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二代奋斗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不问我元帅生没生气?当然生气,当着那三个人面骂了我一顿,我也赔了不是,他们还能和我个粗人计较”,还是不抬头。
  “不想知道岐山那里的消息?”手顿了下,还是不抬头。
  “娘子,为夫又要出征了”,抬头了,俞州心里一乐,“元帅那我带兵去帮着岐山和施正,三日后动身”
  “这般快吗?”万红湖一叹,心说自己大度,不和他一般见识,还是理他吧。
作者有话要说:  

  ☆、压境

  “大嫂,您说,我听着”,郑英娘被床上垂危的妇人死死攥着手,眼睛有些模糊。
  “月荷,你们多费心了,寻个老实人家就好”,侯大夫人废力的叨气,好半天才能接着说,“我最放心不下冉诚,太要强了……若是,若是有朝一日犯了错,英娘,大嫂求你,多为他说句话,求你了”
  郑英娘忙点头,“大嫂,您先歇一会,歇一会,冉诚即刻就回来,快再去看冉诚到哪儿了“
  大夫人废力的眨了一下眼,“秋意,平日多,劝着冉诚些,月荷要敬重你大嫂,我怕是等不到,冉诚了……”
  “大嫂,大嫂”“娘!”
  两个大夫忙上前,扶脉、探息,都摇头,“大夫人已去了”
  “周嫂,持我令牌,去前面报与元帅”,郑英娘擦了两把泪,压抑的很疲惫,老话讲至亲之人死后未装殓前是不好听着哭声的,“秋意你去那边歇歇,孩子也紧要,大嫂会体谅你的”,想着大嫂还是没能看到孙子出生,再度哽咽,“月荷,白嫂,蔺家的,随我给大嫂安置”,自己亲自动手给净面、着丧衣,心里明白冉诚最快也就能到越州,此时是万回不来的。
  金州城遭遇自他们入城后最大危机,凌云重带着十数万众绕路直下褚州、庆陵,庆陵守军不过几千人,顾将军被俘不降被杀,曹勋战死,庆陵失守,金州直面对敌,除却各州正打仗的将领,多数大将都被调回,侯冉诚也是因为这个被调回来的。
  “凌云重自称汉帝,如今暂停江州,想来是等着与东边的余茂诚联合,欲一举拿下我金州”
  “他们两家兵力均胜于我,若联合,我军何来取胜机会”
  “元帅若正面迎敌,该如何应对”
  “不若撤出金州,向南过越州,或是向北渡江,以保实力”
  “放屁,打都没打,就想着跑了,你不如直接说去投降,你怕死,老子不怕”
  “谁说投降啦?谁怕死啦“
  又吵起来了,这已经是第三次议事,第三次吵了,赵八万嘴上说不过那几个文官,手上也没兵器,直接拽领子抡拳头,眼瞅着打起来了。
  “你们置我于何地?”侯破军气的拍桌子,见人松开了,忽的直问“李籍你道如何?”都说这人有本事,但他被绑了来金州就没做过甚事,这次也是坐在后面,一言不发。
  “下官以为,凌云重此人疑心重,杀上官、杀同僚、杀属下,部将未必同心,我等若让他不待余部而深入,设伏兵击之,我军以逸待劳未必不能胜”,长脸衣着甚是整洁干净的青年人起身而答。
  “甚合我意”,当即做决定,迎敌,若敢再说退者当投敌论处,散会后又独留其密议。听闻长嫂去世,哀痛难言,一日不食,却也只能让夫人照料后事,自己接着排兵布阵、设计诱敌。这一战若败了,别人都可以投靠了去,独他,凌云重决绝不会给他翻身机会,他的妻儿老小也不会有命!
  “诚少夫人,您去歇歇吧,夫人让人备了些汤水”
  左秋意非常吃力的起身,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坐着尚吃力,更不要说跪着,到偏厅却见自家姐姐在,“姐姐,你何在此处?”
