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之科技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总,我就想不明白,咱们的生态蔬菜长得这么好,对人体没有一点儿危害,他们怎么硬是不让我们进入市场。”章杰峰指着堆积在基地里的蔬菜,愁眉苦脸地说。

    “为什么不让卖?”于小扬问。

    “开始是市场管理处,根本不让我们的菜进入市场。后来农业局、工商局都来了,说我们的菜不正常,一个月就成熟,不符合规律。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安全,他们要求我们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然后才能出售。”章杰峰说。

    “不是有卡农吗?直接用卡农检测就行了。”于小扬说。

    “问题可能就出在卡农上。”章杰峰恼怒地说:“前段时间我们卖出一批卡农,让一些农业公司的产品完全卖不出去,让一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他们因此怀恨在心,现在看到我们搞生态基地,就想尽一切办法阻击我们。包括卡农,他们说卡农没有相关的资质,不具备检测农产品的资格。”

    “那就去办啊。那些农学院专家都认可卡农的效果,直接去政府部门申请。”于小扬说。

    章杰峰哭丧着脸说:“哪儿那么容易,我先是去市政府申请过,不过非常古怪,接待我的公务人员虽然很热情,但是事情异常难办。我感到这后面有一股力量在起作用,就也动用了我的一些关系,找到市政府的领导,结果仍然无济于事。所有的资料都递上去了,至今没有消息。”

    这事情有意思了。于小扬眯眼望着旁边的一堆有机蔬菜,直接拨通了郝国栋的电话。

    生态农业基地的事情一直由章杰峰出面打理,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真正的老板是于小扬。既然那些人仗势欺人,于小扬也决定动用一下自己的关系。

    生态农业基地被人暗自的事情,郝国栋显然知道。在电话里听说太平镇的生态农业基地也是于小扬的,郝国栋非常吃惊。

    “小扬,这个生态农业基地真的是你办的?你不是一直在搞工业吗?”郝国栋诧异地问道。

    于小扬笑着说:“原本不想搞的,可是现在农产品安全的问题太大,我就研发了卡农用来检测农产品的各种有害物质。后来,打算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与富豪大酒店老总的章杰峰合作,由他出面在太平镇搞了十万亩地,建了这个生态农业基地。怎么样,国栋大哥,卡农的资格审定以及生态蔬菜的检测,市政府能不能快点儿办好?”

    “小扬,你别着急,我了解一下情况尽快答复你。”放下电话,郝国栋倒吸一口冷气。他感到问题棘手了。

    生态农业基地和卡农的事情,郝国栋早就知道。从他内心来讲,卡农的出现绝对是一件好事。身为常务副市长的他,对农产品安全高度关注,同时也对越来越严峻的农产品安全形势越来越揪心。

    富豪大酒店向市民出售卡农,使整个汉江市刮起一股食品安全风,把掩盖在有毒食品上面的外衣吹得干干净净,使市民们清楚地看到市面上的形色各样的有毒食品。对此,郝国栋是非常欣慰的。

    即使后来因为卡农的出现,市场上一度出现合格农产品短缺的势头,郝国栋也没有丝毫认为这是卡农的错。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他主动作为,督促农业部门和商业部门加强调度,从外地调入充足的农产品弥补市场的缺陷。

    再到后面,章杰峰竟然在太平镇搞了十万亩规模的生态农业基地,郝国栋对此在心里大加赞赏,同时对章杰峰的印象分又增加了不少。他甚至还决定抽出专门的时间,特意到太平镇去一趟,考察章杰峰的生态农业基地,给他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马上发生了变化。先是一直请病假在京城治疗的市长冯仕伦破天荒地打回电话,声称汉江市出现的一个叫卡农所谓食品安全检测器,属于三无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误导市民消费,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紧接着,省农业厅莫名其妙地派下来一支所谓的督查小组,声称接到群众举报,要对汉江市农产品市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章杰峰的第一批生态蔬菜成熟上市,碰巧被督查小组逮住,直接向市政府反馈,声称太平镇的生态农业基地所种植的农产品违反自然规律,生长周期严重不符常规,怀疑其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责令汉江市政府加强监管,坚决不能允许生态农业基地的农产品进入市场。

