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血战中华-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即,薛岳便急电蒋委员长,告知了围歼土肥原的计划,随即便得到了蒋委员长的批准同意。
蒋中正非常欣赏薛岳的胆识和眼光,但这只是一方面原因,另外一方面是蒋中正心里还在盘算着一个小九九。
这个小九九就是,只有让薛岳的计划如期实施,才能够不想让李宗仁在第五战区的功绩过于风光功高震主,他也想让自己的心腹爱将独享这份美食。
于是,蒋中正就以最高统帅部司令的身份,连续下达了多条调防命令,其中也包括教导总队换防第83军,为的就是削弱李宗仁的战力,减少其不断壮大声望的机会,只可惜李宗仁忙于应付冈村宁次疯狂的进攻,根本无暇思考和顾及蒋委员长的有心设计。
在获得蒋委员长的大力支持后,薛岳似乎立马交上了好运气,因为,他获得支配蒋家嫡系黄杰第八军的权利。
连同李汉魂第六十四军、俞济时第七十四军、商震第三十二军、宋希濂第七十一军和奉命从西安赶来的胡宗南第十七集团军,薛岳手里不知不觉中竟然筹足了10万大军。
而他以10万大军将土肥原第十四师团的2万余人,包围在豫东的兰封一带,激烈的战斗一连打了几天。
就在各路大军频传捷报,土肥原行将覆灭之际,谁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偏偏就是黄杰第八军出了问题,这乌龟王八蛋擅自弃城逃走,导致兰封一失,薛岳本来筹谋已久的大网,顷刻间被土肥原撕破,而瓮中之鳖的土肥原第十四师团,赶紧从撕开的口子处逃之夭夭。
不得已,薛岳只好赶紧重新调整军事部署,严令各军死打硬拼,不得做出临战脱逃的事情,又一次把刚逃出包围圈的土肥原给缠住,并将他逼上了绝境。
或许是土肥原尝够了薛岳的厉害,一日数惊,预感大难来临,已打算拼劲全部,也要与薛岳死战到底。
就在薛岳趁势,准备最后一击全歼土肥原的时候,又是蒋中正的嫡系出卖了他,黄杰第八军防守的归德落入敌手。
归德失守,直接导致薛岳围歼土肥原的计划前功尽弃,反而使他十万大军立即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战场的局势陡转紧张。
到嘴的鸭子,就这么跑了,临到头还被啄伤了眼,这股子气愤全都要归咎于蒋家嫡系将领的临阵脱逃,薛岳怎么可能不暴跳如雷。
但薛岳也深刻了解,黄杰等人之所以胆敢如此放肆,是因为他们仗着是蒋委员长的嫡系,根本不把他薛岳放在眼里,要是按薛岳的脾气,真应该枪毙了这个混蛋!大敌当前,如果不杀一儆百,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于是,薛岳一连给武汉军委会发了几封措辞严厉的急电,请求严惩黄杰,以正军纪,在对待黄杰的问题上,薛岳希望委员长也能像对待韩复榘那样杀一儆百,铁面无情。
军纪、士气是战场上必不可少的两**宝,蒋中正整肃军纪和士气,对杂牌军将领,能狠下心也下得了手,可对中央军嫡系爱将,他下得了手么?答案不言而喻。(未完待续)
第184章 武汉会战 迫在眉睫
而正在此时,武汉最高统战部。
担任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的何应钦将军,神色庄重地将一份绝密文件呈送到蒋中正的案头上。
蒋委员长打开密件一看,不由得大惊失色,这份密函是情报机关刚刚截获的日军绝密文件,上书日本大本营已向侵华的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及华北派遣军司令部下达了进攻武汉的预备命令。
虽然,所述内容不多,仅仅只有十来字,却让蒋委员长倒吸一口凉气。
自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至今,尽管中**队前仆后继舍身杀敌,但结果却仍然不能尽如人意。
东北失守、华北失守、北平失守、上海失守、南京失守……眼见得大半个中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转眼落入了敌手。
频频得手的日军,胃口越来越大,徐州会战之后,日军的锋芒,又指向了武汉。
日军的企图,早在蒋委员长的预料之中,同时他也做好了保卫武汉的准备与部署。
徐州失守后,军事委员会又进一步调整保卫武汉的指挥机构,加强了兵力,增加了防空预警能力。
虽然得到密报,早有部署,但眼下的武汉却让蒋委员长陷入了深深的忧虑。
日本大本营进攻的预令已下达,要不了多久时间,日军就会凭借其陆、海、空的优势,向武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可国民政府的全部家当几乎都还在武汉,只有少部分提前转入重庆。
从北平、天津、上海、南京转移来的兵工厂、服装厂以及日用品生产厂等几百家工厂几十万吨的机器设备和数十万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都在武汉,这点本来就很脆弱的工业要是全部毁在日军手里。那前方战场上急需的武器弹药及后勤补给就会全线瘫痪。
要真是这样的话,国民政府的抗日呼声就真的成了一句空话,总不能让将士们光着膀子拿着烧火棍去抗日杀敌吧!
