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赝品帝国-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事就把肥羊们拖出去割个耳朵切割鼻子,送给其家人做人见面礼?那是土匪才能干出来的事,而且还得是那种嗜血如命穷凶极恶的土匪才行。什么?鱼寒现在的身份就是土匪?好吧,就算他可以不顾个人形象,但他再怎么说也还是大宋的朝廷命官,就算只是为了维护大宋作为礼仪之邦的风范,那也不能把事情做得太过缺德。如今既然有人愿意出头做儆猴的那只老母鸡,他干嘛不善加利用?

    “鱼大人……”借着吩咐手下认真检查那只老母鸡,或者说是那位倒霉的被五花大绑还打了个蝴蝶结的窦姓男子健康状况的机会,鱼寒也总算是获得了片刻的喘息机会。可还没等他接过匝蛮递上的竹筒灌上几口凉水,前方却又传来了呼喊之声。

    “何事?”很是欣慰,不仅仅是青壮们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体能训练成果,还因为他们并没有被怒火冲昏了头脑而忽略掉事先的一些特殊交代。毕竟此次外出打劫为了尽量避免给大宋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他们是照着大理国边军的规矩装扮成了山贼,既然身份不同称呼什么的自然也得格外小心。

    “翟大哥带人迎上来了,还有两里地左右就能与我部汇合!”即便现在这群青壮还只能被称作乌合之众,即便他们是在执行临时下达的任务,但行军途中斥候前出五里,探得非本部人马行踪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做汇报并估算出双方的遭遇地点,这些训练时交代的注意事项还是被严格执行着。

    “加快行进速度,去与翟大哥汇合!”翟崇俭率领着一千多青壮潜伏在石城郡治所内外,这时也应该接到了准备攻击的命令却还要带人前来与自己汇合,鱼寒也实在担忧还有什么意料之外的麻烦在等着自己。

    “翟大哥,您咋还跑过来了?”两里地的路程,对于那些本就能够在山林中穿梭自如又经过了严格训练的青壮们来说根本就不算个事,也就是半柱香的功夫两队人马就已经汇合在了一处,鱼寒这时也顾不上自身的疲劳赶紧迎了上去。

    “俺这还不是担心鱼兄弟你么?毕竟咱这是在大理国的地界上,你又只带了那么点人手在身边,若是真遇上些啥事怕也不太容易脱身。”看了看,眼前的鱼寒虽然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却也没什么大碍,翟崇俭这才彻底放下了心思,一边下令身边众人原地休息争取恢复些体力,一边耐心地解释着。

    “多谢翟大哥关心,只是小弟派人前来吩咐的事情,翟大哥可是做好了万全准备?”自家兄弟间永远用不着那些额外的客套话,鱼寒现在更关心的是他临时制定的计划有没有实施的可能性存在。

    “这事鱼兄弟你就放心好了!”蹲在路边随手拣起一块碎石,翟崇俭一边画着有些让人看不出头绪的图案,一边仔细解释道:“这是石城郡治所,据前去探查的兄弟回报,除了东门因常有商旅经过而有那么百八十个兵丁把守之外,其余三门顶多也就是站了二三十个应景的家伙。如今俺已经让二牛带了一百二十名兄弟先行潜入城中并分散至各处,只要鱼兄弟你一声令下别的俺不敢保证,但在半个时辰内打开城门还是没多大问题。”

    “城内兵力布置呢?”因为计划已经有了重大改变,原先控制城门以便尽快运出赎金的安排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新的需求。鱼寒现在更加关心的是行动展开后会遭到多大程度上的抵抗,而这大都要取决与城内现在驻扎的军队数量。

    “没有!”有些匪夷所思的回答,甚至连翟崇俭自己都不能相信偌大的石城郡治所内居然没有驻扎任何大理国正规军,可事实却又容不得他不对鱼寒详细描述道:“城里现在除了那些放在门口处的摆设,就只剩下不足五十人的寻常差役和郡守府内大约三百人的卫队。俺为防万一还特意派人四处打探了一下,可以肯定只有易陬笼的大理国驻军距离此处最近,但他们想赶过来也得超过两个时辰的功夫才行。”

    “依翟大哥这么说,咱就有一个半时辰的功夫清理掉郡守府卫队?”鱼寒也同样没有将那些那些城门口的摆设和寻常差役放在心上,却不能不把那支人数有些不详的郡守府卫队视为此行的一大劲敌。毕竟这石城郡的郡守是高氏族人,人家能身居如此重要的位置身边随从还能差到哪里去?