    到了这一步,深谙官场内幕的郝国栋就是用脚趾头也想得出来,冯仕伦突然打来的电话、省农业厅接到的所谓举报、督查小组碰巧查到的生态蔬菜,表面上看都是巧合,但是巧合的背后是蓄意的谋划。

    看出了里面的门道,郝国栋一时有些愤愤不平。他知道这一定是章杰峰的卡农和生态基地触及到了某些人的利益,那些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才使得绊子。可是,你可以有自己的利益,但是一定要正常才行。为了牟取暴利,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就有些过了。

    郝国栋决定插手这件事。对市长冯仕伦他倒并不十分畏惧,这个病号市长长期在京城治病,可以不需要太在意。不过这事省农业厅插手,说明其背后的势力能量应该不小。

    郝国栋留了个心意,他在出手之前,暗自动用自己的关系,打听这件事情的背后势力。这一打听不打紧,把郝国栋吓出一身冷汗。对方的来头不仅大,而且不是一般的大。

    据省城的朋友说,汉江市的农产品市场暗中一直被一个叫着瞿天华的人把持着。汉江市的几家大型食品加工厂,瞿天华都占有股份并且还是大股东。同时,他还控制着汉江市蔬菜、果品的批发业务,几乎全市六成以上的蔬菜和果品都经过瞿到华控股的公司。

    不过,瞿天华虽然占有众多股份,但是他从来不在前台露面,一直处于幕后指挥。用句通俗的话来说,这叫闷声发大财。

    瞿天华这个人,郝国栋并不在意。但是,瞿天华的姐夫,郝国栋就不得不在意了,甚至还非常忌惮。此人位重权大,是中楚省省委副书记罗百胜。
第209章 站队
    了解到阻挡卡农和生态蔬菜进入市场的背后势力之后,郝国栋出于他在官场浸淫出来的天生本能,迅速打消了支持章杰峰的念头。

    官场就是这样,再有一颗为公之心,首先想到的还是保护自己。郝国栋身为常务副市长,即使再对罗百胜和他的小舅子瞿天华不满,也不能有所动作。原因很简单,一个是掌管一省干部升迁的省委副书记,一个只是小小的常务副市长,不论是能力、权力还是资历,都根本不在一个台面上。

    更何况,病号市长冯仕伦在京城治病已经一年多,因其不能正常履行职责,省委正在考虑对其工作进行调整。郝国栋是常务副市长,又一直主持着汉江市政府的日常工作,并且市委书记向一凡正式以汉江市委的名义向省委打了报告,推荐郝国栋为下一任市长。

    在如此紧要的关口,郝国栋为了这个查无实据、可大可小的事情去得罪省委副书记罗百胜,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并且,那件事确实查无实据。卡农是章杰峰手里出来的,也确实在民间引起了较大反响。不过,正如冯仕伦电话里讲的那样,食品安全的检测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检测工具必须要得到有关部门的审核批准。

    目前,卡农并没有这些资质,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虽然郝国栋从内心里认可卡农,自己家里也买了一张卡农,但是任何事都要讲规矩。

    更何况,章杰峰在低价售出大量的卡农之后,紧接着又搞起生态农业基地。在一些人的眼里,他的这些做法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开始用卡农打压其他农产品,目的是为自己搞生态农业造势蓄劲,确实让人怀疑。

    那件事确实也可大可小。退一万步讲,即使卡农的检测效果是可以信任的,现在的大环境已经是这样了,那么多人吃了那些所谓的有毒农产品那么多年,并没有什么事情。现在突然较起真来,似乎又不是太迫切。

    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郝国栋一次又一次的权衡利弊,终于做出决定,暂时不再插手瞿天华与章杰峰的纠纷。

    即使要做,也得自己顺利当上汉江市市长之后再想办法扶持章杰峰的生态农业基地。政治就是这样,有的时候必须妥协。如果一味地硬来,不仅为老百姓做不成好事,最终还会把自己的政治前途断送掉。

    权力是做事的工具,失去了权力,你就是再有一颗拳拳之心,又能如何?

