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男人-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什么?你赔我钱!”看来兰陵知道的时间不短了,想想就没面子,教会徒弟打师傅的事老被我遇见。

    “赔,当然赔,”兰陵眉开眼笑,又给点心盘子端过来,“老为这个事生气的话还不给气死?我都习惯了。算了,虽然知道你骗人,还是学了你家的样子在陇右弄了个试点呢。”

    “你有病?”很稀罕的事,达莱汇报过,我刚吵架时候还没想通。

    “一呢,郎君下了这么大功夫,不叫您随心就是妾身的不是了。二呢,这么好的办法,既然是从王家传出来的,内府用了这个制度也觉得非常趁手,那肯定是个既有效又完善的模式,作为新入场的工部一定非常需要一个成熟有效的制度来管理自己的作坊,他们理所当然的会采纳这个方法。而且妾身又不象郎君这么吝啬,工部既然自己提出来,内府里只好让他们参照了,至于好坏嘛,又没人逼迫了工部学,是吧?”

    太坏了,比我还坏。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话有理。有点替工部惋惜,第一次进入新兴产业就被我这个狠心婆娘领入歧途,往后管理混乱得难以收拾的话,别说给王家和内府构成威胁,连自保都困难。

    “出师未捷身先歪啊,离死不远了。”摇头,叹气,朝兰陵一抱拳,“在下佩服,佩服得五体投地,下次要坑内府一定要制定更严谨的办法。”

    “嗯,可别停,妾身等了侯教呢,哈哈……”兰陵踌躇满志地放声大笑,“别以为耍贼心思就能占了便宜去,千年老鬼也有受窘的时候。”

    “习惯了……”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六章 偷闲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7…7 16:39:01 本章字数:7934



    头上顶了热毛巾,一壶酒,一小碟甜杏仁,惬意地泡了自家的高档浴池里。感觉血液随了水温在逐渐升高,快速地在身体里流淌起来,多天忙碌后的劳顿迅速被驱赶出去,被飘飘欲仙的舒畅包裹起来。

    “给你唱个歌啊,听好。”拍了拍一旁美得哼哼的二女,小脸被热水蒸得红苹果样,象牙般的小腿一上一下地拍着水面,盘起的长发不知道什么时候泼散开来,随了晃动的水波,乌黑的秀发随波荡漾,配了红嫩细滑的肌肤让整个人显得娇异。

    有些人平时对自己的音乐造诣不太自信,没人时候敢哼哼,人多就没了勇气,可唯独进了澡堂子例外,不管人多人少都没有忌讳,趁了热血上头的舒服劲加上里面良好的聚音效果,肆无忌惮地一展歌喉是最来劲的休闲活动。

    我也不知道自己唱的什么,调子拐到哪歌词就编到哪,没办法,多少年不唱大部分歌词都忘记了,不过调子多复习几遍还勉强能摸到门上。这一切都不影响二女的鉴赏能力,不管我唱什么,总是眯了眼睛靠过来,爬我胸膛上倾听。偶尔我调整个坐姿身子稍微低一点她脑袋就掉水里,湿淋淋的头发贴在脸上朝我笑,笑得好看。最喜欢她边笑边擦水的动作,异常迷人。

    一般这个时候颖就出现了,九斤睡下了,当娘的才有心思享受一会,身上披个织造作坊专门给家里定制的大浴巾盈盈走进来,一边笑,一边坐了旁边的小池子把身子清洗干净,然后悠闲地在搭个大浴巾在竹床上养会神,再赤条条地跑到我跟前,使劲朝池子里一跳,水花四溅,弄得我和二女满脸都是。

    很满意,证明颖生育后活力更胜当年。正是女人家最迷人的年龄。

    “多好,这钱花得值!”捋了捋脸上的水滴,伸手朝颖的小腹摸了一把,笑道:“一点都看不出是当妈的,再锻炼俩月该有胸肌了。”

    颖嬉笑地推我一把,靠了我坐下,将身子尽可能地埋在水里,连下巴也泡进去露个嘴唇,一副贼兮兮的样子朝我看。

    “看啥?”举手倒了盅葡萄酒递给颖,“每天都泡泡,活血养颜,就是四五十岁上也看不出年纪。总是十八、九的样子。”

    “那可泡晚了,”颖笑着抿了口红酒,“妾身十八、九上可没赶上这么好日子,二女正好,可不敢耽误了,干脆就这池子里养着算了。”说着隔了我伸手在二女身上掏了一把,不知道掏了什么地方。给二女羞得把头闷了水里。不错,我也顺便掏了一下,嗯,在颖的同一部位对比下手感,都好!

