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眸:我的九千岁-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生来去终成空,悠悠万载识法度,皆是自然造化功。

  女娲娘娘当初看了初成道者的偈子,以为他已知晓天地之道,深为熟练通灵之术,有功自不可没,便赐其名为通灵道者。

  不知不觉间,我在女娲娘娘所居的灵山之上修行已有千年岁月,无仙不遁,仙从遁入,想必道者如果不先学习遁术,就如同凡人不会行走一样,做不了其他事情。千年岁月过后,我已熟矢遁术,升天、入地、穿海倒也难不倒我。

  那日我奉凤凰姐姐之命前去汉马关,谁知途径朝歌城南嵩山之上时,便被按察鬼使挡住了去路,看他凶神恶煞的样子,话语骄横,我便也没好气的道:哪里来的凶神恶煞,为何无端挡住我的去路?

  按察鬼使神色飞扬,极为得意,说道:我乃朝歌城四大护城神之一的按察鬼使,奉嵩山神仙洞府上仙的法旨,在朝歌城南挡住欲要进城去危害人间的妖魔鬼怪……劝你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你我无冤无仇,免得我手上的兵刃误伤了你。

  他说话竟然如此轻狂,我便想动点法术让他知道厉害,又想还是行路要紧,肆意斗法与人无益,于己也无益,便道:我今日只是忙着赶路,哪是什么妖魔鬼怪,请道兄速速放行,与人方便,于己方便。

  按察鬼使斜视我一眼,冷笑道:可就怪了……你若不是妖魔鬼怪,又是什么东西?以往倒从未见过……快些回去,免得爷爷没了耐性,你难逃一死。 。。

二、汉马边关(二)
我见他气性高傲,说话*,一定没有很深的道行,只当忍让于他,就道:我本在灵山修行——今日要去汉马走上一遭,顺便办点事情,道兄须不知天机不可泄露这句话?休要再问,免得惹来事端!

  谁知他听后仍不让步,怒道:放肆……灵山乃是天地间人神共同仰慕的胜境,灵山之上修的是振纲*,得道者无不道骨仙风,道者未来,先降奇瑞……但你哪有半点脱俗之气?便是撒谎也罢,竟说是灵山来的,岂不像小儿说书般毫无可信?言罢许是觉得揭穿了我,竟然得意的哈哈大笑不止。

  礼让无度,也未必真见成效,看来不斗上一个来回,这厮是不会放我过路了,便道:灵山之上,可容纳三千大千世界的十万芸芸众生,你才有多少道行,竟然也在这里妄称见过世面——看来今日你是非要讨教一下灵山的法术了!

  按察鬼使许是见我坐怀不乱,当下变了心思,试探着问道:我若不细细查问,倒也显得鲁莽,败坏了师家名声……你既然说是从灵山而来,可有什么表明身份的信物?即便不是什么金牌令箭,一囊一物也可——否则,即便你果真有些法力,过的了我这一关,但我嵩山师兄弟总也有三千余众,只需我念动咒语便可来参战,量你难有脱身之术。

  我行的匆忙,不知会有如此险阻,哪带得什么信物,便从怀里取出橡木枝扔将过去,心想你若是认得自然是好,你若仍旧为难,也难免同你酣战一番,大动干戈了……按察鬼使接过橡木,只见小枯枝上瞬间金光闪闪,便欲用法术查验是否是用了幻术……待得他点法之后,仍见橡木之上灵光闪耀,不免大吃一惊,当即下跪讨饶道:果然是灵山上的得道上仙……小仙刚才多有得罪,请上仙莫要追究怪罪,小仙……恭送仙驾了。

  想不到我在灵山上随手扯下的橡木枝竟然轻松为我摆脱了困境,又怎能说不是先见之明?顿时也有几分得意,心间仍旧一宽说道:我算不得灵山上的上仙,道友为何行此大礼?

  按察鬼使哪敢起身?不免惊秫说道:非也非也,灵山之上,乃是法脉正宗……小仙岂敢不敬!

