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惊虹一剑-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玉阳又问道:“祈兄今后行止如何,可否见告?”

祈焕艺惨然答道:“小弟遭此大故,方寸已乱,现下离中秋之期不过旬余,总得先赶回山去,一切禀明家师以后,再定行止。”

秦玉阳点头说道:“重阳之约,还请祈兄照常光临。杀害令尊的真凶,杜采频确实不知,但现在我有线索,可望水落石出。令堂虽以死相诫,嘱你断了报仇之念。不过也得看情形而定,能报自然要报,一切等探明真凶再说,祈兄放心回山吧!”

祈焕艺深深受教。

第二天,拜别慈灵,与秦玉阳洒泪而别,跨上银驹。迳往伏牛山进发。

当天,秦玉阳也回到了沪州五福庄。

杜采频已等得不耐烦了。

因为离开白衣庵那悲惨的地方,头脑恢复冷静,从头细想,疑实甚多。

夜深入静,她来到秦玉阳年住的书齐中。

灯下相对,她悄声问道:“我在想,祈焕艺怎么会找到白衣庵呢?”

秦玉阳心里吓得一跳,摇摇头说道:“我倒没有问他,也许误打误撞找到的吧?”

杜采频紧接着又问道:“那么你呢?也是误找误撞找到的吗?”

这一下,秦玉阳已有防备,故意嘻笑道:“听你的口气,祈焕艺好像是我去找来的?其实我倒不是误打误撞,那天从江津回家,路过那里,看见好一片松林,正好歇脚。刚下了马,听见一阵房屋倒塌的暴响,找了进去,才发现你跟祈焕艺都动弹不得了。”

杜采频点点头,一半信,一半不信。

在灯下,杜采频眉如春黛,似愁似颦,特别动人。

秦玉阳一口将灯吹灭,一把揽住她的腰肢,涎脸说道:“好妹妹,你救一救我的相思病吧!”

杜采频芳心突突的跳,四肢无力,任他抱倒榻上……。

三天过去,情况突变!

这天晚上,秦玉阳刚要宽衣上床,门外有人轻叩。

启门一看,秦玉阳心内一惊。

杜采频站在门外,但是他此时看到的杜采频不是平常的仕采频。

她,面色苍白,双目闪烁不定,隐现绝大的惊恐。

更奇怪的是,右手提着一袋干粮,左手拿着两支金元宝。

一进门,她把东西放下,轻轻关上房门,关门之前还先向外探望了一下。

杜采频转过身来,银牙一咬,压低声音恨恨叱道:“你骗我!”

秦玉阳大惊道:“我骗你什么?”

村采频急促的说道:“你到白衣庵去过不止一次,上个月你说你找你师父去商量咱们的婚事,结果到长安去了一趟,这些都让冯大叔知道了。”

秦玉阳一听这话,骇异莫名,但他到底是武不子弟,一挺胸说道:“他知道又怎么样?”

杜采频眼圈红红的恨声道:“冤家,你死到临头,都不知道,你替武当当卧底我不怪你,只怪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这等大事,在我面前支字不露,等闯出祸来,我又替不了你。你,你……你让我寒透了心。”

这番话真说得秦玉阳刻骨铭心,回肠荡气,无言可答。

逡巡片刻,秦玉阳扑通跪在地上,指天盟誓道:“频妹,你也是武林中人,应该晓得师命不可违的大规矩,我暗底下去把祈焕艺找来,也是想谋个两全之计,如果不是为你,我用不着这样做。频妹,你的情深义重,我如果另有二心,让我乱刃分尸,永世不得超生……。”

他的话未完,杜采频已扑了下去,相拥饮泣。

这一对情侣,爱心之坚,逾于金石,此时如醉如痴,浑忘身处险地。

忽然,杜采频一把推开秦玉阳,满脸坚毅之色,斩钉截铁的说道:“你现在就走!晚了就来不及了!”

秦玉阳还要说什么,杜采频又冷冷说道:“你不走,我先死!”

说着,将秦玉阳的“惊虹”剑自床头取至手中,拔剑也匣,隐隐红光横于项下。

秦玉阳不敢丝毫抗拒,匆匆收拾衣物,将杜采频带来的干粮金子,归在一起。

杜采频这才还剑入匣,放在桌上,问道:“你准备到什么地方?”