  “是夫人让我来先照看你,你也就这几天就要生了,也是怕有个照应不到”,左春蓉忙扶着她坐下,“这些都是我让人看着做的,你略用些,娘在前面帮衬着”
  “月荷还在灵前跪着,你也让人看着些,哭过去一回了”,小姑子她不敢怠慢,何况两人相处还算可以,“夫君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明日就要出殡了……”
  郑英娘正听着安排明日出殡的人员、位置,不合适的赶紧换,却见楚嫂悄悄走进来,示意有事,“冉诚今晚上必能回来,不必要大郎摔丧子盆,先去把不合的换过来,一个时辰后来回报,让月姑娘先到后堂歇歇,清姑娘替着,大郎、二郎、大姑娘轮着来守灵,让婆子奶娘们看着”
  楚嫂见人下去,忙上前附耳,郑英娘脸色变微变,“周嫂,你在这里看着,万不要让孩子们惊了,若还有夫人们来吊唁,暂请月姑娘或少夫人出面”,大步出了门,直接从西角门进府。
  “是谁先发现的?让李良过府来,不得声张,尸首呢?”
  “王海少爷派人看着呢,已拿了全部经手的下人,那丫头估计就是嘴馋偷尝了两口,这就要了命”
  一路已了解大概,一少年见着郑英娘忙拜,“义母,厨房共十二人,经手的除了那个死的另四人,已全扣了起来,孩儿正在审,不出个把时辰,孩儿一定给您的交代”
  “王氏并褚大你可先问,他们追随我们多年,该不会有甚问题”,郑英娘脑中盘旋着那些人身影,都能对上号,却不知是投的毒,早听说余家那边细作厉害,她千防万防……“让大郎他们先留在府里,白嫂你去东府和少夫人瞧瞧的大概禀报一声,让她们也小心着吃食饮水等物,虽快生了,但在此时也必须经事,“元帅何时回府?以后他的吃食都先拿给我,另,让人盯着如娘”
  侯破军刚施下算计人的计策,让人假意投靠凌云重与他里应外合,骗他深入,回府就发现别人也在算计他。王海的本事,一个时辰就让人招供了,外在看不出多少伤,是余部的间谍不错,但不肯说出是何人接应、城中同伙,寻着被带出来的空子自尽了。
  “以后你的饭食如果在前面吃就让王婶直接送到我这里来,我尝过再亲自给你送去,饮水让于亮先验,在外面也让他先验,怎么了?”郑英娘见他看自己的眼神不对,不明就里的问。
  “无事,是想着细作防不慎防,你不知道老何那边更是花样百出”,侯破军只有一瞬间的诧然甚至震惊,他生来和天地争、和各色人争,偶尔也会觉得累,总算老天还有待他不薄的地方,“我会让王海去查,他还是让人放心的。冉诚已回来了,明日大嫂出殡诸事可准备好了?”
  ……………………………………………………………………………………………………
  “夫人,过来了”
  一身素服的孟玉氏带着长子在祭篷前,代表孟家设路祭送侯大夫人出殡,男人们都在备战,各家路祭篷里都是夫人和孩子。
  “停,祭,跪,起”
  又是下一处,孟玉氏随着丧队直到坟地,安葬了才坐着车回来。诚少夫人实在是走不得了,坐车去坐车回,余者皆是和她一样,便是府里大公子、二公子都是由人抱着走的,三公子、四公子小,没有随着来。
  元帅、夫人都哭的伤心,换谁也伤心,才多大,和他们一辈的至亲已经没有了。诚公子、月姑娘也是在坟前哭了许久,被堂妹、堂弟劝起来。
  孟玉氏不知道是不是真个富贵天定,但真要不行的时候,多少富贵也是留不住命的。
  “娘,您看我写的对不对?娘您怎么了?”孟婉把字拿来让母亲检查,却见母亲在发呆,“这个是给我做的新衣吗?”拿起榻上的小衣裙比量,却是有些奇怪,没有绣纹,料子像是家里下人常穿的。
  “大妞,以后,若是爹娘不在身边,要听外婆和哥哥的话”,她不能肯定这仗就一定打得赢,谁也不能有十成的把握,若是万一……她会和丈夫同生共死,却不能让母亲和孩子陪着他们,“还记得娘和你说过老家吗?”
