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男人-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的第一场雪之后,我就开始推算,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推算,我可以十分确定肯定以及一定的得出一个结论:今天就是圣诞节。虽说咱那几个婆娘都是厉害人,不过还是很招人爱的,所以我决定和她们过今年的圣诞节,以此恋旧。当然,在那之前,我已经充分调动所学,会给她们讲个关于圣诞节来历的故事。两个婆娘都太聪明了是好事,但就像要时不时虎躯一震来散发王八之气一样,必要时要显示下自己的渊博,让两个婆娘开开眼吗。想到这里,我不禁得意地笑出声了……
“夫君在笑什么呢,一大清早的,外面这么冷,吃了早饭穿上外衣再出来吧。”颖不知何时走到了我的身后。“没什么,走,进屋吃饭”
饭桌上,我对二女说:“今天不用上班,过会我找你有事,就老四自己去吧。”“姐夫什么事还瞒着我,”老四抱怨道,见我没回答,颖立刻对老四说“吃你的饭,你姐夫的事用告诉你吗。”老四不满的嘟囔几句后自己上班去了。
早饭后屋里就剩下我们三个,颖一脸疑惑的表情看着我,二女也差不多,看来前期的故弄玄虚已经很到位了,我清清嗓子说到“是这样的,这几天我想起来外番的民族有个节日叫圣诞节,想和你们一起过过。”“剩蛋节?”颖一脸的疑惑,“是啊,过这个节日时人们都会砍一棵小松树或大点的枝杈拿到家里来布置,枝杈上一般缠满了各式各样的彩带,还挂着很多精美的小包,里面放的是礼物,我们今天就一起布置松树吧。”语毕,我等着颖的询问,好显示下自己的学识,必要时男性的自尊心是一定要膨胀的。
颖和二女对看了下,然后小心翼翼的开口“这一早听着夫君要二女留下来,脸上又比较严肃,妾身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呢,吓得。这回总算松了口气。只是夫君,咱家其实现在不比当初了,条件也好了,不用为家里的生计发愁了,这都是夫君有本事。”听着颖的话语,我明显有不好的预感,“按说夫君这么想着妾身和二女,妾身当然感动,不过咱家现在的条件鸡蛋都吃腻了,剩下的也拿去做素蛋了,实在不用为这个庆祝,加上夫君又不吃鸡蛋,咱家就不用为了这个庆祝了,到时所有挂在树上的蛋怕是都要二女吃了,这妮子哪干啊,是吧?”二女闻言,立刻狠狠地点头,生怕颖的话成真的啦,我已经不知说什么好了。见我没说话,颖又接着说道“不过今天二女不去也好,家里刚拿下的庄子我打算在那块河滩上好好盘算盘算,二女今就帮着参谋,这丫头鬼精鬼精的,过会我们就过去,夫君你看呢?”我无力的挥挥手,“你们去吧,我过会上农学去”……
颖带着二女兴冲冲的去了新买的庄子,留下已化作木鸡的我。
“不行,我还就不信了,这么好的节日,在现代那可是引无数痴男怨女们各种的庆祝,节日后,有女友的男性荷包的惨痛局面实在是不堪回首,就算时代不一样,也不会沦落如斯的,剩蛋?!我还就要过个圣诞节!!!”我咬着牙冲出去,目标——兰陵家。
自打我再度调教了兰陵后,她又回到了往昔的小女人味十足的样子,让人看了就心疼,过会和她庆祝也好,反正也是我婆娘,一路上我在马车里想的美滋滋的。
“公主不在家,进宫去了,说是明天才回来,”兰陵庄子上的门房恭敬的回话,他身后不远处,某只貌似乌鸦的可疑动物忽然飞起,看得我真想上去给这门房两下,想了想,我回到车上对车夫说,去农学。
