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色蜀山-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合掌三宣佛号,念完真言密咒,将双手结了印后对空一指,满殿金霞照耀处,大师身畔飞出一团金光,在她座前停住,接着光辉一散,平地涌起一朵斗大金莲,上面金色的光焰升腾,虚托着一个同样大小地金色法轮,由急而缓,旋转不休。
两姐妹早把大师的几番叮咛牢牢紧记,自知是自身成败关头,密切注意着,等金轮转势略缓,大师喝了一声后,她们姐妹地元神和宋长庚的元神随着心念动处,不先不后,在原来绕身佛火和神光的簇拥之下,往轮上飞去,转眼消失于其中。
极乐真人和乙修等人都是大家,一看那个金轮就是一件至宝,否则怎么能用来施展这样的法术?这个金轮看上去大只尺许,上有五角,各长尺许,间隔甚窄,芬陀大师在行法前没将法宝拿出来,所以连宋长庚都不知道这个应该怎么去用。
刚才只是听芬陀大师曾说,金轮一现,便须附身其上,念动自能飞到,无须纵跃,可是现在一见轮这么小,一人的元神都不能容下,何况三人?大师又未明说,应该是依附于何处格内,既难容身,宋长庚还在想是不是要攀附在那五根金角上面。
及至元神飞近,他们三个才看出在轮上的每一个间隔以内,各有一个金光大字,共分生、苦、老、病、死五格,这才省悟,应该是同附在生格以内,然后开始流转,看这个格小不过三寸,法轮又非常的窄,还在想要如何容身呢,他们的元神忽被什么东西吸引,刚刚觉出不对,已是到了轮上。
然后三人的元神又觉得这里的地方甚大,三人竟然各不相见,宋长庚不禁大叹这个芥子须弥的妙用,也未见轮转动,两姐妹猛然心里一迷糊,便都把本来忘去。
在法术的作用下两姐妹和宋长庚的元神进入法中后,两姐妹的元神是受法,所以失去了记忆,一切都要从新开始,而宋长庚的元神是观察和保护,不会被法术迷惑,所以没失去记忆,宛如游魂一样跟在两姐妹身边,她们经历的感受的,他都能感受得到。
如果两姐妹迷失了,他还要耗费法力去提醒她们,三人从此要在幻境中经历三世,而他们所经历的幻境,在法术的作用下又都是完全一样的,虽然他们自己觉得是分开了,其实根本还是在一起,一切都是幻境的作用,而在极乐等人看去,只见法轮转起,一片金光,什么都看不见。
杨瑾也不禁有点紧张,如果出了一点岔子,自己的前途就要黯淡,如果成功,能攀上宋长庚的战车,和他共同展,就能让自己的和师傅的道统传承下去,功德自然无量,日后就是飞升了,在佛界,在未来量劫来临的时候,都能有所依靠。
极乐真人和乙休夫妻、凌浑夫妻、玉清大师等人同杨瑾想地都差不多,他们都是一代,经风历雨,当然不象宋长庚那样的暴户什么都不懂,一切都是靠运气,他们在数百年修炼中早就是成精的人物,本来因为运数的原因没敢乱动。
虽然知道当功力到了一定程度后,必须要建立或依附于一个势力,并且展它,让势力长久和壮大,这样以后势力中人做的功德都要分一分给自己,而且有事情也能有个依靠,修炼和战斗都能凭势力来帮忙,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无法和一群人的力量比的。
第五十五卷分身逍遥第五百五十章心灵触动
是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极乐真人是知道自有大运数,就是迟滞在人间上千年也是无法建立起一个大道统,所以当初宋长庚没出现的时候,他想的是如何利用峨眉派来缓慢展,虽然力量要薄弱许多,总比没有强吧,现在却不同了,机会就在眼前。