  “记得,远县南河村,叔父婶母舅公他们都在那里”,孟婉敏感的觉察到母亲的异样,可虚岁不过六岁的她无法理解兵临城下的含义,虽也经历过金州城打仗,却都与此次不同。
  “夫人,宋七大哥来了”
  隔壁的何夫人叫了长媳、长女、幼子背人密议,后街的盛家夫人也刚见了丈夫的心腹,万家忠仆万家俞州家两处跑……不是她们没有信心,实在是败仗后的结果无法承受,又怕落得惑乱军心的罪名,都是极为秘密的进行着,心中无不是祈祷能打胜仗。
  经营这几年,已用不着她们亲自去造饭、烧水、做衣服,人心惶惶的,还是有种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感觉。
  凌部大军开出江州,金州城外的兵马已经摆开阵势,大仗在即。
  府里后面郑英娘居住的荣德堂,仆妇们都已经换上了一身戎装。
  “婶母”,清荷月荷两姐妹一身银甲的进来,“东府和大嫂就交给我们,您放心”
  正了正头上布巾,转身,还是当年的银甲红袍,几年不穿,郑英娘觉得自己略胖了些,“好,产房里有亲家母亲自看着,还有你们大嫂的亲姐姐,我不用担心,东府里边就赖你们姐妹了”
  “王海、郑通、孙嘉行、傅谊、关荣”
  “在”
  “大郎兄妹五人,可都交与你们了,这府里也交予你们了,有乱纪者杀,有滋事者杀,有越岗错岗者杀”
  “是”
  “柳氏、胡氏留下,赵氏、宋氏随我出府,白嫂开内库,鸣锣”
作者有话要说:  

  ☆、存亡

  “将军,山上已换成黄旗”
  “兄弟们,杀,活捉凌云重”
  “杀!”
  一时间,几处伏兵皆直奔滩头,与凌部登岸的兵士杀做一团。江上原就是被骗的根本没有内应的凌部兵将,与侯部水军打的更是激烈,内外合击,又逢江水退潮,凌部船大此时搁浅过半,留在水上是等着被砍,上了岸又有伏兵红着眼,一时凌部军心大乱。
  城内诸多百姓关门闭户,能听见城外杀声喊声震天,随后又听着街上起了一遍锣声,隔着门缝她们看到了军户人家的军眷夫人们陆陆续续快步走出家门,往府里的方向而去。
  “这边,这边,轻点,进,放”,离南城门不远的大院子是打仗时征用的伤患安置处,轻伤者、不必花费太多医药人力的伤兵多被送来此处救治,还有受伤的低级别的军官们也被送来此处。军中的大夫有在城外营里的,也有在此处的,这里还有城中的大夫。
  盛玉氏带着家里的两个婆子在此处帮忙,扯棉布、包扎、取水,能做什么做什么。她听到熟悉的锣声,便知晓夫人的意思了,把家里交给母亲和宋七、钱运,就带了人过来。她们都明白,此时不缺她们这样的妇人帮忙,但她们的出现与夫人出府坐镇、指挥、安抚一样,是为了稳定军中家眷和城中百姓的人心,以时她们会共患难。
  “这些放到后面去”,盛夫人带着人从库里又领了棉布,搬过来,拿帕子连连擦脸,见着孟玉氏,只紧着说两句又去隔院去送了。
  “热水来了,闪着,别烫着“,何夫人带着儿媳妇在几处送热水,大桶大桶的热水能喝也能给伤患们用,外面跑着两个兵士,问“夫人还在帽儿街唐家吗?”有人答“在呢,在呢”
  “大嫂?”
  盛玉氏听着个熟悉的声音,忙抬头,看两个兵士抬着进来的是个校官服饰,盔打没了,头发被不知是刀是剑削的少了大截,散开了看不清脸,左肩膀上甲衣都被砍开了,胡乱绑着的棉布都还在往外渗血,大腿上也胡乱包着。
  “袁岭?”盛玉氏不太确定。
  “大嫂,嘶“
  “唐大夫?唐大夫?快把袁校卫抬到里面,唐大夫您帮着看看袁校卫的伤”,盛玉氏抽了口气,忙往里走,抓了个手段好的大夫过来。
  “大嫂,我家的……”
  “你省点力气,弟妹我给送去你林三哥家了,让你三嫂子和五婶照看着,是个大胖小子,母子两个都好着呢,大夫如何?”