  我见他适才有意逞强刁难,现在又有些过于迂腐,不经意间笑了笑,驾起云头赶路,不敢多留。

  等我行过朝歌城去,看看时辰无多,便心想:适才若不是按察鬼使横加阻拦,此时也怕已经到了汉马关了……而今本就迟了,该不会再有阻拦了吧?谁知不愿去烧香,却偏偏撞到鬼,我刚行出朝歌城北,脚下所踩之云竟又被一道金光挡住,眨眼间跳出一个面白头鼓的家伙,七分像妖,三分像人,厚齿獠牙,拿了兵器在正前方摆好架势,我叹了一声,问道:又是哪位道兄挡住了去路呀?

  那怪物挥动满身金环说道:我乃是朝歌城四大护城神使之一的按察神使……今日见你从朝歌城内施展妖术腾空而来,特来盘查,你有何话要讲?为何这般急匆匆的赶路?快快从实讲来!

  我见他还真与适才挡路的什么什么鬼使一路货色,必然也有什么联系,便道:我乃灵山之上的修道者,奉灵山上仙之命,去汉马关一代采些千年人参灵芝……经过城南之时已在神使面前取出信物,神使验过这才准予通行,万请道兄行个方便,小弟不胜感激。

  按察神使也不验证,只知昂头大笑,问道:既然我师兄依然放你一条生路,你为何还如此狼狈,行的这般仓促?莫不是打了败仗,怕我师兄追来?

  我心头火气突起,再也难以按捺,便气冲冲的道:你们这对师兄弟,真是一个比一个笨……不但秉性驽钝,神鬼不分,还个个口出狂言,看来今日是非要讨些教训不可了!

  按察鬼使更上涨了气势,大吼一声道:你这胆大包天的怪物……你出言辱骂我就罢了,为何还要辱骂我家师兄?今日一定把你五花大绑,交由师兄发落,呀呀呀……只见他金戟一摇,便朝我面部直戳过来,我正要招架,突然觉得底盘猛然受到撞击,这次看清是按察鬼使突然赶来,将金戟挡住,说道:师弟快快收手,万万鲁莽不得!

  按察神使将戟挥开说道:师兄你来得正好,刚才这怪物竟然在此辱骂你我……师兄只管在一旁督战,看我怎么火速将他拿下,请师兄发落。

  按察鬼使谴责道:师弟听为兄把话讲完,切勿再莽撞……来者乃是灵山上的得道上仙,细细算来,我们世尊也只是这位上仙的徒孙辈分,何况你我?师弟不要多言,快快跪地受罚,免得人家追究过来,连累世尊蒙难。

  按察神使哪里相信,又道:师兄……你不会是被这怪……他蒙骗了吧?

  按察鬼使道:师弟……世尊深知你的秉性,未入道门却易怒*,料定你定会在此阻拦,特派为兄前来阻拦……到来的上仙虽然没有你我的年纪,却是女娲娘娘的亲传弟子一辈,师父只说你我务须多言,对上仙不敬……若是被女娲娘娘怪罪,师父又如何担待?

  按察神使这才罢了,跪地垂头,不再说话……我忙将他们扶起,仍是着急赶路,心想女娲娘娘倒真是无量先祖,处处买她的情面,只可惜了我这无名的小道,才刚下了灵山便遇到两重阻拦,日后又该受到多少艰难险阻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二、汉马边关(三)
我从朝歌城一路呼啸飞奔急赶到达汉马边关,因汉马关告急,地上遍地遗有被折损的兵器、扯撕下的片片盔甲,不难看出此地白日时酣战刚过,城墙上几队守关将士正加紧巡逻,生怕深更半夜遭敌军劫营,不敢有一丝松懈。我站在城楼之上,看见不远野外皆是荒山孤坟,树木稀疏,花草萎靡,那些守关夭折的将士,家属来不及千里之外赶来,多半就葬于此,纵使我精通灵通之术,夜观千里,却也看不见百里之内有百姓安居乐业的村落,我极为焦急,心想:是凤凰姐姐失察错误估算,还是我走了错路呢?这可如何是好?若是我走错了路,即便不会受到责罚,也不免被姐姐讥笑,认为我办事无能,但我见城头斗笠青石上确实赫然写着“汉马关”三个镏金大字,又往远处望望,才看出远近山丘错落有致,莫不是布施村就藏匿在哪个幽谷之中吧?