秦玉阳答道:“我现在还不能回武当,师恩未报,那可再替师门惹祸,我想先到伏牛山‘剪云小筑’找祈焕艺。”

杜采频抢着说道:“好,好!你求求一微上人,如果他老人家肯出面替你作主,咱们的事,必可顺顺当当的办成。现在你就走吧!”

秦玉阳万感交集,悲喜难分,虽然儿女情长,但也知道,这时得要一些英雄气概。

当下,向杜采频深深一揖,说道:“频妹珍重!”

杜采频也说道:“你也保重,一路小心,别忘了我时时刻刻在盼望你……。”

说至一半,声音酸楚,已是哽咽难辨。

秦玉阳强忍眼泪,提起包裹宝剑,吹灭灯火,出了房门,一窜上房,回身扬扬手,身影没入无边黑暗之中。

“俊剑王”祈焕艺,自离江津县白少镇白衣庵,怀着悲痛的心情,日夜赶路,八月初十即已回至“剪云小筑”。

猿鹤相亲,故居无恙,愁怀为之一宽。

叩见师父,不胜孺慕。依依膝下,将下山半年余来的奔走忧患一一细诉。

一微上人始终含着慈详的微笑,凝神静听。

他没有劝诫祈焕艺从母之命,放弃复仇之念。因为老和尚洞澈玄机,深明有因必有果,非人力所可强力,只是谆谆告诫他,在江湖行侠,勿造恶因。

同时,一微上人不断考较他的功夫。

祈焕艺经过江湖一番闯荡。见闻已广,经验更是宝贵,对“须弥劲”、“龙形九剑”、“兜罗五手”等绝艺,连番实战,得失皆已了然于胸。

此外见师父详细考查,便把平日的疑难,一一提出请教。

一微上人为他细心指点,口讲不足,继以比划。

经此一番重新印证,祈焕艺的功夫愈益精纯。

转眼间到了八月中秋。

这一天起来,老和尚面容肃穆,命祈焕艺带同“老白”,将洞里洞外,打扫干净,又命“老白”去采了许多果珍宝物准备款客。

中午时分,果有嘉宾光临。

空山人静,忽听“铮——铮——”两声,日影中飞来两枚青蚨。

这是“九指神偷”侯老侠的“迎门在揖”。

一微上人带着祈焕艺,“老白”继跃跟随,一齐迎出“剪云小筑”,只见山道上两点黑影,眨眨眼之间,已来至切近。

两位贵宾,并肩行来,一位是“九指神偷”侯老侠。另一位是“七妙居士”孙寒冰,特地来践一微上人中秋之约。

老和尚双手合十,慈眉善目问扬溢欣慰的微笑,一面行礼,一面说道:“两位真是信人,老衲感激不尽。”

侯孙二人,一齐还礼,同声说道:“今日何日?我等岂敢忘怀。”

祈焕艺赶紧也上前行礼,“七妙居士”孙寒冰一把扶起,抚着他的肩道:“孩子,你这几个月的行踪,我都知道,你受委屈了,但凡宅心仁厚,江湖险恶,不足为虑。”

“九指神愉”侯陵也说道:“艺儿,你总算不辱师门,我也替你师父高兴呢!来日方长,还要好自为之。”

祈焕艺连连称是,十分恭敬。

但他发现,侯、孙二位老侠。神态都与平时所见不同。“七妙居士”孙寒冰素性潇丽飘逸,此时却是面色凝重。

“九指神偷”越发令人奇怪,平日笑口常开,不知天地间有何忧愁危难,而今天嘻笑之态尽收,且隐隐含着悲痛。

这都是为了什么?

祈焕艺不觉得也上了心事。

只有一微上人,神态如常,将侯、孙二位,迎至“ⅹ字洞”内“知黑齐”中,围着八尺长五尺宽的那张石案落坐。

“老白”最是乖巧不过,早将晨间所采的珍奇果物,摆陈棠上,并取来侯老侠的“火枣酒”和三个竹杯。

平日酒到杯干的侯老侠,这天饮得极慢,孙老侠亦是浅斟低酌,酒兴并不甚豪。

三位武林仰望如北斗的奇人异士,殷殷话旧,谈起数十年前的往事,皆有不堪回首之感。

祈焕艺侍立在后,听到了许多江湖上的珍奇掌故,深感知味。

这一谈,谈至日色卸西,一微上人微笑道:“月亮快要上升了,我们出洞坐吧!”