    “不止!”

    “哦?这又是为何?”

    “也不知道这高寿嘉的脑子里装的是啥。”又随手画了个象乌龟似的东西,翟崇俭却戳着中间部分道:“鱼兄弟你瞧瞧,他这宅子跟那趴在泥塘里的瘸腿王八似的,四面环水就只有三座石桥与外界相通,咱只要掐住了这仨咽喉处,他就是藏着千军万马又有何用?”

    着实有些为翟崇俭那种很不恰当的比喻感到汗颜,却也实在没功夫去解释人家这样修建住宅的意图所在。如今对手实力偏弱且自缚手脚,鱼寒总算是放下了些心思却又开始关心起己方的状况来。“兄弟们的士气呢?可有谁对俺的计划提出反对意见的?”

    “这你就更不用担心了,就那些个兔崽子,若不是还未奉军令,怕是早就冲进城中把那高寿嘉给拖出来生吞活剐了!”翟崇俭这话很容易得到理解,毕竟连朱熹都支持把事情给闹大了,更何况是那些深受其害的青壮?

    “别啊!咱可是来跟人讲道理的,哪能随随便便就喊打喊杀的……”刚在佛门圣地当着佛祖的面搞了次绑票,如今又在谋划着要攻打石城郡治所,鱼寒居然也好意思舔着个脸说这种话?是有些自欺欺人的嫌疑,但谁让大理国提出的就是这个要求呢?鱼寒就是再不愿意给人家面子,也还得按照两位顶头上司的要求照办不是?

    “鱼兄弟你这话还是待会留着进城后对那高寿嘉说去,俺就一粗人,只懂得打打杀杀的!”战场之上翟崇俭还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跟敌人耍心眼使手段,平日里却也实在难以产生那种兴致。眼见鱼寒又要开始唧唧歪歪地摆弄那些歪道理,他只得赶紧转移话题道:“不过俺可得提醒你,如今咱是进城容易守城难,你若是不想带着弟兄们蹲在城里被动挨打,还须提早想出应对之策才行!”

    如今大理国是遵循了传统,但做法实在有些咄咄逼人的意思,为了能够彻底笼络住罗殿地区各族民众鱼寒只能争锋相对做出了彻底攻占石城郡治所的决定,有些值得令人兴奋却也有更多的难题需要去解决。

    凭借一千多经过特殊训练的青壮,趁着城内军民毫无防备的契机攻占城池,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但接下来呢?既然夺取石城郡治所是为了给大理国一个惨痛教训让他们不敢再妄生异心,肯定不能只跑进去杀几个人放几堆火就开溜,踞城而守将大理国能够在短时间调来增援的机动兵力给痛揍一顿,这已经成了必须去面对的事实。

    可由于事先并没有要攻占石城郡的打算,再加上有意狠下心肠让手下青壮们去感受战争的残酷,鱼寒将制作好的那些原始手雷全留给了上官倩妤保管。在如今这中兵力极其有限,又没有装备比敌人更为先进武器的情况下,想要完成这个任务谈何容易?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需要应对数倍甚至是数十倍蜂拥而至的敌人,自己和手下那些尚未经历过残酷战争洗礼的青壮们能够承受住如此巨大的压力吗?鱼寒不知道,但他很清楚兵书有云“无必救之兵则无必守之城”,偏偏他们还就是深入敌国腹地得不到任何增援的孤军!