    有点累,老这么泡澡会死人,喊丫鬟让厨房炒个孜然肉片烤半个酥脆焦黄的锅盔宵夜,颖和二女俩懒洋洋的一人一碗藕粉。算是个运动后的补充。

    “别却啊,腰酸。”给二女朝外推了推,一个人睡得安全,颖那边爬起来朝二女屁股上给了两记,二女哼哼两声钻了自己被窝里,刚吹灯,又打算过来了。

    “陇右上带信都不方便,二哥过去小半年了才通了四次信,不知道那边什么个情形。”黑暗中颖拉了个话头,感觉她裹了被子朝我这边挪了挪。

    “四次就可以了,又不是军中,哪来那么多报信的。等过两年顺了,咱们都过去看看,光置办,连什么样都没见过。”这年头置办地产容易,可老让人觉得没有归属感,关键就是交通不发达,主家想朝自己产业上跑一圈不太容易,光是看地契帐本的没点意思。

    “不知道得什么时候,”颖听我这么说有点泄气,还哀怨地叹了口气,“听她们说过陇右的景象,五彩的山石,茫茫的大漠,无尽的草原,还有长头发的戈壁滩,您说戈壁滩上怎么能长头发呢?”

    “听她们胡说,谁去过?还不是人云亦云。”大漠、草原都罢了,戈壁滩上长头发那简直就是胡欠冒聊,没一点科学根据。

    “怎么不是?郑家夫人还送了一团说是吃的,妾身不知道怎么用,就怕人吃了头发万一有个好歹的,扔给二女玩了。”说着叫二女几声,让二女佐证。

    二女借了佐证的机会又爬我铺盖里,爬我身上用力地点点头,一下撞我下巴上,俩人疼得打滚。

    “这孩子!”颖提手就抽一巴掌,明显没准头,击打我要害上。

    “还是说说头发的事,黑灯瞎火的咱就别动手了。”一手捂了下巴,一手捂要害上,赶紧起个话头。

    “说是下雨才有的,当地里叫青丝草,传说是神仙可怜当地贫瘠,割了自己头发给百姓充饥。夫君是农学的少监,要不明天拿去问问,看究竟能不能吃。”

    哦,这年代神仙可够仁义的,想来想去没想出是个什么玩意,胡乱和颖拉扯几句家常话就睡了过去。

    一早早就把昨晚的闲话忘了脑后,可颖记得,催二女把青丝草拿来让我看。果然和头发团团一模一样,拿手里捏了捏,马上有了印象。发菜,味道鲜美,而且谐音“发财”,是个吉利的口彩,深受城市高消费阶层的喜爱,售价颇高,在青海、甘肃一带有黑黄金的美誉。

    因为生长在岩缝里并附着在草根上,采摘不易,当地农民用铁丝做成爬犁暴力采摘,对沙漠边缘的植被的破坏相当严重,一度成为贺兰山下比养山羊更具杀伤力的副业。造成土壤沙漠化的罪魁祸首之一,二十一世纪国家为保护环境禁止采挖的一种菌类。

    “不用找农学问,能吃,没问题。”回想自己曾经在金融战线上的峥嵘岁月,饭桌酒局上飞沙走石的英姿,发菜啊……“我今不去农学吧?”

    颖茫然地摇摇头,“您问妾身啊?”

    “哦,可能得去。”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抓一点清洗干净,拿水泡了等我回来给你做。顺便洗三个猪蹄子。都要前蹄。一定前蹄啊!”