除此之外,国民政府几乎所有的机关、学校、医院和数以百万计的人员,都需要尽快转移到西南大后方。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时间的。
而忧虑之余,能让蒋委员长稍感庆幸的是,徐州失守后,突围的60万大军,不仅成功地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而且还能在作用于武汉会战,这些大军足以派得上用场。
可连续征战,各部队都已经是疲惫不堪且残缺不全,有的名义上号称一个师,兵力已经不过千员。甚至还抵不上一个团的兵力,这些大军的休整、补充、整训,也是需要时间的。
此时此刻,时间,对中国,对蒋委员长来说,异常金贵,一刻千金。千金难买的道理让他第一次感到弥足珍贵。
蒋委员长离开武汉之前,曾与紧急召集一干重臣大将商议过一次,与会人员有冯玉祥、何应钦、白崇禧、陈诚、徐永昌等军事委员会要员。会议通宵达旦直至清晨,再次调整审定武汉会战的军事部署。
会议是在武昌中央银行一间宽敞、坚固的地下室内举行。
薛岳刚走进这间特殊的会议室时,就感受到了这里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
蒋委员长剃一个锃亮的光头,一身戎装,精神抖擞地坐在长条形会议桌的首席位置,笔挺的戎装上金星闪烁。佩着一把短剑。
将领们都知道,全面抗战爆发后。委员长就剃掉了头发,脱下了他心爱的长衫。光头戎装地出现在国人的面前。戎装,表明了他抗战的决心;光头,则显示了他作为军人的超然与淡定。
在蒋委员长座位的两侧,依次坐着正在武汉的军委会要员冯玉祥、何应钦、陈诚、白崇禧、徐永昌。
薛岳一看就知道,参加会议的主要是此次武汉会战参战部队军高级将领,他们来自新成立的第九战区和第五战区。他们是:张发奎、罗卓英、吴奇伟、俞济时、叶肇、李汉魂、王敬久、黄维、李玉堂、胡宗南、庞炳勋、汤恩伯、孙连仲、李品仙、徐清泉、韩德勤、于学忠、张自忠、杨森,此外还有空军总司令周至柔、海军总司令陈绍宽、江防要塞守备司令谢刚哲等。台儿庄大捷与指挥徐州突围的功臣李宗仁,因脸部枪伤发作请假离职疗养而未能出席会议。
这些从前方赶来的将领们,大多刚刚经历了徐州突围,脸上都还带着战场的硝烟与疲惫,但他们一个个军容严整、神态威严。在强敌压境,大战即将爆发的前夜,他们依然精神饱满,镇定自若。耀眼的灯光,辉映着他们闪烁的将星,使他们更添了一种不凡的气度。
望着眼前一张张黝黑瘦削而坚毅的脸庞,蒋委员长的心头掠过一丝暖意。
从去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至今,这些将领们跟着自己舍生忘死冲杀在战场上,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这一次次刀光剑影的大战,都留下了他们不倦的身影。
“国难将才贵,家富小儿娇。”国难当头,有了这些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军之将才,蒋中正显得气壮了许多。
会议开始,蒋委员长首先宣读了军事委员会保卫武汉的决定。
然后,他开门见山地作了简要的开场白,“武汉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现在又是全中华民族抗战的中心。武汉若失,我们无颜面对国人,无颜面对世界,因此,武汉必须守,而且必须死守。但是,武汉地理位置特殊,武汉和南京一样,也是无险可依,鉴于南京保卫战最后演成瓮中之鳖的惨痛教训,因此,军委会决定,这次保卫武汉,我们决定大胆改变过去守城阻击的作战方式,把防守作战的重心放置在武汉外围地区。武汉近郊虽无险可守,但武汉以东,北有大别山,南有幕阜山,其地山势嵯峨,林木苍翠,可藏兵百万,阻敌西进。加之又有长江天堑和众多的河流湖泊,可消解日军武器和兵员素质之优势。总之,我们这次武汉会战的宗旨是: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守之于近,战之于远,正合孙吴兵法之要义……具体的作战计划由参谋总长何应钦给大家布置。”