    虽说有了各寨长者们不一切后果提供帮助的承诺,到还是有几百拥有一定战斗力却被各种非正当理由淘汰的青壮可供调用,鱼寒依旧不敢孤注一掷发出求援。因为那样一来,整个罗殿就只剩下了老弱妇孺,若是真碰上点什么特殊情况就算上官倩妤能够临危不乱指挥民众使用那些手雷进行反击,也实在难以保证不出任何问题。

    最忠心最可靠的力量不能调动,至于大宋边军就更别指望了。如今和武州的大人物们都不知道已经发生的事实倒还好说,若是真让他们接到了大理国的投诉,能不在背后对鱼寒施压甚至帮助大理国收复城池就算是好的,还能助纣为虐跟这混蛋一起胡闹?

    “翟大哥,您不早就想好应对之策了么?咋地?还想考考小弟不成?”困难是很多,但自从看到翟崇俭率领的队伍后,鱼寒就知道眼前这位貌似憨厚的兄弟早已做好了准备,否则他用得着挑选了训练时综合成绩最好的那几个小队来接应自己?

 ;。。。 ; ;
第九十章 相安无事
    或许是因为隆重的节日庆典才过去没几天还有些兴奋之后的疲惫,也或许是太久没有受到战火袭扰而让数十年如一日享受着平静与安宁的石城郡军民有些过于放松,还或许是大理国君臣上下根本就没人想到大宋会出了个不顾泱泱大国礼仪之邦传统的混蛋,更或许是……

    到底是什么原因发挥了重要作用才会导致丑时二刻发起的偷袭行动进行得如此顺利,以至于除了打开城门前佟二牛率人敲晕了几蹲在墙角处打瞌睡的守城官兵之外,双方甚至都没有发生过任何直接冲突。鱼寒已经没空去进行猜测,因为他现在的处境很尴尬,很无奈,很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入城之后没有遭到任何有效的抵抗,这和鱼寒以及他手下那些青壮都没太大关系,最大的功劳应该归属于那个被骗到翠峰古刹后又给当作儆猴用的老母鸡给扛回来的窦姓男子。通过路上听到的只言片语猜到了鱼寒的大致身份,或许是因为害怕被杀人灭口,这个姓窦名勒的家伙在第一时间送上了一份大礼做为自己效忠的投名状。

    招来最可靠的弟兄为入侵者带路,揪出了石城郡治所内大大小小的官吏不算,还亲自带着佟二牛和数百青壮去把正在睡梦中的守军给捆成了粽子。那个听名字有点那啥的窦勒给出的解释是,他曾经是大宋子民!

    十五年前大理国绛部边军入寇,大宋闷畔部大逻甸附近七个村寨惨遭屠戮,成都府路官员无所作为,只是按照传统给每户受害边民发下了三百文大钱!窦勒带着二十多个幸存下来的兄弟来到了这石城郡,平日里贩运私盐谋生之余横行乡里就是想出上一口恶气,因为在他和他那些兄弟的眼中所有大理国民都是仇敌,能揍一个是一个!而如今大宋国出了个不按规矩办事的朝廷官员,居然为了一口铁锅两块熏肉就悍然率兵进行武力报复,这对于他对于他那些兄弟来说正是最好的投靠对象。

    很是有些混蛋的理由,欺行霸市还欺出了道理,这要是换个人来还不得对窦勒的这种解释嗤之以鼻?可谁让鱼寒本身就是个混蛋呢?他还就接受了这个解释!也正是得益于身边这个新狗腿子多年攒下的凶名,城内那些寻常百姓在没有遭到实质性侵犯的情况下,还真就彻底放弃了反抗。

    石城郡治所内大小官员和派不上什么用场的守城官兵被人控制了起来,老百姓们也选择了听天由命,可这里不还蹲着个郡守么?就算是大半夜地睡得有些迷糊,醒来后还不得立即组织起卫队进行反扑?