    这是个好吃食,发菜猪手,嗯,好久没在这方面下心思了,想想就谗。弄我在农学里半天没心思,光想了猪蹄的味道,刚过中午就打了回去完善制度的借口朝家里跑。程初后面也追出来喊我带他一起走,一起完善制度。

    “你一去猪蹄不够了,下次吧。”早起让准备仨前蹄,没想到今天程初要跟来,“你家不是忙了收荸荠的准备工作嘛,回去给我拉两车来。”

    “猪蹄?”程初大嘴一咧,“两车没问题!全前蹄!”凭这话就是个内行。得带去。

    “荸荠!不是猪蹄。”说着大手一挥,两人上马绝尘而去。

    程初路上知道有神奇的东西吃,喜眉笑眼地和我岔道上分道扬镳,杀回去拉荸荠,一个劲叮嘱要等他来了一道吃。

    三个猪蹄明显不够。赶紧喊下人又准备了六个,凑个九字吉利,吃发菜嘛,就得拿三、六、九配,要不对不起这名字。大沙锅,先凉水把猪蹄下去煮一开,水倒掉,下高汤加调料旺火煮沸。下红枣、枸杞、泡好的发菜用文火焖。大约一个半时辰的时候,程初两车荸荠送到了,正赶上起锅。

    热气腾腾,异香四溢,汤稠肉烂,程初酒都没顾上喝就干掉三个猪蹄,拿筷子搅了发菜满嘴里塞,烫得抽抽手还不带停的,边吃边比划,打了哑语问我这东西的来历。

    “吃你的,小心沙锅给你撞翻。”这才拧身吩咐下人将小锅里炖的给夫人送去,我就先省省,看样子今这猪蹄不够程初一人的分量。

    “好东西!”程初百忙中抽空赞扬一句,见我还没动筷子,觉得自己有点失礼,赶紧给沙锅里红枣和枸杞朝我这边划拉几下,“子豪兄别客气,嘿嘿,别客气。”说着又提溜个猪蹄出来厮杀。

    我吃荸荠,不和他抢。让人给荸荠洗干净,开水过了下杀灭寄生虫,捏了个吃得香甜。同样给俩夫人送几盘过去,都爱这个,去年没吃几口,今年都补回来。

    皱皱眉,程初这厮一气吃六个了,看样子半饱,没太尽兴,端了沙锅开始喝汤。早知道多弄几个,这会还早,吩咐人照旧再来九个,我还一口没碰呢,看样了得留家里吃个晚饭。

    “好啊!”喝完才发现酒都没动,端了酒壶咕咚几口,还埋怨我,“小弟说拉两车猪蹄吧?您非要什么荸荠,荸荠哪有这好吃,叫什么来着?”

    “发菜猪蹄,”推了荸荠盘子过来,“吃口,光吃肉也不行。”

    “发菜?怎么就是菜呢?”程初很惊讶地从沙锅底的残羹里挑出一条来仔细观察,“农学里的新菜?”

    “陇右上捎来的,农学没有。”这个比较烦琐,对于植物和菌种的区别不是程初能理解的,没必要和他多费口舌。

    “种啊!您可是农学少监,不种这菜可惜了。”程初新庄子有了规模,这会逮住啥种啥,不挑拣。

    “哦,这怕咱们这里种不了,不是地上长的东西,和木耳差不多的种类。”

    “木耳啊,”程初有点难以置信,实在把这两样东西难以归为一类。又不好做无知状,很有礼貌地点点头,“就说呢,都黑黑的,可味道不一样。”说完还补充一句,“木耳也好吃。”

    这年代木耳还属于个紧俏商品,长安没有出产,只有过了秦岭分水岭到了南坡上才有野生,数量少,采摘也不容易,只生长在秦岭山区为数不多的几种树干上,以刺树上生长的为极品,售价极高,药材铺子里三两天麻的价钱顶不上一两木耳,富贵人家当作一种滋补药品来用,百姓家里想都别想。

