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神-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莫非是画中人,能勾人魂……

如此清丽脱俗的女子,比起皇宫中的娘娘,只怕也不输阵。却不知道她许了人家没有,没有的话,说一段姻缘也是好事。

转眼工夫,脑海里已闪过许多的念头。

顿一顿,大娘眼睛往那一堆揉成一团团的纸张上看,许久挪不开视线:哎哟这叶书生倒是阔绰,这些纸张都是好纸呀,一张不得卖几文钱,写岔了就丢弃,浪费得厉害。

人人都说穷文富武,可这读书人的行当,耗费也是不小的。

“嘿嘿,如此正好,将这些废纸全部捡拾回去,给孩子擦屁股去。再不济,也能做个火引子。”

大娘想到做到,马上动手,要将所有遗弃的废纸团拿走。

熟料她手脚不够快,旁边一道人影窜出,非常麻利地将废纸团装进一口麻包里去了。

“喂喂,给我留点。”

大娘急了。

那汉子白了她一眼,嘴一撇:“凭啥?”

背负麻包,大摇大摆走远。

大娘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摇头叹息,暗暗又有点自怨自艾,没有第一时间动手,以致被人得利了去。

“我呸,不就是几张废纸嘛,有什么好抢的,断头鬼,短命鬼……”

第两百五十七章气运

京师自古繁华,不但是整个天下的政治中心,还是文化中心,历史底蕴深厚得吓人。

京师城墙雄峻,根基四平八稳,历经千年风雨不到,乃是请动世外高人勘察地水风火,研究阴阳八卦,这才动土开工,平地成城。

此城龙盘虎踞,能聚天下气运,保佑王朝鼎盛,代代传承。

从高处看,京城就像一方承载天下的巨印,稳稳当当地盖在大地之上,犹如生根发芽,不可撼动。

虚空之上,血气成云,又有无数文气霞光、富贵气、官道黄气,盘结缭绕成片,将京师笼罩起来。

此,从命理立场上讲,名之为“气运”。

气运如虹,万邪不侵,预兆着天华朝还有很长的一段政治寿命,绝非轻易所能更改。

三十三天,虚无缥缈,仙山浮立,此刻在一座浮岛式地方上,盘坐着十余个服饰各一的老者。

老者们个个仙风道骨,飘然出尘。从他们身上的服饰可以得知,这些人来历不同。其中分明可辨的是有羽化道、蜀山、峨眉、孤空寺等等,可以说,各方巨头都来齐了。

这些堪称神仙的人物,聚在一起,当然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商议:

其中两人,眼眸射出万丈精光,从上而下,所观察的方向位置正是京师所在;

又有一长须拂胸的老者口中念念有词,一扬手,撒出两片龟壳……

还有撒铜钱的,摆弄命盘的……

反正各种占卜算术,各使神通。

约莫一个时辰后,所有的动作戈然而止,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神色中寻求到了答案:

一老者喟叹道:“贤道中兴,该在今年。”

另一名背负宝剑的老者须发拂动:“气运如龙,不可逆天行事。”

一黑衣老人霍然而立:“那我们就干巴巴看着,坐观贤者成神?”

“三十三天建立伊始,早有规定,不可肆意篡逆红尘,此为大忌。从另一方面将,我们受封与朝廷,为正神。有些规矩就必须遵守。”

“呵呵,贤道成神,谈何容易?我们虽然无法直接出手,可动些手脚,自然滋生无穷变数。”

“然也。千百年来,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好吧,天下气数已一一计算在内,具体如何,只待实施行事。”

“今年气数,定百年国运,不容有失。各位可不要藏私,还请尽力而为。”

“请!”

“请!”

