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淡的重生生活-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在前面走,总感觉后面有什么跟着,回头找了一下,又什么也没有看见,但总是有点不对劲,在一个转弯处,我停下来等,没一分钟,一个黑影就跑了过来,看到我,扭身想往回跑,我好笑,喊:“小黑,过来!”,黑影停住了,睁大一双无辜的眼看着我,我又说了一遍,它才拖着不情愿的步伐走到我跟前,正是小黑。我敲敲它的头,笑骂道:“你怎么跑来了!家里人都被我劝住了,却没看住你一条狗!”小黑讨好般用脑袋顶顶我,“算了,想跟就跟着吧。”我无奈的说。小黑一听我同意它跟着,欢快的叫了一声,撒开腿往前跑去,我继续慢悠悠的在路上晃。离学校大概五十米左右时,小黑自动停住脚步,回头看看我,我摸摸它的头,对它说:“好了,我到学校了,你放心了吧?回家吧!”它还在原地不动,我不在理它,一步步走到学校门口,再回头看时,小黑留恋的看我一眼,转身狂奔走了。

走到校园内,已经有不少的学生来了,教室的门还没有开,正三三两两站在一起说笑,一个暑假,整整两个月没见,是有很多的话要说。

昨天来的时间太短,人又太多,我还没有仔细打量个这所我已经有差不多一二十年(两辈子加起来)没见的学校:一排坐北朝南的教室,一共有六间,破旧的平房,也不知道是那一年建的,斑驳的墙壁上的石灰掉了好几块;转头,这边是一排朝向西面的教室,更惨,还是瓦房,看上面破旧的瓦片,我很怀疑下雨天它能不能履行遮风挡雨的职责;南面,三间孤零零的房子戳在那里,看起来稍微新一些,但很小,不像教室,应该是才盖的办公室吧;靠近校门这边,则是男女厕所。整个学校,没有一点绿化设施,真是简陋的可以。

“来来来,育红班的同学们,都到这儿来,排好队啊……”

就在我挑剔这所学校的时候,老师们纷纷到了,从一年级开始,有不同的老师带到各自的教室,最后,才是学前班的。

随着其他人排着队,宋老师和另一个女老师在维持秩序,应该就是张老师了吧。等到所有人全部站好,宋老师说:“同学们,现在我开始点名,点到的就站到左边,一会儿跟我走,没点到站着别动,张老师会带你们去教室,知道了吧?”

“知道了!”同学们齐声说到,汗,真乖啊!

宋老师开始点名,同学们一个一个站了出来,好玩的是,有很多人,要点几遍名字才知道叫到的是自己,更狠的是一个流着鼻涕的小男生,还嘟嘟囔囔的说:“我叫二毛,为啥要喊我宋红岭?”,同学们都笑的东倒西歪,连两个老师都抑制不住笑意。

好不容易宋老师点完了名,带着点到名字的人进了西面教室的最右边一间。剩下我们这些没有点到名字的,张老师走上前来,和蔼的说:“同学们,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老师’。大家一定要相互帮助,团结友爱。记住了吗?”

“记住了”仍然是整齐划一的声音。

“好,现在我开始点名,点到谁的名字,就大声说‘到’。”张老师说。“宋红涛”“到”;“宋冬丽”“到”,“王梅”“到”,……“刘颜玮”“到”。……点完名后,张老师让我们重新排了一下队,这一次是按照身高来的,看来是要安排座位。排好后,她走到右数第二间教室,打开门,让我们按照队形依次走进教室。我排在队伍的中间,等我走进教室,前面的人已经分配好了位置,坐了下来,看到所谓的教室,我真要倒吸一口冷气:地面连转头都没铺,还是土地!而且还有一些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没有课桌!没有凳子!用一块块长长的木板,两头用砖头垫起来,高一点的充当课桌,矮一点的就是凳子。这也太简陋了点吧?!不等我多想,后面的人推着我往前走,终于走到了“课桌”面前。推推嚷嚷的,又过了二十分钟,所有人才都坐好。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教室内一共有六排“课桌”,每排坐了六个人,最后一排只有四个,也就是说,我们班一共有34个人,还好,人不算多。

等所有人坐好后,张老师在讲台上大声说:“同学们,静一静,现在大家先认识一下周围的同学,记清楚自己坐在什么地方,以后就坐在哪里。等一下我就把课本发给大家。”说完就出门了,应该是搬课本去了。