  我登上云头,四处打寻,才看到在一座苍茫的大山下有一个七八十户人家的小村落,汉马关内,方圆百里竟然就只有这一个小村落,我按下云头,此时夜色已晚,其他农舍静僻幽暗,只有一户人家打灯,我料定这必然是良家,便悄悄潜入内室,只见一位麻衣老母正伏在灯前做着针线活计,细缝密补……床上躺一壮年汉子,脸膛苍黄,呼吸微弱,麻衣老母回头看了爱子一眼,不免“嗡嗡嘤嘤”的啼哭起来。

  此时窗外风声忽起,又似伴有雨声般……这时床上男子突然坐起,伸手朝着母亲喊道:娘亲……麻衣老母慌忙扔下手中的活计,跑过去搂住儿子……怎奈他眼睛又缓缓闭上,便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想来这是死者大行前见至亲最后一面,麻衣老母已是知天命之年,自然知这是俗语中说的“回光返照”,但仍是万分不舍的将爱子搂在怀里,老泪凄凉纵横——我虽在灵山之上清修了千载岁月,却从未查见过人间的骨肉分离,只是今日一见,才知纵有千般缅怀万般不舍也是无奈……我将头转了过去不忍再看,过不了多时,左右鬼使突然从墙而入,将亡灵锁将亡魂锁好,捉了出去……那老妈妈肉眼凡胎,哪里能够看见,我好不可怜这位老人,实在不忍看她老年失子之痛,便跳了出去,拱手说道:如果两位道兄今日肯放了这鬼魂,我愿用千年的道行与两位道兄交换,还望成全!

  黑衣鬼使叹道:也是奇了……自从有地狱而后天地定人生死以来,我等奉命前来捉魂,只要被神鬼道魔看到,总要横加阻拦,就好像我等是大奸大恶一样,岂知十八层地狱乃是女王娘娘请西天古佛建造,捉了世间的鬼魂去,不过是要镇住盘古魔王的邪恶,免得他缓过神来,再来三界作乱,弄得翻天地覆,人神共危……我等奉天行事,却不知错在哪里,以致又招来仙人阻拦!

  白衣鬼使又迎上来,说道:阎王爷知你今日定会阻拦,要我见你便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天机贻误,遍地成灾”的昭语……此种玄机,你岂是不知?切不可如凡人般一时意气,误了天地间的伦常大事,难道你没听闻经书载道,万事万物皆因缘起,皆有造化,来去无常,无来无去,去便是来,来便是去吗?正所谓阎王要人三更死,不能留人到五更……天机延误,便是地府阎王也要受到天庭的责罚。

  我正欲再加请求,黑衣鬼使道:今日锁去的只是邪恶的意念,真正的良家次子不还是你?若他重生,你再回灵山,娘娘必然不会收你,你便成了孤魂野鬼一般受尽责难,这对你又有何好处?言罢,转身轻摇冥铃探路而去。

  我不敢耽误,回到农舍伏在良子身上……一时只觉得一阵玄昏,慢慢恢复了知觉,又想想刚才之事,竟然如同隔世梦境般迷离,我见良母仍没有醒来,便有些拗口的喊了几声娘亲。

二、汉马边关(四)
日后我才得知良母娘家乃是朝歌城西朱家村人士,生在一户朱姓人家,那日我唤了她几声把她唤醒,哪知她看我康复并无半点惊喜,只是拿来绣花针狠狠刺入自己掌心,血浆顿时冒了出来,我吃惊道:娘……你这是如何?

