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神-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长还算分明,没有被他三言两语蛊惑:“河伯托梦,只是让赶走他们,又没有说其他,现在我们还是去河边祭拜告之,了解此事吧。”

近日河伯三头两天托梦,次数甚至超过以前几十年的总和。如此情况,吉凶未卜,一颗心未免七上八落,定不住祸福。

就在叶氏兄妹离开的第三天晚上,陈家乡上下再度同时得到河伯托梦,这一次对方的要求,可不仅仅是三牲香火那般简单,而是要乡上挑选出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女来,还必须是黄花大闺女,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然后选在二月初一之时,送上竹排,漂上江心,他自会接纳。

河伯要娶亲了!

这个震撼性的消息传出,众村民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献上黄花闺女,与献上三牲香火截然不同,那可是一条人命呀。更重要的是,这黄花大闺女从哪里来?

听河伯的意思,还得从乡上各户人家里挑选。可自家的闺女,哪个不是亲生骨肉,谁愿意奉献出去?

一时间,人心惶惶然。家里有好闺女的,为防万一,都赶紧躲出去了……

……

彭城,贫家陋室。

叶君生盘膝坐于床上,闭目思索,却还在反思三天前在陈家乡的遭遇,郁郁介怀。他倒不是怪那些村民愚昧,乃至于心甘情愿地被河伯驱使,而是感受到了一种斐然的,以前不曾注意过的力量:

民心的力量。

两世为人,得到了书呆子的知识,同时保持着本身的眼界与思维习惯,故而看待问题,总能想得更通透些。

民心是什么?

古言道:民心即民意,民意则天意。代表天意,无可违逆,力量之强大,难以估计。

又有千古名言佐证:水能承舟,亦可覆舟。

说的,也是民心的巨大作用。

叶君生知道民心民意的厉害,但那时候的明白,更多是停留在书本之上,格言戒律之中。现在,是他平生第一次,亲身接触,并承受之。

“纸上得来终觉浅”,诚不欺也。

当日整个陈家乡的民心,民意,都站到了河伯那一边。皆因对于河伯,村民们本来就信奉已久,河伯显灵后,更是信仰高涨;而叶氏兄妹呢,两人只不过是平凡的外乡人罢了。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叶君生忽然想到:假如自己功成名就,是一方大官呢?用官威来对抗河神显灵,如此一来,民心民意会倾斜向那一边?

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有研究意义的命题,值得深入探讨。由此扩展开来,他立刻就联想到那个在史上极其著名的故事:“西门豹治水”!

如果当时此事不是已闹得天怒人怨;如果西门豹不是手握权柄,那么,民心就很难转移过来,从而能顺利地将一干神婆之流扔进水里头去,为民除害。

因为有时候,不得民心,除害反会让自己变成那个祸害。

这样的事例,并不罕见。

想通了这一点,福至心灵,叶君生忽而大笑,脑海意念流转,感悟立生,第四道、第五道,两道新剑意霍然而出,一撇一捺,一正一反,似直非直,若弯不弯,恰好符合“中庸”之道。

现在,他总共已能使出五道剑意了。

当然,剑意的威力最多只能发挥出一成左右,比以前有进步,但还远远不够。狐仙传授,直接将八道剑意封存在他脑海里,等于平白送给了他。不过想要完全开发出来,化为己用,还得通过自身努力。

这个努力,包括身体素质提升,以及心得感悟两大方面。

比如说别人送给你一个大铁锤,如果你本身没有足够的力气,自是拿不起来,发挥使用;又比如别人送你一个大铁锤,但并不是直接交到你手里,而是放在另外你不知道的地方,要想找出来,就需要个人的领悟。

经过风雨之夜的那一场杀戮,叶君生明白了许多。

五道剑意,游走于体内,如龙蛇奔走,随时都能激发。

“哥哥,吃饭了。”

叶君眉走进来,叫道。

抬头一看,叶君生蓦然双眸一缩,心神一震,只因在一瞬间,他看到了一些本来绝不该看到的东西……

感谢书友“摁到用脚踹”的慷慨打赏,感谢“雪海梅香”的5888,从拳头到聊斋,再到人神,总有些人,依然在!

