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巴蜀风云-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峰道:“我看她和你如此投缘,你们都是这茶坪河里的精灵,不如放了它,说不定今后还遇得见。”

  辰儿听了这话,内心欢喜,“那就听你的,放了它。”说罢她便一跃上了小船,那鱼也通人性,摇着尾巴用嘴轻轻拱着小船。“大鱼大鱼,今后我们就是朋友了,我叫辰儿,他叫峰哥,我也给你取个名字吧。。。。。。嗯,你就叫鱼仙……不不不,就叫仙儿吧,你高兴吗?现在我们要回去了,你也快回家吧。”辰儿天真而真诚的对大鱼说着话,又拍了拍鱼头,那鱼似乎很高兴,“嗖”的一声跃出了水面,又一个猛子潜入水中不见了。

  是夜,华峰早早的入睡,除了辰儿不断的来打扰他(当然那是在梦中),他睡得很香。

罗浮奇山神仙府,羌王神兵卧其中
次日清晨,华峰走出院子,来到一处悬崖边,东方的太阳刚刚露了个头,金黄的光芒射向更高的天空,簇拥的云朵神采飞扬。在华峰的脚下,那一片片、一丝丝的白云,缓缓的飘荡着,华峰顿时觉得无比的清爽,便打了一通武当太和拳。但见他时而立如峰稳,时而动若云悠,在不大的山崖上动静自如。

  “好!”华峰演练完毕,就听慕容辰儿在不远处大声叫好,“武当太和拳果然名不虚传,内含太极、阴阳、五行、八卦运化之理,蕴含养生之道啊。”她走上前来。“辰儿也练过武当太和拳?”“只是听义父讲起过此拳法,今日才得以见到,确实精妙。走吧,该吃饭了,吃完饭我带你到山上四处转转。”

  用罢早饭,华峰先给父亲写了封信报平安!然后跟随辰儿开始去探究脚下这神奇的罗浮山。

  说起这罗浮山,在川西这个地方端的非同一般,当成都平原在西北拐角处走近尾声,一些丘陵便出现了,越过这些丘陵不远,就会有一座山峰突兀于你的眼前。这座山和它后面的群山自是不同,它不是满眼的绿色,而是在那绿色之中,会冒然出现一些奇形怪状的巨石,巨石大多呈现灰白、浓黑之色。它也没有后面那些山高,远看就像长在那些山之肚脐之上一般。倘若你再仔细整而辨之,群山则又像一条巨龙匍匐于这成都平原之边缘,罗浮山则是一个巨大的龙头。细看这龙头,凸凹不平,凶猛威风,看起来随时都会一跃而起,吞噬一切。此时,它如正在狂饮成都平原之富水一般;再看那后面的高山,就像是龙之身体,龙尾高高翘起,伸入云中,真是气势非凡、望之兴叹。

  岩体上到处清晰可见断裂的褶皱,显岁月之万千沧桑。山上有各式各样之峭壁、狭缝、巨岩,草木亦很葱郁,翠碧欲滴,常年绿色不败。树木多为松树、棕树、杉树、柏树和椿树,还有各种水果、坚壳及茂密的竹林等。整座山乃集雄、峻、秀、奇、险之美于一身,难怪被时人赞誉为“罗浮叠翠”。

  华峰跟随辰儿先去了一趟茶坪河边,这是她每晨必之功课。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雷雹雪霜,她都要到河边的龙王庙烧一炷香,可能因为她是羌王水部首领之缘故吧。华峰见辰儿虔诚的对龙王禀祷再三,便自顾四处张望起来。龙王庙不大,是在河边的岩体上凿出的一个小庙,里面的龙王也是在岩体上凿出来的。庙口有一颗老树,树上吊了许多香客许愿的红布条,上面密密麻麻写满凡人之愿望。地上堆满了烧过的纸钱灰烬和鞭炮炸响后落下的废屑。——看来龙王庙的香火很是旺盛。

  从码头上来,穿过那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就到了九百九十九级台阶,进入台阶时有一道石拱门,门口有两个守卫。台阶的中间筑有两个平台,建有房屋。走完台阶,迎面是一个石头垒砌的城墙,城墙有六七丈高,两边都伸展到悬崖处。城墙上有城楼,一些羌兵站在上面,城门洞开,上面的石头上刻着“羌城”二字,有一种古朴的美感。

  进入城内,一条可以容马车通行的大道向山上延伸。大道用青石铺就而成,显得倒也平坦,大道的两旁不时有一些房屋、楼阁、亭榭,有的依树而建,有的则建于巨大的岩石之上。还有些奇奇怪怪的山洞,洞壁光滑干净,里面似有人居住却不见一影。在一些高洞下面的崖壁上有些人工凿成的小窝,而一些更高的洞,却又是软梯藤蔓接地,大概是为了方便里面的人随意上下。