说完之后,蒋委员长朝何应钦点点头,“敬之,你说说。”
何应钦会意,他起身走到会场正前方一侧的位置,轻轻揿下墙壁上一个红色电动按钮,随着一块红色布帘的徐徐拉开,一幅特大的军用地图,旋即出现在将领们的眼前。地图上一支支犬牙交错的红、蓝色箭头,十分醒目地标示着武汉会战我军布防和即将出现的敌我态势。
何应钦手执一根细长的木棒,一边指着地图,一边说,“全面抗战已经打了近一年的时间,敌人的作战套路我们基本熟悉。实践证明,我们当初制定的‘以空间换时间’、‘打持久战’的方针是正确的。这次武汉会战,是以武汉为中心,以河南、安徽两省南部和湖北、江西两省北部为广阔的外围战场,我们的作战目的就是充分利用长江两岸山脉纵横水网交叉及幕阜山、大别山的有利地形,布置重兵,诱敌深入,施行持久战略,争取最大限度地消耗日军。具体做法是,在日军进攻线路上,正面给以适当的阻击,然后主力后撤,迂回对日军侧翼进行反击,将来犯之敌回牵,为移驻武汉的机关事业单位、团体、学校、工厂后撤西南大后方赢得时间。不到必要时,决不进行主力决战。”(未完待续)
第185章 战前准备 薛岳探视
说到这里,何应钦看了蒋委员长一眼,蒋委员长点点头,看来,他对这个作战计划十分满意。
何应钦受到鼓励,一边指着地图,一边接着说了下去,“这次武汉会战,军委会作了周密的部署,专门成立了武汉会战总指挥部,总指挥由委员长亲自挂帅,决定以长江为界,分为江南、江北两个战场。新成立的第九战区和第五战区为武汉会战主要参战部队,下辖四个兵团。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由陈诚将军担任,率第一、第二兵团负责江南战场的防卫。薛岳总司令率第一兵团布防于赣北南浔路及其两侧地区,利用幕阜山一带山川湖泊众多的有利地形设阵布防,机动灵活地歼灭日军,确保南昌。张发奎总司令率第二兵团扼守九江至瑞昌线正面,在薛岳兵团的配合下,各个击破敌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由白崇禧将军代理,率第三、第四兵团负责江北战场的防卫。李品仙总司令率第三兵团于大别山南麓及长江北岸布防,既阻敌进攻,又可利用大别山有利地形主动出击。孙连仲总司令率第四兵团在大别山北麓,与第三兵团成掎角之势,互相策应。为此,军委会重新调整了参战部队战斗序列,现宣布如下……”
何应钦落座之后,会场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军委会的深思熟虑,一扫将领们心头的阴霾。
与会的将领们大都出身科班,熟读兵书。年龄稍长的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年轻些的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正值壮岁的他们。正是渴望血洒疆场、建功立业的时候。
多年战争的洗礼与锤炼,使他们谙熟装备与兵员素质处于劣势的一方,地形地貌的险峻对他们来说是何等重要,“围地而谋”、“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更是他们百读不厌的经典训条。
全面抗战不到一年来,他们经历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兰封之战,这些惨烈的大战、恶战,他们几乎都是在无险可依的大平原上,以劣势的武器与现代化装备的日军鏖战。那惨绝人寰的场面,至今想来,仍不免让他们心惊肉跳。然而,那样残酷的类似血肉磨坊的战场,也没有消解中**人保家卫国的斗志。相反的,他们却是越战越勇,以血肉之躯抵挡着这群侵入自己家园的豺狼。如今,他们即将奔赴的武汉会战战场,不同于以往的战场,那里有纵横交错的河流山川作为他们的天然屏障,在这样的地方作战,他们进可攻。退可守,挥洒自如。因此,他们简直有些神往了。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日本,国内战争机器高速运转,日本军队在中国战场连连得手,让这个原本就缺乏内省能力的岛国民族,进入了一种被贪欲和胜利膨胀了的癫狂状态。