    这程初在,晚饭得有点样子,现在的荸荠正好发一把木耳和肉片炒一起,兄弟俩喝酒多来俩菜热闹。

    都是新鲜菜式,程初很解气,省酒了。吃完发誓要把陇右的发菜都挖回来,很不明白为什么这东西野地里能长良田里却不能种。对于木耳马蹄炒肉片赞不绝口,觉得自家已经种了马蹄,就该能种木耳。反正闲散人员,趁了爷爷没回来前弄点新花样让老爷子高兴。说不定一高兴就放他出去征战沙场了。

    典型的鲁莽之人,心血来潮的时候就和神经病一样,随他闹去,也没什么成本。这幸亏是到农学了,若是跟了李敬玄到了工学院不知道能干出来什么事情。庆幸。

    等给程初送走了回到后宅才发现颖和二女鼓个圆肚子在炕上打蔫,“妈呀,都怀了?”

    颖翘了兰花指,指指自己,俩指头;又指指二女,仨指头。明白了,颖晚上吃了俩,二女吃了仨,“还不赶紧走走?坐炕上挨刀呢?”一手一个人腿拽了过来,一人一个暴栗统统发配了花园里,胃病就是这么得的,没一点有钱人的风度!

    厨房还炖了个沙锅,本来是给我宵夜的,取个平底的篮子多垫了几层麻布放稳当,正好提了给兰陵送去。

    正爬了软榻上嗑荸荠呢,早料到了,程初这家伙肯定先给兰陵送过去才绕到我家,要不前后就几里地能跑了俩多小时。

    “吃口热的,别老吃荸荠,小心半夜闹肚子。”给盘子拉了一边,轻手将篮子里还微烫的沙锅放置好,掀开盖子朝兰陵那边撩撩味道,“香不?”

    “勤快的,还没怀呢。”兰陵喜滋滋起身朝我脸上贴了下,“挎个热沙锅走夜路,也不怕烫到。”

    “提灯笼呢,”归置归置坐了一旁看兰陵吃,心情愉快地指导,“骨头也唑唑,味道全在里面,炖了俩时辰了。”

    “嗯,”兰陵起先还筷子夹,后来索性上了手,啃得开怀。“怪好吃,还有这菜干也稀罕,没见过的东西。”

    “催奶用的,”笑着递了条巾子过去,“汤也喝了,往后生孩子有力气。”

    “不正经,”一个猪蹄一盆汤,几口就过去了,吃得舒服。“怪有本事的,你若不是生了这高门大户,就是当厨子都能名满京城了。”

    “那是,要不是如今这条件太简陋,再多点好玩意都能给你置办出来。好了,吃完走走,我该回去了。”说着提了灯笼就走。

    “等下,送送你,顺便消食。”兰陵胡乱蹭了蹭手,提个灯笼跟我出来,过田陇的时候伸了灯笼趁亮光指了棵断掉的树茬,轻声问道:“还记得不?”

    “嘿嘿……”有点扭捏,胡乱晃了的里的灯笼,“忘了。”

    “我可没忘,”兰陵凑近几步在断茬那蹲了下来,“过来看看。”

    顺了兰陵手指处朝下看,树干虽然断掉了,可边缘上起了一圈新树芽,谢天谢地,这小树还活着,心里一丝异样,酸酸甜甜,暖暖的,没有勇气回想,却呆呆地望了新嫩的树芽发愣。兰陵也屏气朝我望来,寂静的夜晚没有一丝响动,仿佛能听见对方的心跳。

    “活着,”兰陵长长出了口气,用力坐了草地上,“老天保佑它再别受折磨,等往后枝繁叶茂的时候就再不记得自己曾经断过一次。”

    点点头,轻轻拉住兰陵手指,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我老是害怕,”兰陵缓缓靠过来,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刚毅,柔弱得让人心疼,“别再有一次了。”

    “不会有了,保证。”扭身将灯笼插了土里,抬头看看清亮的圆月,轻轻将兰陵揽住,“事情就快顺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兰陵在我怀里拱了拱,细声道:“你多来几次,兴许就能早点动身,妾身偷偷求了灵符。”

    “嗯,那肯定灵验。”扶了兰陵站起来,“别送了,再送就送到了,又该我送你。”

    “给您举灯笼。”

