墨之事说了说。同时更是把王得财的那种阴森的狼性点了出来。

听得李贞娘的话,田荣华想了想,突然就笑了:“那这么说,是不是说,春枝那贱人等于现在在养一头白眼狼,说不定到最后,春枝也会被啃了骨头都不剩。”

“这不好说,也许两人狼狈为奸的,正好一对了。”贞娘翘着嘴角回道,这事情是真说不明白。

“我明白了。”田荣华点点头,心里有数了。

好一会儿她又转过脸冲着孙月娟道:“大嫂,你放心,大哥是我和二哥弄进去的,我会把他弄出来的。”说完这句话,孙月娟便如同来的突然一样,去的迅速,没有丝毫的停留。

孙月娟对于田荣华自是没有好感的,毕竟田本昌如今的地步,于其说是被田二害的,其实就是被田荣华害的,田二那厮根本就没那样的心计。

不过,田荣华如今这么一说,她期待之余却也皱了眉头:“她能有什么办法?徐家如今恨死田家了,而现在徐三公子也走了,再加上如今徐家的境况,就算有心,也一时鞭长莫及了吧?”

“也不晓得,或许她有什么路子,你就静观其变。”贞娘道,田荣华那话显然不是随便说说的,只是有什么办法她一时倒也没想透。

孙月娟点点头,然后离开了。

贞娘回到家里,而李家这边是人来人往的,姚千山姑父也已经到了。贞娘偷空的时间问自家大姑父:“大姑父,那事情查到什么眉目了?”

“冯大牛这人你知道吗?”姚千山问道。

“我知道啊,之前他还打算跟我爹合伙做生意呢。”贞娘回道。

“当年,你爹他们那个马帮离开苏州之前,有人在苏州见过冯大牛,他当时就在打听马帮离开的时间和路线,再加上他的身份,可以肯定,你爹当年那个马帮出事跟他有关系,就算不是他下的手,也是他把消息卖给鞑子的。”姚千山道。

“大姑父,既然已经有了眉目,为什么不抓起来,那冯大牛现在就在南京。”贞娘皱着眉道。

“这我跟文谦商量过,冯大牛目前只是打听消息,再说当初大家都知道,你爹他们的马帮是死于鞑子之手,所以,还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再加上冯在牛的背后就是秦家,戚帅的人如今正在北方查秦家的事情,所以,暂时还是不要打草惊蛇。”姚千山说道。

“嗯。”贞娘点点头,便是明白了。

而一夜无话,接下来三天,李家大摆流水席面,整个徽州墨业一片欢腾。而这三天里,徐三公子醉后落水而亡的消息也在徽州传的沸沸扬扬。

第二百二十五章 李氏墨库

而随着这个消息传出,更有一股子流言传了出来——说田荣华是克夫命。

当年,田荣华跟罗文谦定亲,罗家败亡,而今田荣华跟徐家定亲,徐家就摊上了大事,还累的徐三公子丢了命。

如此,一条条的就似乎坐实了田荣华克夫的名头。

“幸好当初贞娘没有去攀徐家,要不然,如今就是浑身长嘴也说不清了。”韩李氏来参加李墨的族礼的,听到徐家的事情,便一阵子唠叨。

“行了,这种事情别乱扯了,终归都是苦命的孩子。”李老夫人瞪着韩李氏道。

韩李氏悻悻的停了嘴。

此时,坐在一边的贞娘见得场面有些尴尬,便拿出一本制墨笔记,递给李老夫人,眼眶有些红的道:“七奶奶,这是我爷爷一生所记的制墨笔记,另外我在后面补了我这几年研究出来的墨方和制墨心得,一并交给七奶奶。”

“好,好。”李老夫人接过笔记,翻了翻,又重重的道:“这些笔记便是我李墨传承的根本。”说着,李老夫人有些激动的站了起来,冲着贞娘道:“贞娘,跟我来。”

“七奶奶,去哪里?”贞娘有些好奇的问。

“来了就知道了。”李老夫人卖了个关子。

李贞娘便起身扶着七祖母,然后跟着她进了七房的后宅。来到了老夫人佛堂里。

到了佛堂这边,贞娘心里就约模有数了,不用说了,七祖母这是带自己进墨库。

李氏佛堂里有一个墨库贞娘早就知道,只是墨库一直以来都只有当家人才能进出的,贞娘是只闻其名却没有进出过。

而墨库是每一个制墨家族生存的根本。

此时不由的心中有些激动,看着老夫人走到佛龛的侧面。一个木楼梯之下,那里有一个屏风。老夫人把屏风移开,便露出一个半人高的小门。

这时李老夫人打开了小门。又随手点亮了一边佛龛上的烛台,然后朝着贞娘招了招手:“贞娘。跟我进来。”