第五十一章望气

(收藏天天加几百,推荐票天天少几天,太打击人了……)

叶君眉盈盈笑着——近期因为家境改善,伙食提高,这个饱经沧桑的少女渐渐摆脱了营养不良的影响,而变得丰腴起来,气色焕然一新,简直可以用“容光焕发”来形容。

只是眼下,叶君生望着她,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发现她头顶之上,霍然闪现着一团拳头大小的灵光。

此光为红色,并不算浓烈,就那种普通的红,凝聚成一团,若球状,悬于头顶三寸外,异常的醒目。

叶君生以为自己眼花了,赶紧眨眨眼睛,可妹妹头顶上的灵光,赫然存在,不曾有任何消失的趋势。

“嗯?”

叶君眉见哥哥目灼灼地盯着自己,以为是做饭的时候脸上沾染到了灰垢,赶紧用手摸了摸,可并未发现异常,就问:“哥哥,怎么啦?”

“哦……”

叶君生如梦初醒,掩饰地一笑:“没什么,吃饭吧。”内心的震撼,却无以伦比。

草草吃过饭,为了验证心中猜想,就找个借口上街去。

“咦?”

到街上望人来人往,却不曾有异象入目。

略一沉思,当即平心静气,闭目养神,脑海五道剑意蓬勃游动。果不其然,再睁开眼时,就见到每一个往来的人,头顶上都有灵光浮现,只是大小并不统一;虽然基本为红色,可色彩的浓淡度也颇有不同。

有的如婴儿拳头,红色甚淡,带着一种飘散之感,并不那么凝聚。看其人,却是一花甲老翁,风烛残年;

有的灵光霍霍,足足有成人拳头大小,色泽很饱和,明艳若火。它的主人,乃是一壮汉……

朵朵灵光,一一浮现,看上起,显得诡异而壮观,好像整个世界,在一瞬间发生了玄妙的变化,有一种颠覆感。

“人有五孔七窍,故头上有灵光,展现气息,但凡人不自知,唯术士可见……”

不由自主,脑海便闪现出这一句话。此话正是出自在渡云寺抄经书时,无意看到的那页笔记之上。

那笔记上,还有理论阐述,即为:“凡人当有五气光华,分别为血气、文气、煞气、官气、富贵气——血气,人之根本,体强而气壮,体弱而气黯;文气,腹有诗书气自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气大成者,文采七色,能写锦绣文章,鬼神皆惊;煞气,凶狠暴戾,由此而生;官气,入得仕途,为上位者,自有官气于身;富贵气,锦衣玉食,养之可出……”

这些阐述说明,叶君生可是牢牢记得,只是一直没有得到明证,无从分辨真假,直到今天,他像突然开了灵窍一般,居然就能看到别人的头上灵光气息了!

难道说,他已跻身术士行列?

关于《永字八剑》,叶君生早就意识到不凡,很可能是一门神通,如今能发挥出五道剑意,突破门槛,一举看到灵光血气,便是毋庸置疑的证明。

只是,这门神通,与那笔记所说,隐隐又有诸多不同……

比如说术士修炼,都要循步渐进,先开窍出阴神,再淬炼阴神,使其壮大,然后凝聚法相,这才能使唤神通,可眼下自己,连窍都没有开呢。

“嘿,世间本就有许多神通,怎么可能一概而论?而且那笔记所写,明显粗浅,只能算入门级的理论,绝非金科玉律?况且,《永字八剑》是狐仙传承过来的,自然不能当平常论。”

叶君生本非笨人,一下子就弄清楚个中疑窦,只可惜,传授剑意的狐仙一直联系不上,否则定能问个水落石出。

“世人有五气光华,如今都只看到血气,倒要去找人看看其他的灵光气息,为何等模样。”

得以拥有一项新技能,叶君生惊喜不已,跃跃欲试。偶尔见到街边有鸡鸭路过,定目一看,它们头颅之上,居然也有血气显现,只不过甚为弱小,不过花生米那般。

嘿,原来兽禽类也能看出些端倪……推而广之,看鬼看妖如何?