  “我知道有大嫂在,不必,担心”,说完放心的昏过去了。
  “大夫,这如何……”
  “夫人放心,血止住了,您给喂些糖水,一会儿就能醒来”
  “钱运家的,糖水”,盛玉氏忙叫人,糖水不是每个伤患都有的待遇。
  “来了,夫人,奴婢来喂”
  “让开,快让开,赵将军受伤了,大夫,大夫”
  帽儿街是临近南城门的街道,其间的唐家如今是郑英娘临时理事的地方。俞大夫人穿过游廊来到小厅前,府里的田婆子上前,“俞大夫人,您请,夫人刚好空闲”
  俞大夫人进来,夫人坐在中间的书案后面,桌上摆着籍册、对牌,正看册子,旁边一左一右两张案几,万红湖和张夫人分坐,都在低头抄录着,“周嫂,这些都对,让田家的带着对牌去领,俞家弟妹稍坐”
  “夫人,海少爷派人来报,府里一切如常,大公子已下了学,与二公子、三公子、四公子、大姑娘一处了,如今正用饭;月姑娘也让人来说,诚少夫人刚吃了点汤面,气色尚好”,一旁的婆子报完退下了。
  郑英娘放下了册子,示意俞大夫人用茶,“弟妹那处如何?“
  “锅灶、柴薪都是现有的,米粮也领了去,只等夫人吩咐便能起火造饭”,俞大夫人对自家低弟妹笑笑,回过头来回答夫人。
  “已打了三个多时辰,听着城外动静,一个时辰该是差不多了”,郑英娘合计着,“你回去先开二十灶,半个时辰后再开三十灶,一个时辰后全开,前军回来有饭吃,后军回来饭也不至于凉了”
  俞大夫人应了,回去看,二十来个大瓷缸瓷盆也运来了,“姐妹们,咱先开二十灶,热米汤都放缸里留着盖好,也能让将士们喝口热乎的”
  离她们这处不远,是造菜处,鸡鸭猪羊肉已经下大锅煮着了,不拘多少佐料,吃的本也不是要细品的滋味儿。铛铛铛铛铛是许多人一起切菜的声音,大盆大缸的洗菜、盛菜。
  “本芹都切得了,萝卜呢”
  “快好了,快好了”
  “咸菜也得了,还是放了艾油的,够味儿”
  “肉也熟了,生肉片切的了在那个缸里,配着本芹炒,香!”
  妇人们热火朝天的,听闻城外打的输不了了,更是干劲十足,印象中这次该是犒军最大的一次。
  “夫人有令,先炒起来,前军就快回来喽”
  “哎,晓得了”,妇人们笑着又忍不住抹泪,金州保住了,他们不用再流离失所了,不知道丈夫(儿子)能否安然。
  东府里,左春蓉与左夫人都在产房里陪着左秋意生产,后院侯清荷领着人把守,看几眼产房又看前院方向。前院里,侯月荷提着剑,剑上带着血,“抬下去,再敢造谣生事,和他一个下场,云大,把那几个带下去看着,等叔父哥哥回来,交给他们处置”,此时秀丽脸孔上的神色像极了她的叔父和兄长,“把这里洗干净,别污了我侄儿的眼”,说完扔了剑向后院而去。
  “云管家,咱家姑娘,原来这般这般”彪悍啊,来的晚些的仆人很震惊。
  “你以为呢,往后啊都多长点眼吧”,平日里呆在后院绣绣花学学字的,就忘了她们姐妹多大就随着元帅、夫人从江北打到江南了,大大小小的仗亲历的也有几十了,早年元帅才起家的时候,还时不时打败仗……那时夫人带着她们姐妹并仙逝的大夫人被几百蛮子兵追赶,身边只有顾将军和十余骑,多艰辛才逃出来,自己弱一点试试。
  “姐姐没事了”,侯月荷又恢复了往日带着些俏皮的模样,侯清荷便也一笑,当侯家人哪个能怕血了。