    想通了这些,郝国栋的心里一下子轻松很多。他从办公桌前走出来,伸着懒腰,正想放松放松筋骨,接到了于小扬打来的电话。

    于是,汉江市常务副市长郝国栋刚轻松不到一分钟,额头上的眉头再一次紧锁在一起。

    麻烦大了。

    一边是主管党群和干部工作的省委副书记,一边是驰名世界的汉牛汽车老总;一边是位高权重的顶头上司,一边是情深义重的热血兄弟。面对这样的选择,郝国栋又陷坐在自己的办公椅上,一双手用力地揉捏着自己的太阳穴。

    真是太难了!

    但是,他又不能不选择。这双方本来就是对立的,你容不下我,我容不得你。尤其是于小扬,从来是个眼睛里掺不得沙子的货色。纵横汉江市十多年、黑白通吃的尔勾集团的覆灭,一次性掀倒一个副市长、十多个局长、几十个科长的官场地震,如今还历历在目。

    对于罗百胜这个人,郝国栋虽然和他直接接触得不多,但是也有所了解。这个人平时见人三分笑,乐呵呵的样子,实则心机颇深,做事果断,是一个典型的“笑面虎”。并且,罗百胜在中楚省的官场一贯声名不是太好,是一个非常护短的人,属于睚眦必报的类型。

    如果支持于小扬,为卡农审办相关手续开了绿灯,允许生态蔬菜进入汉江市场,无疑于彻底得罪了罗百胜和瞿天华,自己的政治生命可能在常务副市长的位置上就此止步,说不定还会有更坏的后果。

    与其说这是一次选择,还不如说这是一次站队。是站到省委副书记罗百胜的一队,还是站在于小扬的一队;是站到官僚的一队,还是站到正义的一队。

    真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郝国栋在办公室里苦想了整整半天,也没有想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能不能各退一步,分别去做瞿天华和于小扬的工作,双方达成协议,分吃汉江市农产品市场?郝国栋马上又否决自己的想法。

    或者瞿天华会答应,但是于小扬那里一定不会答应。于小扬进入农产品领域,冲的并不是钱财。汉牛汽车日进斗金,不说成为全国首富,至少也进入财富排行榜前十,他根本不在乎钱。

    于小扬凭的是一份良心和责任。人家拥有那个能力,就得负起一份责任。所以,郝国栋明白,别说于小扬不答应,就是自己去提一提,估计于小扬会当场翻脸,甚至和自己绝交。

    和于小扬绝交!想到这个后果,郝国栋忍不住眉头一扬。于情于理,他都不会接受这个结果。仔细想来,郝国栋发现自己和于小扬交往并不经常,但是已经达到了神交的境地。

    虽然两个人联系不多,特别是汉牛汽车转战京城之后,于小扬更是一连好几个月不回来。但是在郝国栋的心里,于小扬虽然年轻,却是自己一辈子也不能离弃的朋友。

    为了尽快改善华夏国的大气状况,于小扬顶着巨大的诱惑,把汉牛汽车卖出白菜价,目的是让每个华夏人都能坐上无污染的新型汽车。为了造福自己的家乡,于小扬硬是顶住压力,把汉牛汽车总部放在汉江市,使市政府的税收增长近十倍。为了支持自己的工作,人家说捐就捐出几百台汉牛公务车,把整个汉江市政府的公务用车提升了一个档次,让他这个常务副市长脸上倍有面子。

    更重要的是,于小扬不仅是自己的兄弟,更是老首长杨国强的救命恩人。老首长身患绝症,眼看就要撒手人寰,是于小扬把老首长从死神那里夺了回来。

    回想起于小扬的种种好处,郝国栋越发觉得这个小兄弟纯洁而伟大。人家做的是顶天立地的事,是问心无愧的事。相比之下,自己身处官场,却身不由己,常常违背自己的良心。

    想到这里,郝国栋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马上有了自己的决定。

    靠,在官场上活得够累了,也干一回自己想干的事!