侯、孙二人一齐起立,在洞外山坪上,陪着一微上人,闲目眺望,低声密语。

不一会,月自东升。

“人生几见月当头。”况是中秋之月,清辉满地,桂魄流垠,在这洞天福地之中,景致真个美到极处。

一微上人抬头看着天上,口中轻轻说道:“月满天心,是老衲的时候了。”

说罢,向侯、孙二人点点头,迳往山洞中而去。

侯陵向祈焕艺肃然喊道:“艺儿,来听你师父的训海!”

祈焕艺谨惧恐惧的随着三位前辈,进了洞府。

一微上人在平日起居的“守白轩”中,禅床上盘膝坐定,身旁放着一个白松木盒。祈焕艺知道内藏一根苍翠松针,师父用它替自己打通任督二脉,此时,这苍翠松针,将作何用处,却费疑猜。

侯、孙二人,分坐两个石礅,左右相对,艺儿侍立一旁,静听一微上人有甚话说?

老和尚面容异常静穆,精光四射的眸子,慢慢从四处扫过,对平日常用器具,皆隐有恋惜之意。

不一会,老和尚口吐慈音,说道:“今日特邀两位居士,证明我前生。老衲静中参修,默悟前生,四世以来,皆是佛家弟子,可是四世以来,皆为宿业牵缠。

这段因果,长话短叙,且从第十世说起,那时老衲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出家,国清寺的戒律,极为精严,同门师兄弟皆是过年不食,所以午前必得出外募化。

其时,有一善女子娘家姓黄,夫家姓丁,这位丁夫人拜佛极基虔诚,因佛及僧,极喜布施,每日午间,必以白饭一盂相赐,历时三月之久。

忽有一日,老衲打她门前经过,并不见有这位丁夫人,而且门挂丧旗,显然有人故世。老衲想起平日受赐于这家人家已久,无以为报,此日正应上门念诵经文,以为超度。

正待登门求见,说明来意,旁边有人扯住老衲,说道:‘和尚,你去则甚?’

老衲说明心意,那人劝道:‘不去为妙,免得多惹是非。’”

“原来那丁夫人的丈夫在远地经商,家中有一长舌小姑,竟在亲友间散播流言,说丁夫人与老衲有暖情事。丁夫人怀冤莫白,竟然悬梁自尽,老衲这一登门求见,岂非无端卷入是非窝中?”

“那丁夫入之死由老衲而起,所谓‘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自此种下宿业。”

“第二世,老衲在江苏常州出家,有一香火,不知如何,专好与老衲作对,老衲颇畏惧,千方百计躲避,后来这香火不慎为毒蛇所伤。老衲亦始参悟,原来这香火竟是丁夫人转世,故而有此宿业牵缠。”

“第三世,老衲在福建出家,云游至九华山,结茅而居,默悟前生,知那香火已转世为一猎戾,在这九华山中居住,老衲访到其人,加意结纳,那猎户心性暴戾,但以老衲与他有恩,竟不忍加害,以故第三世的冤孽,竟亦躲过。”

“这第四世,就是今生……。”

一微上人说到此处,语声突停,两道慈祥温暖的目光,洋注在祈焕艺脸上。

这时,不但侯陵,孙寒冰已猜知一微上人四世宿业的对象是谁?就是祈焕艺自己也恍然大悟,急急俯伏在地,颤声叫道:“师父……。”

一微上人摆手说道:“你且听我说完。”

他稍停以后,又指着祈焕艺对侯、孙二人说道:“这艺儿正是那猎户的后生,与老衲已有四世的因缘,所以论世上的亲人,实莫过于艺儿和老衲。多蒙侯师弟成全,老衲心感不已。”

说罢合十为礼,侯老侠也赶紧离座,说道:“些须小事,何劳师兄挂齿,请再开示。”

一微上人微拢双目,凝视良久,才说道:“老衲为了此一重宿业,煞费踌躇,种因必有果,此一宿业一日不了,老衲来生仍不能求得解脱,与人与已,两无益处。艺儿,你可认得为师的用心?”