回农学找人喝酒去也算庆祝了,我打着如意算盘进了农学。谁知道今天能喝酒的都不在,视察或告假,合着这么冷的天不是就我一个人告假啊,正在考虑要不要去找别人时,老刘好死不死的出现了。
“听闻今天少监身体不适告假了,没想到还是来了,看来少监的身体不若外面说的那么差啊,”老刘板个老死人脸说到。
“学监哪里话,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子豪纵有身体不适,看到天寒地冻的,害怕农学上有什么事,是一定要过来看看的。”我假惺惺的回话。
“看来平日里对少监是多有误会了,少监对农学的事情很上心啊。”老脸说的多假。
“不敢,子豪只是做自己份内之事而已。”两人各怀心思对看一眼,就分开了。
一个人走到实验田边,看着远方,我无比深刻的反思和检讨自己的错误,“我错了,我真的错了,咱们这个地是佛祖和太上老君的势力范围,这年头,耶稣还来不及叫人到这边传教,我怎么敢在人家的一亩三分田上庆祝耶稣势力范围的节日呢,这不明摆着和两个大神仙过不去吗,难怪遭报应了。想想咱国家的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足以充分证明国家悠久的文化,那些后起之秀的文化还是不要传播了,崇洋媚外啊,今天差点就铸成大错了。没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谁再提过这个破节我就抽他!”
老老实实在农学上了全天的班,下午常贵回来,又和他研讨了一番蔬菜的杂交,忙到天黑了才回家。
一进到房子,就看我那两位夫人花枝招展的迎上来,“夫君回来了,今天怎么忙到这么晚,妾身和二女很担心呢,辛苦了。”打扮得像是要参加宴会般的颖先开口,我再一扭头,二女也是一样的,穿的最好的衣服,往二女身后看去,一个被缠了很多彩色绸缎的不明物体在那杵着,上面还挂着很多鼓鼓的荷包。旁边满满的一桌菜,“你们怎么了?”我充满疑惑。
“是这样的,今天上午是妾身不好,只想着收拾那云丫头了,辜负了夫君的一份心思,好在去庄子的路上二女提醒了妾身,妾身心想,是自己粗心了,当下叫人找了松树搬进来,亲手和二女布置了,好好和夫君过个圣诞节,这一家人和乐融融的在一起不比什么重要,这几天是妾身的不对,望夫君见谅。”随着颖的声音,二女在旁边一直点头装,配合的十分到位。
“那房子里的那个就是你们布置的圣诞树了?”看看咱家这媳妇,水平不一般哪,这话说得我是什么气也没了,只想亲亲那小鼻子小眼的。
我走到树前细细打量,我家的两个婆娘真是有创意,拿了颜色艳丽的几种绸缎把树绑成了粽子,上面挂了数十个同样鲜艳的荷包,里面不知塞了什么,鼓鼓的,“这是什么?”
见我询问,颖温温柔柔的靠过来说“鸡蛋啊,夫君不是说剩蛋节的书上挂的礼物吗,妾身和二女都照着做的,来,夫君,咱们边吃饭边过节。”
鸡蛋?鸡蛋!!我终于明白早上颖的意思了,不过没什么可辩解的,这样也好,我坐到桌边。
颖给我倒上酒,慢慢的说着,“夫君这么体贴,专门找了时间和妾身二女过外番节,妾身真是开心,这天下还真是没几个男人比得了我的夫君了,二女。是不?”二女使劲的点头,还不忘用眼睛媚媚的看着我。
看看,看看,我就知道,心里有种东西开始膨胀了,按说我不是这么浅薄啊,还是自家婆娘的功力深啊。
一家人吃的开开心心的,席间,颖问我“夫君,这个外番在哪里,一定很远吧?”