张老师前脚出门,教室里就“嗡”的一下像炸了锅一样,耳朵里尽是声音,却听不清说的到底是什么。我的左边坐着的是一个挺漂亮的小姑娘,刚才就是她在后面推我,看穿着家庭条件应该不错,就是脾气有点大,拽拽的,一副不想理人的样子;右边是一个胖呼呼的小男生,不知道拿着什么东西在吃,好像除了吃其他的都不关他的事。

理论上来讲,这些人我应该都认识才对,毕竟,上一世,他们就是我的同学,可是,实在是年代太久远了,我真无法从这些人身上找到任何熟悉的影子。这样也好,带着未知来接触这些人,就当从来没有认识过,一切都是新的,感觉真好。

没一会儿,张老师吃力的拎着两捆书,进了教室,一瞬间,世界安静了。

张老师按座位顺序,把书一本本发到我们手上,现在,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课,内容简单的要死,不要说我是一个二十八岁的伪小孩了,仅仅是我这两年自学的东西都比这要难的多。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不再学习这些呀。

算了,不想这些有的没的了,张老师又开始说话了:“同学们,以后咱们天天都要来上课,谁要是不能来,就要让家长来请假;每天早上八点钟准时上课,一节课五十分钟上午四节课,十二点放学;下午两点上课,三节课,五点放学。每个人都不能吃到、早退,听明白没有?”“明白了”,参差不齐的声音,感情还有人不明白,张老师很有耐心,又仔细的讲了一遍,直到所有人都明白了,才又说:“好了,今天上午没有其他事了,同学们可以放学了。在校园里,不能大声说话啊,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还在上课呢!好,放学吧!”

张老师话音刚落,我右边的小胖子,就飞快起身,从我和小美女后面挤过去,窜出了教室。不想和别人挤,于是等人走的差不多了,我才晃悠悠的出了教室,往家走。

到家一看,一个人也没有,看来老爹老妈在门面房那里,嫌路远,不想走着去,先到街上找到二哥,再让他骑车带我过去好了。

老爹老妈正在为中午生意做准备,看到我,老妈忙问:“妮儿,你可放学了?老师都讲啥了?”

老爹也停了手中的活,看着我。“啥也没讲,就是分了班,发了课本。”我说。

“课本发了?来让我看看!”老妈很感兴趣。

我把书包给她,问老爹:“爹,几点了?”

老爹看看手表,说:“十一点多一点儿,咋了?是不是饿了?”

“不饿。”我从老妈手上接过书包,“你们忙吧,我练会儿字。”说着走进了屋里。

老爹老妈继续忙,我把课本和作业本上写上名字,重新装回书包,拿出我的文房四宝,开始练字。

“妮儿啊,中午想吃啥呀?”老妈在外面问。

“叫我爹给我下碗手擀面吧。”我回答,“哎,妈,吃完饭我睡一会儿,下午两点上课,记得叫我。”“知道啦”

“妈,给我买个手表吧,听说有一种电子表,可便宜了。”

“行啊,过两天就给你买。”我很少主动要什么东西,所以老妈很爽快的答应了。

18、传说中的王老师

下午一点五十,准时到学校,走到位置上,坐下,等待上课。

上课的钟声敲响之后,张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今天的第一节课,是数学,有我给大家讲课。现在,拿出大家的课本,翻开第一页……”

单调无趣的课业内容,被张老师用温柔的语气讲解出来,好像也没有那么令人难以接受了。张老师好像不论什么时候都是轻声细语的,非常有耐心,再想到陈老师也是这种和蔼型的人,看来,学校分配老师还是很有一套的,刚上学的小屁孩,什么都不懂,确实需要一位有耐心的老师才能教好。

第一节课上的是数学,按常规来说,第二节应该就是语文了。休息十分钟后,上课铃打响了,传说中的王老师姗姗来迟,手拿着一本教课书,在上课后五分钟,缓缓踏入教室。

他是一位看起来就很严肃很有威严的教师,头发已经花白,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地痕迹,看着教室里乱糟糟的局面,不发一言,只是用严峻的目光扫视了一圈,凡是被他看到的学生,不由自主的敛声屏气,不敢再说一句话。

等到教室里安静下来,他开口说话了,声音不大,但很有力度:“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姓王,你们可以叫我王老师……”

怪不得老妈不问王老师是谁,原来是这一位啊!什么德高望重,什么桃李满天下,什么教书育人,凡此种种,好像只要是好的形容词,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我原来可是要立志跟他学习书画的,可是看着他不怒而威的样子,不由的在心里打鼓,谁知道他会不会愿意教导我啊?