东京、大阪、名古屋、横滨、福冈、神户、札幌等地的街头,到处涌动着参军参战的热潮。就连为前方将士提供性服务的“战地服务团”,也因狂热的青年女学生争相报名而人满为患。
这个偏居一隅的短视、狂躁、急功近利而又缺乏内省能力的岛国民族。不会也永远不可能知道,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浸润的古老民族。当这个民族一旦遭受异族入侵,便会表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韧性,在这种民族凝聚力和民族韧性裂变释放出的巨大力量面前,任何入侵者都休想征服这个民族。当然,这种力量也是任何精密的仪器所无法计算的。
在日本大本营看来:武汉,多么美妙的地方!其地北连河南、南接湖南;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穿城而过,蜿蜒东去,可呼应江西、安徽两省;溯江而上,则可背靠巴蜀大后方。
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政治因素,占有这样一方“九省通衢”的宝地,便可事实上摧毁国民政府,至少把它赶到西南一隅降为“地方政府”,这样有利于引诱国民党内的亲日派出来与日本政府“合作”,重新建立一个听命于它的“中国政府”。
因此,日本大本营认为“攻占汉口是早日结束战争的最大机会”,“只要攻占了汉口、广州,就可以统治中国”,基于这种战略构想,日军大本营决定转兵攻占武汉。
武汉,这座江汉平原上的“华中明珠”,这座“九省通衢”的通都大邑,成为中日双方争夺的焦点。一时间,山河变色,血雨腥风,中华民族再一次经受着血与火的洗礼。武汉,凝聚了世人焦虑的目光,牵扯着世界各国或凶残或善良的人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日本天皇裕仁是豁出去了!
中国的最高军事统帅蒋委员长也豁出去了!
也正是这个契机,薛岳被调任到第九战区担负第二长官。
地点再一次拨回到第九战区陈诚的办公室。
“钧座,听说第九战区有一支很特殊的部队,委员长还跟我提起过,不知道何时可不可以介绍一下。”薛岳饶有兴趣的问道。
“薛将军,你问的该不会是新一旅吧?这支队伍我接触过,确实与其他部队不同,从带队长官到列兵,都透着股子狠劲。”陈诚倒也不隐瞒,直奔主题而去。
“哦,这我得去瞧一瞧。”薛岳对虎狼之师额外看重,能让陈诚给予这种评价,确实值得去走访一回。
“那好,我让副官带你去一趟,我手上还有很多事务未能处理完毕,就不能陪同一起前去了。”陈诚忙碌的都快无暇分身,武汉会战即将到来,而南昌之地也非清闲之所。
“有人引路就行,钧座慢忙。”随后薛岳跟随陈诚的副官驱车来到新一旅训练场。
“杀,杀,杀……”老远就听见训练场上,士兵们狂热的呐喊着,声音中透着阵阵杀气,这绝非一日之功可达成的效果。
“刘副官,这就是新一旅驻地吗?”薛岳问道。
“还没到新一旅驻地,薛长官。”刘副官的话让薛岳兴趣更浓。
“哦?他们是不是每日都在此训练?”薛岳兴趣倍增,追问道。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偶尔路过此地,倒是喊杀声阵阵入耳。”刘副官没敢吹嘘,因为他知道身旁坐着的薛长官可是有着“老虎仔”称号,一般和虎沾边都不是等闲之辈,所以,话可不能说满了。
“有意思!”薛岳自言自语。
……
训练场上,何晓峰正担任着主训导官的职责,前几日莫希德在会上,就当着83军所有军官的面,命令何晓峰负责迎击第106师团的先头部队,这几日何晓峰正在准备出征前的工作,其中一项就是,特殊化训练。