    要说起来,那位叫做高寿嘉的郡守大人还真就这么干了。只不过由于在给自家修建宅院的时候根本就没考虑到会有人能够无声无息地就占领了城池,所以才会在出兵反扑时遇到那么一点小小的麻烦。

    正如翟崇俭事先所判断的那样,在郡守府卫兵不太可能掌握诸如凌波微步等绝世武学的情况下,任何人怕都无法直接跨越那条宽丈许深七尺有余的小河沟。而他们只需要守住那三座仅能容下两辆双辕马车并行的石桥,就足以将对手给牢牢堵在家门口无法动弹。

    就因为对手反应迟缓了那么一两个时辰,鱼寒手下的两百余青壮已经用从城内大小衙门处收罗来的桌椅和窦勒不知带人从哪给拆来的门板构筑起了临时防御工事,手持质量参差不齐的猎弓躲在后面,看见对面有动静就一通乱射,也根本不讲求什么命中率和杀伤效果只要能唬住人就行。

    然而,双方的距离如此之近漫天的箭矢就算再密集也无法产生太大的震慑力,再加上郡守府卫兵也并非胆小怕事之辈,忠心且战斗力颇高的他们还是依靠速度与技巧在付出了完全能够承受的伤亡代价后突破了青壮们构筑的防线。

    一场无法避免的短兵相接,结果却早已注定。郡守府卫兵胜在平日里吃喝不愁体格更为强壮所装备的制式武器也更为精良,可他们运气实在有些不好。要知道,他们现在需要面对的是一群长年穿梭在丛林之中与野兽为敌,本身就拥有更为灵活的身手更为敏锐的观察力,又还刚经受了几个月大瀑布洗礼在力量上更胜一筹的部族青壮。

    更为巨大的差别还在于,郡守府卫兵们虽然勇猛未失,却也因为长期的养尊处优变得多多少少有些惜命。而青壮们接受特训以来从翟崇俭那里学到的都是战场杀敌之术,再加上心中有恨此行本就是为了复仇而来,一旦动起手摆出的可就是以命搏命的架势。

    同样的一刀挥出,能不能砍中对手且不说。若是郡守府卫兵制造出的伤口深可见骨,青壮们就能直接将对手的骨头都给劈碎。短短半个时辰算不上太惨烈的近身血战,人数占优装备更为精良的郡守府卫兵率先撤出了战场,留下的却是八十多位倒在血泊中已然没了任何生还可能的同袍。而作为他们的对手,鱼寒手下两百多青壮虽然都还活着,却出现了十余重伤三十余轻伤,余者皆浑身浴血——敌人的!

    遭到了迎头痛击,郡守高寿嘉高大人也总算是认清了形式,不敢重新组织人手继续冲击敌军防线。毕竟这年头谁也不会把自己家给整得跟个兵营似的真囤下千军万马,要是这么快就把本钱给拼光了,他还不得任由对方揉捏?

    好在当年修建自家宅院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要防止城内民众作乱,郡守府卫兵冲不出去,敌人也同样别想轻易攻进来。手中实力尚存的高寿嘉也在此时迅速冷静下来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紧闭大门固守待援!

    应对的法子不错,只是事情的发展却有些让人傻眼。驻扎在就易陬笼的那八百大理国正规军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得知了消息,还真就连夜倾巢而出试图前来救援。可还没等踞城而守准备去迎接这一次真正考验的青壮们看到敌人踪影,就接到消息称人家又回去了!

    而说起来,这事可就真得怪他们那个做事不着调的鱼大人。当初练兵的时候是让翟崇俭教会了青壮们在战场之上和人操刀子玩命的技巧,却偏偏严禁进行任何阵法演练!非但如此,他还要求手下人在训练间隙将狩猎技巧都给抖搂出来以便相互借鉴学习。

    一支强调纪律讲究配合,却又偏偏不练习阵法只进行体能和狩猎技巧强化训练的军队,这放在冷兵器时代能派上什么大用场?对此翟崇俭等人也曾不止一次表达过强烈不满,而鱼寒私下里给自家兄弟们的解释却是,他现在无权无势手底下就这么点人将来回临安的时候能带走一成就不错了,干嘛非要捣鼓出一支善于阵地作战的传统军队来?另辟蹊径,锤炼出一支丛林特种兵,再优中选优不是更符合未来的需求?

