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男配的小填房-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零二章 外室之子
燕人杰带着下面的几个属官,而徐大姐则带着属官的夫人们,爱丽初元一起出游,属官夫人们也各自带来家中的小姐少爷们,企图跟知府家的交个好,还有本地的有名的士绅家族,可以说也是浩浩荡荡的一群人了,爱丽年岁十岁,且经常跟着徐大姐出去见世面,在这群小姐中年岁虽然不是最大的,可是身份是最高的,待人接物真真是一把好手。
就连经历夫人宋夫人都夸奖道,“您家的姐儿可真是万中挑一的。”只是宋夫人也明白自家只是个经历,哪里能肖想。
士绅家的小姐们先一个个来拜见徐大姐,徐大姐看她们都生嫩的模样,不禁也有些感慨,虽然她也才二十三四的年纪,可看着比自己还年轻的人,实在是觉着自己老太多了,不过还是得嘱咐一下,“你们都是好孩子,今儿你们姑娘们就自己在一处玩,也免得有大人在这里你们不自在,我且有一条,都要好好相处才是。”
小姑娘们都答是,徐大姐这才放心。
这次要去玩赏的地方是石湖,是一个以吴越遗迹和田园风光见称的风景区,这里太有名,总是要来一下的,照磨夫人宋氏嘴皮子利索,她又是苏州府本地人,连忙介绍起来,“相传春秋时,范蠡带了西施就是从这里泛舟入太湖的。石湖东面有越来溪,溪上有座越城桥,是当年越王勾践率兵攻吴从太湖挖通水道,屯兵士城而得名。就在越城桥的右首,有座九环洞桥。叫行春桥。这里是石湖看串月的最佳处。”
宋夫人见她那小姑子开始说话了,也不做声,她是知道这小姑子的,总是爱出风头。毛夫人一向都是打哈哈的人,所以毛夫人大出风头,不过徐大姐听她讲也高兴,毕竟是出来玩的,眯着眼睛听她讲也很好。
宋氏见徐大姐听的高兴,又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每当农历八月十七半夜子时,月亮偏西时,清澈的光辉。透过了九个环洞,直照北面的水面上。这时,微波粼粼,在石湖水面上可以看到一串月亮的影子,在波心荡漾,这就是“石湖串月”奇景。”
徐大姐又微微一笑,这里都是下属的夫人,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倒也舒适自在。
看完了美景,又有士绅夫人安排了酒席。这时才见到爱丽,爱丽面上有几分不悦,虽然是极力掩饰,可徐大姐自然知道她的情绪的,人多不太方便问,只能先在这里吃着,女眷们开了两桌,士绅夫人们陪着徐大姐吃饭,毕竟是她们做的酒席。这些人的夫婿是举子。或者大地主,和官员们有点亲戚关系的那种。
方才宋氏在前头说着。她们没办法冒头,可现下却又不一样了,这几个陪着徐大姐吃饭。自然要在徐大姐面前出头,坐在徐大姐下手的是个年轻的妇人,听说是苏州府的大地主王大地主家的,跟汴梁的王家是本家,胡家的玉竹表妹就是嫁的这个王家,她看上去是个很气旺的女人,在这么多的老士绅夫人面前也毫不逊色,“这鱼就是从石湖钓上来的,夫人快尝尝。”
她亲自夹的,徐大姐自然顺手尝了一口,赞了一声好,那王夫人很高兴,还提起了胡玉竹,“原还有这层关系,大房的三弟妹是夫人的亲眷,且今年必然是要回来的,到时候您再来我家玩才是。”
徐大姐笑笑不出声,那王夫人又提起旁的话,“妾身听说明安郡主府有茶会,我们位卑言轻的,不能去,可我家里有个女儿爱茶成痴,倒是……”
徐大姐笑笑还是不做声。
等这王夫人又提起自家女儿如何爱茶想去后,徐大姐点点嘴唇,说自己吃饱了,知府夫人都吃饱了,下官夫人哪里还敢继续吃的,连忙起来又陪着徐大姐继续散步,宋氏见那王夫人磕磕绊绊的说了好久,早就心生不满,在徐大姐面前就故意对那王夫人道,“你家的女儿虽好,可是没有帖子是进不去的。你与我们夫人说了也不管用,不是不帮你,而是这帖子并不是我们夫人发的。”宋氏虽然平时喜欢出头的性格让大家都不太喜欢她,可是这次倒是说到了点子上。