我要怎么去对他开口讲这件事啊?不自觉的在脑海里幻想我去找他老人家提出请求的情景:情景一:“王老师,你看,这是我写的打字,麻烦您帮我看看,写的怎么样?”我献媚的说。

王老师头都不抬,扫了一眼,不屑一顾状:“嗯,不怎么样。”

我更加狗腿的说:“那您能不能给我指点一下呢?”

王老师看我一眼,轻轻的吐出两个字:“不能。”我泪奔情景二:我拿着一摞事先写好的字,等在王老师必经的路上,倾听着王老师的脚步一点点一点点的近了,猛然冲过去,王老师猝不及防,被我撞到,我手里的纸散落一地,我一边低头收拾,一边道歉:“对不起,我没看到,对不起……”

王老师捡起一张我写的字,仔细端详,然后和蔼的问:“这是你写的吗?”

我赶忙点头,王老师说:“你小小年纪,就能写出一手如此的好字,多加练习,假以时日,成就不将不可限量,我有意要将我毕生所学全数传授于汝,不知汝可愿意?”

我睁着星星眼,忙不迭点头:“我愿意!”呃,这也太恶寒了点吧?摇摇头,甩掉脑中不切实际的幻想,搓搓被自己吓出的鸡皮疙瘩,还是另寻一个可行的方案吧。

“好了,今天我要讲的就这么多,同学们现在把作业本拿出来,照着黑板上的内容抄写下来,每个字母抄十遍,”就在我胡思乱想的同时,王老师的课已经讲完了,听到他布置的任务,我赶忙看向黑板,还好,只是抄写基本的声母和韵母,不敢再开小差,低下头专心写起来。

“喂,把你橡皮借我用一下!”我左边的小美女………张晓阳说。果然是一个被娇惯坏了的大小姐,她家开着我们村最大的饭店,是村里的首富。

虽然她比较没礼貌,但不想跟她一般见识,随手把橡皮递给她,继续做我的事。

“好了,同学们现在把自己的作业本交上来,每一组的传到最左边,我过去收。”王老师说。

一阵悉索的传书声之后,教室再度恢复安静。王老师走到讲台上,一个一个开始检查我们的作业,时而摇头,时而点头,应该是在点评我们的成果吧。

没一会儿下课了,王老师走出了教室,我顾不得其他,赶忙冲出教室,追上他,王老师看到我在追他,停下来等着,等我跑到他面前,问我:“同学,你找我有事吗?”

我深吸一口气,平复一下自己因为奔跑和紧张而加速的心跳,小心的说:“王老师,听说您的书法很好,我想跟您学写书法。不知道您能不能教我?”说完,小心翼翼的看着他,等他的答案。王老师奇怪的问:“你为什么想学书法呢?”

“我……”该怎么说呢?组织了一下语言,“我觉得学书法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所以想学”“哦,那你叫什么名字?”从王老师平静的脸上,看不出他的想法。

“我叫刘颜玮。”我回答。

“刘颜玮,”王老师思索了一下,“你今天放学,自己照字帖临摹一幅字,明天拿给我看看。”

“好!”我一听这事有门,赶忙答应。

王老师听我回答之后,转身走了,我也开始琢磨让老妈给我买笔墨纸砚这些东西。

后面的两节课也没有心思听了,好不容易熬到放学,吃过午饭,看老妈忙过一阵之后,缠着老妈,让她给我买东西,老妈只好放下手中的活,带我上街。

看我挑选完需要的东西后,老妈也不急着回去了,拉着我往另一个柜台走,我很奇怪,问:“妈,你还买什么东西吗?”

“我不买啥了,你昨天不是说想要一块儿手表吗?正好来了,一块买了。”老妈说。

等了一会儿,老妈好奇的问:“你咋会想起来要写毛笔字了?”

“我听说我们语文老师毛笔字写的很好,想跟他学,老师就让我先写写让他看一下。”我半真半假的说出早想好的理由。

老妈一听,老师是支持这件事的,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挑好一款适合我用的手表,回家!