    鱼寒说服了自家兄弟,一群本身就是优秀的猎人又还经过了特殊训练的青壮,再加上此次负责带队阻截救兵的正是那个擅长打家劫舍在背后敲人闷棍的桑老湖匪!首次与这种有些不伦不类的宋代丛林特种兵遭遇的大理国八百精锐那可真是到了血霉,刚走出兵营不到十里地,都还没能发现敌人踪迹就已经折损了一小半人马,还打什么打?不赶紧回去包扎伤口,难不成真要继续在林子里给人家当猎物?

    五百对八百,以有心算无心,鱼寒并不认为这样的战果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成果阻截了这第一波救兵之后,他就彻底没事可做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石城郡治所被人给占领这事就跟没发生一样,城内的郡守大人玩起了闭门思过,本就慑于窦勒凶名的寻常百姓见得此景更是连因城门紧闭无法自由出入而产生的那一点怨气都消失殆尽。

    “鱼兄弟,你说咱就跟人这么耗着?”城内虽然没了往日的繁华景象却还勉强够得上一片祥和,城外随时可能出现的敌军依旧杳无音讯,事先考虑到了一切可能需要应对的危险情况,可就是没料到会免费给人看家护院,这让翟崇俭多少有些郁闷。

    “不耗着还能咋办?”城内军民不闹事是鱼寒梦寐以求的结果,他当然不会突然改变军令去打破这种难得的宁静。城外大理国救兵不来,他不可能去求人家前来挨揍啊!况且,以他现在的实力而言,若是敌军来得太多怕也实在应付不了。“倒是这几日弟兄们的情绪咋样?”

    “还行!有吃有喝的,也没闹事!”入城后第一时间就在窦勒的指引下占领了府库,别看这石城郡也不怎么富有,但囤积的物资也足以让缺吃少穿的罗殿青壮们感到兴奋,反正现在危机没有解除也无法将这些东西运回自家村寨,他们也就在鱼寒的允许下成为了第一批受益者。“只不过……”

    “咋了?难不成还是有啥严重扰民的事情发生?”自己手下的民众和大理国有仇,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鱼寒虽然混蛋却也不愿意过分激怒大理君臣而给大宋惹来太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到现在为止都还是打着山贼的旗号,又严禁青壮们有任何扰民行动。

    “也不是啥大事!就是匝蛮手下有几个兄弟也不知走了啥桃花运,居然被城内几户人家的姑娘给瞧上了,吵着闹着的非要嫁给他们,如今那小子正头疼该如何处理呢!”

    “啥?”鱼寒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这伙人应该是入侵者才对啊,怎么这才入城几天就有手下跟城里居民谈起了恋爱?这军民关系是不是处得太过融洽了一些?

 ;。。。 ; ;
第九十一章 大理无国
    “贤弟,你可以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却不能不相信眼前发生的事实。”见得鱼寒那副目瞪口呆的傻样足足保持了有一盏茶的功夫,凌文佑在颇感好笑之余却也觉得有些丢脸,在他看来就那些青壮们能够轻易为本地民众所接纳并与之谈婚论嫁根本就没什么好奇怪的。

    “凌兄,你不觉得这事太过诡异吗?须知咱可是做为入侵者前来的!”孤军深入他国境内,将原本的顺道打劫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军事入侵,还是直接占领了人家的东部重镇。鱼寒在做出这个疯狂决策的同时也很清楚,在这个过程中稍有行差踏错就会导致全军覆灭的悲惨结局。所以他必须更小心谨慎更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地认为,这应该是高寿嘉在暂时无法抽调出更多正规军前来对他进行围剿之前采用的美人计,为的就是要彻底瓦解他的军心士气。