言语声中,本来盘坐在地的诸多身影蓦然原地模糊,最终消失不见。好像凭空遁入了空间,再无迹可寻了。

……

夏日炎炎,京师热闹丝毫不减。街道上熙熙攘攘,两边的茶楼酒店更是人满为患。

相比之下。城北的一间“白马寺”就显得比较清静了。

寺院西南角有琅琅读书声传出。

过不多久,一个长相猥琐的汉子鬼头鬼脑地摸进来。小声叫道:“刘秀才,刘秀才……”

很快,读书声停歇,随即走出个衣装朴素的中年书生来。

汉子随便拱了拱手,放下肩膀的麻包,笑道:“刘秀才,这里的废纸足有五斤多,都是我跑了好几条街才捡拾到的,你给钱吧。”

刘秀才打开麻包,检查了一下里面的纸张,嘴里道:“这次的纸,质量可很差呀。”

汉子忙道:“哪里差了,里面可是有一大叠宣纸的。”

刘秀才不想和他多做争辩,道:“这样吧,三十文。”

“三十文,太少了吧。”

“吴老三,你这是废纸。”

“好吧。”

汉子有些委屈地答应了,接过钱,低声嘟囔道:“小气鬼,活该考了五次乡试,一次都中不了。”

刘秀才提着麻包进屋,把里面的纸全部倒了出来,很麻利地开始挑选,半盏茶功夫就挑出了一大叠来。

他家境贫寒,等闲时候买不起好的文房四宝,因为偶然的缘故,想到一个好法子,专门收购别人丢弃的废纸,以此来练笔。

在天华朝,纸张价值不菲,不少贫寒的读书人都买不起笔墨,只能以树枝未必,沙地为纸,就这样练着。

“哎哟,这些都是上好的宣纸,可惜都被揉成一团团了。”

刘秀才将一团团纸团拿出来,心疼不已,连忙一张张打开,铺在书案上,用巴掌仔细抚平。

纸上正面写着字,字的内容五花八门,有诗、有词、有长句,具体字句倒不出奇,大都摘录字盛唐名句,以及圣贤名言。

只是那字……

刘秀才看了几眼,眼神儿忽而被吸引住了,看了一张又一张,最后完全沉浸了进去。

“呃,没有了……”

总共十五张。

他忍不住又重头翻起,翻来覆去地仔细端详,越看越有味道,忍不住拍案而起:“好字呀!”

……

今天天气晴朗,叶君生抽出时间陪叶君眉去逛街。

他们虽然住进京城有一段时日了,可还没有尽情地四下看过呢。

叶君眉却有些担忧:“哥哥,乡试就快开考了,真不要紧吗?”

叶君生微笑道:“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出去散散心,减轻压力。”

叶君眉有点不大明白,按照她的印象里,越是临近乡试,那些秀才就越是紧张,恨不得一天当两天来用,拼命埋头于书堆中,只怕有所忘记。

好吧,哥哥不是普通人,不能按常理度之。

那就出去逛逛。

两人心情愉快地出门,直接奔着最繁华的朱雀街去了。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吃——吃的主力当然为叶君眉,别看少女娇俏玲珑,吃起小吃来那叫一个风卷残云,胃口忒好。

走得有些累了,便寻间大茶楼进去,找雅座,叫了壶好茶水,悠然对斟。

茶楼里很热闹,声语喧哗。上方摆出一众家什,有二胡有小鼓,却是个说书的架势。

说书者年过花甲,手中执两块木板,啪一声的,十分搭配就开始说书:

破石而出的猴子?

腾云驾雾七十二变?

大闹天宫?

叶君生听着,无比的即视感铺天盖地而来,不禁望向叶君眉。

叶君眉抿嘴一笑,悄声道:“哥哥,你以前给我讲的故事我都整理成本了,来到京师后,那一阵子你不在,我感到无聊,所以找书社刊印成册了,自费……目前只出了这一本,没想到都被说书的说上了。”

自费?

叶君生满额头黑线:作为穿越者发家致富的手段之一,落在咱手里,没端辱没了呀。

惭愧!

第两百五十八章烂书

说书人演绎的故事,显然有所改变。这个改变,并非出自说书人的二度创作,而是在叶君眉手中就发生了。

叶君生当初所说的情节,大部分为摘录,多为精彩高潮部分,很不完整。而叶君眉就凭着自己的构思,进行了完善,把首尾都连接了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本。

看不出来,这小妮子不但在丹青、修道方面拥有无以伦比的天赋,在写小说故事上同样不遑多让。

莫非这就是难得一见的天才?