祈焕艺恭声答道:“是。师父,你老人家慈悲,艺儿大恩未报,凡有所命,艺儿不敢不从。”

一微上人欣然微笑道:“这就是了。为师的今天要说脱臭皮囊……。”

艺儿陡然一惊,宛如梦中失足,急急问道:“师父,您老人家说什么?艺儿未曾听清。”

一微上人取起白松木盒,开了盒盖,将那根苍翠松针,拈在手中说道:“为师的欠你的命债已久,不如趁今天了结。其实,我也等于是顺水人情,今天为师的大限已到,你将这根松针,随便刺入我那一处穴道,为师的便好脱然无累,往生极乐了。”

这一说,侯、孙二人大感意外,祈焕艺更如焦雷轰顶,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

“七妙居士”孙寒冰精通内典,佛学深湛,知道此事于一微上人修成正果的关系极大,便忍悲嘱咐祈焕艺道:“艺儿,你就听了你师父的话吧!”

这时艺儿才回过意来,这杀师逆伦之举,他是宁死不从。

事成僵局,任凭孙寒冰和一微上人百般譬解,祈焕艺只是含泪摇头。

月色渐斜,已是三更将到。

一微上人长叹一声,说道:“唉,冤业,冤业,何时得了?老衲力不从心,可是等不得了。小徒的一切,就重托两位吧!”

说罢,慈眉低垂,善目双阖,脸上隐隐泛起一阵红光,好一副庄业宝相。

艺儿心知不好,抢上来,叫道:“师父,师父。”

正待扑将上前,“七妙居士”孙寒冰和“九指神偷”侯陵已双双出手,掌力相联,结成一道无形之墙,祈焕艺咫尺之地,形禁势格,对师父可望而不可及,不觉哭倒在地。

一微上人脸角微动,突现凄苦之色,孙寒冰大吃一惊,知道祈焕艺的哭声震动了将要离魂的一微上人,如果尘缘牵惹,误了此紧要的时刻,数十年修为,将毁于一旦,因而一伸左手中指,隔空点了祈焕艺的穴道。

这一点,点的是祈焕艺的黑甜穴。

等他醒来,已是红日满山,祈焕艺定一定神,才看出自己卧在洞外药圃旁的一块大青石上。

转眼望去,侯、孙二位老侠,正自愁颜相向,“老白”蹲在地上,两支毛茸茸的手掌,捧住脑袋,垂头丧气。

另一面白鹤“秋雪”,也无复昂首天外,满不在满的姿态,这时,双胫着地,竟是跪拜的姿式。

再一抬头,只见洞门已为一块万斤巨石所封闭,石面光滑新洁,似为金刚大力手法所拂平,上有径尺大小,深约一寸的刻字,写道:一微上人埋骨之处?

祈焕艺这才把昨晚生离死别那一幕,完全想起,扑倒在地,号啕大哭。

“七妙居士”孙寒冰和“九指神偷”侯陵,足足劝了一个时辰,祈焕艺才能勉强止泪。这时山洞已闭,无处栖身,两位老侠商议结果,“老白”、“秋雪”由孙寒冰带回庐山支养,侯陵则带着祈焕艺暂回商山少住。

祈焕艺此时正所谓方寸已乱,一无主张,痴痴迷迷的随着侯老侠转回商山诸葛医庐。一月之内,母死师丧,连遭大故,而且皆是变起不测,在常人尚觉情感上无法承受,何况祈焕艺又是心地极厚,至情至性的少年,因而痛定思痛,形稍骨立,竟恹恹的生起病来。