    “入侵者?贤弟,在你确定我等的身份之前,怕是得好好回忆一下恩师的来信内容吧?”如果不是耐着性子看完了朱熹的来信,凌文佑现在或许也会产生和鱼寒一样的心态,认为他们此次孤军深入必将受到大理国的全民反抗,可现在么他还真不害怕会出现那种情况。

    “元晦先生的来信?不就是说咱被人在背后告了黑状,要咱闹点大动静出来么?”朱熹的来信洋洋洒洒近万字又还全都是那种艰涩难懂的文言文,鱼寒能把内容看个大概了解到已经发生的事实和自家人的态度就已经不错了,哪还有功夫去把全篇给通读一遍?

    “就知道你会偷懒!”凌文佑重新自怀里掏出了朱熹的来信,指着末尾处一行笔法有些特别的文字道:“好好看看,完事后若还觉得此事有异,那可就是你真傻了!”

    “大理无国,尔等不可扰民?”很想问问身边之人朱熹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可一想到凌文佑刚才所言,鱼寒又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他还要点颜面不愿意为了偷懒而承认自己是傻子。

    再次转动起那颗不太灵光的脑袋,认真领会着朱熹极其隐晦的提示,鱼寒猛然间醒悟到,那榆木脑袋还真没说错,如今的大理确实是有国之名而无国之实!

    当年趁着中原混乱才与洱海贵族高方、董伽罗灭了大义宁国,段思平在立国之初就有已经无法摆脱朝堂之上权利三分的束缚,其后继之君更是受制于各种各样现实条件而未能加强集权统治。所以别看大理立国近两百年又在几十年前受到了大宋的承认,可究其本质来说还是更像由多个部落临时拼凑起来的盟邦。在这个连大宋边民都将部族利益看得更重的年代,局势更为复杂的大理国还能指望民众有多么强的国家认同感?

    民众都还没有形成国家意识,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精忠报国之类的信仰。而在思忖间,鱼寒竟然还想到了史书上曾经记载过的一段事实。宋淳佑四年,蒙元在无法攻占四川对大宋形成最终合围的情况下绕道征讨大理国,中路军主帅忽必烈行至金沙江都还没闹出什么动静就迎来了数位当地部族酋长的归附,而且人家还主动献计帮助元军渡江,成就了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元跨革囊”。

    随后虽有时任大理相国高泰祥拒绝投降斩使明志,可忽必烈大军依旧能够长驱直入遛达到了龙首关也没遭遇任何抵抗。而且不仅仅是这位元世祖,就连统帅西路大军的兀良合也是未损一兵一卒,就跟外出郊游似的带着大军悠哉悠哉地闲逛了大理城下与之胜利会师。要说这围城之后那俩蛮子兄弟还真是忙活了一阵,但重点并非在于收拾掉引兵背城而战的段兴智与高泰祥,而是安顿那些争先恐后前往蒙军大营投降的大理国贵族。

    大理亡国,姚枢裂帛为旗,上书“止杀”,顿安民心。而鱼寒此次出兵以来除了在巴纳部端掉大理国边军营地,又把几十个本地土财主给糊弄到翠峰古刹绑了票之外,可以说是对本地民众秋毫无犯。在根本利益没有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又慑于窦勒那家伙的凶名,本地民众出于强者为尊的观点为了保住身家性命而选择与那些和他们同宗同族的青壮们增进友谊,似乎也就不太难以被接受。

    “段氏之威尚不足与皮罗阁相较,此等武不能震慑群雄文不能凝聚民心之徒所领之国,会出此异事实乃情理之中!”凌文佑并不知道百年后才会发生的事情,但他见得自家兄弟似乎已经有了些领悟,还是忍不住发表了一番感慨。

    要说凌文佑的这话还真没错,数百年前一统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的皮罗阁还真不是段思平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虽说当年的蒙舍诏没少获得大唐帝国的暗地支持,可人家皮罗阁灭其余五诏表面上还是凭借的一己之力,再加上那个本地部族头人的身份,确实要占有不少优势。