    兰陵依旧站了那天的地方,一样的姿势,看得我心酸,上去揪了她鼻子晃了几下,“举啥举?赶紧回去!没你这么戳人心疼的。”

    兰陵轻笑几声,过来抱我亲了口,“明过来啊,妾身给您包饺子。”说罢笑吟吟地扭身走了。

    目送了灯光直到消失才朝家里走,走了半路又绕回来确实兰陵肯定走了,又蹲了断树跟前看。断茬已经干了,苍黄的茬口还边了一圈扭曲的树皮,看来当时我拧树的时候下了死力,看看左右没人,站起来恭敬地朝树茬行了一礼,小声连续念叨对不起,地上抠了把土仔细地抹在上面,一直到把断裂的茬口糊全实,才揪了几片宽大的草叶子用心地包扎起来。

    我是个幸运的家伙,不知道这树会不会怪罪我,心里祝愿它长起来,长高,长大,枝繁叶茂的时候不屑再去计较我这个坏蛋曾经对它的伤害,或许到那一天我才会心安理得地再面对它。真的,我发誓不会再有下次,不光我,谁都别想再伤害她。











    正文 第三百一十七章 萌芽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7…7 16:39:01 本章字数:7525



    这几天心思揪在织造作坊的新机器上,不下班就朝回跑。关键采用了新技术,螺口看似简单,可挑丝的原理还得给木匠做个详细的解释,要不非得给木料憋得炸口。

    忙一下午,领了达莱朝府里一路走还一路探讨套丝的细节。成是成了,机器的效果没得说,三个人就能轻易地操作,比起六人长机的速度不相伯仲,一下能解放出三个劳力出来,无形中将效率翻了一番。可套口造起来难度过大,一连失败了近十次才有一个合格的成品,这样下去机器的成本太高,再好的创意也难以广泛推行,得齐心合力想个提高成效率的办法。

    正说着路过南晋昌分号时候,就看见青石阶上几个人正争执不清,南晋昌四个小伙计围了俩庄户模样的人朝台子下哄,看俩人面生,不象是庄子里的农户,还和伙计们高声评理,大约是凭什么不让他们在南晋昌门口摆摊类的话。

    无证摊贩?朝达莱笑了笑,自从南晋昌入驻王家庄子后,每天也有不少外庄的农户来采购的,农家里闲钱终究有限,难免带点田里的出产过来易市,一来二去逐渐形成个以南晋昌为中心的小商贸集散地,和赶集一样,四天一小会,七天一大会,每逢集会,天不亮就有来占了小地方的,一早到午上热闹极了。

    可农家里也有农家的风度,赶集趁早不趁晚,过午就散去了,也从没见过有堵了人家门口买货的行为,这都吃晚饭的时间,还有这么不张眼的人跑来耍横,得看看热闹。

    南晋昌门口红柱子上靠了俩大竹筐。探头看了看,满都是荸荠,笑了。怪不得没点规矩,一看就是程初新园子里跑来的佃农,当初程初为了赶工,招揽的劳力好些都不是本地人,这才落户不久,不懂这么多规矩,瞎跑了胡卖而已。

    朝几个伙计挥挥手,到底是大买卖,别和农户计较这些,眼看天黑还满满两大筐没卖掉,心里肯定着急,以为摊位摆得高点就好出手。蹲下来朝竹篮里翻翻,朝俩农户问道:“一斤荸荠多少钱?”

    “六文。”程家的佃农见来了问价的,也没心思和伙计争执,殷勤地跑过来卖力地把篮子里的荸荠用力翻了翻,“都一早挖的新鲜果子,底下的一层泥还没干呢!是稀罕果子,你们京城里的人见都没见过。”