“对了,君眉,你去书局请人刊印的时候,是他们说要自费的吗?”

叶君生问道。

叶君眉点了点头,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当初在那书局,她所受的招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甚至还被鄙夷了,每当想起,便很不自在。而且自费出书,耗费可不小。

不过出这个书,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故而一咬牙,狠心便出了。扉页署名,正是叶君生当初所用过的“天外客”。

叶君生又问:“那刊印出来的书都卖了吗?”

叶君眉摇了摇头:“不知道呢,当初留给书局那里,让他们帮忙卖,不知为何会被人拿来说书了。”

其中门道,叶君生却能猜个大概:书局售书,大概是放到各大卖书店子里去,被人看到,觉得不错,故而慢慢流传开了。

这年头,说书人的素材少得可怜,碰见这般精彩故事当然不会错过。而等闲的读者听众,什么时候听过这些?

精彩、新鲜出奇,成功并不出奇。

叶君生似笑非笑地问妹妹:“君眉,你真得很喜欢写这个?”

叶君眉立刻点头,在她心目中。写这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所带来的满足感甚至超越了修炼的成就。

“喜欢,那就写吧。”

在这方面,叶君生绝不会约束她的。

叶君眉忽地想起一事,问:“哥哥,你说在出海的时候遇见到静儿姐姐,此事可曾告诉江爷爷他们了。”

“我写了封书信过去,说明了情况……嗯,相信江静儿学有所成后。应该会回家看望母亲爷爷的。”

叶君眉叹了口气,道:“真搞不懂静儿姐姐呢,怎么能走得如此坚决果断。”

叶君生默然:江静儿的选择很可能与自己颇有些关系,她生性倔强,不服输。再加上一向好慕神仙之道,故而遇见仙缘后毫不犹豫抓住,背身离开,并不奇怪。

也许,这就是她的路吧。

叶君眉又轻轻吐出三字:“可惜了。”

叶君生呵呵一笑:“又不是生离死别,有啥可惜的。好了,我们走吧。去附近的书店里瞧一瞧。”

叶君眉冰雪聪明,已知用意,欣然答应。

京师的书店也是颇为集中在一条街道上,名之为“宝山街。”走过去。两边一大排都是各类店铺,书法、丹青、书籍、文房四宝,一应俱全,走在街上。便能闻道淡淡的墨香味。

在天华朝,书籍属于几乎等于奢侈品。售价不菲,于是才会衍生出抄书这一个热门行业来。

想当初叶君生穿越而来所掘取的第一桶金,便是替寺庙抄佛经。

书店所卖,绝大部分都是圣贤经义,以及各类考据疏注;然后才轮到诗词文本;最后才是一些杂书。

在这个年代,小说之类不登大雅之堂,除了自费,书局是不可能帮你出的。这一类别,一向受主流阶层排斥。至于百姓阶级,他们如何会舍得花这个钱买书?

因此,叶君眉请书局刊印销售的这一本《灵猴传》,不卖座那是必然的事。

至于茶楼说书,很可能是说书人在书店偶尔看到,背诵下来然后成为说书的素材。

“江帆兄,你看这本《灵猴传》,满篇都是荒诞之言,离经背道,却不知道是谁写出来的玩意,我呸,简直污了我的眼睛!”