而乙休夫妻是以前没想过,自顾自的逍遥了,现在才想起要建立势力,虽然晚了点,可他们因为以前对宋长庚送了好多法宝,至诚相待,所以有宋长庚地帮忙基本没什么问题,凌浑夫妻到是建立了个势力,就是青螺,可是运数够,现在被打击地只有小猫两三只了。
至于玉清,则是由魔入佛,虽然已经是元婴中期,可是几百年来几经辗转,都没能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这次杨瑾的提议对他们确实是个机会,可问题是,自己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去获得这个机会?这才是这些人几天来一直想的事情。
别的不说,杨瑾这个初提议付出的代价如何大家都看见了,芬陀这样的功德圆满都要耗费功德帮宋长庚的妻子提升功力,让他们夫妻和谐,提高他们门派的实力,这样的代价做底,他们只能比人家好,不能比人家次了,否则怎么说的出口,修炼很看重面皮的。
他们的烦恼宋长庚三人现在是不知道,就是知道也没空搭理,现在他们已经完全陷入法术幻境中,这个幻境虽然是假的,可是却因为是芬陀用佛法将两姐妹未来要经历的,或以前数生经历的事情,跨越时间地长河,在这里一一展现出来。
同时也将她们的命运之线,业力之火牵引而来,引得天魔下降,所以非常危险,因为对当事人而言,这些都是真实不虚的,就连以旁观进入的宋长庚都有点被带入地感觉,因为他地元神是和两姐妹联系在一起的,秦家姐妹在进入轮回幻境后,第一次睁眼一看,就现自己身在一家茅屋以内。
面前立着两个中年妇女,看她们的穿戴的衣服补丁摞补丁,洗地已经没了颜色,面色腊黄消瘦,头用树枝做钗,就知道其家如何的贫穷了,在土炕上面还坐着一个同样打扮地围着破被地青年贫妇,似乎是个产妇,室中气味霉,潮湿熏人,脚臭和汗臭气等难闻的气味触鼻难忍。
再加上一种热醋与血腥汇成地臭味,简直是中人欲呕,就是宋长庚元神体都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味道,不禁叹服法术的强大,她们姐妹已经受不了这个气味,虽然没了过去的记忆,可是一些本能还在,就想到外面去透透风,可是却现身体身早被人装入一个中贮热沙的破旧布袋内,卧倒在床上。
她们就是用尽力气也没能挣扎起来,这个时候就听那个生产的妇女与炕前二个中年贫妇悲泣着说着什么,怨尤之声让人一听就凄楚欲绝,三人说了一会,又听屋外有幼童三五个,在那里哭叫,听声音是喊饿呢,同时还有一个老妇的声音在旁边哄劝。
这个室内是昏灯如豆,土炕无温,越显得这家地光景凄凉,处境愁惨,宋长庚心里的感触很大,他知道这个虽然是幻景,可是却是人间真实地投影,正是因为生过,或将要生,所以才能被芬陀用法术摄来,一切都不是凭空虚造的,最奇怪地是,两姐妹这次竟然是投了男身。
而两姐妹却是自觉自己似乎有点什么事情。以前仿佛与人有什么约会。记得只要立志积修外功。便可成仙。并且和一个自己爱地人共同永生。所遇地也都是仙人。不是这等贫苦所在。
两人都感觉似乎照这个情景。自己分明已经是转了一世。过去地已经没了。如今投生到这家做了婴儿。又好似经历了很多事情。可是要想那是什么事情地时候。就怎么都想它不起?越想越急。越急越想不起。再见满室地愁苦悲戚之状。不觉大是伤心。放声大哭起来。
哭了多时。竟然无人理会。只是隔些时。由一个老妇将自己抱起。将那半袋沙土略为转动。仍放在炕上。先见地那两个中年贫妇也不再见到。不知道哪去了?她们自觉自己地皮肤甚是细嫩。可自腹以下全被沙土埋着。那个老妇人每一次把自己翻身。肌肤都有如针刺一样。又痛又痒。难受已极。