  是时,他们走到一个岔道口,六条路在此汇聚,路旁一块巨石上刻着:六路口。辰儿指着左边一条小径对华峰道:“峰哥,到了这里你可千万记住了,这条小道通往‘太乙洞’,是义父闭关修炼之所,千万不可擅自闯入。右边这条,通往‘祥符道观’。”她又用手指着小道的前面那条路,“此路乃一条逃生之路,倘若遇到什么不测可以由此逃往山外;但这条路上机关重重,外人进去必定死无葬身之地。就算是羌城中人,亦只知道它是一条逃生之道,却还从来没有人进去走过;而且义父早有明令:凡擅自进入者死!正对的这条路可是条绝路,它通往悬崖边。”…“这条路其实才是上山之路。”她指着右前方的这条路说道。华峰仔细看了看这几条路,除了通向“太乙洞”之路略小一些外,其余竟然皆毫无二致。而且每条路似乎都经常有人走动,如非羌城中人还真分辨不出。

  二人继续前行,一路之上辰儿除了给华峰说这言那外,还蹦蹦跳跳地摘下一些果子给华峰品尝。十月末的山中虽有些寒冷,但确实是最丰富的时节,无论是石榴、无花果、柿子以及不知名的浆果,还是像黑桃、板栗等,都还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野花也没有开败,最多的自然要数*,那小小的*,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歇满坡上坡下。这个时候,华峰总会于不经意间看上一眼辰儿。他觉得,辰儿的笑容就像这黄色的小*一样,无处不在,让他沐浴在绚烂阳光里。

  辰儿很快收集了两大把野花,对华峰道:“峰哥,我们歇歇脚吧。”便跑去坐在一块平整的大石之上。

  华峰道:“那你歇会儿,我再去山边看看。”说完飞身跳上不远处的一块巨石。上得石来,原来这巨石就在悬崖边上,有一部分已吐在山外。但见山下稀稀拉拉有一些人家;一些农人正在地里劳作,庄稼一片碧绿,大概种的是小麦。对面的丘陵,亦被一层绿色包裹着。再看脚下的罗浮山,才发现左右皆是悬崖,目极之处,竟无一点上山之途径。——华峰后来才知道,这罗浮山三面悬崖绝壁,一面临河,是天然的战略之地。这也许正是远古之时,为何羌人退守于此,便再没有后退一步的原因所在吧。

  华峰回来,跳到辰儿坐的大石之上,辰儿遂顺手递给他一个花环,“这个送给你。”说着将另一个戴在了自己的头上。华峰看着手中的花环,乃是用救兵粮弯成一圈再插上野花编成,那红得发亮的救兵粮在各色的野花后面闪动着精灵般的眼睛。

  两人继续前行,前面出现了一个高大雄伟宽广之府邸,但见檐角飞腾、椽宽檩粗、墙后屋重,便是羌王府了。他们没有进府,听辰儿讲,羌王府依山而筑,两边都是悬崖,只留了外墙边一条上山之路。

  到了一个高台,华峰回望羌王府,只见房屋千丛、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如云如盖。再往上走,路越来越险,凡是有平地的地方亦都像先前一样有房屋、楼阁、小亭子,有石壁的地方就有山洞,但都看不到任何人,却又似乎总有人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一切都显得很安静,安静得让人放心。

  少顷,他们来到一十字路口,和六路口一样,一块巨石上写着:四路口。辰儿告诉他,此处要切记左边是羌人祭奠先人的地方,除了每年的清明、端午、中秋任何人不得擅入,右边是绝路。华峰暗暗佩服设计之巧妙,真可谓是虚虚实实,让人难辨东西,摸不着头脑。

  又行了大约半个时辰,华峰见前面两个高大的山崖突起,相距有几丈的距离,中间用石头堆砌了一个城楼,脚下的路一直延伸到城门之下。此时城门紧闭,城楼上亦不见一人。辰儿道:“今天,我们就在此地用餐。”说罢拉着华峰奔向了城楼,走到城下,门便自然打开了。

  走进里面,华峰见到了另一番景象。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平地,想必应该是山顶,才会有如此之大,一支千人左右的队伍正在操练。士兵们刀剑挥舞、拳脚相磋、抢迎棍挡,杀声震天。——可城楼外面却听不到一点声息,真是好一个练兵之场啊!