  朱氏大喜,顾不得包扎便一把将我搂在怀里,泪眼呜咽道:千百次梦到我儿起死回生,刚才娘醒来时看到我儿,以为又是做梦……刚才针刺掌心,觉得心痛难忍,看来今日并非是梦,千真万确是真的了。

  我内心叹道:好一个痴情的母亲,心疼道:孩儿这就为娘包扎。

  朱氏摆手作罢,说道:家中无纱无布,我儿要怎么包扎?言罢低头在掌心吸允数口道:我儿不必担心,不几日就可痊愈了。

  我撕破衣服为她包好,她欲要阻拦,但见布条已经撕下,也只好应允。我下得床来,倒上一碗水热水喝下去,朱氏目瞪口呆看了半日,惊喜道:难道我儿今日已经痊愈了?细细算来,我儿也有十六岁了……自打十三岁到山上打猎坠下悬崖,之后便一病不起……今日我儿病愈,倒也长成活脱脱的俊美儿郎了。

  我只和朱氏说了半天话,却没听到良老汉的动静,便问道:娘,爹爹和大哥呢?

  朱氏半天闷闷不语,才叹道:自打你卧病不起,边关告急,你父亲、大哥都被抓去充军,因你父亲年岁大了,到了军中做了火头军倒也无性命担忧……只可惜你大哥初次参战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因你父亲年事已高,难再在军中效力,年前守关将军要他回家养老,但他心忧你的性命,如果不是从军得来的俸禄,便是你每日服用的汤药也难抓的起……前日他还来信说从军到了年底,积攒够了盘缠药费,便和你去朝歌医治,哪想到我儿竟然神奇般的未治自愈,日后爹娘总算有后养老送终了。

  我听得朱氏一席话语,想想他日在灵山之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倒也潇洒自在,没想到人间却是如此疾苦,怪不得修道者口中总是念念不忘普度众生,教化凡夫俗世脱离苦海呢!朱氏两眼纹满血丝,想是往日日夜为儿子守榻,难得有休息时间,便道:娘,眼看就要五更天了……娘也快去休息吧!

  朱氏不肯离去,说道:我儿再犯病如何是好?娘还是守在这里心才踏实!

  我想朱氏总这么不肯放心,这如何是好?看来我非要编一席瞎话,取消她的担忧,便道:娘,你听孩儿细细说来……三年前,我和邻里去关外深山打猎,儿因年轻争强好胜,一口气追了一只棕熊数十里地,不知不觉竟然和同伴们走散了,在密林里迷失了方向,三天三夜竟然找不到出口,饥渴交加,游荡至一峡谷,突然遇到一位白须老者,只见他手中提着一个葫芦,那只葫芦里装满了水一样的琼汁,我见他喝上一口,又往一株野花上撒上几滴……儿便以为他是靠养花为生的老头,便要去讨些水喝,谁知那老头一笑,说我这分明是一葫芦酒,哪里是水?我说老师傅你怎能看我年轻就糊弄我,我分明看你是用水浇花,又怎么说是酒呢?老者拂须一笑,说我这是一葫芦上好的千年醉,就是神仙喝上一口,也要沉睡百年……凡人不用说喝,只是闻上一闻,也要醉倒个三年五载,儿年轻一身胆气,哪里相信?便接过葫芦轻轻一闻,只觉得酒香浸透心肺,一时间天旋地转,浑身松散便不省人事了……

  朱氏松口气道:原来竟然是这样……三年前,你遇到老者一定就是仙人,见你少小鲁莽,因此给你个小小的惩戒——但娘倒是觉得,我儿年纪轻轻就有缘与仙人相见,逢凶化吉醒来,想必日后一定是贵人。

  我见朱氏深信不疑,便又劝慰道:娘就放心去休息吧!

  朱氏松上一口气,说道:听我儿这么说我这身老骨头也就睡得下了……三日从未合眼,此时真觉得有些困了。

  朱氏掩门出去,脚步渐渐走远了……不时我便下了床来,觉得僵卧在床榻之上不像在云山雾绕之中,极不自然,便轻轻推门出去,到月下散步,此时正是秋季,天高气爽,月下看去有一丝淡淡的游云,薄若轻纱,飘如游丝,只觉得东方天际已有些放亮了,天边的浓雾被秋风打成了朵朵鱼尾纹儿……月儿慢慢的就要滑下山去,我突然想到如果是在灵山之上,不出半个时辰,凤凰姐姐一定又要手持灵袋出山采灵了吧?此时印儿远在千里之外,再也看不到姐姐在半空之中拂袖采灵了,那般妩媚容样,真在眼前一时难以消去……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汉马边关(五)
此时我听到耳边一声鸡鸣,再看看月亮已经滑下山去,门外农夫已经扛着铁犁去田间耕种了,觉得天也有些凉了,正要转身回屋,门这时正巧被推开,朱氏披着单衣走出,盯在我脸上看了半日说道:看你的气色倒是不错……吃过早饭,我再带你去看张郎中!