晚上,我拿着毛笔开始写字。书写毛笔字的一些理论知识我还是有的,但动手去写,才知道理论与实际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小小的一杆笔,就是不听话,写出来的横是弯的,竖是斜的,没有一点笔锋,好点的能勉强看出是个什么字,其他的不是写的糊到一块,就是不完整。

看看写好的两张纸,一团糟,这可不行,王老师看到,绝对不会同意指点我。算了,字写不成,还是用笨方法吧,一个笔画一个笔画的写吧。重新拿出一张纸,开始写横,竖,撇,捺,不停地重复着简单的笔画,写着写着,手好像顺了一点,不在那么生涩别扭时,已经写了满满三大张宣纸。这时,我又重新开始写整个的字,好不容易写了一张,左看右看,都不满意,看看时间,已经九点半了,算了,先这样吧,不能熬夜的,先睡觉吧。

第二天,我拿上写好的字,还有练习写的笔画,提前十分钟从家里出发,今天第一节课就是语文,希望能在上课前把我的作业呈现给王老师。到学校后,来到教师办公室门口,看到王老师到了,正在坐着喝茶,还有一个不认识的老师在看报纸。敲敲门,王老师抬头看到是我,挥挥手,示意我进去,我忙把写好的字拿给他,他接过后,直接摊开看,先看我写的一笔一画,再看整个字,脸上带了点小小的诧异:“这些都是你写的?”

“是。”“这些字你都认识吗?”王老师再问。“是的,我都认识。”

“谁教你的?”“我哥哥们。”“毛笔字以前写过吗?怎么知道先写笔画的?”“以前没写过毛笔字,但是我在练钢笔字,写钢笔字是我就是先从笔画开始的。”

王老师又问了几个问题,不敢大意,我一一认真回答,看报纸的老师也被我们的话题吸引,拿着我的“大作”欣赏。“王老师,我看她写的还挺有点味道呢!”

王老师淡淡的说:“连门都还没有入,有什么味道。充其量不过是认真罢了。刘颜玮,让我教你可以,但是,我不喜欢偷懒的人,也不喜欢别人半途而废,你能不能吃苦?““能!”我坚定地回答。开玩笑,别说你问我能不能吃苦了,就算是问我能不能死我也得说能啊!不然我前面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好,以后,你每天吃过晚饭就到我家,我会严格要求,希望你能坚持下去,不要打退堂鼓。”

“是,我知道了。”我坚定地回答。

呼,终于迈出了这一步,刘颜玮,加油!你一定可以成功的!

19

我开始了每天很有规律的生活:早上六点半起床,慢跑三十分钟,洗漱之后吃早饭;七点四十出发去上学,十二点放学;吃午饭,午休五十分钟左右;一点四十上学,五点半放学;回家吃晚饭;六点半到王老师家练习写字,一直到九点结束,老爹或老妈会接我回家;一切收拾好后,十点前上床睡觉。

王老师家离我家并不远,以我的速度步行不到十分钟就到了,本身我可以自己往返,但家里人都觉得晚上时间太晚,所以每天都有人接我。原本老爹老妈并不赞成我到老师家里去学习,但老师坚持如此,我又一定要学,老爹老妈也只好妥协了。

说实话,老师家的学习氛围可要比我家好多了,我家没有专门的书桌,平时还有哥哥们的吵闹声,但老师家很安静。老师家的院子不大,小巧玲珑的,布置的很温馨,院子里用砖铺了一条小路,种了一排花,还有两棵不知名的树。同样是三间瓦房,但只隔成了两间,卧室挺小,剩下的很大,整个是一个客厅和书房的结合;靠后墙有一排书柜,满满的放的全是书,其他三面墙则挂满了书法作品和画,有山水,也有花鸟,但很少有人物画;窗户下面的位置,放了一架看上去挺破的钢琴,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用;左边墙下放了一架古筝;房间中间偏左的位置放了一张大大的书桌,桌子上有一个笔架,放着各种型号的毛笔,还有一方砚台,几张宣纸;右面墙下放了一条长茶几,挨着茶几放着一张桌子和两把太师椅,收拾的井井有条,一尘不染,整个房间给人的感觉非常舒适。