  “哇”的一声响亮啼哭,“生了,生了”
  ………………………………………………………………………………………………………
  第一批回来的是离南门最近的将士,然后是山侧伏击的,江边等着砍人的,区家兄弟带着的水兵,最后回来的是侯破军亲自带领在山上指挥的。
  “都有肉有菜吃?”饿的狠了,侯破军边吃边问。
  “都有,按营分的,您这份是夫人送来的”,于亮又端了米汤过来放下,“您放心,按着您意思做的,夫人不晓得的”
  “恩,你也去吃吧,让他们点清了马上来报我”
  孟啸卿正与他的小校们一道吃饭,拍拍肚子,听兵士们大骂,“竟让姓凌的跑了,奶奶个熊,别抢老子的肉”
  “小气样儿,那厮就没上岸,咱们根本捞不到他”
  “水上起家的,属王八的,哪敢上岸,你这碗不要了吧”
  “爪子起开,骨头还得啃了髓儿才香”
  “吃完了,就赶紧的报折损、报人头俘虏,少扯犊子”,孟啸卿踢了旁边小伙子一脚,“都不许和诚少爷部众争功,碰到他们都让让”,说来这军里谁不护短,那小子傲的劲儿,别的将领都自动让三分,没办法人是元帅亲侄儿,亲疏有别。
  “将军您不说,小的们也明白,好在咱们不常与他一处打仗”,和他一处的才倒霉呢,“林三哥回来了”
  “大哥,袁岭那小子且死不了呢,您就放心吧,我还碰着大嫂了,此时差不多该回去了”,林三省直接坐下,抄起一碗米饭就吃,饿死他奶奶的了。
  “给你留着呢”,孟啸卿让人端上来肉、菜、饭和汤,想着夫人开内库犒军,自己妻子该是应夫人召,看林三省吃的顾不上说话了,便起身巡察各处。
  夜越来越黑了,郑英娘终于回到了府里,她已经在外匆匆吃了饭,回来先去东府看新出生的侄孙,也是大额头的黑小子,已经能就着小羹匙喝水了,谢过左夫人和文夫人,瞧了瞧还睡着的左秋意,再回到府里。二儿子、三儿子都已经睡下,大郎正迷迷瞪瞪的强挺着,见她回来便也很快睡着了。
  “大姑娘已睡下,四公子过了晌午就不吐奶了,大概戌正睡着的,元帅命人送信来,他怕是子时前回不来,让夫人先休息”
  “嗯,你们几个今儿也累了,都换了人回去吧”,郑英娘此时才觉得如散了架,匆匆洗漱睡下了,梦里边自己似乎爬了许多山,累的啊不想走。第二天一睁眼已经是辰时,比往常晚了整整一个时辰,头昏脑涨喉咙痛的,郑英娘才意识到自己这是病了。
作者有话要说:  

  ☆、新局

  “元帅已派孟将军趁势去收庆陵,凌军只顾着往回逃命,怕是顾不得庆陵的”,周嫂看着夫人喝下药,呈上清水,“卫姐姐说元帅夜里寅初回来,可能夫人睡着又问了两家几位公子,便又回前院了,早起于亮来说是一夜未合眼,将军先生们也早早的来府里了,此时议事还没散呢”
  郑英娘点头,“告诉厨房随时备着饭食,要馒头、面饼这些容易带着的,来那般早估计是没来得及吃饭,大郎呢?”
  “他早起来看您,道您是累着了便不让报您,此时还在堂里,三郎哭着找您,清姑娘抱着他带着二郎去小园子玩了。”周嫂忍着疲倦哈欠,这几年她都觉得自己老的快,太过劳累了,“卫姐姐给您熬药去了,别人她不放心,我也不放心便提前来了”
  郑英娘略略一笑,“你还知道我要问什么?”