“是啊,离我们很远,还在海的那边呢。”
“夫君学识就是渊博,那么远的番邦之地的节日都知道,不过这个番邦可真是够穷的。”
“为什么这么说?”我闻言大奇。
“夫君想哪,这么大的节日,只是搬棵树进房子,上面缠些布,挂的礼物就是个鸡蛋。这要是剩几个鸡蛋就要这么庆祝,这个地方肯定是很穷的,在那生活得人可怜的。”
“………”
“妾身有时候感觉像在做梦一样,”颖继续说道,“这妾身小时候尽被人看不起,碰到有身份的人都不敢抬头看她们,这现在和咱们打交道的人家是妾身以前绝对想不到的。佛祖保佑,自打四年前夫君病好后,对妾身太好了。外面的人时常夸妾身能干,是才女,可是妾身知道,这些都是夫君的功劳,没有夫君,妾身什么也干不成。夫君平素里好像不管事,其实妾身很明白,夫君就像棵参天大树,永远护着妾身呢。”擦擦泪水,颖说的很是动情,“妾身清楚,夫君不爱那些虚名,所以给了妾身和二女发挥的机会,只是一旦有事。还是夫君出面的,是妾身和二女真正的依靠呢!嫁给了夫君,是妾身这辈子最大的福气。”二女在旁边也是眼里晶莹的闪烁着…
听的我心里乱感动一把地,急忙坐到炕上,将颖和二女一边楼一个入怀,“说啥傻话呢,能娶到你们也是我王子豪最大的福气。”
烛光中忽得想起以前认为骗人的那首诗,原来是如此的贴切——借问吹萧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
作品相关 外传:郑弘篇 (小青)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7…7 16:37:03 本章字数:11460
我是草原上王的后代,我的祖先阿史那土门曾经纵横无敌,四处征战,建立了伟大的突厥帝国。只是当我出生的时候,这个当年勇猛的民族已经没落,分为了东西突厥两部。我的祖父就是东突厥的颉利可汗。从我记事起,祖父和父亲就时常的教导我:生为男子,自他出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他的命运是要守护家园,保护妇孺。而我,身为可汗的子孙,我要守护的就是国家和所有的族人。为了这个目标,我一定要成为出色的勇士。
在别的孩子还在草原上游戏的时候,我就开始习武,精练骑术,还苦读汉人兵书战略,每每感到辛苦时,那个目标就像火一样的灼烧着我,所以我从未放松。还在少年时,族里已经很少有人是我的对手,我相信我必将有一天会成为我们的先祖土门一样的可汗。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没有和唐朝交手前。
汉人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他们的人口,土地都远远超过我们,如果可能,我更希望的是和他们结盟而不是战争。可是在我不是可汗的时候,我的意见是没有分量的。祖父一生都在和唐朝打仗,我知道,祖父也想成为土门可汗那样会被突厥人千古传颂的可汗,因此他一次又一次的攻打唐朝,最辉煌的时候他曾经打入唐的境内很远。但是,不管祖父有多么的勇猛,他碰到的对手却是唐太宗。那个汉人皇帝中最英明的一个。祖父的战争给了唐借口,他们永远不会和我们和平相处。因为见识了唐朝的强大,祖父的弟弟处罗可汗的二王子阿史那杜尔汆很早就降了唐,后面还亲自陪伴唐太宗御驾亲征,攻打过东突厥,唐太宗皇帝的亲征打退了祖父的进攻,无奈之下,祖父和太宗皇帝在渭水便桥上结盟和好,我们又退兵了。这次就是我们东突厥最后的辉煌。
唐太宗皇帝登基后,唐朝更强大了,可是我们东突厥却愈发的衰败了。很多部落不愿再受我们辖制,薛延陀更是直接依靠西突厥,他们的族长当了小可汗。祖父知道一切,却再也没有办法法反击了,从那天,我们就知道,唐朝就快攻来了。
太宗皇帝派了李靖和李世绩为帅攻打我们,有这两个名将为帅,我们根本不会赢,事实上的确如此,当李靖的第一次进攻开始的时候,祖父还以为他远在百里之外呢。战争的结局不令人意外,唐朝的军队所向披靡,最后一役,李靖斩首万余,俘虏十万,将东突厥的土地尽数归于大唐,祖父和我们只能仓皇逃走,庇护我们的部落也没有能挡住大唐的军队,我们成了唐的战利品。东突厥彻底的不存在了!