“嗯。”贞娘点点头,接过七祖母手上的烛台,照着阶梯,阶梯不长,下去不过五阶。随后在贞娘面前出现的便是一间正屋大小的仓库。只不过这个仓库的位置算是半个地下室,因此,光线十分的昏暗。

“来。把四周的灯台点亮。”这时,李老夫人又道。

贞娘这才发现墙壁的四周都砌有灯台。于是举着手上的灯盏一一点四周的灯台点亮,立时的,仓库里一片通亮。贞娘这时才看清。整个仓库里有许多的展示柜,合是用酸枝木打造的。

“去看看属于李家的宝藏。”这时李老夫人又一脸笑眯眯的冲着贞娘道。

贞娘看了七祖母一眼,这才走到那些个展示柜前,打开柜子,便是一个个的墨匣。别的不说,单这些墨匣都是极尽雕琢之能事,再找开几个墨匣,一锭锭的墨便展现了出来。

而展现在贞娘面前的第一锭墨就是仲将之墨。

仲将便是三国的韦诞,他可以说是药墨的鼻祖。而李氏药墨便脱胎于仲将之墨,或许可以说,大多数的墨都脱胎于韦墨,甚到有人把韦诞立为墨祖。

再接下来却是一锭“芦山松墨”。

芦山松墨兴盛于南北朝时期,而当时也正是“易水墨”初露头角之时。

另外,贞娘还看到了她无意中收罗到的那块渝麋瓦墨,还有当初齐春齐老爷子送给她的那锭李氏四合墨,另外还有她最初在六爷爷那里发现的潞州龙宾之墨。

此外还有不少古墨,有的贞娘认的,有的贞娘却是闻所未闻。

到得此时,李贞娘才知道李氏积累之深,要知道,对于李家这样的制墨之家来说,每一方古墨就相当于后世所说的活化石,就能通晓一种制墨手法。

当然,随着墨法逐渐更新换代,一些古墨的墨法已经被淘汰,但它们都代表着历史的见证。

“七祖母,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的古墨。”贞娘一脸不可思议的道。

“你再看看那边的柜子。”这时,李老夫人又指了指另一边一个小柜。

贞娘打开一看,便是一叠一叠的笔记,还有一本一本的墨线图。贞娘打开一看,这些制墨笔记都是历代李氏制墨人留下的,有些这之前贞娘都已经看过,是老夫人拿给她学习的,而只是看来,心情却是不一样的。

之前拿到是纯学习,而这时看到,却是一种传承。

在这里面,贞娘甚至看到了自家爷爷年轻时留下的制墨笔记。

“贞娘,来,把这本笔记跟你爷爷年轻时留下的那本笔记放到一起。”这时,李老夫人将手上的笔记又递给贞娘。

贞娘接过笔记,一脸郑重的将笔记轻轻的放在那本笔记的边上。有一种重愈千均之感。

“贞娘,李氏墨业起起落落,可一直没有消亡,正是因为这些……”李老夫人说着,环视了一下四周继续道:“有了这些,李墨便能一直传承下去,而这些就是李墨的根基,它是李家人誓死都要守护的东西。”

李老夫人这时又一脸郑重,随后从她那窜钥匙里分出了一套钥匙递给贞娘:“如今,我就把这些交给你了。”

“七祖母?”贞娘有些不确定,虽然,揭幕仪式上,七祖母等于已经确定了她李墨当家人的身份,但这墨库却又不好说,实在是价值太大,她不得不有所顾虑,按规矩,这些应该是交给天佑的。

“傻丫头,我李墨的传承,从来就不拘泥于嫡庶,其实就是你曾祖,在当初也只是李家的旁枝,李墨传承,重在技艺。丫头,你当之无愧。”李老夫人拍了拍贞娘的肩。

又道:“说实话,到如今,李墨人才掉零。其实或者也可以说,这是气数,一个王朝兴胜衰亡有气数。一个家族的兴盛衰亡也有气数,我李氏七房自接李墨以来。祸事就没有停,其实对于李墨,我只能固守,想要发展已经无能为力了,是你,丫头,是你给李墨带来了辉煌。”说到这里。七祖母叹了口气,轻笑了一下又道:“另外,七祖母也有些私心,说实话。如果有可能的话,七祖母并不想佑哥儿走上制墨之路,毕竟我七房为制墨付出太多,我就想他平平顺顺的长大成人就行了。”