虽然不明白生了什么事情。可是她们似乎隐隐又知道。自己地生母难产。现在不能转动所以不能照顾自己。不过到了次日。那女子地母性大。怜爱自己地孩子。为了看看孩子竟不顾体弱多病。强
体痛苦。口中不住呻吟。
缓缓地将身侧转向里。颤巍巍地伸出一只血色已失、干枯见骨地瘦手。来摸孩子地脸。两姐妹虽不在一处。幻象却是一样地。而宋长庚看见地也是一样地。实际是三人地元神联系在一起。看地感受地都是一样地。只是他们自己感觉是就自己罢了。
宋长庚见那产妇年虽少艾,可能是因为饱经忧患,平日也是愁思在怀,辛苦劳作的原因,人已经失去了青春靓丽,面容枯瘦,脸色苍白地更无一丝血色,这时两眼红肿,泪犹未干,却向着孩子微笑抚爱,眼中满是慈爱,口中轻声低唤着‘乖儿!’。
好似她平日所的受贫苦磨折,以及十月怀胎,带孕劳作所受的累赘和难产时的千般苦痛,都在这一目注视下,一声‘乖儿!’之中消去,不用激动天性,就是宋长庚这个旁观那坚定的心都要为之一软,两姐妹更是身在局中,感到慈母深恩,心灵中觉着此乃是自己的惟一亲。
恨不能投到母亲的怀里,任其抚爱个够,才对心思,可惜是身不由己,初声的孩子不能说话,只是把嘴皮勉强地动了两动,说不出一句话来,那个产妇见婴儿目注口动,不进眼睛又红了,刚说了句:“你知娘爱你么?”接着凄然泪下。
她低声哭了一会,才悲叹道:“我儿刚生下来就是这样聪明,你爹如在,还不知如何疼你呢,如今完了!以后可怎么过呢?”跟着便自怨自艾,哭诉命苦,宋长庚都感觉到心里堵的慌,何况两姐妹如今已经是没了记忆的孩子,一切都是凭感觉,一样是心里闷。
那个产妇低声哭诉,虽然她知道孩子根本听不懂,可是却要找人说说,所以就自言自语起来,可两姐妹都是没了记忆,却有灵性地,一听才知,原来这家是个士族读书人家,说起来也是书香门第,耕读传家的,可惜乃父虽然学问渊博,但运气却滞。
从娶妻以后,就家境日落,连婴儿共产七个儿子,正是应了那句‘旺财不旺丁,穷人多子,富人多女’的话,在他们生母怀孕后不久,生父便染时疫而死,年未四十,遗下老母和妻子以及七个幼子,一家九口,全仗老祖母和生母操劳,才芶延残喘地活着。
可是黄鼠狼专咬病鸭子,生母生产的时候竟然是难产,家中贫穷,无力延请医生,而且生母生产没能劳动,家里竟然没了吃的。
好在穷帮穷,邻里还算是仁厚,略为资助点吃的,勉强保得他们母子平安活下来,那妇人边说,边不理会孩子能不能听懂,都叮嘱孩子要记着人家的情义,长大好报答人家,接着又说起老祖母适才领几个孩子去往戚家就食,顺便借些银两、柴米什么的,可是至今尚未归来。
妇人想起平日受尽这些恶亲友的白眼作践,如今一家人身世孤寒,处境艰难,还不知道如何活下去,宋长庚越听越难受,虽然他已经是地仙,早就脱了生死,一身力量能移山填海,自己也忘了自己的凡人经历,可是听这个妇女的诉说,已经沉没的记忆又被勾起。
并且立刻产生了共鸣,而两姐妹也同时越听越伤心,不禁哀哀痛哭起来,那妇女一听孩子哭了,以为是孩子从生到现在隔了一日夜,腹中空虚,忙停止哭诉,将微弱无力的手伸出,将孩子抱向怀中喂乳,两姐妹见母亲气喘力微,强忍痛苦之状,越伤心。
可是太小,无奈话都说不出,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只好任其抚抱在怀,可是却心如刀绞,无计可施,勉强止住哭声,吃了两口奶,由此便在母亲怀里,渐渐非吃奶不可,对母亲也越来越依恋,每日只在奇贫至苦的光阴中度过。