再仰天望天,见整个彭城的天空,都有一层薄薄的血光在笼罩着,生机勃勃,此象当为人口密集才产生的,若换到野外城郊,定然没有了。

人多的地方,血气便浓郁,连成一片,隐隐成阵。

走得几步,突地一阵头晕目眩,脑海的剑意嗡的一下,尽皆弥散,再想看人,却看不出来了。

“原来如此,剑意激发,会损耗精神,不能持久。”

叶君生明白过来,便收了心性,返回家中。来日方长,还有大把测试的机会。

回家后,先痛快睡一觉。等到醒来后,果然精神又充足了,灵机一动,就去妹妹房间取来一面旧铜镜,对镜而观,要看自己的灵光气息——

一团红光,比成人的拳头略小些,颜色倒很鲜明,看上去,就像一团火焰在头顶上燃烧着,表明生命力旺盛。

突然间,眼角余光一瞥,见到红光中央的地方,有一丝霞光闪现,宛如一道袖珍版的彩虹,很是显眼。

这是?

这是文气?

叶君生当即反应过来。

这一丝文气,甚是微小,就像一根头发丝。就不知道,它的产生是跟书呆子本身的文才有关呢,还是跟无心插柳夺得道安诗会诗魁有关,又或者两者皆有之,日后要多加留意。

为了预防精神损耗过度,很快他就放下镜子,收敛了剑意,定定坐着,出神。

屈指一算,返回彭城家中已两天了。这两天时间,倒有些闻讯而来的人登门拜访,但都被叶君生以“要专心温习功课,准备童子试”为名,拒之门外,更没有答应去参加任何宴席之类的活动。

如此一来,在别人眼中,叶君生就与“不识抬举”挂了钩。道安诗会的诗魁,算是一项名声,但这名声,要想发扬光大,就要抓住时机努力去经营,去迎合,方能维持。而叶君生本来就躲了十多天时间才回来,如今又一点面子不给,别人自然觉得恼怒,有的人想:“此子会做词,但不会做人。”;有的心思卑劣的,直接就觉得他乃欺世盗名之辈,怕出丑,故不敢参加应酬……

至于彭城里头普通的百姓,他们许多人连字都不认识,更遑论欣赏诗词文章,在他们看来,无论什么诗会的头魁,都比不上一个秀才的功名,所以文坛盛会对他们来说,实在生疏而遥远,就不用说影响力了。

叶君生不愿去跻身文人雅士的圈子,整天游山玩水,卖弄风月,哀春悲秋,无病呻吟。有这时间,还不如多修炼《永字八剑》呢。当然,温书也是一项内容,因为二月开春,童子试即将开考,不容有失。

感谢书友“夜色当空”、“无名无涯”的慷慨打赏!

第五十二章密谋

彭城县衙,县令一家便居住在县衙后面的宅子里。彭城当今县令,姓胡,字“汉山”,今年四十三岁,二甲进士出身,当这彭城县令,已五年之久。他还有一个身份,便是彭城大族彭家的姨夫。

有彭家支持,胡汉山的县令位置可是坐得极为滋润,除非有升迁的机会,否则他哪里都不愿调离。

只是如今,彭家出事了,大事。

彭家大少爷彭青成前往道安府参加道安诗会,不料遭遇歹人杀害,被杀人放火,就连尸体,都烧得面目全非。

这个消息,已在彭城县传开,普通的平民百姓,自是欢呼雀跃;但彭家与胡县令,却无比愤怒悲伤。

更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追查凶手之事一筹莫展,全无头绪,成为悬案。

长兄身亡,彭青山自得请假回来祭拜戴孝。现在,他就坐在姨夫的书房中,密议事情:

“姨夫,我怀疑大哥之事,与那叶君生兄妹有牵涉。”

面皮白净的胡汉山眉毛一扬:“青山,你可有证据?”