“都没吃饭吗?和鬼子战斗都没一点力气,用力……”何晓峰拿着教鞭,穿梭行走在正在进行互博的队列中。
这百来号人都是为此次迎击日寇先头部队,特意选拔出来的先锋队。
每个人都必须有过硬的近身搏击能力,综合能力指数更偏重体能和技巧类,武器方面却没有什么严格要求。
这让尖刀营的将士们略有不服,他们可都是新一旅精挑细选出来的,却没能被何晓峰安排到先锋队里,德武还为此特意找过几次何晓峰,但都被他拒绝。
实际上,这并不能怪何晓峰,因为他有自己的打算。
因为,尖刀营综合能力太强,也正是因为综合能力太强,意味着没有至强突出的方面,但迎击日寇第106师团当中,最关键的一环节却急需强悍的肉搏战支持,为此,何晓峰的计划并没有直接将尖刀营纳入其中。(未完待续)
第187章 原来如此 好刀好用
“我薛某人戎马生涯,识人无数,却有些看不懂你,真不知道你是太胡来,还是艺高人胆大。”薛岳见何晓峰没有提出追责莫希德的要求,心情反而格外的畅快,因为他发现眼前这匹千里马,品德方面也值得说道。
“莫军长并没有为难我的意思,而且对付鬼子的一支非甲种师团,确实没有必要动用全军的力量,新一旅完全可以将其拿下。”何晓峰倒是很实诚,但这话听在莫希德和宁参谋的耳朵里,显得格外的刺耳。
莫希德并没有因何晓峰不投诉他而改邪归正,小眼睛恶狠狠的瞟了眼何晓峰,暗想,“来日方长,有机会一定好好回报。”
“哦,你这么有把握?”薛岳惊叹何晓峰的自信心,没点本事还真不敢胡乱说话,弄不好还会坑了自己。
“十成把握没有,七成把握还是有的。”何晓峰越是实在,越是让薛岳对他高看几眼,军人就该是这种本色,勾心斗角成何体统,想到这里,薛岳就想起黄杰,这个天杀的家伙,让自己丢失了多好的机会,要不然土肥原的人头一定会挂在他的军功簿上。
“何旅长是党国精英,自然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宁参谋借机献媚,他还拿捏不定薛岳的脾气,到底会不会翻脸不认人还两说,可与何晓峰搞好关系,绝对没有坏处。
“你说说你的打算,看我是否同意你的冒险之举,若通过不了我这关,我自然另有安排。”薛岳第一次动用第九战区第一军团的权利。第83军就在他的管辖范围内。
莫希德躲在后面,一脸阴笑,似乎摆明想看何晓峰出丑,到时候他就可以趁机踩上几脚,以泄心头之恨。
“长官要求。晓峰自然会全盘说明,首先,请看这里。”何晓峰没把自己当外人,主动拉开布帘,布帘后呈现出一副军用地图,他用小棍在地图上点了几下。“这里,还有这里,将会是新一旅会战敌寇的地方,我已经安排人查探过这里的环境,山峦重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之前薛长官已经见过夜袭小队,我打算诱敌深入,然后在此处设下伏击,在逐段分割日寇兵力,从而达到削弱其整体实力,然后以新一旅的优势兵力将其各个击破。”
“嗯。如你所说,倒是可行,可光凭借地势条件。似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为日寇也不是傻子,他们怎么会听从你的摆布跟着来到这群山峻岭之中呢?”薛岳听完何晓峰的讲解,心中一片豁达,但也点出关键细节,打胜仗可不能只会纸上谈兵。需要结合实际。
“薛长官所言不虚,鬼子也是受过全面军事训练的。这种小伎俩绝对是会被他们轻易识破的,何旅长的计划不可行。”莫希德以为薛岳对何晓峰的计划不看好。便借着机会跳出来,大吐不快,夹杂着对何晓峰的不满,极力反驳。
薛岳斜着眼,瞅了莫希德一眼,冷声道,“我没让你说话,给我闭嘴。”
莫希德被吓的连忙赶紧的躲到后面,再不敢出头点评何晓峰的话。
何晓峰并没太在意莫希德的小人嘴脸,反而面色平静的解释,“就连长官都会这么认为,那以小鬼子的智商自然会相信这是圈套,可鬼子们都受过严苛的军事训练,便会认为他们的军事能力远远超过中**队,任何兵家大忌都不会放在眼里,假如当他们发现面前只是一小撮敌人的时候,会不会不顾一切的追来呢?”何晓峰的设想可谓大胆至极,这种走钢丝的计策,常人绝对不会去尝试。