“七祖母,我明白了。贞娘会誓死守护李墨。”贞娘这时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郑重的接下了钥匙。心里自也明白的,其实七祖母等于把七房同墨坊一起交给了她。

而对于七祖母的想法,贞娘是十分理解的,别说七房因着墨死了那么多的人。便是八房这边,自家奶奶因着当年大伯故去,也不想家人再碰李墨,李墨的荣光是李家人的骄傲,但它同样也给李家留下了一份伤痛。

而七房之痛,七祖母应该是痛彻心肺的,所以,一直以来,贞娘以七祖母为榜样,要知道,一个女人在那种情况下担起家业,所承受的压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七祖母身上有着一种不屈的精神。

之后,贞娘又看了看墨库,除了墨和制墨笔记心得之外,还有许多的墨模,墨匣,墨囊,还有一些收集而来的胶和煤烟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制墨工具,算得是一个墨业的博物馆了。

“咳咳……”这时,李老夫人咳了起来。

“七祖母,回去吧,这里凉。”贞娘说着,吹灭了四周的灯,然后扶着七祖母走了出来。如今已是秋风瑟瑟的季节了。

七祖母岁数大了,这一阵折腾,有些累了,便先回去休息。

贞娘则先去墨坊转了一圈,盯了盯制墨的进度,随后便准备回家。

只是在路过六房门口的时候,润哥儿突然从门里跑了出来,跟她撞个满怀,润哥儿毕竟小,跟贞娘一撞,就一屁股墩子坐在了地上。

“我打死你算,我今天打死你算了……”这时,金花姑姑从屋里出来,提溜起润哥儿,扬着巴掌就直抽着润哥儿的屁股,那眼眶还红红的。

“金花姑姑,你这是干什么?有话好好说。”贞娘看金花姑姑下手着实重,不由的拦了一把道,毕竟润哥儿今年才十岁。

“不要你管,不要你假腥腥,你是个坏人,我爹就是叫你害的。”没想这时,润哥儿却用劲甩开贞娘的手,几乎是咬牙切齿的道。

贞娘叫这小子弄的一时都愣,润哥儿平日跟她亲近的很啊,什么时候竟是这么恨她了。

“李正润,你什么个东西,你居然骂我姐姐,我跟你没完。”就在这时,李正喜又从屋里冲了出来,冲上前,没好气的推了润哥儿一把。

润哥儿也反推了喜哥儿一把,喜哥儿还要上前打,被贞娘一把拉住。

“给我打,我看这小子是日子过快活了,想找事儿。”这时,李六老爷子拄着拐杖从屋里出来,而贞娘看到跟着六爷爷出来的还有自家娘亲赵氏。

这时,自不用李六老爷子吩咐,李金花已经抄起了扫帚疙瘩直抽着润哥的有小腿。

赵氏虽然脸色不太好,但这时却拉住了李金花:“金花,这事儿啊,我估计跟那王得财有关,你好好问问润哥儿情况,过去的事情孩子不懂,你再跟他解释解释,打没什么用的。”

听得赵氏这么说,李金花才住手。

随后赵氏就带着李正喜,招呼着贞娘先离开了。

“娘,这是怎么回事啊?”路上,李贞娘问自家娘亲,她无端的被润哥儿埋怨,这会儿还一头的雾水呢。

“你六爷爷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你金花姑姑也不是个能事的,润哥儿又还小,六房这个家总要有人帮着担一担的。所以,我今天过来的时候,你六爷爷就提了一嘴,让族里看看,想让长根入赘,没想却被润哥儿听到了,这小子估计不知什么时候见过王得财了,居然不同意,还说他有爹的,要把爹接回来,还说当年他爹被赶出李家是我们害的,把你金花姑姑给气坏了。”赵氏道。

长根就是六房的长工,在六房呆了有十多年了,前几年娘子难产死了,如今也是光棍一个,人品又极不错,所以,李六老爷子便起了这个心。

第二百二十六章 殉节

“哼,不用说了,定是王得财那厮在搞鬼。”听了自家娘亲的话,贞娘有些气愤的道。

“可不是,你姑姑心里也有数,可问题是润哥儿这么大的孩子,说他懂事吧又不懂,说他不懂事吧,又懂一点,再加上父子之间总有一些割不开的血性,我瞅着呀,这事情弄不好,润哥以后得跟咱们结仇。”赵氏有些叹气的道。