幸得诸葛玉堂医道高明,悉心诊治,得以在半月内完全痊愈。

金风转煞,黄叶纷飘,已是幕秋时节,祈焕艺想起武当掌门人鹤年子的重阳之约。

此时已是九月初六,祈焕艺立即起程,下商山,出紫荆关,直往武当而来。

幸喜那匹大宛名驹,脚程极快,重阳那天近午时分,已到武当山脚下。

绕清溪,过石桥,越树林,就在将要出林之际,突见一株大树下,倚坐着一个年轻女,螓首首半侧,罗袖欹乳,神情极是萎顿。

祈焕艺虽然心急赶路,但侠义之心,位于常人,一勒丝缰,不待马停,即已跳下身来,牵着马急步上前探视。

这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

原来这年轻少女竟是杜采频。

只见她玉容惨淡,秀发上布满尘土,身背一个锦袱,脚下—双绣风软靴,不但满沾泥桨,且已残破,显然经过长途跋涉。

不远之处,有一头毛片黑亮,赛似玄色缎子的缝骡,缰绳不系,正在低头吃草。

而人,则已昏了过去,

祈焕艺伸手一探鼻息,放了一大半心,从身上取出一只玉瓶,倒出一粒一微上人按照少林秘方配制的“护心保魂丹”,纳入杜采频口中,一面为她在背上各大穴,推宫过血,帮她气血过行。

不到—盏茶的时分,杜采频悠悠醒转。

但是,她的神态仍旧极其萎靡,脸色外们如黄蜡一般。看到祈焕艺,失神的双眼,微微一惊,她也知道是祈焕艺救了她,微一点头,眼中流露出遇见亲人样的欣慰和凄苦的神色。

祈焕艺温柔的说道:“杜姑娘,你一定是受了伤了,先不要动,让我替你再拿一遍穴道。”

杜采频轻轻答道:“谢谢你,不过——”

她羞涩的说不出口,可是她的感激之情,形于颜色,这两个曾是彼此杀父的仇人,在这片刻间,完全泯灭了仇恨。

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是受命运的播弄者。

他们更知道,杀父的真正仇人,另有元凶。

他们在患难中需要相互援助,他们更有着同病相怜的情感。

但是,他们到底是对异性的青年,祈焕艺不懂青年女子们的生理和心理,杜采频一个未出阁的大闺女,更有着不能向亲如兄弟的青年男子吐露的秘密的苦衷。

祈焕艺以为她谦虚客气,怕拿穴时损伤了他的真力,便即说道:“没有关系,我替你拿一拿穴道,你的内伤可以快些逼出来。”

杜采频着急的说道:“不,不,我不能拿穴道。”

这话令人奇怪,祈焕艺带些傻气的问道:“为什么呢?”

为什么?杜采频怎说得出口?

她已经有了三个月身孕,一拿穴道,难保不动了眙气,万一小产,怎么得了?

别的不说,起码五福庄“佛心青狮”杜莱江的名气,更将坏得不可收拾。

因此,她胀红了脸,微带恼怒的说道:“我不要你拿穴道嘛!”

好心没有好报,祈焕艺是心地极淳厚的人,倒也不觉得不高兴,只是问道:“那么,我送你什么地方去休息。”

杜采频回嗔作喜道:“这才对了,你带我去见玉阳的师父。喔,你怎么不告诉我玉阳的事?”

祈焕艺一听这话,摸不着头脑,楞楞的说不出话来。

杜采频又问道:“玉阳怎么不跟你一起来?你师父还喜欢他吗?”

话越来越叫人迷糊,祈焕艺大声说道:“你在说什么?我从离开白衣庵以后,根本没有见过玉阳。”

杜采频惊叫一声:“什么!玉阳没有到伏牛山去?”

这不用说,一定是玉阳在半路上,为“冯大叔”派人截住,遭了毒手。

一阵惶急,气血翻涌,杜采频晕死过去。

杜采频因为听“俊剑王”祈焕艺说,秦玉阳根本未到“剪云小筑”,一阵惶急,气血翻涌,竟晕死过去。

因为她猜想到,秦玉阳一定是在半路上,为“冯大叔,派人截住,遭了毒手。”

祈焕艺不明就里,且先救人要紧。

但,任凭他如何以本身真力,为她推拿,杜采频玉容惨淡,仍是昏迷不醒。

他想,时间一长,气血闭死,却是耽误不得,心头异常着急。

转念一想,却又自笑自己糊涂得紧!

这里已是武当山下,武当派除了剑法以外,丸散膏丸,歧黄之术中,特别是伤科一门,闻名天下,“全真五子”,个个是起死回生的妙手。

这还踌躇什么?