彭青山摇摇头:“若有证据,岂会说说而已?”

胡汉山叹息一声:“青山,姨夫知道你心中所思,但无凭无据,我们也不好动手,尤其他现在夺得道安诗魁之名,甚为棘手。”

提及道安诗魁,彭青山神色不禁掠过一抹狰狞,便低下头去,掩饰住,片刻,恢复自然,又道:“姨夫,我听说那书呆子已报名参加今年的童子试。”

胡汉山点头道:“不错,他手续都办妥了,已得到批准。”

“你觉得他会不会考中?”

胡汉山忽然一笑,压低声音:“他会不会考中,无关大雅,问题在于,给不给他考中。”

彭青山双眸一亮,当即站起身来,抱拳道:“如此,青山多谢姨夫成全了。”

童子试分三关,包括“县试”、“府试”、“院试”。其中县试考四场,由县令主持。

县试由县令主持,胡汉山要做手脚,轻而易举。他言下之意,自是说如果自家不给叶君生考过,那无论他的文章做得多么出色,都不会过。过不得县试,自然没有资格进一步,参加府试院试了。

彭青山明白其中关窍,心中大喜。其实他对叶君生已有杀心,只不过适逢其仕途前程的一个关键时间点,却不好乱来——眼下他正四处活动,寻求外放当县令的机会,已非常接近。他兴冲冲参加道安诗会,本亦为此事做势,只无奈莫名其妙地败在叶君生手上,实在是新愁旧恨眉生绿。

暂时不好动手,不如先缓一缓,俗话说:“猪当养肥了杀”,到时杀得会更爽快。只不过在此之前,彭青山绝不愿意看见叶君生考取秀才功名。因为一旦有了功名,身份便截然不同,会增添许多变数。

这些想法,自不会说出来。而胡汉山却是另一番想法,他并不相信彭青成之死会和叶君生兄妹有关,彭青山的说辞,应该是因为诗会上的怨恨,而导致的迁怒。

但不管如何,胡家与彭家是一条战壕上的人,利益攸关,胡汉山自乐得送个顺手人情,卡住叶君生的功名之路,好让彭青山感觉高兴些。

论前程,自家小外甥可比自己更为光明远大。

……

“哥哥,要不我们去找大圣回来吧。”

回来后,叶君眉一直惦记着大圣。当初哥哥决定把大圣放养山林,她就极为不舍,并且担心。毕竟大圣是一头水牛,不是猛兽,将它放养于山野之上,这本身就有问题。只是当时拗不过哥哥的决定,才同意下来。

叶君生一笑:“君眉,我都说了,如果大圣要回来,它自然便会回来的。”

叶君眉有些急了:“哥哥,它可是一头牛!”

一头牛,没有人牵引,就算识得路途,也难以返城回家。万一半路碰到些贪婪之辈,见到一头无主水牛大摇大摆地走在路上,肯定会动手拉走。牛价不菲,哪怕是一头病弱老牛,都能卖不少钱。

叶君生知道妹妹担心,可也不好直说大圣是头牛妖,已恢复几分法力,只要它不愿意,别人无论如何都牵不走的。

非但牵不走,还会吃蹄子呢。

不过对于大圣当前的下落,叶君生也有些记挂:它,到底会不会回来?

……

彭城西郊,有村庄名“大塘村”。

今日,大塘村有人家办喜事,娶亲。

新郎名叫“阿永”,说起来可是一名孤苦出身的孩子,父母早亡,哥嫂又是刻薄之人,分家的时候田产祖屋都没分给阿永,只打发给他一头老牛。

阿永带着牛,在村中盖了一座简陋的茅棚居住,一晃几年过去,省吃俭用,终于积攒了一些银子。后来见到老牛病弱不堪,已不胜劳作,便把它卖掉,换得两贯钱。利用这笔钱财,阿永盖起了新房子,这样,才有了娶亲的根本,便托媒人说动,找了个差不多的姑娘,于今日成亲。