    郝副市长爆了一句粗口,拿起桌上的电话。
第210章 “病号市长”夺权
    郝国栋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做出了最后的选择。他不再犹豫,一把抓起办公桌上的电话。

    “孙局长,卡农的事情现在是什么情况?”郝国栋直接把电话打到汉江市科技局孙长义的手机上。

    科技局长孙长义听到郝市长上来就问这事,感到一阵愕然。阻止卡农向上申报检测,获得进入市场的相关资质,可是市长冯仕伦的授意,貌似郝国栋常务副市长当时也没有提出异议。怎么现在他突然给自己打电话问这件事,孙长义一时拿不准郝国栋的意图。

    “郝市长,卡农的相关手续还在办理中。您的意思……”孙长义是个老官油子,说话滴水不漏,试探着摸郝国栋的意图。

    郝国栋直截了当地说:“没有什么意思。你们科技部门负责科技产品的管理与应用,卡农在农产品安全检测方面,如果真的有预想中的效果,对我们政府来说是一件好事,对老百姓来讲也是一个福音。你那里就加快一些工作进度,尽快报上去。”

    孙长义心里又是咯登一跳,小心翼翼地说:“郝市长,现在社会上对卡农有些议论,说一张小小的卡片就能够测出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有些夸大其辞。还有人甚至说卡农打着高新技术的幌子,欺骗市民百姓。”

    郝国栋扬声说:“越是有这种议论,我们政府部门越是要提高工作效率。尽快把他们的申报报告和相关资料报上去,让国家专业的检测部门审检。如果真的有问题,就可以依法依规地对当事人进行惩处;如果真的卡农真的如其所说,就给人家一个身份,使其更好地造福市民。”

    一边听郝国栋的一番话,孙长义一边脑子里飞快地运转。他很快琢磨出了名堂,在对待卡农的问题上,市政府的一、二把手有分歧了。郝副市长这是在为卡农撑腰。

    当下属的最怕的就是这种情况。两个上司有了分歧甚至产生矛盾,一个让你往东,一个让你向西。不管你怎么选,总要得罪一个人。

    说白了,这就是明摆着要你站队,这在官场上可是有极大的风险。

    不过对孙长义来说,这道选择题的难道并不大。他很快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郝市长,您指示得非常及时。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加快工作进度,把卡农的相关资料准备齐全,争取在三天内报上去。”

    冯仕伦虽然是现任市长,但是已经离岗一年多,成了在京城休养的“病号市长”,要不了多久就会被调整工作岗位。郝国栋就不同了,人家是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身强力壮,主持政府的日常工作,并且官声很好,早就有传言要接替冯仕伦的位置。

    面对这两个的选择,孙长义肯定不会犯低级错误,更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等郝国栋挂断电话,孙长义马上喊来业务科长:“卡农的事情抓紧办!”

    业务科长没听出局长的意思,点头说:“早已经办好了,章杰峰提交的申请,我们已经退回去三次。”

    “扯淡!”孙长义一瞪眼睛,声音也提高几分:“我说的是要抓紧办,加快进度,帮助企业把相关资料准备完善,三天内一定要送到省里去。”

    业务科长这才明白局长说的抓紧办原来是这个意思。他忍不住一阵腹黑,你丫的让我们把这事压着不办,现在又要加快办理,领导的心思我们真的好难猜!

    有了郝国栋的出力,卡农原本被搁置的申请手续迅速启动,说的是三天时间,实际上只用了两天就全部办好。并且,局长孙长义甚至派出自己的专车,安排业务科长亲自带着卡农的资料赶到省科技厅。

    之后,孙长义特意给郝国栋去了一个电话,向郝国栋报告事情的进展情况。

    “孙局长辛苦了。”听了孙长义的汇报,郝国栋显得并不很轻松,若有所思地问:“省厅那边是什么意见?”

    孙长义说:“省厅并没有马上给出答复,只是说让我们等几天。他们还要履行相关的程序。”

    一个星期后,省厅仍然没有动静,郝国栋又打来电话追问情况。孙长义决定亲自去一趟省城。常务副市长如此重视卡农,自己也得表现表现。

    岂料这一去,孙长义肠子差点儿没有悔青。

    孙长义开始去省科技厅业务处直接询问卡农的办理情况,业务处的处长表现得既不热情,也不冷淡,只是说还要研究研究,到时候会通知汉江市。

    作为堂堂一个局长,孙长义岂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所谓研究研究,其实就是不再研究。说是到时候会通知自己,实际上是一种搪塞。