在一间名为“琳琅斋”的店铺,正有些衣装高洁的儒生在挑选书籍,其中两个衣着华丽的公子在杂书柜架上,一人手里正捧着一本《灵猴传》。

“江帆兄,你身为江南三大才子之一,必然要振臂高呼,遏制此书,免得荼毒士林。”

那公子说得慷慨激昂。

他同伴身材很高,丰神俊秀,竟是江南三大才子之一最为低调的杨江帆。

在扬州的天下第一才子竞赛中,杨江帆不曾现身,最后大家得知其居然没有参加,怪不得前十之中没有他的名字。

杨江帆不参加才子竞赛,也是情理之中,此子乃是清流代表,视功名如粪土,因此不愿参加什么竞赛。

坊间传闻,杨大才子才华横溢,似乎还在梅雪海、宋晓峰之上。

在才子竞赛中,叶君生横空出世,可谓掠夺走了所有的荣誉光环,令其他人黯然失色。

从某种程度上讲,杨江帆一开始选择不参加,反而保全了他的声名。

“我且看看。”

杨江帆一本正经地拿过书,翻开来看,只看得前面两页,眉毛已是倒竖:“此书都写得什么,石头里能爆出灵猴吗?乱七八糟。子不语乱力乱神,这书实在荒谬之极,居然能刊印出来。”

同伴道:“肯定是自费的,也不知这天外客是甚来头,舍得花这笔钱出书。可那有什么用,一本都卖不出去。”

“如此烂书,能卖出去才怪。”

两人神色严肃,手中的书籍仿佛成为了洪水猛兽,被批判得体无完肤。

叶君眉按耐不住了,上前一把夺过,娇叱道:“你们胡说八道,这可是一本好书!”

突然之间,杨江帆为之一怔,待看清楚对方是个娇媚俊俏的少女时,顿时眼前一亮。

然而他并非精虫上脑之辈,被少女驳了话头,很是不愉快,沉声道:“这位姑娘,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叶君眉横眉冷眼:“本姑娘当然知道,我说这本《灵猴传》是好书,我要全部买下来。”

说着,把柜架的书本全部一扫而光,抱着找掌柜结账。

闹这一出,出乎意料。

就连叶君生都搔起了头。

“江帆兄,你看,这成何体统!”

那同伴公子跺足拍手,非常愤慨的模样。一双眼眸,却不住地瞧在叶君眉窈窕的身上,暗暗吞了口口水。

唰!

眼前一暗,视线被人挡住了。他正有些不满,抬头准备开口,却听那人轻声说道:“非礼勿视,这位兄台可要谨记了。”

“呃!”

那公子还来不及反应,猛地觉得双眼犹如被针扎了一下,疼痛难忍,赶紧闭上,眼泪婆裟地流淌而出。

“咦,子机,你怎么啦?”

另一边,叶氏兄妹已离开了店铺。

“君眉,你本可以不这样的。”

看着少女仍然气鼓鼓的,一大垒书用布包着,抱在怀里。

叶君眉气呼呼道:“我就是不爽,《灵猴传》是我和哥哥你合力写得,辛辛苦苦,他们凭什么说是烂书,荒诞不堪?在茶楼的时候,你也是看到,那么多人听得津津有味。”

叶君生爱惜地摸了摸她的长发,语重心长地道:“无它,只因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这个世上,有很多种人,他们爱好兴趣各个不同,所以对于某些新鲜事物的接受也各个不同。”

叶君眉道:“这道理我也懂,可就是看不惯他们整天一副假正经的模样,张口闭口圣贤子曰,可暗地里根本不是那一回事。就说刚才那公子,口中说圣贤,眼睛却色眯眯的,最是伪君子……嘿嘿,哥哥你刚才动了些手脚吧,大快人心。”

叶君生嘴角微微一笑,转过话题:“还是说说你要怎么处理这些书吧。”

叶君眉顿时头疼,可怜巴巴地望着叶君生:“哥哥,你就出手吧。”

叶君生哑然失笑:“出手,出什么手?”

“当然是想个好点子,让这些书全部卖出去,人人爱不释手呀。”

“说得轻巧,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

“嘿,别人我不相信,可哥哥你出手,我一定相信。嗯,你也不愿看到妹妹的心血被束之高阁,被人践踏吧。”

说到这,不禁一吐小香舌,眼眸掠过一抹狡黠的意味。

叶君生干咳一声:“好吧,被你打败了,我且想想。”

“好咯,哥哥万岁!”