吉时将近,穿得一身喜庆的阿永开始出门去迎亲了,自没有轿子马匹之类的阵仗,就借了头骡子,准备给新娘坐的。

新娘家不远,就在邻村,同一个乡。

走着走着,突然前面转出一头大水牛来,也没有人牵引,只得一头牛。此牛颇为壮硕,皮毛油亮,青光可鉴,极为精神。一支左角,却断折了。

看着这头牛,阿永觉得有些眼熟,不禁多瞅了几眼。

那水牛并不闪让,反而直直迎上来,来到阿永面前,突然两条前肢一屈,跪倒在地,大牛头磕在地上,怦然有声。

一头牛,给自己磕头跪拜?

刹那间,阿永的心神一阵恍惚,几乎怀疑自己眼花了。

一磕之后,水牛张口一吐,一块银元宝咕噜噜掉在地上,银光灿烂,起码五两重。

吐完银子,水牛起身,猛地一声鸣叫,异常响亮,吓得那骡子四条腿都软了,差点没趴在地上。

叫毕,大青牛头也不回,撒开四蹄,倏尔远去,不知所踪。

“老牛,是老牛!”

阿永恍然醒悟,认出对方正是跟随自己多年的那头老牛,只是不管如何呼叫,那牛都没有再回头。

他心中怅然若失,好像自己错失了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并且永不会再回来了。

阿永当然不知道,其实他卖掉的,不是一头牛,而是一次仙缘啊。

感谢书友“小猪的苹果”、“浮云里的鹤-隐”、“李ぁ想”、“水果狂想曲”、“摁到用脚踹”等的慷慨打赏!特别感谢“雪海梅香”的万币支持,本书终于有一堂主坐镇了,谢谢!

第五十三章回家

景阳后山,大殿之外,周乱山匆匆而来,入得殿中参拜:“师尊,你出关了?”

殿上所坐道人,一派仙风道骨,此刻睁开眼睛,缓声问道:“乱山,你且将在彭城探查的过程原原本本道来。”

当下周乱山赶紧禀告,只是其中省略去青楼之事。

听完,道人微微沉吟,这才发出一声疑问:“这么说,对方已离去?”

周乱山回答:“应该如此。”

道人扼腕一叹:“可惜。”

周乱山忍不住开口问:“师尊,此狐妖到底是如何来历?”

道人目光深邃,一字字道:“如果猜得不错,当为前朝余孽。”

周乱山顿时心一凛。

其所在的山门,名叫“景阳门”,在俗世中也算名声响亮,非常了得。但他却明白,景阳门不过是“羽化道”的一个小分支而已,上面的羽化道,为三大道门之一,才真正算得上是道门巨派。

红尘有俗世,世外有仙界。这仙界,名为“三十三天”,便是由许多神通广大的术士所建立起来的大自在世界,可并没有天下一统,本质与俗世一样,各有势力鼎立,彼此之间多有纷争。

如同俗世间的王朝更迭,在时间洪流的推动下,术士世界的秩序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绝不像神话故事里所说的,玉皇大帝坐天宫,一坐便生根;真实情况倒和孙大圣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颇为相符。

百年之前,“三十三天”便发生了一次大战,最终造反者成功篡位,改朝换代,而对于前朝的势力进行了一番大清洗,赶尽杀绝,个中影响深远,至今未休……

其中有许多秘辛,却不是周乱山所能洞悉的,他只是听过一些传闻,记忆很深。这时候听师尊提及,当即竖起耳朵来听。

道人又说道:“为师已将此事禀告宗门,相信不日将有仙使来到……嗯,在此之前,乱山,我要你再度前往彭城打前站,恭候仙使降临。”

闻言周乱山大喜,红尘滚滚,酒色迷人,他可有些上瘾了,如今又有机会下山,当即欣喜答应。

……

晨曦微微,叶君眉一如往常地起床来,披了衣裳,就到院子中漱洗。当经过牛棚的时候,习惯性地往里面一瞥,忽而双眼睁圆了,露出不敢置信的神情——

牛棚中不再空空如也,而是多了一头大水牛,甚为壮硕的样子,看上去,就像是大圣。

大圣回家了?