祈焕艺也顾不得什么嫌疑,抱起杜采频,跨上她那一匹满身毛片寒似玄色缎子的健骡,裆下微一使劲。

那头健骡,也是英物,风驰电掣般,跑得又快又稳。

踏入直通“演琳观”的青石大道,祈焕艺凝练真气,遥遥喊道:“‘剪云小筑’祈焕艺紧急要事,求见‘全真五子’拜烦速即通报。”

声音不大,但送得极远,而且字字清楚。

知客的武当弟子玉纯,急忙禀告。

同时另有登高辽望的职事人员,也来报告,说有一匹黑骡,上载一男一女两少年,奔驰甚急。

掌门人“鹤年子”早已计算到重阳之约,立即传下令来,说道:“立即延入丹室接见。”

等祈焕艺一到,玉纯上前迎客,引入丹室。

丹室中“全真五子”一齐站立等侯。

祈焕艺不及寒喧,说道:“鹤年道兄,请先救人要紧,这位杜姑娘,身负重伤,而且似是深受刺激,昏晕过去,小弟功力浅薄,无法可施,请五位道兄援手。”

云中子最是性急,闻言动疑,急急问道:“那杜站娘?”

祈焕艺答道:“川南五福庄杜采频。”

此言一出,“全真五子”无不悚然动容。

五人相顾愕然,却因不知事实真相,故都默然无言。

鹤年子向大师兄庚寿子说道:“师兄,咱们先看看杜姑娘。”

“全真五子”中,医道以庚寿子最高,故而鹤年子请他诊治。

这时,早有人抬来一张凉床,上铺厚衾,祈焕艺将杜采频摆在榻上。

庚寿子伸两指按脉,又看了杜采频的眼睛,说道:“这是内脏为一种阴毒掌风所伤,加以忧急攻心,因而气血塞闭,还好时间不久,还可着手,再晚半个时辰,可就问天无术了。”

祈焕艺暗叫好险,惊出一身冷汗,极其关切的向庚寿子问道:“那么就请庚寿道友速即下手救治吧!”

庚寿子微一点头,先取了一粒“保命金丹”。伸两指在杜采频下颏上一捏,牙关顿开,丸药纳入她口中,一使手法,便已下肚。

然后,他隔着杜采频的衣衫,速点穴道。

顿饭工夫,庚寿子累得满头见汗。

杜采频终于一声娇啼,醒了过来。

庚寿子赶紧说道:“姑娘且先宽心,不必开口说话,以免有损真气,疗治无功。我这里是武当演琳观,一切大事,均有担待,姑娘放心就是。”

杜采频念情郎心切,不知生死如何,那肯不说话?

当下,以哀恳着急的眼光,看着“全真五子”和祈焕艺,但苦于不知从何说起?

好半天,终于流泪叫道:“玉阳!你们去救玉阳!”

“全真五子”对她的话,都觉得异常惊异。

惊异的,不是玉阳遇险,是杜采频的神色。

何以她对玉阳如此关切呢?

“全真五子”原误会杜采频跟祈焕艺,化仇为爱,是一对亲密情侣,现在看来,竟是猜错了。

知徒莫如师,玉阳的师父逍遥子,心里比较有数,因而也更想知道真情。

于是,他开口说道:“杜姑娘有话憋在心里,不说出来,于她的病势,也有妨碍,我想拚耗数年功力,助杜姑娘一臂之力,容她说明真相,掌门师兄看,可使不使得?”

鹤年子情知他师徒情分甚深,渴欲知道杜采频与玉阳的关系,便点头允许。

当下,庚寿子和守一子将杜采频,轩轻扶起,盘腿坐定,逍遥子坐在她背后,双掌贴住她背后“灵台穴”暗度真力。

杜采频和逍遥子传送真力。顿觉气力增长,得以约略叙说经过。

说到当日夤夜赠金,玉阳指天盟誓,决不负心,杜采频不觉泪流满面。

“全真五子”心头皆有异样酸楚之感。

他们对玉阳苦心孤诣,忍辱负重,以报师门,自然皆受感动,但没有想到玉阳与杜采频发生这段坚逾金石的情缘。

杜采频继续诉说玉阳走后的情形。

她说道:“从玉阳走后,冯大叔便不住逼我,说出内情,三天以前,竟下‘黑牒’……。”

说到此处,“全真五子”不约而同的惊叫道:“黑牒!”