    就这卖法,连泥带果子的光自己知道新鲜。让别人看得直皱眉头,还敢要六文,六文称一斤多肥膘了。王家庄子的农户现在眼界高,这卖相怕一文都卖不掉。

    “这是穷疯了,侯爷您别计较。”小伙计心善,怕这外庄的农户弄了一筐烂泥蛋子把我激怒了没好下场,赶紧过来圆个场子让这俩人知道我身份,别惹不相干的祸事。

    “谁说穷疯了?”农户不识好歹,脸红脖子粗地瞪伙计,见一圈人眼神里鄙夷的目光,一时火上头,抓了个连泥都没抠“咔嚓”咬了两半,捏了细白的心朝我比划。另一个就灵醒多了,挑了个泥少的,袖子擦了擦双手递过来,“您看看,实在是好东西啊,不是胡话,一年里再没这么甜的果子,六文卖的就是个稀罕,可惜外面不上眼,一天都没人过问。”

    “称称,”没理这俩人,指了两个筐子点了点,“六文我都要了,天黑赶紧回家吧。”

    “开市了!”俩农户听我这话喜不自胜,也不称了,随手提了掂量几下,“两筐得有八十多斤,算您五十斤上,一天里头一个客人就全饶了!”

    “这怎么说话呢?”南晋昌的小伙计听俩人说得粗俗,敢对了侯爷这个口气打死都不过。

    我起身笑着摆摆手,和下苦人有什么好计较的,掏了俩小银饼子递给伙计,“进去换了铜钱给他俩,按八十斤算。”周围看热闹的庄户见这俩外庄的不懂事,一个个怒目而视,看样子想等我走了拾掇人。朝周围人招招手,“都来,一家拿几个,王家本就打算带了大家种这玩意。吃得合适了,愿意种的都去找钱管家说说,洗干净去皮吃。”

    程家俩庄户欢天喜地地离开了,王家庄子上的人也开了个鲜,尝过的知道滋味,没尝的知道这玩意带了泥都能卖六文一斤,还是下午的尾货,若摆置干净起个好卖相,还不得往十文去,这可比莲菜厉害多了,一下觉得开荒地其乐无穷,不用动员,二半夜还有挑了火把翻地的。

    颖乐坏了,成天站了云家的荷塘边上一气夸这荷花开得漂亮,荷叶长得繁茂,“就是可惜了,这荒地有限,该种的种满莲菜,该包的全包了王家,云家就是拿了荸荠也没地方种,难不成云丫头种了她家茅坑里?”

    “你行了,没见小丫头见你都躲远远的。”扯了颖一把,拉了田坎上散步,尽量不和云丫头照面。

    颖欢天喜地,丝巾摇得欢实。“不为了钱,就出口气,丫头耍心思的年纪还没到呢!”

    “不嫌人家可怜,调换了想想。”朝颖脊背上拍了把,“和云家是个了结,往后乡亲往来,再争就掉价了。”

    颖舒心地点点头,一骨碌坐了草坡上,笑道:“养鱼养虾也好,妾身一直给云家留活路呢,要不这庄子早就没了她立足之地。以前呢,两家还有个分界,如今这全王家的地头,咱是主,她是客,得让她知道这宾主有别,别没事朝主家跟前耍花样,教她个乖。”

    “分得还清。”我摇摇头,躺了草地上,听了远处传来开荒地的号子声,干劲十足啊。新作物初期固然利润可观,可好景如昙花一现,随了跟风的人越来越多。如同两年前还身娇肉贵的莲菜,如今已经只剩下微薄的收益,荸荠的前景只怕比莲菜好不到哪去。

    程家明年千十亩,王家几百亩。也就算是把长安垄断了,看来农副产品的再加工创收才是出路,不能被几亩薄田上的出产禁锢了思维,多一个环节就多一层利润。

    得有个初步的提议了,不为王家,纯粹是发自内心,远远田陇里操劳的农户,由关中开始,逐步的良性扩展开来,受益的不是几个人,几个利益集团,而是整个唐帝国。怎么说我也是唐帝国子民,国家没有亏待过王家,虽然我常常还沾国家政府点小便宜,可打心底里还是期望祖国繁荣富强,长久兴盛下去。

    有变化,不禁自嘲地笑了笑。自己竟然逐渐变得高尚起来,不可思议的化学效应,生长在红旗下的人回到了落后的年代却感觉有种高尚的情操在内心里滋生,无论是道德观还是世界观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丝丝分扣,有序可循。