我到老师家的时候,是六点二十,我敲门进去,老师刚刚吃过晚饭,桌子上的碗筷还没有来的及收拾,师母看到我,很和蔼的问:“你就是刘颜玮吧?你们老师跟我说过你会来学习,你随意,就把这儿当自己的家。好了,你们师徒俩先聊,我去刷碗了。”说完,收拾好碗筷,去了厨房。

王老师还是一副没有表情的样子,很奇怪,不用他大声说话,也不用他发脾气,只要他淡淡的看你一眼,就好像你犯了多大的错误一样,所以,上他的课,同学们都不敢说话做小动作。

现在。他正用那种淡淡的表情看着我,让我不由自主的感到有点紧张。良久,他终于开口说话了:“颜玮,既然我答应教你学习,我就一定会严格要求,你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听到了吗?”“是,老师。”我坚定地回答。

“好,现在,我给你讲解一下书法的基础知识;书法,就是以汉字为书写目标,能够为观赏者带来享受的艺术,书写的方法由易到难分为:描摹、临写、背临、创作。描摹,是用薄纸蒙在原作上面依照原来的样子去写或去画;临写,对照着原作,在另外一张纸上尽可能和原作模样一模一样的书写出来;背临,多次临写之后,根据头脑记忆中留下的形象,再次书写出来;创作,据不断修正的背临书写习惯和书写风格,重新选择书写内容,书写出来的新作品。你现在,只是刚刚开始,一定要从最基础的描摹开始。描摹时,一定要选择好的字帖,标准的字帖能够让你学习到正确的书写方法。我说的能听明白吗?”王老师讲一段落后,问我。

“能听明白,老师。”我回答。

“继续,我书写的是‘颜体’,就是‘颜筋柳骨’中的‘颜筋’,颜体的创始人是颜真卿,他的书法有既凝练浑厚,又有纵横跌宕的特色,用笔气势充沛,巧妙自然,气息,这是一本入门的‘颜体’字帖,你现在就先照着临摹,什么时候我满意了,在开始下一步的练习。还有,这是一本关于书法的介绍,你拿回去看,有什么问题再来问我。”

接过王老师递过来的书和字帖,我望着老师家巨大的书桌发愁,书桌只比我矮一个头,我根本够不到。师母这时已经忙完了,看到我无助的样子,好笑的搬了一张椅子,说:“你先站在椅子上面写吧。”感激的看了一眼师母,不敢稍慢,赶快爬的椅子上,开始临摹。

字帖一开始的部分,都是一些笔画,或者是很简单的字,有了前两天的经验,写起来并不是太吃力。老师和师母一人拿了一本书在看,我奋力的趴在桌子上练字,屋子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翻书的哗哗声和写字的沙沙声。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慢慢的我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手中的笔上,体会到了书写的快乐。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吧,让我看看你写的东西。”王老师说。

我看看表,已经八点半了,不知不觉我已经写了近两个小时,抬起头,才感觉到肩膀很累,手都有点麻了。老师在检验我的字,我偷看他的表情,没有明显的喜色,看来我还要努力啊。

“写的很一般,笔拿的不够稳,写的不够流畅,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非常稚嫩,明天继续练!”老师仔细的看了很久,不满的说。

“好的,老师,我一定会努力的。”我赶忙表态。

说着话,老妈来接我了,我忙向老师和师母告别,跟上老妈,回家。

躺在床上,没有一点困意,本来以为只要我肯学习,就一定能够有一番成就,现在看来,是我想得太简单了,不管做甚么除了兴趣爱好,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想要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看来要走的路还有很长,要加油了!

“颜玮,休息一会儿吧,不要一直写,身体会受不了的。”师母温和的说。

“哦,好的师母,我把这一页写完就好。”我头也不抬的回答。

不知不觉,我在老师家学习已经有一个月了,跟师母的接触多了,也很熟悉了。师母是一个很温柔的人,性格开朗,浑身充满了知识女性特有的理智和经历了风雨之后的淡定,头发稍微有一点花白,身体很健康,凡事喜欢亲力亲为,听说,原本老师的儿子想给两位老人请一个保姆的,但被拒绝了,他们并不喜欢别人打扰。

写完最后一页,放下笔,师母马上端了一杯茶给我。老师喜欢喝茶,所以师母和我就跟着他一起喝,师母还能跟他一块品一品茶,我就是一窍不通了,用妙玉的话说,完全就是牛饮。

“老师,你看一下我今天写的字,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喝完茶,我把作品呈给老师。