  是时,但见两个领头的人,皆着一身武服,已然跑将过来,辰儿紧走两三步,迎上去叫道:“李冉哥哥、李志哥哥。”

  “辰儿,你怎么来了?”其中一个问道,同时用眼扫量着华峰。

  “这是华峰,从关中来。”辰儿道,“这是我的两个哥哥,李冉、李志。”

  华峰忙着施礼道:“原来是李冉兄和李志兄,小弟在家时经常听父亲谈起你们,今日得见真是幸会。”

  那李冉手执一杆铁枪,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皮肤黝黑,看起来很结实,他抱拳道:“原来是华峰老弟,久闻大名啊。”

  比起哥哥来,李志显得清瘦,白净了许多,他接着说:“早就听说华峰老弟武功高强,待会儿一定要教教我们这帮兄弟方可。”

  “岂敢,岂敢,小弟怎敢在两位哥哥面前献丑!”华峰道。

  “哎,华峰老弟,休要推辞谦让,你既然远道而来,今天无论如何也得给我们这些兄弟露两手,让他们好好开开眼界。”李志继续说道,同时特地看了看辰儿。

  辰儿知道他想试探华峰的功夫,更想借机表现一下自己,便道:“我们走了半天的路,肚子都饿坏了,能不能先吃完饭再说其他的。”

  李冉忙道:“对对对,我们先吃饭。”要说这李冉、李志、辰儿三人从小就在一起玩耍,兄妹情意甚好。后来渐渐长大了,李冉和李志都挺喜欢辰儿,(这也难怪,谁见了辰儿会不喜欢呢?何况是天天在一起的干兄妹。)彼此见面后倒显得有些生分。

  李冉大辰儿五岁,李志大华峰一岁。从小李昊就让冉、志、辰三兄妹一起练武,还让他们在书院学习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等等。李冉生性憨直,对练武情有独钟,不喜欢那些诗呀文的。李昊便将祖传的金枪绝技传与于他,并由他统领“日部”兵马。

  李志则从小聪明过人,又爱玩耍,对什么都不太认真。在他七岁的时候,李昊只得将他送往峨眉山“九老洞”附近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这里有位隐居于此的前辈高人,武林中称为“四老”之一的“无剑仙”处习武。这无剑仙曾经与李昊的祖上颇有些渊源,她本名景昭阳,到如今已是一百多岁高龄,几十年前在江湖上声名远播,一手峨眉剑法无人能敌。后来她隐居山林,终日与林泉山石为伴,也无心再收徒授艺。但碍不过李昊的再三请求,加之与李昊祖上关系委实非比寻常,只好应承了下来。直到三年前,李志方才学成归来,果然是名师出高徒,他不仅改掉了以前爱贪玩的坏毛病,还练就了一身绝好的峨眉功夫,特别是那剑法更是出神入化,李昊遂命他统领“月部”之兵马。——据后来辰儿讲,李志回来不久,李昊为了检验其功夫,让他和李冉比试了一番,试前早有交代:双方点到为止。两人大战一百多回合不分上下,李志就有些着急,使出了峨眉剑的精妙绝招——“*散花”。一时间,但见其宝剑如万根银针扎出一道光环笼罩而来,李冉大惊失色,急忙使出“梨花暴雨”应对,只听一阵“咣、咣、咣、咣”的声响过后,李冉的抢被削成了一寸一寸长的木棍。当时,倘若不是李昊及时叫住,李冉定会负伤。经过这件事后,李冉便将抢杆换成了铁质的,足有六七十斤,他日夜苦练,功夫日益精进。由于是兄弟之间的比武,却都使出了杀招,事后李昊对二人进行了严厉的训斥。辰儿也因为他们争强好胜险些伤了自家兄弟而深感痛心,便每天在自己的水部操练兵马,很少与他们再往来。

  四人用罢午饭,便来到练兵场。李冉和李志分别招呼各自人马,操练了一番排兵布阵。果然是军容整齐、进退有序,华峰心里暗自佩服。

  要说羌王的手下兵马,到目前为止,外人其实知道得并不翔实。它是由“日、月、星、山、水”五部组成,每部人马在两百到八百人不等。经过羌王的精心调教,这支队伍个个皆可以一挡十;换而言之,如果拿这支队伍去对抗一个一两万人之军队,究竟鹿死谁手尚难以定论。由于此处山崖众多,使得他们的攀爬腾挪功夫更是了得。