唐朝的军队得胜还朝,我们作为胜利的象征也要被押解回唐。临行前的那一刻,很久没有过的眼泪涌了出来,就要离开这片生我养我的草原了,也许我今生都不会再回来了,最后再看一眼这美丽的草原,最后再吸一口草原上独有的芬芳的气味,我踏上了去长安的路程………太宗皇帝是个很杰出的君王,尽管在朝堂上他的臣子数落了祖父的五种大罪,可是他没有杀祖父,我也被封为督尉一职,成了真正的降将。
我的突厥名字叫骨利,如果东突厥还在,可能它是个很好的名字,现在国已破家已亡,这个名字也没有意义了,所以从那天后,我的名字就叫郑弘。
降将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看似很开心的,没有实权的官职,家里原有的财产基本保留了,这种待遇我们的确不应该抱怨了,毕竟,我们还活着,只是这种活法不过是死亡的另一种方式罢了。
我曾经无数次的想象自己能够意气风发的还击,在第一次受到屈辱时。但是我不能。我的身后还有我的家人,那样会连累他们的。久而久之,我已经习惯逆来顺受了。直到我的妻子有了身孕。听到这个消息,我大喜继而大悲,喜的是我有了继承人,悲的是我能给我的孩子些什么?为人子孙,我是不合格的,为人父亲,我又能做些什么?我想就只有让他们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就能够成为勇士,所以我知道自己该怎样在长安生存。
我的孩子就将出世了,他不用像我当年那样背负太多,我只要他活着,出人头地也好,平平凡凡也好,我不在乎,身上流的土门可汗的血到我这里就结束了,我的孩子身上的是郑家的血。为了妻小将来的日子,我彻底的抛却了尊严。每天打扮得油头粉面,这样别人就不会对我起疑心了。外人打我也好,骂我也好,我始终微笑着面对,有时还要尽展所学,顺着打我的人的劲道跌出去,所有的人都说我是个耻辱,没有能看得起我,可我知道,只有这样,我才能保护家人,才能做到点男人该做的事情
如果没有看到征服高句丽的战争,我也许就这样混下去了。这场灭国的战争让我看到了这个国家的强盛。是的,唐朝是如此强大,皇帝又如此的英明,长安也繁华至极,可是我,却不在这一切之中!我已经没有国家,现在是唐朝的人。可是这里的人还是认为我是突厥人,我到底该如何呢?那天我再次被一群军官殴打,最后我还是笑着告辞了,回家后,我看到我的2个孩子,小的那个才出生没多久,难道,我要他们也过我今天的日子吗?难道我今天所承受的全部耻辱我的孩子们将来也要承受吗?活着是很重要,可是让他们在这种看不到未来,没有希望的日子里活着,我这个父亲真的做的对吗?还有妻子,她无怨无悔的嫁给我,和我一起忍受着种种侮辱,甚至还要面对上门来的欺凌,这就是我给他们的生活吗????不,不要这样的生活,我要给他们另一种生活,我要将希望带给他们。
长安崔家的长子生辰,我决定去那里看看,或许会有机会改变。吩咐妻子为我准备寿礼,她不解,劝我不用去了,必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我明白她的担心,可是我不能不去,因为一个男人一生中总有些东西是他必须做到和必须面对的。拍拍妻子的脸颊,示意她不用担心,我骑马前去崔家贺寿。
妻没有担心错,从我进到崔家的大门那一刻起,我就感到了主人的尴尬和客人的蔑视,要不是名为贺寿,怕是就不会让我进门。快速接过我的贺礼,崔家的管家偷偷摸摸的请我进门,早就知道是这个结局了,但我还是难受了。信步向花园走去,路上见到的客人纷纷避走,好像我是传染病,心中充满了自嘲,我走进了花园。一进来,里面尽是谈笑声,我定睛看去,王修!这个长安城的传奇人物也出现了,以前的他是个典型的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孙,不料在其大病一场后忽然转性了,把当年王家祖辈的本事全使出来,赢得了兵法大家的称号,秦家和程家的后人都和他学兵法呢,听说本次高句丽被灭,和他献策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我是不是能和他相交呢?他周围坐的都是平日里最看不上我的人,尤其是卢国公的孙子,那家伙不是善茬,满京城里最嚣张的就是他,可是今天这个机会实在难得,罢了,拼了!