王夫人顿时羞愧的满脸通红,老士绅夫人们也偷偷的忍着笑。
这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等晚上回来再问那爱丽,爱丽不高兴也是因为王家的女儿,徐大姐想了想,是那个十分貌美的小姑娘,约莫比爱丽长一两岁的模样,已经出具少女风范,可就是不知道到底是如何让人不悦了。
爱丽皱着眉头提起她,“本是一般大的女孩子,大家也都说话挺高兴的,她刚开始还和我们在一起能说上几句,可后来却完全的争强好胜,照磨夫人的女儿是个老实的,她便不停的说人家衣服不好看,这么个糊涂人偏生心大,竟还问我当年为何和谭家退婚,真真是……”
退婚这事情,其实知道的也不少,但是旁的人也知道年龄不太合适,况且谭世运封了侯爷,又急需一个人打点府里,两三年能等,七八年却等不了,这是现实,可这么直白的让人说出来,徐大姐觉得很无语。
“别理她,否则倒是失了你的气度,她不过是个乡绅的女儿,她娘也是个拎不清的。”果然下次聚会就压根没人邀请这个王夫人了。
燕人杰倒是有一日回来,不太好启齿的模样,让徐大姐很是奇怪,“你有什么事情不好说吗?”徐大姐心中一紧,难道是说小妾的事情,燕人杰很不好意思道,“爹娘和大嫂都要来,说两三年了,她们年纪也大了。”
什么,竟然是这个?胡氏和燕二老爷怎么突然要来,还有刘氏,怎么没听人说。燕人杰见徐大姐沉吟,以为她不愿意,毕竟妻子在这里当家作主,但是胡氏来就不一定了,胡氏来了那可就是二太太了,二太太当家也是正常的,可他也不能不让父母来,便只有想另外的法子了,“不若这样,反正我们官衙也住不下这么多人,这里也有我们燕家的房产,不若让他们去别处住。”不住一起就好了。
徐大姐听完,笑道,“并不是我不满意,而是你也知道,浩元在我们这里,大嫂来了,恐怕也是为了这个。”
燕人杰连忙说无事,其实他心里倒是烦恼另外一件事情,燕二老爷的外室接进了燕府,是个十四岁的孩子了,还考中了秀才,很有才名的模样,胡氏拦不住了,燕二老爷送了胡家东西,胡家这些年因为燕人杰调往外地,那汴梁的掌柜们只听燕人杰的手令,胡家生意掉了四成,这才帮着劝胡氏接纳了罗氏母子三人,罗氏还有个女儿,听说燕二老爷还要养在胡氏身边,胡氏自觉得儿子不在身边燕二老爷欺人太甚,这才写信过来。
可这事他还不能一股脑儿的告诉徐大姐,毕竟是他爹的丑闻,平白的让徐大姐听了觉着恶心,养外室这事情大伙儿都知道,可是上不上得了族谱还要燕人杰发话,这也是为什么燕二老爷也答应要来苏州府的缘故。
过了好几天才陆陆续续的把这件事情说清楚,徐大姐没有来的烦躁,家里从来帮不上什么忙就算了,还总是扯后腿,还不如徐老爷和姚氏,李氏死了,徐俊雅中了进士,又续娶了大理寺卿的幺女,如今还要外放,过的可比这燕家好太多了。
如今爱丽算是徐大姐管家的一个小帮手了,这事情自然不能瞒着她,徐大姐却不能提什么外室的字眼,只说,“你祖父,祖母,和大伯母都要来,你爹说让咱娘俩让下人过去去帮她们收拾宅子,你只管派人去,然后具体如何收拾,等我和你一起去看。”
爱丽点头,两母女正准备商量一些事情,可却是贵客上门了,竟然是明安郡主来了,郡主今日依旧穿的十分贵气,徐大姐之前就连忙跟爱丽道,“你且快点回去房中不要出来,若是旁人问起,你只说头疼,回来休息。”
爱丽连忙走开。
明安郡主先就着喝茶的机会打量了徐大姐一下,见她面色依旧红润,眼睛如一汪泓水,看起来黑漆漆的,却万分美丽,难怪专房独宠这些年,看来也不是个简单的女人,她放下茶盏才说明了来意,“原是说请你去茶会的,只是家里长辈病了,我们也无心办这个,不过有好消息是我们世孙侧妃怀上了孩子。如今不能伺候世孙了,你们家的燕氏也怀了孩子,这可如何是好,世孙侧妃还差一个呢?对了,你们家的丽姐儿呢?”