叶君眉惊喜交集,赶紧走上来,仔细观察。只是眼前这牛,有些和大圣不一样,骨肉筋骨都像撑大了一圈,变得十分魁梧,而一身的皮毛更是崭新如锦缎,熠熠散发出青光。若不是断折的左角特征,她根本不敢相认。

“哞!”

青牛见到叶君眉,非常亲切地一声鸣叫。

听到熟悉的鸣叫,叶君眉终于确定了,欢呼雀跃,赶紧去叫叶君生。

“哞!”

看见叶君生,大圣铜铃大小的眼睛精光闪烁,似乎发现了某些不同寻常的事情。

摸了摸妹妹的秀发,叶君生微笑道:“早说了,如果大圣愿意回来,就一定会回来的。”

大圣自己回家,他自然开心得不得了,身边能有这一头牛妖留下来帮忙,乃是极大的臂助力量,底气顿时猛涨。

叶君眉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充满了好奇,觉得这样的事情十分神奇:一头牛放养到山野之上,然后时隔许多天,又自个回家来了,莫非真是老牛识途?

不管怎么说,回来了就好,也没必要问太多,正如哥哥所说的:大圣,不是一头普通的牛。

吃过早饭,少女便心情大好地出门去做活计了。她总是闲不住,况且,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能赚一分是一分,所以就算叶君生反对,她也坚持着要去做些琐碎活,补贴家用。

院门一关,叶君生站到大圣面前,剑意运转,睁目一看,就见到大圣头颅之上,一团血气大如脸盘,赫赫燃烧着,非常旺盛,当其中,却又有一缕青气袅袅而升。

这青气初看很普通,但多看几眼,竟显现出如剑刃般的锋芒,直刺得瞳孔生疼,要流出眼泪来。

叶君生赶紧撤去剑意,恢复正常。

大圣目灼灼,忽然张口,口吐人言:“没想到,你居然成为了术士!”

这一开口,令叶君生喜出望外,表面对方要与自己坦诚相见了,一双手,不知该作揖好呢,还是抱拳:“大圣……呃,或者应该叫‘牛兄’?”

大圣巨大的鼻孔哼出两道粗气:“我喜欢大圣这个名字。”

“那好,大圣,不如我们进屋子,小子有事请教。”

大圣甩甩尾巴,跟随着他迈步进入屋子里面,然后毫不客气一屁股坐在一张凳子上。惊人的体重,直压得那凳子发出令人牙酸的咿呀响。

一个人,一头牛,对面而坐,这样的情形怎么看怎么鬼魅,若是被旁人看见,只怕会当场吓得下巴掉到地上去。

大圣眼眸有神光流溢,打量了叶君生一番,忽道:“你修炼的,便是《永字八剑》吧,没想到你得了如斯传承,相得益彰,很好。”

“你认得《永字八剑》?”

“桀桀,在三十三天,我老牛不识得的神通并不多。嗯,你应该是觉悟出了四道剑意,唯如此,才能开灵窍,观五气灵光。”

叶君生精神一振,连忙点头。

大圣又道:“只不过《永字八剑》不属于道门,释家,魔宗,却是一门极为罕见特殊的贤道,千百年来,就没听说过有练成的。”

叶君生一愣:“什么意思?”他本以为那狐仙定然是精通此道的,否则怎么能传承给自己?

“所谓贤道,说白了就是读书人的道。但里面许多东西,老牛也不懂得,只知道《永字八剑》仅仅为基础,大成之后,方能踏入另一个神秘层面。至于是什么层面,就不得而知了。你们读书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写锦绣文章,养浩然正气,大概如斯。”

顿一顿,又道:“老牛蒙你相救,必有回报。至于我的来历,你就不要多问了,时候到了的话,自会相告。”

叶君生忙问:“大圣,术士分‘开窍’、‘阴神’、‘阳关’、‘法相’、‘散仙’五大境界,那我如今,算是第几等?”