我冲进去和王修打招呼,他的态度倒是不错,可是程初却冲过来指着我说:我程某人的大哥不是你能攀得起的。我还想说什么,程初一把将我扔了出去,说实话,他那劲道还不能把我怎样,可是我别无选择,只能顺势跌在了院子里!我还是面带微笑的作揖后离开,心里全是深深的悲哀,我,曾经也是草原上的雄鹰,现在就像是过街老鼠啊!汉人的话没有错:成王败寇。真的亡国时,怕是连败寇也不如啊!
虽然心如刀割,我还是等到和王修一起离去,只要我能有机会和他结识,也许我的家人就有了抬头生活的勇气。和那些比起来,些许委屈,尊严又算什么啊。不过我没能和他说话,只能拱手道别后翻身上马离去,好在今天见过了,如果有机会还是登门拜访吧!
机会来的很快,皇帝朝堂上封了卢国公“葱山道行军大总管”,我明白,这是要打西突厥和吐蕃了。唐的实力越来越强了,肯定要扩大疆域了,对我来说,这就是我最大的机会,别的不好说,打仗——那可是我从小就训练的,在唐朝的军队里更能发挥所长,我只需要个引见人就好,那么,我就要去拜访王修,那天他对我的态度还可以,应该能答应的,加上程初跟随他学兵法,他说话的分量比别人更重。我拿出了一直珍藏的贵重宝石,本来想留给孩子,可是现在办事不送礼怕人家不真心帮忙的,狠狠心,所有的猫眼和最大的玛瑙我全包了起来,汉人的老话: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王府的家人很是客气,见到了王修,他也是一样,我们相互的恭维了几句,我就实话实说了,本想他会推托,准备了很多的说辞,没想到王修一口答应了,只是不敢保证结果,我深受感动,“大恩不言谢”我要下拜也让他拦住了,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当,我反而结巴了,只好留下了礼物又说着感谢的话离开了王家。
之后的日子里,我如坐针毡,不知道事情如何了,也不敢打听,更不敢上王府询问。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王修实在是个言出必行的汉子,没几天,他便叫人传话让我到程府见面。我知道,我终于有了敲开大门的机会了,急忙整衣束带,定定心神,几年来第一次以一个武人的装扮出门!
程初见我时很是惊讶了番,不过倒没说什么,自打上次在崔家后,不知为什么,他见我的态度很好,今天也很客气的请我进门。卢国公不愧是打仗出身的大将,他考问我的没有一点兵书策略,全是实战,我尽展所长,还是输了,很不甘心,但是很服气,我们难怪会败,唐的将领的实力深不可测啊。本想没有下文了,不料卢国公推开沙盘,放声大笑,然后,我就成了卢国公的手下,未来可以和他一起征战!