少女欣喜得大叫起来,在她看来,只要哥哥出手,定然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一路以来,多少大风大浪,哥哥都带着自己安然度过了。

当然,叶君眉也是清楚知道,在京师,即使哥哥神通广大,也不能肆意动用法术手段。京师汇集国家气运,龙虎交汇,对于道法具有非常重的压制效果,稍不小心,就会收到反噬重伤。

只不过,很多时候并不一定需要依靠道法,光凭聪明的脑袋往往也能解决难题。

所以说,哥哥既然应承下来,就一定有办法。

两人回到四合院那边,忽而发现今天有点奇怪,就是叫道院落外面蹲了好几个人,鬼鬼祟祟的。

说他们是贼吧,可从形貌穿着上看,更像是读书人多些,最多只能说是落魄的读书人。

干嘛的呢,真是奇怪……

第两百五十九章捡拾

看见叶氏兄妹回来,那几个人探头探脑的纷纷把目光聚焦在他们身上,眼眸掠过或好奇、或疑惑的神色。

进入屋中后,叶君眉问:“哥哥,他们都是干嘛的?”

叶君生一耸肩:“我怎么知道?”

“不会是贼寇吧。”

叶君眉有点紧张。

叶君生哑然一笑,伸手在她小巧的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就算是贼寇,又有什么可怕的。”

叶君眉一怔,随之释然:他们现在,会怕那些作奸犯科的贼寇吗?纵然在京师,道法难以显灵,不好施展,可还有太多的办法能够应付敌人。更别说,哥哥的法宝里还藏着两只妖怪呢。随便放一只出来,都是咆哮世间的主。

零丁几个贼寇,估计还不够塞牙缝。

故而,很快叶君眉就把外面的人忘记了,该干嘛干嘛去。首先却是把一本本回购回来的《灵猴传》放好,叠在书架上。

瞅见这些书,不禁感到肉疼:话说这些书本来就是她委托书局销售的,眼下自家糊里糊涂又花钱买了回来,一来一去,花了多少冤枉钱呀。

虚伪的臭书生!

心里不禁把杨江帆两个怨上了,如果不是他们在书店大放厥词,一派胡言,她怎么会一气之下把这些书全部买回来?

放在家里束之高阁,并非叶君眉的初衷,她选择出书,就是为了让哥哥所说的这些故事广泛流传出去,而不仅仅只是自娱自乐。

在她心目中,哥哥闲暇所说的故事个个精彩绝伦,想象力丰富无比,仿佛那被灰尘蒙蔽的宝珠。肯定会大放光彩的。就像他所作的诗词一样,同样能脍炙人口,为人推崇赞道。

坐在书房中,叶君生一如既往地开始写字。不多久,脚边的垃圾篓就扔满了废纸团。

约莫一个时辰后,忙完手头功夫的叶君眉进书房来,像往常那样拿着垃圾篓出到外面倒掉。

哗啦!

“这是我的……”

“让开,都是我的。”

叶君眉刚把废纸倒出,就见到那几个蹲守在外面的来路不明的人像打了鸡血般。争先恐后抢来,哄抢地上的废纸团。

“这,这是怎么回事?”

叶君眉茫茫然。

只片刻功夫,那几个人手中便各自拿着或多或少的废纸团,喜滋滋地走了。瞧他们的神情模样。紧紧抓在手心的不是废纸团,而是黄金。

叶君眉赶紧跑回去,告诉哥哥。

叶君生听完,默然了一会,忽道:“以后不用再往外面倒垃圾了。”

叶君眉冰雪聪明,猛地想明白过来:“哥哥,你的意思是说你的身份暴露了。所以才有这么多人专门等在外面,要抢夺你的墨宝?”