  “老妇不敢”,周嫂肿着眼泡起身收拾药碗、杯碟等物,“月姑娘让人来报,东府小少爷已吃奶了,诚少夫人也是能吃些粥米,诚少爷安好如今正在前院议事,还有,几位姨娘也是无事,如姑娘昨日只问了问外面如何便回自己屋里呆着了,从程三少爷没了后他一直如此,昨儿在府里乱喊的小斯已被王少爷审出来了,他是听着东府的同乡喊才喊,那个同乡原就拘着,怕死也招了,招了什么老妇就不知了”
  “我也知道你又该说我太操心了”,郑英娘调侃了一句,药劲上来,又困又乏的,让她睡上两日也是不够的,可是不能够,这样不是法子,该再多用人才是上策,“午时前叫我,竟是这般困……”不一刻便又睡着了。
  孟府上孟玉氏醒来时也快巳时了,丫头端着饭进来时孟玉氏还在想果然人是经不得闲的,竟累不起了,以前种地可比这累多了。吃着饭也知道了丈夫没顾上回家去打庆陵了,想起来那几件衣服让人拿出府送人。饱饱的吃了一顿,梳头上妆,家里前前后后都看过一圈,看看长子被褥够不够厚度,哄哄二儿子玩耍,查查女儿描红,给母亲找找城里的新鲜花样子,给丈夫继续做鞋袜,便又要开始准备换季的衣衫,能这么安稳的生活真好!
  孟玉氏还是觉得自己是平常人,不会想着甚天下甚伟业,只是想着一家老小、不愁吃喝的过日子。
  侯破军一气把凌云重打回了大本营云州,又趁热打铁拿下了云州腹地安宁,可惜凌云重也不是个吃素的,很快又夺了回去,双方僵持着。余茂诚很后悔没有接受凌云重的提议,错过了一起灭掉侯破军的机会,不过自己也没闲着,南北一直扩张。江北的红义军状况越发不好,韩王被杀,丞相拥立其子继续统领中原一带红义军,蛮子军里除了个很厉害的骁将,逐渐缩小包围。
  侯破军再次接受韩王任命为吴国公,并进一步改组自己军政,扩建七个枢密分院,立大都督府总管军事。后又趁着凌云重大意之时,饶过安宁,直下两江重地云州,逼得凌云重逃亡西北部的楚州。侯破军部便逐渐南扩,收复原本属于凌部的领地,他的部将原就有不服他的,顺势投降,便是重地洪城也被人献了出去。不到两年时间,凌部与后部的上下风位置完全换了个。
  “周管事”,路上的小丫头们纷纷给周管事行礼,周嫂点头回应,脚步不停。夫人改建后院,让妇人们也惯了管事头衔,各处分工更加分明,互不干涉,又有三个内总管事,分管着不同处,另设一监管,直管各处抽查,如有隐瞒、不妥之处可直接禀报夫人,夫人现在只是不定时查查账目、府库。
  “夫人还在见唐将军和上官将军的夫人?”,周嫂问廊上打帘子的两个小丫头小暑、大暑,这两位都是才降了金州的将军,家眷也才送来金州。
  “两位夫人已经告退了,夫人在听沈师傅讲风俗呢”,两人应答。
  周嫂子点头,放轻步子进门,听沈师傅正说道“洪城在汉时就已是兴盛,千百年来都是必争之地,人杰地灵,夫人看,就是这里,署时酷热更甚金州,除却我夏族,尚有不少番族聚居……”
  郑英娘看到了周嫂进来,等着沈师傅说完才看她。
  “回夫人,四公子那里已安置妥当,您让换的帐子也换的了”
  “嗯,说到这帐子还是唐夫人她们来时送的,确是比家里敢用的轻便,只是给孩子们用些就够了”,郑英娘和下面微坐着的沈师傅说着,又吩咐道“给东府的小少爷送去一匹”
  沈焕然明白郑英娘的意思,“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的典故,对于上位者来说却不诚然都是典故,国公先时多吃了几个蟹黄包子,便有人猜度着投其所好把人家的百年老店夺了专门仅限,后被举发处置,侯破军并郑英娘便越发不会在这些上显出来。说来也是谨慎怜民了,“国公夫人勤俭谨敏,多得先贤之精髓”