    “且本地民众大都为我佛所感,故而有此善举实不足大惊小怪。”留在山上无颜面对慈云禅师那幽怨的目光,跟着青壮一起入城又因为最近有了城里的医者尽心救治伤患而无所事事,法海大师这时总算是找到了机会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赶紧告诉某个混蛋其实以身饲虎受今生之八苦修来世之功德这本就佛家真谛,今后若想糊弄愚夫愚妇应该优先考虑他这位高僧。

    “即便如此,咱也不能继续呆在这里无所事事啊!”有了这样那样的理由,鱼寒相信了已经发生的事实,却也没打算轻易接受。要知道,他当初对各寨长老们说的是带人出来打劫顺带报复,如今却因敌人一系列莫名其妙的举动而变成了带着青壮们来跨区域相亲,这要是回去了可怎么给人交代?

    “要不咱给那些兔崽子们找点事做?”翟崇俭的目标是要回到北地去继续和金国蛮子折腾,陪着鱼寒胡闹只不过是为了活动活动筋骨以免将来真到了那一天手脚有些生疏。如今动静是闹出来了,却只能免费给人家看大门,这确实让他有些感觉不自在。

    “这法子不错!实在不行,咱就干脆把那高寿嘉给拧回去交差得了?”正所谓温柔乡是英雄冢,鱼寒也实在害怕继手下那些青壮们续待在石城郡之所内会起了在次安居乐业的心态,那样的话他不但没法回去对各寨长老们交代,也会丧失仅有的这点的翻本凭仗。

    “没问题,俺这就去吩咐!”若不是鱼寒下令要避免无谓的伤亡,翟崇俭早就带人冲过石桥去把郡守府给拆成了废墟。如今见得自家兄弟终于再次被迫做出了新的抉择,当即也是兴奋得就要操刀子冲在最前面。

    “回来!”郡守府卫兵虽然战斗意识不强,但毕竟装备精良又依托高墙厚院,随随便便就能对进攻途中的青壮们造成威胁。虽说各寨长老们已经通过朱熹做出了表态,一致决定只要能够给大理国一个教训为今后消除隐患就可以付出任何代价,但鱼寒到现在为止就糊弄到这么点青壮,任何损失都能让他心疼上大半天,又怎么可能轻易就让翟崇俭带领他们去做无谓的牺牲?

    “慈不掌兵,义不聚财!鱼兄弟你这时候可不能心软啊!放心好了,有俺带着弟兄们前去,顶多一个时辰就能攻进那破宅子里!”之前凭借运气一路无惊无险地抢占了石城郡治所,但在翟崇俭看来这个世上依旧是没有不需要付出伤亡的战争,他无法保证手下人等都能活着迎接胜利,只能尽力缩短战争的过程。

    “翟大哥,您这话虽然有理,但小弟却有些别的理解。”鱼寒深知,如果深埋在自己心中那个被上官倩妤看出些端倪的阴谋最终得以实现,翟崇俭将会不可避免地独领一军,现在能够有机会对他灌输一些混蛋理论将会受益无穷。“在小弟看来慈不掌兵那是对敌人而言,是要求咱手下的弟兄们在收拾对手的时候别把他们当人看!至于咱自家兄弟那可精贵着呢,只要在战场之上能找到一丝偷懒取巧的机会,就千万别傻不拉唧地去跟人玩命!比如这次,咱在府库内不是找到些破烂么?您就不能叫人都给搬过来用上?”

    “府库内的破烂?”作为大理国的东部重镇,石城郡治所内虽然没有驻扎大量军队却还是存下了不少的军需,若是用以进行城市的攻防战到还真能派上不少用场,只是如今面对近在咫尺的郡守府翟崇俭还真有点不知道该如何使用那些重型武器。“鱼兄弟,不是咱要多嘴,就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