记不清那天是如何回家的,只记得进门后我一把抱住了夫人,降唐十几年来,我受尽屈辱也没有示弱,可是那天我哭了……
随后的日子里我每天跟随卢国公练兵,也会和他一起去和别的老将战术推演,我和卢国公的配合越来越有默契,最后甚至能和京城的几个老将战成平手,要知道,我们扮演的可是敌军的角色,能和大唐的军队平手是很难的。卢国公很满意我的表现,从他频繁的带我和人推演来赢各式各样的战利品就可以看出来;我也很满意,从京城的人对我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不知不觉间,就过了几个月,这一天,卢国公又要带我出门,出门前,他问我:郑弘,你知道今天我们要和谁进行推演吗?“末将不知。”“哈哈,这些日子以来,你每天跟随我和京城之中的老将过招,水平提高的很快,所以,为了让你更进一层,我今天打算带你去见苏定芳。”卢国公摸着胡子大笑。苏定芳,就是那个灭了高句丽的大将军,在朝中是和卢国公齐名的大将,今天得他指导,定会让我受益匪浅的。我急忙作揖“末将绝不敢忘记卢国公栽培之恩”。
只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卢国公和苏将军的见面一开始就是场混乱和斗殴,两位老将都展现了火爆的脾气和良好的身手,看得我不知如何是好。还好,待在一旁的苏将军的子侄和家丁很熟练的将两人拉开了。卢国公没有管撕烂的衣服,连鼻血都没擦去就喊着要和苏将军战术推演,眼圈乌黑的苏将军一脸的冷笑,很不屑的接招了。和平时一样,我还是扮演吐蕃人,面对两个当今数一数二的名将,我的血沸腾着,尽管知道是推演,但我还是决定要拼尽全力。推演的过程很顺利,我成功的撕破了苏将军的两道防线,最后是抹刀手上来我才退场的。推演后,不顾卢国公的各种嘲讽和得意地大笑,苏将军考了很多兵书战略,幼时的努力在今天出了成就,我的回答让苏将军满意不已。之后,他甚至在卢国公过激的言语下依旧提出要收我至麾下,卢国公没有客气,像苏将军提了一大堆的要求,最后还搬走了高丽皇室的屏风,我就成为苏定芳将军手下的将领。
未几,卢国公就出征了,送他的场面很是宏大,朝中一干大将全部出席了,回程中,我终于被军方的首脑人物认为是王修一派的,那时我就知道,我终于得到了在某种程度上的认可。距卢国公出征后没几天,我也将跟随苏将军前往肃州。临行前夜,看着夫人的脸,我真是心疼,不由得抱住她“这些年,我真是对不起夫人,你受苦了。”夫人捂住我的嘴,回我说“妾身不苦,夫君心里苦才是真的苦。不是为了我和孩子,夫君也不至于事事委屈,连自己的尊严都不要了,我们拖累了夫君啊。”看着夫人的眼睛,我真是惭愧“夫人哪里话,我郑弘能娶你为妻是我的福气,你还给我生了孩儿,让我郑家有后,是我无能啊。我一直就想让你和孩子能堂堂正正的做人,明日出征就是机会。这次我就是拼了性命也一定要立下大功,荫护家人!只是以后就靠你了。”夫人是个明白事理的人,没有再多说什么,仅仅说了句“夫君放心,以后有妾身呢。”
刚到肃州后,我就按和苏将军商量好的开始吐蕃的边境进行小规模的肃清,没有几日,就看到大量的吐蕃军队到边境结集,看来卢国公一线的压力已经基本转移过来大半,达到了我们军事配合的预期目的,之后的几天我们分军守在两个隘口之上。这次苏将军的任务就是拖住吐蕃的军队,配合卢国公一线的攻击,两个平日里不和的老将战场上的默契却很好,没有多久,初步的任务已经达成。现在就是等待最后的会合了。
说句实话,我很感激苏将军的厚爱,不过要想建功立业,可能还是跟着卢国公更快吧。站在隘口的墙边,我胡思乱想。忽然,河对面吐蕃境内有了明显的军马调动,我立刻命人回报苏将军,自己在墙头细看,军队数目不少啊,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吐蕃当我们这边是个缺口?