原来是还没有死心呢?徐大姐叹道,“那孩子头疼的很,不能见风,我便让她去休息了,说起来也是我们对不住她。”说道这里明安郡主敏感的看了徐大姐一眼。
ps:
二更等会才有啊!大家等一等我在网吧更新啊一小时逆天了四块五……
第一百零三章 不睦
徐大姐也同时别有深意的看了明安郡主一眼,“说句不怕您说的话,我们家的女儿是决计不会做小的,您看看我,是个填房”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明安郡主却聚精会神的听她说,“虽说我们二爷待我好,可您也知道填房怎可以比原配相提并论,我们丽姐儿是我和她爹捧在手中长大的,虽然不是什么豪门大族,我们只希望她日后能过的好就成,您说是不是?”
明安郡主却不接话,她完全听懂了徐大姐所说的话,再联想燕人杰以前是在天子脚下做官,明明可以升上去的,却甘愿外放,恐怕也是这个原因,但是又觉得自己已经来劝了,这徐氏却仍然不识抬举,难免也有些不高兴,因此她虎着脸,声音越发显得严厉了许多,“这世上的事情可不是想如何就如何,譬如说姻缘来了,就该顺其自然。”
徐大姐却笑道,“那也得大家都愿意才是,即使是宫里选妃也要父母去陈情,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家呢!其实啊,我是不太担心我们丽姐儿的,毕竟她生的好,我自认为教的也是不错的,无论在哪里都能过的好的。”这话也是在提醒明安郡主,别光想着讨好老王妃,也不相想,她还能活几年,这真定王府终究是世孙的,世孙若是只喜欢爱丽,那另一位侧妃则会失宠,这肯定是必然的,且那侧妃还是明安郡主的女儿。
终究是后母啊,明安郡主见徐大姐这样说,倒是有些迟疑了。虽然此举可以完全讨好老王妃,但是,世孙太过喜欢这爱丽了,自家的四丫头可不就说不上话了吗?想及此。明安郡主勉强笑了笑,“你们丽姐儿是真好啊!若是有一天有人得了去,可是不得了。”说完便走了,也不再说些什么。
见她走了,徐大姐这才叹了一口气,以后也要拘着爱丽了,要不然一家有女百家求,烦恼多过于虚荣。
爱丽也知道徐大姐很是烦恼,越发的小心。轻易不出门,玉蕊还打发人过来,徐大姐也是推了过去,老王妃不想跟孙子闹翻,实在是恨燕人杰不识时务,可又无法,如今的真定王府可不是那个时候了,而燕家和谭家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这个时候她也只得在真定王爷面前哭一哭。
真定王爷年纪虽然大了,但是却很硬朗。他也想多活几年,偌大的真定王府仅仅靠着那十五岁的少年根本不起作用的,他拍拍老妻的肩膀,“好了,琛儿年纪小不懂事,你作为祖母的不要随意就答应她,咱们虽然是王府,可不像裕王那样的,我们是旁系。等我死了怕是功劳什么的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不能随意得罪人才是,我看那燕人杰是个有能力的人。能从商人到如今,每一步路都没有走错过,每一步都如此的对。我们不能轻视他们,更何况琛儿是做大事的人,万万不可被女人拿捏了。”
老王妃深以为然,世孙只是一时之间迷了心神,爱丽又是这样的身份,不好像燕玉蕊那样轻易打发,最后老王妃晓之以情,最终还是说动了世孙,毕竟世孙再怎么样,在这王府中最能依靠的人就是老王妃了。