祈焕艺却不明白,这“黑牒”是黑道中的规矩,上写时日,限期取命,真可称之为“催命符”。

非深仇极恨,不下“黑牒”,既下“黑牒”,任何人不能挽回。

杜采频喘一了口气,往下说道:“我一接到‘黑牒’,便知冯大叔已完全明了,玉阳是我私下放走的,无可奈何,只得暗中潜逃,准备来见掌门前辈说明一切,不想冯大叔另派高手,将我追上,力拚之下,我为他黑煞绵掌所伤,他也被我掷中‘钩连戟’带伤退去。我怕后面另有接应,不顾内伤星夜逃奔,一直到武当山下,心力交瘁,方始稍一歇息,幸遇祈小侠将我救上山来,刚才我听祈小侠说,玉阳并没有到伏牛山,这必是冯大叔派人截住,五位前辈,皆是玉阳的师长,应该从速设法援救,那冯大叔心狠心辣,迟了就怕来不及了。”

武当派掌门人鹤年子说道:“姑娘且请宽放心,玉阳确是落入歹徒手中,我已得知消息,但因其中碍着一人,不便大动干戈,已另有请人调解,日内将有好音。”

杜采频问道:“碍着何人?”

鹤年子道:“就是你那冯大叔。”

杜采频秀目开张,急急问道:“冯大叔跟前辈有如渊源?”

鹤年子叹了一口气道:“你那冯大叔名叫冯森白,原是先师叔的唯一的弟子,武功尽得武当真传,只因性情跋扈,为先师叔逐出门墙,二十年不闻消息,近因得到音信,说玉阳为人在巫山一带伏击受伤,行踪不明,细一打听,才知是冯某所为。那冯某竟已投入‘阴阳脂粉判’耿渎的‘玄蜘教’中,现为‘四大天王’之首……。”

说到此处,祈焕艺失声叫道:“如此说来,我那杀父的真凶,不是冯森白便是耿渎了!”

杜采频惊恐的答道:“恐怕正是那‘阴阳指粉判’耿渎,先父一死,第三天深夜,就有那冯大叔来至我卧室之内,拿出一张字据,乃先父的亲笔,我还记得,上面写的是:‘立誓盟人杜莱江,今蒙教玉恩典,收入门下,甘心效力,若有背判本教,吃里扒外,泄漏机密,阳奉阴违,临阵不力,不听调度等情,甘愿以全家老小性命,接受最严厉的制裁。’当时我才明白,怪不得先父临死不肯吐露真情,实以怕我及三位师兄,也有危险。有心为先父洗刷耻辱,又以‘玄蜘教’的势力非我所敌,这才害得玉阳落了毒手,祈小侠不能亲手报仇,更害得我那慈祥的祈伯母自尽身亡,说起来,都是我的一念之差。”

说罢,放声痛哭。

祈焕艺触动心境,亦是心如刀割。

这时,逍遥子因支持时间一久,亦有脸红心跳的现象。

鹤年子一看这情形,赶紧说道:“姑娘请先休息,祈少侠的事,咱们同仇敌忾,从长计议,但目前,请祈少侠原谅,我们先得把玉阳的事,和平了结。”

这一说,祈焕艺自然只好听从。

杜采频却越发哽咽不止。

原来她另有一段委屈,苦于哑子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只有庚寿子心里明白,悄悄把鹤年于袖子一拉。

鹤年子会意,借故把他邀到院中。

庚寿子皱眉说道:“刚才我诊杜采频的脉,大有异象。”

鹤年子问道:“是何异象?”

庚寿子道:“已有三个月身孕。”

鹤年子大惊道:“难道是玉阳……。”

庚寿子点头道:“看这样子,应无可疑。”

鹤年子长叹道:“唉,冤孽,冤孽!这都怪我的不是。”

庚寿子劝道:“师弟也不必自怨艾。不过错处是在玉阳,别让杜姑娘受了委屈,咱们得有一句话。”

鹤年子道:“那自然,将来叫玉阳还俗,娶了她就是。不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