  我怕我的一席巧言骗得过朱氏,却骗不过张郎中,便道:娘……孩儿不是说过,只是醉酒,又不是生病,为什么还要去看郎中呢。

  朱氏叹息一声,说道:虽然是被千年醉酒醉倒了,但毕竟是三年时间没有下床,饭菜不进,只是靠娘喂你些药剂稀粥……一会儿我们找张郎中看看,补一些什么补品容易康健。

  我扶朱氏进屋,劝慰道:孩儿生活在贫苦人家,从小习惯了粗茶淡饭,了了三餐……如果郎中说要进补人参灵芝之类,我们哪里买得起?还是不去瞧了,免得被人家笑话我家贫苦。

  朱氏轻微笑了一声道:我儿被美酒迷倒三年,怎么脑子也糊涂了?我家身处高山峻岭,上好的人参灵芝,随处可见……若需人参灵芝,倒也好了,即便家里一时没有,左邻右舍也可以借到不少。

  我怕被朱氏看出破绽,便一拍脑门道:对了,母亲不说我倒是忘了,这几座深山里盛产人参和灵芝……小时候孩儿时常和小玩伴们到深山里挖参,攀到悬崖峭壁之上采摘灵芝,换钱回家添置些衣物。

  朱氏正要说话,这时门外突然有人喊道:良家大婶……良家大婶!朱氏一边出门迎接,一边道:像是大通这孩子来了。

  门外很快走进来一个七尺高汉子,肩负一只十分硕大的花豹,他一进门,就把豹子扔到地上,正要说话,见我站在一旁,便疑惑的问朱氏道:大婶……这位英俊的少年是?

  朱氏笑道:你这孩子,连你兄弟子印都不认得了——印儿,这位是你张家大哥,你们小时候在一起调皮捣蛋,做尽了坏事,没少被村临长辈们责骂……你再想想!

  张大通眼神旋即绽出光芒,一步跃上将我抱在怀里道:子印兄弟……你的病终于好了……可想死哥哥了——兄弟你有所不知,哥哥为了逃避被朝廷抓去充军,这两年多来一直在深山逃避,只是偶尔回家看看,细细算来,你我兄弟也该有三年未见面了,不然兄弟卧病在床,哥哥一定常来探望。

  我与他寒喧片刻,又盯住豹子看了半日,问道:哥哥是怎么将它擒住的?用弓箭还是火弩?

  张大通笑道:你细看豹子身上,皮毛丝毫未损,哪里有半点伤口……如果用武器将这吃人的畜生杀死,皮毛就不值钱了……哥哥是用拳头生生把它打死的。

二、汉马边关(六)
我不免吃了一惊,心想即便是神仙,如果不用法力,也难将这等蛮荒的野兽制服,他一个区区凡人,怎会有这等力气?我握紧他青筋暴露的手感叹道:哥哥生了双好硬的拳头!

  张大通“哈哈”一笑说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哥哥我一年下不了几次山,如果没有些本事,碰到这畜生早也变成一堆白骨了。

  朱氏为他倒碗热水道:大通今天就住在大婶这里,大婶做上几个菜,老槐树底下还有一坛上好的酒,你们哥俩几年未见,今日好好聊聊天,叙叙旧。

  张大通喜道:好婶子……太好了,大通怕已经有两年没喝一口酒了,今日看到兄弟康复万分高兴,一定要好好喝上几碗……婶子,烦劳你把豹皮剥下来,豹骨、豹肉分开,肉就留下为弟弟补身子,豹皮我要取走,到汉马关守城将军那里换些钱也好过活,豹骨你就替我送到阿叔那里,充当些药材,为乡邻们治病救灾。