徐大姐没有想到胡氏和燕二老爷来的这样快,幸好跟他们准备的屋子已经买了一房下人帮他们守着,胡氏对于没有住官衙还是很有意见的,徐大姐恭顺的不做声,而是让燕人杰亲自去说,燕人杰道,“官衙哪里能住这么多人,跟您们安排了宅子,您且过去住就好。”胡氏还是不太愿意,她不想和那个丈夫的外室共处一室,即使那个外室在她的面前伏低做小的不像话,可是她还是不喜欢她,她虽然不喜欢燕二老爷,可是却无法接受这样一个外室。
儿子好像也并不是很欢迎她们过来,燕二老爷看燕人杰这样说话,心里暗喜,还把身边那个小伙子推到燕人杰的前面,徐大姐抬头看了他一眼,长的很端正,穿着一身青色绸缎的长袍,脸上不喜不悲,只抱拳喊了声二哥。燕人杰只是淡淡的挥了挥手,先跟她们接风,从头到尾,那个燕二老爷的外室罗氏躲在马车里没有出来过。
刘氏也只是淡淡的跟徐大姐问了好,便提出让浩元过去那边,燕人杰显然心里有些不喜,却因为是嫂子的关系,也没有多说,几人不咸不淡的说了话,那个外室所生的庶妹,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和那个玉蕊一般大,见着徐大姐就仿佛见了亲嫂子一般,上前就喊来喊去,把爱丽都挤了出去。
徐大姐也不知道在一起吃饭到底吃了些什么,她虽然是主人,可是许多事情都只能依着胡氏,胡氏见身边伺候的下人比在汴梁少了许多,又见这里的菜色比汴梁甜,也吃不惯,又看到那个外室生的孩子讨好卖乖,她比在那里更不好受了,也不知道她的儿子会怎么样,她很希望住在官衙,至少能时时刻刻都知道儿子到底是怎么看待的。她能不能站稳脚跟?
于是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要留在官衙,还是徐大姐看不下去了,这才留下她,燕人杰可以这么对胡氏,因为燕人杰毕竟是胡氏的儿子,别人不会怀疑儿子对老娘如何,却会怀疑媳妇对婆婆怎么样,再者,她到底还是有点同情这个胡氏的,丈夫公然把外室带了回来,那外室还小意,一点儿错都抓不着,生的一双儿女跟人精儿似的,看着都要气死,且胡氏脾气直,虽说徐大姐也不是很喜欢胡氏,可胡氏有话直说这种性格还是很不错的。
燕人杰确实不太喜欢胡氏,一来胡氏过于帮衬胡家,二来,燕人杰觉得这样也是胡氏咎由自取,不过他是她的儿子,女人生了儿子是做什么的,自然是为她撑腰的,他不喜欢他娘可是无法选择,他终究还是要给她体面为她做主,可现在实在是太不是时候,就不该生气和发怒,大房的人只要他去一封信,这些人一辈子上不了族谱,在燕家再喊少爷又如何,等到分家产的时候狗屁都不是,可那胡氏却不知道这个道理,只知道争强好胜,她们进门了又如何,没有名没有份的人,不过是给碗饭而已,那外室连伺候她的资格都不够,可胡氏竟然闹到了这里。
“那爹爹先回去吧!”燕人杰对着燕二老爷道,又对刘氏说,“大嫂一人住恐怕不太方便,我隔壁就有一个两进的房子虽然不大,可总算是有个照应,您说呢?”
这样的安排是再好不过,住在知府的旁边,安全问题都不用考虑了,可燕人杰又道,“我们这边书房是应有尽有的,虽说您来了,可浩元在这里是住惯了的,不过是一墙之隔,他一向有孝心,就让他还是和以往一样罢了,总不能让孩子要考功名的时候再分心吧!”