    这下子,孙长义感到问题有些复杂。难道省厅把卡农的事拖着,也是市长冯仕伦的意思?市长和常务副市长竟然闹得这么僵?仔细想想又没有必要,冯仕伦毕竟是马上要退的人,不至于为了这一件小事跟郝国栋闹别扭。

    带着这一疑问,孙长义拐弯上了四楼,来到副厅长孙海波的办公室。孙海波和孙长义虽然都姓孙,但并没有什么关系,孙长义为了套近乎,特意跟孙副厅长搭上了关系。平常省厅里有评选表彰和项目资金分配的事情,也好有人替汉江市说上话。

    到孙副厅长那里,孙长义经过一番追问,知道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卡农背后的阻击力量来自省委副书记罗百胜,冯仕伦当初给自己打招呼,也是罗副书记的授意。原因非常简单,冯仕伦是罗百胜的人。

    阻击卡农在汉江市出现了意外,罗百胜非常恼火,当即让人转话给省科技厅长。于是,卡农好不容易在汉江市走完程序,又在省里给搁置了。

    在孙副厅长那里,孙长义还听到一个可靠消息。因为卡农的事情,罗百胜对郝国栋的做法非常恼火,已经在多个公开场合对汉江市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批评,直接表达出对郝国栋的不满。

    郝国栋问鼎市长的宝座悬了。

    孙长义首先想到这个结果,随即又惊出一身冷汗。卡农从汉江市科技局上报到省科技厅,可是在自己的手里经办的。人家堂堂的省委副书记不把常务副市长放在眼里,对付自己不是跟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

    孙长义肠子都悔青了。暗骂自己当时立场不坚定,没有坚持听市长冯仕伦的意思。“一把手”什么时候都是“一把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孙长义一秒钟也不敢在省城逗留,连夜坐车赶回了汉江市。第二天一大早跑到市政府,在郝国栋的办公室里汇报省城之行的结果。

    “郝市长,我昨天亲自去了一趟省厅,结果不太乐观。省厅业务处的人说还要研究研究。”孙长义小心翼翼地汇报,却留心着郝国栋的表情变化。

    郝国栋眉毛一扬:“研究研究?他们是什么意思,也不想办?”

    一个也字让孙长义老脸一红,他讪讪一笑,解释道:“不是不想办。后来我在别人那里打听了一下,好像是有什么领导交待过。”

    孙长义说到这里,就不再多说一句话,摆出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

    郝国栋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对官场上的那一套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听到孙长义的最后一句话,马上明白了事情的原由。

    看来罗百胜还真是对卡农上了心。在汉江市没有办成,又给省科技厅打招呼了。郝国栋在心里一阵暗叹,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真是费尽心思。

    同时,他也明白,既然罗百胜知道卡农的资料递交到省厅,那么也知晓了自己在背后推动这件事。自己肯定被罗百胜列入了黑名单,市长这个位置看来是没有缘份了。

    郝国栋瞥了一下坐在沙发上的孙长义。不由得摇摇头,孙长义在省城肯定也听到对自己不利的消息,要不然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一本正经,和之前的热情判若两人。

    不过他也没有计较孙长义,趋吉避祸是人的本性。自己得罪了省里的大佬,前途渺茫,人家和自己保持距离,可以理解。

    孙长义刚离开办公室,郝国栋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郝副市长,我是冯仕伦。”电话里的声音显得格外刺耳,以至于郝国栋不由得微微皱眉。

    一直以来,冯仕伦对郝国栋还是比较尊敬的。这一方面是郝国栋自身的工作能力很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冯仕伦长期患病,自己只是挂了个市长的名,郝国栋却操着整个市政府的心。

    这种尊敬既是敬佩,也是有些过意不去。所以,冯仕伦到京城治病疗养之后,称呼郝国栋的时候,常常有意无意地把那个“副”字省掉。在他的心中,自己下台之后,市长的位置肯定是郝国栋的。

    但是现在,冯仕伦却刻意地叫郝国栋为“郝副市长”,甚至把那个“副”字咬得很重,明显带着一些个人情绪。

    “冯市长,你好。”郝国栋虽然心生不满,却没有表露出来,语气仍然和善。

    “这段时间你比较辛苦,我考虑了一下,市政府的工作你暂时不要再替我主持了,让杜副市长代劳吧。”冯仕伦说。
第211章 生态蔬菜重新上市
    病号市长冯仕伦竟然在京城的病床上夺权了!郝国栋感到好气又好笑。