  朱氏思付说道:这样分配固然是好……只是你为了逃避朝廷充军,才逃到深山老林,你又要去军营卖豹皮,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张大通笑道:大婶莫要担忧,我每次前去,都操一口外地口音,那些守关将领不知我是敌是友,因此只敢和我做些生意,却也不敢留我在营中充丁。

  朱氏这才道:如此说来……大婶也就放心了,你们聊天,我就要去做豹肉了。

  张大通谈起往事绘声绘色,只说好念想小时候的光景,又偶尔聊聊今后的打算,我怕露出破绽,遇事只是随和应对,巧话淌过,他倒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约莫过了两个时辰,已到正午,朱氏陆续端来三只大盆,一只是热情腾腾浓香扑鼻的满盆豹肉,另两只是豹肉汤炖山蘑菇和煮野菜,张大通闻见香气眼早就直了,顾不上什么体面,伸手取了一块豹肉就在嘴里大咬特嚼,朱氏看了好笑,说道:你们先吃,我去拿酒来……嘻嘻,平日里就是过年,酒菜也没有今日这般丰盛过。

  我茫然的望着一桌子带有血腥的食物,却没有半点胃口……他日我在灵山之上生息,每日只是呼吸些灵气便可,既是充饥,又是修行,偶尔采摘些仙果食之也算是增些寿命年岁……但想到今日一身肉体到了凡间,三餐饮食喝水度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实实在在也是麻烦。朱氏这时添上美酒,对大通道:我是我和你大叔拜天地时剩下的喜酒……现在算来,也算得上是近百年的陈酒佳酿了!

  张大通递给我一块豹肉说道:那是自然……兄弟,香喷喷的豹肉你怎么不吃?

  我推诿道:现在是刚刚出锅,拿在手里有些烫手……等一会儿再吃也不迟。

  张大通硬塞到我嘴里道:豹肉还是热着吃香……你咬上一口,便再也顾不得冷热了。

  朱氏见我美食在口却难以下咽,忙惊慌问道:莫不是我儿病倒三年,饭菜未进——如今虽然病愈,却又不会饮食了吧? 。。

二、汉马边关(七)
我已修行千年,世间的玄机仍是参透不少,便是再固执,也懂得入乡随俗的道理,便一味咀嚼起来,慢慢间竟然尝到十分诱人的滋味,奇香不忍下咽,我大开杀戒,一连吃上三块豹肉,这才想到为什么神仙的食物平淡如水,凡人的食物却又这般浓香呢?看来在世间做个平平常常的百姓倒也不错,但若是做了神仙,清规戒律时刻遵守,神目如影随形查看左右,这又岂是自在?

  我也不再多想,与周大通接连干了三杯,待琼浆玉液下肚后,顿觉身轻如云,仿佛身在瑶池沐浴,只觉天上之物就在眼前,垂手可得……浑浑噩噩间想到便是在灵山之上,也难有如此美妙的感觉,我突然想到凤凰姐姐此时在灵山又该做些什么?她是否又受到女娲娘娘的责骂?她若知我一到人间,便大食酒肉,是否会责骂我呢?

  张大通又为我倒满酒,举起道:来来来……子印弟,你我兄弟从小一同长大,日夜不离,大哥昔日在山上,每逢想到你我小时候的光景,又想想你病倒在床的惨痛,总是伤心不已,不能自持!言罢,泪珠落在酒液之中,扑腾溅起酒花。

  朱氏顿时泪眼也红,只是她三年来为战死的长子和昏死三年的幼子足足哭上三年,声竭泪干,她取来毛巾托给大通说道:通儿……大婶知道你是好孩子,也知道你们兄弟二人从小情如手足,只是事情都已然过去了,酒后恸哭,难免要伤到身子的……还是多想想眼前的欢快事情。

  大通将泪擦干道:我的身体不妨,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偶尔哭过,倒也觉得痛快淋漓,满心受用。

  朱氏问道:大通,这一年来,朝廷从来就没有再来过村子抓过男丁……我看你再也不用这么躲躲藏藏的,日后你有什么打算?