如此这样,刘氏不同意也得同意了,她忽然悲愤的觉得自己没有话语权了,再看看徐氏,已经让下人扶着胡氏去休息了,她无法,也只能让下人带她过去看看那房子了。
那是之前燕七太太住过的地方,并不算很坏,那燕七太太一向也善于打理,给刘氏住算不错了,刘氏要害过她的孩子,从一开始就没安过什么好心,所以对于浩元私底下不喜欢刘氏的事情,徐大姐内心里确实有几分高兴的,她确实不喜欢刘氏,防范心太重了,如果燕人杰真的想捣鬼,第一件事就是不过继孩子,两房至少有嫡子只有燕人杰一人,这家本就是燕人杰的,燕人杰如若不是真心对大房,绝对不会拿自己的嫡长子过继的。
可刘氏不信任燕人杰,她不停的阻止燕人杰和浩元接触也就罢了,还企图害徐大姐的儿子,心思实在是太过歹毒,即使是个寡妇再可怜,徐大姐也没有多余的同情心了。
就这样燕家的一大家子都来了,那罗氏的女儿唤作玉暇,白玉无瑕之意,没有排行,因为没有上族谱,可大家还是叫她姑娘,而把爱丽叫做小姐,玉暇每日都来拜见胡氏,虽然胡氏爱理不理的,可这小姑娘也沉得住气,愣是端茶递水做的一点儿也不差,这样也就罢了,还在徐大姐那儿做针线,徐大姐又不好让她走,她也自觉,自己做完了,也不留下来吃晚饭,便走,这般让所有人都挑不出错来,徐大姐总不能让别人不来吧,这样大家都有闲话说了,你对着她那样的笑脸也没办法说出让人家滚蛋的这话。
爱丽虽然对这个所谓的姑姑不咸不淡,可是偷偷的倒是夸奖了这玉暇几次,说她十分用心。
徐大姐每日还要去胡氏那里站规矩,这也是必须的,胡氏对她这个儿媳妇还算不错,早上去伺候了就让她走了,胡氏又是个惯爱热闹的,如今没热闹了,又不认识什么人,她也收敛了性子,竟然弄了个佛龛抄佛经。
十一月份,一个让胡氏高兴的消息传来了,她的娘家人,那个王家三奶奶胡家玉竹马上要来苏州府了。
ps:
好吧真的还有三更
第一百零四章 南郡王妃有请
可不幸的是胡玉竹做了未亡人,她那本来身体不算好的三少爷因为在路上惊了风,当晚就昏死过去了,王家人回家的大喜事变成了悲剧,这王家三少本来身体养的挺好的,可是有一桩心事便是没有孩子,没有孩子这才是最痛苦的,什么苦汁子烂药偏方都吃,以至于身子越吃越差,这下好了,胡玉竹直接奔过去守孝去了,她又是个没有儿子的寡妇,胡家是决计不会为了她去使力的。
当徐大姐听闻这个消息后,叹了口气,胡氏这个姑母却坐不住了,当年胡玉竹的亲事是徐大姐安排的不假,可是究其根本,还是造化弄人,胡氏亲自去王家看了胡玉竹,还要接回这个守寡的侄女,王家虽然不喜可是面对燕家这样的权势,也只有同意,毕竟她们家业不愿意养胡玉竹这个闲人,王家和胡家一样是正宗的商人,王家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同时也不敢轻易开罪权贵们。
到底胡氏替这胡玉竹足足出了三千两才逃脱王家,和王家无什么关系,而胡玉竹便和胡氏整日住在一起,胡氏怕这个侄女儿过度伤心,还带她去看石湖,可胡玉竹多愁善感,胡氏无法,便想同徐大姐想办法“你说她这样子成日伤心也不是办法,既然她之前的那门亲是你做的,不如送佛送到西,你再帮她寻寻人才是,或者让她留下来做你的帮手?”