大圣瓮声瓮气道:“贤道术士颇为奇特,不好一概而论,真要分的话,你现在不过开窍而已,等八道剑意全部悟出,便可凝结阴神了。”

当下叶君生抓住机会,又请教了许多关于术士世界的问题。大圣倒没有过多隐瞒,侃侃而谈。在这些言谈之中,一个堪称波澜壮阔的神奇世界,就像一幅光怪陆离的画卷,就此在叶君生面前展开。

第五十四章报怨

(票票缩水厉害,大家看书请投票呀!)

神州大地,人杰地灵,自三皇五帝时代,面对天灾人祸,便有惊才绝艳之辈苦苦探索超脱之道,历经无数,渐渐有诸多神通法门面世。到春秋期间,百家争鸣,可谓开创一盛世。

至秦朝一统天下,以法家为准则,焚书坑儒,却不知断绝了多少传承;再到汉时,有释家大能牵白马驮佛经佛像西来,就此在中土扎根,开枝散叶,自成一大派。

发展至今,按照修炼法门不同,共分为三大流派,其一为本土道门,以太极阴阳为基础,行五行八卦九宫之奥义,吐纳天地元气,崇尚老庄的无为逍遥;其二为释家佛门,讲究轮回因果,以超度众生为己任,守清规戒律,炼九转金身;其三便是鬼修魔门,信奉自然,精于魂魄之事。

三大流派,其中又有诸多山头林立,就算同一流派,内部也绝非一团和气,都存在不小的矛盾。

为了区别于红尘俗世,千百年来,术士自成一世界,名曰“三十三天”,却也仿照人间秩序,施行等级划分统治,简直就像个国家一样。上位任职者,领取玉符、赦命,可享受民众香火,故被称为“神仙”。

……

大圣的描叙,并未具体入微,只是拣些大的概念说。即使如此,对于叶君生而言,无疑等于推开了一扇大大的天窗,从而能认识到一个高高在上的新天空,新世界。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如果说以前的他为一只蝼蚁,忙忙碌碌,不知为何而生,不知为何而亡。那些现在的他起码能算得上是一只井底之蛙。固然眼界有限,可至少知道天外有天。

至此,之前许多疑惑不解的问题尽皆迎刃而解,思绪通达,前所未有的清晰分明。

而叶君生所修炼的《永字八剑》,隶属贤道,并不归于三大流派之中,属于“百家争鸣”时代的一脉传承,却不知狐仙从哪里习得,又传给了他。

“只无奈,现在的三十三天,已不是以前的三十三天了……”

说到最后,大圣叹息一声,摇摇头,甩甩尾巴,意兴萧索,不再多说,径直出屋,回到牛棚里卧下,闭目打起盹来。

这头牛,一定有故事!

叶君生暗道:只可惜,它不肯道出自家出身。念头一转:以自己现在实力低微的情况,知道得太多,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

……

“吴管家,彭家是不是要对我那傻呆侄子动手了?”

海天楼上,叶适一脸谄笑地对吴管家说道。

吴管家脸一板,道:“叶员外,知道得太多,对于你不是好事。一句话,你答应不答应?”

叶适一咬牙:“我答应了,那小子不当人子,就休怪我这当伯父的无情。”

吴管家呵呵一笑:“叶员外尽管放心,事成之后,好处少不得你的。”

叶适就问:“吴管家,既然我都答应了,你是不是也该面授机宜,要我告那小子什么罪名?”

吴管家一字字道:“不孝。”

叶适一愣,有些反应不过来。

吴管家接着道:“圣贤曰:‘不孝有三,’你需要告的就是第二条‘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即可。”

叶适面露苦笑:“吴管家,你是不是弄错了?我那可怜的弟弟夫妻,早已去世多年了。”

父母都不在了,哪里来的孝不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