薛岳与日寇交手过数次大战,当然明白何晓峰话里的深意,他沉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好,我同意你的行动,不过,你的计策中还是需要完善两点,第一,在没有分割完全之前,不要将鬼子逼到死角,过分逼迫会让鬼子不顾一切与你血拼;第二,溃退的鬼子也该想办法收拾干净,不能任其逃窜,我薛某人负责第九战区第一军团,就绝对不允许放过一个可杀之敌。另外,我最后强调一点,今天的谈话只限于在场人知道,不得随意外传,特别是你们俩。”
莫希德和宁参谋都缩了缩脑袋,怎么感觉一军之长还不如一个旅的旅长被人值得信任似的。
“我不希望下一次再见到一己之私谋利的事情发生,希望莫军长引以为戒。”谈话的重心再一次变成莫希德,薛岳的话如钢针一样扎在莫希德心尖上,疼的莫希德脸色发白,呼吸困难。
“刘副官,我们回长官部吧。晓峰啊,这一仗一定要打好,就如刚才我和你讲的一样,有需要就提出来。”薛岳暖心的话让何晓峰觉得遇到了伯乐,除邓光龙之外,再一次遇到懂自己的人。
“是,薛长官,属下一定竭尽全力打好这一仗。”何晓峰更加坚定战必胜的要求,一点失败都不允许,可谁会想到何晓峰的高标准严要求,可苦了新一旅的弟兄们,地狱般的日子来喽。
……
送走薛岳、刘副官和何晓峰后,莫希德呸了一地,“什么东西,不就是资格老点,打过几次胜仗吗?老子也会,老子也能做到。”
“钧座,人都走了,别堵了心,来先喝口茶。”宁参谋小心的端着茶碗,递了过去,他现在可不敢轻易去招惹不该招惹的人。
“不喝。”莫希德心中还烦闷着,刚才薛岳在场,自己不好发怒,积压在胸口的怒火不是释放出去,绝对会憋出病来的。
“别啊,钧座,您先消消气,别气伤了身体,这得不偿失啊。”宁参谋是莫希德的人,当然不可能弃他而去,如果莫希德倒了,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何晓峰,今日之事来日必报,不报老子誓不为人。”积压的怒火从莫希德的胸口直喷而出,发着狠话。
……
何晓峰回到新一旅驻地后,就看到尖刀营卯足了劲在训练,他找到德武,问道,“德武,怎么还在闹情绪?”
“没……”德武不太会说谎话,话还没说完,就露底了,“头儿,为什么不把重要认为交给我们尖刀营,难道我们不如被选拔出来的弟兄吗?”
“我就知道你放不下心中的结。”何晓峰爽朗的一笑,拍了拍德武的肩膀,“有个故事,你想不想听?”
“什么故事?”德武哪有心思听故事,故事听他还差不多。
“故事讲的是,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有一次,田忌又失败了,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田忌赢了齐威王。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
何晓峰把故事从头到尾的讲了一遍,德武第一次听这类故事,还有些搞不清楚头儿的意思。
“头儿,这个孙膑还是挺聪明,知道用巧计获胜。”德武就故事谈故事,还没举一反三的去考虑最先的话题。
“只听出这么点意思来了?”何晓峰追问一句,“没其他的感悟?”
德武把头摇成拨浪鼓,“没有。”
“你啊,该开窍的时候死不开窍,不该开窍的时候,不学自通。我这个故事告诉你一个道理,强悍的力量打击敌人薄弱的,势必给敌人致命一击……”
何晓峰话还没说完,德武好像开窍了似的,“哦,我明白了。头儿的意思是这个啊。呵呵。”
“你小子这回算是开了窍,不生气了吧。”何晓峰年纪大不了德武几岁,却像家长一样教育着德武。
“嗯,嗯!”德武知道自己尖刀营并没有被忽略,只是还没轮到他们出手的最佳时机,一旦何晓峰命令他们出手,那绝对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击。(未完待续)
第188章 夜袭罗溪 一团窘境
按第九战区的整体部署,于罗溪镇驻扎的**兵力还不足一个团,但由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