  “甚先贤,我不过是江北一村妇”,郑英娘摆手而笑,“闲来读古时贤女子之作,方觉不足之处尚远,怕是有天地之差了,可惜年代久远多不能传下来”
  “予也是常憾此事,便立志此生搜集贤女之作,整备编辑成录,可惜蛮族百年中毁了甚多夏族典籍,后天下大乱,命且常在旦夕,封夫人召入府才能继续此志”,沈焕然连连可惜。
  郑英娘也是感叹,她读了沈师傅的文章和收录的文章,可惜当真是太过艰难了,“楚州大族房家之女房邓氏亦是闻名江南才女,此时也在来金州的路上了,沈师傅不日便能多一知己”
  “可是房瑶之次女?太好了,我在闺中时便听过她的大名”,如今想来也有些年纪了,夫人竟然能请得动,必是花了大功夫的,说了一有一会儿了,便起身告辞。
  丫头立春呈上备好的两罐茶,郑英娘道“这是杭郡的新茶,你是知道我的,我不惯这些,到不如赠给真正的雅士”
  沈焕然微笑着谢过,退出,想着这家看起来也是早晚有称帝的意向的,这位夫人虽出身不是名流大族,但品性倒是堪为贤后的,她留在这里,志向总能更近一步的。
  “夫人,杨姨娘的病不大好……”周嫂此时方道,“李大夫、乔大夫,还有城里的名医都看过了,都说是不太好,生五公子时亏了身子,当时能保的性命已是不易,怕是熬不过这个月的”
  “五郎才不过满月……多带四郎去陪陪她吧,宋氏与她较厚,让她帮着照看五郎,东西也去准备吧”,郑英娘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她们原也没那么深情分,又想起来,“方信夫人是明日出殡?”
  “夫人记得没错,说来也是生产时没的,孩子也没保住……她已是方将军第二任妻室了,方将军也不容易”,周嫂不好说他克妻,但家里每个女主人,第一任妻子留下的孩子也没个人照料,多在万家,好不容易有了女主人了,这才一年多点又没了。
  “我原还想着将他与陈娘子凑作一处,结果两人都没同意,我差点乱点了鸳鸯,陈娘子如今在家修行也不肯再嫁”,郑英娘只能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想法吧,如今战乱,人口骤减,各方都是鼓励寡妇再嫁的,也没人如前朝那般对再嫁女说的那般苛刻,可也不能强压着人嫁的。
  一时又到了见另一波夫人们的时间,这次来的多是这两年带了人马投奔来的家眷夫人,其中最大的一处便是陈家,而陈元帅也曾是坐镇一方的诸侯,不得已投了金州,陈夫人是个胖胖的爱笑的妇人,不到五十,常来府里拜见,只这次来身份有些不同了。
  侯破军势力扩张,手下文武也有千百,不似开始那般能迅速的领到好差事出人头地,后来者想上位,除了真才实学者自然也有人想出各种手段露脸,这不一个叫郁正宪的文士便带着几个书生谏言元帅都是国公身份了,后院不过妻妾四人,不够规模啊,该选些贤良女子充实才对,侯破军看看自己儿女还是少了点儿,准了。消息出去,侯家地界范围上几夕之间便多了许多贤德女子。
  如今军中投来、降来更多将士,还有往来程家的旧将、侯家自己带起来的心腹,境况越发复杂。联姻自古被认为是最好的联盟方法,虽然屡屡被证明它其实是靠不住的,但轮到自己头上还是这么用。
  当然男人多数时候不会承认自己好色,总要拿子嗣、规模说事,也会给女人加上贤德的帽子,不过她丈夫想要多些儿子的心她还是能看出来的。这事早几年她就看淡了,此时也能平静的给丈夫选妾,有些贤德名声的派人去打听打听,看看家里都是些什么人,那些个家里人刁钻或是一看就八面玲珑、其志不小的,就罢了。
  其间算是身份最高的便是陈夫人家的义女了,那姑娘以前也随着母亲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