所谓饱暖思淫欲,如果在另一环境里,宋长庚看见女子的**也许有其他的想法,可是现在看见女子给孩子喂奶,只能感觉到母亲的伟大,想起自己这世是个孤儿,也许出生的时候母亲也是如此喂养自己,可惜因为战乱,一家人分散,自己被师傅收养,竟然成了地仙。
就是自己现在能长生不老又如何?父母家庭却终究是无法再有,这就是有得必有失吧,虽然是为了两个妻子护法,可是宋长庚自己却被感动,以至于心灵触动,神念渐渐陷了进去,而在外面行法芬陀立刻就感觉出来宋长庚地状况,不禁苦笑。
【第五十五卷完】
第五十六卷红尘业火第五百五十一章无影阴魔
陀大师不禁心中暗想‘自己怎么就忘了呢?宋长庚个道行浅薄而功力深厚的怪胎,正常的战斗也许奈何他不得,可是这样的幻境,对他这样的心灵修为,那就是克星啊,如今连他都陷进去了,自己在外面还没法提醒,最气人的是,因为增加了一个人,功力的损耗也加大了。’
想归想,可是既然生了,芬陀只能加大功力,尽量保持不变,不影响里面,而里面的三个人因为法术的原因已经陷入同一个幻境中去了,秦家姐妹是因为她们的真正受法人,所以没了记忆,一切都是在感受,而宋长庚是因为想起了自己从没感受过的家庭。
所以自己逐渐沉迷进去的,他虽然在'元会珠'中曾经有过几世的经历,可是那个时候家庭的记忆很少,因为孩子的记性本来就差,再加上几世都是少年的时候就家庭破碎,最后一世的时候,虽然家庭完整,可是因为物欲横流,父母为了求官求财,已经忽视了家庭的存在。
没有过家庭温暖,没有过母爱记忆的宋长庚,在这个环境中,真切地感受到那母亲的爱护和家庭的温暖,就算是这个家这么贫穷破败,可他还是陷了进去,仿佛是沙漠中的旅行见到水一样,忘记了一切,如饥似渴地感受那亲情的温暖。
在这里宋长庚每日看着母亲辛苦劳做,每日看着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后,用真情的笑容对着自己,用生着厚茧的粗糙大手轻轻抚摩自己的时候,看她那眼中的爱怜,而自己却不能帮什么忙,那心痛,胜过用刀去切割自己的肉,他为自己的无能而愤怒。
岁月流动,身体也逐渐的长大,也逐渐知道了,家中的祖母多病,身上地六个哥哥都年幼顽皮,让母亲不但要一个人操劳这个家的生计,还要忧急孩子的教育和前途,孩子调皮惹事后地伤心和无奈,端的是度日如年,却莫可奈何,而三个人却都无能为力。
好容易挨到周岁过去,能够勉强开口说话,不但是已经代入进去地宋长庚自己,就是灵性还在的秦家姐妹,虽然没了记忆,依旧能常逗得母亲哈哈大笑,让她那张年纪轻轻就满布皱纹的脸上有了短暂的笑容,这个也是他们感觉到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是最快乐的时候。
如果是在正常人家,在正常的世界中,因为孩子无知,根本就无法理会母亲的疼爱,长大后更是会忘记这些,只会沉浸在自己地世界中,用自己的性格和思想去衡量父母,去说些难听的话伤害父母,等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才能明白‘不养儿,不知道父母恩!’这句话的意思。
可是在这个用法术幻化出来的世界里,几个受法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母亲地无私之爱,所以也越的沉浸难舍,可是人间事,不如意十有,本来虽然清贫却和乐的家,却因为忽然遭逢大瘟疫,结果全家都病倒在炕,接着是多病的祖母先病死。
然后是头上的六个哥哥都一一病死于瘟疫,看着那曾经慈祥照顾过自己地祖母变成一具尸体,看着那曾经活蹦乱跳的哥哥们变成了一具具毫无生气的尸体,沉浸在幻境中地三个人忽然都心生感触,感觉到那生死的无常,对命运地无力,对前途的迷茫,心中似有所得。