“呵呵,应该不至于,也许是有人无意看到。觉得我的字写得还不错,所以才来捡拾罢了。”

关于书圣府邸的传闻,叶君生早有耳闻,不料如今轮到自己头上了。当然。捡拾垃圾的规模远不能比,据说书圣府邸那边。可都是上百人的。

……

城北白马寺,刘秀才跑得气吁吁的,手中紧紧抓住两团废纸团。

回到寓居的偏房内,这才小心翼翼将纸团铺开,欣赏起上面的字来,然后开始临摹。

半饷,他放下手中笔,叹了口气,喃喃道:“都怪自己大嘴巴,把这事说了出去,搞得好几个人都跑去那里捡拾,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添堵吗?”

原来自从上次他跟人收购废纸,翻到叶君生的墨迹,若获至宝。后来使法子得知纸团的来历,便想着亲自上阵去捡拾。

他得了若干好字,又忍不住和一些亲近的朋友说了,于是导致好几个人来到叶君生所住的四合院外等待倒垃圾。

“话说,这笔墨真是那年轻书生写的,真不敢相信呀。如此老练的用笔,如此娴熟的笔画勾勒,堪称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此子莫非是江南三大才子之一。”

很自然地,刘秀才便想到一个可能性,只是做不得准。

“罢了,管他是谁,先把这些笔墨收藏起来,万一以后有机会的话,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呢。”

虽然说读书人风骨凛然,视富贵于浮云。可那都是书面用词,人活着,总得吃喝拉撒,像当初叶君生的那种书痴极品,遍寻天下,都未必能找出第二个来。

……

“哥哥,你想到法子了没?”

吃晚饭的时候,叶君眉问。

法子,当然指的是如何卖书,从而让书热销起来。

“在想着呢,总得从长计议。”

叶君生嘴里正嚼着一大块肉,语调有些含糊。

话说妹妹的厨艺,似乎又有所进步了,把肉烹饪得娇嫩可口,一点都不肥腻。

“你说,把书拿到茶楼酒店里卖给那些说书人可好?”

叶君眉忽然想到个点子。

叶君生摇摇头:“这样能卖几本?”

“呃,那倒是。”

少女干脆拔饭吃,把头疼的事情留给哥哥去想吧。

随后数天,叶君生开始有目的性地四处打转,用他的话说,在做“市场调查”。

至于什么叫“市场调查”,叶君眉表示太过于深奥,理解不能。

不过她也习惯了,哥哥自从开窍,灵光闪现,嘴里就时不时蹦出些新鲜词汇来,都是闻所未闻,但一套一套的,很是那么回事。

这几天,因为叶君生的叮嘱,废纸之类的垃圾都不往外倒了。

这样一来,端是让守在外面的刘秀才等人好生失望。他们跑了几番空趟后终于灰心,慢慢不再往四合院跑。

他们不知道叶君生身份,寻思着废纸始终是废纸,虽然字写得不错,但不至于让人这么耗费时辰地守候等待。

又不是书圣的墨宝真迹,对吧。

不划算。

这些人散去后,叶君生暗暗喘了口气,他可不愿意自家门口老是蹲着一窝人,相当不舒服。

虽然猪妖老是叫嚣着要出来,给予刘秀才等一个终生难忘的回忆,可事不至此,叶君生自不会让他胡来。

第四日,叶君生面有喜色地回来。

叶君眉一见,心里已有六七分肯定。

“我想到办法了。”

果不其然,叶君生开口便是好事。

第两百六十章办法

“什么法子?”

叶君眉很兴奋地问。

叶君生道:“我决定找一个戏班。”

“戏班?”

叶君眉有些迷糊。

“呵呵,就是勾栏演杂剧的。”

这么一说,叶君眉就明白了。在天华朝,已然形成杂剧班子的规模,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在组织上甚有秩序规格,不过组织里的人员大都为同一家庭出身。

在这个时代,但凡艺人皆属于乐籍,身份世袭,轻易不得改变。

叶君眉问:“哥哥,你的意思是让演杂剧的来演《灵猴传》?”