“嗯,一般。从明天开始,你就不要描摹了,开始临写吧。”一如既往,老师没有一句表扬,淡淡的说,“以后每天写两个小时的字,再看一个小时的书,我会给你挑一些适合你现在看的,不光要看,有一些要熟记于心,我会进行考试。”

“是,我知道了。”看来前期的表现,老师还是满意的,开始加重我的学习量了。

“现在你先拿着这本《三字经》,明天上我的课时,你可以拿出来看,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我,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必须全部会背。”老师递给我一本书。

“老师,我要是有不明白意思的怎么办?”我问。

“你现在不需要知道讲的是什么意思,只要记住内容。好了,你可以先看一下。”老师不容质疑的说。

我苦着脸坐着,师母笑着说:“没事,你只管背,有不明白的问我,我给你解释。”

“谢谢师母!就知道师母最好了!”赶快拍马屁敲定,不能给老师反对的空间。老师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想要说什么,被师母一个白眼给瞪回去了。

嘿嘿,看来在老师家,师母才是真正的掌权人呀。不过以后上课可以学一点其他的东西不用在对着早就学的滚瓜烂熟的知识发呆,这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先看一下三字经的内容吧,这对我来说可完全是新东西,以前也只是知道前面的几句,对于全文,还真是很陌生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PS:很抱歉,17章的内容上传错误,现已更正,请多多包涵。

20、考试

天气慢慢转凉,树叶一片一片投入了大地的怀抱,不知不觉已经是深秋的季节了。一年四季中,我最看不得的就是现在的景象,一片萧索,很颓废的感觉。已经是十一月初了,到中旬时,将会迎来我的第一次考试。不过,这次考试完全不值得我去担心,我担心的是王老师单独对我的考试。

自从他拿出《三字经》后,我就开始怀疑,会不会还有《百家姓》和《千字文》?毕竟这是古代三本必读必会的基础书籍。果然不出所料,在我能把《三字经》背的滚瓜烂熟后,老师开始给我详细的讲解整本书的含义,熟练掌握之后,《百家姓》出现了。很恐怖的是,百家姓中我有好多字根本就不认识,这根本就不应该是学前班的儿童该学习的知识好不好!害的我读都读不全,只好先查新华字典,注上拼音,然后在开始背,而且有些语句及其咬嘴,背的我头晕眼花,百家姓能全不被出来之后,老师开始将百家姓的起源讲述了一遍,又拿出不知道从哪儿淘来的一本《百家姓注解》,看起来破旧的要死,规定我要把常见的姓氏起源熟记于心,光是这一项,就用去了我半个月的时间。好不容易《百家姓》结束了,老师还真的弄了一本《千字文》来,我真是傻眼了,不但n多的字不认识,而且一点都不了解讲述的是什么意思,有一些句子,字是认识了,可是看起来就像是随便找了几个字放在了一起,完全靠死记硬背,什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还有什么“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上下句之间还丝毫没有联系,害的我背了下句忘上句,背了下一段,忘了上一段,到现在还不能完全流利又不出错误的背下来。

老师规定我在考完试之后,要拿出成绩,简直是要人命,我只说要学写字,有没有要学这麽古香古色的古代文化,可惜,在老师淡淡的目光下,我一句反驳的话都不敢说。

经过这麽长时间的相处,我已经没有了初见老师时的拘谨和紧张,在学习之外,也可以和老师开开玩笑,甚至顶顶嘴,但是只要是事关学习方面的内容,老师绝不容许有丝毫的马虎和将就,他布置下来的作业,绝对是要不折不扣的完成的,我不敢去试验如果没有达成老师的要求会有什么后果,我也不想让这位对我充满期望的老人失望。虽然他从来没有说过什么,但我能够感受的到,老师是在用心教给我知识;虽然他从来没有表扬过我。,但我知道,当我完成他布置的任务后,老人从内心散发出来的愉悦。

“刘颜玮,你上课又在看课外书了!我要告诉老师!”张晓阳小朋友看着我很不平衡的说。

真不想理她,一个被家里人惯坏了的小孩子而已,不值得跟她一般见识。

“张晓阳,你管人家!老师都说了,只要上课不说话,不捣乱,看什么书都可以!”右手边的小胖子宋超看我不说话,打抱起不平来了,“刘颜玮,你不要怕她,我罩着你,谁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