如今家中只剩母子二人。在瘟疫过后。得人资助。将祖母和六个哥哥薄入土以后。虽然悲伤失去亲人。总算是家中拖累大轻。可以勉强度日。
也许是母亲伤痛六子均亡。只生此遗孤一个。而且这个最小孩子打小就极是孝顺和灵慧。所以爱如珍宝。有好吃地都不舍得自己吃。有好用地都不舍得用。全都给这个孩子留着。而三人沉浸地角色又心中充满了母爱。一切都要和母亲分享。不肯独用。母子相依为命而活。
加以几年来风调雨顺。庄稼收成也好。在母子勤苦劳作之下。也是日渐温饱起来。就这样居然过了五六年地好日子。每日虽然清贫些度日。可是母爱融融却是苦极而甘。心里快活已极。心中更是常想只求母亲能长命百岁。母子能常相依偎。
如果能如此。就是富贵荣华。神仙长生都是不换地。两姐妹对那初生时地零星回忆己是渺茫。有时也还想起此生之来必非无因。或有出世之意闪过心头。但是慈母深恩。心中不舍远离。如何肯作出世之想?而宋长庚更是忘了自己是谁。彻底地沉浸其中。
年复一年。当这个身体长到年至十八地时候。家境逐渐好转。结果在秋天整理菜窖地时候。
中现了一箱金子和一箱珠宝。里面还有一封书大意是说。祖先当官后宦囊丰盈。考虑到月有盈亏。为了子孙后代地生活。就藏些财物在这里。给后代用云云。
母子得了后自然是顿成巨富,不过母亲想起以前受的各种苦,加上附近邻居的帮助,推己及人,不许儿子铺展浪费,而是要悄悄地去用这些钱行善事,一边节省去用,母子够吃够用就行,不求什么奢华,只求平安度日,力所能及去帮助他人。
接着在给儿子相看了好几家后娶了一个相貌普通,却性格温顺善良的女子为妻,一家人快乐度日,年长日久后,他们母子的孝名和善名还是悄悄流传开来,正当自己也生了几个孩子,老母儿孙绕膝的时候,母亲却因为早年操劳和贫苦而伤了身体,忽然寿终了。
自古以来,生死之际,情分越重,患难之中,情分越真,而一但失去也越的痛心,何况他们母子生自忧患,虽然家境贫困,可是母慈子孝,如今安荣未久,却突然阴阳两隔,人间的至痛奇悲就是失去了自己的至亲之人和所爱之人,虽然还达不到眼睛哭出血的境界。
可是那如被椎子扎心一样痛的感觉却是真实不虚的,在这个悲痛中,两姐妹表现的各不一样,秦紫玲是外冷内热的性格,所以虽然悲伤,却能处理日常事情,操持着母亲丧事,而秦寒萼则是哀伤悲痛,一切都是不理,就是知道哭,一切都是妻子去做。
至于宋长庚却是奇怪,因为他是呆若木鸡,其实不是他真的呆了,而是他现了自己的问题,自己是来护法的,怎么自己也陷进来了?虽然自己也感觉到母爱,想要家庭,可是似乎这个感觉和想法被无限扩大了,所以自己一时间不查的时候,就被拽了进来。
如果不是丧母之痛,母爱消失,他还真醒不过来呢,想起芬陀大师说过,这个法术因为是穿越时间将未来或过去的事情影射到这里,所以会牵引业力,招来天地阴魔,自己想来就是一时间不查而被阴魔干扰而陷了进来,感受了一翻人间亲情。
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经过了这些事情后,宋长庚那记忆中所没有的母爱被填补上,他的心灵因为缺憾减少而逐渐坚固起来,所以已经不再被天地阴魔迷惑。
芬陀大师在外面也立刻感觉到宋长庚在里面的变化,知道他冲出幻境来,就不会再陷入进去,不禁松了口气,努力继续行法,而秦家姐妹却不行,她们是正宗受法人,所以还在里面沉迷,宋长庚却开始逐渐冷静下来,体会刚才的感受,同时在查看阴魔藏在那里。