帮手?徐大姐心中冷笑,胡氏把自己当成什么人了,怎么自个儿的夫婿寻个外室她都要死要活的,到了别人这里就可以随意安排了不是,徐大姐脸上却淡了下去“以往不成,现在却更不成了,您也知道玉竹表妹的身份,一个守寡的人,您这样把人接来我们府中,早就有人怀疑是不是和我们二爷有首尾,您这不是坐实了人家说的,如今出仕的只有我们二爷一个人,罗氏的那个是个秀才,罗氏才在您面前伏低做小,若是二爷出了丁点的差错,便是全盘皆输,浩元年纪小,我们燕家说不定迟早会在那罗氏手中,难道这就是您愿意看到的。”
就是要上升到这个高度,胡氏才会充分的注意,果然一听说罗氏的秀才儿子会踩在自家的上头,胡氏好似换了个人似的,一脸的愤恨,又看徐大姐木木的样子,倒是有几分歉意“好媳妇,你这样想是对的,多亏了你提醒我,否则我便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玉暇还是每日来,她能言善道的,倒是把这个胡玉竹给哄好了,胡氏虽然不太喜欢这个玉暇,可是知道她能把胡玉竹哄好,也不再对她那样冷淡,有时候还会赏她点东西,那玉暇欢喜的不得了,有时候徐大姐在想,这玉暇到底真是一个聪明人,能在后头下指导棋的罗氏就更聪明了,外室的孩子接了回来,仍然是个没名分的小妾养的,知府的娘明摆着又不喜欢她们,除了真正在燕家立足,只讨好燕二老爷是没用的,燕家真正做主的是谁,那是燕人杰,当年差点跟谭家结亲的人物。
玉暇还邀请这玉竹去她们那边的宅子玩,胡氏只当她们去散心,并未怎么说。
而徐大姐在一片忙乱之中竟然接到南郡王妃的邀请,请她和爱丽一起去做客,没什么名头,因为南郡王妃生在乡野,怎么可能会花茶这些文雅的,更何况那是个实在人,据徐大姐所知,南郡王妃压根就没有邀请过多少官眷,除了办大事以外,可此时邀请自己,却不知道是为何,胡氏却很高兴,还让徐大姐快去准备准备。
爱丽也很久没出门子了,对于要出门的事情倒是有几分兴奋的,只是又怕发生上次的事情,徐大姐只安慰她说没事情,小姑娘总是这样,有人爱慕是好事,爱慕的人多了名声却容易变坏,这是真的。
南郡王妃看着幺儿打扮的一新,很是高兴又欣慰道“娘跟你说的这个错不了,是个好的,老王妃想讨人家做小老婆人家可死都不肯,我看她们一家都是好的,娘虽然是个粗鄙之人,可看人一向可准,你如今十四岁,她也才十岁,但是等她及笄,你十九岁岂不是刚好,我们府里也没有什么妾室之类的,我打听过燕家也是一样,我觉得你们是最配的了。”
南郡王的五公子年纪最小,唤作福敏,虽然是老幺,可是性子敦厚,很是谦让家里人,无论是真定王府还是南郡王府,大家都喜欢他,他如今也是憨憨的模样“全凭娘做主。”
燕人杰看徐大姐要出门,先是想拉着亲热一番,倒是被徐大姐瞪了几眼,这才摸摸鼻子,爱丽则还是和徐大姐搭乘同一辆马车而去,玉暇见马车要出去,便问是谁?她在府中混熟了的,虽然她是个连庶出都不算的孩子,可是性子极好,打赏大方,下人们是极其喜欢她的,有那些想讨赏的婆子自然告诉她“二奶奶和小姐去南郡王府呢!”