    “请问冯市长,你的意思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不再让我主持市政府的工作?”郝国栋问。

    “是的。”冯仕伦直截了当地说。他其实对郝国栋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既有能力,又为人低调,尊重自己。不过,这次冯仕伦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上面有人压下来。

    “我本人没有任何意见。不过,这件事毕竟不是你我之间的事情,更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当初安排我代为主持市政府的工作,是市委常委会集体决定,并经省委同意的。”郝国栋扬声说:“既然冯市长有这个意思,那么就麻烦你回来一下,提议召开市委常委会,走一下程序。”

    冯仕伦被郝国栋的话噎住了。他的病本来就没怎么好转,现在为了这件事还要奔波上千里,身体受不受得了还真是两说。更何况,人家郝国栋工作干得好好的,自己平白无故地跑到市委常委会上夺权,还不是给自己要的,实在说不过去。

    “程序……就免了吧。这是省领导的意思,希望你能服从安排。”无奈之下,冯仕伦只好含糊其辞,把省领导搬出来企图让对方屈服。

    郝国栋怎么可能吃这一套,他轻哼一声:“冯市长,我们领导干部是要讲规矩的,并不是我个人恋权贪权,我要的是规矩和程序。正如你所说,有省里的命令和文件下来,我二话不说,马上不再主持市政府的工作,甚至可以交出汉江市常务副市长的位置。”

    这一番话说得义正辞严,冯仕伦无话再说,只好支吾一阵子,惺惺然地挂断了电话。

    放下电话,郝国栋倒是不怎么生气。自从选择站在于小扬这一边开始,郝国栋已经考虑到了各种结果。既然和罗百胜已经撕破了脸,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罗百胜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郝国栋担心自己不仅是当不上市长那么简单,很有可能连常务副市长也当不了多久。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现在要和时间赛跑,帮助于小扬把生态蔬菜尽快上市。

    想到这里,郝国栋迅速拿起桌上的电话打给于小扬。

    “小扬,卡农的事情在市里的手续已经办好,报到省科技厅去了。那边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你的生态农业基地里面已经采摘的生态蔬菜就不要再放了,直接上市吧。”

    督促孙长义办理卡农的相关手续之后,郝国栋没有和于小扬打招呼,轻车简从跑到太平镇察看了生态农业基地。

    在生态农业基地,郝国栋来不及让自己震撼。他最关心的是农产品的种植环节和生产安全。仔细察看了一道道程序,郝国栋发现整个生态农业基地没有使用一点儿化肥,更没有使用一点儿农药,全部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种植环境。

    这样出来的农产品怎么可能会有问题?并且,郝国栋还看到,一辆车装满生态蔬菜离开了生态农业基地,一问才知道那是送往汉牛车城和南园村的。

    有了生态农业基地,于小扬的嘴巴也吃刁了,一日三餐只吃基地里提供的农作物和蔬菜。

    郝国栋释然了。人家自己都在敢吃自己种的东西,怎么可能有问题?

    再说了,自己活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听说农村里种点儿菜还要经过什么检验。相比之下,瞿天华那里的农产品有害物质那么多,对人体的危害那么大,怎么不见检测他们?

    这时候的郝国栋,出于一种对以权谋私者的愤懑,出于一种对于小扬的尊重,出于一种对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他决定同时间赛跑,从幕后走到台前,在自己的常务副市长职务被免掉之前,把生态蔬菜推到汉江市老百姓的餐桌。

    老百姓的力量比天大。只要老百姓真正接受了生态蔬菜,任凭那些跳梁小丑再怎么上蹿下跳,也是无济于事。

    接到郝国栋的电话,于小扬从中听出了一些异样。

    “国栋大哥,是不是这件事给你添什么麻烦了?”

    郝国栋笑着说:“哪有什么麻烦。卡农要申办相关的资质,还需要一段时间。省厅那边,我会盯着的。我只是担心基地里的蔬菜已经成熟,再不卖就浪费了,催你抓紧时间。”

    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