    看来简单不一定是错,谁都希望付出能得到满意的回报,国家越强盛、越繁荣,得到的回报就越高,日子过得就越满意,对国家的归属感、对政府的信任感就越强,由内至外的自豪感让眼前的一切都变得开朗起来。

    这是个良性循环,不用自卑到愤世嫉俗的活着,早就忘了曾经手里拿了日货还愤慨地去抑制日货的心情,也不用因为新闻联播上为偷渡到某某发达国家而在海轮上活活捂死多少国民的事而伤心;至于谁家炸了唐帝国大使馆的行径嘛,不用百姓去游行,历史上被扣了懦弱无能帽子的李治陛下会很有礼貌地将肇事国家从地图里划掉,在历史里湮灭,连国家带子民将不复存在。

    很宽松的生活环境,如今我才体会到内宽外厉的领导人对国家带来的好处,以前说话很谨慎,生性被和电视剧里一样被抄家灭门,这全是假象。这个年代你可以大肆在朱雀大街上发泄对政府的不满,只要你说得合理,地方上会客客气气地将你的言论详细记录下来,即便是得不到改善,但心里舒服。宽松的舆论环境对政府公务人员起到的监督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修条路吧?”想着想着就觉得为国家做点贡献是必须的,心血来潮时候就难免有点冲动,指了远处村落间相互连接着的坑洼小路,“修宽敞,大伙走得方便。”

    颖迷茫地看我指的方向,“不是咱庄子的地界啊,修什么地方?”

    “就那边,咱庄子连出去的路,不能光顾了自己,要造福万众。”太伟大了,说这话的语调都不一样,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觉悟,后悔没个录音机录下来。

    “哦,”颖伸手朝我额头探了探,“没发热啊,怎么说胡话呢?”

    “看,偶尔热心一次都不配合下,弄得我心里激情顿减,”摊摊手,不满地斜了颖一眼,“自私自利。”

    颖抿嘴笑了,“修啊,没说不叫您修,问了官上没?自家庄了里爱怎么修都行,可要修出去就得从官上走批文了,不说个一二三出来,朝廷可没把公路放到私家手里的道理,大罪。”

    “那算了,”太严格了,本来还想计划个小工程队包朝廷个工程干,这么看来没什么希望。起身拍了拍,领了夫人打道回府。

    最近有了荸荠,家里的木耳消耗实在有点大,荸荠木耳肉片成了王家菜谱上一道名菜,进门就看见照壁后的小园子里管家和账房俩在石桌上小酌,不用朝跟前走就能闻出来。最近忙,老哥俩难得在傍晚喝上一盅,颖笑笑拉我绕了南廊朝后宅走,避免打搅俩老人手的兴致。

    “说起来不容易呢,”颖伸手摘了条伸进走廊的望春花,“也就是季节上的东西,平时百姓家难沾个甜味,若这荸荠一年四季都能收就好了。岔开季节卖,不用挤到一堆下市,四季都是好价钱。”

    这是学问。凭借现在的条件还达不到这水平,不过颖的思维方式已经很超前了,“没办法吧?”

    “酒呢?”正好有下人搬了坛酒从旁边回廊上过去,颖朝那边指了指,“酒坛子装起来,口封严实了成不成。脏东西又不进去。”

    酒类封存都很讲究,尤其是好酒封存的工艺极其烦琐,一层厚黄纸包了坛子口,化成水的蜡整个浇在上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蜡膜将坛口裹起来。再用上了草筋的黄泥糊住,如今有了石灰,将熟灰酱子厚厚抹上一层才作罢。

    不知道同样封存荸荠有没有用处。弄几坛子清水马蹄也不错嘛,反正程家多的是,可以试试。

    一大车拉来了,洗干净去皮,清水里撒一点点盐浸泡一天出粉,专门挑选了釉子的大肚坛,大锅里煮了给几个坛子消毒,稍微撒点白酒将坛口擦拭一遍。然后白花花的荸荠下滚水里捞一下放置在坛子里,紧接着温度适宜的开水倒进去,按了封存酒类的技术摆弄好,搬地窖里藏着。

    记得后世罐头的储存罐头的保值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