果然这婆子得了二十个大钱儿,笑的眼睛都眯起了。
玉暇跟那个时候的玉蕊一样,可她到底比玉蕊聪明百倍,脸上还是笑嘻嘻的。
等徐大姐来的时候,刚好是晌午时分,爱丽穿着一袭粉红色的泪缎制成的衣裳,衣裳边上滚着白色的毛边,同色系的头上也带着粉色的扁方,边上用小蝴蝶玉簪子插上,实在是又大方又美丽,南郡王妃更是满意的不行。
“果真是个好孩子,打扮的也好。”南郡王妃夸奖道。
徐大姐笑道“承蒙您夸奖才是。”
南郡王妃又看看这个徐氏,打扮的也好看,徐氏穿着蜜色的夹袄,袖口处钉着玉扣,蜜色的衣裳上都是暗纹,很好看的牡丹暗纹,莹润的小脸上,总是笑意弯弯的眼睛,这也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儿。
南郡王妃直接就开门见山了“请小姐去暖阁坐会儿,我有话与知府夫人说。”
南郡王妃的人品还是信得过的,且南郡王府和真定王府的关系并不好,徐大姐便同意让爱丽先去暖阁。
第一百零五章 燕良杰
南郡王妃年纪也不小了,看着徐大姐倒是颇为慈爱的模样,她对外边招了招手,走进来一个穿着锦衣的公子,平心而论,这公子穿着皇室特有的衣裳,长的虎头虎脑的,徐大姐便明白这肯定是南郡王妃的儿子之一了,南郡王妃很快对他道,“福敏,快来拜见燕夫人。”她说的是燕夫人,并未说知府夫人。
这样的礼节却是徐大姐受不住了的,她连连起身,对着南郡王妃颇为小心翼翼的模样,“这如何使得,妾身可真是……”
南郡王妃亲自起身按着她坐下,又对那福敏道,“你今日跟着你祖父读了什么书,习了什么字?”那福敏躬着身子一一回答,这个孩子从面上看很老实,但是却不傻,他不像谭世运那样聪慧,南郡王妃母子还在那儿一问一答,徐大姐想不清楚这是做什么,仿佛是,徐大姐猛地抬起头来看向南郡王妃。
正好她母子二人也停止了说话,南郡王妃这才打发儿子出去,她笑脸吟吟,她看上去很显老,比老王妃看着还要老几岁,可是她行事敦厚,说话也爽快,不会像那老王妃不停的试探,净做些让人不舒服的事情。
南郡王妃清了清嗓子,面上看着很诚恳,“不瞒您说,今日叫您来,确实是有事情要与您说。您也知道我这个幺儿性子敦厚老实,我最担心的也是他,老大老二老三都娶了媳妇,老四是自小订的娃娃亲,人也精明许多,我与他爹年岁越发的大了,唯独幺儿……燕夫人,我这样说吧,我瞧中了你的女儿,愿意聘为正室,我们家除了老大我没法子以外,其他的都不会娶小妾的,你也可以放心。我也不逼你,您自己回去和燕大人商量一下,过几日您再来回复我,您看如何?”
这信息量太大了,怎么就见了两次面就瞧中了爱丽,徐大姐先暂时按捺下心中完全不解的心情,装作十分惊讶的模样,“您这是?并非是不愿意,只是事情实在是太突然了,况且您不过是见了我们丽姐儿两次而已……”
南郡王妃接了话,“你们的家教我是信得过的,况且你的女儿我看在心里。”明安郡主又去劝过燕家,难为他们还能坚持已见,还疼爱孩子,她的儿子多,可老大老二年岁大了,那时也只能订乡野女子,老三老四虽然定亲稍微好一些,可那都是老王妃挑的,难为这个儿子是她这个做母亲的挑,她恨不得挑最好的,这燕家就这么一个女儿,陪嫁又多,燕知府也不是个庸才,以后互相帮衬是最好不过了的。
徐大姐心里还在想着,我的女儿我自然心里有数,可对面坐着的毕竟是郡王妃,徐大姐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说回去多考虑考虑,而南郡王妃也立刻把爱丽请过来,爱丽心中虽然惴惴的,还是依旧笑着行礼,南郡王妃越发满意了。
爱丽上了马车后,就想寻徐大姐说话,徐大姐却笑道,“未必不是好事,且如今便不再透露出去就是。对谁也不要说,就是你祖母也不要说出来,我与你父亲先商量一下。”爱丽听徐大姐说是好事,便也松了一口气。
又想起如今家里人多了,口也杂,徐大姐也顺便提醒爱丽,“如今你祖母过来了,你祖父的女儿也过来了,还有那个胡家的,你不必与这些人混在一起,以免自降身份,你祖母脾气直,你也是知道的,我再帮你买两个小丫头,把你那儿看好了。”爱丽深以为然。
正当这两母女走后,福敏这才从门外进来,南郡王妃问她看到爱丽没,他一下子就脸红了,那个女孩子长的很小巧的样子,方才进来时,轻移莲步,那么小小的,却又那样美丽。
南郡王妃见儿子这样,越发证明自己的眼光不错了,她笑道,“你呀,可要多表现表现,娘为了你可是把这张老脸都豁出去了。”这么多年,她还是自称娘,虽然南郡王不像以前那样对她敬重,可是她却忘不了,那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