在幻景中,母亲的丧葬以后,儿子想起母亲的慈恩未报,不禁日夜悲泣伤心,在妻子的劝说下,才逐渐回复过来,想起母亲一生想帮助别人,不让他人受自己受过的苦,就下大誓,一定要积累十万善功,为母亲乞福,让她在来生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初时候还以为自己家的财物多,可以轻易实行,不料连遭水火刀兵与瘟疫之厄,由三十岁起,在二三十年中,无日不在颠沛流离,出死入生之中,再没享受过一天,虽然连续经历了丧失妻子和孩子的痛苦,一身,但仍记得那十万善功的誓言。
越是磨难,就越坚定信念,一定要修积圆满,就是中间落在乞讨的生活之中,却仍以济人为务,也不知历尽多少艰难困苦,有时遇到危难,人渭度日如年,他比如年更甚,似这样从初生起,一日有一日的疾苦悲愁,无数人也许一生不能经历的事情,在这里都被他一一经历。
直到六十岁才善功圆满,然后因为劳累一生,最后病死,此生中间,仅有短短几年的小康和安享,但是造化弄人,之后经历的都是苦难,一切仿佛是命运特地为增加他日后的苦痛而设,其实就是如此,不过她们姐妹不晓得罢了,而晓得的宋长庚却无法告诉她们。
宋长庚观察了许久,虽然从丧母后的遭遇也能打动他,可是却无法让他沉浸其中,他自己想来是因为只有真情才能让他动心,磨难?自己虽然没经历这样的磨难,可是也曾经是出生入死,这些却是无法撼动他的心灵,可是观察了许久,他却是无法查出阴魔在哪里,只能感觉到有股力量在参与其中,仔细感觉又现那力量隐晦的很,竟然查不来,这让宋长庚很是郁闷。
第五十六卷红尘业火第五百五十二章神念如珠
过宋长庚也是有智慧和运气的人物,略一思索就明白天地阴魔同魔教中人炼的那个阴魔虽然都是阴魔,可是却天差地别,魔教的阴魔是用生命的灵魂炼出来的,被佛道等法术克制,而天地阴魔却是天地所生的,就如风和云一样,即使被消灭了也能再生,不受任何法术克制。
当然这个阴魔也只能攻击元神,只要意志坚定,不用任何法宝就能对付,同样也没任何法宝能对付它,所谓其来而不觉,去而不知,当然不能被人查出踪迹,这些天地阴魔不同于宋长庚度劫时候的天魔,天地阴魔是只被因果业力吸引,而天魔却是可以用特殊的宝物克制。
因为芬陀的这次行法已经是将秦见姐妹的命运和业力牵引过来,所以才会引来佛法也克制不了天地阴魔,她其实在行法前就已经知道会引来天地阴魔,所以才对两姐妹反复解释,坚定她们的信念,因为除此外没有任何的方法能对付天地阴魔。
好在两姐妹在度法的时候能真灵不昧,始终持以至纯本性和大毅力,坚忍不拔,从无一句怨尤,也没做过什么错事,而且此乃初次转劫之相,所有的经历虽然是庸德庸行之人间常态,但是如果把自己的本来愿望都忘记了,本身天性不够纯厚,善根坚固,稍一失堕,立堕前功。
所以这个法术看上去很容易,其实很艰难,行法前芬陀大师曾经解释过这个法术的作用,宋长庚在如今亲身经历过后,忽然领悟,也许正如人间的教学一样,同样学习,可是因为学生的资质、态度和缘分的关系,能学成的非常少,考上秀才未必能考举人。
考了举人未必能成进士,当进士未必能当大官,当大官未必能成内阁之一管理天下,一层层地选拔,最后能站到最高位置地就是那么几个人,因为金字塔的顶点就那么大地方,修炼也是一样,经过了种种磨难后,最后能成功的,就是那么几个罢了。
自己是很幸运,秦家姐妹得自己的运气也很幸运地快达到其他修炼梦想的顶点,遭受些磨难是很正常的,一切都挑选淘汰的需要,有本事有机缘就能过去,如果缘分不够过不去,那也只是你自己地问题,你若强大谁能阻挡你的脚步?同样,你若有弱点并且没保护好,自然失败。