  今日在此操练的,只有“日、月”两部兵马,此外还有辰儿的“水部”,他们大都在夜晚操练。至于“星部”则不在山中,而是分布于各地,专门探听各种消息,然后传回羌王府。其首领据说是一个名叫“影子云”的人,轻功一流,善使暗器。江湖上很少有人见过他的真实面目,甚至羌王府的人也很少有人见过他,因为就算是羌王召集首领开会议事,他也从未露过面。还有“山部”,主要就是负责罗浮山及周边地方的守卫,其首领是祥符道观④的一心道长。

  “日、月”二部演练完毕,两位首领又让其中的一些人分别演示了骑马、射箭、耍刀等功夫,看得出来,他们都是技艺娴熟的好手。

  是时,李志对华峰说道:“华峰老弟,早就听说你的武当剑出神入化,给我们这些兄弟演练一番如何?”羌兵听闻齐声叫好。华峰知道难以拒绝,便拔出剑来,舞了一通武当的“天遁剑法”,果然是时如飞云时如流水,绵绵不绝。在动与静、虚与实、快与慢、刚与柔之间剑气运行自如,一气呵成。众羌兵不时发出惊叹之声,辰儿看得亦是满心欢喜。

  末了,李志又道:“华峰老弟的武当剑果然精妙,但这样独自演练未免太过单调。如此机会难得,你我何不当众比试一番,岂不更为妙哉。”

  华峰尚未言语,辰儿急道:“我今天还得带峰哥到处转转,义父让他熟悉熟悉罗浮山,不如改日再比不迟。”

  “哎,辰儿妹妹,今天正是比武的好时候,你何必扫大家的兴呢?”李志听她叫‘峰哥’本不舒服,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辰儿尚未开口回应,华峰就接过话去,“好吧,既然李志兄有此雅兴,我们就切磋切磋。只是明日就是冬月初一,李伯伯还有事情找我,还望哥哥手下留情,点到为止为宜。”

  “那是当然,我等明日都要前往‘聚义堂’议事,伤了华老弟岂不误事。”李志对自己的武功很是自信。他说完话后便拔出剑来,走进场中,晾开了架势。

  华峰走到他的对面,拔出宝剑,也摆开了阵势,等待他先行进攻。李志见华峰准备停当,突然跃起,宝剑和身体呈一条直线,一道光芒便破空而来,直逼华峰胸口。李志用的这一招,名曰“天人合一”,就是将全身的力量集中于剑端,冲破对方的防守。李志想用这招先发制人,占据优势。华峰也不含糊,要知道借力打力本是武当的精髓。只见他旋即将剑竖起护住身体而后向左轻移一步,便化解了这招,用的正是“观音拜佛”。而李志并未因为一剑落空而收招,峨眉剑可是虚虚实实、攻防兼备的剑法,就在其剑身与华峰交错的一刹那,他突然收住脚步,将剑平平整整地切了过来,华峰急忙挥剑隔挡同时身体腾起倒悬于半空;瞬时落地之后,人已到了李志的后面;他没有丝毫停留,一招“长烟孤直”便向其后背刺了过去。李志没料到华峰出剑如此之快,急忙左手着地,身体旋转半弧,紧接着一招“蛟龙出海”向华峰刺去。华峰哪敢怠慢,迎着李志的剑锋横劈过来,两剑相交,只见火星四射,两人都觉得虎口发麻,双双跃开去数丈之远。

  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互有攻防,打得是难分高下。那些羌兵们看得更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辰儿知道两人一时难以分出胜负,又害怕李志求胜心切使出峨眉剑法的绝杀,于是便说道:“两位哥哥,你们这样打来打去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不如今日先到此为止,改天再战如何?”两人一想也有道理,加之明日有事,万一弄出个什么好歹来李昊怪罪可都无法交待,便停住了手,双方还抱拳各自赞美了对方一番。

  其实武当、峨眉作为叱咤江湖的两大门派,它们的剑法都是精妙绝伦,各有千秋,很难分出个高低来。那峨眉剑法,重在以柔克刚,举重若轻,看似飘然无力,其实才是最厉害的杀招,曾有歌云:峨眉剑法妙入神,残虹一式定乾坤;身若惊鸿莺穿柳,剑似追魂不离人;非同凡技欲歌舞,应是奇传道数真;输赢只须出半手,纵是越女也失魂。而那武当剑法注重的是剑身心的统一,所谓剑随意动,以身带剑。运剑时或如蛟龙出水,或若灵猫捕鼠,身藏八卦,步踏九宫。华峰与李志二人,功力在仲伯之间,剑法也相差无几,轻功亦难分高低之间。不过,倘若加上李志的暗器,华峰就会略显下风。正是那:

  峨眉武当皆神剑,气盛胆壮比高低;

  如若兄弟错失手,岂非悔恨满乾坤。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