这个想法有点吓人,我摇摇头,转身看见苏将军已赶来,就连忙汇报了情况和我的看法。看了看河对岸的情况,苏将军的脸色也不好,只派了细作出去探勘。
一夜无语,唐军中无人安睡,将领们全在帅帐周围等待消息。结果是最坏的一种,吐蕃集结了20万大军压上边境,我们却只有不到3万人,就算加上吐谷浑的6万人也只有对方的一半军力,更何况吐谷浑军队的战斗力和唐军根本没法比。这场仗要怎么打呢,帅帐中一片静寂。苏将军低头看着沙盘良久,询问:“郑弘,你怎么看?”我早就胸有成竹,正等着将军的询问呢,就急忙上前,一拱手回道“末将以为,吐蕃此举意在以吐谷浑这边为突破,和我大唐开战,只要程将军那边打下西突厥,则吐蕃就没有任何优势了,我们的目的就是在程将军那边的战事结束和我军汇合前死守,那么就不应该扩大死守范围,我们应该退到咸川一线,在此处依靠地理优势防守,还可以驱使骑兵进行小规模的突袭以牵动吐蕃大部,这样,应该可以死守成功,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吐蕃已经和吐谷浑的军队交手,而且战况不利,该如何使吐谷浑军队撤退,我们也要和吐谷浑的军队会合退至咸川才好。”听了我的话,苏将军点头称是“郑弘此言深的我意。只是该如何让吐谷浑的军队撤退呢?”
苏将军此言一出,帐内的将领们都面露难色,毕竟军报上说是吐蕃有20万大军在和吐谷浑军对峙。吐谷浑的军队实力又不强,就昨天吐蕃军队上来的那一会就支援了一万多人还挡不住,目前只是吐蕃的进攻速度慢了,可是不快点支援,吐谷浑大败是迟早的事情。去增援的将领的责任重大,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唐军全部的攻打计划失败。牵一发而动全身啊!所以即使有将领想去也会怕自己没能力做到。我环顾四周,看到并未有人回应,便走上前去回话“末将愿意前往。”此言即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苏将军也看着我,问道“你可知道这一役关系重大,一定要顺利的接应吐谷浑的军队撤退,还要在他们走后阻拦追兵,直到吐谷浑军和我军在咸川汇合。如果成功了,那么将是天大的功劳,如果失败了,唐军就必将承担起惨重的损失,你可明白,郑弘?”
“末将明白,末将愿往,末将必会完成任务,谢苏将军关心。”我依旧沉稳的回答,“还请苏将军拨精兵3000,末将就带领这三千儿郎让吐蕃人看看大唐的军队!”
我的话到后面豪气冲天,帐内的将领一时之间都有些激动,可是大家还是很怀疑,苏将军也一样。他沉吟了一会,又道“我知道你的本领不错,但此战非同小可,你只带3000精兵就可以吗,一旦失败,你个人死不足惜,大唐的损失就大了。”
我猛地抬起头,和苏将军对视,同时大声地回答“末将定能完成任务,请将军放心!”苏将军看着我的眼睛,那一刻,我的眼睛里充满了嗜血的光芒和斗志。俄顷,苏将军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郑弘!”“末将在!”“本将军命你带领3000精兵,前往支援吐谷浑,掩护吐谷浑的军队撤退,一旦吐军和我军汇合后,你就率领残部,来咸川复命。”“末将遵命!”我上前接过苏将军的令符,作揖后离开帅帐点兵集合。
没有人知道昨晚当一看到吐蕃的大军时,我立刻在心里感谢伟大的狼神的庇佑,我知道,只有这样的功劳是用死亡换来也值得的。所以,我早就看好了地形,心里基本上对于支援吐谷浑是有几分把握的,当然要抢着出征了。
尚未点兵出发,新的战报又来了。我进到大帐,看见所有的将领都很严肃,苏将军紧锁眉头,说道“郑弘,吐蕃军队已经完成了对吐谷浑主力部队的夹击之势,我们的隘口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