  大通说道:大通从小父母双亡,多亏大叔与大婶照顾我长大,七岁那年,叔父张郎中又教我识书认字……否则,大通哪有这般模样,我倒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想我张家数代单传,虽也有亲叔父在世,确已年迈无后,我只想娶亲生子,为张家延续下香火。

  朱氏寻思笑道:你叔父张郎中膝下无儿无女,身上又都是些治命救人的方子,是为亲侄你自然是他的传人……正好你阿叔从小就教你习字学医,你何不继承阿叔的家业,造福乡邻呢?

  张大通面露难色道:这个……阿叔老迈一直有养女元霞照顾,侍奉左右也有十年了,阿叔的家业自当有元霞妹妹继承,我岂可插手,此事定然不妥。

  朱氏叹道:你元霞妹妹因战乱自小与家人走散,倒也是个让人心疼的可怜孩子……但讲到继承家业,张郎中是你的亲叔父,你也是他有血缘的至亲,何况古人常说治病救人的医术传男不传女……我也同你阿叔闲暇时聊过此事,他本就有这番意思,只是还未及告诉你。

  张大通锁眉道:只是我继承叔父的家业,元霞妹妹又当如何安置?

  朱氏眉开眼笑道:你与元霞几年不见所以不知,如今元霞已经长大成人,长的很是水灵标致……但论长相,我家大通也丝毫不输给她,我看你们脸上倒是带了几分夫妻相貌,有些般配!

  大通脸红吞吐道:大婶万万使不得,我和元霞妹妹从小朝夕相处,只有兄妹之情,却没有男女之意……此事元霞妹妹万一回绝,今后我哪还有脸见她?

  朱氏道:这么好的黄花闺女,落入别门很是可惜……大婶无论如何也要替你前去提提此事。

  张大通道:大婶若真有此意,也要等日后先探一探元霞的口气再说……只是不要强求,免得让她为难。

  朱氏笑道:你这呆头呆脑的孩子,想得还真周全……傻孩子,男女姻缘之事,只可男方主动表示,难有女方先示意的道理……等再见你阿叔,我就同他商量这门喜事。

  张大通窃喜,又补充道:一切全凭大婶和阿叔做主了……只是不要为难元霞妹妹就好!

  朱氏道:大婶是过来人了,元霞这孩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了解她的性格脾气,我看这事问不问都是十拿九稳,你只等着大婶与你撮合好与元霞洞房花烛就是了。

  我插言道:娘,大通哥……哥哥和元霞百年的喜事,我怕是不能参加了!

  张大通木讷无语,朱氏旋即问道:我儿为何突然这么说,是怎么了?

  我结合良家家境,当下涕零道:娘与爹爹已有六十高龄……然而大哥战死,我又卧病在床三年不起,老父为养家糊口,竟然还在军营听人奴役,如今我病已痊愈,也是该养家糊口报答双亲的时候了,我想尽早去都城朝歌做事,寻找机会积累点家业,日后也好过安稳日子报答爹娘。

  张大通拍拍我的肩膀,说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大叔大婶年事已高,便是要出去闯荡,也要时刻让人捎信,报个平安……何况弟弟刚才病愈,也不急于一时,还是让大哥多去山里打点虎豹豺狼来,壮壮身子他日再行也不算迟了。

二、汉马边关(八)
凤凰姐姐给我三日时限,要我三日之内便辞别父母,前去朝歌,我哪里敢耽误?便道:娘,大通哥,子印急着出去,实则还有其他隐情。我壮年卧病三年,让父母老来受尽劳碌之苦,今日虽然痊愈,但出门见人仍是难有勇气,多留几日,也免不了受些无知乡邻的耻笑,听些闲话……儿只有远离家乡,出去见大世面成就事业,日后才好光宗耀祖,回归乡田。

  朱氏点头道:我儿说的话有些道理……唉,只是你出门前也要和你阿爹见上一面,他若知道你身体康复,岂不高兴?这些年来,他一直眉头紧锁,还从未见他笑过一次。

  适才朱氏与大通对话时,我已前前后后想好,此时道:娘,孩儿年岁也不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