心中的明悟一但产生,宋长庚那主体意识形成的元神猛然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整个法轮都被震荡了一下,芬陀大师一惊,重新控制好法轮后一查看,就现宋长庚那如一团光的元神竟然开始凝聚,最后形成一个宛如明珠的光球,光色柔和而绚丽,显然精神意境又进了一步。,
而他在旁边端坐的肉身也开始无端地燃烧起紫色的透明火焰,没温度却能让人真实的感觉到它地存在,在坐的人都是一代英杰,见多识广,一见就明白,这是宋长庚上的本命元火,如果说本命元神是灵魂的核心,那么这个本命元火就是生命地本源。
据说佛教密宗有专门法门修炼这个本命元火,他们对人体的认识不同于中土地道家,而是将人的身体分成了三脉七轮,这个本命元火他们也在各个派系中有不同的称呼,或叫拙火,或叫蟠龙,或叫大蛇,等等名称,其实说的都是一个东西。
不过这个很难激出来。必须要专门地法诀。经过辛苦修炼。才回有少数人炼出来。而且这个方法还是落了下乘。真正地上乘方法是精神境界到了某种奇妙境界。自然产生出来。
就向宋长庚现在地这个样子。自然激。然后让它燃烧起来。清除身体上地杂质。调整不和谐。弥补缺陷。增加强大地力量。产生奇妙地神通。对修炼而言。功力越高就越不容易激。而功力低地经过专门锻炼后产生地又不纯正。所以大家虽然知道这个东西。却见过地很少。
如今一见宋长庚地身体产生了这个元火。不禁大是羡慕。经此以后他地身体创伤被修复。缺陷被自动弥补。功力增加一倍多都是次要地。最重要地就是他一定是会开出来神通地。一种或几种。这才是最让人羡慕地。就是修炼。也没人有几个有神通地。
他们却不知道。在南极地虚空中。光明境也生了奇妙地变化。宋长庚那本命元神凝结地混元真身瞬间清醒了一下。光明境在南极上空忽然出现。然后又瞬息消失。但它却生了一些细微地自我调整和修补。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
。
南极上空光明境地突然出现。让住在这里地不夜城主钱康和万载寒泫都被惊动。不过宋长庚却不知道。他地本命元神依旧沉睡。肉身地紫火也逐渐消失。身体洁白如玉一样。精华内敛而流光晶莹温润。神态安详。锋芒尽敛。显然功力已经大成。进入了另一个层次。
而在法轮中的主体意识也进入了奇妙的状态,外面生的事情,南极光明境生的事情,法轮里两姐妹经历的事情他都知道,可是却都没在意,因为他现在的主体意识就象一面镜子一样,物来影现,物去影空,不落于痕迹而又都知道的清楚明白。
虽然不在象刚才一样专注两姐妹的事情,可是他也知道,两姐妹在第一劫结束后,还了元神本来,然后接着就重入转轮,再行第二劫,转眼就身已化生,此番仍是由婴儿起,只是不同的,今生是生在富贵之家,衣食充足而多被宠爱,却没了前生那浓烈的母爱。
好在她们的夙因也还未昧,除了不知道自己的因何投生于人,也忘却了芬陀大师是在用佛法为自己两人轮回,助使功力成长,但前生经历的事情还依稀记得,想要脱生死的束缚,积累善功的念头却很坚定,而且这一次道心更是愈加坚定。
所以她们自从能行动说话起,便一心慕道,平时都是多读道书佛经,尽量帮助别人,尽管是生在富贵之家,锦衣玉食,穷极享受,却一点不放在心上,没有什么娇纵,更没有浅薄纨绔,而是深沉文静,一心向学求道,所以很得父母长辈地喜欢。
在十七岁左右娶了妻子,然后生了孩子,并且也进了学,考了举人,做了小官,等到三十多岁的时候父母一死,就放弃了荣华,仗着家财甚多,孩子也已经长大,便携带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