“正是。”

“只不过,会不会稍显复杂了些呢。”

叶君眉还有担心。

当下的杂剧主题,多为历史题材,少见其他。而《灵猴传》故事极为玄幻,另类志怪,要通过舞台的方式表达出来,难度不小。

叶君生呵呵一笑:“没有难度的事,我还不愿意做呢。至于格局的局限,都可以改嘛。杂剧表演,道具筹备、涂面化妆、服饰背景,诸如此类,都可以订做,只要有钱就行了。”

叶君眉摸摸鼻子:“关键就在于,我们该找哪个班子来演?”

计算下来,投入真不小。一般的家庭事小团体,根本做不起来。

叶君生神秘一笑:“不用我们找,自然有人找上门来。”

三天后,西门二公子从扬州赴京,专程来四合院拜访叶君生。

现在的他,春风满面,眼角都掩饰不住的春意毕露,据其透露。凭着当日叶君生所书写的《蝶恋花》,拿到郭三小姐面前,登时俘虏芳心,登堂入室,春风几度了……

正因为如此,两家的婚姻大事提上日程,定在下个月十五举行。

这趟西门二公子入京,一来是做生意,二来是专门送请帖的。

闲聊间。叶君生提起创立一个大戏班的蓝图构思。

西门二公子绝非豪门子弟那么简单,他走南闯北,贸易无数,非常有生意头脑。一听之下,顿时觉得大有可为。一拍大腿,道:“君生,这钱我出了。”

戏班创立,有好节目,演得好,在富贵圈子里演出大受欢迎的话,钱程似锦。

在后世近代。此类做法风靡无数豪族,非常流行。但凡有喜庆之事,都会搞一戏班来助兴。

当然,时空倒退千年。国情有不同。但叶君生自信,这样的形式道路是走得通的。

当下两人一拍即合,由西门二公子出资,找人。找地方等;而叶君生这边,主要就是出剧本。

至于获利分红。五五分账。

这个比例,看起来叶君生很占便宜。可西门二公子不在乎,在他看来,叶君生非池中物,搞好关系,有百利而无一害。

最后,他咂咂嘴唇,按耐不住问:“君生,你不日将要参加乡试,高中的话即将步入官宦坦途,前途无限光明,怎地突然想起弄这个了?”

不管怎么说,读书人搞杂剧,总是有点不务正业,算是走了邪门歪道。

叶君生笑道:“不是我弄,是君眉写出的书没有销路,所以才想这么一个法子拍戏,提高知名度罢了。”

听他说得坦白,西门二公子顿时“啊”了声,眼勾勾看着叶君眉。

叶君眉甜甜一笑:“西门二哥,这就是我写的《灵猴传》,送一本给你吧。”

西门二公子接过,有点哭笑不得。他怎么想,都想不到事情的起因会如此……儿戏。

书卖不好,恍然间却和杂剧牵扯上了,这不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嘛。

想深一层,终于明白过来:敢情叶君生这是怕妹妹无聊,故而搞出的一个名堂。但话说回来,叶君眉年岁渐长,待字闺中,差不多得嫁人了吧。还有空闲折腾这些东西?

不过叶氏兄妹给予他的感觉,一向飘忽,不可琢磨。也就懒得问这问那了,反正觉得此事本身确有把握就好。

随意翻了翻手中的《灵猴传》,眼下却没心思读进去。

又说了一会,确定了大致的章程方向后,西门二公子告辞离去,他入京来,可不仅仅只为了找叶君生的,另外还有好几家要过去拜访。

生意人嘛,肯定忙。

他走后,叶君眉鼓起腮帮:“哥哥,没想到你卖书的法子是这个……但是,真能算卖书吗?”

叶君生一摊手:“怎地不算?杂剧演出成功了,赚钱了,不就等于把书卖了一个高价?还有,别小瞧了这个,一传十十传百,万人空巷,到时候远比你卖几十本书强多了。”

这个画饼貌似遥远,但不得不说相当诱人。

叶君眉记录哥哥叙说的故事,加以完善成本,原本就是为了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喜欢。

“只是,我怕做不好呢。”

担当杂剧所有的剧本工作,独当一面,少女毕竟有点忐忑。

叶君生鼓励道:“有志者,事竟成,你一定会成功的。别忘了,还有哥哥在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