“结仇就结仇,我怕他!”一边喜哥儿气哼哼的道,平日里他跟润哥儿玩的极好,可这回润哥儿结结实实的扫了他的面子,喜哥儿自是一肚子的不痛快。

“臭小子,你能的啊,我还没教训你呢,到处打架惹事生非的,回去仔细你的皮。”这时,赵氏又没好气的拍了喜哥儿几下。

“娘,我哪有惹事生非。”喜哥儿缩了缩脖子,强辩了一句,便闭嘴了,乖乖的扶着老娘,讨笑巴结。

贞娘看他那样子便翘了嘴角,喜哥儿的性子最象老爹,有股子惫赖劲,一言不合就跟人打架,为了这个,挨了不少赵氏的竹笋炒肉片。

笑过之后,贞娘也是有些犯愁的,润哥儿这事情一个处理不好,还真是烦心事。

不过,她当日之事却是行的坦坦荡荡的,润哥儿便是恨她,她也是问心无愧的,再说了润哥儿终究是要大的,只要再大一点,一些事情便能看明白了,倒也不需太过纠结。

而让贞娘有些不明白的是,王得财这么跟润哥儿造谣到底所求何事?若说王得财本着父子的关心,贞娘是丝毫也不信,前世,王得财眼里根本就没有润地儿,而现在王得财的行为则必然是心有所求。

只是倒底所求什么贞娘却也是不明白的,很明摆着润哥儿再怎么闹。李家也是不可能让王得财回头的,更何况王得财身边还有苏氏两口子呢。

至于说打李墨的主意,可仅凭着润哥儿也无法做到啊。

润哥儿一来还小。二来李家六房跟墨坊根本就不沾边。

当初出了王得财的事情,六爷爷心里自然是惭愧的。就把他手里仅剩的墨坊股分退了出来,如今墨坊跟李氏六房没有任何连系,王得财打润哥儿的主意又能起到什么效果呢?

难道王得财这厮就只是来恶心李家?但若是这样的话,于李家其他人是无所谓的,最后倒霉的是润哥儿,难不成这王得财就是巴巴的来得害润哥儿在李家无立足之地,这也有些说不通的。

贞娘想了一会儿。脑袋一团乱麻,只得揉了揉额头,先不管这种事情,静观其变吧。

如此。李家三人回到了家里。赵氏自又跟奶奶吴氏和郑氏聊了聊金花姑姑跟长根的事情,吴氏和郑氏都看好,几个就约着明天去跟七老夫人说说,毕竟上过一次当,赵氏也是得了李六老爷子所托。这次要格外谨慎一点。

至于润哥儿意见,自然是被大家忽略了。

晚上,贞娘睡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有些睡不着。

先是想着润哥儿这事情,再又想着罗文谦。按着他的行程应该也快到徽州了,而想到罗文谦,贞娘又不由的想到了田荣华,如今田荣华克妇这名已经在人们的嘴里落实了。

而想着想着,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在半梦半醒之间,贞娘被一阵吵闹给惊醒了。

“起火了,起火了,快救火……”

贞娘猛的就从床上坐了起来,心里也突的急跳了几下,八月秋高,正是天干物燥,风起云扬之季,这个时候起火,那烧起来就是一大片呢。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贞娘连忙披衣起床,先是开了门朝着外面问:“六斤嫂,哪里起火了?”

“贞姑娘,好象是田家。”六斤嫂在楼梯口处应道。

“田家?田家怎么会起火了呢?”贞娘听了一下也是猛的一惊。

田家大宅就在四宝街后面,而四宝街那一片,全是木制的房屋,再加上风大,要是烧起来,那整条四宝街都不一定能保得住啊,而李家的墨轩也在四宝街上。

贞娘这时更有些急了,连忙系好衣服,然后用一块蓝布头巾包了有些乱的头发,便一溜跑的下楼,然后跟着自家老爹和大哥一起出了门。到得四宝街的时候,就看到后面的田家大宅腾起的火苗已经映的半边天通亮通亮的,那情形,看着就能叫人心慌慌。

“怎么样?”贞娘冲着守墨轩的九房二堂哥李正言问。此时,李正言带着几个伙计手里都捧着桶啊盒啊的,里面都装满了水,只等万一火头窜过来就及时扑救。

好在眼前的情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